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节奏的电影. Sarah Paulson笑起来好美, 一直觉的她跟恶魔秘书Emily Blunt长很像, 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她更有气质. 电影用黑白镜头没觉得多特别, 其实不需要. 旧情人重逢, 回味当年的事. Sarah演的很棒, 男主也把窝囊演的很到位, 但是越到后面越无聊了, 后半部比较无趣. 比较普通吧~
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一对昔日曾很相爱很相爱的恋人,多年以后,在故乡重逢,然后度过了一个普通的晚上。
他们做了爱做的事,缅怀当年的甜蜜记忆,重走当年走过的路,却唯独没有做爱!
黑白的影片,像是一首忧伤的诗,影片全片采用黑白的方式,主要人物只有男主女主两个人,中间只是穿插了一下商场的顾客,旧商店的老板,其他全部由男女主承包。
整体来说,像是一首怀旧的苦情歌,更像是一首历经沧桑后缅怀青春的一首诗歌。
男主的母亲离世,他回来收拾旧房子。
女主的姐姐怀孕,她回来照顾,两个人就这样遇上了。
尴尬的相遇,不知道该说什么。
随着两人的交谈,关系一点点推进。
从在咖啡厅里时,各自介绍自己这些年的遭遇,男主的生活和工作,女主的家庭和继子。
这都是一些寒暄的客套话,听上去似乎都过得不错。
两人重新回到当年经常去的小店,小店的老板竟然还在,还记得他们,还能听懂他们的暗语。
他们就像回到了从前,买了以前经常买的东西。
只是毕竟不是从前了,从前的某些东西,也买不到了。
女主记得男主有两颗蛀牙,男主记得女主喜欢吃粉色和紫色的糖果,发觉彼此还在乎这对方的这些小细节,于是关系从见面的寒暄,一步步递进,多了一层亲密。
两个人去以前经常去的公园随便走走,边走边谈,女主以为自己又回到了从前,开始过分地关心男主,男主也不再装作一切都很好的样子,其实他的工作一塌糊涂,生活过得也很糟糕。
而女主也坦承,其实她的继子很胡闹,不好管教,丈夫也大自己很多,没什么共同语言。
两人回到男主母亲的破房子里,满满的都是过去记忆的细节。
书架上的小说,衣柜里的衣服,旧物箱里的录音机,等等。
随手挑一盘磁带播放,是当年生活的琐碎。
那时的他们是那么贫穷,却似乎又格外富有。
可是爱情终究抵不过生活的消磨。
两人坐在夜空下,突然想重新演绎一遍当年的记忆。
在音乐里跳舞,疯狂舞动,大喊大叫,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女主曾经想和男主环游世界,去看看那些离开的朋友,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年轻时的愿望吗?
可是如今呢,还不是和男女主一样,过着操蛋的生活!
回忆戛然而止,终究要回到现实。
那些从不曾对别人提起的秘密,女主的抑郁症,轻易就说给男主听!
是啊,曾经那么相爱,突然分开,谁不会意志消弭,甚至常年抑郁?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过是两个人明明相爱,多年前如此,多年后亦是如此,可是却依然分开了,世事有太多的可能性,我们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
多想疯狂一次,抛下一切,像王菲和谢霆锋那样,不管世俗眼光,不顾一切地在一起,可毕竟我们都是凡人,没有抛下眼前一切的勇气,就算再相爱,也只能亲吻、拥抱,理智告诉我们,天亮就要回家。
影片中并没有交代男女主分手的原因,只是给出一个笼统的说法,似乎是女主当时面临一个莫大的困难,又觉得男主无法和自己并肩面对,只能独自承受,所以选择离开。
而男主犹豫了很久,也终于决定要和女主一起面对,写了一封信要告诉女主,可惜信还没寄出去,女主就走了。
一切就是这么的巧,如果当时男主能早点寄出信,如果当时女主能再等一等男主,或许现在两人就在一起了。
可是世界上就像情深深雨蒙蒙里,如萍说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叫如果的东西。
就算两个人在一起了,多年后或许也会厌倦彼此,那些深深的爱恋,也会被琐碎的生活消耗殆尽。
上天这么安排,是有他的原因的。
起码当你对眼前的生活感觉到绝望的时候,还可以回想一下甜蜜的从前,从回忆里汲取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就像片尾,男女主大哭大闹之后,终究还是无奈地笑笑,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
从头到尾,不过是一个晚上,但是男女的关系却层层推进。
从1、尴尬的重→2、朋友的寒暄→3、比朋友更多的亲密→4、仿佛还是当年→5、各自克制回到现实。
感情波澜起伏,让人动容。
一开始觉得这个片子很无聊,而且还是装逼的黑白,很无趣,但是耐着心看下来,格外触动。
开头时在猜测,会不会现在的生活用黑白的,表示十分惨淡,过去的生活用彩色的,表示十分甜蜜,表明其实男女主的人生里,只有过去的那段,才算是真正的活着,可是影片没有回忆,只有一段男女主假扮的回忆。
不过影片看完,也觉得黑白这样的安排更妙,更适合片子沧桑而又伤感的基调。
一部很小众很文艺的作品,仿佛一首忧伤的诗,年轻人看了或许没什么感觉,看不下去,可是刻骨铭心爱过却又分开的人看了,相信你会哭死在影片里。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
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这句话是蔡崇达在书《皮囊》里引用马塞尔·普鲁斯的一句话。
这本书大致讲的是作者的经历,小镇少年的成长,虽然内容已然被我忘得十有八九了,但是这句话打动了我。
或许《蓝色杰伊》并不是大众所为之称赞的高分好片。
对于一个普通的观影者我,抛开黑白拍摄手法的好与坏和演员演技的好坏,这部电影可以说真正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一个部分。
重遇的旧情男女,坐下来聊聊天,一起去旧时同去的小卖铺,遇到还记得他们的店主,一起听旧时的录音,伴着音乐跳跳舞。
正如其他影评所说,步入社会前的爱情往往更值得珍惜,没有了家庭、社会的羁绊,可以全心全意投入经营的一段爱情。
对呀,谁的青春没有一段两段说不清的感情呢?
但是,谁有又有机会再遇见那段感情的另一个人呢?
嗯,“珍惜” 这个词确实难去做到,但还是要去尝试不是吗?
笑着笑着被感动了,回忆犹如早晨推开窗户洒进来的阳光,明媚而温暖。
THIS IS REALLY F**KING MY CUP OF TEA!!❤这种调调的小电影太对我胃口了………欲罢不能………完全黑白的画面并不单调反而突出人物的内心与情感一开始想到了After Sunset 后来又觉得像La La Land 久别重逢 一丝一毫的动情都写在眼睛里直到最后男主大哭 说我当时也是个孩子啊哭的真的像孩子一样 女主轻轻拍轻轻安慰我瞬间就哭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初恋 校园 分手(当然分手的原因和他们不一样 是异地) 不成熟 重逢 还是熟悉的样子 别人都熟悉的我们爱的故事 只有我们自己熟悉的话语 最重要的是 我还爱你 我们还相爱以及你的痛哭 近乎哀求 与挽回结尾的信无甚新奇 可是那相视的眼神似乎会有什么新的故事发生…I believe the story will "To be end"❤
昔日恋人不期而遇,陷入窘境的男人主动提出叙旧,一杯咖啡的时间,曾坦诚相待的两人因久别显得拘谨而客套,随着对旧时光点滴拾起,iceberg 缓缓融解,沿途一起造访当时的小店,与仍旧干着营生的老板亲切寒暄,随后,来到男人家中,翻看满是两人回忆的旧物:谈话录音、日记、信件…老友重逢般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回味无穷中带着调侃和感慨万千;气氛开始转变,当初的分道扬镳源起青春期特有的不知所措,交谈多了分沉重,官方的“互诉衷肠”后,男人终于道明一切,他的生活并不如愿,他的现状不见得甚好,而自己当时且此生唯一一次如此深爱女人!
这边,女人何尝不触动,她的境遇也并非顺水顺舟,挚爱间阴差阳错促成不得不接受的当下生活,这次相见或许是柳暗花明,解开束缚她的精神枷锁,全新的自由在向她招手,可是,时过境迁,所有都已物是人非,曾经的心境哪怕现在重提却已经不合时宜,面对虎视眈眈的欲望,她选择了冷静。
男女重新梳理思绪,将理智拉回至正轨,惊喜开场,雀跃式前戏,炮火般过程,最终平静如水相视一笑的道别。
One day with ex-lover with various feelings, exciting rational impression in memory.
尴尬的中年偶遇,能看到欲言又止的这些年的不顺,资源贫乏、成就卑微、生活窘迫,仿佛两个得过且过的人生画了一个圆,躲、探、粘、回忆,暂且丢掉一切现实,踏进不曾有的另一个未来,另一个本应由自己支配的世界。
(年少)轻狂已不再,且发老来癫。
黑白色调真是惊喜,抛开美式画风,简直回到了赫本的年代,又仿若《纸镇》少男少女的恍如隔世。
然而,,,走路场景、书架场景都没有特别好的深潜,一些细节处的发挥没有闪光甚至黯淡不已,浸泡在美国文化美式演艺风格的演员也十分缺乏气质,导演、摄像、演员的功力全部明显不足(,回炉重练都糟蹋火力的无奈感)。
好莱坞(美国电影代称)要做日影一般的作品,文化深度是劣势,破碎的pieces。
(本片)内核不够,能量不足,就有点无盐的感觉了。
吊起了胃口,又让人看到实力的本质,接不上力,扬起期待又重重跌空,这样的场景不陌生,前些天有一部《感谢你抽烟》也是让我有如此的感觉,框架相似的《噪音》却带来十足的惊喜,演员是有能量的,是有区别的。
3星7
或许是因为某种难以揣度的乖张和充满浪漫意味的不可知,爱情才会变得迷人。
作为一种亲密标尺的存在,它度量着恋人之间的彼此契合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心灵互补。
然而当爱情趋于溃散,这种世界上最微妙的情感带给人们的冲击,却始终充满着隐性的残酷与疼痛。
当爱情和告别逐渐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配搭,人们开始寻求疗愈,希冀可以将这些情感伴随着时间一同割裂于往昔。
然而治愈的过程并不总是遂意,于是《蓝色杰伊》便如同一张带着几分抒情味道的情绪切片,展示着疗愈历程中的阵痛和缓释。
吉姆和阿曼达在超市相遇,他们各自挎着购物篮,带着人处在中年当口特有的疲态,各自问候,不知所言。
他们慌张着,尴尬着,用不断重复的语气词和讪笑来消解窘况——他们在二十岁时无比热切地相恋,如今却有着各自的生活,所有的一切已经过去22年。
那是一种怎样的气氛呢?
曾经你自视为生命的那个人,如今从口中说出的,却始终是另一个人的名字,在这间名叫“蓝色杰伊”的咖啡馆,两个人决定叙叙旧。
尴尬和讪笑还在持续,两个人词不达意地说着话,在各自低头搅动咖啡的间隙,他们都试图打破这种窘迫的局面,但这何其困难,这是一段长达22年的疏离。
于是他们决定在儿时的街道上走走,他为她买了她曾经最爱吃的软糖,她和他在二十年前的超市重拾儿时的游戏,和那个至今仍然记得当年这对小情侣的店主打趣,一切似乎变得轻松起来,两个人终于可以用常态的语气在湖边谈心。
两人似乎过得都不错,她嫁给了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男人,但隔一周才照看他们一次的生活在她看来也还舒心。
“我还好,做着修葺房子的工作,算是娶了工作,很安稳”,他勉强的笑。
他们似乎都看出了端倪,那种带有强迫性质的掩饰终究无法逃过对方的眼睛。
吉姆的生意崩溃,母亲去世,这次回来是为了整理房子和收拾母亲的遗物;阿曼达一直靠服用药物来抵抗生活的压抑,她这次回来一面是为了照顾怀孕的姐姐,一面也可以从日常的不如意中舒一口气。
被粉饰过的现实总是带着欲盖弥彰的封条,显示着他们各自对忘却往昔的渴望,但那终归是一种近乎决绝的不可能,因为那些画面是曾经那样清晰地存在过。
两人来到吉姆的家,眼前是儿时曾一起读过的小说,他高中某个秋天穿过的长衫,他为她写的一箱的情书,两人一起录过的演绎两人中年时情景剧,一切都以一种诡异的熟知重现。
两人决定再来一遍,用游戏的方式再重复二十年前的戏码,两人穿上儿时的衣服,放着彼时最爱的音乐,在房间里跳舞,唱歌,肆意地拥抱,在某一个瞬间,他们似乎真的已然在现实与往昔之间迷醉,不肯也不愿跳脱,尽管他们曾经那么努力地用矫枉的现实进行自我麻痹和彼此欺骗,但现在,在这个终将逝去的冬日午夜,这场带有几分挽歌意义的狂欢完成了对两个人的暂时救赎。
他们终于在这一刻认可了往昔的存在,认可了存在于往昔的种种美好,认可了往昔终将不会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如烟尘般溃散。
狂欢是如此热烈,他们相拥,但最终还是在即将亲吻的一刹那停了下来。
两人沉默,终于用这一秒的理智结束了所有兴奋。
他和她还是又一次锁上了眉头,考虑着各自生活的苦楚。
两人还是回归了各自的生活,不带有任何惦念地各自上路,一夜的欢愉成为了某段生命的殉葬。
两人在重逢的那家超市门前分别,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讲,电影所要表达的,大概是对一切过往情感的首肯和重新悦纳。
某种程度上,电影极力对抗着类似“时间可以解决一切”的某种鸡汤教条,于是对过往的逃离与回避也就不再变得理所应当。
《蓝色杰伊》用黑白画面描绘了一段被时间规训的爱情。
分离,碰撞,消融,告别,它如抒情诗一般重新定义了爱情之于回忆的另一种可能:爱过便是爱过,纵然逃避,往事也并不如烟。
一部不需要色彩的电影记载着两人的前世今生。
男主人公Jim回到老家,准备翻新已故妈妈的老房子,犹豫是卖掉或是保留。
Amanda回到小镇看望怀孕的姐姐。
两个青梅竹马的高中恋人分别20多年后,在超市里相遇,尴尬地反复问好掩饰心底的惊慌。
当他们再次在停车场相遇时,Jim提出一起去曾经的咖啡店喝杯咖啡,Amanda欣然同意,于是两人开始半天一夜的际遇。
Blue Jay咖啡店的咖啡失去了往日的味道,有搭无搭地尬聊。
当他们出来准备分开时,经过熟悉的杂货店,熟悉的店主认出往日的一对爱情鸟,并误认为他们依然是一对时,他们假装承认了,熟悉的节奏重新链接。
在熟悉的湖边,Amanda谈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引发了Jim对自己未婚失业生活的凄楚,Amanda的反复安慰让情况变得更糟,但Jim把剩下的粉紫色糖豆递给她,却是Amanda最甜的回忆。
Amanda提议到他的老房子去看看,这里像无数的时间胶囊,封存着20多年前的林林总总。
高中的Jim还没有留起胡子,妈妈保存着Jim高中时穿过的衣物,Jim日记本页页执着地写下曾经的有Amanda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Amanda在衣帽间里发现一封未发出的寄给自己的信,她偷偷地放进自己的衣兜。
他们沉浸在往日的磁带记忆里,Jim提议重新灌装磁带,他们假装庆祝结婚20周年,Amanda简单准备了些泡面鸡蛋,他们唱着跳着,就这样你不必说,我就懂得的默契。
他们躺在卡车的车厢里,仰望星空,这时Amanda向Jim吐露,其实她并不幸福,作为两个孩子的继母,老公已经64岁,中年的她开始准备应付老年生活,她在吃抗抑郁的药,五年来都没有哭过。
他们拥吻,Jim说他依然爱她,她直面现实,准备离开。
那封信从衣服中滑落,击碎了Jim脆弱的保护壳,崩溃的两人无所适从。
天亮了,当新的一天开始,一切回归现实。
结尾揭开了两人分开的原因,高中结束时Amanda怀孕了,Jim却害怕退缩了,Amanda独自去堕胎,而Jim只是送去“早日康复”字条,她伤心地离开了小镇。
在停车场,Jim坚持让她读那封未发出的信,那是“早日康复”字条的原始版本,信中Jim要和她一起,保留那个孩子,但那些都成为了过去式。
Amanda尽情地释放着情绪,五年来,泪水首次夺眶而出,抱怨着Jim为什么不发出这封迟到的信,也许……黑白的电影,简单的对话,两个人,一个夜晚,二十多年的分别,满满的青春记忆,但现实就是这样,人生没有如果,谁也无法回到曾经的当初。
就像那个熟悉的Blue Jay咖啡店,失去了两人的最初,咖啡也失去的往日的味道,这就是苦涩的现实。
一夜过后,往事随风。
《蓝色杰伊》~永远的话题-爱的探讨。
回乡偶遇旧爱的中年男女,从尴尬到交谈到回忆,抑郁、现实家庭的危机似乎旧情复燃,最终归于平静。
一封未寄出的信解开了分手时男主最想说的话-深爱女主,但20年前女主收到的是决绝。
尊严、面子也许重要,但也许也改变了你的人生。
影片讲述一对高中时期的情侣,多年后重逢的两人,回忆往昔点点滴滴,年轻时残留的错误和误会随时间而浅烙彼此心里,遗憾、纠结还是释怀,他们用一天的时间向观众诉说。
配乐很出色,这是一个关于旧时光的好故事。
哦,爱情真是部让人心碎的电影。
那些年少轻狂和相爱入骨都化作二十多年来的误会和思念,哪怕见你依然恍如昨日,可怎能叫你知道。
两个真的很match的人,但青春如若没有遗憾,又怎能叫青春。
我喜欢这种表面淡淡的,实际却悲伤入骨的情绪,怕最终的结局到来,两人依然会相忘于江湖,但好在导演很聪明的,用了开放式结局,长舒一口气啊我喜欢你,因为只有和你在一起时,我不会觉得做自己是错的。
ohsweet love镜头很美。
黑白版的日出之前,日落之后。
但却没有它的甜蜜和浪漫,更多是褪去青春悸动和浮躁后的平心静气。
往昔美好的,愚蠢的,开心的,悲伤的,都在两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展开!
话唠电影算是我的偏爱,从电影中的对话总能窥探和审视自己的生活。
尽管节奏温吞,两位主演很不错,完全hold住了全片。
在Jim的家里,Jim对Amanda说,你应该领养猎犬,我记得你喜欢猎犬。
Amanda说,是啊,把伤痕累累的,疲惫的,接近崩溃的它带到海滩去,解开它项圈的那一刻,它发疯了似的跑,沙子粘在舌头上,毛发上,多漂亮的一刻啊。
或者Amanda说的猎犬就是她自己吧,压抑,疲倦,为了所谓生活疲于奔命却不知道意义何在。
可惜,Amanda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电影也停止于,二人在停车场挥泪告别,接下来的事不言而喻,回去过原来的生活。
把电影打如此高分是因为真的被打动了,我想我真的是话痨电影控吧。
倘若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也有好处,跟另一半在一个悠闲的下午,依偎在一起,静静观看,思考,很美妙。
不禁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已是香港明天。
差别在于,那部电影是男女主角是第一次遇到然后一直聊天,而这一部是以前就认识。
同类推荐。
三星半。邂逅与重逢,谈天说地,一股浓浓的林克莱特文艺范儿扑面而来,说不被这气氛给迷住那是假的,但真心觉得电影没必要弄成黑白影像,意义何在?反倒让它变得有点矫情和虚无了。马克·杜普拉斯和莎拉·保罗森保证了电影在表演上的质量,而且后者真的好美,总的说来它还是一部令人赏心悦目的电影。
单身狗真是不忍心再多看一部爱情电影了
重逢哪有那么美好。物是人非,你已经大腹便便,我也是身材走样。还是把所有记忆都就在最美好的时候好了
What if
很适合我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看
此类影片的看点,在于营造一种四散弥漫的气氛,以攫住时间取胜:美好而剧痛的过去,无聊而困顿的现在,以及茫然而未知所去的未来。问题在于,一次重逢看似是一次重连(re-connected),也经由重连带来更深的断裂。断裂、无序才是时间的本质,所有精打细算和冠冕唐皇的真相。又,海报实在文不对题。
是一部艺术感蛮强的电影,又哭又笑的。高中情侣相隔二十年再见,发现最懂自己的人依然是对方,愿意分享秘密的人也依然是对方。二十年前没有解开的问题也终于再一次歇斯底里地爆发,不出所料地接吻。可能他们没有接吻只是变成soul mate我会更喜欢这个故事一点。ps我最近怎么老看打胎走人的故事。。。
虽然是黑白但是香蕉姐真的很漂亮,只是这个故事有点乱,本身也是话剧形式,放上大银幕没得到film应有的感官提升。
“If I can't hold you, I at least hold the memory of you.”
一部小制作的独立电影,值得一看。
喜欢
无感....
居然用黑白的
节奏太慢了,看不下去……
其实好喜欢这类片子
回忆恍如隔世,即使多年过去,美好与伤痛依然在那里
三星半//年轻的爱侣分手多半有误会存心结 多年后还能重新遇见共度一晚解开心结也是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作为话痨小品还行但不够动人//其实应该是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 我也不愿再见你
黑白减一星
香蕉姐真是颜值跟演技都在线。一对昔日情侣,在家里谈过去、听以前的录音带、表演几十年后的结婚纪念日、进行说唱表演、乱舞……好不快乐
反正想想有点不现实,20多年前的感情真能有这么深,喜欢这类电影的味道,不过没有出彩之处,跳舞那段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