如果不曾遇见你,我不会知晓何为温情和坚强,如果不曾追寻你,我不会挖掘到自己舞台剧的天赋,如果不曾爱上你,我不会明白何为爱情的快乐和心痛。
你仍然是我内心最深爱的人,但是我曾经捧着这颗炙热的心交付于你,却被你伤得支离破碎,再也无法修复。
我会带着你曾给予我的无限温柔一路微笑往前,追寻那一位爱我和我爱的人,那一位永远不会让我失望,那一位理解我心情,那一位愿意与我坦诚相待,全伦敦最美的天使,最甜的棒棒糖。
因为大红背景的海报设计,这部BBC改编剧我一直没有看过。
但是周末把tipping the velet的书看过后,按耐不住就把这部三集的迷你剧集看完了。
书和剧都用了三章来描述Nancy从18岁到25岁的生活,但是可能出于时长和影视需要的考虑,BBC剧集删去和改动了一些情节。
总的来说这些改动对Nancy这个人物没有什么影响,但这些改动使对她爱人们的刻画削弱了许多。
Kitty与Nan在原著第一部的前半部分,都是在记述Nancy对Kitty的痴迷与疯狂。
从乡下到伦敦,即使她们间的关系已经从演员和观众变成朋友,但读者没法感受到Kitty的对Nan是否有朋友情谊之外的情感。
剧集中的处理也很相似,在去伦敦前都是Nancy的单相思。
在这个阶段书中有两个细节表现Kitty的情感,一处是Kitty不愿叫她过于正式的Nancy,也不愿意称她家人常叫的Nance,而是只叫她Nan。
剧中Nan变成了一个平常的称呼,几乎所有人都在称她为Nan,失去了Kitty与Nancy之间独特的连结。
另一处发生在Kitty来Nancy家作客时,剧中把这个部分压缩到很短。
只保留了Nancy为Kitty收拾牡蛎与Kitty告诉Nancy她要去伦敦的情景。
在书中Kitty来Nancy家是被很隆重地招待的,Nancy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过来看这个把Nancy迷的神魂颠倒的舞台明星。
在这期间大家提到了Nancy的男友,Kitty的眼睛一下黯淡下来 (Her eyes were strange, and almost sad)。
然后在邀请Nancy一起去伦敦时,她也提到了这个chap,证明Kitty还是很在意的。
但是这些细节还是不能剥离Nancy此时痴迷到疯狂的滤镜,而Kitty对Nancy也没有表现出超过友谊的亲密。
第一次较为亲密的接触发生在搬到伦敦后,两人第一次躺在一起,Kitty说想要个妹妹,Nancy只能压抑自己的情感,这一部分剧中的呈现与书中的描述没有什么差别。
一个比较大的改编是两人第一次亲吻,剧中是Nancy换男装,Kitty被她迷住后两人的亲吻,然后很快两人开始练习双人登台表演。
这部分情节是原书中没有的,原书中Kitty表现出友谊外的喜欢是在酒会后,Kitty给Nancy买了条很贵重的裙子,Nancy是穿着这条新裙子与Kitty赴宴的。
Nancy在与吹号手跳舞后在化妆间整理时,这时Kitty很不开心,第一次朝Nancy大声说话,嘲讽Nancy四处留情,Kitty的态度给Nancy弄得哭笑不得。
当晚两人在这之后的情节,和剧集中发展很相似。
但是书中这个部分的描写非常细腻,非常推荐阅读。
我最喜欢原著中的一个细节是,第二天Nancy问Kitty她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自己的,Kitty叙述了很多很多件小事,而最开始的那件是她在亲nan的手时闻到牡蛎的味道,几乎每一件Nancy以第一人称叙述过让她小鹿乱撞的事情,Kitty都记着。
这时读者才意识到原来Kitty从很早很早就开始喜欢nan了。
而剧集把这个地方删掉了,只留下Nancy不是Kitty第一个睡过的女孩的印象。
这个处理使Kitty向nan说过的care for you有点虚伪了。
剧集也略过了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就是Kitty对于自己性向的抵触情绪,只保留Kitty对nan说我们要小心谨慎的话。
书中描写了Kitty对其他lesbian的刻意疏远,在两人一起登台表演后,有一次剧场有另一对couple来邀请Kitty与Nancy一起去玩,Kitty硬是编借口给拒绝了,然后告诉Nancy她们是toms。
她认为要离toms越远越好 ,但Nancy却并不以为意。
而之后Kitty与Nancy表演时被一个醉鬼叫toms时的时候,Kitty一下就僵住了,根本无法继续任何表演。
Kitty绝对不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演员,她在刚在伦敦上台时,可以风趣地回怼台下嘘她的观众。
个人认为这对Kitty是个转折点,她不敢去面对自己与同性间一再的爱恋。
而如何回归到世俗所谓的正常轨道,Walter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可以带她结婚,生子做这些大家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当被提早回来的Nancy撞破她与Walter的一夜情时,当告诉Nancy两人要结婚时,Kitty都是异常痛苦的。
剧集把这些情节都大多删去了,只是交代Kitty和Walter是喝多了意乱情迷,原著中就这个事情Kitty对Nan说“I didn’t like to do it” she said miserably. “At times I could hardly bare it”。
并且再次表达她对tom的恐惧。
剧中Kitty在Nancy要离开时喊nan,表现出一种不舍。
而书中Kitty是不敢喊Nancy的,因为Nancy刚和Walter说完她们曾经有过床笫之欢。
这些很重要并且有时代性的表述在剧集里已经没了踪影,让Kitty这个人物在Nancy的欲望投射外变得异常单薄。
Diana与Nancy与占了第一部几乎整个篇幅的Kitty不同,Diana这个人物在第二部的中间才出现。
即使她们共同生活将近两年,但是Nancy对她其实除了一开始的欲望外,并没有其他情感了。
Diana其实并没有把Nancy作为一个伴侣,更像是一个可以领出去炫耀的宠物。
关于这段时间,书中更侧重描写Nancy自身的感受,昼夜颠倒,纸醉金迷。
剧中对于这部分的刻画很符合书中要表现的感觉。
我在看书的时候对Diana的情感有些复杂,但是这些原因在剧中已经略去。
一是,她收留了Blake与Hooper夫人,这两个这被当时社会所不容的同性恋。
二是,她积极参与一本妇女参政运动(suffrage)杂志的发行和运作。
在那个女性无法穿裤装,没有任何权利可言的时代,她是一个切实推动女性权益进步的人。
但是这些积极的事情又显得如此虚伪。
她可以在聚会上对曾经穷苦的Blake毫不在意的羞辱,也不愿意Nancy看那本关于女性进步杂志的任何东西。
Florence与Nancy与Diana不同,Florence于Nancy可以称的上是另一个爱人。
前半部分剧集中呈现的状态与书中记述的差别不大。
但是Nancy一开始并非想留下而为他们两人做的家务,而是单纯的想感谢Flo对她的善意。
一个很重要的情节被精简了,是当Flo向Nance讲述Lilian后,剧中这时Nancy已经向她表达自己对她的喜欢,而书中这个部分是等到几个月后才发生的。
而Flo这个人物在书中更加立体,她除了剧中表现的伏案工作外,还经常去贫困社区做志愿者,并且社交圈内很多toms。
Flo对自己的性向有很明确的认知,并从不为此羞愧(这可是19世纪末啊)。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书中tipping the velet是Flo解释给Nan的,而剧中对此进行了角色互换。
因为Nancy与Florence都曾有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爱人,所以这段感情并不是特别稳固,俩人甚至还为此很深入的探讨过。
但是因为Flo不似Kitty一样想把两人的恋情躲躲藏藏,所以Nancy在这时很自由。
最后的最后,Nancy的选择剧里把这个地方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书中是发生在Ralph演讲的公园。
Nancy过往七年来所有的爱人们悉数登场,这一段有点和过去和解的意思。
剧集让nan king再次登台表演,而Kitty也因此找到了她。
对于Kitty和Nan的重逢,我很喜欢剧的改编,尤其是Kitty说she isn’t me 和再次称她my mermaid的时候,她明显知道Nancy仍然对她有感觉并且很想与Nancy复合。
但此处和书中几乎没有半点相似。
书中是在公园帐篷内Flo与Nancy有点小争吵时,Kitty来找的Nancy。
她很仔细地看着nan,她还清楚地记得nan的生日。
当她说复合的时候,Nancy是有很大动摇的。
我毫不怀疑Kitty还是爱着Nan的,而Nan也仍然爱着她。
但是当她们在一起,Nancy不会舒服。
在道别后,Nancy摘了朵玫瑰花让一个小男孩送去,自己便躲到阴影里,Kitty在收到花后往Nancy的方向张望了很久。
最后Nancy去找了Flo,Flo此时以为Nancy已经和Kitty离开了,然后她们聊了很久,和对方说对方对自己有多重要。
剧中这个部分变成了登台表演的Nan king最后玫瑰丢给谁,这个改动有点过于敷衍了。
因为Kitty是了解玫瑰独特的含义的,而flo并不了解。
所以flo的担心与紧张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总的而言,Nancy的选择对当时的她来说是最好的,而对Flo来说Nancy也是让自己忙碌生活中亮起来星星。
至于Kitty,我希望我们这个社会不要让更多的Kitty再伤心了。
我希望Kitty有一天能遇到属于她的Florence,和她说她没有错也不用怕,然后平等而自由的两个人可以光明正大地牵手走在大街上。
也许她们会遇见nan和flo,然后她们会笑着和彼此打招呼。
少不更事时遇上刻骨铭心的初恋,眼中她耀如金星,怀中她软玉温香,同台的她珠联璧合。
少女时代的恋情如痴如醉山盟海誓。
可失恋总会来的,Nan从家乡提前归来撞破奸情,轻诺寡信的Kitty嫁作他人妇,Nan在山崩地裂般的痛苦里只有反复嘶吼的一句话:You said you’ll always love me.
曾经的美好
痛苦的Nan堕落了,退出舞台起先靠给男人口交谋生,我想她只是靠嘲弄各种男人的那话儿来嘲笑那抢走了自己爱的姑娘的男人,遇险后被贵妇人掳去做金丝雀,在光怪陆离的上层社会圈子里做糜烂的老女人们的消遣,进行了一切恶心下作、糜烂不堪的富人活动。
上层社会的会所人总会有不堪回首的过往,可是真的莲花还会从污泥中拔出来。
最失落不堪时的Nan赖在了Florence家,努力劳作重新开始。
两个有各自伤痛往事的姑娘爱上了彼此的善良。
Nan也回到剧院重新开始演出事业,而这时Kitty又寻来,Nan说我曾经全心全意爱你可是你背叛了我,现在我找到了全心全意爱我的人,Kitty回答可是她并不是我。
人们说前任是道绕不开的坎儿,当年的意乱情迷重新回来困扰Nan,可是她绕了出来,坚定地选了Florence。
这就像人生恋情必须经历的三段成长,初恋,放纵堕落,再找回心中的纯真。
可惜迟钝的人总卡在第一步,大部分的人陷落在第二步,而历经伤痛和挫折成长起来的人才是最棒的。
剧中的年代跨度也像所有古典的爱情一样,充满耐心,充满跨越时间的等待。
就像Florence用了很多年缅怀逝去的爱人,就像Nan拼命操持家务就为了赢得Florence的芳心一样。
在表现纯洁的爱情时一切都会慢下来,音乐会穿插成主题曲或者Rosie,镜头也朦胧美丽,床戏也舒缓美好。
而在嘲笑那些单纯的肉体淫欲时,通常会快进或者快放剪切镜头,不过腐国出品的影视中经常是这个手段,比如《发条橙》中的3P,比如《应召女郎的私密日记》中接不举之客都是快进并配着威廉退尔进行曲。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爱情片,同性异性又有什么关系呢,脱离淫欲的真爱永远是美的。
只想看爱情故事的可以看第一集。
猥琐Low派可以直接去第二集看各种各样的变装、裸露、性交、KJ、道具。
而喜欢坚强成长的故事的人一定要认真欣赏第三集。
何况女主角有着非常美好的肉体,完全合我的审美:高挑、纤细,盈盈一握的腰、长得不像话的玉腿,男装帅得不像话,女装美得不像话,我已被掰弯。
这样的肩膀、腰、腿,子复何求?
此片已被我列入情色片Top10.话不多说,我去三刷了。
原声很喜欢 放到了喜马拉雅上http://www.ximalaya.com/51209142/album/4378685
在看南希的情史之前,我在听再见露丝玛丽。
然后就看见那个oyster girl被聚光灯招去了魂,灯光下戴着黑色小礼帽的年轻人唱着:嘿,lucy。
对于我这样一个具备强烈冒险精神的白羊女来说,fingersmith那种奇异的剧情安排其实更能够吸引我。
在我看来fingersmith是传奇,而tipping是戏剧。
从抑扬顿挫的旁白到戏院的天鹅绒幕布,到玫瑰花到勾搭搅基,再有后来的出走站街包养爆炸,甚至这戏剧一直到了结尾。
Kitty的眼镜就算女装也觉得硬气,Nan的小红嘴就算男装也觉得娇贵。
“你说我们会永远在一起,你说你爱我。
” 南哭着跑下楼。
“你说我是你今生唯一的爱人。
”南瞪着女主人。
“这朵玫瑰花,给你。
”南抛出了玫瑰。
南被变成第二个kitty,不过幸好她最后又变回了南。
她不再是美人鱼了,吃下药变成了人。
She was my best friend, my lover, and she was the only one.这是过去式You said I was the love of your life.看看她撒的谎No, no. Like a mermaid.为了谁失去的声音,又为了另一个人留在陆地上Dear lucy, there was a rose in my heart, for you.Dear lucy, there is a rose in my heart, for you, and will only for you.再见露丝玛丽,换个姓名身份,准我今生平平淡淡完了。
这个称呼永远都用不了。
lucy这个称呼从不属于南,她只有一接过玫瑰的那一刻叫做lucy。
可再下一刻她就不叫了。
影描述绝对细腻,每段故事都有各自鲜明的氛围,初恋-- 失恋-- 沉沦-- 绝路-- 重生,能让观众跟着剧情起伏,亲临其镜的感受主人公的跌宕人生,一如既往的如‘指匠情挑’一样的残酷背叛,收尾也收得挺完善的,与其说是‘南茜的情史’不如说是南茜寻找自我的过程,最后她终于找到了,看多了,真的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男的了
每次衝著Sarah Waters去都無意中收穫一絲寬慰。
英國故事總有種幽默,wits,添加智慧的小幽默。
Sarah是平凡的教員而立志在小說中重建維多利亞時代。
那是個什麼年代呢?
黃色小說氾濫,士兵業餘兼職任娈童?
Sarah的fingersmith和這部分別緊貼這兩點編。
我是覺得Sarah的故事有莎士比亞風,那些玩笑與淫蕩的混成。
華人女同故事容易傷情,像陳雪的惡女書我是屢戰屢投降,每個敏感的青春期少女的哀怨放大。
其實人人都愛勵志與奮進成功啊這部的女主角比fingersmith還更熱血有辦法,我總是喜歡看到這樣豁得出的女人被社會和時代善待。
她受挫後總有辦法再重振旗鼓,上下坡的階段截然兩分,今天還斷糧斷炊,明天就腁手砥足開闢新生活,行行都能成狀元。
最妙是她最後還過了一段社會主義公社般生活。
維多利亞時代同時也是馬克思在青年中開始紅火的時代吧。
最重要是這部女主角好看得多,男妝倒沒有很驚艷,有點像委屈她了。
整个看完之后,毫无疑问这个剧集改编是一个完整的改编,有头有尾。
但我感觉,改编版和原著已经是两个故事了。
(本篇影评很长,可以先看最后分割线以下的内容把握整体评价态度)首先,故事的内核已经不一样了。
在我看来,改编版的内核在于“服从内心的欲望”(反复出现的"Human nature"),整个故事偏向于将Nancy的故事演绎成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猎奇的个人传奇(最后南茜回到舞台就很离谱)。
而原著,我感觉是海边的牡蛎少女Nancy作为一个les,寻找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
在原著中,Kitty,恐同女同(看到她最后来见Nancy的那番说辞,我想起一个隐秘的群体,国内也有,就是已婚les),本质上由于社会的压力,她并不想承认自己les的身份;Diana,我经历的事比较少只能隐约感受出她和那群贵妇les圈,有点对于les情感能够真的在社会上被认可地存在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的感觉(在Diana疯狂的生日会上,迪基的那本关于医生为les正名的书的情节可以看出一点),她们的纵欲仿佛末日狂欢一般;最后Florence,一个真正完成了自我认同的les圈子,一个“健康的”les圈子,她们不因为外界社会压力而自我否认自己的les身份,也不觉得les荒诞吗、没有出路,而放纵自己的欲望。
然而影视的改编,简直一言难尽。
从一开始的与Kitty相遇就完全没有原著的味道,南茜细腻的情感被一个配乐怪异的长镜头一笔带过,原著中所写的那种悸动丝毫没有展现(可能是女主的呼吸急促了一点?
),仿佛南茜就是对KITTY见色起意,原著中KITTY对于南茜,找到了成为和姐姐不同的女孩的可能性,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的作用完全被忽略。
接着是KITTY邀请南茜一起去伦敦的场景,虽然原著南茜对原本的家庭也很无情,但是她答应KITTY时完全不像改编一样露骨,按照原著她从来被接触过女同性恋,根本不敢对KITTY表现的如此明显,改编的剧集里那一长串“家人无论阻扰我都要和你一起去”的对话根本只是书里一段与主要人物关系不大,用来衬托南茜父母的开明的话。
而且就算是这个改编按照人物逻辑,一个海边整天与牡蛎打交道,姐姐还恐同的女孩怎么能够把对同性的感情表现的如此露骨?
这里逻辑都说不过去。
然后是NANCY和KITTY互相表白的场景,原著里南茜是第一次穿上了KITTY送的成年女性的礼服裙参加剧院晚会,被众人仰慕,KITTY吃醋嫉妒NANCY与别人的互动,忍不住在NANCY去更衣室整理衣服时表白的,那个晚上更是没有布利斯的存在,改编居然是NANCY穿上KITTY的衣服被她撞见。
按照KITTY那演艺事业第一位的野心,我甚至认为她未必会喜欢一个不经允许穿自己演出服的朋友,并且原著里的NANCY从来没想过穿KITTY那些漂亮男装,从来没想过登上舞台,当时的她还没有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她认为自己只是KITTY的影子。
除此之外,顺带一提,虽然我也很讨厌布利斯那个仰慕KITTY、欺骗NANCY的老男人。
但剧集实在是过于丑化他了,以至于显得KITTY的眼光非常低,连剧集里那种猥琐老头都能看上(虽然原著里写过他几乎年龄能做KITTY的爸爸)。
原著经常写到他喜欢穿华丽的衣服,可以想见他也是个讲究人,剧集直接整一个秃顶没任何特点的圆脸老头(布利斯讲究衣服的特点都没了),导致KITTY像一个被潜规则的女同,她对NANCY的爱情也很廉价。
导致整个这段剧情都充满了故意以猎奇情节博人眼球的意味。
然后是改编版中的Diana,与KITTY不同,这里又莫名其妙地给她加感情戏。
原著里她明确说南茜的身份,不是她的情人恋人爱人,是她的荡妇(粗暴点说就是满足她欲望的性nu),她和她那圈贵妇女同们从来没把南茜,包括等等不是贵族的女仆管家们当做人看过。
原著中南茜在这一点上被表现的尤其明显,DIANA都是叫她“小畜生”,她那圈贵妇朋友第一次见到她听到她说话“说的是这东西还会说话?!
”南茜在她们眼中从来没被当做人看过,DIANA不承认她有自己的思想,从来不让她读有正经内容的新闻政治报纸,包括自己帮助运营的女权杂志。
而且南茜和DIANA都懂,她和DIANA之间就是交易。
然而改编又是一通瞎改,DIANA被改成了个爱情骗子。
尤其不符合原著的是马车上南茜对DIANA说KITTY的事,按照原著,那是她从来不敢轻易触碰的伤口,怎么可能会告诉DIANA这么一个走肾不走心的金主?
原著里很明确的说了,DIANA对她的过去从来不好奇,只要她能好好完成当她的荡妇的工作就行,她根本不会在意她俩在床上时Nancy心里想的是谁。
这里也得顺带一提,原著并没有关于Diana的贵妇朋友Mrs Jex和Dickie的相貌丑陋的描述,甚至说Dickie在当时算是"terribly handsome",然而改编版确把她们俩或者是通过化妆或者是通过选角,给整的奇形怪状,让我感受到了对上了点年纪的女同的满满恶意,以及本剧的猎奇感。
并且卡文迪什上流女同俱乐部这么一个重要的场景在改编剧集里直接被整没了。
最后是Florence,改编真是令我痛心,原著里这么一个个性鲜明且认同自己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女同性恋社会主义者,在剧集里完全被改成了一个不谙世事innocent的小白鸽。
并且原著里的Nancy最开始和Florence搭话完全不是抱着勾搭她恋爱的念头,在与Kitty的恋情与背叛之后,她被伤的太深,不准备轻易地再次爱上一个人。
在那个早上她再次见到因为工作的事路过格林街的Florence,完全是抱着交一个朋友的念头,至少她的潜意识之外的意识是这么打算的,而且当时的Nancy认为Flo不美,不是她喜欢的女孩子类型,认为自己不会爱上她。
并且在那次短暂路边相遇后,提出要再次见面的人是Nancy而不是Florence,她反倒对Nancy兴趣不是很大,是Nancy想办法邀请她在那个周四去听一个女权运动的讲座前一起吃个饭。
后来的重逢,在她俩互相挑明之前,Nancy从来没有主动进攻,就Lillian的事与弗罗伦丝发生过争吵,她知道她们俩的关系很不稳定,有KITTY和LILLIAN两个大问题存在,所以她俩当时达成一致后,就在日常生活中回避了在对方心里有一个女人比自己更重要的问题。
然而改编又是一通瞎改,原著里两个人暗流汹涌的细腻感情没了,又是直白的对话,而且Nancy甚至还在她俩在一起前就提lillian的那个大问题。
关于弗洛的改编,最让人不能忍也是最偏离原著精神的部分就在于,把弗洛改成了一个对女同仿佛一无所知的无知少女,然而原著里,正是弗洛以及她的女同朋友们对女同的清晰、正常的认知,帮助Nancy找到了自我认同,找到了作为一个女同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在船上的男孩酒吧,不是弗洛而是Nancy完全大开眼界,见识到了真正的且平凡的女同们是怎么生活的(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么一个朋友或者女朋友带我去认识,哭了)。
--分割结论的线总的来说,这部改编完全把一部内核关于成长、自我认同的女同小说改编成了,肤浅、猎奇、幼稚的女同性恋艳情史、一部Nancy的风流传奇。
书中角色被改编的扁平化、脸谱化,失去了原著里复杂而真实的性格,书里描述的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黑暗面,在改编中被削弱。
Nancy追求爱的坦诚和赤子之心、不怕失去物质的勇气以及纯粹的品质等闪光点完全被删掉。
我不禁想问问,当时改编时Sarah是不是还没成名所以对于剧情没有话语权,所以原著被改的如此面目全非。
或者要是Sarah你被绑架了就在第一集开头露个面(啊她露面了,看来她真的是被绑架了)。
以及警告原著党们;警告想看还原原著那些细腻心理描写的读者们;警告想看原著人物、原著故事的读者们。
千万别对这个BBC迷你剧有太大期待,最好赶!
紧!
逃!
“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因为我们被掠夺欺骗够长时间了!
我们死的时候,可能有多少岁,你们知道吗?
在Bethnal Green,死亡的平均年龄是多大?
29!
但是那些有钱人是70岁!
所有这些,发生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而我们称之为进步...而...我们称之为耻辱!
”只有我在那里感到激动了吗?
好久没看过这么温暖的片子了,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总是对第一个爱人恋恋不忘。
然而在我们的人生中,第一个却总不会伴你终生,时隔多年,凯蒂还是那么美,但总归弗洛伦斯才值得拥有最后的玫瑰。
那条长长的戏廊伴着跳跃的焰火在十八岁的南茜眼前激起过涟漪,二十五岁登台的那一瞬间,透过了过往相似的火光看着曾经的爱人,我不知南茜心中作何想,她忐忑不安地局促低头,”我的生活几经浮沉,我走过伦敦条条街道,我的姓名不值一钱“,人生起伏尽展面前。
爱值得的人。
Time wait for no one.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用人人视频app看完了02年BBC制作的三集短剧:《轻舔丝绒/Tipping the Velvet》,改编得更有娱乐性,也增加了喜剧意味,情节更加紧凑,可以轻松观看。
看剧有点像具象化了小说,影像美则美矣,但个人觉得更受触动的反而是小说本身。
不过剧集有助于快速总结南希的情史,每部一个人,一点点地成长。
像小说那样,第一个爱人Kitty是最浓墨重彩的。
不过剧集里Kitty的呈现更像是一个没有想清楚并且内化恐同的小双,因此选择用直男结婚来逃避/背叛两人的爱情。
直男专门提到“需要penis”才算是fuck,也是非常典型的phallus-centric言论了。
第二部里南希短暂的男妓生涯被喜剧化呈现了,但她和Diana的被豢养关系很清晰,非常适合影像看。
这个部分是我觉得改编最合理的。
第三部和Florence的情节则显得比较仓促,重点在结局的修改:带她去见家人公开关系。
比起书中的主角多年主动不联系家人,这是一个更加美满的结局。
第一部 Kitty
第二部 Diana
第三部 Florence但最后回到现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Kitty、Diana、Florence怎么认识啊?!
😒
相对于指匠情挑我更喜欢这部南希情史。
作者显然受狄更斯影响很深,从指匠情挑和这部都可以感受到。
他们对维多利亚时期伦敦下层社会的着迷几乎如出一辙,除了狄更斯似乎从来没有动过蕾丝边的心思这一点。
为此作者的构思也很棒。
一个外来妹,就是南希,为了自己心醉的爱人,舍弃家人来到伦敦。
开始看起来一切顺遂,到伦敦不久,完成了和爱人在一起的愿望,还无意中成了明星。
不久之后回了一次家回来发现凯蒂选择了一个男人。
看起来顺遂的道路开始倾斜。
离开凯蒂之后为了谋生,当上了站街男。
这很符合她的蕾丝边的本质,干起来得心应手。
自己感觉和在剧场演出差不多,谋生不再是难题,还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很是享受的工作。
和上次一样,开心也是暂时的。
很快,一个变态女人出现了,还是个富婆。
南希能满足富婆的所有需求,主要是身体上的。
当然这对她没有难度,她原本就是一个蕾丝边。
让她感到窒息的是自己像一个奴隶。
虽然装在金丝笼里,但是你是奴隶。
当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时,人的幸福感就会消失。
这一段可以说没什么幸福,还不如在街上接客。
富婆对也她满意:一个装在华丽男装里面的女孩身体,既是男生也是女生,她就喜欢追求这种变态的幸福感。
也是好景不长。
这种占有的关系很容易破碎。
南希需要自由,她成功勾引了富婆的一个侍女。
两人一拍即合,但很快就被发现,就被驱逐了。
两人到了救助站,狼狈不堪,正在安慰自己虽然失去了金屋,但至少得到了自由,得到了爱人。
第二天睁开眼睛,那个所谓的爱人把自己身上仅有的几先令卷跑了。
又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
南希在这里展示了她超强的谋生本能。
她想起去找在伦敦唯一认识的人,就是离开凯蒂之后租房子给自己的房东。
很遗憾房东已经搬走,她想起她还认识一个当时住在对面叫弗洛伦斯的女孩。
打听到弗洛伦斯的地址,她直接找上门。
弗洛伦斯看到她一点不高兴,只同意她住一晚,第二天必须离开。
可她离开了没地方去。
得知和弗洛伦斯住在一起的不是她的先生而是她的哥哥,她决定赖在这里不走了。
怎样才能达到目的?
就是做一个一丝不苟的女佣,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主人回家摆上可口的饭菜。
这一招真的很灵,她终于可以有一个地方可以寄居了。
在这里她很快发现弗洛伦斯也是一个蕾丝边,两人瞬间成为恋人。
同时遇到以前的戏迷,得到回舞台的机会。
凯蒂得到消息也找来。
阴霾一旦散尽似乎就是阳关大道。
南希面临着选择,在弗洛伦斯和凯蒂之间。
她选择了驱逐过她的弗洛伦斯,而不是负心的凯蒂。
最后,凯蒂一个人离去。
南希一路走来,崎岖颠簸,最后柳暗花明,给人感觉很真实,特别是她展现出来的求生能力。
先站街,后当鸭子,做女佣,无一不让人感到励志,振奋,是一锅煲得很好的鸡汤。
南希的表演者很成功在男女形象之间转换,着男装有一种特有的中性的魅力:介于男人的潇洒和女人的妩媚之间,既有潇洒也有妩媚。
声音线也很特殊,有男人的浑厚,在女人中也少见,不知是否后期处理的结果。
唯一让人不舒服的是南希无论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一个蕾丝边等着她。
凯蒂,富婆,富婆的侍女,弗洛伦斯,好像这是一个蕾丝边的世界。
但别忘了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到处都是清规戒律。
了解到作者本身就是蕾丝边,我想,作者是用21世纪的眼光打量2百多年之前的社会,让那些人物一个个穿上维多利亚的服装,其实讲的是今天的故事。
一流的小说只能改编成三流的剧本
一点也不喜欢这个 买的原著都想扔了
我要看坏掉的暗黑情节嘛T________________T
第一集最好看,没有少女能抵抗Butler小姐的魅力;第二集画风变得有点快略重口。Nan和Butler男装都比女装好看。很喜欢最后一集扔玫瑰的处理,浪漫至极!
没看完,演员情节美术全都缺乏吸引力,看不下去。这种带着明显女性脂粉气的反串形象,我实在欣赏不来,包括天海佑希。
kitty老了点,长得也过于温柔甜美,骨子里还有妇人的庸碌,少了纯真清澈, 演T不够吸引。nan就不同了,正是清澈纯净,扮少年正当时。更厉害的是变男装之后整个人都精神自信起来,穿回女装也一样美,身材好,抽烟跷脚的样子美爆了~ flo就是那种伟大的女性,温暖包容。服装和帽子们都很美!BBC尺度惊人~
第一集很喜歡,結果後面亂七八糟的,因為Kitty所以Nan經歷了那麼多。真的就應驗了大家都在說的,初戀就算不怎麼樣也能在心中佔據重要的位置,還有畢竟是她啟蒙了Nan的所有情感。
怎么说呢,女主就三观不正而且不怎么要脸
这样的电影,在英国是电视电影,相当于我们央视六套经常播的一些无聊电视电影.但看看人家的,就知道我们和他们差距有多远了。如果有一天,随手拍部片子,都能到这样的水准,中国电影才叫真正发展了.
黑色电影,带点变态,不怎么喜欢这样的。
几段让人引俊不禁的笑点,几处让人无法接受的情节
好俗套啊, 勉强三星
引用:“一个CJ小姑娘被伪T勾引从而自己变成了一个帅T的伟大历史 ” NANCY刚开始是纯情LOLI,感情重大受挫后居然成长为总攻。男装比女装好看,英俊而有气势。 演技真好!BBC拉片很棒,但我还是喜欢《指匠情挑》多过喜欢此片,此片的名字如果直译……那是相当不CJ啊><
发现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完全的小白脸,看见可以依赖的人就各种借口赖上并且用自己的美色使劲发挥,真的越看越倒胃口。说什么爱情或者女权,我吐。一个凭借年轻美色的小白脸看一个地方盯一个地方赖一个地方,而且还控制不住下半身,说着爱和感情,却想怎么睡怎么睡,请告诉我这是女权大片?
为什么大多数根据原著改编都不好,把书里的韵味都改没了,这明明是一部压抑灰暗的作品,改成一出喜剧了,尤其是结尾的处理,原著对于南是否最终回归舞台的留白要比剧版的好很多,而剧版里南设计死皮赖脸在弗洛伦斯家里更是把人设都破坏了,作者明明是想表达南被这一对好心的兄妹救赎了,演员的演技是我看英剧以来从来没见过的烂,南从一开始的单纯赤诚到中期的迷失,再到最后的历尽千帆,演员愣是一点也没表现出来,全程一张憨脸
情节推动的拉拉童话音乐剧,人物塑造略微脸谱化,心理转换粗糙急迫,难于令人认真对待
《余生请多指教》除了吻戏还是吻戏尤其吻的很恶心,纯爱会死吗?隔壁泰剧那种暧昧的要吻又不吻的让人看了心动、脸红心跳,但余生吻戏很恶心,仿佛看岛国片只有抽插没有感情、没有爱。老子和老人孩子一起看,尴尬无语!小时候的小雪是我最喜欢的女孩子,肖战你那么帅、阳光、温柔为什么演这种垃级呀!?杨紫你为什么总演这种让人讨厌的角色?这角色没一点可取之处,杨紫演的《亲爱的热爱的》好看,余生男主女主都是特别恶心,那么喜欢吻,去拍三级片好了,可惜两个人的身材无敌差、想拍三级片也拍不了!肖战杨紫宇宙无敌恶心,肖战杨紫粉丝更无敌恶心,希望每天来一次二二七事件,他们粉丝天天给人恶评,好吧,老子也给所有的电影电视剧恶评,反正他们两是我最讨厌的人,演这么个恶心的东西。
三集,三个故事,人生不多不少的三段恋爱全齐了。除了第二段堕落的太彻底我有点接受困难以外,一头一尾的故事都很让人动容。到最后,我们需要的,都会是一个安稳的家。
轻舔丝绒Tipping the Velvet
看到最后开始忍不住紧张,不要再坎坷啊,不要再回头啊,还好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