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对世界末日有着相当的偏爱。
而如何“终结”世界,那就是各种五花八门了。
这部里头,人们习以为常的“氧气”,成为稀缺资源。
人类的科技虽然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对自身未来的认识却“发展”到不能再低的低度。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反正,地球的大气质量岌岌可危,人类已经到了不带面罩不能生活的地步。
故事的主角,出场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这货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既成事实,自己的女友不得不面临“等死”困局。
除了这个,主角还有“丰富”的内心戏,原来,自己当科学家的父亲因为忙于事业,小时候没有陪伴自己的童年,而且,主角还把自己母亲的死亡归咎于自己的父亲。
好了,故事的套路已经相当明显。
主角的“苦情”不过是剧情需要,可以忽略不计。
重要的是,这个“不近人情”的父亲,既然是科学家,必然留一手。
人类的命运需要拯救,当有“舍小家成大家”的勇气。
于是乎,主角在若干年后的苦逼生活中,忽然成为“天选之子”。
故事的套路十足,时间旅行的悖论也没玩出什么花样。
只不过,有几个有趣的地方,倒是可以说说。
故事设定里头,人类“终于”把自己给折腾“亡”了,这个没有了人类的地球,在未来,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就是这么打脸的讽刺。
另外一个,当“公司”发现了时间旅行的机器,而未来又是一个适合生存的地球,“领导先走”的思维就开始活络了。
当下的人类,已经无需拯救,“精英”到达未来,胡汉三照样可以从头再来。
这部片子看完后,感觉一脸懵逼。
既没看明白为什么量子力学就能够让人现在未来的来回穿梭,也没看明白到底谁发的信息,还没整明白为什么地球上的树都死光后,从未来发回来一棵树就能够拯救地球?
既然一棵树就拯救了地球,那一开始地球上不会留棵树,大家研究?
再说,更不明白,地球上没有了氧气,难道就是因为树没了?
还是因为没有了氧气,才造成了树没了。
懵逼过后,感觉还是有点小体会。
第一呢,就是要努力挣钱,无论什么时候你只要没钱,别说喝口水要花钱了,就是呼吸口空气你都没有钱买纯净的,只有富人牛叉,还能有钱搞穿越。
第二呢,感觉还是没事多种树吧,少生孩子多种树,估计会对地球更好点。
疫情已经快三年了,戴着口罩才觉得氧气的珍贵,穿越未来,寻找新的突破口~~~是科幻,但谁又知道是不是我们的未来呢!
环境问题是一个问题,电影里说到的危机在未来也不是不可能发生,我们竭尽全力也就是想活的更美好。
科幻大片还是适合在电影院看,在家里的电脑上看,总觉得少了点感觉,毕竟音效啥的在大空间里面看才能深切的感受到。
《2067》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虽然现在才上映,但影片所表现的内容却一点也不过时,还有那么一点点应景,是的,保护环境。
疫情第三年了,看着这个片子的预告不禁有点百感交集,还记得早两年的新闻里,很多都呈现了野外生机勃勃的样子,对的,就是因为疫情影响,社会对大自然的打扰少了,所以生机都回来了。
而当时,多么希望疫情结束后,大家就能再去观览风光,一举尽兴。
因为大家都懂得了,确实要保护自然,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可惜的是,第三年了,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对野外的渴望,已经局限在城市里,社区了,甚至小区了。
如果可以想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乘坐穿梭机去到未来,拿到特效药,那该有多好啊!
这样,现在每天都不用煎熬了。
或许有人觉得这片子不值得,但是此情此景,值得。
值得一看!
也正正呼应那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科幻电影一直都是最爱 但是还是没想到这么一个点:当你连呼吸的每一口氧气都要花钱 你怎么办?
2067 这片子从预告起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而且叠加了时光穿越 人性本恶等要素 所以就算已经很多地方有片段流出 也吸引我不辞辛苦去二刷一次 预告片会突出的 找回希望 拯救人类 的元素,很多小说电影都会用掉 但一路看下来我感觉导演是别出心裁的,也许这个片子场景 情节都不算特别出众毕竟成本摆在哪里,但是特效 画面 色彩的结合,还是吸引人的,如果无脑堆特效或者片面深沉,可能片子评分会高但是并没有这么好看,因为我是真的觉得片子 吸引观众就够了 不需要太深沉 类型电影我们都看多了 简简单单看一部科幻片 体验一下感同身受的情景情节 不好吗?
推荐大家闲暇时间来看看
9月16日晚回看9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的六台译制片。
正片开始前的预告颇给人一种廉价感——其实我并不觉得这应该成为一个贬义词,物美价廉不是更好吗;但就本片的立意来说,廉价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整体看完,感觉倒是还不错——主要是比预想的好一些。
最初纠结的点,是男主来到未来后看到自己的尸体:如果认为男主伊桑来到的是2467年X月Y日Z时,那么男主不应该是在那之后,比如2467年X月Z日之类被杀吗?
既然如此, 那么 又怎么可能在 2467年X月Y日Z时就已经有一具骸骨存在于那里等着男主去看到了呢?
后来倒是解释了,这是原本的时间线里,男主回到400年前的2067年后被杀而留下的尸骸。
在我这里,在不多想的情况下,这倒是能说得通。
剧里有个台词:未来已成定局,我们只是按照剧本在走。
对于那种面向过去的穿越,我相信事情是这样。
没有人能够改变历史,任何向后的穿越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至于说男主面向未来的穿越,在剧中也确实是有剧本的,那就是祖德所谓的计划。
当然,当演员不按剧本执行时,事情就改变了。
很难明白为什么祖德选择杀死自己而不是停止对伊桑的暴力行动就可以,也许他对自己的存在已经失去了信念;但从我的角度来看,伊森并没有对男主采取实质性的戕害;欺骗和隐瞒是这对关系中的定时炸弹,但男主的父母毕竟不是被祖德杀死的,祖德毕竟几次救过男主,最后也是祖德为男主牺牲了自己。
站在祖德的角度,他实际上是以自己站在未来的行动,改变了历史。
这里面当然也会有悖论——如果不收到伊森来自2467年的信息,那就不会有伊森父亲要他和他的妈妈上街、伊森父亲被杀、伊森妈妈被杀、祖德救下小伊森、小伊森长大并穿越到未来等一系列的事情;如果不是伊森穿越到未来,那也不会有那条来自2467信息,鸡生蛋蛋生鸡,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但就祖德的行为来说,比起那种穿越到过去改写历史的悖论,这种去往未来改写历史的套路倒是要新颖一些。
时间不是鸿沟,而是联结、纽带、管道,这跟之前看《奇异博士》时与时间化敌为友的感触有点相近(不过感触的程度比后者要小得多,这主要是电影表达不够震撼的缘故)。
但与人并不独立于历史相似的,还有另一个问题:人是否可以独立于自然?
现在流行说人与自然,好像人是独立于自然的存在。
其实,人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不认为人类的存在会毁灭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在通过积累达到那种程度的毁灭之前,人类一定先行自毁了;换句话说,所谓毁灭地球倒不如说是毁灭人类自己,所谓拯救地球倒不如说是人类自救罢了。
剧中的表达是怎样的呢?
我现在能想到的有三个层次:第一,就2067年这个时间的地球来说,似乎人类是毁灭了地球,或者说,是人类带着全地球的生命一起走向灭亡。
世界上最后一棵树都被砍伐,空气中的氧含量降到3%,这或许夸大了人对地球影响的限度。
我不认为人类会存续到砍掉最后一棵树之后——在那之前,人类会先灭亡;我更不认为人类在最近五十年可以将全球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近二十个百分点,实际上二氧化碳浓度在0.1个百分点层级上的变化就已经足以构成人类不可承受之重,在氧气含量那样变化前人类也早就灭亡了。
第二,就2467年这个时间的地球来说,显然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从人类的破坏中恢复了过来(而除了穿越者并没有其他人类),因此,伊森才可以将那些被四百年前的人们认为已经灭绝的植物传送回去。
这倒是和我个人对于人类的影响力的估量相仿。
四百年即可恢复到那种程度,就地质历史时期而言真的是弹指一挥间了。
第三,就伊森和计时器公司各自的行为逻辑而言,他们显然都是在人类自救的层次上展开行动的。
只不过伊森想要拯救的人数以百万计,而计时器公司的头目只想带着特定的选民逃亡未来。
历史按照伊森的期望被改写了。
人类存活到了2467年(生态环境倒是不像人类灭绝的时间线上那么葱郁了,但也还好)。
上述后两个层次和第一个层次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我看来,就这一问题的表达,作品传递给观众的认知是模糊、含混的。
这并不是影片唯一的问题。
有些地方,《2067》给我类似于《1984》的感觉,只不过操控一切、可以享受生活的不是政治体及其成员,而是企业巨头;然而这也是海外剧集中常见的套路——大公司和大阴谋宗室捆绑在一起。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缺少一种电影的质感,拍成网大/网剧似乎比较合适(当然,要拍网剧的话,还得加点剧情)。
尽管如此,这似乎是我头一次看澳大利亚电影(等等,澳大利亚!
赶上B站《我的三体》的进度了)。
那么就鼓励一下,给个还算可以的分数吧。
说起来,检索本片时,必应的摘要说:2067 (豆瓣)网页2020年10月2日·2067是一部讲述人类在气候变化后寻找未来的故事,主演亚伦·格伦尼和柯蒂·斯密特-麦菲。
豆瓣评分4.9,网友评论多为负面,批评剧情拖沓、不科学、不凝聚。
这些批评我认为都成立,但4.9分也有点太低了,还是五分以上好些。
另外,我看到有影评说到了选角。
这个,我认为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解释,特别是反派选角。
如果认为丑,那么作为反派不是正好吗;如果认为好看,那作为女反派不也能多一分魅力嘛——各美其美就好了。
本来只是想在观看《就爱断舍离》的间隙写个短评Mark一下,误点击了长评,于是随缘;熬夜写完,把随缘变成了强求。
在拯救人类前,我得先通过调整作息自救【狗头.jpg】。
2467会来的,在此之前得先考虑2067的事。
影片讲述在2067年,地球濒临崩溃。
森林,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消失了,由于可用氧气的急剧减少,人类很快也将灭亡。
人们通过口罩呼吸的合成的氧气生活,但是即使这样,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适并且生病。
在没有治愈方法的情况下,人类唯一可以的希望就是未来,希望在未来还人还活着并可以告诉他们如何拯救地球。
这个时候全球领先的氧气供应商Chronicorp公司率先开展研究。
2022年终岁尾迎来一部烧脑大片。
2067的隐喻,找回初心才能改变未来,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不放弃、不绝望,唯有信任和勇气,才能挽救人类的命运。
2067找回希望,后续系列大片来袭,再现繁荣影市。
现实的科幻与科幻的现实居然密不可分,鼓足勇气,逆天改命,重新找回失去的未来。
现实中的口罩与面具的联动、无法呼吸的恐惧,现实中各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失能,人类的自我放弃,与电影中的大灾难,强调隐喻贯穿始终,电影结尾的植物不止是植物,而是人类的初心,找回初心,人类就找回了希望。
永远要相信,人性中隐藏的光芒。
影片讲述在2067年,地球濒临崩溃。
在破坏环境和气候多年之后,可用氧气急剧减少,人类很快也将灭亡。
在这个灰暗的、垂死的世界中,人们通过合成的氧气生活,即使是这样,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适并且生病。
在没有治愈方法的情况下,人类唯一可以的希望就是未来。
转机是一条来自400年后的信息,男主通过时光机去到了2467年,未来的地球,阻止了人类灭亡。
影片立意高远,是科幻片也是灾难片,各种场景做得不错,非常有末世感,在这一场人类的自我救赎中也展现了各种人性。
这样的影片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是给人类的警示,带给我们思考和反思,展望未来寻找答案。
正如影片所说:宇宙中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隐形的力量让我们相连团结。
人类的共同命运由我们每个人决定,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这是一个拯救地球,拯救自己的故事。
这是澳大利亚的科幻片,也是我第一次看的澳大利亚的科幻影片。
这个影片讲的是一个拯救地球的故事。
我们目前是一个大变革的社会,人类的一点点改变都会深刻的影响这个世界。
看过这个影片,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地球会沦落到这样的境地?
是不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的不断索取,才会使我们失去自己的家园?
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对于地球来说是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对地球的破坏确实史无前例的。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只是地球的一份子,并不是地球的主人。
我们应该努力团结起来,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地球的未来,尽量努力改变自己,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
当然了,本片的特效特别棒,各种场景做的很不错。
是一部非常值得去电影院一看的电影。
感觉今年都没怎么进电影院啊!还好在2022收关之际,迎来一部烧脑大片,总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2067找回希望,非常期待后续系列大片来袭,再现繁荣影市
时隔一个半月,影院重新开张了,下班后去看科幻片《2067》。在遥远的未来——错,就在45年之后,由于人类的贪婪,植物灭绝,地球迎来末日,一个“献了青春献子孙”的科学家,一个被迫当英雄的小伙子,一个忠奸莫辨的“挚友”,一起拯救世界……场面很小,剧情挺妙,还有点烧脑,是部过得去的小成本科幻片。
本来以为会是一个循环的情节,中间很狗血但最后还不错。
4. 可能电影时间太短,不适合表现像<三体>那种宏大的主题,最后总是落在小主题上。
无聊打发时间放在后台的。太无聊了吧作为科幻片。整部片就那么几个场景。。。。既然都穿越到未来了,就不能拍点宏观大世界????就扣扣嗖嗖的在一个丛林的一个地方转来转去。。。。。。
b站看的,画面和内核都不错,生态主旋律
特朗仆上任以来确实损害了美国白左的利益,都来看看吧、做为白左的大本营之一的好莱坞,在竞选年的2020拍了多少部宣传片,所谓的正冶正确,怎么难看怎么拍,简直不要脸了!这种极端低成本的粗制滥造,搞几个亚洲面孔,再弄几个肥胖、黑色、不知性别的最好集几种身份于一身的人,撑一把流行颜色的伞比如科幻电影,就出来招摇撞骗了!
有bug 但还行
这个科幻太山寨
整体还是可以的,结局看的挺舒服的,
剧情不错
烂片标记
2067,一个科学家的儿子时空探险基本给养都不带,第一天晚上就神农尝百草?科幻片做不到严谨就一点价值都没有。
就是部伪科学影片,只能算得上爆米花电影。没有严密的科学逻辑,剧情bug很严重。男主表演也不行,整部影片至少一多半时间都在看男主各种喜怒哀乐,完全没怎么交代剧情。看完之后唯一的印象就是影片死气沉沉,男主磨磨唧唧。
一般,没啥创意
还好吧,不过有个问题在讨论里
叙事成一坨拧巴的💩
一个导演和编剧都无法掌控的题材……生搬硬套的东西很多……
这他妈是什么想的引进的,糟烂的剧情,拿观众的智商当傻子有一套,导演你家是刚s了人了吗,演员也是一塌糊涂,一星奉上。
用烂了的套路,毫无新意,还要硬上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