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电影人才严重断层的当下,尤其是存量市场上的港片演员阵容永远都是刘德华、古天乐、郭富城、刘青云、张家辉、吴镇宇、张智霖等这些年过半百杠把子的任意两或三组合,故事还基本上全是警匪类型片,因此,他们的工作性质就相当于公务员,感觉就在按流程规章制度办事,他们都干皮了,观众怎能不审美疲劳呢?
现在也到了香港电影的至暗时刻,除了华神还有稳定的超强号召力,其他人的观众缘基本消耗殆尽,尤其是我们的古校长,这十多年为了养活一班港片从业员,疯狂接戏,严重透支了观众的期待值,这两年的市场表现已明显力不从心…包括快消品作坊坊主邱礼涛前两年靠深度绑定刘德华的《拆弹专家》系列及《扫毒2》大卖后给投资方形成错觉,觉得此人堪担大任,奈何离开华仔的监制把关后原形毕露,今年暑期档三连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好事,倒逼邱快手学会沉下心去打磨作品,这就好比如公务员如果没有危机意识,怎么可能有所作为?
本片就是三连扑之一,但实际上的完成度还是不错的,毕竟有原著的剧本底子在,影片的悬疑及反转都处理得不错,只是收尾不够丝滑,细节打磨得不够出彩,过于按部就班,抛出的也是法理不公下上帝视角的正义审判,老命题最终没拍出新意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客观评价,6.5分!
备注:个人豆瓣的第900篇影(短)评!
槽点好多:1、凶手应该不知道郑郝明会返回办公室拿东西,如何提前布置?
2、Darker,体力好,擅长跑酷、空降等极限运动,电脑水平达到黑客级别,可以轻易黑掉警局系统,精通炸弹制作,这样的人在香港估计应该不多,很好排查吧。
3、开记者招待会,屏幕被黑客控制播放视频,播完后继续若无其事地开招待会?
4、几个下大雨的镜头,都是耍酷不撑伞,神奇的是,进到屋里,衣服、头发、脸上根本都没湿……5、孟芸明明是臆想出来的人物,本来也就只能给老公鼓鼓劲,但竟然可以讲自己和闺蜜的事给老公听,难道真的是有鬼……6、iPhone4(或是4S)并没有防水功能,但孟芸闺蜜的这个4S从水里捞出来,马上开机解锁,居然一点问题都没有……7、女警员和罗飞的几处小暧昧,设置了情节,但没后文,那不是浪费胶片、浪费我们的感情吗?
是不是袁咏仪不同意张智霖在电影里拍拖啊?
哈!
8、罗飞被逮捕,马上又被放了,还说“我们从来没怀疑过你”,这是什么鬼?
9、最后的结尾真是无语到极点,竟然还没完?
我相信这是网友打低分最大的原因吧!
但和看最近的港剧一样,看到一众我小时候追着看的港星,还保持着不老的颜值和身材,身手矫健地在银幕上为我们表演着,已经是很感动了!
几个演员真是保养得好,五十多、六十多、七十的,外貌身材看都至少减龄十年。
应该说这部剧已经是很给力了,找回了这么多的明星,随便一个当年都是领衔主演,感觉像是在看港星春晚一样。
但也很悲哀,香港的演员真的是后继无人啊!
『暗杀风暴』改编自周浩晖小说《死亡通知单:暗黑者》,作为一部悬疑小说改编的悬疑片,最大的败笔就是让古天乐这种大咖位去演一个小角色,使得不用剧透大家也能知道怎么回事了,主体采用的还是港式警匪片的流水化模式,整体爽片的节奏看一看还是挺放松,但最后十多分钟的反转多少有点“赶场子”,略显草率。
【6分】
对于推理迷来说,这部电影着实让人喜欢,惊喜。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谁是凶手,但是没想到这个反差和转变。
剧情中每一个都是细节,细节很到位。
很喜欢这种反转,真的很过瘾。
这个小说家写的剧本不错。
演技吗,张智霖还是略显稚嫩,那个对着凶手举枪的画面,有点像模仿无间道一样,但是张智霖的演技还是让人出戏,张智霖还是很帅气的,像极了当时演郭靖和如来神掌的样子,真是帅气。
但是他撑不起来这个主角,换一个其他人搞不好更好,但是香港影坛估计也没谁了,刘青云倒是适合,但是演了神探大战了。
我觉得比神探大战略好。
比陈思成的什么唐人街好多了,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也就第一部有水平,后面拍的啥啊,硬刚。
港片在木落,警匪片不行了,但是悬疑片或许是新出路。
里面的每个演员看着都很亲切。
悬疑吗,就是要逻辑一环扣一环,让人大吃一惊。
有些虽然已经猜到了,但是还是有些细节很玩弄人的。
比如彭广福的死,很像小弟做的。
结果却是他,一直怀疑小弟是凶手。
以为他会觉醒良知,抓住daker,结果还是中计了。
虽然有些东西没有细细去理清,有些复杂,但是看的很爽就够了,再去理太细,饭而失去了乐趣。
对于推理迷来说,是一部佳作,全程无尿点。
5.9分我是不能理解的,好歹能到8.5吧。
可惜没到电影院看,没去支持下优秀作品,在家免费观赏了,白嫖了,良心过不去的。
第二部欠你一张电影票。
昨晚提前在爱奇艺上缓存好了《暗杀风暴》,今早在地铁里1.5倍速直接刷完。
这是一部充满悬疑与反转的电影,通过三位男演员的精彩表演,成功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角色。
首先,古天乐的演技在本片中无疑是亮点之一。
他饰演的反派角色展现出了高超的演技和出色的塑造能力。
他的角色深谙心理战术,善于操纵他人,并以精湛的表演技巧将这种心理战斗呈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可以从他的表演中感受到他的阴谋与算计,每一次的出场都令人胆战心惊。
接下来是张智霖饰演的正义形象。
张智霖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坚定正义、勇敢无畏的角色。
他的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立体,他的角色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无所畏惧的勇气。
观众可以看到他在电影中一次次的战胜困难,与古天乐的反派展开了一场紧张刺激的对决。
而吴镇宇则扮演了一个角色的阴暗一面。
他的表演深入人心,将角色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角色既有黑暗的一面,又有温情的一面,这种对比使他的表演更加引人入胜。
观众可以看到他在电影中的阴谋和心计,丝毫不逊色于古天乐的反派角色。
电影的结尾多次反转令人意想不到。
张智霖不断揣测Darker的下一步动作,但最终却没能预料到吕良伟会被吴镇宇击杀。
这种反转增加了观众的紧张感和惊喜感,同时也更加突出了各个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复杂性。
最终,电影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即做人不能暴露自己的缺点,否则会被恶人利用。
这一点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各个角色的行动和命运都与这一观念息息相关。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被这一深刻的道德警示所触动,思考着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总的来说,《暗杀风暴》通过三位男演员的精彩表演和多次反转的剧情,成功创造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观众将会被电影中角色的复杂性、心理战术的较量以及深刻的道德警示所吸引。
电影中充满悬疑与惊喜的剧情将带给观众一次令人难忘的观影体验。
在新片《暗杀风暴》中,邱礼涛收起了自己之前擅长的视觉刺激,几处凶案和烧伤做得逼真但不恐怖;爆炸和飙车场面也有,但并没有震天动地,喧宾夺主。
邱导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移植原著,周浩晖的《死亡通知单》案件上,这让全片显得充沛、快捷,信息量饱满,以往港片中拿来耗时间的感情戏和心理斗争一跳而过,或是伴随在破案推理的过程中(罗飞身边的孟芸)。
于是,我们在快速闪回和推进线索中目不暇接,要想跟上节奏,必须专注于每句台词,同时还要保持大脑运转,在持续烧脑中感受悬疑推理的乐趣。
然后,身为原著粉的我,坐在影院里志得意满,一方面享受着已知案情的快乐,一方面又体会着编剧移植案件的核心诡计,以及将三十年前的东北置换为香港现代都市的场景,也是独有一番乐趣。
01. 忠实复刻原著案情,精彩诡计重现周浩晖也参与了《暗杀风暴》的改编,所以复刻原著案件水到渠成。
角色设定上,除了将“Darker”从一个组织变成了一个人,其余的基本照搬原著。
确定“Darker”为一个人,主要目的应该是增加戏剧冲突,方便观众共情。
毕竟《V字仇杀队》这样的邪典之作,也都要用一个V怪客的故事来引领全部。
因为片中案件不是一个一个,而是一连串,捡比较精彩的三个说说。
首先是贯穿全片的爆炸案,罗飞心爱的孟芸在爆炸中身亡,也成为推动罗飞全心破案的动力。
凶手利用时间差,制造了虚假的尸体,孟芸以牺牲阻止凶手,罗飞还被当做现场证人,却到最后才明白孟芸的用意。
更多的诡计就不剧透了,整体而言,几乎完全移植原著,爆炸场面也不断出现。
第二个案件是混乱杀人案,原著的背景是放在闹市区,影片中移植到反拆迁集会现场。
原著是凶手假扮成便衣警察,直接带到汽车上杀害。
影片里做了细微的改动,没有小说那么震撼,而且也存在逻辑硬伤。
(那么大一坨炸弹看不到?
)
第三个就是最后暗杀大佬邓骅,同样是采用调虎离山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在读原著的时候,觉得大佬用这种方式掩饰身份显得多么高端多么理性,电影拍出来,感觉透出那么一点傻气,如果豪横到有私人飞机,那不用多说。
没有那么豪横,就也犯不着一堆人都扮成黑衣人,低调点不更好么?
一滴水隐藏自己的最好方式,是落进海洋中。
即便如此,也是瑕不掩瑜,整体案情还是层次分明,线索清晰的,也足以让大家体会到烧脑推理的乐趣,包括将原著故事谙熟于心的我,也都全程跟随着罗飞各种猜测推断,忙得不亦乐乎。
02. 从东北到香港的错位喜感周浩晖的原作背景是在三十年前的东北,邱礼涛将其完全移植到此刻的香港,于是对白、风格、场景、道具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与此对应的又是几乎未变的暗杀案件,包括作案方式、核心诡计和推理逻辑,基本都是完全复原。
脑中的记忆同眼前的场景交叠对比,然后有了时空错位的奇妙喜感。
东北的澡堂子变成香港的酒吧,泥泞路变成立交桥,破砖房变成高楼大厦,黑网吧变成现代黑客。
东北还有煤老板、天上人间、大砍刀,到了这里是生日蛋糕、钻戒,熟悉的枪战。
铁岭普通话变成纯正港式粤语,肯定有人会觉得不适应,我本人还好,就是感觉在两种场域自由穿梭,很是有趣。
嗯,还有一架起着关键作用的无人机。
除了表面可见的部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交文化与生活习惯。
比如,香港电影其实很少见到大长条的会议桌,他们一般都是散乱各处,体现出开放自在的状态。
但是为了复刻剧情,硬是设置了一个长条桌的会议室,然后任达华表演的高层,就只会站在尽头用力拍桌子。
还有筒子楼、拆迁房等等,邱导还是用心找了每处拍摄场地,力求故事与动作流畅。
为了替代原著中的废弃角落,邱导找了一个偏僻渔村,然后设定为拒绝拆迁的态度,以此制造热闹场景,也铺垫出暗杀邓骅的剧情。
不过细想一下,这符合香港的真实吗?
在这座“李家的城”,还有人会抵抗拆迁,还敢于抵抗地产商?
哈哈更多的乐趣,大家可以先看一遍书,再到电影里去寻觅,绝对会其乐无穷,哈哈。
因为,除了场景,还有人物可以对比。
03. 老戏骨和小鲜肉的对比差异这次《暗杀风暴》还是吴镇宇、古天乐、张智霖担纲,几张熟悉的面孔,吴镇宇永远改不了那副豪横的劲头,古天乐则是什么片子都接。
唯一张智霖这次还算有些突破,略微收了些文弱气质,多了几分干练阳刚。
但是比起小说里面的那种落魄坚毅,肯定还是文弱了不少。
他在同吴镇宇回溯案情那一段,颅内建模,非常精彩,值得细细品味。
比起原著直接亲牙齿模型来得真实有趣得多。
胡杏儿扮演孟芸的戏份很多,甚至超过了在世的其他不少配角。
一直陪伴在罗飞身旁,确实是比较适合电影展示的设定,用在书中就会显得凌乱。
相反的是,另外一位梁音则戏份很少,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个人物,邱导下次也多分点戏份给她啊。
除此之外,其他几位演员实在是乏善可陈,让人感慨港片后继无人啊。
所有的演技都在脸上,而且做出来的表情浮浅得就像一张纸,还好在片中都是工具角色,并不影响故事推进。
看上去完成度还不错,最后留了凶手和罗飞直接对决的悬念,想来还会有系列几部。
还要说说小说改编的商业模式。
已成爆款的悬疑小说,以邱礼涛为代表的香港电影工业买过去,进行专业的商业化改编,最终呈现给更多的受众。
真心希望这种模式能持续发展下去,以缜密推理加上视觉效果,同时充满着我们自己熟悉的场景和习惯,随着电影工业发展,很可能反超日韩类型电影创作,甚至与好莱坞当面抗衡也并非幻想。
我本人因为死亡通知单电影版在香港开拍,所以买了一本原著小说看了。
电影开头就是爆炸仓库一段故事开始的,和小说写的很贴切,一开始就有代入了(这点代入观感和看拆弹专家2一样)电影悬疑风格很重,要一丝不留神盯着电影一时一刻。
darker反派压迫感真的很强,又是IT高手又是有钱人收买别人给一万港币。
古天乐和吕良伟表现很有幽默感又出色。
特别是古天乐最辛苦了,要饰演一人四个角色,拍戏前还要化几个小时的烂脸妆容,演乞讨者演的特别像这点给古天乐点赞👍🏻张智霖和吴镇宇饰演的也有小说人物贴切感。
值得一看,看一遍是不够的,要看两三遍。
古天乐的动机实际上经不起推敲,他这一系列动作究竟目的为何。
身为希望之星,警界翘楚,虽然被革职下放,但毕竟是生活作风问题,而并非违法犯罪行为。
只要忍辱负重几年,并非没有起伏的机会,毕竟身负天才之名。
但他不但杀了上司,还用自己的身份和揭穿他的孟芸同归于尽。
要知道这一炸,你的身份可就没了,你又不是A级通缉犯,让自己成为黑户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一个没有姓名的乞丐会比一个被革职的公务人员活得更好的么。
要知道无间道里刘德华费尽心机为的可就是一个好的身份啊。
而被炸后全身70%烧伤,就更让人难以置信了。
你看看他后面和张智霖的追逐戏吧,没练过几年跑酷都没戏,他这身手你说他受过这么重的伤,这康复能力还真是平平无奇呢。
而张智霖一直没从女友被炸死的阴影里走出来,时不时的会看到已经死去的女友,精神恍惚而被调去做文职。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些神经质的落魄警察。
可实际上除非你一直在脑海中提示自己这点,否则观影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意识到这个设定,对比神探大战里的刘青云,张智霖演的太正常了,简直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好青年。
显然本片是想要排成系列剧的,Darker是另有其人还是就是古天乐,结尾并未说明。
而他究竟是就是为了当个审判者还是真的是某个地产集团的雇佣也未置可否。
因此反派一直动机不明,正派在结尾突然头脑风暴看穿一切,都让本片看上去并没有阵容展现的那么出色。
当然我最后没购到票,因为很快就有盗版看了。
可能片方也有点不好意思,票房连亿都破不了,还不如干脆共享出来。
正文前先怼一把那些喜欢单列港产片说事的影评。
除了在这个概念上大做文章,你们是写不出其他内容了么?
总的来说,硬伤不少,因为没看过原著,也说不清是不是电影自己的问题,故也不以此上纲上线;以观感论,整部看下来还是舒服的,节奏不拖甚至有点过快,因为信息量还是很大的,2个半小时有点塞不进去。
剧情环环相扣,没尿点,新意也有。
伏笔多,结尾多重反转还是精彩的。
韩sir杀害钟广是个插曲,但这个插曲却造就极其精彩的结局,Darker的借刀杀人算得上精妙,比袁志邦偷梁换柱的诡计好上太多。
下面列一下看了两次后找到的 bugs 。
1.爆炸用冒牌货这个诡计挺水。
虽然冒牌货没有dna记录,但是袁志邦这个警察有啊?
难道不查警察这边确认身份么?
2.最后刀疤七和袁志邦的互换身份,显得假,也有点多余。
一开始互换的理由,说是担心别人经常来盘问,抽不开身,这个理由本身已经非常牵强。
而且也完全不需要做什么互换,因为最关键的人是黄志平,所以只要刀疤七足够顶替袁志邦就够了,袁志邦根本不需要去假扮刀疤七。
3.韩sir错手杀人那段,死者是从楼梯下来的,而犯人两个都在楼梯下和韩sir同一平地,韩sir为什么会射向楼梯?
这个行为完全莫名其妙。
最后忏悔的时候又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而且杀彭广福的理由也根本不充分。
为什么?
因为当时现场活下来的只有韩警官和彭广福两人,光彭一个人的证词根本不足以指证,甚至彭自己也不一定搞得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杀到人。
目前豆瓣上此片才5.9分,但我觉得后面再涨的概率很高。
目前的影评都戴着一层滤镜去看待,然而在我看来本片诚意还是很足的。
感觉暗杀风暴会属于又一部被低估的港片,多年后将会被重新挖掘,有点类似同样由古天乐主演的山村老尸。
片外花絮是,最近张智霖本人也被真的被请去喝茶了。
和家人一起去看的一部片子,本来以为只有我们包场,没想到快开场了又来了几个观众。
总得来说,这类的警匪片并不是非常惊艳,影片中的反转并没有我当初看周润发、郭富城《无双》当时的震撼,可以说仅仅是中规中矩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一直存在于男主的思维模式中,遇到一些关键点会在旁边用女主口吻解述。
最令我惊讶的是这样的片子竟然还有第二部,大反派还是没有出来,d只是一个打手。
80分的故事只拍出了65分的效果,最后半个小时的推理+反转节奏太快,前面的铺垫又实在有限,快感大打折扣。感觉古天乐那部分本应是亮点,可跟他共享身份那个什么刀疤,前面根本没提过啊!而且既然要用流浪汉这个身份制造反转,就不应该找明星演。吴镇宇的部分有不错的细节,比如最后利用吴的心理完成借刀杀人,可惜当初是他误杀队友从而被利用,这个动机恐怕稍微有点悬疑片阅片量的同学都很容易猜到。全片最大的问题还是陈国坤演的那个角色,完全没有塑造,无论是和罗飞的过去,还是对霏霏的感情,都应该有一些刻画,最后的假死整容一系列操作才有意义,结果整成为地产公司打工,完全让人想骂街。罗飞这个角色有点像收敛一点的神探,是有魅力的,张智霖能演出高智商,但那种颓废又略带疯批的感觉完全没有
没看过原著,单看电影感觉还行,不能说没缺点但整体节奏比较紧凑,剧情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开始跑酷那一段不错,恐高都有点不敢看了。现在这个5.9的评分感觉有点低,也许是跟原著出入较大?另外韩SIR收到视频那里本以为是他为了替同事报仇,没想到又是反转成杀人灭口,这点感觉有点多余,还不如就是报仇比较好。
简直被它的经典魅力震撼到了!情节的起伏跌宕、角色的深入刻画,都充满了当年香港电影的风采,仿佛我又回到了那个青葱年代。
2023.8.18 三明万达影城 看港片果真要看粤语版呐
没看过原著感觉信息量有点大。邱礼涛一贯简单粗暴加后面反转的观感还算可以。当然很大程度依赖加分的剧本,也就显得除了阵容之外的港片警匪的基本配置还挺普通的。节奏可以说是相当紧凑,以至于对感情的描写几乎可以省略不计。总体来说是一部观感酣畅淋漓且言之有物的港片。
邱礼涛教你拍行活:节奏随便推,演员随便演,凑齐电影解说号要用的素材就赶紧下一部
广影点映 虽然有些套路不难猜到,好在节奏和悬念铺得还不错,男主们的表现也都在线,邱导这次扳回一城。连夜补课原著,改编做了简化,适合港片的味道。
邱导这活也干的太水了,本以为他把《暗黑者》的故事放在香港,能玩点花呢,居然就这。
程序正义vs.结果正义,电影借助这一一直被争论不休的辩题揭露了很多人性的黑暗面。看完心情很复杂,也想起罗翔老师讲的那句话:“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
很难评。从头到尾都很扯,国语配音更是拉低质感(票面上写的是粤语),第一次看首映想中途离场…
看在老邱总能开工激活演员市场的份上,就给及格吧,毕竟还是有细节反转和一定悬念的,没有太侮辱观众智商🤣另外,吴镇宇你眉毛是不是太TM假了!
没有人夸夸古天乐嘛,他真的好敬业,一人分饰多角还能把每个人物都做出很好的区分,感觉化这种特效妆很辛苦的,希望电影大卖,校长值得。
被港片经典元素深深吸引了!枪战、追逐,还有那种扣人心弦的情感线,让我恍若置身于那个经典的香港电影世界,不禁为之激动。剧情十分紧凑不看到最后猜不到谁是大boss!
既然要烧脑,至少要带脑子吧…
哈哈哈 竟然是古天乐,就发现不对劲了
我想问问每次外景的瓢泼大雨和演员们干干净净的外衣外套是什么意思
古天乐是最大的剧透
刚看完这片让我觉得香港电影还没没落,这种高智商犯罪还是港片拍的够味,全程高能,稍微走神就会错过细节,喜欢张智霖的表演,他是现在最贴合我心中的罗飞。
压四年。比较意外的一个地方来自于置换到“港片”的背景下,就权力者失德、民意投票选择,这些花边结合起来看有点意思。当然内核依然是各种男演员组合排列(这里可以直接说是综艺咖大竞技),而像是下雨不湿这种细节已经不想再指出。(相对)年轻一代的演员,像是蔡瀚亿、周秀娜、陆永的配角团会更加有意思些,也更进一步说明了“占坑”式的制作循环有多么让人窒息;能够明白还想继续向续集的意思,但无人需要。
故事不错,悬疑感拍的也不错,剧情紧凑,节奏很快,以至于结尾都感觉很仓促。各位新老演员的演技都不错,古天乐为了人物形象牺牲很大啊,非常敬业。配乐和剪辑也都很不错,本片唯一最大败笔就是下雨的所有场景都是电脑特效,那么大雨人从车上出来都不撑伞的,身上也不湿,太假了需要批评!其实没必要拍第二部吧,这一部拍成精品就可以了,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