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一旦进入演艺圈那么爱情就没有那么唯美了,再美的爱情也会变质,这对情侣首先就胎死腹中,而且女主角也不是那么漂亮啊!
男主角不错啊
看过很多台湾清晰小电影了个人十分喜欢台湾电影但是 对这一部 却不怎么有好感小火车、小村镇,依稀的台湾乡土气息,很吸引人。
但是剧情不免也太俗气了一些,女主歌星出逃,遇到男主,各种小浪漫,然后萌生情愫,一波三折最后还是能够在一起。
虽然也有贯穿亲情元素,但是总觉得不够生动。
演员演得也很一般。
一个孤独的男人,一个傲慢的女人,一个寂寞的地方,一段辛酸的情感。
飘着雪的台北,你去过吗?
我们所了解的台北,是怎样的?
开放还是落魄,总之带着点古典的味道,带着点飘雪的感觉。
陈柏霖、童谣联袂主演的文艺片,是这样的充满着无奈与无聊。
一个女歌手,没有了声音,还算是歌手吗?
在这个充满着残缺的电影里,残缺的人,残缺的人生,残缺的生活,就连情感也是残缺的。
这不就是如今的社会吗?
即便是盛夏也会飘着雪。
陈柏霖的痞样,也会让原本很失落可怜的MAY得到一些安慰。
其实明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非就是被包装地很好,但不一定很快乐很自由。
但那种舞台的灯光,不是每个普通人都向往的吗?
本片的导演,就是展露了一个孤寂歌星的心理状态,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一些美貌,就连做个洗碗工也要被老板娘“嫌弃”,不知她的纤纤玉手是否能胜任。
其实,这个社会是丑陋的,人性也是残缺不全的。
导演成功揭露了社会的丑恶一面,聚焦一个众所周知的小城台北,却展露了整个社会的大哲学。
通过陈柏霖的大爱与周边社会的人为对比,这样的对比很强烈,带了冲击力。
一个圈子,其实很复杂,也很单纯,导演注意度的把握,是笔者最欣赏的地方。
希望大陆的电影能够越来越走红。
《台北飘雪》:其实每个人的爱情,就是每个人的梦想。
整个画面配上陈绮贞《旅行的意义》这首淡淡的老歌很清新很有文艺的味道,让人怀疑只是为了推销台北,想去台北的冲动。。。
剧情傻傻的,没有受感动,向着 李大仁 来的。。。。
看这部影片完全是冲着陈柏霖去的,加上又是一部小清新的电影,符合我的口味。
看过之后,只能说,可惜了陈柏霖的演技,整个电影一直一一种淡淡的温润的节奏前行,不急不赶,可以慢慢消化。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启用这个外形酷似章子怡的童谣,可能是投资方指定吧,在看的过程中总是恍惚间看到的是章子怡在演,有点错乱。
而且说起童谣,这孩子只是长得算标致,并没有那么的清新可人,演技更是说不上,有点僵硬不自然。
如果是冲着里面的台湾风光倒是可以看一下,很美的说。
等了好多年的电影,如愿上映,可惜时间不长,场次也不多,而且没过多少日子,网络上就已经有了。
在单位中午时间看的,原本是想打发时间,随后去去午睡的,却被这不紧不慢的电影情节吸引,短短30分钟,故事在湿润古老的菁桐小镇慢慢铺展开来。
明媚阳光的青年骑着单车,自由穿梭在崎岖宁静的小镇,与一个手提行李箱失意落寞的女孩差身而过。
女孩看着飞奔而去白衬衫随风飘起的青年背影,露出一丝微笑。
一个人的故意的失踪就是为了让别人来找。
女孩是新人歌手,她被一起工作的音乐制作人的才华吸引,但是却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同时她的嗓子又出了问题,失意落寞的她,把房子退租,手机关机,一个人离开,来到菁桐小镇。
“我失踪了,你在乎么”,当所有人都在好奇女孩的突然失踪,苦苦寻找的时候,女孩满心记挂的那个人,却完全不知道她离开的原因是她喜欢他。
青年是个热情善良的男孩,因为年幼时候失去父母,受到小镇长辈们的多方关照,所以他竭尽所能地帮助周围的人。
对女孩的付出也是全心全意。
找旅馆,找房子,修水管,还找老中医治疗嗓子。
随后的故事。。。
是在有点冗余拖沓,女主还不如不开口说话呢。
人生或许此处失意,别处得意。
台北飘雪3颗星。
主要是投给陈柏霖的。
否则我真想打一颗星。
要文艺文艺不够的东西,不伦不类的。
完全是糟蹋了陈绮贞的歌。
作为陈柏霖的粉丝我果断的去看了《台北飘雪》。
怎么说呢,看到导演是霍建起,我的心就咯噔了一下。
顺便说一下,我纯粹是为了看陈柏霖的。
里面其他的演员,我都不认识。
影片看到三十几分钟,我就受不了了,于是直接切到豆瓣去看剧透。
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高妙的剧情。
因为真的感觉这故事这么的文艺,而且是很傻的那种文艺,而且是看了开头就知道结果的那种。
里面想表现无公害的陈柏霖对老街的感情,对妈妈的感情,只是剧中的对话显然不够说服力。
结果导致成了陈柏霖的个人纯情秀,天呐,那我还觉得我去看李大仁吧。
女主角不够吸引人,我不知道男生看了这个女主角会是什么感觉。
总之,站在女生的立场,这女孩太普通了。
外表普通也就算了,里面演唱的歌曲直接拿了陈绮贞的来对口型。
这个实在让大众不能接受。
好歹你也找个会唱的来唱首惊人的曲子吧。
要不然真的很没说服力。
即使她真的和片中的音乐制作人有什么暧昧关系,也表现出来好不好,这个表现的也不够。
那我怎么说呢,完全无法去说。
这片就等于讲了个故事,高潮没有,平静又不够静。
看这部片子我宁愿去看100遍《挪威的森林》。
今年回家过年,在火车上,朋友说想看电影,我就陪他看了这部《台北飘雪》,说实话看了一半的时候我就有些看不下去了,虽然说我比较中意那些快节奏的作品,但是这部除了节奏过慢之外其他方面也没看到什么亮点,若不是男主妈妈为何离开他,女主为何玩失踪这两个蛋壳一直勾着,早就不看了。
简单评论一下就是,剧情及其平淡,人物毫无性格,台词不见经典,拍摄不显技巧,剪辑不露新奇。
全是凭着男主和女主在卖脸,卖弄着那种悠闲缓慢的文艺节奏...我只能说这不是我的胃口,感觉这个和胃口关系不大...
影片的主题曲是陈老师的《手的预言》,老实说这让我感觉有些小意外又有点小惊喜。
过多的对白对于文艺片来说是种杂音,于是在我看过的大部分文艺片中,导演往往会安排几个数分钟的长镜头,然后就让演员在这个框框里伴着沉默有的没的地干些什么。
话语会骗人,眼神和肢体语言却没那么容易掩饰一个人的内心。
所以手是心的预言,是两个人未来发展的预言。
最直观的讲,这首歌暗示了童瑶在开篇时的失声状态。
对于文艺片来说,这是个屡试不爽的一劳永逸又能带动后半程或伤感(失声没好)或励志(失声好了)调调的设定,并且让影片的惜字如金显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影片中间配合雨景(意境真的很美)安排了一段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表达的一个意象,就是一个人回到陌生的地方,寻找的却是熟悉的回忆。
影片名字叫[台北飘雪],但台北是不会飘雪的,所以这种超现实的纯爱调调瞬间就被建立起来。
再加上雪这种兼具纯洁美好和孤独寂寥的意象,完全概括了爱情的特点——心境是柏拉图式的美好,现实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冷酷。
影片的纯爱程度很高,几乎完全剥离了人物该有的社会属性。
比如童瑶用避世的态度来躲避情伤,你说往哪儿跑不好,愣是从青岛跑到了台北,虽说现在有自由行了去台湾也很方便,但丫的跑得有点忒远了吧,基本上属于当事人不想被人找到就绝逼不会被找到的那种。
然后莫子仪作为一个小报记者,居然有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将我对于他会打破影片宁谧氛围的疑虑也打消干净。
接下来就是童瑶假唱的那首陈老师的《旅行的意义》。
没什么好说的,这首歌的点睛之笔就在最后一句:“离开你,就是旅行的意义”。
逃避不会让一个人忘记另一个人,但逃避却很有可能让另另一个人又走进这个人的心底。
于是我还是很认同其实童瑶是同时爱着她的那个音乐制作人和陈柏霖的,但最后还是会选择前者。
文艺片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奇迹会发生。
而在两个只能活一个的抉择中,很多人宁愿选择痛苦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陈柏霖的悲剧色彩是一早就决定了的。
好在导演没有那么冷酷绝情,于是末尾安排了数年后两人在桥头相遇的一个场景——但这只是一种功能性的表达创作者和观众们美好愿望的表现手法,属于文艺片的惯用套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最后视角随着童瑶回到了现代化的都市,安排了很多夜景,车流,玻璃反照的霓虹灯,童瑶的黑色皮褛和被夜风吹散的头发——无不透露着一种喧嚣和光鲜背后的孤独寂寥。
她跟着又在录音棚假唱了另一首陈老师的《太多》。
喜欢一个人的孤独,但又不能喜欢太多;喜欢阳光照射的角落,但也不能喜欢太多。
喜欢一个人,但不能喜欢太多,现实太多两难的选择,太让人纠结和矛盾。
于是不偏不倚不冷不热的自由闲适,或许就是最能保护自己的生活态度吧。
所以我看完后回到家,把这首歌翻出来单曲循环了很多遍很多遍。
真的受不了这个电影了 写这个评论时我真的还没看完。。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毫无剧情毫无可观性 尤其是女主 不是说她不好 是实在不适合这种调子啊 如果说电影的失败剧情占了60%,那女主则占了40%,我的陈柏霖我的大仁哥啊,被这电影给毁了 真的枉费了你极力想把电影拉回小清新文艺风的苦心,那么治愈系那么灿烂的笑容,真的被这暗黑的毫无可看性的电影淹没了。。
其实看之前报了很大期望的,觉得这种类型的片子,一般演员选好,场景拍好,剧情即使很白痴很简单很俗套,也还是有可看性的,尤其是有陈柏霖这个王牌。
但是看预告时就感觉女主的风格和整部电影很不搭,尤其是和伯霖演对手戏,真的感觉完全不来电呢,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五月之恋》,那时觉得刘亦菲和陈柏霖的组合就比较勉强,但看过之后至少给人留下很美的记忆,自那也知道了台湾那个飘着五月雪的叫做三义的地方。
查了一下童谣的资料,云南昆明人,姑娘长得挺漂亮的,清新自然那种,大气的美,极像章子怡,但是一到拍到侧面她穿的很飘逸的站在那里,就恍惚有种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影子,有时就错以为自己在看一个女侠。。
这样的选角真的是硬伤,毁了片子也毁了演员。
剧情方面没什么好讲的,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不知所云,没有特别清晰的主线,但就算是文艺片都如散文一般人家还讲个形散神不散呢不是。。
菁桐和平溪、十分这几个小镇和车站都是很美很小清新的地方,我也刚刚是寻着《那些年》的足迹,特意在去台湾游玩时去闲逛了一天,但电影基本上没怎么体现出这些场景的美,反倒多数都取景在黑漆漆的夜里,连放天灯那么美的场景在剧中也是一笔带过了。。
再说也是这话,真的好失败。。。
豆瓣评分太低了 其实安静的时候看特别舒服 好几次看到80的心酸流泪 这种老街骑车穿行都认识的感觉很好
简单的故事,调子清新自然,菁桐老街旧式风貌朴素又富有人情味。有些人会离开,有些人会留下,离开也许是因为舍弃,也许是因为找寻;留下也许是因为不忍,也许是因为等待。相遇与分别即是故事,那么,什么也别说了,还是静静地来听故事吧。电影的色彩、节奏、音乐,还有各个角色的选择都很出色。
不值得看第一遍,但值得看第二遍的电影。菁桐太没,陈柏霖好帅。
不要假唱
风景不错
挺无聊 感觉和陈柏霖多年前的五月之恋有点像
小清新啊
剧情再狗血,也埋没不了陈柏林的可爱"XD
纯纯的文艺片
还是挺喜欢看这种小电影的,很轻松,像是和主人公一起出去散步...虽说电影没什么剧情可言,不过里面倒是说了一件事实:每个人的爱情都是自己的梦想...
故事没有高潮,最后一段有些做作,女主角演技零分,模仿秀很无语。但是由于我对菁桐有很深的感情,看到那些场景很熟悉,必须加分
女主角不够漂亮,演戏做作
那个地方好美啊
根本不用多費口舌。
大仁哥,永远爱你
一颗给陈柏霖,一颗给《旅行的意义》,一颗给摄影
依旧台湾小清新,喜欢那首老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其实到最后特别不希望他们俩在一起,应该各自回到自己的轨迹上去,蛮好的!
首映前的见面会上看的。看在看见陈柏霖活口的份上,给3星吧~(陈柏霖2分,陈绮贞的歌2分,菁桐小镇2分,女猪脚-3分)
台北飘泡沫
哇,2012年了还把陈绮贞老歌当原创啊,大仁哥又和大陆妹玩五月之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