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还是太老套了。
本来是机甲拳击。
到后来变成主角坚持赤膊。
对手被感动也赤膊。
那还打着机甲元素的幌子。
乍看还有朋克风,实际越来越懒,但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热血动漫,配乐太赞了。。。。。。。。。。。。。。。。。。。。。。。。。。。。。。。。。。。。。。。。。。。。。。
夏天西瓜和空调最配。
夏天热血动漫或恐怖片也很配,前者消耗了暴躁,后者消去了暑意。
而今年的夏天,有人看NBA,有人看世界杯,而我倒是关注这部新出的《MEGALO BOX》。
总有人调侃动漫是小孩子看的吧,我表示呵呵。
从2015年的《寄生兽》,到如今的《MEGALO BOX》,我的口味基本就局限在恐怖和热血两个方面了。
《MEGALO BOX》讲述的是将肉体与“齿轮技术”融合的究极格斗技—“MEGALO BOX”。
一个处于底层的未认可地区的赌博比赛赛场上的MEGALO拳击手“Junk Dog”,他发誓将不顾一切打败对手,为了能与孤高的冠军勇利相遇。
这部作为漫画《明日之丈》50周年特别企划,它的风格难得偏90年代的粗糙复古感,这与剧情和人物的硬朗热血相契合;同时对于拳击赛事的对抗,画面刻画的很扎实,技术细节丰富,少了夸张的形态,让拳拳到肉更加真实吸引人。
最后还有硬核的摇滚OST,配合拳击对抗的节奏,简直是强烈的助燃剂!
热血英雄人人都爱,虽然解决早已猜到,但无法不爱他们从底层一路走上来的气势和百折不挠。
动漫开头JOE骑着机车飞驰而过最后从悬崖冲出,在天边留下一道残影,也留下内心无声的探问——作为野狗是否真的要一直陷入这个地下拳击假拳的泥沼中?
人都想飞翔,但落地时可能只是悬崖,但想飞之心从来不死。
所以JOE是野狗,其实更是只孤狼。
在深夜里舔舐伤口,在群流中坚定自己的方向,以及从来不会认输的自信。
他说我还是想再相信“那个曾经相信过的自己”。
我呢?
甚至没有看出有任何超越开心麻花的羞羞的铁拳的闪光之处。
也许关于描述拳击的也就是这样一个模式。
假拳——醒悟——挑战拳王——揭露骗局。
一个用机甲做遮羞布,一个用性别交换骗眼缘,但内核却如此无趣。
这都8012年了,别谈什么热血了,至少我觉得就凭热血能8.9分(之前9.2)是对剧情追求精益求精的许多优秀影视的侮辱。
就剧情而言,机甲能取代拳击纵然有资本运作,但世界观而言,全世界对拳击的热爱与当下不可同日而语,更反应了机甲迎合了未来的审美,最后回归肉体打拳只能觉得是历史开倒车。
可能已经不适合看动漫了,感觉很少看到石头门,eva,攻壳机动队等一系列让人叹为观止的神番了。
- 我此刻在做什么?
- 我正活在最棒的瞬间。
.无可挑剔的神作。
MEGALONIA决赛13回合 2分51秒 KO胜者GEALESS JOE7战7胜0负.致敬MEGALONIA第一位GEARLESS拳手JOE。
.画面、音乐、剧情都是顶级。
人物刻画丰满,叙事有深度,打斗拳拳到肉,故事节奏有张有弛。
出现的所有配角都能找到“梦想”的影子,即使是硬水600肉一汤一的黑帮老大藤卷也会出于对南部的尊重放他们离开,在此之前可是好几次都说了“如果失败了一定会要TEAM番外地三个人的命”这样的话。
和JOE对战的几名拳手各有特色,SHARK、荒垣、树生、LION、勇利……每个人的拳风里都藏有自己的性格。
不管是何种风格,都在把握当下、用力活在人生中最棒的瞬间里。
joe 没有因为比赛而获得盛世的荣誉和金钱,而勇利为了能跟joe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比赛而放弃了所有,甚至自己的双腿,最后两人成为了可以说是一生的挚友。
最后他们都回归正常的生活,人生有过这样一次付出,有这样一件值得你去做的事,好完整。
不禁让人羡慕。
在这样一个利益说话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浮华的世界有这样一个地方叫"番外地",真好!
第一集的时候令人眼前一亮,复古画风、粗犷的线条、流畅的帧数、末世下浓郁的赛朋克西部风格,都很值得夸耀。
但是热血体育动漫这种东西,重要的是剧情和人物塑造,即便画风再出色,拳击角度再专业,不过是用来锦上添花,而并非可以作为作品的灵魂存在。
随着剧情的推进,该作品剧情与人物引起共鸣的软肋越来越暴露。
谈到剧情和对白,就和原画线条一样粗犷,一根筋的主线作品也算不少,讲述一条“野狗”为了证明自己,坚持不懈咬到“朱门酒肉臭的富贵圈驯养的名斗犬的故事”(也许是一条正在挣扎的名种斗犬)。
但实际从剧情上来说,也就这些了。
我的观看过程大约就是“打的有点带劲、然后等待下一个打的很带劲。
” 我不太想提诸如如何在类似荒芜末世背景下,塑造凄苦与环境下挣扎求生的人们,面对现实无奈的老百姓何去何从。
也不想提任何描述反抗阶级、反抗命运的日常亮点体现。
因为作品时长有限,没法用这些内容存托。
毕竟,这只是一部在末世环境下的体育动漫。
但,人物塑造是得有的,基本的角色与剧情协调也得有的。
该作人物塑造尤其脸庞化(你甚至看一眼这个人和听两句对白就能透彻的了解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大多数主要角色的形象要么是靠声优压低声线,造成深沉感,或者靠在“风中做自我,露出一个落寞背影”塑造出孤高感。
所有主要人物塑造大抵也限于,在绝境的时候来一段回忆,或在恶战以后,迎着风和落日与对手说一段凄苦挣扎的内心独白。
(莫名想起北斗神拳的人物塑造。
) 说白了,和某些日漫套路顽疾一样,人物全部是靠“装”出来的,而并非靠剧情与环境的推动,去烘托出一个真实的“man”。
你只能看到一个高大上,或者低不屈的剪影,里面并没有真正“人性魂魄”的存在。
我不太想拿经典的拳击电影做比较,毕竟电影是电影,而且往往电影人的剧本更加成熟,因为他们面向的不是少年群体。
但就只拿日漫来说,有热血奋斗、蜕变为核心的“灌篮高手”,亦或是讲述青葱岁月的“棒球英豪”,甚至是同样以拳击为题材的“第一神拳”在人物塑造上都令人更具代入感,更加投入。
人物才是作品的灵魂。
没有了具有灵魂的人物与更具冲突感的剧情营造,作品就越难以与我产生共鸣。
看到第六集主角一直不装备“动力装置”却依然在擂台上挨打反击时候。
我怀疑大概制作方在暗示,暗示他们制作的作品就像主角一样,脱去那层megalo的炫目外衣,不借助现用的新技术与潮流手法,返璞归真。
但很可惜,他们脱下装备的时候,也忘了装载灵魂。
说到底,作为一部复古作品,它有着很出色的画面和分镜以及专业技术细节描写,但我认为同时它也仅限于此。
看时以为是多年前的老片子,没想到是18年的。
但马上又觉得很合理:它是没有老片那么有精神。
Joe的造型让人一下能想到星际牛仔,片子还有混沌武士那样突然的rap;作为热血片,它又有天元突破的影子。
但那些老片中让人赞叹的、凝结着作者思考的气质却没有承继下来。
这是挺讽刺的事情:本片一直在讲的道理是要做真货,要“货真价实”,但自己确是假货,是它自己反复提起的“虚张声势”。
我对本片最感遗憾的一点,是它本来设置了很可发挥的世界观,却完全没有用起来。
当在第一集看到主角自称是野狗,我本以为后面的发展会是主角打怪升级带动的阶级对抗过程。
但我猜错了,就只是打怪升级而已。
回想起洛奇,其中很打动我的情节是洛奇在训练跑步时民众对他自发的声援。
美国梦也好,或者其他梦也好,这个梦总要是大家的梦才对劲。
我认为这甚至都算不上虚构——当Joe从最底层一步步打上来,那他就会是底层民众的梦,他的拳头就是大家的拳头,去痛扁那些高高在上的人。
对这一点我是有反思的。
在最近写的东西里我经常流露出砸烂旧世界的思想倾向,甚至用起了像民众和群众之类应该被警惕的词汇。
但我又明白当群氓手握权力,有仇报仇,没有仇也要报仇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悲惨局面。
理论上,我也渐渐清楚了左派思想和理想在现实中贯彻的巨大困难。
既然道理都知道,那么为什么我还会有这样的倾向?
为什么我越来越能理解那种所谓的革命的激情?
道理也许很简单:即使不知道怎样去建设新世界,去砸烂旧世界,大家同归于尽,对很多人来说未尝就不是个好选择。
秦晖说得对,每个大的社会思潮都呼应了人性的一部分。
所以也许《小丑》鼓吹和美化了错误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就是人性的一部分,甚至是比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些更直接和有力的部分。
它更近于本能。
也可能是我太悲观了,未来会有好的制度的吧。
但老实说我不相信,在这个意义上,我认同了福山所谓历史的终结。
换言之,如果人性不变,我不相信会有所谓好的制度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个世界。
也许未来会有更好的人性的吧?
表面燃的无脑剧。
jeo被打永远最后一秒站起来,对手被没穿机甲的jeo打一拳就无了,真行。
BGM好听?
只能说还行,rap本身就很有节奏感,只能说BGM和剧情搭配良好,封神还差点远。
最后变成赤身肉搏像不像开历史倒车。
看着确实很奇怪。
(明明计划前三场不用机甲,最后成一直不用),人体有极限,再练也不可能超过机器吧。
整个剧情都是在一种陈腐的基调上进行,并且将这次重制新加入的要素远远抛开,看的时候你很难想象出为何这要设置机甲外骨骼格斗这项运动,如果是为了杀伤力和猎奇表现,其实是没有实现的,本片并非那种无法地带的死亡格斗,最多也就是把对手打伤,和一般的拳击比赛没什么差别。
故事里多次出现男主赤手空拳挡住机械手臂拳头的镜头,甚至被打倒之后还能多次站起来,可见这种装置并没有太多强化效果。
影片中演出手法像是照着一般的拳击比赛画的一样,可是如果人类肉体就能做到这样的动作和速度,又何必强行加入机械这个要素?
这是我在观看的时候一直抱着的一个疑点。
与其强行兜售做不出来效果的概念,还不如从企划阶段就把这个机械手的设定删除,也不必刻意说自己是在未来世界发生的故事。
说不定还能让人感觉合理一些。
终于看完了,这部番在更新的时候看到一半不记得什么事打断了就一直搁置着,但也一直记得要看完,因为作品质量很好,很好看很喜欢。
竞技类的题材一直是很喜欢的,为了某个目标燃烧生命是很令人兴奋的。
现实里很少能做到把血液里的激情点燃到100%的沸点,但竞技体育可以。
拳击这种拳拳到肉,看的时候甚者能感受到被打到肌肉的酸痛。
MEGALO BOX的故事框架是略俗套的,主角遇到他命定的目标,并不断朝着他的目标前进,最后决出胜负的,但看的过程还是会被主角JOE打不死的韧劲感染到,很喜欢他的眼睛,执着野性,永不屈服,看得人心脏发热。
只有13集人物塑造也算不错了关于JOE和勇利的CP。
CP在我这里有更广泛的含义,JOE和勇利在我这里是拥有相似精神体站在同一高度,互相点燃对方血液一起燃烧的特殊存在。
纯粹的有一个人和更高层面的你在同一意境遇见并懂得对方,真是一件很妙的事。
这部蕃的配乐OST质量很好,主题曲之前就听了很多遍,还有日语RAP这次我特地听了一下,最近才了解RAP这种音乐形式,觉得日语RAP也是很有趣。
如果深纠起来,对于日本文化下塑造的除主角外的其他角色总觉有些刻板套路化,可能我看得多了,而且长大了,对于过于除主角外 过于中二的行为有点点不适,但不影响整体。
有点高开低走。剧情设置和人物塑造全部是典中典,感觉已经看了一万个这种类型的故事,而且也没有利用动画的优势搞点花活,整体表现力远不如同题材的电影啊。而且赢拳的套路重复太多遍后面真的疲劳了。虽然叫机甲拳击但机甲含量基本为零。/感觉不如铁甲钢拳。 /音乐不错,画面上18年的作品画出了2000年的味道,很棒。/13集下来最喜欢的角色竟然是yuri而不是主角团的任何一个人,unbelievable。
其实要不是评分这么高,可能看到退伍军人那段之后就不太能坚持下去了。画风舒服动作流畅过瘾,很纯粹的拳击+热血+擂台,本来很期待看到joe怎么从野狗到冠军,但站在决赛场时有些难以令人信服,本来出彩的机甲设定其实到最后也有点本末倒置,肉身打机甲巧赢几场就够了,一直肉身打到最后就有点过了,而且勇利的转变也不够扎实自然,导致后几集无法共情。在拳击题材的动漫番稀缺的环境下,完成度和热血感都做得蛮不错,这么高的分数想必是在情感部分打动了大多数人,其实热血番做到了这一点其实就已经非常成功了。
故事还没讲圆叙事者本人就被自我陶醉带跑了 这是典型的高开低走 本应各种炫技的拳击场角色动作及镜头变换都十分单一 于是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可看 完全没代入感啊 (可是每周还是在追 我是有多无聊...
机车、铠甲、拳击、浪子、摇滚,明明元素都很cool,却这么boring🤔
配乐,主题挺给力,可是剧情真的一言难尽,我都难以喜欢上主角这一帮人,还是看UFC比较带劲
卧槽……看了后突然觉得霓虹金还是有救的。果然钢铁直男是最好的!钢铁直男的西皮也是最美味的!!!希望制作组钱够不要后期崩盘……
复古的画风,完整流畅的剧情。看来离业界药丸的时刻还有很早呢
超级激昂的配乐,带动着内心的振奋,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是乔与大师兄之间真男人的对决,二是乔与勇利之间真男人的对决,两场精彩绝伦的对决燃爆了2018年的夏天,带来了冠军“无甲的乔”,非常精彩,超级热血!!!(PS:观看这番的时间点是我个人的特殊日期,给我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记忆)
高评分高期待下的观影体验是最重要的拳击部分欠缺紧张感,机甲方面也没留下什么印象。画风不错,但也有更好的拳击动画前辈在。
若不是豆瓣的高分评价,我不会选择观看这部短番,甚至看了也不会看完。这部以拳击为题材的番剧一开始就架构了一个生物机械化的时代,外部骨架已经成为拳击手提升能力的普遍工具,然而这个极具想象力和潜力的世界设定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观众就会发现在主角光环下有骨架和没骨架是一样的,无装备的主角不仅有轻量化带来的速度优势,竟然在抗击打和力量方面也完全不输重装拳击手,于是主角在一场场看似艰难实则毫无悬念的比赛中逐步走到了顶峰。该片以拳击为题材,主要希望通过主人公表达出坚持和信念的主题,这点勉强是做到了,但对于拳击这样的小众运动,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专业运动知识,全番对拳击运动仅仅停留在动作上,专业知识点的确实是一个遗憾。同时,剧情的设置也并没有太多扣人心弦之处,总之,只是个人认为仅仅是一部三星水准的番剧。
手绘动画的质感以及摇滚自由的BGM均带有一份属于90年代日漫的情怀,剧情不搞多大噱头,因此更是有一份平实的感觉~
好复古 好多渡边的影子哦
只是个假货 我另外写了长评如果有一样感受的朋友麻烦去点个赞同可以警示后人😂
小学生的最爱,没有任何人物塑造,靠中二台词和装逼场景展现所谓的热血和励志
披着男性外衣的复古赛璐璐之作。
看到后面,燃爆了!!BGM超好听!!男人就应该干男人
恕我也许根本无法就理解这项直男运动,标签最多的是热血,我是真的看不出热血的点在哪里了。每次都是拳套挡了N轮磨磨磨最后找准空隙来一发一拳超人完事,真的很提不起劲。其他什么派系斗争地下假赛偷ID和对手谅解等各种戏码也都单薄的弱不禁风。喜欢美术风格和BGM我可以理解,剧情方面我完全不懂为什么分数会这么高。
音乐我给十分
BGM爆赞
男人就应该干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