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曲爱就是消磨时光:一直注视着你听着你不停的话语忘掉所有重要的事情只在你身边相伴消磨着时间爱就是消磨时光爱就是浪费时间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照了七十五次镜子整理了三十二次头型换了八套衣服喷完了整瓶香水一直在拨弄外表 其他事都放一旁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爱就是消磨时光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心中浮现了异样的紧张何种异样 我无从解释我无缘无故坐着笑成一朵花为何如此 我无从解释我的内心快要飞翔 我的内心想要呐喊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 爱就是消磨时光
与《偶滴神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反讽印度社会神魔当道的现实,深刻而不乏幽默,但是个人觉得出彩的部分没有《偶滴神啊》那么慷慨激昂,高潮部分有点儿小催泪,这或许也是这两部电影不同之处吧。
反观国产电影,当我们的第五代、新生代导演还在走装逼文艺范儿的时候,印度电影包括韩国电影已经升华了,近几年亚洲电影佳品频出,而国产电影呢,除了会烧钱,别的一概不会!
几年前我看了在硬盘里躺了好久的一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看完之后惊叹:这是一部被片名坑坏了的佳作。
前不久看到这部电影,名字傻得要命,要不是主演和导演的名字让我意识到,这可能又是一部隐藏得够深的佳作,估计它也会被我打入类似《异形大战阿凡达》这样片子的冷宫片单,连我的一个眼神也得不到。
男主演 阿米尔·汗,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是《三傻》的男主和导演,这也是我花153分钟看这骗子的原动力(名字当然是网上查的,很多演员和导演的名字只能混个脸熟)。
片子时长还是比较长的,但是还是有不少水分,一个是前面故事叙述有点拖沓,另一个是印度片一定会有跟剧情关系不太大的歌舞……影片的主线故事围绕“宗教”展开。
在印度虽然83%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但其他宗教构成还是十分复杂,除了印度教,他们还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自然还有另外一支队伍——无神论者。
各异的宗教习俗和信仰更易催生矛盾和腐败,本片的导演正是立足于此进行电影创作,许多细节的刻画在担当它作为喜剧片应要的喜剧效果之外也尽显导演对社会现象接地气的观察和捕捉。
一个外星人接触到印度的各种宗教,像是一个无神论者被强按进宗教的水潭,只会不适最后奋起反抗。
男主在求助无门之下,索性信奉所有宗教,这倒让我想起李安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男主Pi,少年Pi私底下信奉三个宗教,而这些宗教在他最无助之际,身困汪洋面临猛虎之时完全提供不了帮助,至少我没看到。
也许信仰如婚姻,也需要人忠贞。
关于中国,有一种说法:中国人没有信仰。
而这一论点越来越容易在中国的新闻网站里找到佐证。
而在印度,这个国度更像是一个习惯滥用信仰的鸟笼,太多人被裹挟,也有一群不义之人借宗教之名大发横财,推广群体性欺诈,而这正是《PK》导演所想要批判的。
值得区分的是,导演敌视的是“人造之神”,而并非“造物主”。
在中国,包含我在内的中国民众中大多数缺少对信仰的敬畏之意,更有甚者将利用宗教的恐怖分子所犯之罪归结于“神”,将枪口直指宗教,恐怕这时上帝真该发笑了。
虽然本片涉及外星人,但几乎脱离了科幻元素,这位外星人虽没有都教授帅气倒也不是怪模怪样,也没什么特殊能力,除了原始交流方式是靠肢体接触与人类并无大异,而这种接触交流更像是对如今通讯工具承担交流重任现象的不满讽刺。
剥去角色外星人的身份,他更接近在印度如同外星人一样的存在——无神论者,他们也是在不断碰击这些宗教。
甚者,可以将男主看作是科学的象征,从始至终他背着一个大型录音机,这么一个科技产物恐怕是有所指的。
如此代入,那么就是科学起初与宗教无法相容,而宗教强大的力量常逼得科学无处“伸张正义”。
然而在后来不断挑战质疑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之前是对宗教存在误解,其实两者可以共存。
前不久看的《万物理论》也涉及这么一个问题,信科学还是信上帝,男主霍金作为科学的代言人反倒在自己的科学理论越来越有说服力的时候选择尊重上帝的存在。
其实说来也是,一个生于主观思想,一个存于客观实在,平行空间之中能有什么仇什么冤。
关于思考这片子给我了,这样看来最不靠谱的还是他的片名。
我们上次看到男猪脚阿米尔汗,还是2009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正是那部电影和此前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很多中国观众改变了对印度电影的看法。
在我们聊今天这部《我的个神啊 PK》之前,要谈下阿米尔汗的个人感情史。
我并不是喜欢挖演员八卦的人,但是这段感情经历或许跟电影有些许关系。
阿米尔汗21岁的时候爱上了邻居家的女孩,但由于宗教原因(女孩家是印度教徒,他是一个正统的穆斯林),两方家长都坚决反对这桩婚事,两个年轻人决定私奔。
现在他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甚至常常被印度政府和印度政党拿来当作印度教和穆斯林和睦相处的典范。
那么大家还记得电影开头Jaggu在比利时的某个艺术展上认识了巴基斯坦男孩萨弗拉兹,他们因为一张黄牛票和一个坏叔叔结识,阳光和爱情照射在两个年轻男女身上,但当他们谈起国家和姓氏的时候,仿佛街道上的阳光突然被乌云遮蔽,Jaggu出生于印度教家庭,父母都是非常虔诚的印度教徒,而来自巴基斯坦的萨弗拉兹则是穆斯林,影片用一段欢快的印度歌舞展现了这段跨越国家和宗教的爱情,我想这段剧情的设计灵感是否就来自于阿米尔汗的自身经历。
Jaggu跟家里坦诚这段爱情的时候,不仅仅遭到了家人尤其是父亲的激烈反对,而且父亲还去找他信奉的教主塔帕斯维,这位教主给Jaggu的爱情不详的预言,正是在这种错误号码的暗示和引导下,Jaggu要求萨弗拉兹第二天跟她在教堂结婚。
结果却收到了萨弗拉兹的道歉信,伤心的她回到了印度德里继续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PK其实是五块钱特效的外星飞碟送来的外星人,在他们的星球没有语言直接通过接触交流思想,但他刚刚来到地球,控制飞船的遥控器就被小偷抢走了,他的名字PK是当他后来不停问别人一些“愚蠢”的问题,导致别人认为他是喝醉了的醉汉的英文缩写。
正是因为外星人的背景设定,才能够让PK看似单纯地质疑人类的文化传统习俗和宗教。
他努力模仿和猜测人类的行为模式,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性别要穿不同的衣服,学会用带有人物头像的画(钱币)才能换回吃的东西,但他还是不会说话无法交流,后来被某个村子里的戏团老大撞到,最后才帮助他找了妓女,通过接触几个小时学会了语言。
此后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戏团老大告诉他所有被偷的东西都要去德里找,于是他才出现在德里。
在这里他问别人在哪里可以找到遥控器,被问到的人都是给了“神才知道”等诸如此类的回答,此时他相信神的力量可以帮助他。
于是去相信各种各样的神,印度神要脱鞋跪拜,基督教要穿着靴子,有些宗教要伤残自己的身体,有些要在地上不停打滚,他的头上身上手上胳膊上挂满各种宗教器物,并且非常虔诚去相信,但是始终都没有得到帮助,也没有找回他的遥控器,在这个过程中还引起了很多笑话和趣事,他傻乎乎买了神的雕像,并且捐了钱,但却没有得到帮助,他困惑地质问主教,却被其他人嘲笑和指责赶出寺庙。
最终他不再相信宗教和神可以帮助他,于是要取回自己捐给神的钱,卸下身上所有的饰品,质疑神和他的代理人的存在价值。
正是在这样的时候,Jaggu为了寻找新闻题材发现了他,在跟他交流几次后,她才真的相信他是外星人,并且此时遥控器被教主塔帕斯维在信徒集会上展示,jaggu想到了如何帮助PK取回遥控器,同时改变这个国家对宗教的看法。
她制作了电视节目,专门针对宗教问题进行辩论。
主要有四次交锋过程:1、PK在教主的集会上,当场质疑宗教的作用,如果人类是神的子女,对待自己的子女,神是不会让子女去四千公里以外获得同样的敷衍答案,也不会让人们奉献牛奶满地翻滚,这是针对宗教并不能解决人们的问题;2、带着几个穿着宗教服饰的人,去让教主塔帕斯维猜测他们的宗教,但其实他们只是穿了其他宗教的衣服,揭露教主这类神的代言人只是通过外表来判断人,神并没有给人们任何标记,判断他们属于什么宗教;3、为了说服Jaggu的父亲,他在某个学校附近竖了石头抹上类似血的痕迹,然后撒下一些钱,其他人看到就纷纷叩拜捐款,这是因为宗教通过恐惧来控制人类,如果你不尊崇神,他就会给你带来厄运;4、在电视现场直播下,教主试图用宗教的精神安慰作用来说明宗教和自己的价值,PK说了自己来到地球的过程,所有的宗教都是给予了虚假的安慰,但并没有真的解决他的问题。
教主塔帕斯维最后试图通过Jaggu和男友分手的预言,试图跟PK押注来争取翻盘,PK告诉Jaggu这些预言是错误的号码,其实当时在教堂很可能是个误会。
或许那封道歉信并不是给她的。
这让Jaggu打电话去试图联系巴基斯坦的萨弗拉兹,当巴基斯坦大使馆接到Jaggu的电话,Jaggu才知道萨弗拉兹每天都会打电话来问她的消息。
当时的那封拒绝信并不是给她的,而当萨弗拉兹赶到教堂时,Jaggu已经离开,萨弗拉兹又以为那封信是Jaggu留给自己的,还好他不曾放弃过坚持等待Jaggu的消息。
这段爱情又得以延续,而拿回遥控器的PK似乎并不开心,因为他已经爱上了Jaggu。
当他带着两箱子电池和录制Jaggu所有声音的磁带离开地球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有种爱的方式是放手整部电影主题是针对宗教的质疑,其次是Jaggu和男友以及跟PK的爱情,加上各种怪异搞笑的情节和对白,还有各位演员的颜值,整部电影轻松诙谐又能揭露很深刻的道理。
但个人觉得相对于《三傻大闹宝莱坞》略差些,更像是轻松嘲讽喜剧,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沉浸感和深度。
附评:印度电影里基本少不了歌舞,以至于我们对印度电影的第一印象是歌舞片,这部电影里有多处歌舞。
Jaggu和巴基斯坦男孩相爱那段的歌舞,更像是青春爱情片的MV,在比利时街头河流阳光下,显得无比青春美好;戏团老大撞到PK后相处的那段,有一段群体的印度舞蹈;PK看到Jaggu不被父亲认可情绪低落的时候,PK教她跳的那段让自己开心的舞蹈,后来两个人一起舞蹈。
近期在美国的舞蹈选秀节目里,印度舞蹈也逐步成为常见的编舞,其实看看还是蛮好看的。
看到前面半个小时,我都还以为这部电影只是在讲一个外星人奇遇记的搞笑电影,后来才发现是批判印度宗教的,如此大胆,怪不得在印度是禁片,可能任何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不适合看这部片。
这个外星人非常聪明,他有一套非常合理的逻辑,凭着幸运和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聪明(比如去跳舞的车里找钱,把神贴在脸上防止被打)他在这个外星球上生存了下来。
印度的宗教信仰非常多,这样一部批判宗教的电影以印度为背景拍出来非常合适,米叔真的非常胆大,但凡印度“广电”里有忠实信教的人,这部片子应该都很难过审吧,点赞点赞!
这部片子我唯一不太喜欢的地方就是外星人对女主产生了爱情,我更容易接受他们之间是纯粹的友情,尽管如此我还是选择给五星,剧情好玩,主题加分。
《PK》堪称印度版《V字仇杀队》。
年轻女记者遇上了陷落地球的外星人,从质疑到首肯,最后加入了后者挑战宗教权威的事业,他们联手击败了虚伪的大法师,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并留下一段无法圆满的爱恋。
扮演外星人的阿米尔•汗主演过红极一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那部电影里他尽情嘲讽了印度当代的高等教育制度,《PK》的野心更大,将全印度的宗教观念一股脑儿推上了解剖台。
试想,如果不是降落在印度,他可能不会拿宗教当枪靶子(比如在美国,他可能遭遇枪支暴力,并展开与持枪派的辩论)。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组成的国家,由此酿成的治安冲突常见诸报端。
《PK》从“外星人有家回不得”的前提出发,设置了一连串十分合理的见闻和误解,让他顺理成章地跟宗教人士较上了劲,细节千锤百炼,生动诙谐。
不出意外的,由于题材敏感,该片被印度领导人呼吁禁止,但所向披靡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观众对它的热爱。
吊诡的是,汗本人就是伊斯兰教徒,但伊斯兰教也在该片的嘲讽范围之内。
这显示了他立场的超脱,也反映出他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
就像他不在意拿自己开玩笑,天生的一副招风耳,在女记者眼里竟成了外星人的特征。
影片能赢得众多教徒观众的喜爱,在于它所反对的并不是宗教信仰本身,毕竟PK也承认在他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拥有信仰是多么重要的生存动力;影片所嘲讽的,是那些以宗教作为工具,欺世盗名、聚敛财富、互相仇视乃至用炸弹剥夺生命的恶徒,以及一叶障目、盲目崇拜的信徒们。
PK依次参加了所有教派的宗教仪式,不乏荒唐的、神秘的、艰辛的甚至包含极端肉体痛楚的,他完成得十分虔诚,却一无所获,这足以促使我们审视仪式的必要性,进而思考宗教的本质。
全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是PK的街头生存指南,几乎是他的独角戏,无厘头密集,节奏明快,电影语汇丰富,机智点子层出不穷,叙事如舞蹈般活泼,比如PK被胖子踢倒,形成多米诺肉牌,然后跑上街被车撞倒,那一整段的动作编排和镜头运动都像是在拍摄舞蹈,这一部分的每个场景都以一个俏皮话或动作上的意外效果(PK遮挡下体,钱包里的钱必须捐款,贿赂警察)作结,回味无穷。
以PK找到通讯器为分界点,后半段集中智斗一名装腔作势的梵教大师,这名受人尊敬的宗教领袖缩影了片中所有宗教观念,随着他的真面目被撕落,包裹在精彩娱乐性下的讽刺劲道也开始发力。
PK无疑是阿米尔•汗塑造的另一经典银幕形象。
他的眼神清澈,神情呆萌,思维怪诞,举止滑稽,但这怪诞和滑稽中透出强者的坚韧、智者的胸怀。
影片开场,他就像一个装在成年人身躯里的孩子,赤条条来到世上,被光怪陆离弄得摸不着头脑。
他有着初生婴儿般的纯真,却不像稚童那样容易被洗脑,他常怀良善之心,又拥有绝顶智慧,他个头矮小,内心却宽广无边,他不会被拉进世俗的泥沼,倒能用三言两语点化世人。
PK对于一切观众习以为常却不合常理之事,发出了尖锐的质问,他的思维方式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促使观众以前所未有的角度看待生活,收获启发。
为什么有了真神,还要对雕像发出祈祷?
为什么人们对爱性爱和钱财态度不同?
这些都是我们10岁之后就停止发问的。
成年后,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僵化,更缺乏质疑精神。
PK之所以令人觉得亲切,在于他代表了童真时的我们。
曾经我们也像他一样做着荒唐事,磕磕绊绊着去了解世界的真相,但等到我们通晓了一些处世的规则后,这种能力也离我们远去了。
而PK玩转了世界,也学会了说谎,却终究不改那颗赤子之心,他理应是所有被世俗浸染的成年人所欣羡的对象。
(文/方聿南)
如果想要更好地欣赏地球全貌,那么最好的视角是站在万米高空鸟瞰,或者在月球遥望。
同样,如果想要更好地认识智人这种生物,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双充满好奇的外星人的眼睛。
《我的个神啊》是一部典型的闹哄哄的、甚至有点浮夸的三幕式宝莱坞喜剧。
但透过主角沙米尔汗瞪得圆滚滚的大眼睛,这部喜剧却试图探讨历来被视为银幕禁忌的宗教问题。
在影片中,这个被人称为醉鬼p.k.的外星人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媒,问了人类一个1517年马丁路德问过罗马教廷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直接和神灵沟通,为什么要通过一些人间的中介呢?
这个曾经掀起西欧宗教改革的问题同样在印度这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引发争议。
争议就是票房,这部影片在争议声中坐上了印度影史第一票房的宝座。
从叙事结构与视听风格上看,《我的个神啊》相对传统印度片并无太大突破。
这种三幕高潮式的故事结构是符合人们欣赏天性的古老范式,再经过两段浪漫爱情的包装,配合饱满的色彩、到位地有些过头的配乐以及王宝强为全片强加的一层笑点,足以达到理想的娱乐效果。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主创团队具有让人在欢笑之余引发思考的立意高度与创作野心。
虽然这只是真正意义上喜剧的创作常规,但被国内大银幕喜剧摧残已久的中国观众显然早已不敢奢求这一点。
这也使得《我的个神啊》在国内公映的喜剧片中显得鹤立鸡群。
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话题选择的成功。
外星人到访地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题材。
新鲜的是这一次外星人来地球,不是来打架,不是来谈恋爱,而是像一个婴儿一样充满好奇地看这个世界。
更新鲜的是他是来宗教这种人类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
由此,影片引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性与争议性的问题,那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价值与作用。
宗教,如同人类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都是一种我们在漫长历史中自己编织出来的所谓的“想象的现实”。
也就是说,我之所以相信神,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我真的相信神能帮助我办成什么事,解决什么困难,而是因为其他人,尤其是我周围的人都相信神。
如果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走进一间神庙,那他的期许一定是神能给他糖吃,给他玩具玩。
当他的愿望无法满足,他会产生和p.k.一样的问题。
这时候他的长辈们就会开始给他讲故事,讲上帝七天创造万物,讲佛陀轮回转世,讲真主主宰宇宙万物……终于,即便没有被成功“洗脑”,也会耳濡目染,形成深受宗教传统影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而p.k.的设定则是一个只会用脑电波交流的外星人,他们不会讲故事,因此也就不可能形成宗教观念。
他与小孩子对宗教最初的期望是一致的,就是我花钱,你办事。
而与小孩子不同的是,p.k.先在地球上经历了生命体验,再思考宗教信仰。
而不是像大部分信徒一样,在儿童时期先接受了宗教信仰,再在宗教的指引下完成生命体验。
《我的个神啊》用一个本是两情相悦,应该收获幸福美满结局的爱情意外巧妙地批判了后一种宗教信仰的形成模式。
在后一种模式下,宗教教条很容易在我们的生活中形成自我实现的预期(女主受宗教领袖影响以为男主逃婚差点错失一段良缘)。
而大部分人包括影片的女主嘉谷却只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p.k.从一个绝对抽离的视角,通过嬉笑怒骂使人们看清了这一切,并打破了嘉谷陷入的预言自我实现的圈套,从而实现了对宗教愚昧的有力批判。
这样,在闭合叙事结构的同时,影片结尾达到了价值批判与情感抒发的双重叙事目的。
这是本片对传统叙事模式的精妙运用。
宗教,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不同宗教组织、宗教形式其实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演化出来的秩序,是一种协调预期、提供激励的社会规范,也是一种分担风险,提供社会保障的社会组织。
影片中p.k.对各种具体宗教仪式与宗教领袖的质疑,其实是大众媒体所代表的世俗社会对传统宗教仪式与宗教组织存在的质疑。
伴随着现代化过程,宗教无论作为一种促进合作的社会规范,还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社会组织,其作用都已大大弱化了。
我们现在有更多效率更高,更符合现代观念的制度、规范以及更强大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提供社会保障。
臃肿、庞大的官僚化的宗教机构以及繁琐的宗教形式与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p.k.就像是现代印度的马丁路德,他带领人们抛弃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宗教教条,打碎已成为招摇撞骗的人造偶像,帮助人们找回信仰的初衷——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作为一部娱乐性极强的影片,能够引发这种维度的争议与思考,无疑是值得票价与掌声的。
宇宙间肯定有一个“造物主”,我们不知道他的形象,或者根本没有形象(比如力、暗物质),按我们的理解,我们应该叫他为神。
而至于上帝、玛利亚、耶稣、阿拉、佛祖、湿婆那些样子长得跟人差不多的“诸神”,则是那些“神棍”(统治阶级)出于某种目的利用人们的恐惧塑造出来的。
我们应该敬仰造物主,探寻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人类的未来;而不是藏在那些宗教的奉献箱或者功德箱里来躲避恐惧。
有亿众的教徒因为恐惧而向他们的“神”祈祷,但“神”给予的答复会经常串线。
不然,万能的“神”为什么不直接给你们幸福,还要你们遭受曲折;宽容的“神”应该和你们平起平坐,怎么还会接受你们的顶礼膜拜;仁慈的神怎么会拿你们的供奉去建造庙宇或者教堂并安心端坐,而对世界上那么多挣扎在贫困、饥饿、疾病里的人们坐视不理?
会串线的不仅是“神”的答复,你们的祈祷也可能串线,这世界那么多的“神”,你怎么知道玛利亚就是你的神,难道没有可能在你出生的时候诸神已经通过抽签将你划给阿拉或者佛祖?
宗教是诈骗行为(或者是强盗行为),信仰是懦弱的表现!
被人欺骗后最好的安慰方法,就是欺骗自己然后相信他,再然后信誓旦旦地去欺骗别人!
以上是印度喜剧电影《外星醉汉PK地球神》观后所想,一对相爱的恋人因为穆斯林和印度教之别而遭到反对,决心私定终身之时又因为一个小插曲而走上陌路,神的“预言”应验了——不追随神,你就会遭到背叛。
一个来自外星的“醉汉”从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地球上的“神”,发现“神”的荒唐和欺骗,揭开这对恋人心底的谜团,成就美眷。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有那么多谎言,不仅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多向往,那“醉汉”的世界,没有语言,不需衣物,只要握手,就可以直抵彼此内心。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乌托邦”。
【题材】非常吃惊它能够如此大胆,把印度的神明宗教搬上大荧幕来探讨!
而且说得如此有道理,以至于我看片的时候除了一直笑也一直在思考。
信仰和神明,习惯和风俗,种种种种改变我们思想和生活轨迹的东西是不是最开始就是对的?
【形式】印度的都敏俊, 既没有相似的风格也没有共同的能力,但是都是用外星人做引,来表现一些不可以从正常人视角去解释的疑惑。
我觉得编剧最精明的就是把一部可以很写实的片子加上了科幻色彩,所有批判怀疑的一切从外星人嘴里表达出来显得自然而正常,我们竟然真正的无言以对。
而若是印度势力群体想批判、社会各方有争议,也可以作解释说这就是一部科幻搞笑片,那么认真去干吗。
编剧精明。
【演员】男主帅爆人气掀天,女主美翻动感迷人。
(看弹幕的时候伴随着阵阵乳摇好评,想想我也是醉了)作为一个安静的丑男子,我已经为女主的容颜倾倒...(屌丝心态暴露无遗啊我)【情结】超喜欢印度电影里面时不时的歌舞,搞笑又舒服。
更是大爱电影里面不是出现的小摩托,总感觉那样坐着两个人!
超级浪漫!!!!
【感触】我喜欢《三傻大闹宝莱坞》《P.K》的一个共同原因,可能是因为剧情里都会出现父母这一对人生中重要的羁绊。
而剧情里往往是内心所坚持的正确会与父母亲的惯性认为有所冲突,最后主角坚持自己的心意去说服自己的父母。
既让人感动,又给人觉得如果是发生在你身上,你愿意去用心试试,你也可以。
我喜欢这种代入感,真切又给人希望的方向。
【锦句】Love is enough to let u go.要感受多少酸甜苦辣,才能做到这一句话。
【总结】我喜欢这部电影。
2015.01.09
一直注视着你听着你不停的话语忘掉所有重要的事情只在你身边相伴消磨着时间爱就是消磨时光爱就是浪费时间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照了七十五次镜子整理了三十二次头型换了八套衣服喷完了整瓶香水一直在拨弄外表 其他事都放一旁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爱就是消磨时光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心中浮现了异样的紧张何种异样 我无从解释我无缘无故坐着笑成一朵花为何如此 我无从解释我的内心快要飞翔 我的内心想要呐喊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 爱就是消磨时光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
印度版来自星星的你,不断甩老梗,一副“你看你看好笑吧”的态度,我都快睡着了
6.5/10 分。感觉中上而已。不如《偶滴神啊》OMG: Oh My God! (2012)。
电视上的看的。搞笑转宗教转爱情;没跳舞;剧情和表演均差
该片和两年前的《偶滴神啊》很像,都是讽刺、调侃宗教,揭露、批判神棍,当然,重点都在后者,因为神棍可打,宗教不能随意亵渎,点到为止。不同的是,该片有阿米尔•汗,印度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的纪录综艺节目《真相访谈》,良心之作啊。和很多印度电影一样,山寨、扯淡、疯癫,但娱乐性极佳啊。
一部好电影就是当你走出电影院,走在大街上,你会感觉街道上的每一个人都看过这部电影,走向电影院的人都准备看这部电影。干了这杯恒河水,下次还看印度片!
对不起,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
这是一个不会成功的电影,在宗教国家会遭到打压。但电影中激烈的观点对话十分出色,注定又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人物感情的设计不落俗,东方人处理感情的手法使得结局反倒显得意外。
吵吵闹闹 欢欢喜喜 阿米尔汗不停嚼着东西说话的样子是我快进的动力
跟三傻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故事漏洞多,又不紧凑。
比3傻更好看,通过简单的道理去探讨社会常识,社会常理,挑战宗教和意识的片子,笑里藏着很深刻的意义,太好看了!!
⭐ ◀ ▶ ⭐ ⭐ ⭐一开口唱啊 ~ 我就直接去世!1 🔥 ∞∞ 🔴 2014 🔵 印度18 🟣 ➊ 🟣 🟢 2018年∞7月 🟣 ≈ 153分钟 🟣 原版 ★ 中文字幕
男主是纯种的红脖子宗教神学质问者,这都算社会问题片了。不怕套路深,还是看情真不真,最后大使馆转接电话还是被感动了一下
①超出国产剧已经很多②阿米尔汗拿着两瓶酒去清真寺的路上有两个黑袍女,右边那位好美
有没和我一样的,看到印度电影就打不起精神来?
看得我睡着了
女主问:你们外星人都是这样的耳朵吗?阿米尔汗点头
对宗教信仰的调侃。
外星人来了也得给我谈恋爱
我对印度电影那种又烂又长的节奏完全是无法忍受,又一次的没看完一部电影
敢于这么直接说宗教问题,这部电影也是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