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跟我妈来到新加坡,当时9岁。
我妈拿的陪读签证,在当地一家托管所当老师,托管所给的工资很低,大概1200新币一个月。
后来我们认识了一个已经是新加坡公民的阿姨,经她帮助我妈变成了家教老师教华文,每个月3000新币左右不固定。
我们属于非常非常幸运的人,遇到了贵人帮助,大部分陪读妈妈只能去做按摩师,刷盘子,保洁员等特别苦的活,还有一些找了当地的老头子当情妇,还有就是去做妓。
像电视剧中那样潇洒的几乎不存在。
再来说说我们小孩子自己,新加坡是全英文教育,我当时去了真的什么都听不懂,普通的加减法都不会因为看不懂英文,上课想去卫生间都不知道怎么说,只能憋到华文课用华语告诉老师T.T。
重新学习英文的过程多痛苦多辛苦不多说了,国内学的那点到了外面简直不值一提。
小学学费一个月是200多新币,本地小孩免费,当时我记得外国小孩还要交一个助学金之类的东西,1000新币一次,具体多久交记不清了,后来没多久政府就取消了,大概他们也觉得太过分了。
还有一些孩子是父母没来,把他们寄养在新加坡亲戚家里,我的一个同学就是住在她姨妈家,去过她家一次,她表妹当着我的面拿枕头打她的头,她姨妈只是看电视不说话,我不在的时候怎么欺负她不难想象,当时也只不过10-11岁,日子多难熬不多说了....再来说下电视剧中这个年纪的学生去留学,这么多年据我的观察,这个年纪去到国外,除非是奖学金得主被政府学校招过去或者学霸型去到正规语言学校自己努力上了大学,其他的全部都是去玩的,没有一个学好的。
像电视剧中学校任你选,想干嘛干嘛,不存在的。
新加坡有多私立学校,专门收国外学生,一个班30个人,25个中国人其他印尼/菲律宾/越南,想学英文?
不存在的。
你不及格但是出勤率没问题你就可以毕业。
所以也想说下,想出国上学要么从小就去,要么实打实的考出去,其他的真的就别出去浪费钱了....这个电视剧看得我真的很不舒服,我不知道多少人会以为出了国就像电视剧里这么轻松无脑,想干嘛干嘛,也学着去了国外耽误自己。
原谅一个只在国内读到四年级的人文字表达很垃圾....但是这电视剧太误导人了,忍不住想来把事实写出来。
方便面都有食欲大增的美图,怯生生地写上,图片仅为参考,还算诚实。
那这部《跟着爸爸去留学》有点不诚实了。
爸爸是参考的,留学是参考的,只有带着这个动词可能是真的。
第一集的观感就是一包浓香四溢的方便面组合,演技是调味的,故事是干硬的,戏剧性是跳脱的,人物?
速干蔬菜包,不能更多了。
孙红雷一上来的爸宝属性就惊到我了,又喂水又喂巧克力,哪里有这么碎的父亲,好就当你这个人设成立,你上来第一个小桥段能不能别那么雷。
在美国过关被遇阻,被怀疑非法移民,一顿嬉皮笑脸的崩几个英文词来解释,来留学的傻儿子呢?
全程也不会说英文!
全程靠表演配合,完了这二笔爹还唱了一首中文版的《鸿雁》,奇迹出现,老哥露出了理解的微笑,不仅过关了,还续签了6个月!
哎……这老哥一定参加过星光大道,不能有更合理的解释了。
说好的红烧牛肉面,怎么里面加了孜然了呢。
刚过完关,孙红雷就撒狗血,换了一套“黑”库里的衣服,你们感受一下,和库里有半毛钱关系吗,行吧,反正就是为了表现这个爹还挺时尚呗。
哎……紧接着又来了千年老桥段咸菜调料……这是90年代剧吗?
这都9021年了,2018年国人境外消费额度全球第一,这点常识怎么就不能普及了,就算爹无知,这儿子还能蠢成这样……不过想到刚才入关的时候,儿子的表现,也是半句英文不会,还是理解了,傻儿子人设,编导用心良苦。
碎了吧唧的一对父子终于登上了当地接送的小巴,然后邂逅了其他两个家庭,一个CEO老板家庭,一个是工薪家庭,孙红雷也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图书管理员。
看着感觉都是没啥钱的父母,为了儿女前途,不容易,刚介绍完,一片祥和,可是突然间,负责接待的一女的就开始毫无征兆的呛声,核心意思就是出国留学也一定能成才,还两头不落,云云,您不是服务人员靠这些出国家庭赚美金的嘛,怎么一上来就这么对待自己的上帝。
丝……这何方神圣?
不用想了,下一秒这位地陪已经飞出车窗外,领盒饭了!!
吓人不?!
这是出大事了啊,那这三个家庭会有影响吗,孩子们心理会有阴影吗?
孩子们要去留口供吗,这是人为的还是意外,对学业影响吗?
故事走向有改变吗?
告诉你!!
完全没有!!!
三个家庭,其中一个家庭的妈想小题大做上了救护车,CEO老板爸爸直接打了一个私家车电话,马上来了一辆奥迪Q7(好像是没仔细看).这……刚才下飞机你怎么不叫车啊……完了孙红雷父子跟着上了车。
然后这Q7车上的两家开始攀谈,气氛欢快轻松,刚刚死了一个同胞的事情,已经忘在九霄云外,孙红雷开始谈论对车的好坏,本身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扯淡呗,然后富二代女儿问了孙红雷家开什么车,孙红雷就继续打哈哈,旁边儿子受不住了,居然叫停了车,拿着行李任性下车了!
这可是在美国啊兄弟,地广人稀,啥地方都不知道就下了了,关键为了啥,为了自己爹吹牛?
这儿子不仅傻还冲动,你们是不给年轻演员留活路啊,本来就没演技,这种人设让人家怎么演啊,然后孙红雷下车还和儿子争起来了,儿子愤然离去,他在原地等他认错归来。
这刚刚还喂巧克力,喂水倒茶,瞬间在治安如此糟糕的美国郊区,不管孩子死活了!
同一个爹怎么到了美国就那么有原则了呢,美国的空气是不一样!
然后呢,老孙找儿子找不到,闲逛到一个汽车修理厂,请注意这个刚刚遭遇了车祸,儿子走失的爹,还在修理厂里有功夫帮着别人解决困难,展现修车绝技!
第一时间难道不是报警吗,自己不会英文,难道不是请求别人报警,关键是你要塑造人物,你一开始让他会英文不行吗,为什么要搞得像个白痴一样,不会英文,怎么突然到了美国就认识电脑上的专业汽车英语界面,并且瞬间修好了车呢!
另一组家庭呢,也挺“炸”的马上就要上演狗血家庭剧,我以为爸爸的小三竟然是我后妈的剧情,哎……这狗血程度简直了,亲爸亲妈离婚没和自己18岁已经成人的孩子沟通,然后让年轻貌美的后妈来说,这逻辑这剧情真的是“炸”我猜想编剧想到这边已经开香槟了,太他妈炸了,有创意!
和导演一沟通,你猜怎么着!
导演也很喜欢!
一拍即合,这剧成了!
看看这家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品和教养,这个爹到了美国,没管女儿,先来了一炮,导演的品味真的也是无力吐槽,这是一个家庭剧,偏偏要露出性感内衣的镜头,这绝不是剧情需要,你暗示两人关系不一般可以有很多方式,而且,之后你再次让女儿又发现了一次,还给个镜头,你是多喜欢这个烂梗!
女儿开口都说的什么话:我爸真把你拿下了。
这教养真的,这女儿之前还是一副乖巧伶俐的人设呢,父子下车后还很热心地等他们呢。
你这后面这女儿想怎么发展呢,也不像叛逆少女的人设啊,真相是什么?
编剧人物角色的表达偏差了,导演也没把握住,太粗放,对台词没研究。
然后后妈与女儿的对决,这应该是最出戏的,本身两个人物身份有很大的戏剧张力,但是主创完全没有智慧,全程就是瞎比比,加过家家式的比划两下,也就台词上那点女权倾向,略有不同,猜想未来剧情这后妈应该比亲爹强吧,很可能比亲爹还要有钱,感觉她忍不住就要说出来了……
《跟着爸爸去留学》第一集差不多就这样了。
总结几句。
主要事件,有,炸。
第一个车祸事件,其实是有对未来不安全,隐忧的外化表现,在此事件后,应该呈现剧中人,对留学态度上的转变,由原本完全高兴兴奋,转向更为理性的面对,少年郎人在异乡求学,需要独自面对处理很多问题,突发事件会改变父母的认知,引起人物之间的讨论和思考。
但是几个家庭的反应就是没心没肺,这个事件完全就是废的,为吓人而吓人!
而且对死者极不尊重,毫无关心都只管自己,这是人物非常底色的细节态度。
这种结果有两个可能,一编剧思考不深,构建表面,二导演根本没读懂剧本,强奸简化了编剧的意图。
父子决裂事件,小儿科,不符合人物前后逻辑,修车桥段,随意任性为人物添加光环,简单粗暴。
后妈摊牌事件,意料之外,但完全没做到情理之中,人物也没有智慧的行动,事件原本是可以表现出人物特质,通过人物在特殊情境下的行动凸显人物个性,但是完全没做到,既没突出人物反而让演员露怯,我没想到辛芷蕾台词那么糟糕……这个剧完全暴露了她的缺点。
桥段仍然不是老套,就是撒狗血……让人失望。
演员演技,老演员外化油腻,孙红雷,涂岩松,新演员呆板,比如傻儿子,一双大眼呆若木鸡,女儿稍好一些,但是分不清是本色还是角色,总之并不讨喜。
这个剧不是强情节剧,但是生活剧最难的就是生活细节和人物的提炼,尤其是亲子剧,你要表达的核心主题仍然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已经大环境下人的生存境遇和思考。
而不是靠什么炸点事件,脸谱化表演,这真的缺乏诚意。
关注吧,都是大实话
抖音推送来的,然后看完了整部剧,然后也看了一通评论,“毁三观啊!
”9成评论是这样的,其中最多议论的怕就是老黄的婚姻问题了,从人物性格入手分析分析,美玲当年怀孕,然后找个老实人老黄接手,根据她描述,当年只是为了给孩子上个户口,不清不楚的就过了19年,这个做法我是不能接受的,但是!
从她当年的处境,我敢说超过6成的人会选择她这样的的做法,起码我如果是美玲我也会这样,人都是自私的!
当你从一个绝境看到了一丝希望,你就会奋不顾身的抓住它,也许是为了孩子,为了那母爱,这时候应该会有人说了,为了你认为的爱就可以霍霍老实人了吗,但如果你从现实代入想一想就会明白了,老黄心大爱老婆,但一个人真的可以心大到一结婚就怀孕,自己干没干啥时候干你都稀里糊涂吗,那么只有一个说法,老黄是真心爱她,爱是盲目的!
所以也就有了后面知道真相也要追回美玲的狗血剧情,当初结婚在老黄面前就是一个梦,一个他自己都不愿意醒来的梦。
美玲从开始到结束爱过老黄吗?
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本来感情就是个很复杂的事,爱情只是感情的一部分,美玲对老黄无疑是愧疚的,但20几年感情更活出了亲情,你如果要还较真说爱过吗?
我认为是没爱过,为啥20几年都没要第二个,他们结婚那会还年轻吧,愧疚吗?
但为啥愧疚也没给他一个孩子,我腹黑点猜测就是美玲心还有别人,盼着人回来有别的结局,但怎么盼也看不到个盼头,时间久了也就不了了之了,毕竟谁也没有勇气突然改变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但并不是就没有感情了,你们也可能说是有可能是老黄不想要,但你不是心怀愧疚吗,他不想要,你就不能劝一劝,你本来人设就是个强势的一方,这个人设我总感觉是有点圣母的,你要是没病呢,这个秘密估计得瞒一辈子吧,你病了,才发现自己之前做的都是糊涂事,还想着撮合老黄跟一个压根就没看出来点端倪的女人,这在我看来也就是为了自己赎罪罢了。
全剧只能打动我的就是老黄和美玲撞车那一幕,美玲扇自己脸骂自己下贱,老黄哽咽说你别这样作贱自己,两个人都是真情流露,但之前做的事是对的还是错的,对他们自身而言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起码在那一刻,双方都是真情实意。
你们也别说编剧狗血,就这事搁任何一个人身上,其实都不见的一定就会比剧中好,你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冷血,就像剧中老黄的各种表现你就可以知道,对与错其实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你、儿子、生活,都在!
跟以前一样,但为啥他又在美玲求爱的时候推开,他内心是排斥她的,但前面做得一切又是爱她的,矛盾啊!
其实不矛盾,爱这个事从来都不能从一两件事一两个道理说的清,这没道理啊,人生本来就没有道理可言的。
我真的很想给0.5颗星😪,奈何没这个功能,拜托,这个剧还能更烂吗…………从去年的归去来,到今年的这部剧,我简直无语😓,到底哪个留学生有电视剧里面的经历的经历呀!!!
编剧呀,你是外星人来的吗???
来惩罚地球人的吗???
刚到国外,两个小朋友居然应为跟父母吵架,居然一言不合就下车出走...........大哥,大姐,我只想问,你要去哪里呀???
这么狠吗,孙悟空啊,妖魔鬼怪都不怕,一变身就能回家????
🙀还有那个男孩的英文是有间歇性失忆症吗????
大哥你老爸被拒签啦,你能讲句话吗,英文呢,被你吞到肚子里啦,你老爸英文都那样了,还在讲呢,PS 居然有这么好的海关啊????
啊,他都听不懂讲的啥就给过了,您们来的是假美国吗?????
那个窗口啊,我也要我爸也去啊!!!!!!
槽点太多了,我都懒得写了,哎,真烦人!
看了5分钟看不下去了,里面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开着豪车去旅行?
第二天要面试了在盘算着去赌场?
还说“面试就是说个你好?
” 作为在美国读了研究生,又要马上去美国读博士的人,我想说:扯NMD蛋,请别用这群人代表我们群体understood?
本来国内腾讯或者微博上的某些垃圾人就对留学生群体误会很重:开着豪车想着玩,挥金如土去镀金,粗看一下这部剧,嗯,估计能很好地加深这些垃圾人的偏见吧?
1.留学生没你想的这么有钱,别说豪车,能买辆日系车都不错了,要考虑省油要考虑换零配件,甚至要考虑自己修理,甚至要考虑出二手的难易,更多的是留学生群里或者校友群里直接买N手车!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选择自行车和学校的校车!
甚至在省钱这方面,留学生做的比想象的多得多:从房子合租,到床垫家具炊具买二手,到租只有社区洗衣房的房子,到买超市里的特价低价肉,到生病在家躺一周也舍不得去医院………… 2.美国的面试是说个“你好”?
笑特么死我了!
面试永远会问你学习计划未来打算,以及各种你措手不及的问题,比如我被问了“你为什么要学动物法这门冷门的课程”,“如果你的团队作业中发生分歧,你会怎么处理”,完全需要看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怎么就成问个好了?
搞搞清楚啊,美领馆前几年办签证的时候问的问题就不是how are you了,谢谢!
3.留学生真不会每天想着怎么玩,每天忙的屁滚尿流的人群真没时间整天盘算玩什么谢谢!
比如我读法律学院的,一周几百页的阅读量,能按时完成又不让自己太累有适当的放松就不错了,每天图书馆呆到10点闭关搭末班校车回家的人真没那么多时间搞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 刚到美国的时候前几天我干的事:熟悉周围的超市,熟悉周围的公交,熟悉银行,熟悉校园道路…… 真没时间玩感觉这部电视剧就是青春偶像剧换汤不换药吧,和那些打着创业的旗号搞乱七八糟的青春偶像剧,以及打着贩毒旗号搞言情的烂尾剧一个样吧 明明是说留学,却不着重说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不着重说学习生活,不着重说留学之前留学中的烦恼麻烦事,不拍留学生因为语言问题可能点个快餐都能遇上麻烦(包括口音和俗语带来的问题)……用浮夸的演技演着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架空剧情 与其拍进体育馆被误会带枪,真不如拍留学生搬家搬东西打扫卫生时候的麻烦,甚至拍烟雾报警器的梗或者美国公寓里的大蟑螂都比预告片里的那段的贴近我们留学生的生活!
还有,有人说一部剧不能完全反应真实,因为那样没人爱看,是,我承认,一部剧是需要编一些戏剧成分,但那似乎和完全脱离现实有本质的区别吧?
我就说我看过的美剧,比如识骨寻踪,比如极地恶灵,比如切尔诺贝利,这些都有编的成分吧?
但是不会说法医一眼看出谁是凶手吧?
不会说切尔诺贝利炸了消防员没人死掉吧?
戏剧化改编不是乱编understood?
基于现实的合理改编不是架空自己想象懂么?
那么按照某些人的逻辑,与其拍留学生的故事,为什么不索性天马行空拍科幻片玄幻剧呢?
同样是这个人,说:“给一星是不理智的,是不成熟的…… ”wtf?
这部剧打着留学生的名字,但讲述的不是我们的故事,这好像就是驴唇不对马嘴,是偏题吧?
九年义务教育经历过吗?
小学读过吗?
你写个偏题作文会拿什么分数不知道吗???
谈何不理智??
据我所知,能对留学话题产生共鸣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学历和年龄都不会低了,有什么理由就因为给了1星就被说不成熟??
留学生吐槽,甚至表达愤怒有什么不妥么??
凭什么觉得我们应该容忍自己的故事被人胡编乱造?
我们留学时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焦虑,紧张,恐慌,孤独,寂寞,这部剧体现出来了么??
还有,某些人你有什么理由断定留学生的真是生活枯草乏味不吸引人?
我们可从来不觉得自己的留学生涯实在浪费时间呀!
我们辛苦,但是我们并不觉得乏味好嘛!
我并不认为学习生活自理,学习自己烧菜,努力融入集体,努力排除语言障碍,努力客服社交恐惧在课堂发言发表演讲和老师讨论论文,甚至是生活中抓房间里的蟑螂这种小事(当时房间里蟑螂太多我们花很久锁定巢穴然后用硬纸板搭建了一个城墙封住整个橱柜)……等等这些事是无聊的!
我们是很辛苦,但是我们也在挑战自己!
所以我希望某些路人,不要用你们的想象来给我们下定义!
谢谢!
顺便吐槽一下,剧中人物的造型看着像学生么?
要拍这个题材能劳驾先去真的了解过一下留学生的生活么?
老实说,这部戏在2019年开播时,我是冲着孙红雷而看的,但看了两集后我就弃戏了!
2022年5月我努力去找出这部戏来看,是为了檀健次而来的。
最喜欢戏里的桥段是刘敏涛饰的刘若瑜与檀健次饰演的陈凯文母子俩,看他们相爱相杀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母子。
这戏我给他们俩打五颗星,但整体上我打三颗星。
一、这剧太神奇,演员好,故事讲好了能成经典,可惜一手好牌被导演编剧神奇的变成了一部垃圾。
导演在讲故事里的人多轻浮多浮躁,归根结底还是导演和编剧自己浮躁(应该说是中国所有人都浮躁,这和社会背景有关系),估计都是因为要挣点钱才接的这剧,管他好不好看合不合逻辑,侮辱不侮辱观众智商。
天天这么多导演和编剧都干嘛呢不知道,是能力问题?
还是根本就不用心?
现在太多烂剧烂电影,运气好才能看到一部尊重观众智商的电视剧电影,看个剧也跟买彩票一样,悲哀。
二、 再说说这部剧里渗透的价值观。
女人拜金、小三上位、生活婚姻儿戏化动不动就离婚、男人重情重义、被感情伤害之后自残、能几句话就说明白的还要劳民伤财互相伤害,好像是彻彻底底的颠覆三观,但是又透露着一股子现实的意味。
三、真不知道这是部魔幻剧还是现实主义题材剧。
强烈建议国家立法再有用好的资源拍烂剧的导演让他退出演艺圈或者判刑 四、何止影视圈这样,整个国家所有行业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什么事糊弄糊弄表面过去就可以了。
该国家上面那几个人思考思考,中国人是怎么了
这个剧前两天无意瞅见的,于是零零碎碎的也看了几集,前几集还稍微有点智商,刚看完第十集简直把我的三观都给轰炸了。
先说明,本人爱好就是打篮球,说不上强,但年数多,经验也不算少了,看到黄小栋去校队主动请缨那一幕真给我弄傻了,剪辑里,运球投篮等等都堪比cxk,后面一段还和丹丹抱怨说教练排挤你,不给你机会?wtf?球打成这样还要进校队?我这边的小区秃头中年人都可以打爆你好吗?再到后面,丹丹莫名其妙对着俩外国女生撒泼,人都说了没指你你还在这来劲?后面更是奇妙,俩人跑去快餐店,冲着态度很好的服务员无缘无故骂了句碧池?这就好比你在国内小餐馆里不明所以地骂隔壁桌cnm,你看看人家抽不抽你?
冲着留学、孙红雷、辛芷蕾打开了这部剧。
本以为满心欢喜,期待满满。
然而。。。
这部剧把观众当成了脑残?
都2019年了,大众想看的是挂羊头卖狗肉么?
空有留学的幌子,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广告太多,剧情狗血。
1分给辛芷蕾孙红雷,演技可圈可点。
孩子太作,剧情发展有点莫名其妙,孙红雷的儿子和那什么丹丹矫情任性狗血,美其名曰出国留学,bug太多,才第三集两人相识不到一周就拉手拥抱互诉委屈,到底是来留学还是谈龙卷风的恋爱?
才第一集那女孩好好坐着说话,下一秒就能飞出窗外被车撞死,然后下一秒就植入广告。
第二季儿子大晚上任性走丢,孙红雷到处疯找,不会英语的他竟然用全是英文的电脑修好了车???
父子俩走丢的时候一个都想不起来手机打电话这回事。
然而父子俩团聚后下一秒在导游车里里,儿子竟然就从裤包里拿出手机给父亲拍保证视频?
下一秒还能躺着给玩游戏做植入广告???。。。。
算了,无力吐槽,曾希瞬、蒋依依演技尴尬如同之前的张无忌。
弃剧。
陈凯文和朱露莎都是很丰满的角色 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人 我很喜欢凯文哥哥说的一句话“我可以陪你背靠背和世界对立,但你不能把坏用在我身上。
”凯文哥哥活的真的很清醒 可能和他从十二岁就被迫独立有关 像他说的 “你要想在荒岛上活,就得把自己变成一座荒岛”包括他在刘若瑜面临丈夫出轨离婚的时候 他说的话都是残忍 并且清醒 他拎得清 他会很爱很爱一个人 但是他不会让自己馅进去 他不会丢掉他自己 他本就是孤岛 在父亲抛下橄榄枝 在面对往后可以无虑的生活 他很清醒 他重情重义 他选择了拒绝“我要的是有权选择,不是被人安排。
”朱露莎只能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朱露莎开始的时候和凯文哥哥真的好甜好甜 后面那段 我看见朱露莎父母来找她 还录像 我真的心梗了 在两家人辩解的时候 我感觉我真的看懂了朱露莎 我明白了她的举动 她出生在一个教育有问题的家庭 她的家庭 造就了她一身的问题 她看待问题对方式和她的父母一模一样 就像是她把和陈凯文的分手推卸给武丹丹 她的父母把他们教育对问题推卸给倒霉但是我理解 和我不能原谅她不冲突 就像是凯文哥哥说的 有的错不能犯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我忘了我还有一个很喜欢的角色 就是刘敏涛演的 陈凯文的妈妈 刘若瑜 她是一个很让我心疼的角色 奉献了自己青春和事业 只为了自己丈夫和儿子 但她得到的回报却是丈夫的出轨 甚至还有个快六岁的儿子 还有她酗酒溺水 那个狗男人在她醒过来说的话 我看到这我真的 三观要炸裂了 同时伴随着的是气愤和对刘若瑜对心疼 但她也很坚强 她不会倒下 她能够重新一步一步走回自己的巅峰 像陈凯文说的那样 永远年轻 永远热泪盈眶 永远在路上我真的很喜欢凯文母子对对手戏 很真实 就像是 生活中的那种 他们爱着彼此 说出口的话却永远是最伤人的 真正遇上了危险 困难 他们也冲在头一个 只为了保护彼此陈凯文被讹上迷j罪的时候 刘若瑜不惜跪下来求朱露莎 只为了她说一句实话 刘若瑜酗酒昏迷不醒 陈凯文也会慌了神 尽全力救她 护她 在刘若瑜决定回国 为自己而活的时候 陈凯文也会支持她 努力让她不要有后顾之忧这部剧的三观确实很多时候让我满脑子问号 但也不得不承认 每个我看到的角色 都很丰满 都像是像是真实存在一样 他们身上的各种问题 也值得我们深思
这是在黑我们留学生吧!
看到起火那集决定弃剧了!
留学实力劝退,这部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观众,没事儿别留学。整个戏关于留学的部分加起来还不如一部《中国合伙人》一部电影多。原本以为是部正剧,结果看到结尾才知道,原来是一部腐剧,这破剧高开低走,真的是给观众看垃圾。本来想给一星,但是有些场次的戏其实还不错,所以多一星。角色成长尴尬,主人公黄小栋可能患有某种歇斯底里人格障碍,从第一集遇事就炸窝里横到最后一集还是遇事就炸窝里横。各个角色上线下线完全是由编剧说了算,不需要的时候,角色可以好几集剧情不推进。后面部分剧情,整个线乱掉,真的不只是非线性编辑,也是非线性编剧。唉……
导演编剧去过国外吗?刚出国敢一个人走在荒郊野外,这么不怕死?这男孩真是巨婴,看不起爸爸牛逼走丢了别哭天喊地啊!还有这个女孩子真是欠收拾,差一点就被坏人截走了,还死鸭子嘴硬,什么人啊!太假了!敢胆子这么肥,第一天怎么死的你都不知道!
很久没看电视剧了,何况还是完整地看完。虽然为了凑集数,有些情节比较扯,但是总体,特别是前半部分还是挺贴近生活的,算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
看这个戏,会生气,给两星是怕一星被举报,但真是一星也不想给……
还不错
分这么低,为什么我觉得还不错呢
檀健次在里面太帅了
孙漂亮不再是孙红雷了,他潜伏里的气质早已被极限挑战磨去了菱角。
看了第一集的一半 感觉在侮辱我的智商
为啥现在的卫视剧都把观众智商拉低 😳😳😳😳 奇怪的剧情加上第一集就一堆的广告 孩子演技也尴尬
开场半小时看吐了,过海关留学的儿子一句话不说,全程靠老爸胡比划;在黑灯瞎火的马路上说走就走,半夜随便闯民宅;不会说英文随便捣鼓两下老外的修车软件就能修好车,不愧是中国的图书馆管理员啊!这剧情还能再脑残点吗?
孙红雷怎么可能生出眼睛这么大的儿子??
节奏不错
没有期待中的好,但有欢笑。有感动。
看的好气啊
主要剧情后半场出问题了,前面都还是可以看的,泪点有,剧情扯不清
题材新鲜一星,孙红雷一星,辛芷蕾一星,第四颗星是期待星
几个老演员支撑我看了下去,三星给他们几个分吧。剧本身可以去粗制滥造,漏洞百出,三观有问题。看着这叫一个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