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怪咖导演园子温的电影其实是良莠不齐的,好的相当好,差的没法说。
好的如《冰冷热带鱼》般冷酷深刻,差的如《我们都是超能力者》般肤浅猥琐,更有《真实魔鬼游戏》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甚至被做成gif流传的怪片。
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些电影都是园子温一个人的作品。
好在园子温的作品数量够多,看完这部不喜欢,你可以等着他的下部电影,反正也等不了多长时间。
他的这股勤奋劲儿倒有些像三池崇史。
日本人大都是工作狂,无论喜欢的、不喜欢的都要拍,三池连儿童片都不放过,相比之下园子温还要继续向他学习(园子温一直视三池崇史为偶像)。
《地狱开麦拉》是园子温2013年的作品,当时我就下载了,但一直拖到今天才看完。
其实当时已经看了一半,但感觉很无聊,尤其是开篇那首《刷牙歌》不停的重复播放,让人心烦,所以一弃就是五年。
《地狱》的前半部分非常拖沓、琐碎,让人抓不住七寸,不知道导演到底要干嘛。
但这就是园子温最大的特点啊(或者说缺点)!
他的很多电影都有这种毛病,甚至《冰冷热带鱼》也是, 但观众的热情马上就要退散的时候,园子温又能马上火力全开,把黄暴血腥的东西一股脑全倒出来,把观众炸的外焦里嫩!
所以说《地狱》看到后半段才渐入佳境。
本片其实就是一个戏中戏的故事,一个黑二代少女想当明星,在机缘巧合下找到了一组业余DV电影爱好者帮忙拍戏,他们的设想被黑老大利用,片场竟演变成了一场真实的帮派火拼,真刀真枪的厮杀顿时血流成河。
杀红了眼的不只是黑帮成员,摄制组也在鲜血的亢奋中手持冲锋枪大开杀戒。
最后,警察来清场,将两帮黑势力以及全部剧组成员无差别统统处决。
影片的结尾更像园子温借题发挥的一场恶作剧之梦。
剧中导演侥幸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从散乱在各个房间的尸体下面抢出了胶卷和录音带,然后逃离了现场,他在大街上歇斯底里地疯笑、狂奔。
他一边跑一边幻想抱着的这堆胶片成了masterpiece,他也因此扬名立万,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但随即他就消失在了凌晨的街道上,一切恢复了宁静,好像啥也没发生过似的。
这个浑身血污做“大师”美梦的导演不就是调皮的、自嘲的园子温同志么!
园子温营造了个美梦,又用机关枪将所有幻想全部屠灭,其心可诛啊!
可以说《地狱》90%是歇斯底里、没心没肺的,10%是伤感绝望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喜欢园子温了,他虽然离“大师”远了一些,但他那股疯劲儿却自成一派,成为了一部分重口味观众心中的“大仙儿”。
他也应该知足了!
http://www.douban.com/note/368296013/ (图文版,严重剧透)一 温习地狱为何恶劣大家一起来刷牙,快买我用的牙膏,小伙伴们的激情,真是纯洁得一塌糊涂,Fuck!
舌头据说是最性感最色情最恶心的部位,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对着镜子伸出来弯起来看背面,绝对是隐秘的微观世界,大芬村产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波洛克滴画,行动绘画,观影史上最多的血,昆丁算什么,这个图片的背景脚步咚咚声更关键,东洋“包租婆”,为什么要追到楼顶?
让你看趴着死的视角?
受暴者和屏幕后的观众一体?
恋童癖,卡哇伊,有了战争,电影才有了质料,闷骚的屌丝?
青涩,无数电影桥段经典手法,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理想主义者不容易啊,要忍受多少次傻逼......活埋送枕头,真是贴心,戛纳躶体蝙蝠小金人,哈哈发哥发哥......标准日本美少女钢铁战士,锅碗瓢盆也都开始愤怒了,玻璃舌吻,刺不刺激?
爽不爽?
疼不疼?
观众该自我联想了,佛像和美女,真是时刻不忘揶揄人的欲望,恰如天真和暴力,梵高们不能继续艺术下去了......Hitchcock Hitchcock ,你的《Rear Window》 ?
Angel,哈哈,萌妹子真是日本特产啊,挠骚心,舞蹈的魅力......尿液四溅,电影之神现身,不过好像不是从嘴里喷的哦,穿帮,是故意的......美国小龙来啦......集体的力量胜过一切啊,刀举起来,汗毛竖起来,开杀!
演习,排演,一部电影的诞生,Silence了25秒左右,嚎叫开战,贝多芬《欢乐颂》响起......假手,假头,假脚,漫天飞舞......可卡因,飞起,绝世幻境,李安《伍德斯托克》里的帐篷......设计用人模台酷毙了,耶......可卡因就是牛逼,快刀枪不入了,刀战转枪战,高潮变奏升级,摄影机就是机枪,机枪就是摄影机,拿起你的武器,战斗吧!
黄雀在后的警察,变得永垂不朽,然后死去,还没有不朽,于是就活过来了......借寺山修司评园子温“一直在路上”,直接与“垮掉的一代”意淫勾结上了,尼玛,被骗了,居然都没死......Cut!
原来一切都是幻觉,怎么拯救电影?
(这个版本的译者似乎没翻译出来,可是不翻译出来怎么和《盗梦空间》血拼真实与梦境的层次啊)小女孩嘎嘎嘎,导演哇哇哇,演员呀呀呀,黑帮啊啊啊,机枪哒哒哒,血浆炸炸炸,摄像机啪啪啪,观众哈哈哈,钞票哗哗哗......FUCK BOMBERS!
然后,一个伟大的电影就诞生了,呵呵......二 吸青春的热血《Bad Film》1995年制作完成,因為資金不足而胎死腹中,2012年才登上大銀幕。
详见:BAD FILM《Bad Film》电影光碟花絮收录了园子温90年代制造的一系列事件,包括”TOKYO GAGAGA” “园子温降临纪念” “Bad Film 制作拍摄”以及访谈。
1993年5月3日,园子温街头发起“TOKYO GAGAGA”游行。
1994年3月10-17日,园子温举办了一个全是GAGAGA作品的纪念活动,一共持续八天,更加类似于一个多媒介展览,包括电影,诗朗诵,话剧,音乐,写真,绘画等形式,会场被起名“解放区”,呼吁所有人们来观看......(PS:直接联想到Banksy2010纪录片《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中展览方式,会造势营销啊,推荐观看)1994年4月,GAGAGA为了制作《Bad Film》游行集结。
①②2013年,园子温电影《地獄でなぜ悪い》上映,电影时间设定为十年前① 的FUCK BOMBERS电影团体②和黑社会两大帮派,时间刚好可以回溯至1993年,“TOKYO GAGAGA”对应“FUCK BOMBERS”,《Bad Film》中黑帮对应黑社会,或许这样嫁接臆断有点牵强,不过算是可见可揣测的线性客观,《地獄でなぜ悪い》或许只是作为《Bad Film》的理想升级版存在,尽管园子温本人是无法容忍这种对自己作品进行修正的行为,那就加足可卡因吧,用无止境的血浆和打不完的子弹,彻底解除他人的捆绑,释放疯狂的激情和欲望,没有什么好失去的......当然,这是徒劳的,因为用好莱坞的手法反抗好莱坞最终还是好莱坞,眼睁睁用穿帮面对虚假的一切,仍然无处可逃,对电影的焦虑也无法消失,仅仅通过可卡因暂时缓解了创作的阵痛而已(这一点可从电影片尾最后的奔跑中出现“cut”的声音确认这一点)。
园子温通过自我审视面对电影的悲观绝望情绪,或许恰如金基德对《阿里郎》的所作所为。
不同的是园子温是把电影作为艺术看待(根据电影推测园子温似乎钟情于美国50,6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嬉皮士,垮掉的一代,古典朋克(自编的)),作为神看待,是无法接受其不纯的特性的,可是阿兰·巴迪欧在其文章“电影作为绝对不纯的艺术”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电影是一种绝对不纯的艺术,从它开始构思起就是如此,因为使电影成为可能的条件系统是一个不纯的物质系统”。
全文详见:电影作为绝对不纯的艺术,黑老大让屌丝男拍电影将Money用早餐托盘盖紫色布包装用妓女老婆情人形容电影规模的时候也已经说明这一点,还有美国抽象主义,背后推手可是中情局(又一说是时代的必然,中情局力量微乎其微),艺术也只是无限地接近纯吧。
园子温的这种执着,践行着提纯式的战斗,如果始终在捕获大众和艺术追求之间摇摆,无法正视其不纯性,或许只会造成歇斯底里而崩溃。
话说回来,票房收入可以用来医治这种精神症候,做为对不纯而纯的代价的补偿?
难怪鬼才园子温只能是以电影写诗?
作为暴力与温情的代表,被喻为新cult战士?
(“才”释意:才是诗意的魂魄,诗意是个屁,屁弥散于空气,空气流入你的身体,你的身体需要分泌,分泌物泄漏到无趣的境地,便化约为才气。
)三 大景观电影作为景观商品维持着娱乐大机器的运转,赋予这一切存在的意义。
园子温是在与美国电影模式抗争?
那就是与资本主义商品大机器抗争?
这是在与个人的梦想较劲?
还是在和英雄主义的成功学较劲?
可是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极致夸张的表演伎俩是否始终还陷入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逻辑泥潭?
如果园子温一味纠结电影院的兴衰只能说是在渐渐沦为个人记忆的保守状态和对传统仪式化的崇高想象,电影院的没落跟电影本身的伟大似乎已经没多大关系了,因为人们已经活在电影之中。
在英剧《Black Mirror》中构筑的影像世界和影像游戏已经昭示了未来虚拟和现实的紧密关系。
由于实在无法避免大脑将电影中Fuck Bombers 导演和在”TOKYO GAGAGA”的园子温以及《地狱为何恶劣》导演园子温隔离开,他们都是园子温,这自然会在心理就造就出多重想象,这也造成了个人以上的幻觉和想象......真是飞大了,这个电影真是土啊,土得掉渣,真是嗨啊,嗨到血肉模糊......继续下去的话,戈达尔,看来是时候再次出场了......“一天,一个小贩来到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在湖边,他待人如友,村民们因为他能讲成千个故事而接纳他,后来来了一场暴风雨,小贩说是世界末日,但太阳还是出来了,于是村民们赶走了小贩,而这个小贩就是电影。
”戈达尔在《电影史》中引用加缪对电影的看法。
前一个小时各种拖拉虽然的确交代了后面的正常发展走向让人物不崩但是看着有点尴尬…我看弹幕一堆人看不下去了走了…但是进入正式剧情之后就超级帅了各种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特别是两个摄影师开始扫射让演员们死的好看点的时候那个心理和表现手法简直太帅了而且时不时还蜜汁有点甜??
我在寝室真的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各种笑出声不过笑完之后也挺悲凉的…要是真的像最后导演想象的那样大家都好好的就好了现在这些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死的最后警察来清场真的就是清场很过分的啊唉真的很讽刺啊
今天写点关于人性里的不规则动词,或者不规则语法。
什么是不规则动词,什么是不规则语法?
什么是冷门,什么是小众?
血腥,黑暗,暴力,荒诞…我们不喜欢这些标签因为很少能注意到,很少能发现?
因为它们从来都代表的是不入主流的,不人道主义的,不成大体的,甚至是违背人类规则的不入流的,不被大多数所接受的,会不会反而是很好的,很精髓的?
可是追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害怕因为从未经历过。
对未知的事物总是伴随着恐惧与好奇,不是吗?
因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觉得稀有?
因为太刺激眼球,太刺激感官神经?
是否只有温暖如日式纯爱,抑或着温情美食片,才可以治愈人?
不,极端的美好,与极端的黑暗都可以治愈。
只有我觉得园子温是个人才吗哈哈?
电影里那么多窥探之门,什么温情,什么政治,什么历史,情色,战争,可独独少了秘密之门…因为并不是谁都想知道秘密的…园子温的镜头,就像是我们窥探秘密之门里面的事物的一个眼孔…什么黑帮片,什么政治黑暗片,什么反乌托邦,什么欺骗与背叛,什么人性…等等等等…园子温把那部分最大的恶,最深的恶,从十八层地狱里的负十八层里拉了出来…有一个词叫做物极必反就像,治疗密集恐惧症的方法,从来都不是不去看密集图片(那只能是逃避),而是去看大量的密集图片…就如同,血腥暴力,荒诞猎奇,恐惧的本身就是涵盖多种标签的恐惧,要变得不惧恐惧的方法,从来都不是拒绝血腥暴力,也从太都不是远离变态,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变态…当变态已经凌驾于胜出于一切恐惧的标签,在那电光火石之间,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善良,温暖,天真,可爱的“本我”…无所谓,才能无畏,才能无所不能…
地狱为何恶劣 (2013)7.62013 / 日本 / 剧情 喜剧 / 园子温 / 国村隼 二阶堂富美
冰冷热带鱼 (2010)7.72010 / 日本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园子温 / 吹越满 黑泽明日香
在无爱之森呐喊 (2019)6.92019 / 日本 / 惊悚 犯罪 / 园子温 / 椎名桔平 满岛真之介
在地狱为何不好。
导演,园子温,说实话在此之前没有看过他导的任何一部电影。
有时候看电影也是看缘分的。
下午时间大把,从B站收藏夹中看到这部电影。
决定花时间去看看。
在电影开始没多久脑洞还是正常的。
一群还是电影迷的孩子,在拍摄互相扔鸡蛋的戏码。
当田看到一群打架的孩子的时候竟然大呼,太有趣了。
还有被打了一拳后的淡定,只为拍出好的镜头。
其他的都什么都不在乎。
当小女孩打开房门的一刹那,满屏的红色的地板,夸张的血量。
耳边响起了小提琴的声音,配合顺着血划到房间内的小女孩的叫声。
竟然有一点低调的美感。
剧情就是在这样让人意想不到的发展着。
为了保护丈夫,一人单挑四个老爷们的黑社会大佬的妻子。
没有接触过cult片的我,真心被震撼到了。
血浆片,我还是很喜欢的,把血浆拍的这么艺术的,才叫做cult片吧。
什么是所谓的好电影,每个电影想传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观众们接受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看到的是别人讲的故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是故事。
情怀不是说出来的。
就像小时候的语文课,每一段老师都会总结出中心思想。
放到电影里面也一样。
这部影片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部好影片,因为他们从中感悟到了导演的心情。
导演的情怀。
但对于其他的人,又也许是补荒唐至极的说法。
感兴趣的人,还是亲自去看看这部影片吧。
会受益匪浅的。
2008年,《爱的曝光》让我知道了日本导演园子温,四个小时的电影完全不觉得冗长!
也因此接触到日本摇滚乐队ゆらゆら帝国的音乐。
随后几年园子温的作品不断推出,却一直没有再像《爱》那样能完全打动我的作品。
直到昨晚看完《地獄でなぜ悪い(地狱为何恶劣)》,我整个人处于打了鸡血的状态,兴奋到不行!
特别是当电影开场没几分钟,伴随着黑帮老大妻子的出现而响起的《美しい》,我直接在电脑前喊了“我擦!
”每次遇到帅气潇洒的场景时,园子温就放这首歌,《爱的曝光》里亦是如此,ゆらゆら帝国摇晃着的鼓点真是让人没法抗拒!
有种整个人都可以跟着鼓点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毫无畏惧的感觉。
以及最后有一段枪杀的场景,配上复古温暖的小曲儿,形成的反差特别棒,毫无违和感。
肢体飞散血浆四溅完全正中我的点!
长谷川博己在里面又热血又癫狂的表演实在是没话说!
比起之前在日剧里长期出演颓废男人,这样外放、充满激情的角色我觉得才更适合舞台剧出身的他!
二阶堂富美继续她的暴戾气质,这次更狠了一点!
后半段沉溺在杀戮中的她简直是在闪闪发着光,年轻的肌体上沾着他人的鲜血,不能再美好了好吗!
星野源我为你点根蜡烛,你实在太无辜了……我看着都心疼_(:з」∠)_堤真一,叔你这样真的好吗?
对死对头的女儿有酱紫的情愫真的好吗?!
还有你那娇羞的小表情是要怎样!
你可是个黑帮老大啊喂!
还有太多亮点了……那两位摄影师最后的情节,十分之燃,可我是边哭边笑看完的。
最后三十分钟力道十足,太过瘾了!
没错了,死也得死在自己热爱的东西上面!
就算去地狱也没什么不好的!
不是你亲手点燃的那就不能叫做火焰不是你亲手摸过的那就不能叫做宝石你呀你终于出现了我们只是打了个照面这颗心就稀巴烂这个世界就整个崩溃因为你的美貌像一把出鞘的钢刀不是你亲手所杀的活下去就毫无意义不是你亲手打碎的就不可能破镜重圆今生今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ps:我要死在这样的电影里我要死在这样的音乐里我要死在园子温的手里我要死在国村隼的手里我要死在堤真一的手里我要死在二阶堂的手里我要死在苍井空的手里我要毫无畏惧的死去我要兴奋狂热亢奋的死去我要赤条条脱光的死去我要,我要,我要我要死在你们的手里
园子温说实话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
在微博拖的合集看了两部,被血浆和疯狂变态恶心到了,今天初五,觉得看完剩下的。
去年看的《爱的曝光》,爱的狂想曲,超级长,男女主超级歇斯底里,男主看到女主就勃起,直截了当的欲望,粗野的风格。
《神秘马戏团》血腥味恶心极了。
那红色的内脏房间,变性的女主,人彘复仇结局,各种乱伦变态恋童,简直是R级警报,开启新世界大门了。
看完后元气大伤,再没力气往下看完了。
完全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没有删除合集的其他部分。
今日这部《地狱为何恶劣》虽然以血腥砍杀、沉浸在疯狂的血肉横飞中结束,但是其中对电影的执着、傻瓜般的热爱,确实很感人。
刚刚29岁的我还将平田的台词截下来作鼓励自己的纪念。
“过了25岁也是永不完结的青春哦。
”开头分两路,一路是拍电影的fuck bombers三人组加上喜欢李小龙的佐佐木,拍得很有青春感,一路是黑道。
早已预感到两方面的线索会汇合,但很慢啊!
都快等不及了!
直到呕吐那一场戏,才开始正题。
但这种拖,也很有趣味感。
很喜欢十年后那场戏的开头”你们想知道,我们有没有变成无聊的大人吧?
“影院已经关闭,四人组依旧坚持拍电影,但毫无成果,只有随着年岁增长的老去面孔和空白虚弱的信心。
很怕这里变成导演告诉观众梦想如何破灭的电影,还好园子温绝不会做这种讨厌的事。
他说他要拍自己也会喜欢的事,谁想看电影看得心灰意冷啦!
除去少数精英,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不如人意啦。
电影院的场景总让人想起《天堂电影院》,那个模子实在刻得太深了。
虽不习惯血浆片,但我全盘接受了血腥崩坏的梦想实现之路,总比灰暗惨淡好啊!
把拍电影这个过程搞成热血沸腾的黑帮共赴大业的感觉,很搞笑也很热血。
特别喜欢这种带点傻瓜英雄主义的一头热。
痛快地砍杀,紧张中平田喊CUT也很逗。
砍着砍着就玩坏了,由于有了《神秘马戏团》的铺垫,也很符合园子温的变态血腥。
只是总在最后的警察扫射中嗅出点暴力执法毁灭理想的感觉,还有声音导演第一次用枪射池上,也有种古老规则的崩毁感。
两处都带来非纯血浆的悲剧感。
片末抱着染血的胶片狂奔的平田,我生怕导演又给出一口一切死光光的结局,结果很好很好,画面左边有人喊CUT,平田展示出一种拍完收工的感觉退出镜头。
于是,一切都回归到电影的热爱。
这真是一部园子温给所有爱电影人的鼓励呢!
不光电影,是对所有白痴一样坚持着的人的鼓励——虽然是用血腥的方式,但这种暴力感,简直是导演用力地摇旗呐喊着呢!
笨蛋们啊!
不要放弃理想啊。
怎么样坚持都可以!
不要败给现实啦。
这是我很喜欢的励志部分。
另,堤真一的挥刀姿势很正很正!
但查不到他是否练过居合或剑道的资料。
电影一开始分述着几段不同的故事。
你可以说它断断续续,节奏明快,让人看的弄不清头脑,后来你会说太J.B过瘾了,这才是电影啊。
一群热爱电影的少年经过岁月的洗礼苍老了十岁,一群黑帮暴力团伙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了经营模式和套路。
这部日本电影有点像《爱的曝光》一般天马行空,谁也不能想象到影片的结局,如果一个人能知道电影最后的结尾,那只有编剧。
具体的剧情我就不多说了,可以说说影片的包袱还有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中心思想(怎么有点像小时候考语文呢!
)其实本片极具讽刺意味,片子最后导演拿着胶片在街上狂奔的镜头看得会另多少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人心酸。
在电影圈能混出个名堂不容易,有些人拍个大烂片就能赚钱,有些人一心追求艺术的高峰却迟迟不被人认可,这样的心情保持了十年,多少人还会有心气去一直热爱电影下去。
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可是偏偏有人会坚持下去,甚至达到偏执的状态,就如片中的几位爱影人事,真正的屠杀开始了。
他们还在拍摄,说黑帮不怕死我信,他们可以血拼、可以肉搏,但是他们只是凡人啊。
片中的爱是多重的,从小就被家庭熏陶长大的小孩,内心充满了暴力,但是她是一个好人,内心坚强的孩子,从小拍广告。
其实本片就是为了完成狱中母亲梦想的故事,父亲想让妻子看见外面的女儿是多么的有出息,在娱乐圈混的是多好,可是往往越高的期盼带来的灾祸是巨大而又不可挽回的。
在商场看到她可爱表演的男孩后来居然也真的遇到了她并在死前获得了她的爱,一点不讽刺。
最后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依然可以说出谢谢你这样的话,足以看出这是真爱啊,真的不是电影奇葩啊!
这部电影看到后来以为是他们假装拍摄了一部电影,其实不然,后来是导演的想象,因为每个人都有伤,和他们死时候的伤痕是吻合的,这代表了大家都到了地狱抑或是天堂,大家在另一个世界看完了这场真实的演出,而且不用买票哦。
因为上映这场电影的电影院已经倒闭了,这个镜头更印证了我的猜测。
这是想象,而非现实。
死亡只是最后的一场旅行,结束了人生这场旅行,而去另外的时间空间度过下一生的一场过程。
这部电影最后一定会上映,因为真实而又血腥,放在现在一定是一部惊世骇俗的旷世巨作,但一定不要忘了宣传告诉观众它背后的故事!
跟大家分享下电影背后的小故事。
这周目黑电影院安排的,是“庸才”,和“地狱为何恶劣”,園子温×二階堂ふみ的2片连映,导演见面会安排在了30号最晚一场结束之后。
1,话说导演上台首先轻松地聊起白天巧遇染谷将太,染谷听到自己说晚上要参加这边的talk show,立即表示也想过来,可惜因为有事所以没来成。
2,然后回头望了望两部片子的海报,导演开始谈cast。
说庸才的试镜过程中其实二階堂一开始是被刷掉的。
因为她来试镜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有一定演技,又挺傲气的小姑娘,自己当时觉得这孩子没我也行,去别的地方也肯定会出名,所以没有产生一种“父亲”的想法。
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她。
不过这种情况其实还比较少见,因为譬如满岛光,吉高由里子等等,都是第一眼就看中然后启用的。
3,继续谈到导演本身选演员的想法。
園子温表示不喜欢日本电影里那种ベタベタ(这词儿的原义是黏黏糊糊,粘一块儿的感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曝光度很高,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比如广末凉子,松田家儿子等等。
偏向于启用一些不太有名的演员。
4,因为地狱这片子比较新,可谈的比较多,因此園子温开始着重谈这部片。
说这部片子里大概70%的音乐都是自己创作的。
包括之前的爱的曝光等等,现在的新片tokyo tribe也是自己在搞创作。
总之只要有机会,自己都会尽量去参与剧作音乐。
随后表示,自己组建了乐队,马上就要出道了!
就在新宿LOFT(老牌livehouse),时间导演自己也忙忘了,扭头问了staff,如果我没听错的话是6月21日(现在loft官网还没登,有兴趣的朋友回头可以关注下)。
然后接下来还要准备小说创作,希望以后能走一条写小说,然后拍自己小说的道路。
5,谈起地狱这部片子。
其实剧本写于十多年前,30岁左右的时候。
当时年轻气盛所以写了这样一个本子。
但是当时完全无片可拍。
当时的心情,就是只要有投资,什么片子都愿意拍。
包括有不少当时有来往的黑帮分子,纷纷表示,让園子温给他们拍片子。
其实如果当时真给钱了,不管是什么,肯定都会拍。
因为当时没片拍嘛。
当然现在的话就不会了。
因为现在已经没有那个必要啦。
6,其实園子温的片子,融入了大量自身(包括身边人)的实际经历。
比如说这次地狱中星野源的角色,其实就来源于导演本人的遭遇。
有一次导演突然接到一个曾经的一夜情对象的来电,让他出门,说现在你楼下停了一堆汽车哦,要是你不出来的话他们就会上来强行带你出去云云。
当然我们潇洒的导演是不会任由人摆布的,他自己出门去了对方指定的一家ファミレス(家庭餐馆)。
到了之后女生跟他说,我爸爸是黑帮大佬,他要见你,他以为你(当年)强暴了我。
要想不去?
sorry,你看看马路对面吧,已经是黑压压一排人。
导演说当时心想坏了,被下套了。
但是没办法,只能跟着去。
然后在进入对方黑帮大楼时候才叫一个可怕。
有好多道门。
每道门,包括电梯,在进入前都是身前身后都围满人,不给你一点逃脱可能性,自己也完全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
然后走啊走终于到了大佬房间。
就跟星野源片中那样,感觉大佬从老远处慢慢朝自己这边走来,当时特别害怕觉得肯定没戏了,但是自己还是拼命思考。
是否认呢。
还是假装认罪然后下跪求饶。
最后导演选择的是:大声回答,是的,是我干的。
然后大佬就愣住了,因为完全没料到自己会坦然承认,然后他看了眼女儿,那个女生马上把头低了下去,大佬人很聪明,马上明白了他女儿骗了他,于是客客气气吩咐手下把导演好好送出去了。
导演说片中安排星野源演个又哭又求饶的懦弱男子,就是想表示如果当时认怂,估计就会像影片中那样处境越来越惨。
7,来自穿成李小龙模样的主持人,插问的一个问题,说导演您对您夫人在片中的亲热戏是啥感觉?
导演笑笑说,还真的是从来都没什么感觉。
只有这次(地狱),跟国村隼的kiss戏,在后期剪辑的时候看到,确实心里有点儿不太舒服。
8,导演几次说到直到若干年前,自己一段几乎无片可拍,特别长时间人生低谷时候的经历。
比如说那时候没钱,所以拍摄点东西总是特别注意节约成本。
然后有一次在家中给摄影机电池充电(忘了是8mm还是多少),自己跑去隔壁房间呆着。
然后不知道过了多久,看到屋子上方有隐约黑雾。
不知道怎么回事打开房门才发现,是房子全烧起来了。
因为保险公司有理赔,所以财产方面损失倒是不大,但是心情特别郁闷,后来就跑去旧金山了。
9,在旧金山当了一段时间こじき(乞丐)。
后来有次国内有人邀请写剧本,写了一个寄过去,居然中了。
(然后开始慢慢有片拍的吧)10,有个今年春天要读电影专业的男生,问的问题。
问受到影响的导演有哪些。
以及在筹备阶段和拍片过程中有何个人心得体会。
导演表示没有特别受到谁的影响。
但是小时候确实看了大量的片子。
这个看了大量片子,跟其他小朋友说喜欢看电影是真不太一样的。
虽然现在讲起来有点装逼的成分,但是当时,特别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把法国新浪潮等等世界名片都看了一大堆。
举了个例子说自己当时是看着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子打飞机的。
虽然其实对于当时的自己而言,只是觉得有趣所以才看,在自己心目中这些片子跟其他同龄人看的动画片啊特摄英雄啊,没什么分别。
至于说个人拍片体会么,就是别老想着效仿前人,绝对要拍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
不是自己喜欢的不拍!
我是喜欢打破陈规打破历史的!
11,不过导演还是提到了自己可能是有个くせ(坏品味)。
就是比方说自己本身喜欢看美国70年代(还是50年代来着?
)的片子,当时的片子潮流就是剧终时候全部死光光。
所以在地狱当中也加入了不管好人坏人全部死光光的桥段。
12,最后有个女生提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堤真一,说他不也挺有名么怎么安排他演了。
导演说他么,感觉是在中间的那种,就是不会太让人觉得ベタベタ,所以让他给演了。
然后女生又问,感觉导演您挺喜欢拍胸部特写啊,拍得很美很有魅力!
导演表示,我就是属于有啥用啥的人。
人要有,我就用,没有就不用。
像满岛光,我不就没拍特写嘛。
要是男演员那个部位特别雄伟的话,我就想着让他穿个紧身裤什么的哈哈哈。
竟然有点看不下去...不过确实蛮好笑的(也只能笑了)堂富美的告别之吻不错,想试一试。搏斗中浩二、美津子的戏真好,纯情得一批!
。。。。。。
园子温最擅长拿捏现实残酷世界里的奇异幻想,狂假的胳臂腿儿乱飞充满喜感 血里冲浪~爽
垃圾片。又一次证明日本演员的眼神里没演技。
三星半。园子温放飞自我的嗑药片,后段high爆了,有几处真的太逗23333
太吵了,用生命在搞笑啊
从一而终的癫狂 。 只要熬过前一个小时就好看了。
第一次看园子温,没想到这么失望。全是花拳绣腿,没一点实质的东西。
导演们的心中,往往有迷影情结难解,以电影的方式致敬便是最真(cu)诚(bao)的途径。对于诗人园子温而言,他年轻时走南又闯北,精神状态无疑于与鞭炮地雷亲嘴,入邪教兼吸白粉。捡别人的废胶片当宝,撒不完的癔症,耍不够的流氓。这好不容易拍出了名气,感慨人生苦短累,玩票肯定是为了穷开心。
好无聊,迷影人电影算是走进死胡同里了。
同样是描写骨灰级影迷之作,却不如《买凶拍人》、《人间喜剧》好看。恶搞太过,用力过猛。
荒诞的故事,狗血的剧情,狂野的想象,疯狂的影人。不给力啊园老师,玩什么呢~
没毛病,一点毛病挑不出来
看了评论 看了预告 好想看。
两个黑帮为了一个女人很嗨皮,很混蛋,很热血,很癫狂的拍了一部电影,傻导演阴差阳错的当上了导演,拍摄的手法之乱,但是很喜欢,最后的拍摄证明了无论地狱如何的恶劣我都会用生命去换取我心中的电影。导演说:cut cut......这是多么性感的声音。3分
里面那个导演唧唧歪歪、唧唧歪歪、唧唧歪歪的派头太像昆汀,简直整个人在发光。
如果前一小时吸引不了你 那这电影也就没可看的必要了
二阶堂富美長得越來越像宮崎葵了
6.5/ 结尾高潮戏份生动诠释什么叫电影“荷枪实弹”真拍,血腥场面有点《杀死比尔》的味道了,屠戮场搞纯爱,园子温是懂反差感的。
简直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