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讲述枭雄成名之后的后半生的韩国电影,我要是说这部电影让我联想起《坏家伙的全盛时代》,都是侮辱《坏家伙》。
坏家伙里就那一把没有子弹的手枪已经足够完爆这部电影的从头到尾。
剪辑堪称灾难,剪辑师是不是从b站五分钟说电影系列请的up主?仿佛时时刻刻展露着剪辑师“我的妈呀这可是传记电影,要讲好几十年的故事,我得剪的快节奏一点不然电影时长不够了”的内心活动,于是反向蒙太奇式随心所欲跳切,全片毫无节奏可言。
你可以领先观众,可以不交代起因不交代过程,但你总得给观众一个反应的缓冲时间。
成为限制级影片可能不是因为暴力吸毒的镜头,而是怕未成年接受不了短时间内的信息量。
一切的安排都是那么的刻意,一切转折都和推进都是那么生硬,没有任何铺垫。
前一秒刚说出轨这个话题,下一幕就是男主提离婚。
李斗焕出场,这人是谁?究竟犯了什么事?打人的又是干嘛的,一切都不交代,刚喝完尿,医院治完耳朵,出场的那个老头又是谁....导演似乎极度钟爱夜店景,又很喜欢在夜店景里来一个顶部打光,不知道是为了宗教感还是仪式感。
但这个部分全都像是mv质感,以缉毒部那个负责人的出场最为突出。
但有些部分的色调看着还是比较舒服 所以我很怀疑这部电影中间主创闹崩过,可能找了不同摄影师补拍镜头,以及有对于剪辑权、发行、尺度,可能主创有一些分歧,所以弄出了一部这个玩意。
这部电影更改上映日期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全片唯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宋康昊,这部片里表现中规中矩,不过宋的大小眼是越来越严重了。
要是花大片酬没请宋康昊来,可能还能有多余的资金打磨成一部七分左右的电影。
借着韩国最大毒枭李斗三的故事,说的是朴正熙执政的韩国经济腾飞的那段历史。
然而表面的腾飞之下是千疮百孔的腐败和混乱,所以才造就了李斗三这样的底层小人物靠走私和贩毒爬上钱权顶峰,和朴正熙把酒言欢。
不知道大家熟悉这位亲日亲美的韩国总统吗?
在任期间被枪杀,大女儿撑起大局多年后又成为了韩国总统。
因为闺蜜的非法行为被弹劾下台,不知道现在是否在坐牢的朴槿惠,就是他女儿。
本片走了类似“爱尔兰人”的叙事路线,也有韩国国宝级男演员宋康昊主演,无奈导演编剧欠火候,情节线过于混乱。
最精彩的是李斗三走上毒贩不能吸毒的绝路,众叛亲离精神奔溃后在自己公寓和检察官等人火拼的戏。
其他部分未免有点冗长,妻子和情妇对持的情节也偏离主线太远。
题外话,所谓韩国第一交际花(图1、图6)是认真的嘛?
长的太难看了,怀念“春香”(韩国历史上第一名妓)的惊人颜值。
如果是宋康昊的铁粉,去看看还是可以的,毕竟大叔的演技没话说。
中规中矩的片子。
同类型的有《跛豪》、《追龙》,对比来说 ,《跛豪》更有时代意义是紧紧联系时代下的电影 ,保持非常根源的暴力与时代感 。
《追龙》则是一开始建立跛豪与探长的亦友亦敌的关系 ,最后非常俗套的枪口对外的民族英雄情结收尾。
而《麻药王》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弱化了时代背景和所有的暴力元素 ,将故事的侧重点放在李头森的人物命运线上,非常线性化的讲述。
节奏上,一直保持在线的工业水准,每一件事情非常短促紧密,前90%保持着一至两分钟的叙事节奏,最长的一段在最后的枪战戏。
表演上,不得不说宋康昊的表演支撑了将近两个小时半的时长,人物在不停的变化,外表、语气、态度等等,还有最后他吸毒后的眼睛一只半闭一只撑开,非常之传神。
在音乐上,运用的并不多,但都非常之娴熟,枪战在一场古典音乐中进行,最后主人公的倒地投降却是以观众的掌声谢幕,非常巧妙。
这仍是一部难得出现的作品,非常不足的点在于人物至始至终并没有强大的动力去支撑他,是为了家人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还是时代所迫,看似都有,但每一处都没有着力,这便使得人物少了一份柔软的一面,并没有感人可怜可悲之处,这是没办法产生共情的。
现在中国不停的在拍摄八九十年代为时代背景的电影,不停的在怀旧,总觉得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情都是简单美好。
但其实大多数的这类型的电影并拍的不好而且信息重复,我们怀念,并不都是因为这个正在进步的时代不好,而是大多数对于这个时代的不好我们在选择逃避。
再怎么拍再怎么怀念,我们都回不去了。
在当下拍属于当下的人的电影才是正确的选择。
《麻药王》。
6分。
禹民镐编剧、导演,宋康昊、曹政奭、裴斗娜主演作品。
这些年,关于毒枭的片子挺多,但经典的不错,有不少朋友拿《追龙》和这部比较,老实讲,《追龙》更好。
宋康昊饰演的李头森并无长处,靠走私过过日子,没想到得以结识大佬,开始接触毒品生意。
他们的套路其实很简单,就是花钱买通一切需要买通的关系,直到更高阶的人出现,要么接续买通,要么直接合作。
李头森谈不上精明,也谈不上凶残,更谈不上狡诈,他就是以卑微之出身干直截了当之事。
比如要制毒,就找来人马尤其是白教授;要认识更高级的老大,就去接触裴斗娜饰演的不明身世的正雅小姐,接触后能推倒就推倒。
但他的所谓毒品帝国其实不堪一击,既无组织,也无人马。
一人倒,就全员崩。
他对待他的妻子,对待他的堂弟,对待金正雅,都如此,该用就用,不用就弃,毫无章法可言。
所以这片子漫长的139分钟显得十分无聊,因为你看到的李头森并非传奇,他就是个夹缝中生存的投机分子而已。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我喜欢看韩国电影,阿西。
但是我不得不说,最后那个吸毒成瘾的症状是演的太真实了。
你会对身边的人怀疑,情绪激动,时好时坏。
会出现幻听,和没有理由的去做一件事,比如头森在屋里拿着枪在他的豪宅里转了很久,那就是产生幻觉了。
还有就是他在来回拉那个铁门,就是觉得这很好玩,没有理由的。
然后他时好时坏的情绪呢,就在最后给他老婆打电话的时候。
就看得出来了。
因为我觉得他的那些毒品带来的症状演的很到位,你们肯定会说我没经历为什么知道。
因为有些事你懂的,看破不说破。
我觉得这个电影应该是让大家远离毒品吧,因为危害确实大。
所以说想看吸毒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的请仔细观看最后他一个人在豪宅时候的细节。
不得不说演的很真实,演技是真的好。
小弟文笔不好,希望大家不要见笑,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
这部电影的毛病当然极多也极为明显,概括恰到好处起来就是导演的野心不能铸就完整的故事与张力。
但,这仍然不失为一部值得观看的娱乐片。
不仅是宋康昊依然如故的神演技,也有许多贯穿流畅的娱乐因素:暴力、血腥、情欲、黑色幽默。
何况不乏思考,尤其是前半段对毒品的愉悦轻松与后半段毒品的危害,导演故意运用反差强烈的演绎风格,不能不说是有益的探索。
还有韩国独有的时代造就的特色鲜明不同大众的腐败,虽然挖掘得不够深刻,但作为娱乐片,也相当足够了。
豆瓣评分之低,主要还是因为大部分观众看配置以为是部出色的黑帮片或者政治片——韩国这两种类型片都成就卓越,结果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导演无意按照类型片去打造佳作——其实相对容易。
但又实难达到,题材相当类似的《毒枭》算是巅峰之作了,韩国电影很难超越。
所以对导演的尝试我还是赞许的,韩国电影三大永恒背景:日本侵略、南北对峙、民主运动,他都有所运用。
只不过导演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背景、思想与人物故事不能有机关联,这才造成了神技也难以弥补的缺陷。
裴斗娜则完全被毁坏了。
非常遗憾。
请叫我,饼面煞星!
每次谈到韩国电影,首先想到的就是,韩国电影可以正面刚好莱坞电影。
但以去年为例,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看一看去年韩国年度票房前十(以观影人次为衡量标准)。
1、《与神同行2:因与缘》1227万人次2、《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1121万人次3、《波西米亚狂想曲》922万人次4、《碟中谍6:全面瓦解》658万人次5、《侏罗纪世界2》566万人次6、《蚁人2》547万人次7、《安市城》544万人次8、《黑豹》540万人次9、《完美的他人》529万人次10、《毒战》506万人次十部电影里,只有四部是韩国电影。
去年除了《与神同行2》以外,其他的韩国本土电影只能一个惨来形容。
《念力》、《人狼》这样的年度期待,票房都赔到姥姥家去了。
去年年末,宋康昊的新片《麻药王》与河正宇的新片《绝地隧战》联手都没打过《海王》。
为什么票房没爆,质量不行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就到了今天要说的电影。
《麻药王》
就连咱饼叔宋康昊这样的爆款体质,都带不动《麻药王》。
咱先不提豆瓣5.5的评分,这个分数刷新了饼叔评分的最低记录。
之前的最低分一直由6分《蓝盐》保持了7年之久,毕竟2011年那会,他还没拿过青龙、百想、大钟呢。
现在看一下《麻药王》在naver上的评分,观众评分7.53,媒体评分5.14。
韩国观众真的是太喜欢宋康昊了,韩国那边对于本片的好评也都集中在了饼叔的演技上。
饼叔自己演得确实很过瘾。
比如这场为了救弟弟,被迫喝尿的戏,一个眼神,就表现出了当时身为小人物的无奈。
还有这场戏,李头森被打到小便失禁,他此处的眼神所表现出的愤怒与屈辱,同样到位。
更不用提,结尾处那场帕西诺附体的枪战戏。
把那种困兽犹斗的落魄,展现的淋漓尽致。
韩国演技最好的男人,真不是吹出来的。
相比于宋康昊的表演,电影的其他方面较导演禹民镐的上一部作品会《局内人》,还是有退步的。
宋康昊+裴斗娜+李星民+曹政奭,一个青龙、百想、大钟三料影帝,一个大钟影帝,再加一个大钟最佳男配。
这样的神仙组合,却并没得到一个与之匹配的结果。
看《麻药王》的时候,就好像在看韩国版的《疤面煞星》。
《麻药王》里的李头森(宋康昊饰)几乎复刻了《疤面煞星》里的托尼(阿尔•帕西诺饰)。
除了李头森没有托尼心狠手辣,比托尼长寿以外,两人的发迹轨道很相似。
让我们去一趟1972年的釜山,回顾一下李头森“波澜壮阔”的一生。
再介绍李头森之前,让我讲一下本片的时代背景。
冰毒这个东西,我之前在《漂亮男孩》里面讲过,吃过它以后,人会变得快乐似神仙、暴躁易怒,以及不认亲爹。
它是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发明出来的。
日本人就把冰毒用在了战场上,比如神风特攻队那些中二青年们。
后来呢,日本政府就颁布法令不让卖了,日本的毒贩子们就开始去釜山做生意。
在那个奔腾的年代,对于韩国来说,出口就是爱国,还是把毒品卖给日本人,何乐而不为。
李头森一开始也不是什么毒枭,他会日语,会鉴定黄金,就去一个走私团伙里,干走私黄金的买卖。
这时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小角色,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都还没有赚到。
他的老大跟他说过一句话,预示了他未来的走向。
做事就要做大。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找他来帮忙,去大阪给一个日本黑社会送货。
送的这个货就是冰毒。
就碰到了他的第一个生意伙伴-金顺平,一个在日本涉黑的朝鲜人。
这个金顺平告诉李头森,釜山的地理环境可以制造出品质一流的冰毒。
李头森回到韩国以后准备攒自己的局。
但这时发生了意外,他的老大把他出卖了,他老婆千方百计才把他从监狱里弄出来。
李头森不得不换了一个身份活动。
出狱之后的李头森,专心组建自己的毒品梦之队,还请来了一位白教授的绝命毒师。
组员还有负责打通釜山毒品管制组的崔部长,负责从台湾运送原料的王文浩,负责财务的亲妹妹,负责打杂的表弟李头焕。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先从台湾运输原料,在釜山制毒,成品再拿到大阪卖。
费了一番波折,李头森打开了日本的市场。
这时候,他决定开拓一下韩国国内的内需市场。
在日本贩毒,还可以说是“曲线爱国”;在国内贩毒,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即便他已经在釜山打好了天地线,但是这些还不够,他需要一个坚实的后盾。
这时,他搭上了金正雅,一个背景十分复杂的女子。
通过她的帮忙,李头森跟政界搭上了关系。
白教授把制毒的手艺教给了李头森之后,抽身而退,李头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制毒贩毒于一身。
想安全的做“生意”,就需要一层保护色,这个保护色就是要参政,借助于金正雅的帮忙。
白天,他热心做慈善,总统朴正熙还为他颁过勋章;晚上,他摇身一变,就成了韩国最大的毒枭。
虽然他只是一个饼面煞星,但他手里也有一条人命。
他和金顺平曾经把他的一个仇人当初跟自己的老大联手陷害自己的中央情报局监察室长,杀掉了。
不但杀了,还剁成了块喂鱼,这时为了压惊的李头森,第一次碰了冰毒。
他的毁灭之路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首先是众叛亲离,表弟吸毒,跟他父母成仇;妻子因为金正雅,也与他一刀两断。
就连金正雅这样的姘头,也与他分道扬镳。
接着,刚刚上任的检察官也找李头森的麻烦,但因为李头森的后台,动不了他。
朴正熙的遇刺身亡标志着李头森的好日子到头了,一朝的天子一朝的臣。
费劲千辛万苦打造的毒品帝国,顷刻间灰飞烟灭。
一无所有的李头森,精神开始不正常,并最终在自己的别墅里被捕了。
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从“李头森”案件开始,韩国最高检察厅设立了毒品科。
这个故事这么看着,还可以蛮过瘾的,不是么?
至少对于宋康昊本人来说,倒是挺过瘾的。
今年的韩国三大奖,饼叔的谜底迷妹们又有的盼了。
拿《麻药王》跟《疤面煞星》以外,真是有点太看得起前者了。
从叙事层面比起,《麻药王》冗长无聊,都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要硬凑到138分钟。
有情节但没有故事,有细节但感受不到实感。
即便导演花了3年的时候做调查,尽最大努力还原上世纪70年代韩国风貌。
面子工作做得再好,里子是一团浆糊,也是白搭。
别说跟《疤面煞星》比,就拿它跟崔岷植主演的《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比,也比不过。
《麻药王》的故事节奏就像是推土机一样,一路推过去,处处是高潮,喘息的机会都不给。
难道这部跟《局内人》一样,因为尺度的问题也有一个导演剪辑版?
现在的韩国电影,就像是当初流行伤痕文学的国内,反思、反思、再反思。
一个允许反思的大环境,是好的;但是目的不纯地剥削题材,就不太好了。
这种类型的电影,无非这几种元素,政商勾结、赤色分子、总统下台、示威游行。
元素之间可以随意组合,就是出不来几部精品。
除了宋康昊以外,其余的人物都极其单薄,比如那个新上任的检察官。
后半程出现的检察官应该是与李头森形成两条线,这应该是导演原计划。
但是这个人物完全没有立住,他的作用就是最后待人去抓精神有些失常的李头森,其余屁作用没有。
虽然饼叔的演技依然炸裂,但是电影只靠一个好演员是不够的。
毕竟电影是综合的艺术。
-FIN -公众号:小鲜电影(xiaoxianmovie)
宋康昊是韩影的代名词,有了他的电影不会有不好看的顾虑,所以前段时间韩网爆出《麻药王》上映期间他儿子与都璟秀粉丝的口角之争,我也没有去关注,以他老爹的实力根本不用和韩流明星较劲啊。
今天,我看了豆瓣评分5.4一眼,点开了视频。
满满的时代感和配乐,浓厚的釜山口音,还有有点儿装嫩的宋康昊,以及诸多熟脸儿们,电影节奏缓慢而欢快。
缓慢是因为李斗三的故事本身没有什么曲折和戏剧性,同时枝叶过多,不太抓人心,时长100分钟左右还行(实际138分钟);欢快是故事的细节,演员们讽刺而滑稽的表演,比如李星民、尹宰文。
所以,两个多小时看下来,还是看了好多次表。
李斗三这个人物因为有原型,所以看起来还是很有真实感,冲击力蛮强的。
在宋康昊的演绎下,这个不甘平庸,野心极大,不择手段,心狠手辣,最终抛妻弃子没有什么好感的一代毒枭出现在眼前。
他攀着各种高枝儿,行着过河拆桥的本事,用生产销售“韩国制造”毒品的金钱一路走到国家的高层,盲目的自信让他以为找到了最终的靠山,万万没想到国家政治的震荡和他的贪欲最终害了他,毒品让他暴富走向人生的巅峰,同时又使他失去健康的身体,失去家庭,失去亲人的爱,并跌下神坛。
电影最后,宋康昊一个人的独角戏很精彩,吸毒后产生的幻觉,多疑而自责,疯癫的自言自语,竟像极了《指环王》里的咕噜。
裴斗娜于1小时01分出场,饰演辅助李斗三成为一代毒枭的交际花金敬雅,表演中规中矩,没有亮点。
曹政奭的检察官是和《局内人》里曹承佑的禹长勋一样的角色,在乱世中坚持正义,为国家驱除害虫。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赵宇镇,瘦削的他文着全身纹身、暗黑的脸庞像极了深度瘾君子,并为这部电影奉献了19禁的珍贵镜头。
流水账似的毒枭成长覆灭史,最终的核儿还是韩影的套路,推进国家反腐和民主。
说真的,5.4分有点儿低,6.5分才正常。
只看了一遍,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来说,整部电影在选择看的时候,绝对是首选,预告片也不错,看到3/4的时候,下面基本都是快进,实在看不下去了,快到最后以为会像《疤面煞星》的结尾来一场动作戏,结果让你大失所望,导演既想出一个好的娱乐片,又想走纪实路线,结果成片四不像,这个错误真的很低级,虽然挺期待宋康昊的表演,依然很不错,可是对准的观众不是偶像派系的,大家是希望表演和整体故事融为一体,感觉宋康昊的表演在整部电影里面很尴尬。。。。
心疼这么以为优秀的演员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公众号,谢绝转载。
前几日,宋康昊、裴斗娜等主演的韩国电影《麻药王》出了资源。
电影海报电影《麻药王》以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为背景,讲述了李斗三(宋康昊 饰)从一个小喽啰快速崛起,在不到十年间成为传奇毒枭的故事。
该片自筹备之初便引发了影迷朋友们一波又一波的热议。
一来《麻药王》配有韩国顶级的卡司阵容,二来出于对导演俞民镐的信任。
宋康昊、裴斗娜、曹正奭但许多看过电影的国内观众纷纷表示“失望极了”、“可惜了这样的阵容”,目前该片在豆瓣上仅5.5分。
豆瓣评分与国内观众的反响不同,影片自去年12月19日在韩国上映后,与DC高口碑电影《海王》正面PK,丝毫不落下风,上映两日便有累计45万观影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被设定为青少年不适宜观看级别,如此还能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从侧面说明了韩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肯定。
除了票房成绩,上映首日,《麻药王》便在韩国收获了一大批好评,韩国观众盛赞了宋康昊、裴斗娜等演员的表现和影片所展现的七十年代风貌,同时指出了电影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多数观众给了这部电影及格以上的分数。
韩网评分那么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呢?
且听我慢慢讲来。
一本片男主宋康昊是韩国当之无愧的“国民影帝”,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在国内也拥有众多的粉丝,《辩护人》、《杀人回忆》、《我要复仇》、《思悼》、《雪国列车》等众多口碑佳作中都有他的身影。
“宋康昊”三个字渐渐成了一部电影的品质保证。
《杀人回忆》中的最后一幕宋康昊在本片中饰演李斗三,提到这个角色时,宋康昊说:之前的作品是小市民的,一直以来都展现了像邻居一样的角色,电影《麻药王》会不会让观众感到与众不同呢?
所以出演了电影《麻药王》。
的确,宋康昊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完美塑造了李斗三这个在韩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称得上是深入人心。
在韩国网站中,“宋康昊就是李斗三本人”这条评论更是获得了最高的点赞量。
影片中的李斗三并不是我们总在银幕中看到的那种毒枭形象——这个角色更加单纯、简单,带有一些戏谑色彩,无论他变得多么富有,骨子里还是那个总被欺负的小人物。
宋康昊对这点的拿捏十分精准,即使他身着高档西装,眼中依然写满了落寞。
女主裴斗娜饰演了一位说客,她游走于上流社会,一颦一笑间足以缭乱众生,处处彰显着别样的气质。
裴斗娜说:我确定出演这个角色时,我不想要典型的说客。
”并说“我的外貌很华丽。
比起经常想到的说客,努力工作的女人,努力营业的女人,将焦点放在爱着一个男人的女人上演。
裴斗娜做到了。
金静雅(裴斗娜 饰)刚出场时便散发着光芒,初入上流社会的李斗三凝望着女神一般的她,沉沦于她的美貌和气质。
《麻药王》中最经典的一幕他迫切的想要得到金静雅,似乎得到了她,就摆脱了自己贫苦的出身。
李斗三凭着老套的搭讪台词约到了金静雅,最终还为了她抛弃了糟糠之妻。
剧中的裴斗娜征服了李斗三,也征服了银幕前的观众,在灯光下点烟的镜头和在黑夜中摇摆的镜头必将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两位主演,曹政奭、李星民、金大明等配角形象也都可圈可点。
《特工》剧照尤其是演员李星民,在早前和黄政民合作的韩国电影《特工》中,李星民塑造的处长形象就赢得了观众的肯定和褒奖。
在本片中他的戏份不多,但表情管理到位,刻画了一个混乱时代中的贪官形象,与刚正不阿的检察官(曹政奭 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颇具现实意义。
众多演员的齐力合作让这部长达138分钟的电影显得不那么难熬,也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影片的一切缺点,能看到这些演技派大咖同台出演,也不失为一次难得的观影体验。
二《麻药王》的背景时间设定在1972年到1980年,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影片也没有对此做出较多说明。
只在电影开头时,以纪实影像资料指出日本颁布法令限制冰毒后,日本毒贩便将目光转向了毗邻的韩国釜山,作为故事的一大背景。
可若是仔细研究七十年代末期的韩国历史,观众便能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个故事。
影片伊始,便展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釜山居民的生活状态,导演禹民镐为了更加精准地刻画那时的景观风貌,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从结果来看,无论是服化道还是背景细节,导演都很好地再现了那个逝去时代。
而随着故事发展,画面中总是不着痕迹地出现一些与主线故事无关的元素。
电视机新闻、学生游行等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也许才是解开人物行为动机的钥匙。
1979年10月26日,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暗杀朴正熙总统。
对于这件事,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因为人民对民主的要求,也有人说是由美国策划谋杀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朴正熙是反美主义者,而且金载圭并没有杀死上司的动机。
按照国家宪法程序,崔圭夏出任代总统,并宣布从10月27日凌晨4 时起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施戒严,以免朝鲜趁机入侵。
戒严期间对各政府机关、重要团体和新闻机构进行军管,禁止国会以外的任何政治活动,严禁各种罢工。
游行示威,学校停课,实行宵禁等。
另一边,一浪接一浪的民主抗争行动、工人及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开始席卷韩国,要求撤销戒严令及恢复国家的民主制度。
宋康昊说:李斗三是一个贯通整个70年代的人物形象,影片将通过这一人物聚焦我们一同走过的那个年代。
宋康昊一语中的,七十年代末的韩国正处于这种混乱的环境中(从电影中也能窥见时局之动荡),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逐渐变得迷茫而疯狂,李斗三也是。
他在韩国鼓励“出口”的浪潮中崛起,又在混乱的时代迷失了自我,最终在民主的进程中被遗留在了旧时代。
那是一个阴暗而灿烂的时代。
影片截止于1980年2月,而宋康昊主演的另一部电影《XXX司机》,恰好讲述了同年五月韩国发生的“XX事件”,算是一次有趣的巧合。
(按当地法律不予显示)三前文提到,宋康昊饰演的李斗三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毒枭形象,所以即使《麻药王》的故事和美国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的黑帮电影《疤面煞星》相似,李斗三也与阿尔·帕西诺饰演的毒枭形象相差甚远。
《毒枭》、《疤面煞星》、《毒枭矮子》并没有贬低谁,只是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性,李斗三更是如此。
《疤面煞星》中的阿尔·帕西诺他略显滑稽,向所有底层人民一样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他敢打敢拼,在做小弟时,李斗三便对老大忠心耿耿,毫不犹豫地帮老大处理赃物;生意做大后,他依然愿意拿命保护生意伙伴,以腹部一刀换来了大把的钞票。
他能屈能伸,在表弟李斗焕(金大明 饰)被黑社会威胁时,李斗三喝下了混着尿液的酒,救下了表弟。
这些特质使他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成为传奇毒枭,以“爱国”的名义、凭借顶级冰毒掌控了日本的毒品市场。
在李斗三刚开始这门生意时,毒品组科长(李星民 饰)说:“毒贩子一旦碰了白粉,就完蛋了。
”像预言一样点明了故事的进站方向,也预示着李斗三的结局。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李斗三在杀死紧追着他不放的中央情报局特工后,第一次吸食了毒品。
他沦陷了,成为了毒品的奴役,变得冲动而癫狂,渐渐迷失了自我。
他抛弃了妻子、情人、弟弟、朋友,好像已经忘了“美好生活”的愿望,众叛亲离的他走向了自我毁灭。
这是一个太过悲剧的角色。
末路毒枭影片后半段花了许多笔墨来刻画纸醉金迷、迷幻疯狂的李斗三,导致亲情、友情、爱情等支线剧情过于零散,这也是本片的主要弊端。
似乎有许多转承启合的片段被剪掉了,从而也导致了故事的割裂,介于现实中李斗三弟弟资料很难在网络上找到,所以割裂感也就成为了阻碍观众理解故事的关键。
尽管影片长达138分钟,但仍显空洞与仓促,也许是碍于商业电影的限制,让导演禹民镐不得不对市场妥协。
《局内人》海报《局内人》让导演禹民镐被大陆观众所熟知,沉寂三年之久,导演才带着一部《麻药王》回到大众视线。
它有许多不足,可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毒品危害的警示)。
能看到宋康昊与裴斗娜再次同台飚戏,也算是弥补了一点遗憾。
如果有一天《麻药王》放出了导演剪辑版,我绝对不会意外。
也许那时,会更和观众的胃口。
899088二210318 898088三220709
演员阵容真的没话说。宋康昊的演技也非常不错。只是剧情有点不走心。
不错了,穿插了韩国的历史进程宋康昊的演技毋庸置疑
在导演上永远拔苗助长的禹民镐。
拍得很流水账,虽然不想重复,但是真就靠着宋康昊一个人在撑,尤其是当李头森开始吸毒后,我饼叔的独角戏大幕就完全拉开了。特殊时代,最终还是脱不开政治斗争的关系。配乐还是挺不错的。两星半
大材小用,浪费了一群好演员的时间。
瞎拍个什么劲啊,裴斗娜不够骚驾驭不了,大饼脸的毒枭像个傻逼
两星,一星给宋康昊在电话时精神分裂一样表演,一星给让我get美颜与演技的裴斗娜。这个导演讲故事的能力真的是灾难性的。票房失利全责。
不温不火
还不错
商业片,而且还是拍的很无聊的那种商业片。
釜山的方言让我特别出戏
宋康昊果然是宋康昊,禹民镐不是奉俊昊;如果不是宋康昊的演技,给一星不知道会不会太过分…
非常不行的一部电影 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卡司 流水账一样的拍法非常平淡无奇 李头森的发家之路简单到我差点都觉得自己行了 很多细节处理极其草率 比如最后几个人枪都不带就去抓大毒枭了 意识到问题叫来了部队 好家伙全堵在正大门 什么战略部署都不做 换枪那么长的间隙你们不进攻还等着检察官亲自上阵 自己人已经进去了还丢烟雾弹又是啥意思 歹徒已经开枪了你还抬着枪正面交锋不带躲 那么大个毒枭身边没留一个保镖没努力逃跑 看看Netflix拍的《毒枭》抓一个大人物要费多少力气 什么元素都放进去了 什么时代背景 什么大环境 什么政治 结果啥也没讲好 满满都是槽点 总的来说 框架搭起来了 内容没填实 那都是迟早会塌下来的
宋康昊一个人撑起了整部电影。
大量釜山方言預警,首爾朋友也表示有點懵懵。過度展示令人反感,限制級的暴力血腥場面,以及極富年代感的club表演展示的女體。後半宋康昊獨角戲簡直是歷代級的,同時也暴露出整部電影如果不是他可能真難看下去。歌劇配長鏡頭的緝捕戲,照出時代變遷人物隕落的命運,但是從院中出來的長鏡頭最後右搖落在了曹政奭身上什麼鬼,難道拍到最後想說其實是個追擊緝毒和受賄案故事?何況這檢察官人物也太單薄了。還是期待《寄生蟲》吧。ps:選角和化妝很神!金大明和宋康昊頹喪的臉超有兄弟相!但如果把檢察官數年如一日的美顏拿來和毒梟比較,可能發現電影在悄悄告訴我們要遠離毒品。🙃1118CGV용산IPARK
难看的流水账……………………
政治泡沫?时代背景下的枭雄,人人自救的体系,局部利益最大化的路径,永无止境。
卖毒品的不能碰毒品。我想起了妈妈说的,卖麻辣烫的自己都不吃麻辣烫的。
这就叫糟蹋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