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片子属于国内电视剧制作比较贴近真实时代的阶段,特技还没用上,背景音乐用得粗暴诡异,镜头语言也不太讲究。
2、城镇基建很有时代风貌,诺基亚,盗版光碟,街边ip电话亭,舞厅,游戏厅,手持照片在火车站找人,拖沓刻意用BGM渲染情绪,警察局长语调和表情都很脸谱化。
3、演员都很原生,各具形态,辨识度高。
4、片子拍摄应该在2002以前,房地产商业化进行不久,很多老旧平房,小广告满墙的筒子楼,实景选地拍摄很生活化。
5、警察审问粗鲁,抽烟给粉。
现在电视剧都美化了这些黑历史。
6、《征服》通过真实案件改编,有些半纪录片的味道,也是那个年代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注解。
7、剧中的局长一身正气,现实中的局长看着这个热播剧,一定有多年的纠结。
2022年1月,在石家庄政法系统工作三十多年的许振霞被逮捕,《征服》剧中刘华强原型张宝林在石家庄犯下诸多命案的那十多年,许振霞从派出所一直升到石家庄公安局副局长,还参与张保林案侦破。
最近由于身体原因,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电视,想起老早收藏但一直没时间看的《征服》。
说实话,收藏主要是因为孙红雷,个人很喜欢他,对自己事业的专注、性格的耿直(至少看起来是)、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比较欣赏。
但是看过之后,感觉至少是超出了本来只想看孙红雷演技的范畴,看到最后,哭了。
从故事情节来讲,高潮只有警察围攻孙红雷窝点的那十几分钟,为了推向这一高潮前面铺垫了太多,也是因为这种铺垫才使人物有了饱满度,故事有了真实度,情节的跌宕起伏才显示出叙事上的意义。
如果把这部电视视作“警匪片”的话,那无疑,刘华强是匪,邪恶,警方是警,正义。
但故事的丰富和人物的饱满似乎告诉观众这只是表象。
我看哭了,不是因为我觉得刘华强不应该获死刑,也不是因为他有多高尚、多值得敬佩。
不管是他杀的人、要杀的人还是他想保护而无力保护的人,其实都算不上好人。
他弟弟说话横冲直撞、做实不留德,被人报复是迟早的事,而报复他的人可以说一个比一个差劲,只能说是恶恶相斗。
真正想保护自己爱的人,应该是辅以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脚踏实地地走出自己的路、闯出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给他走到哪里都被人称作大哥、自己可以无所顾忌的横行之类表象的威风。
我哭了,是因为刘华强很有眼光,也很敏锐。
李敏说他本可以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
是的,他可以,以他的能力,他本可以闯出另一番天地,但可惜的是他没有看出来,他用刀、用枪拼杀出的“力量”,并不足以和社会上的核心权力抗衡,也就是说他没有足够高的眼界去看透社会运行的规律:他再霸气,也敌不过一个工商局副局长的弟弟,最后还得托人赔礼道歉。
为什么?
因为不道歉就拿不到营业执照。
对方可以光明正大的抢走刘定好的地盘,而刘想要与之抗衡似乎只能背后下黑手。
警方可以理直气壮地拘捕刘华强,但拿那位横行霸道的工商局长暴发户弟弟却束手无策。
为什么?
因为受体制保护的权力代表的是国家机器,而自己单打独斗出的拳力只是一个人的刀枪。
从这一点上看,祁同伟比刘华强要高明很多,至少他深谙权力运作规律。
刘华强可以被视作底层百姓的一种代表,他想要自己存活于世的尊严和价值,他想要给自己的家人一份安稳,但选择错了方式。
就像吴天开网吧一样,他也只能开个网吧,不可能做成天猫或者腾讯之类,因为他没有那样的眼界,也没有那样的核心技术资源。
底层百姓的悲哀很大程度上源于此。
他是西西弗斯吗?
是,也不是。
是,因为他一直在反抗,即便有宙斯在上,心理也可以获得一种充实;不是,因为西西弗斯的命运是属于自己的,而刘华强的不是。
跟我刘华强你有这个实力么?
-那段时间我下了在寝室了放,搞了全班男生都来看,台词大家都能背出来,搞疯彪那段实在太经典。
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救命,一天看几十个版本的买瓜
征服这部剧里有一个细节挺值得玩味的,就是李丽出钱让华强去收拾封彪,刘华强为什么坚持要睡李丽。
刘华强的台词是“这不是钱的事”。
这个事反映出刘华强超强的权衡利弊的能力。
李丽对刘华强来说是一个有点交情的人,出钱让他去得罪一个不好惹的人,他权衡利弊之后觉得跟李丽的交情不够,必须绑的更紧一些才值得做。
弊是得罪封彪(但是游戏厅的利益竞争让火并封彪本来就在他计划内,只是缺少契机),利是能得到钱和李丽这个在公安系统的潜在帮手,明显利大于弊。
只是有个隐藏风险就是李丽有可能害他或者别有用心,所以睡李丽能迅速加固二者的同盟关系,把李丽可能害他的风险降到最低。
“这不是钱的事”,刘华强的潜台词一定不是“我想睡你”,而是“这是信任的事”。
李丽这个角色也很非常狠辣,作为全剧的最终BOSS,把感情、性、利益分的很清楚——当然这也要感谢吴天这个渣男带给李丽的成长。
今天我带大家盘点一下影视剧里那些出彩的黑老大。
街头混混里的头头,是黑老大;铜锣湾的扛把子陈浩南,也是黑老大;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还是黑老大。
可见同样是黑老大,是分个三六九等的。
那么在影视剧里,不同的演员也就会演出不同的层次感。
人靠衣装正所谓“人靠衣装”,当一个落魄屌丝想成为黑老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头发输成大人模样,换上一身帅气西装”比如最近热映的电影《第八个嫌疑人》里的大鹏。
大鹏那张脸最大的特点就是怂,演坏人气场不够,只能演《受益人》里的唯唯诺诺的骗保人,或者《铤而走险》里被逼上梁山的车行小老板。
他要演黑老大,只能靠化妆。
于是当大鹏梳着90年代流行的三七分头,穿着略显宽大不太合身的西装,拿着翻盖电话出场时。
有人说他像高亚麟,有人说他像许冠文,甭管像谁,港片里那种黑老大的味儿就出来了。
同样是化妆,还需要前后对比,才能突出层次感。
影片中,大鹏至少换了三个装扮。
一个是作案前利欲熏心的黑老大。
一个是作案后逃到东南亚当难民的瘦子,为了外形上的转变,大鹏43天减了30斤。
一个是案发21年后,隐居边境小城的中年老实人,他以这个形象第一次出场时,很多人被惊艳到了,那个发型像被人拿砍刀砍过一般,像极了一个失意的中年人。
大鹏能取长补短,在演技还不醇熟的情况下,光靠这三个装扮就唬住了观众。
后面他拿石头砸人,也成为继张东升爬山后,犯罪片里又一大名场面。
当然,这样的黑老大,注定无法做大做强,影片中大鹏饰演的黑老大没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只能愣头愣脑地只能去抢银行,然后带着表弟浪迹天涯,最后东躲西藏几十年还是落入法网。
脸上着相当一个黑老大想要在进阶一步,除了穿得人模狗样,还要脸上着相。
用大白话说,你得够狠,还得让别人看出你够狠。
代表人物就是《征服》里刘华强。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治安不好,街头抢劫,黑社会欺男霸女屡见不鲜,甚至连环杀人案都时有发生,这其中必然涌现出一大帮狠人,也为影视剧提供了现成的素材。
孙红雷饰演的刘华强,就是混迹街头的一大狠人。
纹身、金链子、寸头、黑西服,刘华强就是一代人心中“黑老大初恋”闭上眼睛,你立刻就能浮现他拿着骑着摩托,拿着砍刀出现在街头的嚣张形象。
但,这还不是刘华强最狠的地方。
他最可怕之处在于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准确传递这股狠劲。
比如面对仇人,放狠话时,脑袋战术性一歪,手指一指,恨不能一指头戳死对方。
还有拿着砍刀恐吓对方时,咧着嘴,露出轻蔑的笑,明明是快糊掉的画质,观众却能感受到4K级别的震撼。
这种表情很废五官,孙红雷演完这部剧都留下了表演后遗症,他以后再演狠人时,经常是一类演法:盯着对方笑一下,然后把表情凝固住,当对面吓傻后,他有咧嘴大笑,轻松拿捏全场。
这种着相的表演方式,或许谈不上高级,但对20年前的电视观众来说却特别好使,以至于孙红雷后来录制综艺,碰到热心观众还会说一句“你当年的流氓演得不错”当然,这类黑老大只有狠,没有城府,注定干不成大事儿,剧中刘华强耍完狠,还要东躲西藏沦为亡命之徒,而观众给他们的定位也是流氓一个。
气质癫狂黑老大在往上爬,就要走气质路线了。
港片在巅峰时期被称为“尽皆过火,尽皆癫狂”,这种气质刚好为黑老大提供了温床。
港片里,也有那些着相的狠人。
比如掀桌子,踩关公像的乌鸦哥;叫嚣着“食屎啦你”的乌蝇哥。
这些只会耍狠的人,注定只能当小弟,一般都活不到最后。
而背后做大哥的,无一不拥有癫狂气质。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枪火》里的吴镇宇,这部电影是仓促之作,没有剧本,拍摄周期只有19天,而且几乎是一遍过。
影片讲述了五个黑帮兄弟自相残杀的故事,吴镇宇只是五大恶人之一,严格来说都谈不上黑老大。
但是他就是凭借20%的戏份,征服了金马奖评委,拿到了金马奖影帝。
获奖词揭晓了答案:“虽只是五分之一,但眼神让他一下子跳了出来”你看看,想成为港片里的老大,光耍狠是不够的,关键是那种癫狂的气质,而吴镇宇站在那里,光那个亦正亦邪的眼神,就是黑老大的标配。
几年后,他终于等来了绽放,在《无间道2》里,成功饰演了倪永孝,有人说他演出了香港版的教父,但我却觉得原版教父少了那种癫狂的气质。
倪永孝外表斯文却用眼神吓人,不声不响拿下了父亲手下的旧部,机关算尽反误了家族命运,临死前才发现连身边的弟弟也是敌人。
吴镇宇躺在余文乐怀里的那场戏堪称经典,一个狂人眼神里最后一丝火焰熄灭让人不禁唏嘘。
倪永孝也成为黑老大的模板,很多晚辈演黑老大都模仿吴镇宇,其中就包括饰演高启强的张颂文。
《狂飙》热播时,有人就问,如果吴镇宇来演高启强,会演出什么味道?
吴镇宇怎么演不知道,但绝对会多一分癫狂。
可惜的是,这类黑老大因为神经刀的属性,戏剧性拉满,还带有一种肆意而为的浪漫情怀,但因为胸中城府不够,他们常常以悲剧收场,倪永孝就是最好的例证。
精神洗脑如果想再往前走一步,那么黑老大就不只是脸厚心黑,更要学会洗脑术,这个比大砍刀的威力打多了。
其中典型代表就是《黑洞》和《黑冰》。
《黑洞》里的聂明宇,因为年轻时跳水救同伴,得了哮喘和性无能,性格开始扭曲,滋生出发社会人格。
聂明宇是个务实的坏蛋,他对手下的小弟进行精神洗脑,然后自己躲在幕后笑看风云。
他的装扮同刘华强相比也有了升级,同样是黑色系,但他穿着黑制服、黑手套、带着黑框眼镜,在文艺大叔和变态大佬之间来回切换,让人捉摸不定。
到了聂明宇这个级别,他已经不必亲自下场去干脏活累活了。
编剧给他设置了一个当市长的父亲,聂明宇从小活在父亲的高压之下。
于是后期他黑化,除了满足变态心理外,还多了一分对抗父权争取自由的意味,是不是立马高大上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的《坚如磐石》就是根据《黑洞》改编的,原来的名字也叫《黑洞》,看来老谋子也对这部剧情有独钟。
而《黑冰》又是《黑洞》的升级版。
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和聂明宇成长经历、黑化过程如出一辙。
但他更往前走了一步,他已经不是简单的洗脑,而成为了一个精神导师,有一套自己的出事逻辑,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忽悠别人,忽悠到连自己都信了。
这样的人是不屑于外表装扮的,于是我们看到最后郭小鹏最后被抓,穿着囚服,梳着光头,但依旧侃侃而谈,用11分钟的独白戏阐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用毒品控制人类。
明明是胡说八道,但在他磁性的嗓音下,连观众都被沦陷,这就是台词之神王志文的魅力。
当然,到了聂明宇、郭小鹏这个阶段,已经有点“多智近妖”了,他们只能是影视剧里存在的人物,并不接地气。
想要接地气,完成洗白,还得到最后一个阶段。
重剑无锋前面几个阶段的大佬,无论如何嚣张,最后无一例外,都会走向覆灭。
只有这个阶段的大佬,能成功上岸,成为平易近人,人人艳羡的成功人士。
《狂飙》里的高启强就是这样的人。
这部剧里的高启强一共分成三个阶段。
前13集,是高启强的堕落过程,一个卖鱼贩在命运的阴差阳错下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个阶段的高启强做事都基于三个字“不得已”,本质上说他还是个好人。
中间13集,是高启强黑化的过程,他从好人变成了一个坏人。
这个过程他当然靠衣装。
当卖鱼贩穿上了得体的白色西装,当卖鱼贩傍上了曾经的大嫂,一个新晋的黑老大诞生了,尽管他浮夸违和,但小人乍富的嘴脸满足了多少人的幻想。
紧接着,高启强也着过相。
面对泰叔时的谄媚,面对小虎时的义气,面对老默时的奸诈,面对大嫂时的贴心,面对安欣时的故作镇定。
这个阶段的高启强逐渐撕掉了真诚的外衣,变成了一个行走的表情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然后,高启强除掉异己,真正成为了黑老大,那股子大佬气质也就呼之欲出了。
如果说过去他面对安欣时还做贼心虚,那么完成进阶后的他,已经深信自己就是对的那一方。
全剧第26集结尾就是一个绝妙的隐喻,代表正义的安欣站在十字路口智慧交通,自己却迷失了方向。
坐车经过的高启强已经摇下车窗,目送曾经的对手落败。
后13集,是高启强陨落之路,这时候的他已经之手这天,也进化到了黑老大的最高境界——重剑无锋。
我们发现,这个老头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戾气,说话慢条斯理,待人十分和善。
他不开豪车,骑个破电动车出没;他没有架子,和机车少年打成一片;他作风简朴,每年还回九宅吃忆苦饭;他悬壶济世,开始搞起了慈善,还常常去敬老院做义工。
这就是黑老大的终极版,他们摸爬滚打后发现,行走江湖,最硬的不是拳头,而是人心,他们明白,人上有人,官上还有官。
自己再嚣张也不过是别人的棋子,与其献丑,不如藏拙。
于是他们彻底磨平了刀刃,或者拿着木剑示人,再后来干脆手无寸铁,看似人畜无害,其实一个电话就能让当地百姓抖三抖。
如果在现实里,《狂飙》演到26集就可以完结了,高启强会成功洗白,他会著书立说,过去的黑历史摇身一变成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现实中不乏这样的厉害人物,他们已经成了人上人。
可惜这是电视剧,高启强必须倒下,于是,编剧强行让高启强降智,一个修炼满级的黑老大最后草草收场。
但这样的潦草处理无法掩盖高启强这个角色的光芒,观众还是被他的魅力吸引,明知他坏事做尽,依然希望能继续跟着他爽下去。
以上就是影视剧里黑老大进阶之路的五个阶段。
如果生在乱世,这些人很可能成为一代枭雄。
可惜生在和平年代,他们注定只能沦为混混流寇。
就像宋江带着兄弟们替天行道快意恩仇后,依然逃不过被招安的命运;黑老大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洗掉一个“黑”字,这是他们的悲哀。
谁把谁征服了?电视剧围绕着征服来讲 刘华强这辈子是值了李丽无疑是一个祸害精 李梅是一个好女人 只是生在了错家庭刘华强不是一个好人 因为他犯了法 他杀了人 破坏了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理应受到制裁 但是他又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他不错杀无辜,对给自己递上热水的出租车司机真切的表示感谢,坐车给钱,杀的人都是他的仇人,在他的意识形态下,那当然是应该的.但是法律不允许啊,最后,现实把他征服了,尽管他把他的仇人们给征服.就象他自己说的.我们穷人家的孩子,要想不被别人欺负,能靠什么呢?恨,拳头.就象他对金宝说的.我也就是一念之差当上了这个大哥就象他对封飚说的 给我跪下 叫爷 不然我一枪打死你就象他对自己女儿说的 妈妈不来了 爸爸给你过生日 生日蛋糕不吃了 给你李阿姨先走就象他对李丽说的,咱都是出来混的,你说这话不嫌丢人吗就象他经常对别人说的,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我叫刘华强.在大环境衬托下 刘华强当然被绳之以法了,但是,其中,看到了一个小人物锐变成社会大哥其中的辛酸,挣扎,无奈,残忍,智慧,柔情,以及侠气.很多人倒是敬佩这个法律意义上的杀人犯.为什么?因为他智慧 他意气 对他的兄弟 对他的女人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 说谁到底把谁征服恐怕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结局
近几年的国产剧大都一拍好几十集,注水严重,所以我就想找几部质量高而集数少的剧看看,因为一直喜欢看犯罪题材,我就看了老剧《征服》。
没想到这一看就看的特别过瘾,我被孙红雷的演技所折服。
虽然后半段剧情质量有所下降,很多事情也没交代清楚,但有孙红雷稳定的演技支撑,以及剧情严密的逻辑链条,再加上剧本取材于真实事件,所以这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好剧,值得五星好评。
首先,孙红雷的演技没的说,把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黑老大演的特别有层次、有深度,从表情、动作、说话语气,再到心理活动,走路姿势,都演的特别传神,特别是第一集刚出场时刘华强那阴鸷的眼神,那种杀气,真是让人害怕。
虽然比起美剧来说它节奏比较慢,但是剧中每个演员包括配角群演都在用心表演,让人感觉很真实,再加上合理的音效和剪辑,悬疑氛围的营造,让人看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看到十集以后,我甚至觉得过于压抑了,警察与刘华强在进行侦察与反侦察的较量,他们互相揣测对方意图,要面对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反复思考后作出决定,各自都面临着很大压力。
更为称道的是本剧的剧本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主创人员详细了解过当年的涉黑案情,大部分剧情都是河北石家庄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剧情显得真实可靠,人物设定也都比较合理,还反映了一些当时的社会状况,放在今天绝对过不了审,难能可贵。
刘华强的原型是石家庄的一个黑帮集团老大张宝林,与剧中剧情一样,就是因为弟弟张宝义被砍成重伤,他才从广州回石家庄报仇杀人。
详细过程就不说了,知乎上有一个系列文章专门说当年石家庄黑道的事,大家可以去看。
说一下当年的社会背景,那就是改革开放后建立市场经济,后来国企改革,很多工人下岗,生活没有着落,这和贾樟柯的电影《任逍遥》里的社会背景相似。
这是个急剧变化的年代,大陆的经济文化和价值观都受到很大冲击,拜金主义、钱权交易等各种不好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纷纷出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年的社会治安状况普遍都比较差,工业城市石家庄尤其如此。
从剧中来看,其实刘华强的势力并不大,他在公检法系统也没有保护伞,只是好勇斗狠,为人也比较讲义气,出手大方,会笼络小弟,聪明机智,反侦察能力很强,同时报复心强。
他只能算是一帮小混混的老大,跟那些真正有背景有实力的黑帮大佬根本没法比,不信就去看看杜月笙。
他之所以非要制造血案,一是为了给弟弟刘华文报仇,因为他溺爱弟弟,不想让他受一点委屈,二是他实在过于愤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把所有跟自己有过节的人都除掉,然后远走高飞。
毫无疑问,这样做风险极大,不仅会惹毛黑道,更会招来整个公安系统的追查,但他还是要干。
那么,刘华强是如何形成这种心狠手辣的性格的呢?
在第19集中,李梅认为凭刘华强的能力,完全可以过更好的生活。
对此,刘华强说,小时候因为家里很穷遭到其他小孩的嘲笑,有次他弟弟就因为一个烟盒被另一个孩子打的半死,然后他用砖头当着那个孩子父母的面把他脑袋砸开。
从此以后他在大人眼里成了坏孩子,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是英雄。
从此他就认为,在这种社会里,像自己这种没权没势的人家,要想不被欺负,只能靠拳头和刀。
他认为这个社会就是弱肉强食,这就是刘华强的人生哲学。
可见,刘华强是因为从小经历过社会不公,因而奋起反抗,才形成了这种强硬性格。
可是,他这种“人生哲学”注定是要失败。
这个社会很多时候确实是弱肉强食,但是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动物世界,人类社会有很多社会规则,有政府,有法律,个人的暴力行为要受到限制,政府要保障弱者的生存和发展,要尽力维护社会的公平稳定。
刘华强一味崇尚以暴力压人,但是整个社会最先进的武器和最强大的暴力机构都牢牢控制在政府手里,而他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不服从法律规定,想以一己之力去对抗整个国家强制力,能有什么胜算可言呢?
他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况且他自己所认为的所谓“正义”,并不符合整个社会的要求和利益,他必然会受到制裁。
这部剧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揭露了很多丑陋的社会现象。
剧中的吴天就说,这年头做生意,哪个菩萨不拜都不行。
而刘华强呢,虽然靠拳头和刀让人畏惧,但是给弟弟刘华文开托运站租的店面还是被工商局副局长的亲戚给抢了,而且后来他还得派人去赔礼道歉,不然人家不给你批营业执照,这个社会,任你拳头再硬也硬不过“权力”。
没有保护伞的黑帮,不光斗不过警察,其他体制内的人你也惹不起。
真正可怕的并不是像刘华强这种只靠拳头和刀闯社会的人,而是像孙小果这样能够腐蚀公检法系统的人。
这种人能够以合法的方式去作恶,还不容易被发现,就算发现也不好抓,即便抓住也不好判刑和执法。
相比之下,一个小小的刘华强真的不算什么。
最后,剧情中还是有些地方不够合理,比如,刘华强为什么每次都要隔很长时间才去杀下一个人,留了大量时间给警察去调查线索,如果连续作案,不是更能打乱警方的阵脚吗?再有,他没有等刘华文伤好一些,把他安顿到安全的地方,再详细计划动手,导致刘华文被警方监控,陷入被动。
本来最大仇家应该是封彪,却没有提前打听清楚地址,以致误杀两人,而且先杀吴天导致封彪闻讯逃窜。
而且,这里面只演了警察怎么查案,可刘华强杀的都是黑道上的人,那些有仇必报的黑道帮派怎么可能不作出一点反应?
他们就不想找刘华强报仇吗?
就没有人对刘华强的杀人行为表示不满吗?
到了最后,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李丽李梅两姐妹身上。
整个事件居然是李丽的报复行为导致的,最后又因李梅警方才发现刘华强的住处。
我真为刘华强感到不值,最终还是载到女人手里。
我真的很讨厌李丽这个角色,她为了成功不择手段,报复心还这么强,她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李梅还好,至少她真心爱着强哥。
至于那些警察,我也是真不喜欢,他们各种暴力执法,对老百姓的态度特别蛮横无礼,尤其那个总是拉着驴脸的局长,这种伟光正而扁平化的角色我是喜欢不起来。
还有我总觉得,最后刘华强向警方投降,不像是他的性格。
最后,片名叫《征服》,意思是警察最终把罪犯征服了,不过我觉得这种征服只是表面上的,只是以暴制暴。
如果实际的社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社会矛盾不能缓解,犯罪问题就不可能彻底消除。
全剧看下来,还是孙红雷的演技更能“征服”观众,跟他相比,这几年的流量明星们真的太差了,恐怕给人家提鞋都不够格。
有一集,舞厅老板招待北京电力局引过来的客人,客人说如果自己没有被招待好,要舞厅开不下去,然后老虎被杀的晚上就是舞厅停电,然后当时的情况是周围只有这一家舞厅停电,然后停电时间也是很长时间,至少是十点之前没有来电,这段时间正是黄金时间…加上前后北京电力局扬言说让你们开不下去的前文……这个不是巧合吧…
[旁白:有一个人前来买瓜……][配乐:摩托车声+车辆喇叭声](华强:刹车)“生异形啊,你们哥俩。
”(华强:走过去)“哥们,你这瓜多少钱一斤呐?
”“两块钱一斤。
”“What's up。
这瓜皮是金子做的还是瓜粒子是金子做的?
”[大象语]“你瞧瞧现在哪有瓜呀,这都是大鹏的瓜,你嫌贵我还嫌贵呢。
”(摊主:抽烟)“给我挑一个。
”“彳亍。
”[拍瓜声]“这个怎么样?
”“这瓜保熟吗?
”(摊主:不屑地笑)“我开水果摊的,能卖你生瓜蛋子?
”(摊主:低头)“我问你这瓜保熟吗?
”(摊主使用 一惊一乍)“你是故意找猹是不是?
你要不要吧!
”(华强使用 嬉皮笑脸)“你这瓜要熟我肯定要啊。
(华强:移动到摊主旁边并坐下)那它要是不熟怎么办?
”“哎,要是不熟,我自己吃了它,满意了吧?
”(摊主:称瓜)“十五斤,三十块。
”[车笛声]“你这哪够十五斤,你这称有问题呀。
”(摊主:愤怒)“你是故意找猹是不是?
你要不要吧!
”[摔瓜声](摊主:甩手)“你要不要!
”(华强:翻称)(摊主小弟章鱼哥移位)(华强:指向秤)“吸铁石。
另外,你自己说的,这瓜要是生的,你自己吞进去 啊。
”(华强:举刀劈瓜)“你TM劈我瓜是吧?!
”(摊主:冲过去)(华强:插……捅进去)“哎,哦……”(小弟站了出来)“萨日朗!
萨日朗!
”(华强:丢刀)“郝哥!
萨日朗!
”“萨日朗!
萨日朗!
”(华强:骑车并驶向远方)[摩托车发动机远去的声音](一家三口上线)“华强!
哎!
华强!
”(华强:回眸一笑)[旁白:在现场,有个叫田二喜的……][完]
同样都是一个时期的剧,黑冰冬至的服装明显不如征服,征服拿到今天造型上也不落伍,全是短款小皮夹克,中山装西服质感都挺好,剧情紧张,全程bgm,大量吸烟,街景是老石家庄,高群书厉害!bgm相当有名。这剧拍摄的时候江珊已经过了颜值最高的时期,她是容易发胖的那种。却是孙红雷石兆琪最好的时候
小时候大名鼎鼎的片子,但只是随便看过几眼。最近发现B站上买瓜视频爆火,于是又找出来仔细看了一遍。片子是典型的20年前的犯罪片风格,以罪犯为主角,朴素而真实,在讲故事的同时还顺便反映了一下当时的社会风貌,黑了一把体制内的黑暗。但相较于《中国刑侦一号案》《121枪杀大案》,本片的艺术加工明显更多,虽然这导致真实性有所下降,但也让刘华强这个反派更加出彩。若是放到乱世,刘华强妥妥的一代枭雄啊,可惜他错生在了治世。
070211,节奏太慢,有故弄玄虚的感觉,不觉得好看。
儿时的记忆……
强哥我来啦!不过感觉强哥有小肚子啊这算写实吗?从第一集炮灰抖哥的表现来看这里的龙套演技堪忧,而且后来这哥龙套的太彻底了完全没有他的事迹且尸体都没再提。我说梅子那眼熟原来是对手里美男计攻克对象,依然喜欢不起来整天叽叽歪歪的。咱强哥走哪儿都得打车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不过那时候出租司机也是高危行业啊动不动就一帮提着砍刀猎枪的人冲上车了,看来买车还是挺难一事儿啊,不过打车肯定比现在方便。局长说话囔囔的听着真难受。那时候还用bp机呢都没印象了。
事实上除了孙红雷没什么亮点,给孙红雷加1星,石兆琪是我最讨厌的演员,一副恶心人的嘴脸老秃驴!这家伙不演黑社会老大浪费了,至于剧情,这整部剧就是在崇尚公安暴力执法、野蛮执法,还秘密审讯?要我是李丽的话肯定让这徐国庆身败名裂!这石兆琪长的吓人是优势吗?反正李丽没犯法怕什么?手机号自己的又如何?打电话给自己犯法吗?还他妈的利用孩子!狗日的徐国庆,恶心人的石兆琪!最后就应该二话不说先把这狗日的徐国庆杀了!死之前拉一个副局长垫背多好!
一般吧,过誉了,26,4.48集
8.7有点虚高了吧…忍不住吐槽徐国庆,从头到尾就跟面瘫一样,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剧情漏洞也好多
剧情太拖沓,实在看不下去,前面7集这破案逻辑也是真的很醉了
最大的败笔在于滥用bgm,害我小时候一直觉得这片子很恐怖。原来李丽才是操纵一切的幕后黑手,利用人性的弱点让这群男人自相残杀。
李丽李梅两姐妹真是招人烦,江珊演的李丽自以为是的那个劲儿太让人讨厌,李梅那个凄凄哀哀的劲儿,我的天呐……20集的情节至少水出去10集,一个高速路上行车就能整出4、5分钟,1个眼神1分钟,镜头能多慢就多慢。20年前的拍剧成本好低啊!几个出租房几乎完成了全剧,害~
一个这么简单的剧又是插叙又是倒叙,有必要吗
2022年看这部2003年800分钟的电视剧,只觉得剪成200分钟比较合适。江珊真漂亮。刘薇薇这几年肯定是整容了。我是真的开始怀疑豆瓣网友的欣赏水平。有意思的那几个镜头,就是这几年社交媒体上流传的那几个片段。没看过的就别看了。
#刘华强#这个角色就是为#孙红雷#量身打造的,剧中不管是主角和配角,就连跑龙套的演员,都显得那么恰如气氛,不得不佩服#高群书#的眼光,而且他所营造出来的那种电视剧气氛是近年来很少有的。
真感觉李梅好变态,作^使劲作老徐真是_,每次都错过,错失机会啊,就是不逮,就是玩儿
警察抓人,都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而且一点也不客气查案的时候。警察一顿猜,估计,就可以抓人。这部剧这么高评分,都是因为孙红雷吧。
這麼好的一個故事粗製濫造拍成這樣 編劇強行安排角色製造轉折 如果不是演員真的看不下去
我叫刘华强,告诉你们吴天儿,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车主多卖钱买家少花钱,敢去人人车,剁了你们
就是从那个时候才总想上江湖漂一漂的,后来被打过来了
演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