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The Man from Earth,地球不死人(港),这个人来自洞穴,来自地穴的男人,穴居人,地底奇人,长生不老,来自地球的男人

主演:大卫·李·史密斯,托尼·托德,约翰·比灵斯列,安妮卡·彼得森,阿丽西丝·索普,威廉姆·卡特,理查德·雷西尔,艾伦·克劳福德,史蒂文·利特尔,罗比·布赖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剧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2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4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5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6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4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5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6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7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8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9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20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剧情介绍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普通男人的秘密在他的辞职事件中开始显示出端倪。历史教授约翰奥德曼(David Lee Smith饰)说自己身上有一个让大家都匪夷所思的秘密,而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不能在一个地方超过十年。他的朋友们试图去发掘他的故事中的秘密,这一举动让约翰非常生气,而他的朋友却发现约翰的故事是无法被否定也无法查证的,究竟约翰身上有着怎样的秘密?一幕幕碎片联系起来,带给我们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事高潮。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尝试第二季四季童年山海伏魔·追月照片中的谋杀案纽约圣诞节屏声敛息缴枪不杀钻石荆途数字追凶第一季绝色小神医丑女贝蒂:故事继续第一季男友变形记平安扣夺帅子宫恋爱如锦遥远的地方春&夏事件簿:春太与千夏的青春活人墓德州杀场蝙蝠侠:龙之魂破绽妈妈我爱你你是谁行李你的颜色先人之夜边缘故事少年包青天Ⅲ之天芒传奇宋朝灰姑娘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长篇影评

 1 ) 世界奇如斯

一个相识了十年的朋友突然对你说,自己是活了14000岁的穴居人,你该做何感受?

你大笑,你以为他疯了,你从生物学、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等方面去质问他,然而你发现每一个问题他都对答如流,每一个年代他都有清晰的记忆。

慢慢地,你半信半疑,甚至不经意间颠覆了你曾经拥有的一切知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正是如此惊艳,这部“史上最牛的科幻电影”仅仅用了一万美金,在一间山中小屋里拍摄几个人促膝对谈,却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大制作、高科技的科幻影片。

因为从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像它这样包罗一切人类的问题,哲学的、宗教的、政治的、历史的……你以为你起码有最基本的知识,却发现它们的面目原来如此模糊不清。

眼前的人告诉你有一种人可以永远不老,因为细胞的更新和免疫功能与常人不同,而得以永驻青春。

你以为这是荒谬之谈,却发觉无法证伪——理论上这不是不可能的。

他告诉你他曾猎过猛犸,曾亲历冰河期,曾与腓基尼人一起航海,曾听释迦牟尼传道解惑。

他与哥伦布一起航海,与毕加索促膝对谈,还拥有梵高亲手赠送的画作。

甚至,他经历了《圣经》里描述的时代,他的名字JOHN在漫长的语言变迁里,演变成了JESUS!

你愿意相信这一切吗?

是否耶稣就是对一个凡人的神化?

是否诸多神迹都是子虚乌有?

是否你现在遵循的宗教规范与仪式压根不是耶稣的本意?

面对另一种真相,你选择“亵渎”宗教还是将毕生的信仰丢弃?

几乎每一句话都撞击着你的头脑与心灵,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

还是,他只是个妄想的疯子?

你分明感到在历史的长河里自己是那么渺小,在那一串串决定命运的巨变里,你只是一瞬之中无法被人记起的一个。

很快,你的生命结束了,而他,亦即永远,还在。

你甚至感到了不公,同为芸芸众生的一员,他成了传奇,你化为尘土,而在此几个小时之前,你以为大家不过同是学校的教员而已。

心理学教授、考古学教授、宗教学教授、生物学教授……这些拥有超出常人知识储备的学者们,都在这个无法证伪的理论面前动摇了自己的信念。

其实,对方只是说,信不信由你。

坐在荧幕面前,我极其羡慕身处那间小屋的人们,他们在不经意间经历了人生最奇妙的时刻,经受了一辈子最大的自我拷问与怀疑。

无论相信与否,这种体验是美好的,独一无二的。

我也愿意相信这一晚所听到的一切,万事皆有可能,人类世界本来就是星际间的一个偶然,即便历史书中的光辉人物都集于一身,又有什么不可以?

仅仅想象它的可能性,就令人激动不已了。

更多的时刻,我目瞪口呆。

曾以为科幻电影不过是对外太空、恐龙时代或者未来几百年的恐慌想象,必须裹以各种华丽的视觉包装,却原来这个题材也可以如此简洁深刻,在短短八十几分钟里让人思考一切。

看惯了火星人、未来人、远古野兽等在屏幕上叱咤纵横的模样,这次回到一个原原本本的与我们一模一样的“人”,反而感受到诘问与质疑的力量。

难怪这部演员不超过十人、场景也只有屋里屋外两个的片子,却在IMDB上获得8.4的高分。

也曾有一瞬觉得遗憾,为什么华语电影里难得看到如此短小有力的精品。

但是想想万一在中国真的有人对我们宣称他是黄帝,大概不是被送进精神病院,就是被送去社科院研究所做小白鼠了。

所以这事还是发生在美国要好得多。

 2 ) 悲壮的风景

曾经不止一次想到这个世界“可能性”的问题。

一部片子的好坏不在于大家都能看到的表象上的东西,不是所有人在片子中感受到的共性,我想应该是每个人看完后体悟到的只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不属于别的任何人。

就是那句话“我有我的信仰,但我也让别人活”或者“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部片子让我感到人类沟通的无望性。

这个历史上有太多的沟通绝望,人们永远也不会真的互相理解。

所以这是人类几千年来悲剧的产生原因。

这些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所有悲壮的风景。

前一阵子在天涯上看到一篇帖子叫《精神病人的世界》。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35451.shtml)我相信这是真实的病人口述经历。

因为这些不是多玄妙的事,它们完全有可能存在。

我唯一震惊的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竟然如此不同。

说他们是精神病人,我大概明白这个定义的界限,他们的思维或许不适合在目前的世界和人类社会里生存。

其实哪个人能完全剔除心中奇特的思维部分?

只不过所谓“正常人”更会隐藏思想,因为这个世界的居民,确实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那么多的奇异想法。

片子的最后,JOHN说抱歉,那些只是一个故事。

他看到他面前的教授和朋友们,世界观已经快要在他的话中瓦解。

所以他明白这么多年做的第一次尝试,是确定了对于别人既定思维的侵略性造成的后果,明白了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世界。

人们对未知好奇,但他们不想打破自己世界的信仰;人们追寻历史是为了寻找存在感,如果历史带给他们的不再是安定感,如果人们的世界观被颠覆,那么人们完全可以有理由和权利作出选择——不去相信。

我想这个片子和天涯的帖子给了我一些极好的视角,让我能够有幸从这些窥镜里去看这个宇宙。

 3 ) 浪费

这片特别奇怪。

演员,点子,拍的都过关。

可是这帮教授完全讲不出一点看上去不像通识教育的东西。

我是不讨厌清谈片,况且这个topic也超赞。

如何证明眼前这个男人确实活了14000岁。

观影过程和后劲也挺足。

感觉也很美好。

唯独内容太糟糕了。

一开始铺好的梵高那座桥没用就扔了。

接下来就是很有《金枝》感觉的一些对话,不过是弱化版的。

神学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涉及。

那个最终trick也是个我看过三四年的陈年旧物。

他的反向版本也听过很久了。

生物学胖子的话相比起来最有意思。

俄国老太相当的萌。

 4 ) 恰到好处的结尾

有关剧透,未观看影片或阅读小说者慎读。

随手翻了几个影评,发现不少人对结尾颇有微词。

老实说,不管是第一遍看完的时候,还是在阅读影评之后重新思考回味的时候,都依然觉得这个结尾再恰当不过。

不论是will的死,抑或是女子的随之离去。

当will威胁john恳求john结束他的故事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不是立刻。

应该说,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故事,所有人也都知道“this is a story”是为了他们而做的谎言,但是他们已经走到了边缘,即使对自己撒谎,即使痛骂好友,也已经没有勇气再去相信。

他们都清楚,“this is a story”是在自己骗自己。

但他们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

他们不是普通的观众,他们是教授,是博士,是精通各个领域并长年传授知识之人,是john的朋友。

如那个女学生一样的无关系,无“信仰”的人,可以接受,可以相信,但他们不能。

对他们而言,知识就是他们的信仰。

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一个故事,一个笑话。

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毫无疑问这只能成为另一部K星异客。

但它不是。

作者打了另一张牌。

这张牌的分量足以使之成为一代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和K星异客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同样是讲述一个不可能的无法相信但也无法证伪的故事,但K星异客的重点在于发掘与摇摆质疑,而本作的重点在于讲述。

虽然具有与K星异客类似的情节进展,但影片中(非常抱歉我还没来的及将原著细读一遍)并没有非常激烈的辩证冲突。

一个人讲述,其他人相信,仅此而已。

如果没有最后老人的死,谁也无法证实他所说之真假,而单论其悬疑程度,则相比K星异客又索然无味了。

然而一个老人的哭泣着实给我们来了一记猛拳,当我们如同黑人先生一样几乎要平静地将疑问埋在心底转身离开的时候,忽然间有如此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是真实的!

我们原本因为他承认“this is a story”而激荡的心情就要平复,化为永不揭晓的悬念的时候,作者又再一次将故事推到一个不可能的顶峰。

然而老人死去了,没有人再知道他故事的真实性。

除了那个女人,那个自始自终都相信他的女人。

女人在整部影片中完全没有当着其他人提出过质疑,她始终默默的在一旁看着,看着。

也许有人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忽视那个女人,但她却在全片中给了我强烈的存在感。

如果说john讲述的故事是明线,那么女人就是故事中唯一的暗线。

也许这不是一个丰满的形象,但却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形象。

不要忘了,他告诉他们一切,是为了说再见,然而到了最后,他不得不亲自让他们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开过了头的玩笑,一个谎言。

直到最后的最后,唯一一个可以证实他的人,他的儿子,死去了。

他鼓起fourteen-thousand years的勇气向普通人,向朋友,讲述他的故事,最后却只剩下他孤独一人。

然而他不是孤独一人,依然有一个从开始就相信他的人存在,有一个比最深的朋友更信任他,更了解他,更接受他的人存在,依然有一个即使两人相隔如同天壑,也仍然愿意陪伴他不过短暂的十年的存在。

即使时光对他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至少fourteen-thousand years的流浪中,sometime between moving on and moving on,he is not ALONE。

He is a MAN,from EARTH。

 5 ) 一场徒劳无功的乱谈:有关某部科幻电影与历史图景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对历史的深刻洞察震撼无比,而他对历史与文化的观相式把握却让我不知所措,人类的思维是视觉思维,而人类的历史大部分也是建立在这种视觉思维上,这并不是历史的全部,甚至在某些层面上不能代表它。

我开始对整个我所知的历史感到恐惧。

斯宾格勒认为重建过去的历史可以预知未来,而历史与自然只是人的醒觉意识中轮流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图景,对于涵盖宗教政治和道德的历史,斯宾格勒似乎更倾向于重估一切价值,这对我来说是可怕的,这意味这一次又一次的崩塌。

纵观《西方的没落》,他的历史主义充满神学和启示录式的因子,这些既让人着迷又不知所措。

这几天都在大量查阅关于四大宗教的历史资料,昨天晚上还耐不住寂寞熬夜看完《耶稣受难记》和《十诫》,以此希望能在历史与人类长期的信仰的碎片之中寻找到安抚自己的一点东西,可是了解的越多,内心似乎愈加不安,而这种不安便需要更多的碎片去填补了,但是我感觉这对我来说终究是个无底洞吧,我既希望有一天这种不安能被我所知我所感填满,也希望没有填满的这一天,这样我就可以一直不停的去寻找了,找寻的意义其实就是找寻本身。

人类所具有的最高贵的品质就是凛然敬畏的心情,这种禀赋被命运剥夺的人必然要去发现秘密,要去研究、剖析与破坏那令人敬畏的事物,以便从中得到知识。

中午无意之间看完了存封许久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片子对于此下沉浸于宗教与历史我的无异议是当头一棒,其实并不是因为这部片子多么的危言耸听,只是在观影途中它给了我无数种假设让我的思考剧烈内斗,我热爱科幻,它既把我引入一个构建完整的第二世界,也通过启示录式的思考给我以思想上的碰撞,而科幻最为重要的根基便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思考。

所以真正的科幻绝对不是脱离地面的胡诌与乱弹,真正的科幻是建立在深刻的现实思考基础上的。

就像刘慈欣那伟大的《三体》,他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并不是停留于表面的空洞刻画,而是对人类文明最深刻的一些思考和假设。

很显然,《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做到的便是后者。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给出了一种全新的假设,而这种假设在影片里处于无懈可击的状态,伪个体基于历史的各种不确定性而对历史价值的重估,这种假设虽然是戏说,但是绝对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人类能真正把握的历史图景其实并不算多,《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并没有提供一种终极的答案,相反他连根拔起了“厚重”的历史,它的命题本身就是一种无根的假设,人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正是因为没有意义所以这要求我们去寻找意义,而这种无意义假设便是一种意义。

至少在电影的框架里面,它曾击毁了几个科学家的思维构建。

这故事算是一种实验,让我深深感到恐惧的是,它轻而易举的摧毁了一群站在人类知识顶端的科学家,而整个过程只是平淡无奇的围炉夜话。

作为旁观者的我也感受到了这种假设的威力,虽然是戏说,但它却给了我一种巨大的冲击,它没有击溃我的世界,但是却让我对我所坚守的所谓历史图景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和怀疑。

我看到,我们古老的文明本身是建立在虚无之上,而我们最引以为豪和最珍贵的东西:人类文明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这部片子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让人着迷又害怕,我们自认为的一切可以在瞬间灰飞烟灭,以这种虚无的永恒去剖析人类文明的困境让人绝望,因为它告诉大家,我们的历史宗教和基于此构建的文明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巨大骗局,我们的整个文明大半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谎言和误解之上的。

而所谓至上的“科学”,本身便存在巨大的局限性,人类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把科学当作一切的真理,便是一种狭隘了,这种机械的归类连一些基本的东西都解释不了,可能的因果关系被它局限于那些在地球表面上完成其所有过程的事物,但是它没有顾及大的宇宙,而人类的意识本身便一种不能理解的关系。

以因果的关系来说明一切思想方式,是值得怀疑的。

而人类之所以执迷于此,更多是一种自我安慰了。

从科学的论战到宗教的讨论,这种回归这似乎是一个人类历史的长期规律,因为宗教可以任何姿态糊满科学墙上的洞,但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连最后的逃避之处都没有留给大家,宗教成了人类历史上各种曲解、幻想、欺骗和自我安慰的集合,到头来它也只是纸糊的墙,单薄并毫无意义。

无论什么逻辑,什么哲学,它或许只是人类对自己思想状态的一种无意义选择。

你信或不信,是你自己的选择,没有对与错。

这个是每个自我觉醒个体所需要经历的思考,有好奇心,秘密便成了问题,斯宾格勒说有意识的人类内心存在一个双重问题,既醒觉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觉醒的意识不只是想理解它自己,而内心的呼声告诉人,不存在获得全部知识的可能性,而恐惧让我们探索下去,虽然徒劳无功,也愿意装作得到解答。

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中主角约翰的陈述建立在人类文明的诸多不确实性至上,此片最重要的并不是约翰这个人,也不是让人去掂量真相的价值,约翰是建立在不确定性上的,且真相本身毫无意义,从开始到最后,一切都是以假设的形式存在,拿《三体》中的名言便是:主不在乎。

这一锅乱谈便是一个身处恐惧、处于自我觉醒状态人徒劳无功的探索的证据,但我愿意装作得到了解答。

2012.6.8

 6 ) 怪物啊怪物

让我们重新回到最基本的哲学命题:我从何而来?

将往何处去?

我是谁?

美国硬科幻巨人,Star Trek/星际迷航(企业号!

)之父Jerome Bixby临终巨作:《他来自地球》,由其儿子完稿剧本。

在特效横飞的电影宇宙中,Jerome Bixby选择了最简洁的科幻表述:一辞了职的哈佛教授在搬家前,邀请了学校的好友:一群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什么的,在即将搬空的山间小屋中,用各种理论重构了形成现今世界的各种其他可能性,一切只因辞职的“年轻”教授在聚会开始时半开玩笑地提到,自己来自四万多年前的地球,随着人类的进化,从不曾老去……科学跨时代的进步,多在勇于否定了过往“常理”后,再参考与现有知识体系相符的特例或近似存在,构建新的有待被否定的理论模型。

然而,不喜欢怪兽的人大多似乎也并不喜欢感性上无法确定的存在。

这时,以工具效应存在的政治、经济及宗教体制当然很可对科学“拿来主义”,用其阶段经验性的成果来解释——或干脆将其发挥成一时的伦理是非。

从这一层面胡扯开来,很可以将科幻看成在这种社会集体催眠中用前沿或边缘的理论为世界带来更多其他的可能性解释。

至少,将这些理论套上各种宇宙飞船外星怪物的外壳后能更容易为人接受。

但壳被套久套死后,人们难免会将这层皮屑当成了本质,正如核物理被当成了绝育手术或原子弹,天文学被当成了神州五号或天气预报般。

如此说来,《他来自地球》的现实与简洁,很好反映了科幻有心人们的去伪存真。

当然,皮去得太多,感觉上也多少怪兽了起来;特别是因为少了西方的宗教环境,对故事的许多理论颠覆缺乏严肃认知,有些时候就像看着一群哈佛教授们对着几句玩笑话一惊一乍,比看着大怪兽踩平纽约还蠢。

除此之外,其中的大部分深入浅出的学术探讨还是很能让人增长见识得来又感觉身处异世的。

世界的浪漫与恐怖多来自它的不确定性,按电影中某位教授的观点说来,可能正因如此,许多科学理论的雏形才会首先出现诗人的文学作品中。

和其他成功的对话型电影相似,编剧与导演很好地把握着貌似单纯的语言逻辑冲突,使整个木屋座谈会紧张有趣,即便不是科幻人士,也应该能被其中无形的怪兽所感染吸引,迷失在人性哲学的语境旋涡中。

博尔赫斯说过:真正的迷宫是一条直线。

如果他来自地球,我们又来自什么地方呢?

 7 ) 非常聪明,但邪恶

我一看快500条的评论,我就知道我无法一一看完以便找到和我想法一样的朋友,还是自己写点等着别人找到我得了,而且我十分怀疑我写东西的能力....这是最近看过最有意思的、最聪明的对话了。

几个对话的人的身份先把大家都唬住了,都是哈佛的教授耶....内容本身其它的帖子和已经说得很多了,我更加有兴趣的是几个谈话的人对话题的1)内容的反应;2)自己提出什么问题。

话题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比较特别的是用一个历史的见证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串起来,给予一种真实感。

谈话的高潮部分是宗教。

这也是常常所说的“除了死亡,没有其他更加严肃的(哲学)问题”。

死亡是时间的见证人,时间用死亡彰显自己的存在:而事实上,时间不过是一直错觉(在绝对的意义上)(请不要抬杠问是否真的有“绝对”这种东西.....)。

其中有些细节是有意思的(大概其他的朋友都提到过了)。

1) 维护基督教教义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位女士的反应;2)黑人一直保持了相对更加开放的态度;3)最终和John一起走了的女人似乎在暗示女人抓住真理的能力大大超过其他人(几乎所有男人和除了她之外的其他所有女人)4)做为John的儿子的精神病学家的,专业水平的确不错,但还是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5)贝多芬音乐以小成本挑战大话题,这个片子很成功。

话题本身无解,而且也过于沉重和艰难,溜掉(就像剧中的那几个人最终选择的一样)和及时打住(就像片子和我现在正要准备做的一样)都是最好的选择:1)言多必失2)过犹不及,保住给大家聪明的印象和...成本。

末尾的歌曲不错...=========================================补记:本来以为写到上面的地方就完了,但我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这个电影,总有种感觉,一种什么地方没说出来的感觉。

现在我想说:小心这个电影,它可能会使得你1)变得虚无;2)种下丧失信仰的种子(只要假以时日)在这方面,我甚至想说这个电影是邪恶的。

对于宗教意义进行虚无解说或者解构的后果是可怕的(电影标题“The man from Earth”也不过是就简单的对“The God from Heaven”的直接对应和攻击:“没有什么上帝,他和你我一样,不是来自天国,而是就生在这片土地”)。

对比下伯格曼的《第六封印》,差别巨大。

真正的思索和兜售思想毒药快餐之间,高下立分。

《12猴子》,《银翼杀手》《第六日》等,都更加真诚。

而这个片子iu一味玩聪明。

当然,它的说服手法是可以学习的,包括说John也会生病,避免了大家要他展示神迹的可能(当然这逃不过某个网友提到的死亡概率的问题,但只有事后,类似的疑问才会有。

但这样的疑问似乎有点不在点子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自己找找看了。

我的建议是:就把它当作一个好玩聪明的对话,别把其中的说法当回事,如果你沉迷于对它的各种意义的分析,我想说,打住,去请女友吃点好吃的大概比较靠谱!

 8 ) 他来自地球

差不多可以说,《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2007年最让我感到惊艳的电影。

投资不过一万多美元,却在IMDB上获得了高达8.4的评分。

说老实话,看了洋人拍的电影,实在是替中国导演的想象力汗流不止。

故事情节很简单,场景也很“简陋”,几个人的对话就是主要情节,一间木屋的内外便是全部场景。

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John在执教十年后突然辞职。

同事们赶到他郊外的住所为他送行,欲言又止了一番后,John道出了他难以启齿的辞职原因:他是史前洞穴人,已经活了14000年,因为某种不知名的原因,他永远停留在了35岁,永不死去。

每过10年,为了防止身边人发现他不老的秘密,他就开始新一轮迁徙,改换身份,重新生活。

他曾追随佛祖修行,被原始部落奉为神灵,曾和哥伦布相识,和梵高较好,更可怕的是,他甚至就是耶稣!

John考古学、心理学、生物学的权威朋友们先是对John的说法报以大笑,可是随着谈话的深入,他们发现John的述说是如此真实,他们看似坚固的人生观、知识观开始动摇……在我的感觉里,大多数的科幻电影似乎把太多的精力致力于想象过去200年或未来100的故事,用大投入、大演员、大结构、大制作来吸引观众。

当然,轻而易举,大多数的观众也因吸引。

他们在电影院里,被史前怪兽吓得惊慌失措,羡慕外星人的超能力,或者因地球即将毁灭而感到了恐惧、担忧,或者莫名其妙的兴奋。

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却仅仅是通过几个人之间的问答、争论、辨疑“完成”了一个“科幻”。

整个故事看似轻松、温文尔雅,轻松的音乐,温暖的炉火,平缓的语气,还有一点关于爱情的插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你一停顿,一种紧张的逼仄感会立即不由自主的爬上你的心头。

影片的高潮无疑来自于John自称是耶稣那段。

他对圣经的起源、基督形象的演变,做了让同事们几乎崩溃,确又隐隐认同的解释。

用经验主义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可以证明一千只羊、一万只羊、一百万只羊是白色的,但是我们无法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色的。

换句话说,就是,可证伪,无法证真。

电影据说是根据一本科幻小说改编的。

但也许我们应该追寻到更远。

整个西方思想史从前苏格拉底开始就有着深刻的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传统(当然他们还有决定论和可知论的传统),对一切事务抱着某种猜想,继而反驳,最终不断纠错,可能是科学知识能够不断成长的原因,更可能是我们永远心怀畏惧,顺利成长原因。

唯一的俗套,似乎应该是结尾时候,心理学家听闻John竟然是他童年时不辞而别的父亲那段。

这完全可以处理的更好。

没必要死掉一个人。

 9 )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我上周刚看,发现一个小细节,就是故事一开头的酒。

腾讯视频里的中文是「乔治沃克绿牌15年」,我喝过同牌子的红牌(一百块的廉价威士忌)。

英文名叫Johnnie walker,故事的主人公叫John,约翰;酒名叫Johnnie walker ,约翰行走。

是不是也在暗示主人公在天地间行走,居无定所。

😃

 10 ) 小成本,大制作

并不是所有的科幻电影都需要特效,这个影片就是一部未需有任何特效的科幻传奇,电影以座谈的形式,用语言为媒介,构筑了一个神秘叵测的科幻世界,其言谈间予人带来的深思是如此充满魅力,那语言艺术的遐想为人叹服。

里面大量的对话,关于时间、宗教、物理、历史、心理等等很多大容量内容,在几个主演的对话间来回拉扯你的思考,感觉是一部可以多刷的影片,细细体味对话应该每次都有新发现,节奏不快没有惊心动魄,却一直牵着你走,让你思考甚至想着是否要相信他们的话或者怎样反驳。

电影结尾绝对是神来之笔,颠覆了我对传统科幻电影的认知,很值得一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短评

这片儿也太小成本了吧.... | 为什么好几个人都羡慕主角活了那么久 我觉得他好可怜

8分钟前
  • 小儿勾
  • 还行

1957年有一部电影叫《12怒汉》,至今在imdb上排前十。不过对于这种室内剧我的兴趣都不大,我是视觉系。。。

9分钟前
  • Summerpie
  • 还行

只要有无穷的想象力,一个小破房子,一张沙发,几个人也可以拍成史诗巨作。

12分钟前
  • 多情总被无情恼
  • 力荐

与其说看了个电影,还不如说看了个节目采访,围炉夜谈,从演员演技上和剧情上来说,改成喜马拉雅电台节目也是一样的效果(可能没有了画面想象的还能丰富一点),这个电影跟科幻就不沾边,可以说是完全聚焦内容。由john引出话题,大家就这个故事展开关于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的讨论,电影看下来好像就是上了一节课一样。可惜这部电影就这些问题真的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了吗?完全就是一问一答,大家试图找出漏洞,john来解释,说他当时在干啥balabala,很空洞啊。真的好无聊,说句不好听的,这部电影需要导演和编剧吗,我上去我都能拍。最后还给自己儿子气死了,如果导演能稍微改动,把john说的一切都是铺垫,其实是对老头的谋杀,我会多给一分。

16分钟前
  • Barrrtender96
  • 较差

虽然有点反宗教,还是太神了~

21分钟前
  • 江绪林
  • 推荐

对于不迷信任何宗教的中国人来说,我难以理解剧中人物的夸张表现。宗教将人的思想锢桎住,这层假象一旦被揭破,教徒难免会精神崩溃。还是中国人的儒教是最有人性的,中庸之道从来不会像西方宗教制造出那么多的精神病同样是场景单一的小成本电影,这部的成就比《十二怒汉》可就差太远了。

22分钟前
  • 风马云旗
  • 很差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莫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这样不老不死,不伤不灭之人!

24分钟前
  • 阿vi子
  • 推荐

意料之外的故事高潮

26分钟前
  • 诗诗小兔
  • 推荐

这部电影到底想说什么?平淡的像白开水啊!思考什么啊?我又不信耶稣。没有什么震撼,也没有觉得哪里好的。到底要思考什么,这电影能拿5星为什么啊?连一般也算不上吧!它完完全全不是我对科幻电影的定义,哪里精彩了?

31分钟前
  • 诡谲
  • 较差

如果你永生,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36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好二啊哈哈哈!把一圈教授说懵,自称是基督。要是围了一圈中国的大学教授,能直接给丫骂成邪教份子!很多细节不认可,但流畅性很棒,第一场景纯对话,不装逼不废话的,挺好。

39分钟前
  • 希尼莫
  • 还行

我见过最牛X的科幻片,没有大场面,没有特效,没有3D。只是简单的小成本制作,单一的几个最普通的场景,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讨论听一个男人磨叽。But,大家都被他忽悠到了!

44分钟前
  • 宽松睡裤又如何
  • 推荐

电影与文本的区别在于它有自己的镜头语言。如果连小说就能搞定的东西要电影来干什么?

46分钟前
  • Carson
  • 较差

就…就这?完全不理解大家在吹什么,知道成本低没想到这么粗糙,也不要碰瓷《十二怒汉》了,套上科幻的壳就说什么都很牛吗,实话实说我太不喜欢了…(我与话痨电影始终未能和解)当然结局的设定还是不错了,被剧透确实也影响极大部分观感。

49分钟前
  • Fairy
  • 较差

搞了14000年还是要继续搞 不愧是男人啊

54分钟前
  • cao
  • 力荐

男主到底是不是cave man根本不重要,故事是否合理也不重要……一个简单的设定就可以引发对人类几万年文明中无数问题的深思,语言、时间、伦理、历史、哲学、宗教、神话…可我们也只是生活在一颗蓝色星球“Earth”上一个渺小的族群而已。宇宙太大,未知的事物太多太多。Anything is possible.

58分钟前
  • Carpe Diem
  • 力荐

一个oldman。也许做有声书会更好,毕竟台词很艺术,好点子没遇着好执行,粗糙的色调灯光看得头痛,表演也糟糕,以为是780年代的一看07年。一群科学家竟整晚都在讨论浅层的人文问题。还想一个超自然存在为什么要跟愚蠢的人类解释那么久,原来他是jesus。想起dc的vandal

1小时前
  • sleepwalker
  • 较差

来,我们来聊聊人生。电影与文本的区别在于它有自己的镜头语言。如果连小说就能搞定的东西要电影来干什么?这个如果标签科幻,对得起超能查派和星际穿越么??

1小时前
  • 古怪因子
  • 较差

评价不仅是虚高 简直就是方向完全错了吧 本来想给三星现在只能给两星了 idea是好的 拍的十分浅薄且无趣

1小时前
  • 大火丁
  • 较差

他活了14000年,他就是耶稣,甚至佛洛伊德也是他的儿子...这些颠覆你相信 吗?影片用一万美元的投资博得了影迷中2007最牛科幻片的口碑。很遗憾,由于我看的我看的字幕翻译很差结果可想而知,我认为导演在装。。。

1小时前
  • 雷斯特雷波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