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系列剧没有小月,完全看不下去啊。
虽然我也很喜欢张庭,她演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可是我看穿越的始祖剧,第三部拖着进度条看了几集,直接点开了第四部。
看到小月挥舞着绸带出来那一幕,真是热泪盈眶。
唉,所以说年纪大了真不好,动不动就想流眼泪。
首先要原谅我叨叨这么多前几部。
在我看来,这世上最娇俏可爱,卖萌毫无做作,耍嘴斗气也惹人喜爱的姑娘,就是杜小月了。
小月在最开始的设定里,应该就是一个机灵可爱天真莽撞的小丫头,负责插科打诨推波助澜。
看遍四部剧,基本带着丫鬟出场的小姐,丫鬟都是这个套路。
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和风花雪月的故事,基本全都发生在莫愁身上,小月只是个小角色。
小月于莫愁,就像青蛇之于白蛇,金锁之于紫薇,紫鹃之于黛玉,苏沫儿之于大玉儿,青衣之于花旦。
也许是编剧导演给了小月和袁立厚爱,在后续的剧情里将她推上了花旦之位,身边也多了杏儿这个小丫鬟。
几部剧里明里暗里都有那么几个对小月产生爱慕之情的人,好人,坏人,男人,甚至还有女人,哈哈哈。
啊,这样好的姑娘,这样苦命的姑娘,这样义薄云天的姑娘,这样善良的姑娘,这样活泼可爱的姑娘,她竟然嫁人了。
什么样的男子才配得上她呀。
其实祝君豪已经人很好了,又楞又呆,心地善良,才华横溢,唯一的缺点是有些迂腐的书生气。
不过我想,霸道总裁那一款,也不是杜侠女的心头好,她尤其偏爱这类手无缚鸡之力心里却装着家国天下的无用书生。
第三部一开头,小月没有露面,却出现在所有人的言辞之中。
和胖子给纪大烟袋描述小月成亲的情景,铺天盖地的排场,浸湿红衫的泪痕,真是又高兴又心酸。
无论后面的剧情多精彩,我却一眼也看不下去。
第四部里,小月终于回来了。
尽管她面色不再带着娇俏笑容和动人神色,取而代之的是阅尽江湖的平静,还有心怀悲愤的冷肃,但只要看到她出场,就觉得开心不已。
纪大烟袋、和胖子、黄三爷去听化名柯云的小月唱白蛇,多年前杜小月的成名作,三个老男人感动的痛哭流涕,拽下身上的值钱物件一股脑往台上扔,颇有五陵年少争缠头的少年意气,这是老哥哥们对妹妹的思念。
我也跟着淌了几滴泪,这是已经变老的少女对屏幕里变老的少女的爱慕。
不行,这一部我才看两集,要去接着看剧了,就写到这里吧,小月在等着我。
喵 >▽<
铁齿铜牙纪晓岚4杜小月唱戏不认纪晓岚 纪晓岚家里新来了胖女仆人 杜小月住到和珅家杜小月的亲戚要在京城立足 闫妮看上杜小月亲戚 卖茶男带芊芊赖京城参加斗茶大会 芊芊寻亲 和珅喜欢芊芊 和珅十三姨太跟了卖茶的 和珅要杀十三姨太 芊芊误会喝毒药 三人都要认芊芊为干女儿 芊芊赢得比赛后中毒身亡国库没钱了 纪晓岚查账 纪晓岚让乾陵去一座祠堂 和珅被罚洗厕所
13年前的剧,重温儿时经典,还是要看。
但是一言难尽,前两部印象深刻。
堪称经典。
这一部完全风格变幻,感情戏太离谱。
没有灵魂了。
编剧还安排和珅经常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吐了。
而且小时候无条件支持纪晓岚,现在岁数大了,看这部戏感觉有点恶心,尖酸刻薄。
相反和珅演的云淡风轻,戏如人生吧。
张国立儿子不就溜果子被抓了么,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君臣三人越来越像哥仨啦,从最开始偶尔的戏谑皇上到现在的“没大没小”,真有点不可思议。。。
忘了从哪看到说一次宫廷内大摆筵席,一大臣赋诗一首,可能人还是醉醺醺的没想清楚,说了不敬的字眼,乾隆顿时变了脸,吓得那大臣磕头如捣蒜,差不多要磕出血了乾隆才作罢。
所以每次看到纪晓岚和和珅在皇上面前如此自然的谈笑、抬杠,再想到这一段历史,可能真正的历史上纪晓岚拍马屁的水准也不会差吧,要不然也不会好好的活到八十多岁。
快结束的时候纪晓岚说的那番为君之道确实到处做臣子的不易啊,也指出了皇上为什么那么纵容和珅, “贤明之君的日子都不好过”。
纪晓岚即便再忠心耿耿,正直廉明也会不招皇上待见, 和珅再作恶多端皇上也要想法设法留着他。
没办法,谁叫皇上贪图安逸根本不想做贤明之君,还要说纪晓岚得理不饶人,这要搁现在自然是能者上,只怪以前人生都是命定的, 纪晓岚要想伸张正义也要找到最让皇上接受的办法。
刚刚赶着看完这第四部,这还真就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
首先,不能抱着一种回忆历史的态度去看,因为你看的这五个故事在史书上大概找不到记载,甚至可能是臆造的野史。
当然,这都是我自己“臆造”的,尚待考证。
其次,如果你感到不开心、烦闷,不妨看看这部电视剧。
第三,也就是题目:和二吃亏记。
在这部纪晓岚中,你会看到你想要的结果,和珅恶有恶报,每次跟皇上和老纪外出碰上花钱的事儿都是和二掏银子。
不过这对于他贪的银子比起来就凤毛麟角了。
总之看的时候基本就是笑,偶尔有那么一下让你紧张。
最后的结局有点累人,看来这部电视剧和珅不死就不会停拍了。
再等第五部吧。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不忍回忆,第一部末尾,被老纪关在门外的小月,盈盈下拜。
不忍回忆,第二部剧中,和二收买的媒婆手持烟杆,讲述小月对老纪的出生入死、肝胆相照。
不忍回忆,第三部开头,老纪读着已嫁为人妇的小月写来的信,黯然神伤。
不忍回忆,第四部开头,她在戏台上再次扮演白娘子,他拿着烟袋痴痴上前,她却不能相认。
恍然明白,不知不觉中,已经爱了她十多个年头。
她是一个梦,在青春里,像美玉一般,玲珑无瑕,纯粹剔透。
时光如流水,岁月去不回,感谢袁立,她让杜小月保存在时光里,永远年轻,永远美好。
感谢编剧,纪晓岚和杜小月的遗憾,将永远让人牵肠挂肚,也永远让人刻骨铭心。
她永远善良,正直,年轻,单纯,仗义,武林盟主,京城一霸。
是永远清明澄澈,又永远遥不可及的,月光。
从第三部开始就可以走下坡,引人剧情勾魂破案狡诈官场消失的一干二净,剩下3个小丑嬉戏打闹,卖弄嘴皮,矫情做作的剧本实在让人失望,以前是70%案情+30%诙谐幽默,现在是90%恶俗打闹+10%的案情,看了本剧你就知道我所言不虚。
是配音吗?
效果极差,没有现场感。
最让人感慨的是小月老了。
仅凭以前对本剧的喜爱,勉强3星。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看古装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也是从小就喜欢,最近突然想起就直接看了第四部,服道化还是很良心的,但是我真的感觉没有小时候看的好看,可能是小时候没有想很多,单纯觉得很好玩。
第四部剧情逻辑都有点乱,最后一个单元好像有一集剪辑出问题了,感觉有一段硬生生减掉了,莫名出现了一个秀才,不过也就存在于台词里,因为失踪了,最后也没找。。。
整个剧看的过程尴尬的次数蛮多的,但是演员肯定没问题,台词功底都很好,尬的是剧本,和珅在一个单元里几乎每集都要说个一两次“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说实话,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很震惊,我突然就想到了陈浩民版活佛济公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皇上感觉被大臣牵着鼻子走。
第四部好像是为了迎合观众和市场的产物,质量应该大不如前,还是看一二部吧。
最近听说要拍五了,但是可能不大会是原班人马,毕竟岁数都大了,饰演小月的袁立没怎么演戏了,蛮喜欢她演的小月的,小月和纪先生的对手戏好好看,虽然有时候人设有点。。。
才发现这一部的导演和前三部不一样,整个系列都是我的白月光,我非常喜欢王刚老师的和珅。
但真的,第四部整体来说有所下降,很明显为了情怀让小月回归,但有些时候缺憾也是一种美。
整部剧里铁三角维持一贯的人物性格,但整体案件质量以及讽刺意味都有所下降,并且回归后的小月真的有点崩,与第一部,第二部的性格和行为差异明显。
有些时候真的希望小月还是第二部的小月,还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为了迁就观众对小月的喜爱,为了让她怎么着也要回来,祝君豪二号也在开篇就一命呜呼了。
编剧就这么硬生生的给了小月一个克夫命,也就纪晓岚命里带文曲星挡得了她吧。
XD为了迁就老纪、和二的对手戏分量,堂堂乾隆皇,就这么被两臣子在私底下在明面上玩弄来嘲弄去,毫无帝皇尊严可言。
也苦了乾隆了,谁让你手下就这两人呢?
没有刘墉,没有阿桂,没有文臣没有武将,有也是跑龙套的,你就只能靠他们俩。
是为了迁就年轻一代的观众么?
留言笔谈跟帖灌水都来了,唉,就差没来个纪晓岚的粉丝大吼一句,“我要沙发”了。
是要彻底发挥佟掌柜的风韵吧?
姐弟恋也就算了,发嗲吃嫩草也就算了,连装可爱都装得那么到位,如此葛松儿,不爱太难,那您就给个真正的潘安配得上呢?
来个鼠头鼠脑之辈,愣是让我对葛松儿的喜爱没有一个着力点,难受死我了。
我知道杨千嬅的笑容好看,可再好看她又不是金龟子姐姐对着8岁的娃娃,“单纯可爱的少女”这种角儿,就一定非30好几的她不行么?
42集完了之后自是被雷的不轻,不过俺们甘之如饴呐。
就像某豆友说的,他们仨什么都不干就这么站一起我们也开心。
水准不弱于前几部, 并且更显成熟老练,也就不失望了。
其实我的品味是高雅的。[匿]
复看。纪晓岚好像一个甲亢。全员降智得让人受不了。
从第一部《红楼奇情》中纪先生的那句“我怕红楼梦断,我怕石头记沉,我怕千秋万世之后,再无人听到黛玉葬花的萧瑟秋风”,到第四部的当朝两位一品大员当街指着鼻子大声互骂,脱口而出的网络词汇比比皆是,就算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也实在是太粗制滥造了些,个人觉得剧情方面不如第三部,给情怀分吧
我觉得还是前两部比较经典。
看了一两集,失望。。。太拖沓了
没有前两部有意思了,台词水平也骤降。演员也看得出来比前两部沧桑了
虽然纪和CP感更重了 但是剧情实在已经超越烂的底线 可是演员演技依然在线 就让人很纠结
这跟第一部是一波编剧写的吗?除了念了两句诗,剧情简直。。。可惜了一肚子大粪掏不出来啊
我和老爸老妈晚饭后的新宠~
看过,忘了,乱改历史……
实际上蛮有意思的。
没有史航的纪晓岚不叫铁齿铜牙。
这一部真不该出现.. 第三部已经在走下坡了. 这部直接毁了系列..
其实这部是四部里最棒的 但是杜小月绝对是败笔里的败笔
上回看完忘记标了吧,又看了一遍。有时候也觉得他们太拐弯抹角了。
铁三角是收视保障啊
君臣三人斗智斗勇加小月,一路嬉笑怒骂这部的铁三角好似返璞归真如孩童般这里也有一个绝对:园中猪食菜,一棍打出来(岭上鹿含花)最后的演出…
这些天终于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在这些日子里。它就是我的鸦片。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只能用它来麻痹自己。它是我的酒,陪我走过最艰难的日子。看它的时候,我能忘却一切烦恼,当然,这两天的政治课也逃了。
杜小月回归了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