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豆瓣上似乎对欧美系列的剧或者类似的剧格外宽容,这部剧在我心里达不到9分的评价,或许是因为整体能看到第三季的人都是看过前两季的,所以整体评分偏高,第三季整体而言不如前两季,节奏还好,但是这bug也太多了,有些时候人物剧情的反转来的让你措手不及。
警察这一集更是不知道怎么评价,更拉闸?
更变态?
这一季看不到两边的斗智斗勇,教授也明显不如之前睿智了。
第一,恶魔岛计划,起到什么作用了?
像设计的目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做到了吗?
没有!
这么大的杀招,不用在最后逃跑的时候分兵两线决胜,愚蠢!
第二,如果撒一些黄金粒出去街上,不用多,围观群众和警察都疯了,警署中心也会认为要出逃,加强全区警备,反而更慢知道被耍。
如果号召群众拼死站在建筑物门前做人肉盾牌,一天一万欧元,肯定无数疯子社会底层的人从感情到利益都愿意。
外面给人每天打钱结算,人肯定越聚越多,不需要花1亿欧元撒钱,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第三,教授不知道自己会被定位?
不如每12个小时私人飞机2小时换1千公里之外的地方。
警察兜死也找不到。
那么有钱了,还不提升装备。
愚蠢到爬树。
第四,蕾凯尔号称更懂警察,不知道新来女人的口碑?
都是顶级负责人,都是二十年警队谈判主持人角色,谁不知道谁风格?
必须想到内罗毕孩子的弱点,你都用过里约的爸妈策反了不是吗?
自己不先找到孩子藏起来?
愚蠢。
第五,厂长又进来了还让他进?
第一季要命的事儿都是他搞出来的,打出去一队人差点导致所有人全死了。
还不知道所有有脑子的人和警队的人和漂亮女人都不适合人质不如先送出去?
第六,第一次用氟烷催眠打进去的小分队为什么只有四个人?
为什么不是四十人四百人?
那不早就结束战斗了吗?
警局愚蠢到这么不可信?
查查普京进体育馆了多少人?
第七,把人质绑成一排不能动不能转身不带防弹衣,拿真枪对外。
劫匪在后面狙击点射。
谁还敢正门强攻?
警察谁敢开枪?
一百年写一次剧评,必须要献给我最爱的神剧之一:《纸钞屋》!
作为一部小众神剧,追完了都无处倾诉与吐槽,也只好来这里一吐为快。
首先更正一下:这部剧狠就狠在不是网飞拍的,不是网飞拍的!
只是网飞买了播放版权而已!
欧美人追这部剧都追疯了,国人不要嫌弃人家是部西语剧就歧视,这部悬疑剧赤裸裸地诠释了百年大国西班牙的编演实力,完全不输当年的《越狱》和《绝命毒师》。
抢银行的主题一向是本宫最爱,任何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都堪称艺术!
我认为完美的犯罪也不例外!
然而,目前所有抢银行主题的电影和剧集中,《纸钞屋》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唯一一部不光有剧情,还把每个小人物性格都刻画地如此细腻生动、如此淋漓尽致的神剧!
不接受反驳!
如果你已看过她的第三季,还和我说这是部爆米花剧,那有请这位大侠再列举几部类似有营养、有人生哲学、有三观的爆米花影片给我,先谢为敬!
友情提示,以下涉及剧透-坦白说,看完第三季的第一集完全扼杀了我继续往下追剧的欲望,真的想直接弃剧了!
编剧可以有一万个让这帮劫匪重聚并再次作案的理由,却偏偏要把女主的脑袋描绘成性感的大屁股,让她永远用屁股思考,来顺出续集,简直是不可理喻了吧!
尤其只要屁股够性感,就可以一路开挂,不写死你,让你上身着西装下身也要不穿裤子,只要有胸有屁股,总有你的戏份。。。
但是,越往后看越欣赏编剧!
Rio经过刑房的洗礼,终于成熟懂事了,没有让人失望。
我要是他肯定也会甩了Tokyo,她不值得Rio对她这么好,Tokyo就是个女痞子,仗着自己有颜值就滥情得很!
30+了也还不懂珍惜二字,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红颜不在吗?
Rio比自己小那么多,吃着嫩草,还辜负人家。
然而小鲜肉Rio真的是个骨子里就非常善良的大男孩,即便分手了还那么友善,依然祝福Tokyo,可分手这件事的确很见人品,Tokyo就是个很自私恶毒的女人,无法喜欢这种性格的女人,她总认为全世界男人都应该来爱她,还要拉低整个团队的智商,实在是绣花枕头!
说到Tokyo会离开Rio,其实个人觉得她打心底里真正爱慕的应该是教授,爱慕教授的高智商和总是全局在握给她带来的安全感,但又远远觉得望尘莫及,毕竟自己只长了好看的屁股却性格鲁莽读书少,而教授可能是整个团队里唯一不用下半身思考的真正有头脑的男人了,所以也就是为什么教授是团队里唯一不会被Tokyo蛊惑的男人,尽管教授承认Tokyo是人间尤物,可真正能让他动心的一定不会只是外表,还需要有头脑,能与他心灵对话!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Tokyo见到蕾凯儿在教授身边时,醋坛子直接翻了,而教授原本也想让蕾凯儿回避,毕竟作为一名学霸呆子,他显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好女人和女人之间的问题,但以他的智商,他完全清楚Tokyo是爱慕他的。
柏林作为此季的灵魂人物不得不提,从一开始提到要抢国家银行,我就料到这个想法会是柏林的,而因为柏林的死,即便Tokyo不惹事,其实教授也完全有理由为纪念兄弟、实现兄弟的夙愿而召集大伙再干一票大的,没有人会介意自己钱更多吧,更何况是土匪!
就像编剧让Nairobi解释的一样,他们就是一群靠这样偷盗的刺激才能飙高肾上腺素的瘾君子,正常人的生活怎么能满足他们这群疯子的high点、让他们有高潮感呢?
柏林我是欣赏的,我欣赏他的人生哲学,欣赏他敢爱敢恨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欣赏他不遗余力、用力享尽剩下不多的活着的时光!
但作为一个职业偷盗者,尤其身为整个团队的leader,确实不该把计划分享给他人,这不仅仅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去鉴证爱情,这还在把团队其他人的性命当儿戏,显得幼稚、自私、不专业和不负责任。
如果你们是侠盗情侣,两人偷盗,不涉及他人生命也就算了,当涉及到团队的时候,就不该这么任性,拿其他人的命开玩笑了吧!
柏林,此刻你的团队意识在哪里?
但我还是喜欢柏林的,这位浑身散发着考究的优雅气质、高知高学历的艺术家,在人格魅力上极具观赏性,正如人们所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缺陷的地方,也正因为不完美,才真实得可爱!
他哪里都聪明,只可惜永远输在爱情上!
即便屡次的婚姻失败,也依然相信爱情,也依然像没有受过伤一样去迎接下一场恋爱,难道他不是个超可爱的人儿吗?
如果他爱上我,我一定不会让他失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想夸一夸这部剧集的剪辑,神一样的存在,把导演要求的反复倒叙穿插来讲故事的手法表现得酐畅淋漓,让情节紧张紧凑!
导演在叙事清晰的同时,不忘刻画每个小人物的故事主线。
使他们的性格鲜明,就像丹佛充满魔性的笑声在你脑中回荡。。
由于所有前期小背景的铺垫,导致教授在听到那两声枪响时一脸痛失我爱的表情,也是飙戏飙到了高潮!
还有一位十分想夸赞的小人物是那个银行经理,真的很会演。。。
让人哭笑不得,又对他印象深刻,特别写实的一个角色,我相信在你的现实生活中,身边一定有这么不招待见、活得很好却又打不死的小强。
目前的剧情发展已经越来越高级了,这一季的明抢,直接拔高了教授团队的三观,从偷盗,升级到劫富济贫,以及到对政府和社会制度的挑战!
这样的境界,你告诉我说是爆米花剧?
同时,感谢编剧让这一季警察的智商飙高了20%,这样才更有看头!
那个孕妇的人设,真是让人又惊又喜!
她有点强迫症的小举止,给整个警署都提高了安全感,全程智商在线!
喜欢她,虽然她手段辛辣,但也是能对抗教授的高智商了!
期待第四季,更新是说2020年在我的生日月上线!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开心!
谨以此纪念团队中的女演说家Nairobi!
如果最后是丹佛陪同在她身边,也许她就不会死。。。
团队中唯一有点脑子的女人了,超喜欢她每段鼓舞人心、充满感染力的演说!
没准儿她的儿子未来也会是个高智商犯罪者,会为她报仇………………………………………2019年8月3日更新:看到文后有很多豆友评论,有人舍不得Nairobi就这样挂了,也有人认为她不会死,分析得头头是道,不得不承认,我也特别同意一些豆友的观点,从此季编剧又写回柏林来看,编剧真的是用足了劲儿想满足观众们的喜好,知道柏林拉动着一大票粉丝,是观众们的心头肉!
但我还是认为她死了!
如果Nairobi不死,留着去下一季,也不懂她的角色还能发挥什么作用?
并且胸前这样挨枪子儿都不死,那满满的主角光环效应是不是瞬间拉低了整部剧的高级感,同时也削弱了孕妇警官对抗的力量!
如果Nairobi死了,我可以理解的是,她曾经当着胖子的面勇敢告白了一直以来暗藏心底的爱意,感觉心里不再藏事是不是就已经预示着什么了… 而胖子对她的示爱并没有接领子,她不找个合理的借口出局,仍保留在团队是不是略显尴尬?
她可能要死,毕竟死前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一切预示都是死而无憾了吧!
我想编剧也是足够尊重观众们的感受了……不过上述也只是个人猜测,非常欢迎豆友们继续讨论,期待第四季揭晓答案…我是分割线~~~~~~~~~~~~~~2020年3月15日更新:网飞的广告已上,4月3日更新!
正好开启🔛我的复活节彩蛋假期👻👻👻
一项伟大的事业居然毁于蝼蚁之事,难听的,是“活该”,好听点,是“命中注定”,我实在无法忍受这一点,弱智行为怎么能有?
伟大的事业怎么不能有深思熟虑,不能有极致的细节?
真的不配赢,说的就是你,tokyo等一行人,怎么能活得到第三季?
是编剧的问题吗?
我崇拜伟大的构思、为之做出的千锤百炼的推敲、滴水穿石的坚定信念,但我就是无法忍受脑血栓式的白痴行为。
我直接脑梗死亡。
不配赢。
第一季,东京一贯冷酷的旁白音调在说起锐欧的时候,瞬间转成无限柔情:锐欧,他是我的软肋。
所以,在劫案的一开始,锐欧意外中枪,东京就慌了神朝警察开枪,揭开了教授完美计划失算的序幕。
但我们不怪东京,可能因为她漂亮吧……第三季,内罗毕的软肋,是她儿子。
当本季的第一号碧池大肚婆女警牵着内罗毕的儿子来到银行门前,内罗毕大意轻敌来到窗户只为瞄一眼儿子。
幸福只维系了零点零一秒,她的笑容瞬间被狙击手的子弹打碎。
心好痛!
然后轮到教授,他的软肋自然是第一季的第一号碧池女警,但这一季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劫匪里斯本好吧,看在教授的份上,接受你反正我们也有了新的讨厌对象😠当片中响起了啪啪两声枪,奔跑中的教授无力地瘫跪下来,一向镇定自制的表情已经无法控制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可置信的震惊和悲伤。
好心疼!
作为观众的我们还会有一丝怀疑,哎呀,说不定里斯本没死呢,等等看啊!
但是教授阵脚已乱,愤怒让他的复仇之火直冲云霄。
开战!
首先,说下东京,剪了头发,感觉没有灵气了她和锐欧的故事其实是顺理成章的。
像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侣一样,最初,一见倾心,互明心意后,腻腻歪歪,含情脉脉像足连体婴。
渐渐,时间总会让人清醒过来,开头视而不见的性格差异现在再也无法不正视。
先先醒过来的是东京,对锐欧说她要离开那个冷清的孤岛,还不要锐欧跟着。
东京是一团火,注定不甘平淡,她要日日笙歌,朝朝酒醉。
(若我有那样的身材和脸蛋说不定也会这样做……)锐欧就像一只小绵羊,眷恋着东京的热情,哪里舍得她离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婆婆妈妈地当断不断,一通电话暴露了位置被守株待兔的警察逮着了不是后来好不容易被放回来和伙伴团聚,东京自然还是爱他的。
这时,小绵羊终于清醒了,像个懂事的大男孩,说:我永远不会像爱你一样去爱别人了。
但是不想再做你的宠物狗,他想要一个正常的家庭,两三个娃在院子里长大。
整体框架,巧妙而大胆的抢劫构思,教授一直以来内心的坚持和崩塌以及警匪双方交手过程都值得五星。
无法认同的欧美不分时间场合的无限圣母价值观扣半星,病态的政治正确扣半星(两次警方核心都是女人,第二次光女权不过瘾还来了一个丧偶的精神状态不太稳定的孕妇,男性警员都不大给力,唯一一个全程水准在线的女警督前夫线索检验高手还是个人渣,匪方有同性恋,第二季还是两个,有不在意同性恋甚至可双的姑娘,有越来越多且无法胜任的女性(斯德哥尔摩进去除了制造冲突以外完全没作用,东京喷的人那么多就不用再多说了吧,事故发生器加团灭制造机,舞台无限大的最佳第六人,内罗毕确实好,可惜被抓住了弱点一发入魂,戏份极大减少,啊我非常乐意把那俩菜鸡祭天了换内罗毕),有少数族裔,有非西班牙人,核心教授长了一张有点像印度裔也可能是非裔混血的脸,黑眼黑发)。
匪方自己无限作妖疯狂政变相互捅刀最后和和美美一家人顺利收工扣一星(讲道理把作妖的内容删一删四季的内容缩成两季这剧还能上一个台阶),两次都匪方都强行降智,无比坚持把控制不了的人留在银行里放任他们搅风搅雨扣一星(降智的内容看过的应该都能感受到很多,有的确实是上帝视角才能看到,有的也许是价值观问题,有的影响没那么大,但是这一条,实在是费劲。
第一次劫案就算了,没经验,第二次都已经提前预料到了保安队长控制不了,教授也坚持不杀,那就绑好手脚蒙上脑袋直接大门扔出来啊,那个人渣安东尼也是,把不好控制的扔出来不就减少意外了。
教授已经提出了把不可控因素,比如保安队长,排除出银行的方法,柏林也说了保安队长肯定不配合,那就直接扔出去啊,为了引发矛盾而引发矛盾强行降智有意思吗)。
柏林一个人加一星,高智商执行力强有礼貌的精神病没见过人气低的。
讲道理这个制作团队真想往好了拍打磨精品不拖集数,即使有难以接受的价值观和政治正确问题,这剧也值得很好的评价,只能说为了多恰两口饭多拍几集强行添💩太可惜了
对抗,几乎是在瞬间升级。
不再是盗窃、抢劫,是在与国家机器对抗。
对抗,几乎是在瞬间升级。
不再是盗窃、抢劫,是在与国家机器对抗。
对抗,几乎是在瞬间升级。
不再是盗窃、抢劫,是在与国家机器对抗。
对抗,几乎是在瞬间升级。
不再是盗窃、抢劫,是在与国家机器对抗。
对抗,几乎是在瞬间升级。
不再是盗窃、抢劫,是在与国家机器对抗。
对抗,几乎是在瞬间升级。
不再是盗窃、抢劫,是在与国家机器对抗。
对抗,几乎是在瞬间升级。
不再是盗窃、抢劫,是在与国家机器对抗。
对抗,几乎是在瞬间升级。
不再是盗窃、抢劫,是在与国家机器对抗。
professor已经心理上崩溃了,在自杀式的抢黄金计划中没有太多可行的逃跑计划,纸钞屋第四季剧情应该这样写:线一,接下来professor指导巴基斯坦那群雇佣黑客,入侵tv,放出两个消息,1,警方利用家人威胁击杀了内罗毕,2,放出部分类似维基解密的红盒子文件涉密信息(主要针对当前银行外的负责案件的主要领导人员),这样可以赢得民心和扰乱敌方阵脚,毕竟火箭弹下去民众开始动摇了。
线二,警方抓捕了里斯本(前警探拉克儿),安吉尔(里斯本当警探时的备胎舔狗)会直接接触和审问里斯本,里斯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安吉尔,把她还没死的消息放出去,或者是里斯本谈判能力够强的话直接策反安吉尔让其倒戈,这样professor那里压力就小了不少。
线三,银行大门打开东京和里约两人直接火箭弹向警察开火造成伤亡,如何挽回民心,线一是一种解决方案,另外就是把熔好的黄金粒用气球飞出去散发给所有围观民众,警方肯定会击落黄金气球,使黄金落在银行门口,如果民众疯狂的话,会突破警方防线来抢钱,此时团队可以利用民众混乱逃离,如果民众无法突破警方防线接近银行,那就使黄金粒飞向民众直接让他们抢,争取民心。
线四,前面的利用近距离的混乱逃跑计划失败的话,那就只能用来自东方神秘故国的神奇秘术了—易容术,选取某些人质,复刻他们的脸,发型,然后把他们关进银行密室,此时团队人员利用他们的脸,再加上面具,跟着人质一起混乱进入逃跑人群,上了警方的救护车,此时身上要有血,这样才能进救护车而不是被直接提审,在救护车转移的过程中逃离over彩蛋,政府秘密跟professor谈判,今生不再召集团队参与任何抢劫,以及煽动民众反政府,条件:释放拉克儿,特赦抢劫团队(我估计经过第四季,抢劫团队剩下的人应该不会超过5个了)致敬——V字仇杀队+越狱+银行劫案
东京看前两季的时候谁会没有冲动想两巴掌扇死这个自私、蛮横、愚蠢、自以为是、不顾全大局、感情用事、肆意伤害他人而不自知的东京. 不成熟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锐澳也跟着东京胡闹,两个以荷尔蒙为代表的完美结合给队友头上种满蒙古大包,但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成功了,虽然以东京害死了莫斯科以及奥斯陆的惨烈牺牲为代价。
第三季的一开头又一次以东京的作死害得锐澳被抓展开。
但是就在东京一开始想离岛出去浪几天跟锐澳说的那段话时,从那迷茫、心意已决却又无限爱怜地看着锐澳的眼神中,似乎在那一瞬间,我无限无限理解了东京,在爱情里,这样的东京和锐澳,不就是那个曾经经历过爱与被爱年轻的我们吗。
东京。
单亲家庭(仅从第一季东京给母亲打电话家中只有无助的母亲一人来判断),仔细想想,这个团队的每个人物几乎都是单亲家庭(除了锐澳),也许这和他们童年缺乏爱和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犯罪以及形成的自由洒脱而又想要不断寻求刺激的生活方式脱不了干系。
从家庭而言,东京显然是缺乏安全感的。
东京勇敢、刚烈、决绝、自由洒脱、游戏人生。
也许和童年缺乏父爱有关,她始终在寻找。
寻找,迷失,离开,失去。
再寻找,迷失,离开,再失去。
从她身上,能感到多大限度的自由洒脱,就有多大限度的不安和迷茫。
这一点,是还没有经历真正失去的痛苦的东京还不曾了解的。
她以为自己是强大的,满不在乎的,酷的,因为她不爱任何人,她只爱她自己。
她的生活一切都以快乐得没有明天而不必有明天为前提,她可以在跟锐澳无限翻云覆雨之后,又和丹佛抱着酒瓶躺在一张床上,看穿丹佛的心思后调戏又有些跃跃欲试地问他是不是想和自己做爱。
如果不是莫斯科执意搅局,东京是不会拒绝丹佛的,只要她想。
东京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她又总是一副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模样,因为她对自己很诚实。
在任何一个产生迷茫的阶段,她会第一时间告诉对方。
从根本而言,她不希望伤害任何人,她并不以伤害别人为乐,相反,她很珍惜真正爱她的人,她害怕伤害对方,但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和在对方对自己的期待中,她始终不知道如何平衡这种遵从自己感受又可以做到不伤害对方的局面。
所以在第三季一开始,和锐澳度过一段无忧无虑的捆绑甜蜜期之后,她会对锐澳说,锐澳,我需要人群,我需要离开这里,我需要短暂地离开你,我不知道会不会是永远,我爱你,但我必须得出去。
面对锐澳的无措,不舍,还有无限眷恋,东京很难过,她的眼神哀伤,那一刻,她甚至希望锐澳不那么爱自己,她不忍看到锐澳那样难过。
她爱锐澳,但是这份爱开始让她感到疲倦,失去自我,她无比坚定地选择离开。
锐澳东京这样的性格最容易吸引到锐澳这样未经世事,对世界对爱情都充满浪漫幻想的小男孩。
锐澳是全剧中唯一一个来自完整家庭的存在,在一个正常轨迹生活了二十几年的男孩,对东京这样鲜活激烈富有神秘气息的酷女孩没有任何抵抗力,他迅速坠入比自己大12岁的东京的情网。
这个二十岁的少年,他的爱情完全由东京书写。
他爱东京爱得盲目,爱得发狂,爱到可以付出一切,牺牲一切。
只是因为此时的锐澳,还没有找到他自己。
在爱里,我们总是被那些有着强烈自我的人吸引。
尤其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不能明白,爱是由许多教科书式的条条框框所组成,那些我们年少轻狂爱到不能自已的人,实际上都来自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纷繁复杂的幻想罢了。
我们急切地寻找这些符合我们幻想的人,我们来不及也不想要了解我们自以为爱着的这个人本身,一旦遇到一些看起来闪闪发光的人,便不顾一切坠入爱河。
犹如锐澳,爱上东京的他无数次想象着计划成功以后他与东京浪迹天涯永不乏味的流浪生活,而东京,在这种自己想要的人生中是一个那样完美的存在。
锐澳爱东京的勇敢,决绝,洒脱,因为自己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未知的畏惧,而东京对一切突如其来的危险和操蛋的生活都显得那样自如,那凶狠又无谓的模样总是令锐澳困惑又无比钦佩。
横跨12年的混世经历让东京在锐澳面前显得那样伟大而富有神话色彩,与其说他爱东京,不如说他敬佩东京,东京就像那个好像永远到达不了的自己。
他爱的,是那些他不曾经历过的世事和绝望,东京在这些绝望之下痛苦而快乐地活成了这副模样。
如果锐澳没有因为东京而经历一次几个月的炼狱生活的话,他也许会一直爱着东京。
在东京感觉到开始厌倦和锐澳的岛屿惬意生活,而执意出岛想要呼吸一个人的自由空气时,她就那样迫不及待地丢下惶恐的锐澳,被锐澳深深爱着的东京一直都是一个骄傲的胜利者,就连她离开时,都是那样漫不经心,尽管看似不舍,其实更是一种对锐澳的爱怜,在她那清醒的眼神中,写满了对爱情游戏的参透和疲倦,她要去找回自己了,她不属于任何人,无论一个多么爱自己的爱人,都无法让她停下追寻自己的脚步。
于是在她离开后,一面是撕心裂肺,感觉自己离了东京一刻也不能活的锐澳,他想念东京到发狂,无法做任何事;一面是拼命呼吸新鲜空气,全身每个毛孔都充满自由与愉悦而全然忘记锐澳的东京。
那个锐澳一直捏在手里,一秒也不曾放下,期待东京打来的电话,直到东京玩到筋疲力竭时,才终于拨通,而这时锐澳也因为这通电话暴露身份被捕。
意识到可能就此失去锐澳的东京此时又再次像一个打了鸡血一般的战士一般,穿上战袍举刀奋进为寻回自己的爱人而战斗。
这份看似逐渐走向平淡而就此消逝的自己的那份对锐澳的热情,又突然被这个充满肾上腺素的救人计划而点燃,就如内罗毕所说,我们救的不是锐澳,只是因为我们都是一群无法摆脱这份肾上腺素狂飙的亡命之徒罢了。
东京会心笑笑,她当然完完全全就是这样的一份子。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救援,东京和锐澳还能走多久?
东京现在没有时间去想这个问题了,她要先救出锐澳。
千难万难,终于救回了锐澳。
经过了几个月非人折磨的锐澳,总算又好好地回到了东京身边。
而此时的锐澳,眼神里有疲惫,有感动,有劫后余生的如梦初醒,但更多的,锐澳拥有了一份历尽沧桑的成熟和坚定。
再次面对东京,锐澳眼神中依然是有爱的。
躺在浴池的锐澳,看着性感如初的东京缓缓褪下衣衫,性感的黑色内衣,熟悉的挑逗场景。
锐澳看着这个在眼前动如脱兔的东京,似乎历尽千山万水。
他在静静地欣赏,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般,却终不再有那份想要迫不及待占有的念头。
这一刻他意识到,他终于不再爱东京了。
这份适合远远观赏的艺术品并不是自己想要与此共度一生的伴侣。
“东京,我们不能再在一起了。
我想了很多,以前我总是跟在你身后,像个宠物狗一样。
在牢房里,我发现我是坚强的。
我以前会害怕,我害怕没有你的人生。
在岛上,你离开的那三天,我整个人失控,好难受。
我不想再像那样了,东京。
看,现在的这些是你想要的,但我不想要,在你的云霄飞车上过日子。
”
“我这辈子从来没像爱你这般爱过谁。
”锐澳泪光闪闪地对东京说。
“那也没多了不起,我也才22岁嘛。
但我到70岁,也依然会如此。
”东京悲伤着沉默不语。
锐澳抚慰着摸摸东京的脸,如一个四十岁的成熟男人一般。
这样爱怜心疼的眼神,与那个当初扔锐澳一人在岛上的东京如出一辙。
“锐澳,不要离开我。
” 东京紧紧拥抱着锐澳,像紧紧抓住眼睁睁看着缓缓流走的流沙。
“你听到没有,不要离开我。
不要离开我。
”“你会过的比我好。
你很性感,你又有钱。
过几年我们会再相逢,我会带着两三个孩子,抱着几袋食品杂货。
而你,会坐在拉风的敞篷车里,跟个帅气的巴西黑人在一起,我们会一边喝酒一边笑谈这些事。
” 锐澳像是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一般,笑中带泪,尽是释怀。
东京疯了一般拼命地摇头,几乎用哀求着对锐澳说,我想和你一起回岛上。
锐澳一把抱过悲伤不已的东京,像是抱住那个过去的自己。
锐澳就像做了一个美梦,梦醒了,锐澳回归属于自己的平凡生活。
他要的不过是一个令自己安心的妻子,三五个孩子,安心困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
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恋,最终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从前自己爱东京爱的无所顾及,无知无畏。
如今,经历过一回真正痛苦的锐澳终于开始找到那个平凡但也能够独立坚强的自我了。
这样的自我,首先要摒弃那个需要通过爱人获得认同与看似嚣张且强大的锐澳。
平凡也可以是强大了,如今自己要的生活,不再需要不断注射的肾上腺素去获取存在感与生命的意义。
而东京,她似乎一直行走在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轨迹。
她是那个永远不甘平凡,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奔放热情的自由女神。
她会开着敞篷车,和帅气的巴西黑人在一起。
她还会失恋,她会痛哭,哭过后又会无比灿烂地继续享受属于自己的快意人生。
锐澳也许并不真正了解东京,就像东京也总是不了解自己啊。
东京也想要稳定的生活,她或许比谁都想要稳定的生活,但是她更需要一个懂她的另一半,像放风筝,这根线放得出,也收得回。
但锐澳显然也不是这个人,更多的时候,东京只是比别人清醒得更快,那是因为,她太知道潮涨潮落之后,平静的沙滩若没有心理准备会让人多么失落。
于东京而言,这场爱的游戏结束了,尽管她有万般的不甘。
许多人不能理解她失恋后的丑态,在电梯里对丹佛做出出格的举动,像一个弃妇一般毫无尊严地堕落。
但这只是褪去最后一层不羁、脆弱不堪如婴孩般无助的东京。
不懂如何爱自己的人始终无法懂得爱人。
伤害别人之前,自己早已浑身是伤。
锐澳给了东京很多很多的爱与希望,但锐澳还不够强大。
可是谁又能去拯救谁呢。
有评论说东京其实很爱教授,因为教授身上有那份安全感,还有拿捏住自己的智慧,但教授,不会爱这样脆弱不堪的东京。
看到大家对这个角色有诸多谩骂,作为一开始的其中的一份子,我本人并不为这个角色做任何开脱,仅以脱离剧情本身之外的对这个角色的感知呈现出来与大家分享。
感谢导演在诸多元素的本片呈现出关于爱与自由,以及完美计划与不完美生活的多维度探讨。
除了东京和锐澳之间的爱情,剧中柏林与教授,教授与女警官的一些对话也有许多值得分析的点。
期待看到类似的关注点,如果之后有时间,也想继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最后,对于东京,我个人总对她有一些突破式猜想。
如果东京能从失去锐澳之后彻底领悟,我相信她会是本剧最大的亮点。
如若和锐澳不再有继续的可能,对她最质朴的幻想是,即使一样的敞篷车,一样的帅气巴西黑人,她会有一座房子,生下了自己的孩子,穿着白t从厨房端出一盘新鲜出炉的披萨,搂着丈夫和锐澳碰杯笑谈当初一起做的傻事。
祝福美丽性感的东京,获得属于自己安稳平凡的幸福。
节奏依旧在线,通宵走起
人为刻意制造冲突,不自然。持械抢劫,闹什么不能死人,虚里吧唧的
看过
不理解说不好看还打5星的
1. 剧情比第二季弱智程度不减反增 2. 犯罪还越发犯出光荣感什么价值观
成本肉眼可见的提高,新的剧情更加刺激,竟然还有内马尔友情客串,好看!
国家可以接受他们在街上部署军队的事实,国家可以接受你进入国家储备金库偷走金子,但有一件事他们绝对不会容许,国家不容许你知道他们的秘密。上次抢劫内罗毕是钞票专家,这次化身矮人矿厂老板娘hhh,不管怎样都好美。狼来了的典故,也是很服气艾丽西亚的“公关”神操作了。这个女人太狠毒了。一口气看完,最后一集好难过,内罗毕不要死…(>人<;)我真的太喜欢Berlin,他人死了,但是整部剧都无人能忽视他的存在。
最爱内罗毕,求她别死!!!!那孕妇下令在儿子面前亲手开枪杀他妈,简直不要太没人性…
豆瓣评分突涨十有八九是因制作成本显著提升,上来故事发生地就辗转世界各国,虽然看起来都像是在同一个地方拍的。本季开发另一条故事线,以挽救同伴之名让一群已经逃之夭夭且盆钵满满的劫匪重新聚集干一票,凸显出本剧的家庭主题,结合前两季的某些桥段,也可勉强称之为革命友谊。具体做法仍继承发扬了前两季的缺点,新加入的三个角色并无有效事件支持做人物,彻底沦为功能性过客。而两个本该退场的角色,一个挂掉的强行插回忆段落加戏,另一个活着的强行参与事件,看不到任何必要性,就算角色本身人气不低也好歹想点周全的方法插入吧。此外,头脑风暴式的剧本创作方法在长篇幅短时间的故事里已显现弊端,即小事件必须做大做极端,而在整体上又以简单的化解方法将其掩盖过渡,导致事件没有持续性地发挥其应有的强度,没有前两季那种步步为营的感觉了。
……这已经不算是智斗犯罪片了吧,警察一个比一个弱鸡,本来以为来了个大佬,可以看智斗了,结果也差不多,所以这应该是个爽剧,爱情剧吧……
越来越烂……拍成爱情家庭伦理剧了……
忍到第一集忍不下去,编剧除了让那几个傻子犯蠢就制造不出冲突了是吧,教授是有病再组这堆人打劫,RIO被抓就抓了吧,tokyo想救自己救算了,反正自己捅的篓子,其他人竟然还参与,丹佛都去简直了……
几年不登录的,特意登录来给个1分,你说有多坑!
东京这种人,我一定会在最后关头开黑枪了结她,然后真心实意的大哭一场,最后没有后顾之忧的享受亿万富翁的生活。女警叛变如此丝滑自然我实在反应不过来。教授自封罗宾汉,自以为是地认为反抗政府且身为弱者就会获得支持,但是他始终是为自己谋利而不是为了人民群众,自己抢了钱去潇洒的度假花天酒地,空中撒钱也只是任务需要,更像是利用群众而不是劫富济贫,这种满嘴仁义道德实则自私自利的人是怎么能够坦然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成了反抗的象征,并且被人们接受认同了的?
一件抢案为什么总要分两季啊!
东京就是为了让人难受而编剧编出来的……不然她六没有存在的必要
我已經不在大乎編劇用超人模式覆蓋技術漏洞手段有多離譜 反正有瞎編的就有瞎看的 放個假大家都不容易哈哈
看了3季我还是坚持想一刀捅死tokyo的想法
弃了
最喜欢的内罗毕居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