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看过这部电视剧后对我说:“你看,李义挺好的,可是杨欣还是跟他离了,又回到马文的身边。
”我说:“我只看过一点,有两个结论:第一,对杨欣来说,她当初决定离婚一定是她当时觉得必须这么做,同时她也觉得这是正确的决定。
而且,这个决定的正确性并不因为以后的复婚而更改。
因为没有这一个阶段,她还是会继续和马文争吵。
第二,我觉得李义这人不值得女人依靠。
他是个处处给自己留后路的人,怎么能给女人安全感?
”我真的只看了一些镜头,一些是李义对姐姐的言听计从;一些就是李义的朋友请他帮忙。
李义没有辞职,只是办了停薪留职。
朋友说能理解,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即使他再温柔,再有责任感,再善良,我也不欣赏。
女人要嫁的是能依靠的男人,而不只是好男人。
春节期间,电视台有档节目,采访的是宋丹丹、林永健和李崇宵,讨论的内容是关于这部电视剧,以及他们对婚姻的看法。
三个人里,宋丹丹年纪最大,有过3次婚姻,而另外两个只结过一次婚。
宋丹丹很大方的谈论自己的婚姻。
主持人说:你现在好像很看得开。
她回答:是的。
而我这个观众却觉得她还没有完全看开。
人的态度形成要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宋丹丹充其量只是到了“认同”的阶段。
她知道她需要看开看淡,需要保持平常心,可是从她的言谈里,我觉得有点刻意的痕迹在里面。
整个节目,就像是她这个大姐在给两个小弟弟上课。
她不屑於两个男人对婚姻和爱情所表示出的认真和期待,觉得那都是装的,觉得他们还处于把日子过给别人看的阶段。
男人们很有涵养,没有去辩驳。
这是整档节目里我唯一觉得舒服的地方。
说千道万,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个儿的。
老话说的好: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知道。
所以,结婚的未必就幸福,离婚的未必就不幸。
只要是认认真真的过日子,怎么样都好。
杨欣后来说过一句话: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唯一需要的东西,就是时间,时间慢慢过去之后,你会不经意的发现,过去所担心的问题,竟然已踩在脚下.有什么的啊,不就那么点事儿吗?当杨欣跟李义说,李义,咱们离婚吧.当李义沉重地点着头,只吐出一个字,行.当马文告诉李芹,结婚的事我想再考虑,我不想像李义那样.当孙容哭着给女儿写一封十七周岁的来信,你不要怨恨你爸爸.又一个轮回走过.一切都需要时间.时光被磨砺,两个人一起生活的如白开水般平淡没有激情,拼命的想要解脱,换个活法的时候,他们觉得如此轻松.只是轻松过后,时光从指缝中溜过,过去的那些爱与恨却没有那样轻易地失去.原来,我们那时口口声声说已经无法与他生活下去的人,似乎就在身边.一觉醒来时,却发现,身边却已另有他人.原来,我们还记得过生活最初的艰辛与相持.有许多事,无法掩埋.时间走过,慢慢地他们又透了出来.让我们又重新回忆很多,也让我们学会珍惜很多.
完美婚姻=99%努力+1%运气。
只是,有的人不肯付99%的努力,而有的人肯付,却缺那1%的运气……一旦动了感情,即使有再好的选择,你也无法轻易割舍,因为你不是在割舍别人,你是在割舍自己,割舍那些曾经投入的岁月和真情……摘自<<马文的战争>>
实在看不下去了,m的,对编剧的忍耐到了极限,我看到了20集。
马文杨欣都离了么,何苦了,一个郎有心,一个妾有意的,还觉着自己很神圣,很有关怀精神。
整点成年人该做的事好么,严肃些的,都离了,何苦呢。
最卑鄙的是马文都住进了李芹家,开人车,穿人衣服,居然没有一丝丝愧疚,杨欣一有点风吹草动立马的就奔过去了,考虑下人的感受好么。
怎么吃人拿人就没有一丝丝嘴短腿软呢,真拿人当大头啊杨欣一把年级的人了,整的小姑娘似的,说辞职就辞职,离婚了又觉着前夫好,闲着没事儿遇见委屈第一反映就是找马文,搞清楚些,离都离了,你俩玩自己玩去,别把不相干的人整进来,这是最基本的为人素质,自己的快乐或痛苦不能建立在别人的感情基础上。
整个电视剧内充满了各式巧合,李芹是马文小学同学兼恋人兼老婆家第三者的姐姐,等等等等,世界小还是北京小,或者是陈彤编剧的小宇宙小,永远不要藐视观众的智商,这是作为一个导演或者编剧最基本的素质吧。
没事儿别拿离婚来说事儿,本来很看好马文李芹的,多般配的一对儿,本来幸福的马文都吃上那口软饭了,可恶的杨欣,正如孙荣所言,杨欣就一看起来很好一结婚立马后悔内种女人。
从此在不看宋丹丹演电视剧了,可恶的地包天.....
生活、人都在万花筒里旋转,不断地变换,不断地做出选择,然后有一天在陌生中邂逅熟悉。
当回头遥望的时候,但愿每个人的精彩都握在手里。
也许有些人常常回想,那逝去的某个片段是一首多么痛心的悲歌啊。
回味着,仿佛再也走不出那个人的影子了。
如果那是一生唯一的遗憾,就只能相信命运,借这份回忆努力生活了。
可是,但凡有追回的希望,就再不要错过第二次,即使舍去尊严。
当然,此刻你若拥有了让你依靠的肩膀,或守候你的灯塔,又能感受到幸福的最大能量,那么就坚守这份幸福吧。
同样,在坚守这份情的历程中,别计较尊严,爱一个人与尊严无关。
两个人走到一起,青梅竹马或萍水相逢,彼此投缘,实在是一种幸运。
也许一辈子,一个人遇到很多人,然而只有一个人是为你而来的。
这个世界,这个年代,相守到老,太不容易了。
我们的人生,向世人展现的风景总是不同的。
然而,因为相似的曲折路,收藏起的画面,却总能找到共鸣的人来欣赏。
也许窥视她或他的痛,有不安的感觉,可是能够让分享的人同主人公一起成长,这应该也是受伤的人愿意用自己的泪做笔,描绘出的最美的图画。
(非影评)
本来嘛,离婚再婚复婚的题材,是最近的连续剧热门的话题。
但是您见过这么凑巧的事吗?
这么说吧,既然名字叫马文的战争,我们就拿马文说起吧。
马文和老婆离婚了,前妻又再婚了,但是两个人还是住在同一屋檐下。
马文的前妻和她现任老公想把马文撵走,就把前妻的现任老公的姐姐介绍给马文了。
而马文前妻的现任老公的姐姐是马文当年的同学,曾经是某房产商的太太,离婚后因为她前夫觉得有愧,便送了豪宅名车和N多股份。
再然后,马文前期的现任老公的前任老婆,有个青梅竹马,也曾经是马文前妻的上司。
最后再加上一个本来跟这团乱麻线没什么太大关系,却唯恐天下不乱的黄小芬大律师。
您乱了吗?
反正我乱得要骂脏话了
果然是演戏,世界竟然如此的巧合。
马文的前妻的老公是马文现任女友(老婆)的弟弟,现任老婆的老公是马文前妻的老板,也是马文前妻老婆的姐夫。
马文前妻的老公的前期要嫁给曾经骚扰马文前期的人。
说的我都觉得别扭。
在我们生活中的人都很熟悉,可在怎么熟悉也没有复杂到这份上的。
记得是去年十月在三驾山时断断续续看的这部电视剧,月初又把整部下载了到IPOD里,在班车上重温.虽然我知道后面的情节很牵强,但还是感动得胡思乱想.我们身边围绕着太多像李义那样的男人,斯文的外表下掩盖着小肚鸡肠,经不起时间的推敲.我还真想有个像马文那种得吧得吧的,我听着!
很久不看国产电视剧了,《马文的战争》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视剧了,开始看的原因很特殊,是因为这个电视剧的主要取景地在我们书记住的楼下,于是电视还没播出,就听他老人家念叨林永健那个臭小子咋样咋样的,透着股亲切劲儿。
抱着一份好奇,在网站追看了这部电视剧,看完后有些唏嘘。
“换换爱”确实是个新鲜词,可能更适应年轻人谈恋爱时候,人过中年,拖家带口的,还玩这种游戏,说来有些滑稽,恋人换了一圈,仍旧各回各家,但孙蓉绝症,李义在不久的将来仍会单着;李芹给马文提供了一阵子软饭后,又把人原封不动的送了回去,自己还是单着;看样子好像只有马文和杨欣重归于好、破镜重圆,但改变下赵本山“蚁力神”的台词-谁疼谁知道。
婚也离过了,别人的床也都上过了,好端端的一个觉得凄冷了,一个觉得坚强了,便不顾别人感受和自己感受重圆了。
那些裂痕呢?
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呢?
难道今后的日子全都假装间歇性失忆?
俩人抱着孩子跳过互相背叛的那一段,回忆浪漫的从前,展望美好的未来?
电视剧到这里结束了,留给大家一个格林童话般的结尾——复婚后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快乐的生活……要我说,生活没有那么复杂,既然已经选择结婚,也就说明认定了对方,没有啥大的原则问题,能解决就解决,最好不要到离婚的地步。
情非得已真离婚了,千万别复婚,二茬罪更难受,别以为离过一次婚自己承受力就显著提高了,更何况还是对着同一个人,耍啥啊。
我没仔细看过,只在他们看的时候瞟过两眼,反正我爸是无意中按到的,然后俩人就一直每天都排着看了,弄得我有几天回家很晚也没收到过催促短信了西西不过在有限的瞟两眼中,我还是觉得剧情有点狗血,既然深爱,为什么要离开也许是我,不懂婚姻吧
林永健火起来了
李义前妻和女儿性格交待不清,离婚前后似乎有点矛盾
除了结尾,都很真实。
喜欢看林永健的戏,自然真实。
我能坚持吗?
适宜于广大有志于结婚或者离婚的青少年。二婚者免进,包二奶者,扒裤子,割小鸡鸡。
剧情太扯了。就为了几位好演员,还是跳着看了几集。
方槍槍可愛!
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
人物刻画还是不错的,就是节奏太慢
很一般
很火,家里婆婆妈妈都喜欢
宋丹丹演技高。
咱们俩纯属就是个意外。一个不要,两个抢。好好日子迷不过,你这不是作吗?!你们男人可以把心和日子分开过,我们女人不行。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没有胜利者。
喜欢林永健!~~~青岛哥们~
挺好看的
还不错
没感觉像喜剧,闹心的情节一大堆
这设定挺新鲜,离婚夫妻还得挤在一屋,鸡飞狗跳的日常看着就有戏。宋丹丹和林永健把中年人的一地鸡毛演活了,斗嘴拌嘴的片段特别接地气,各种生活小摩擦真实得就像发生在身边。但剧情后半段开始离谱,感情线乱成麻,强行制造矛盾冲突,配角也跟着瞎搅和,看得人直挠头。本以为是部现实向佳作,结果有些地方为了戏剧化太夸张,可惜了前面攒下的好感。
我跟楼下的观点差不多。设定挺有意思的,离了婚还住一屋然后产生的一些矛盾,但整体节奏让我觉得24集都有点多,剧里有很多没必要的谈话、剧情,显得啰啰嗦嗦的,矛盾点也是很强硬的制造出来让人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