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想象中的水平差不多开场后很炫一直到河神变光头几乎惊艳再后来居然烂在了群戏文戏上简易版的水浒狗血了很大一段出彩的地方居然在于打戏以及非常有存在感的BGM河神角色不讨喜但仍旧出色特别是开始的屠夫阶段、光头匪盗的亮相和最后给姜东元留发的犹豫层次感很强姜东元的角色讨喜却在最后变得让人难以理解披发造型和白脸浓眉薄唇都有香港武侠的风范角色设定有想法没到位戏骨们束手束脚镜头如果再深一点就好了总之也算是在棒子国一贯狭小的视觉感官中找到了大场面多人物大背景的潜质
听说这部电影票房在韩国都卖疯了,韩国的电影业真是越来越喜人了,但有一个现象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就是韩国电影的素质和韩国人的素质,完全是成反比的,更搞笑的是,这些高素质的韩国电影的主要观众,就是这些低素质的韩国人,我真想问问这些韩国人每年那么玩命的看电影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韩国也流行着我国也在流行的一项活动:相亲?
这是一个典型的群像化电影,群像电影的难处之一是你到底想让观众记住主角还是喜欢配角,群像电影是不会留给主角过多的独角戏的,要想打破这一规律就必须像本片一样,主角必须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关于这一点,河正宇做到了,姜东元没有做到,但姜东元其实挺冤的,对于他这个角色,除了耍帅扮酷根本没有什么别的发挥的余地,但河正宇就不同了,他的角色设定跟一般的主角就不一样,这就好比我们自己拍一部《水浒传》的电影,主角要么是宋江,要么是晁盖,最次也得是林冲,但人家一上来就把李逵当了主角,怎么不让人惊艳?
这是编剧的功力。
再来说说故事,这就是一个官逼民反的故事,但跟一般这样的故事稍微有点不同的是,这个故事中多了一个第三方,也就是群盗,群盗并不是这个故事的核心,群盗只是官逼民反的一个催化剂,其实古代的农民起义大多都是这样,没有起义军直接就是农民转化的,起义军一般都是由盗贼变成的,起义之后才开始吸收农民,在传统模式中,官府才是农民起义的催化剂,但在本片中不一样,因为本片中的群盗,是一个传统组织,也就是说这些人大部分生来就是盗贼,要想加入他们,还要经过严格的选拔,从这里开始故事就跟一般的农民起义不一样了,这就变成武侠片了,然后故事的反派就出现了,这个反派有点武林盟主的意思的,姜东元对这个角色把握的很好,无奈编剧在这里犯了一个经典的反派错误,就是把反派在关键时刻会写的优柔寡断,从最后他抱着个孩子跟河正宇交锋就可以看出来,他那根本就不是自信,而是导演告诉他你就得这么演,不然体现不出这个角色内心的复杂,我去你妹的内心复杂!
在如此茂密的竹林里跟人打架,还抱着个孩子,你不是找死是什么?
接下来要说一下本片的细节,我之前有发一条微博说韩影历史片对历史是极其尊重的,这里的尊重说的就是细节及布景方面的,戏服自然不必说(朝鲜官员即使在清朝,穿的还是明服),单看片中出现的汉字用法(比如官方文书的台头),各种礼数(河正宇第一次见姜东元的时候,姜面前有一道黑纱门帘)还有河正宇片中角色喜欢割官员们的发髻羞辱他们这些细节都是很到位的。
最后来比一下本片与《绣春刀》,看见好多人说这片子比《绣春刀》好看,可能这些人只是觉得本片刻画的形象要比《绣春刀》多吧,或者场面比后者要大,其实《绣春刀》真没讲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虽然牵扯到了一些惊天动地的人(崇祯和魏忠贤),但说的还是三个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当然没有富有传奇色彩的群盗精彩,但描写小人物才更像是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对你的生活才更有帮助和借鉴意义,不是吗?
“分则贼,合则民。
”这句韩语翻译过来的话,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很好理解。
从古到今,关于贼与民的传说不胜枚举。
没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霸气,没有“官逼民反,落草为寇”的豪迈,只有“何为贼,何为民”的真实。
贼,本意侵犯、伤害,故贼数之众不可胜数。
有卖主求荣的国贼,有欺世盗名的臣贼,有千万难防的家贼,也有各种鸡鸣狗盗的毛贼。
贼之害,胜于偷。
偷者,人之损于物,或偶损于其身,然无大碍也。
贼者,损于物,亦损于心,心之损,害大矣!
民是与贼相对的一个词,但贼与民往往没有太大的区别。
贼和民本质都人,只是出于政治的目的,人才被划分为“贼”和“民”。
也许身为贼或民的人,从不认为自己是贼或民,而只是被写在了史书上。
在乱世,对于成王败寇,“贼”只是失败的一个代称而已。
如果不幸生于“盛世”而难为民,不得已而为贼,必不能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永远也忘不了这样一群群的“贼”,也许是与“民”相对的,但“民”会尊称他们为“好汉”。
如果用现代化的方式,应该会为他们立个石碑,大书“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政府永远不会允许这样做,因为这样是在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他们看来,对政治是无益的。
政府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愚弄一群人,但永远欺骗不了所有人。
“贼”被剿灭了,但“贼”留给世人的思考才刚刚开始,只要“民”还活着,“贼”是永远杀不完的。
人都只想好好地活着,为什么要给人戴上“民”和“贼”的枷锁?
难道只是为了方便管理的政治哲学吗?
如果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都无法证明所谓“哲学”的错误,那短短几百年的科学能证明什么?
朝鲜文化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还是感觉怪怪的,不过细细想来却是那么的真实。
或许是独特的生活环境,没有大国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贼与民的本质才能一览无余。
古代朝鲜人民用自己血的故事凝聚成如此有哲理的一句话,不得不令人类深思!
讲的是昏君当政,乱臣贼子当道的韩国,一伙类似梁山好汉的民盗团跟当地的土豪劣绅斗争的故事。
不过值得吐槽的地方确实不少。
剧情还算扎实,起承转合也很顺畅,特别是表现河正宇扮演的屠夫从一个老实本分的底层贫民被一步步逼上梁山的剧情,安排的还算合理。
屠夫这个角色的设置也算是站得住,不过导演为了表现当时暴政下的贫民反抗众生相似乎是野心太大了,相比较早些年梁家辉主演的《英雄本色》中的林冲却好了很多,林冲被一步步逼的无路可走的剧情一气呵成,相较而言,《民盗》这部剧的构架却撑不起导演的野心。
我觉得可以多学学《水浒》的路数,官逼民反在顺民当道的古代是很难发生的,需要一步步的不断翻开当时社会黑暗面,让观众觉得除了反,连死都成问题,就可以了。
河正宇的表演还是不错的,类似赵四的脸抽筋的小动作也让人物真实了许多。
只是反派从小明明是家族鄙视压迫长大的,前部分表现的也是反派在扭曲的家族里扭曲生长从而嗜血的路数,怎么到最后生生就变成了苛求父亲肯定、爱惜可能抢夺自己继承权的侄儿的悲情人物了?
这个转变生硬了太多,但是演员很帅,感觉他的五官精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是从河正宇知道了这部片子,然后我就去跳欧美坑了,一直搁着没有看。
等到今年在上海电影节上随便选的看了 《黑司祭们》(差点就因为想看话剧放弃了,后来想想60块也是钱,因为票转不掉- -)。
印象最深的是姜小哥的眼睛闪闪的非常动人,以及司祭服领口的一抹白色衬着他身上的那种圣jing洁yu感。
回来后过了段时间,闲得无聊,开始搜帅哥的作品,就先看了群盗,然后我就跪了- -。
假设导演真的没有私心(因为群众言论都是导演跪舔反派),那只能说赵润这个角色,被演绎的太鲜明。
而倒置就算花了更多的心思,也表现的没有那么直接。
其实片子里每一个人物都非常有存在感,几个盗贼的过去只用一两个镜头就交代的很清楚。
这个是我非常喜欢的。
《色情男女》里张问刘“如果你真的想的那么清楚,那你干嘛要死呢?
”,刘回答“那我是人,人是有情绪的。
一时想不通就会做傻事了,当然你再给我机会,我不会选择死”。
生死其实也就一念之间。
赵润是神,神的美丽,神的智慧,神的只手遮天,以及神看世人的那种不屑。
直到他心念一动,跌下来,杀神的其实是他自己。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 他并不是被刀所伤,只是一片竹皮。
被人踩在脚下,然后再反弹回来的竹。
我觉得导演写剧本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赵润在大屏幕上是这等盖过一切的风采。
票房477万人次,没有亏本,还是觉得惋惜。
最后,抛弃正反派的概念,这戏拍的其实是双主。
姜小哥说他表现赵润最重要的地方是“不正”,恶是次要的。
所以我们也是主角啊!
只有主角才能在2个小时电影里剪出1个小时的CUT啊,我们还有大钟奖的男主提名- -。
看完之后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总有刁民想害朕看完之后我反而认为赵润是没有错的 进行了很多超过于当年的各种契约制的剥夺,不但如此在武力跟智力上的登峰造极足以获取更高的成就应是赵润的胜利,但是结果居然是刁民的成功 也许这是剧情的安排 也符合现在的韩国国情,不断的声援跟示威游行,自己具有真实的公民权利,也许就是这种文化造就了这种思想做出了这种行动,这就是韩国人心中的文化思想吧!
我特别痛恨电影里面为了那些该死的人没死,不该死的人都为他而死的故事。
石头是个脑子不太好使的人,在纷乱的世代,对别人的死活也没有关心多少。
辛辛苦苦搞了几百斤肉,为的只是换一个钱。
肉要是他的,自己留着吃多好。
肉要不是他的,那份量,似乎直接卖了,跑路也值了。
或许太本份,一直没跑路。
却还是动了多搞点钱的心思,听说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足以至那个要杀的女人于死地了。
在动手的时刻女人怀有身孕,动了恻隐之心。
没有下手,却招致杀身之祸。
自己命硬,在塌掉的火房子里都没烧死,却害死了自己的娘和妹妹。
命硬自己没死,去报酬。
被人秒杀。
还是因为命硬,被山寨搭救。
从此注定山寨的覆灭之路。
两年后,苦练一身本领,不靠谱精神已被悄悄的隐藏起来。
似乎到了报仇的时刻,天衣无缝计划因他一人那一刻的冲动,功亏一篑。
原来两年的苦练的结果,依然是被人砍瓜切菜一般的秒掉。
还让山寨的大当家等一干人等白白丢了姓名。
命硬还是没死。
真厉害。
大当家为啥非牺牲自己就一个没脑子的人呢。
不知道。
之后山寨被灭,又是去报仇。
明明知道去了还是被秒的命。
于是不知去哪偷了机关炮就去把人一个城给秒了。
话说朝鲜火器要这么牛,估计能连清朝一块儿灭了。
但是人最后依靠竹林的地形稀奇古怪的干掉了大boss,天时不如地利啊。
看结尾镜头那意思似乎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新任龙头大哥。
至此命硬哥害死了一杆至亲的人。
自己却一步步上爬。
甄嬛传啊,有没有?!
不过我不大明白啊,一个祸害死大部分自己队友的人,竟然能当主角,请问导演你想传达虾米?!
棒子片尤其爱这口儿啊。
之前吐槽“无籍者”的时候,范的都是一个毛病啊。。。。。
“肮脏的大地,生出白莲。
是神的旨意,还是莲花的意志?
”
“吾之所望,唯父亲首肯而已...”
悲哉。
白衣抚扇,青裳御马。
执剑生烟,挥袖飞花。
卿本白莲子,心有菩提树。
何故染淤泥,何处浸尘沙?
——世人,皆无知。
“慈悲乃佛祖之道,汝之修行还远未周全...”
悲哉。
赵氏公子润绝世芳华,极凶极诈。
纣虐的暴徒取走他性命的却是命里的最后一丝慈悲。
——世人,皆可笑。
剑鞘惊风雨,柳林起浪涛。
叶落寂无声,公子世无双。
悲哉如此如何不叹悲
总头领乍一看就是李雪健版本宋江,长的也像,但是还会长剑,算是宋江+卢俊义吧。
最后出卖朋友的和尚:一开始出场还以为是鲁智深,没想到后来变成了白胜,出卖了劫生辰纲的兄弟们。
军师吴用,没啥用。
唯一一个女头领:女版花荣,箭法不错。
还有一个哑巴小偷:时迁。
主角河正宇:双刀武松+身世遭遇有点像林冲。
大Boss:水浒里没有,倒是蛮像三国无双里面的周泰。
《群盗》是一部讲述官逼民反的韩国版水浒古装片,故事虽谈不上有什么新意,剧作用五段式的章节结构也只是表面的分段,都不算惊艳,全片并无独特的风格,很明显可以看出西部片(《解救的姜戈》)、黑泽明、和武侠片的影子,但还是让我再一次对韩国电影刮目相看,对细节的讲究处理,比如化妆,略有新意的打戏也有些出彩,又聚集了一帮有戏的大叔的表演,加上韩式的搞笑幽默,在节奏流畅动感的配乐之下,还是看得有些兴奋。
昨晚看的一本美国人写的《电影的历史》,书中连拉丁美洲和非洲都有单独的章节,却唯独没有韩国电影的历史,韩国电影的发展或许时间尚短,谈不上什么历史传统,以我所知,像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谍变》开始,当时还受香港电影影响很大,但短短几十年,如今风头正劲,不得不叹服其高效的学习能力,看过的一些文章对此总结为——对电影的敬业态度和诚意。
《群盗》也是群戏,还都有戏,实属不易。
河正宇,从《黄海》、《追击者》、《暗杀》,再到最近的《小姐》、《隧道》的表演,都让人叹服;
赵震雄,刚被他的《信号》感动了好几把眼泪;
马东锡,《釜山行》里的护妻狂魔,本片也是,从健身教练转战演员,这成功的跨界真是励志;
李璟荣,对他的反派角色印象深刻;
李圣旻,《记忆》里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演技爆棚;
姜栋元,对一个妓女所生的贵族私生子的复杂性(高智商与扭曲的邪性,同时又对小孩感同身受和怜悯)演绎到位;
金成钧,《请回答1988》里的逗比父亲,自成一格;
......话说韩国电影看来看去怎么都是那一群大叔,不过如此翻来覆去还能让人信服,也是牛X,可能也是我看得不够多,还有尹智慧也很帅
但要说片子里姜栋元最帅,我还是觉得河叔更合我意,其头上带疤的光头造型,和不时扭头的动作,很好地在众星之中突显了出来,说是群戏,他才是影片的主线和真正主角,和姜栋元的反派形成强烈冲突,以达到戏剧高潮,进而表达电影的主旨。
总的来说,影片在及格之上还有些新意,比如结尾竹林那场戏,虽风格杂糅,却也不令人反感,加上一帮大叔的演技和魅力担当,叙事和节奏也很流畅,还是值得一看,尹钟彬导演从毕业长片《不可饶恕》开始受到关注,还走在形成个人风格之中。
作者:追影少年欢迎订阅公众号【私人视界】,一起分享个人趣味和见解
姜栋元的反派怎么可能恨的起来
五分全给姜大爷的美貌!!拿走!都拿走!把我命也拿走吧!
赵少爷不死就不完美了
带点史诗味道的韩国电影,香港武侠片的模仿印记很重,不过看得出导演非常的认真,配乐、剪辑、动作设计、故事都做得很有诚意,拍出了自己的味道,可太过认真又使得铺陈太长,如果剔除或者简化一些桥段,情节就更加紧凑,看起来也会更加有感觉。姜东元可以迷翻一票人,风头都盖过河正宇了。三星半。
三星半。。。评分微低了。合格的娱乐片,剧情不差又有观赏性。韩国电影真的已经到了,就算不是年度佳片。。就其每年一般水平的娱乐电影来说,都有不错的观赏性。
感觉有点抄袭那些破破烂烂风格的西方中世纪片,剧情并不精彩,节奏也不好,前20分钟紧,后来忽然一下就松了。
看之前就听说不怎么样,所以也没有失望。故事前半部分还可以,分段描述的手法虽然老套,但在最近电影中也少见。直到他们袭击失败,失望过后,是剧情的分散。河正宇演技依旧没有很大的突破,倒是姜东元真是演出了霸气。最后的场面让我想起来赵氏孤儿-----有点乱!不得不吐槽一下配乐:你让我无法入戏!
姜东元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好惊艳 每次打斗还自带花瓣飘落的效果 这么阴柔邪魅的反派和粗糙凌乱、狂野不羁的河正宇确实很搭 哈哈我就是来看帅哥的
韩国水许
一直感觉是韩国版的梁山好汉,哪些个刀耍的挺好看的,配乐让我想到了《被解救的姜戈》
看不下去..
后劲不足,节奏驾驭的不行啊!
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但整体来说没有太过于深刻的记忆点,局限太多,遗憾之作。
两星给迷死人不偿命的姜东元!一个眼神飘来就要喷血的赶脚啊!虽然是反派角色,结局仍令人惋惜!另外两星李璟荣和李成民平分,两个中年大叔演技杠杠的,没得挑!相比之下,河正宇的戏就没那么出彩了。赵镇雄和马东锡一对好哥俩,负责搞笑。“肮脏的大地,生出白莲。是神的旨意,还是莲花的意志?”
导演兼任姜东元粉丝协会会长,真的很用心啊 谢谢导演让我们老姜帅出了新高度
唉,娱乐不起来,又深沉不下去,韩国的大片也就这水准。高票房背后都是这种刻意讨好的情节与场面,只能说我对这种讨好水土不服。还是那句,韩国除了那几个导演,其他导演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流水线的产物啊,不管是风格还是故事没有任何特色与创新,说白了就是缺乏让人眼前一亮使人记住的东西。
开头的人物介绍风格和主题曲严重模仿《被解放的姜戈》
“我今年20岁了!”“老子22了!” 你俩是不是忘了乘以2了
要不是为了姜东元的美颜才不会看这玩意儿,姜美人演技美颜爆表,导演其实就是姜东元的脑残粉吧
格局太小,野心太大。姜东元你的理想真的是当一名地主恶霸么,你怎么对得起你这一身玉树临风的造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