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好莱坞人生AB剧,模式就是主人公因为某些超然力量(如同神力)导致人生陷入困境,经历磨难,寻回自我,绝大多数走喜剧路线。
这一亚类型屡试不爽,而且不时就冒出一部票房与口碑的佳作。
本片而言,剧本是合格的,完全按照固定模式走下来,除了笑点有点不足,情节不够好玩,情感线也OK,表演也没问题。
艾迪·墨菲的喜剧天赋犹在。
好莱坞对这一亚类似可谓得心应手。
印度也学习了,有部《看了又看》水平就已经很接近好莱坞。
对比国产片,《28岁未成年》以小妞电影+人生AB剧两条腿走路,就显得有点浮夸,矫情,细节也无趣了些,也算合格产品,票房1亿+对于一个新人导演张艺谋的女儿张末来说也算满意了。
再对照另一部《有完没完》,范伟版的《土拨鼠之日》,在浮夸与写实之间迷失了,这种片子要么荒诞点无厘头点,要么就用生活的细节来搞笑(就像彭浩翔电影里的段子),摇摆不定会两头不讨好。
范伟本身适合的是生活化的喜剧,而非无厘头。
因为定位不准确,《有》就难以取得突破。
你看《情圣》,为什么爆了?
除了原版提供了很好的故事线,还有很多喜剧细节,整个看下来它不会显得很浮夸,更不无厘头,而是生活化了,像夫妻上厕所不关门之类。
到底是要闹剧还是生活喜剧?
写剧本之前想清楚,即使同一创意的人生AB剧也会有两种不同的路向。
当所有一切都以倒计的方式来进行 当你知道生命将于某个时刻结束 当你知道你只有几句话可说 你会如何去做?
电影构思不错 但看完后并没有什么感触 临近片尾还算感人 但导演究竟想表达什么似乎不太明确
本人没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这篇电影,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个人觉得这部影片不错,值得一看。
最后几片叶子的凋零是最有价值的。
追寻内心的小孩,发现真实的自己。
I forgive you 让他获得了新生。
倾听在这部影片中表现的很好。
从一开始的几乎没有到后来的被迫倾听。
有别以最后所剩时光如何度过,而是最后你只能说几句话,这题意新颖,那么在最后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
自己反思了下后,虽然不确定自己会说些什么,但还是只会留着对亲人说吧。
完整剧透大嘴巴的图书商找上著名宗教领袖,代理五页的书。
出言不逊,满口胡诌的他发现:家后院生出一棵菩提——说一句话掉一片叶子,枯荣连接着健康。
不能滔滔不绝,他惜字如金。
然后,失去客户、失去工作、失去家庭……一系列曲折后,潘然醒悟,表达爱意和宽恕。
终,死树逢春,枝繁叶茂,赢回一切。
墨菲的表演谈不上好谈不上坏,本色演出的味道。
罗哩罗嗦叽里呱啦像是RAP的台词如机关枪一样放出,让人想起史瑞克里那个毛驴,其实我更喜欢他那个造型。
女主的扮演者我一直非常欣赏,名字不知道,反正只觉得她:着睡衣圆润如玉,着制服热辣伶俐,赞。
男秘,有点用力过度,忽略。
宗教领袖是印度人吗?
一定是!
继续忽略。
所有其他配角,统一忽略。
影片的破题没有问题。
问题是主旨在“爱”和“宽恕”之间摇摆。
当然知道,导演想将两者融合起来,但这种融合不稳固,隐隐割裂开来。
中心思想不明确,减一星。
结局现实:用钱贿赂小店员,用钱支持业余写手,用大房子勾回娇妻和孩子。
现实没有错,但作为“虔诚”的喜剧片,现实得有点过,出版一本书就能继续挥金如土了,让无数的屌丝情何以堪?
施舍的意味大过馈赠,再减一星。
所有演员中规中矩,没有亮点。
发力在台词,台词显得过分奇怪;发力在表情,表情显得过分夸张。
呜呼,老墨菲已经快要撑不起一部鸡肋片了,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依然太长。
开片制作人的名单在脑中回闪:Nicolas Cage,丫的,是那个继续在不停拍大烂片的掉头发眼神忧郁男么?
算了算了,如果没有那段制服秀,本该再减一星的。
全片只需要注意一段台词:Words? Can't you show her that you love her? Make peace,show them that you love them will be truthful.是的,爱的表达不一定要靠语言,语言多谎言,且更容易被忽略。
俗语云:多说不如多做。
好好的切入点给糟蹋了。
可惜。
以上。
先谈谈影名,电影名中的“千”和剧情内容很巧妙地衔接在一起,比较有新意。
男主每说一个字,就会掉落一片树叶,而当一千片树叶落完,男主的生命也将结束。
再谈谈内容,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仅剩下最后几片树叶时,他开始反思自己,用行动回报他的亲人朋友和帮助过他的人。
与此同时,男主对他们所说的话语精炼、真诚且很有分量,有触动到我。
最后谈谈结构,剧情很简单,中间过程的铺垫较为平淡,树出现的形式让我觉得有些鸡肋和突兀,中间过程到高潮部分和结尾部分的理想式结局的承接也有些突然,缺少了层层推进的感觉。
以上仅个人想法
说一句话就掉一片叶子,叶子掉光,树死人亡。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描述现实生活的电影有着一个超越现实的神奇设定,那么这部电影它一定是想要以一种极端的效果来讲一个非常浅显易懂却又很容易被人们在生活中忽略的简单道理。
果不其然,这部电影就是如此。
电影有一个好却烂俗的立意,即少言多听,坦诚相待;有一个好的切入点,男主角杰克说一个单词树就掉一片叶子,叶子掉光了我们的主人公也就翘辫子了,这就迫使杰克,一个平日里能言善道的出版商要三缄其口。
这两点就足以将这部片子划入到典型的美国喜剧的范畴内了。
不能说话当然给杰克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咖啡,无法与客户谈生意,无法与妻子交流感情,最终导致他丢了工作于家庭。
在看到这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都可以猜得到结局了,无非是杰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真真正正的开始聆听别人,更重要的是聆听自己的内心。
然后用仅剩的几片树叶告诉了以往那些被他忽视的人他真正的感受。
有感谢,有赞许,还有那份深深地爱与宽容。
作为一部喜剧片,结尾必然是那棵决定着杰克命运的树获得了重生,当然杰克也是。
于是影片就有了一个所有喜剧片通用的结局:置死地而后生,皆大欢喜于是这部片子又一次告诉了我们,电影如果只有一个看似不错的切入点是远远不够滴,如果想要把一个浅显的道理讲得缱绻动听,要么就回归质朴,将人们在生活中以往的种种细节无限放大到人们面前以情动人,要么就剑走偏锋,在自己本就跑偏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毕竟在这个人心愈发麻痹的世界里,要想打动人心,似乎就只有极端的小清新和极端的重口味可以做到了。
二者最大的差别是我们的生活的似乎只能朝着重口的方向一路走去却无法再回到原先那简单而质朴的年代。
沉默是金!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这其中有很多荒诞的、可笑的,而且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内容。
尤其是剧本对于那些习惯用语言去撒谎,骗取一丁点小利益的人的讽刺,以及他不能说话后的某种转变,的确是很令人欣赏的。
当然,这部电影首先是一部喜剧,喜剧就要拍摄得好玩才成。
在剧本和布莱恩·罗宾斯的影片中,他们也的确把好笑当作第一要务来对待。
这些很有才华的电影人们,贡献了一部很不错的喜剧。
当人一个人生命的终结与否是通过树叶来决定的,那是多麽的滑稽却也令人深思。
用独特想法来告知生命终结的倒计时,这种天马行空构想让我眼前一亮。
情节搞怪也不失温馨之感,演员荒诞不失幽默的表演且增添了几分欲罢不能的轻松氛围。
在微博上无意间看到Eddie Murphy的一张动态图,在片中他带老婆到新房子前的那个得瑟样,被配上了(知道前女友那个碧池被甩了后的反应),真的非常同步好有喜感。
当然那时还不知道这家伙叫Eddie Murphy,只觉得眼熟,拍过肥佬教授,巧合之下看了这部片子,剧情是比较抱歉,不过也是满布笑点,整部片子的推动全由Eddie的夸张演绎,他的表情一来劲我就忍不住前仰后翻了。
这片子要能一班人一起看就更棒了,可我现在的生活似乎只剩自己一个了,最近的自己不太爱社交活动,总一个人呆着,看电影的频率也一点点增加。
强破往往更有效
还是纯喜剧部分好看一些,煽情部分不明不白,小杰克出现得很诡异,大师一副受样
这种烂片也会让我眼泪直流?擦、这个泪点呀!
还不错的一电影,小清新。
创意有些意思。故事有前因后果,起承转合,完整,水准良好的作品,常见欧美片。
烂
搞笑的部分明显弱了,这种靠一个人talkshow风格的喜剧已经不流行了呀。倒是片尾还是蛮温馨的。男主其实哪里错了,是个爱家的孝子啊。干嘛折腾成这样。
被桑的时候最需要这种欢乐的东西了。。
笑点在哪
还满搞笑的
沉默是金~
艾迪墨菲也吃哑巴亏了
发现内心,善于聆听
感觉改编成国产都能好过它。
片尾曲可以加一分,所以看完时记得听完黑幕的歌。可怜的墨菲,扮演的家伙说一个词就会掉一树叶,树叶掉完就要挂。这个片子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就是千言万语说不出的是爱,第二就是以后要种仙人掌,不带掉叶子。
2.5。糟蹋了题材,其实可以有更大发挥空间
这样的创意+这样的演技,值得推荐一下。形式老套,但立意不错,深入生活,值得思考!
典型美式励志电影和神秘宗教的结合。#20120712
墨菲难得的好电影
有些桥段真的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