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不懂人情事故,办事性急毛糙,但通晓马语的村姑, 一位是娇生惯养,自私自利,但拥有高等教育的大小姐, 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女人, 骑着快马驰骋在荒漠中, 肆意的挑战着狂徒们梦寐以求的事业--抢银行。
在各路高手施展绝技展示着自己抢劫银行的本领后,现在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100多年前,那时候真的是太平盛世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会看到朴素而又实在的真刀真枪的抢劫,而且是女侠盗,她们如何演绎这段令人回味的片段呢?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墨西哥在美国强盗的残害下,两个失去亲人的女人选择着自己的出路,被逼无奈下同抢了一家银行,矛盾开始了,在分赃时发生争斗,大小姐执意要带走一半的钱财回欧洲快活,而村姑带她去看了灾后的难民,她彻底动摇了,决意要和村姑踏上劫富济贫的道路,在神父的指引下她们找到了当年连抢37家而逍遥法外的抢银行鼻祖,并在他的教育下挖掘了自己的抢劫天赋,在一次又一次的得手后,对手不得不加高自己的筹码,派来了一位破案专家,立志要绞死这两位可爱动人的美女劫匪。
然而自称有未婚妻,不动女色,泰然自若的专家,还是禁不起香吻的蹂躏,在发现两位劫匪从事的是为穷苦民众自由拼搏的事业后,也依然加入了她们的行列,有专业人士的加入,抢劫事业更是如虎添翼,哪怕是当时的最高科技铸成的银行,一样的垂手可得,最终这个抢劫团伙终于把真正该死的恶人惩治,并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生命。
多少人忙忙碌碌一生,多是一颗瞬间滑过的流星,生命再长也不过了了数十年,然而又有多少人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一个放开自己,无拘无束的灵魂畅游在这个人世间呢,我没有,你呢?
这个电影的受众面不知道是哪些人,两个女人争着抢着和男人接吻,还争风吃醋的,无聊不无聊啊,闲暇之余还不时地秀一下挤出来的沟沟,你说小盆友们看了都得茫然不知,不过现在的孩子们都早熟的很;而我这个年纪看又觉得恶心,也可能是我岁数大了的缘故,呵呵,不过我还是无聊之极地把该影片看完了,也算是给二位美女一点面子!
ps:我以前在豆瓣上写过一些影评,后来主要是在开心网上写了,不知道最近几天怎么回事,开心网的电影上不去了,再加上有的时候刚出来的电影在开心网上还搜不到,很是郁闷,遂决定以后就在豆瓣电影上胡言乱语了:)
下载了这个电影很久,前几天终于有时间看了,英文版,没有字幕——这几天连续看了三部无字幕的英文电影,发现自己不用字幕看个80%还是没啥问题滴,嘿嘿。
没有现代化的防盗手段VS精巧的计谋,这部吕克•贝松的西部戏剧片看起来也是畅快淋漓,有趣的是,西部片向来是男人掌握话语权、雄性荷尔蒙肆意蔓延的影片类型。
男人间的兄弟情谊、敌我间的殊死搏斗,都在快意恩仇中唤起大多数男人心中涌动的野性因子。
尽管这也是一部西部片,男人在《女抢匪》里却只是各种各样的符号和帮衬,两个全副武装的美女才是用来凸现西部情怀的核心所在。
现贴一段比较搞笑的简介:影片讲的是墨西哥的一对“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跟美帝国主义斗争的故事。
萨拉(萨尔玛•海耶克饰)是个墨西哥小银行家的女儿,在欧洲被教育成一个淑女,玛利亚(佩内洛普•克鲁兹饰)是个农夫的女儿,粗鲁而又率真。
这两个生活圈子本来完全没有交集的绝色美女,却因为跟美国坏蛋的杀父之仇(玛利亚的父亲重伤未死)和夺财之恨走到一起,武装抢劫美国人在墨西哥的银行。
在一次抢劫银行的行动中,两个原本单独打斗的女孩意外碰面,两人决定组队一起“打家劫舍、劫富济贫”。
从起初的磕磕碰碰到后来的合作无间,两人的名声迅速打响。
她们的一次胆大妄为的抢劫银行的行为终于引起的美国警方的注意。
为了对付她们,警方派出了一个擅长科学鉴定的纽约侦探昆汀来到墨西哥,他却发现案情中的重重疑点,进而站到两个美貌女贼一边,帮助她们对抗美国人的剥削和压迫……这段介绍实在是很搞笑,不过我倒是要更正一下,她们抢银行不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是因为美国的银行骗光了这个墨西哥小城里很多人的钱,她们把钱抢来又分给这些人。
其中萨拉最初抢银行也不是为了“济贫”,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但是她在神父的引导下看到了那些人的疾苦,于是改变了主意,决定跟玛利亚一起去抢更多的银行。
于是神父就给她们介绍了一个抢过很多银行的人,让她们去学艺。
这是很有趣的,神父知道有人打算去犯罪,非但没有劝阻,反而帮助她们更好地去犯罪,后来貌似还在她们的行动中帮助过她们。
上次看一个朋友在博客中提到,即使是侠盗,其行为也是不义的。
若真是不义,为何神父反而鼓励她们的行为呢?
的确,她们是不法的,但我认为不法不等于不义。
法是人定的,而义,是天定的。
当“法”维护的只是不义之人的利益时,那些“不法之徒”的行为就成了义,或许,上帝也会因此而宽恕他们吧?
记得那个朋友的文章里把这些侠盗与起兵造反的人相提并论,我认为有些不妥。
当然,我的本意不是驳论,只是不小心想到了,这位朋友见谅。
造反这行为的本质就与那些绿林好汉的不同——造反者是不安,的确,若是失败了,那就没命了;但他们一旦成功,自己就成了官方,原本的“不法”也成了“合法”,成了光辉的开国事迹;造反者反对的只是原来的统治者,而不是那种制度——而侠盗们的行为则不管何时都不合制度的,他们本身就是在制度之外的。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历史上只听闻有造反者,而侠盗义贼,好像只活在传说与故事中罢……
说实在,我看一部电影,并不在意是谁拍的,不在意有谁参演,只要好看,都是好的。
原来也没有看过吕克·贝松的电影,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关注的。
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1] 有一种纯粹的快乐,是任意的夸大宣传、肆意渲染所无法匹敌的。
这部片子就有这种功效,可以让你随着电影情绪起伏,笑也罢,哭也罢,都是导演传达出来的,这便是导演的最大功力。
在看到正义的胜利时,你可以选择像平常的片子一样,对起深究,但这部片子并不要求你这样,依旧是正义战胜邪恶,但战胜的并不是那么惊心动魄,也不是那么深情款款,它所表达的,便是博你一笑。
笑过之后,并没有忘记它所记叙的,便是神来之笔了。
[2] 这部电影的配乐也是一大亮点。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尽管依旧是在草原上奔跑,依旧是宏大的场面,在音乐中揉入了一点墨西哥风味,便完全不同了。
多了墨西哥式的诙谐,少了所谓美国大片式的拘谨,令人倍感轻松。
谭盾说过:“电影背景音乐并不是电影的主角,但是它能够表达导演没有在画面中没表达出来的情感。
” 这里的配乐就恰到好处。
[3] 演员,这里找了一个由墨西哥风格的女演员。
人与风景的融合,使画面协调,让叙事流畅。
墨西哥式的狂野,混合着墨西哥式的快乐,让人身心愉悦。
(后来才知道这两个都是好莱坞最红的,罪过罪过。
) [4] 这部片不是所谓的大片,让人觉得十分清新,有时候小制作,更能够远离一些商业化的东西,让电影更能够表达导演所想的。
好片。
到了影院才发现新电影不少,可能看得不多,原本打算拿《撒哈拉奇兵》“开刀”,可惜时间不允许我再看这部长达2个小时的电影。
百般无奈下,选择了这部被售票员推荐为“挺不错,喜剧片”的影片(不要相信那帮只知道卖票,不懂电影的人的话),而我主要选择的它的原因,是为了 吕克·贝松 这四个字。
果然,现在只要有他名字的电影,好的也会让人觉得很难受。
落套的开篇,用过无数次的故事情节,看了五分钟就知道十分钟是什么情节,没有一丝亮点,不知道这位成名已久的法国导演怎么会越发的平庸。
中间那位教两位美女如何抢银行的“老师”,这个角色我认为可有可无,对故事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作用就是让两位美女事有源头的掉进河里,消除矛盾。
在满是铃铛的银行玩平衡木的那段让我想起了《纵横四海》,影片最后,在车厢那段,有些《黑客帝国》和《十面埋伏》的意思,子弹、匕首漫天飞舞。
其实想说的更好一些,可整部影片不叫人提一个精神,,先这些吧,等哪天再补充。
抢银行的三条原则:1.绝对不能被打死。
2.只能用一只手拿东西。
(不要让手拿不动了,绝对不能贪心。
)3.全身而退,这才是最重要的。
两个出身悬殊的妙龄女子,彼此都是为了复仇而走到了一起,她们做的是抢劫银行。
而要使抢劫成功,相互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这部电影,教会了我吻。
怎么吻一个男人。
这部电影,教会了我即使为了痛苦的过去而行动现在,也要快乐。
经典对白:——还有几颗子弹?
——我不知道。
——你必须知道。
很多人因为不知道还剩几颗子弹而送命。
和《曼谷杀手》中的说法一样,抢银行并不难,关键是抢完了怎么脱身。
无非这里是抢劫,那里是杀人。
好奇怪七月看的片这么少,少得一只手就能数完,大概是因为周末的活动多,挤掉了看片的时间吧。
不过大热天躲在有空调的小房间看一部有趣的影片还是很惬意的。
得知这部片子还是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广告里,于是bt搜了来放着,得着空便马上翻出来看。
故事很简单,两个性格背景迥异的女子因为共同的仇恨走到一起,为了挽救土地和人民,她们学习抢银行,与侵占家园的邪恶势力展开巧妙的斗争。
情节很流畅,没有拖沓的过渡,没有冗余的设置,行云流水的节奏和片子的主题吻合得恰到好处。
虽然主旋律是复仇,题材却是喜剧,妙趣横生的细节,精灵古怪的人物,紧张中也充满了欢快,很奇妙的结合。
嗯,两个美女主角很养眼,二人从相互轻视到彼此关怀,日益加深的友情令人心生温暖,很多时候友情的绵长比爱情的热烈更能打动我心。
一部以娱乐观众为主题的电影,其中一切一切元素的展现都应是以博广大人民群众会心一笑为出发点的。
——题记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墨西哥,银行家们家开始靠霸抢农民的土地来赚取利润,农民就不得不起来反抗,而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们俩在影片里承受了杀父之仇带来的切肤之痛,靠打劫银行来救济穷人,有些敌后作战全民皆兵的味道。
然而影片的魅力还不在于墨西哥优美的风光和牛仔们奇帅的拔枪姿势,而是在两位女主人公的表演上,两姐妹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和悬殊的受教育程度,当然也就成为了源源不断笑料的来源,反对强权的女性都有着坚毅的性格特征,两人骑着骏马背着钱袋驰骋在夕阳下的画面让人感觉出强烈的西部片味道。
影片以美国人独有的风趣幽默为主调,两个女人为不断互相吐槽及攀比吻技而乐此不疲,让人开怀一笑的主旨贯穿影片始终。
如果你的生活苦闷到不行,此片值得一看。
<侠盗魅影>,给我的感觉:也算是一部成熟的女性题材的新演绎.十几年前,琼瑶风行,打破所有人的观点,让人正视爱情,在我们那时人的心目中,基本上没什么回避这个问题,很长时间,觉得爱情是很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爱情,可能是你太功利,或者太自我,相信一个人只要是美好的,就应该去爱,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爱,失败的爱情,几乎让人有种失去一切的窒息感.....事实证明,我们的时代永远在踏出一步又一步,虽然我不敢说它一定是向前.两个美丽的女人,虽然出身各不相同,境遇也不相同,但是一切都在很戏剧化,绝非激烈的矛盾下展开.男人在戏中成为一部分,而非女人的全部,抱着半游戏和半欣赏的态度对待男人,将性体验作为一种尝试,男人生命中是最爱红玫瑰还是白玫瑰还是留给男人自己去思考好了.把人生的归属问题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人是属于哪片土地,信仰什么生活方式在这个影片里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男人的份量,行侠仗义,不是有所做为,仅仅只是作为自己信仰而活的一种表现,那些本来都是男人思考的事情现在也轮到女人披挂上阵了.所以基本上很是喜欢这部电影.里面笑料虽然不是暴发似的,但都让人觉得能咧开嘴,并不需要人动什么脑子,也没有做任何煽情的表示,一路平坦轻松.虽然两个女主角各有千秋,但是仍然觉得墨西哥的本地演员更被编剧多加着墨,比如抢劫时看到镜子就会自然想去挽头发,不愿意扮演新娘是因为不愿意穿廉价的衣服,而只有她才觉得玛丽雅会被认出,因为那鞋子和衣服不配...每次打枪就会打隔,必要的时候也贪婪无比.这使得她并不黑暗灰色,显然导演和编剧都没准备塑造什么英雄,而只是讲述一段传奇,也好,做人忠于自己足够,未必要做英雄,是小女人就尽情本色.相比来说玛丽雅的戏就少多了,个性化突出的地方也不够,虽然我觉得表演的技巧上来说,两个人应该差不多.演玛丽雅的演员,是绯闻不断的佩内洛普,怎么说呢,觉得她外表上的个性化的东西好象少了很多,人也瘦了不少,整个人的感觉是另一个凯拉·奈特丽一样:P,没别的,就是在想,啊,可真瘦呀...但是因此,五官确实是很突出.不少人觉得她就是花瓶吧,上次好象也是看个法国电影看得她的表演,怎么说呢,我觉得她演戏就象琼瑶时代的林青霞,有她,电影象那码事,也好看,但是,仍然不会有人记得林青霞有表演,琼瑶片有特色,或者这也是导演没有让她做第一女主角的原因吧.老妈的评价,两个女人中,她更漂亮一些:)美中不足,配音很差...好象中国出不了什么配音人才一样...
不管它情节怎么老套都好,但这一晚上真的很开心。
最为喜剧片来看,不错啊。
另外,美女的身材真是好啊......我一个女的都觉得怦然心动。
小蛮腰,大胸围。
挺拔啊。
那衣服,那帽子,真是帅呆了。
就冲着两点,四星!
什么都无法分辨出来,只是觉得,这时间不算白费PS:我更爱那农民女。
更加美丽。
看妹子
无脑低幼剧。爷偏爱佩尼洛普有道理的。人人都有卖萌技。
不喜欢这种西部风格的。
有点难看 太不可信了
我记得最幽默的一句台词是god is not at home right now ---by the prist,哈哈~~~
那是一个城管+强拆的年代,和现在的一样,可那时候还有侠盗们,而现在呢?
西班牙美女
没床戏。可惜。
觉得就是吕克贝松风格,果然‥
真说不清楚喜欢谁多一点
音乐赞~~!!
一星给风光+音乐。一星给佩内洛普•克鲁兹。一星给马和边牧
喜剧片嘛,就这么拍呗
烂片
3P的梦想……从此爱上佩内洛普和萨尔玛~
当时看的笑死啦, 和小丹丹一起看的.
爱美女者不可错过。
两位大美人
不错
美女啊,看美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