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有两个“金句”,一个是王继才说的:“一个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不白活。
”这句话也是他在岛上坚守三十年的总结。
但是一个人在这里坚守,吃苦,父母之前不能尽孝,儿女不能养育,光靠这句话,人物是立不住的。
电影一直借父亲的口讲述缘由,这是因为他爸爸当年亏欠王长杰爸爸的,当年自己渡江,王长杰爸爸用机枪守护自己。
让王继才守岛是为了报答,后面慢慢解开缘由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爸爸的这番话就隐隐透漏着一个道理:“有人往前进攻,就要有人坚守。
”当年自己往前冲,王长杰的爸爸为自己坚守。
现在就需要王继才来坚守,可谁是这个时代进攻的人呢?
小豆子这些用自己智慧致富的人,包正福那些用双手为生活拼搏的人。
我更喜欢电影里王继才老婆那句话:“你守岛,我守你。
”这让我想起约翰多恩的一首诗《没有人是孤岛》。
电影一开始王继才一个人在岛上和风浪搏斗,风裹挟着巨浪像强盗一样就“踹”开他的门,瞬间席卷一切,他一个人守卫着灯塔,他一个人在深夜大雾里敲响盆子警告过往船只,他一个人守卫国旗,一个人唱国歌。
连被他救命的人都不愿意陪他在多过一天……他守卫着那座孤岛,他似乎也成了那座孤岛。
但妻子说着那句话走上了岛,和他并肩守岛。
王继才不是孤岛,这个世界有一份温柔留给他。
场面温和起来了,但是两个人一起看着灯塔,一起升旗,一起耕作,但——两个人似乎还是孤岛。
但他们人在孤岛,却并非与世隔绝。
电影里处处展现着相互守卫的观念。
侯勇饰演的王长杰在守卫着他们,他充满了愧疚,电影里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对不住了兄弟。
虽然没有成功,但他想法设法找人替换也是一种守卫,他想寻找另一个方式来“解脱”王继才。
他虽然在家,但王长杰并不比在岛上的王继才轻松,王继才家里有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王继才的老婆在孤岛上生孩子,他守在电话那头让医生一步一步指挥,最终孩子平安降生,他一下子晕倒。
王继才的妹妹在守卫着王继才,替他尽孝,替他照看孩子。
王继才的女儿也在守卫着他,尽了做姐姐的责任。
老包等渔民也在守卫着王继才,为他带药送食物。
还有那时而出现的战舰,王继才看见就兴奋地叫,因为他知道那些也和他有联系。
……王继才夫妻二人在守岛,众人都在守卫他们。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山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最后说说演员吧,我最喜欢侯勇,将那份愧疚与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在电影里说得最多的是“对不住了兄弟”,他一个战士,上岛前都表现得局促和不安,甚至紧张,因为他不敢面对王继才,总觉得亏欠了对方,是自己害得对方在小岛上困守,一直到临死前,他张开嘴,咳咳的声响里,都能感觉这个人物歉意。
刘烨主要把演技表现在了一个“憨”字上,憨直,他痛恨骗子王长杰,对着狗大骂,甚至对被自己救了的人直接“索要报答”;“憨笨”:竟然和三条狗一起玩斗地主;“憨傻”:以为不谈父母和孩子,就可以不想念,当妻子一言戳破,他竟然痛哭流涕;憨勇,面对走私贩的殴打,他以一敌十,妻子开枪,他竟然要求不能对人开。
许多情节初看以为矫情,但是没有处过那样的环境,你是没法理解在绝对孤独下,怎样去消遣那无边的寂寞。
电影上有个细节,王继才的儿子和王继才下岛之后都要摔一跤,因为在局促的小岛上太久已经无法适应陆地,还有孩子嫌吵,王继才下岛后汽车的鸣笛声,人声的嘈杂都显得很吵,就是为了衬托他的不适应。
王继才和狗打牌,大声说话,风中挥舞红旗,高声唱着国歌,他也是锻炼自己不要忘了说话,不要和外面隔得太远,他虽然人在孤岛,他不是孤岛。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的电影,守岛人守住孤岛,就为了让这座岛和大陆连成一片。
其实看完电影之后,我印象更深的是王继才的夫人—王仕花,她本是人民教师,家境良好,如果她没嫁给王继才,本来应该是相夫教子,幸福美满地过完这一生。
而且她和王继才不一样的是,她并没有上岛的动机,她无需证明自己,反而上岛对于像她这样的受过教育的女性来说,是对她原生家庭和她认知的挑战,在电影里,也多次体现,她对于岛上生活并不开心,而且当她了解到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因遭遇报复,而无法上学时,深感震惊与难过。
在本片的最激烈的部分,生孩子那段戏,她说不甘的想让王部长他们看看她们母子将如何命丧岛上,就是这样一个,重视教育,重视家庭的女子,却一辈子坚守了六个字,你守岛,我守你。
我坚持认为,爱国不是一个孤立的,象征性的,高大全的刻板印象,而是与亲情,与承诺,与荣誉和爱交替在一起的感情,有挣扎,有苦痛,再到最后的坚守后的快乐,王仕花就是这样,你会发现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只有这样的凡人,她的爱国是真实的,是与她的价值观和喜怒哀乐,结合在一起的。
在本片的最后,哪怕腿并没有治好,也独自一人登上高台,看着太阳与丈夫的脸庞,独自坚守。
而且本片的的构图与配色相得益彰,我们多次可见,海的大远景中心就是开山岛,广阔的海洋与小岛形成对比,海的蓝色调与灯光的黄色调形成对比,就这样一下吸引住了人的眼光,仿佛在那海中风雨飘摇的不只是灯光,还有希望。
同时岛上的时光多是暖色调,仿佛时光都定在了清晨和夕阳,哪怕是枯燥的日子里,也仿佛充满了诗意种下的希望的种子。
电影除了是艺术的载体,也是人民生活的体现,精神的具象化,虽然很多人对于主旋律的电影不那么感兴趣,但它确确实实,就是那个年代,那些人们的真实写照,在时代发展的同时,回顾过去,也是对于现代人精神的补充,同时可以更加了解时代赋予个人的义务和权力!
以下文字 是一篇迟来的影评,看过虽已有一周左右,但此时想起依旧感动不已,观影当时,那一令人动容的“平凡”力量,几度哭湿我的口罩。
看完《守岛人》我真想套用电影里刘烨的一句台词,对故事原型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说:“说谢谢两个字,太轻,鞠躬。
”
电影根据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真实故事改编。
电影在狂风暴雨中开场,旁白一开始就交代了主角的最终结局,然后从故事开始的1986年慢慢向2018递进,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俩与恶劣环境抗争、观测并记录海洋数据、在渔民有需要时施以援手、与走私犯斗争,一个小岛,两个人,几只土狗,他们甘做平凡的人不甘做平凡的事,32年忠诚守护祖国边陲小岛。
电影情感相当饱满,从王继才王仕花夫妻的内心纠葛到他们的相濡以沫,再到父母在背后的支持,以及孩子对他们奉献精神的传承,电影始终没有流于说教,家国情怀的上升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有人心中有光 ,然后将自己活成了光!
对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由衷敬佩!
“说谢谢两个字,太轻,鞠躬。
”
从最初的迷惘到最后的坚定,王继才选择了坚守,在这32年里,他从未有过怨言,他认为“人这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亏心;不亏心,就不白活。
”他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在这几十年里,他一日又一日的挥动着五星红旗,一日又一日的高唱国歌,哪怕无人观看,他也从未懈怠。
我想,王继才的坚持不仅仅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妻子的陪伴与理解也是他在开山岛上坚守的主要动力。
“你守岛,我守你”这句话是妻子对王继才最深情的告白,也让我看到了爱情最真挚的模样。
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吧,看了一下评论,我认同的不认同的都说了很多,有很多中肯专业的评论。
我是从这部电影里才真正认识到守岛人这三个字的分量,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就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1.十几年找不到守岛替换的人就很奇怪,为什么不能轮班制呢,这一个人守那么久,如果没有妻子陪他,就算有狗,也迟早精神会出大问题。
2.在面对选家庭还是选国家这个节点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单薄。
他改变主意决定守岛主要是根据父亲的讲述,来决定通过部长来报答部长的父亲,我有一个疑惑,这份恩情真的会让他在守岛近十几年后,依旧选择舍弃儿女不顾,让女儿放弃学业,依旧坚持去守岛吗?
也许因为我和过去人的观念不同,因为我没有他的大毅力和诚实,所以我无法理解他。
但...真就挺魔幻(没有说守岛这件事魔幻,是说电影魔幻3.全电影一直在努力表示,王部长很努力寻找接班的守岛人未果。
但是,总觉得,还是交代一下他主要是怎么努力的、做出了哪些努力比较好吧....看的时候觉得他确实真诚、对兄弟仁至义尽,但是...但是...感觉仅凭电影里表现出的他的一些行动,是不太够的,总感觉有点坑。
(一)场景:瑕不掩瑜单从场景来看,有很多震撼人心的画面,比如厚重的灰蓝色海面上、岩石嶙峋的海岛像一只易碎的贝壳漂浮着,加上巨响的雷声雨声,让人感觉:自然的力量真是具有毁灭性的。
但是,有一些镜头过于刻意,比如给军舰洒上金辉、给剪脐带以慢镜头、给仕花的腿伤加上慢镜头和特写。
能够理解导演的意图:作为一部主旋律大众电影,电影语言不能太含蓄,直白明了、通俗易懂非常重要,否则就失去了观众基础。
只是,易懂的镜头语言不代表需要镜头刻意强调画面。
镜头的存在感太强,反而会让观众失去沉浸感。
而这一点是一部写实性人物传记最需要保留的特点之一。
(二)情节:匪夷所思从情节上看,第一,细节不到位。
一只狗能在瓢泼大雨中找准方向,从海岛游回海岸(众所周知狗的视力很差,主要靠鼻子,下雨会让气味消散,并且海上也不会有什么气味能够让狗辨别)。
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夏季湿热,多蚊虫。
即使当时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蚊香、灭蚊液,也该有艾草(不确定是不是叫这个,应该有某种草可驱蚊)可以驱蚊。
然而很多年里,继才和仕花在海岛上被咬的体无完肤。
第二,戏剧性情节多,传记电影的写实性被弱化。
被继才救上来的孤儿张一山,父亲为海岛而死。
还有,继才父亲去世当晚,继才的儿子出生。
当晚狂风暴雨,继才、仕花出不了岛,而且仕花胎动。
仕花生不下二胎,昏死过去,继才站在门口大喊"老天爷,求求你了",于是仕花的手指动了,醒过来了,生下了儿子。
还有,整部电影继才唯一一次下岛,想找王部长换人,结果当天王部长病危,没有换成。
第三,逻辑不合理。
王部长给继才陆续派过来过十几个帮手,想替继才守岛。
继才对他们都看不上眼,不信任,甚至在与自己的对比中生出了一种自豪感(意思是觉得这些人都比不上自己)。
但是继才的画外音却说,岛外现在正是发展的好时机,让他们在外面挣钱发展吧,不要把人生浪费在了这里。
如果是一个圆滑中年人所说,那倒可以当做反话理解。
但是继才这一人物最大的特点是老实、不会说谎。
一个诚实的人,如何能做到一面瞧不上别人,一面说着"他们都是人才,让他们去把握赚钱的机会,有苦我来受"类似这样的话呢?
(三)价值观:讲好了"大家",没有讲好"小家"爱国主义、责任精神、奉献精神、知恩图报精神、坚韧精神,都是电影想要重点表达的观点。
这些观点的呈现是优秀的、令人动容的。
在观影后很久,仍然记得两夫妻在岛上升旗、唱国歌、风雨天引航。
但是,在小家里,奉献精神却变了味。
女儿小宝心疼妈妈仕花的手皲裂得不像样,给妈妈买了护手霜。
仕花怪她乱花钱,说"为给你俩凑学费,你弟已经一个星期没吃肉了"。
第一,"一个星期没吃肉"在八九十年代,真的不罕见。
编剧或许想要塑造生活的艰苦,"一个星期没吃肉"放在当时双职工的工人家庭确实艰苦,但是对守着海岛、拿着微薄薪水、养着四位父母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不应该是常态吗?
而且,同样是小孩,弟弟是儿童长身体,姐姐是青少年也在长身体,姐姐又有多久时间没有吃肉了呢?
第二,仕花责怪完女儿小宝,转头把护手霜给继才,让继才抹一点。
如果要彰显夫妻感情,此刻应该让继才挖一勺,然后抹到仕花手上,说"你也来点"。
然而编剧选择让继才自顾自地抹上,而且还是个停顿几秒的长镜头。
这一选择和电影其他细节中给我的感觉是一致的,那就是仕花对继才的爱,远多于继才对仕花的爱。
但我想,这并不是导演想让观众们解读到的信息。
类似的,继才、仕花夫妻不要政府给两人的补贴,宁愿让女儿辍学赚钱养弟弟。
当女儿小宝打工,说着不仅要给弟弟赚学费,还要让弟弟用上好文具、吃上好零食的时候,我在心里叹气。
当继才、仕花夫妻夸姐姐小宝,是夸她放弃读书,打工赚钱给弟弟上学的时候;当夫妻俩转头夸小宝的丈夫,是夸他给弟弟补习帮助弟弟考上了大学的时候;当弟弟说他考上了博士,而姐姐却高中都没读完的时候,我真实地心痛。
为现实存在的无数的小宝心痛,为现实存在的无数的小宝父母、小宝弟弟而心寒。
为什么能够接受政府给的城镇户口、政府给的小孩上学的伙食住宿补助,为什么却不能接受政府的工资补贴,让小宝别打工,也去上学呢?
(四)仕花:永远的妻子与母亲、片刻的女人仕花是一个合格甚至可以说优秀的妻子、母亲,她可以一个人做家务带孩子侍奉丈夫的父母、她可以放弃工作陪丈夫待在海岛。
这样一个角色,竟也有片刻时光是一个女人。
不过也仅仅只有片刻。
仕花一直想下岛,因为守岛本就不是他们的职责。
政府为什么总是不能调人过来,军队的官兵为什么可以违抗上级指令不愿意上岛,这些可以不深究。
但是能够认可的是,仕花想下岛,是合理的、正确的。
二胎出生的那晚,因为在海岛上,又下着雨,仕花只能在海岛生孩子。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丈夫、一间什么生产医用器械都没有的小屋,作为母亲,仕花最脆弱的时候是孤立无援的。
而这一切,都是海岛带来的。
当王部长打电话来的时候,仕花阻止继才接电话,咬牙切齿地说:"不接,让他知道我娘俩怎么死的。
"这一刻,仕花不是温柔的解语花妻子,也不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而忍耐的母亲。
她是一个在鬼门关外徘徊,孤独又绝望的女人。
她的恨驱使她以死为匕首,在所有人心上狠狠划上一道口子。
还有,仕花说,让弟弟在大学找个大学老师,介绍给他已经二十八九的未婚姐姐小宝。
继才觉得不合适。
仕花哭了,说为什么小宝就配不上大学老师了呢?
高中没毕业的小宝确实已经不可能配上大学老师了,因为他们已经生活在了不同的世界。
仕花哽咽着哭了,不知道,她是为女儿被抹去希望的一生哭,还是也在为自己作为妻子被奉献的一生哭。
仕花这一人物的层次感明显高于继才。
她有高光,也有灰暗。
仕花是一个传统的活生生的人,而继才则是更近于完美奉献的神。
我觉得,如果我们需要神,可以从中华民族的起源开始,逐一筛选寻找。
辉煌五千年,神多得数不胜数。
如果我们需要感动,那么应该在世俗的普通人中用放大镜观察,而不是给普通人镀上金身。
电影《守岛人》主视觉海报
电影《守岛人》主视觉海报电影《守岛人》,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广电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品,片中刘烨老师饰演的是王继才,因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年仅定格在58岁,宫哲姐姐饰演的是王仕花,一山哥哥饰演的是豆子,该片没有办法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拍摄,主要取景在平潭、福清、晋江、青岛等地拍摄之一,我们都是依山傍海,向海图强,见证山海有情,水韵江苏,清新福建,为你而来。
刘烨 饰演 王继才、宫哲 饰演 王仕花
刘烨 饰演 王继才
宫哲 饰演 王仕花
张一山 饰演 小豆子出品单位
八一电影制片厂
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广电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守岛人的真实故事,我们因为离的比较近,很多年前就听说过,当时还没多大感觉,就觉得很让人敬佩。
这次单位组织去看这部电影,收获了更多的感动。
一个人要多么的伟大,才能在一个条件艰苦的岛上守了32年,与世隔绝,放弃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孤独的守在岛上,直到去世。
现在是大姐在守,那以后呢,谁又去接替大姐呢
今天和各位实习同学以及领导共同观看了电影《守岛人》,电影有许多戳中人心的泪点,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围绕人类社会关系而衍生出的情感,而让我更加动容的,是那一份爱国情,那一份对信仰、对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刚去过不久的灌云。
前几日去连云港,爷经过灌云去吃了海鲜。
那天刚下过雨,太阳很大,但是海边的风呼呼刮时,我只是觉得比空调吹的还凉爽。
我不知道在台风来临,大风呼啸而过时,那个小镇又会是什么样子。
家家户户的房子都又小又紧,我还纳闷为什么一栋高楼都没有。
今天在电影中,我感受到的只有对海风海啸的震撼。
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竟然还会有人坚守使命,还奔跑在小岛上,警告其他游船不要靠岸。
在组织上,王继才同志一心坚守使命,坚持守岛。
先是自主向王部长报告,本打算呆几天向他人证明自己不是孬种。
但是在后来的后来,虽然对王部长又说怨言,但从未为难过主任。
军民一家亲,王部长也一直在奔波找人,关照王继才同志一家人。
军为民想,民与军亲。
相互信任,互相解困,这是个人对祖国的贡献,也是政府为人民考虑。
在家庭中,王继才同志自登岛后就几乎一步未离开开山岛。
儿子出生,父亲离世,一家子在岸上被走私犯欺负,他无奈,但是在大我和小我中纠结痛苦。
看到女儿没有书读在海鲜市场打工,他的心痛深深感染了我。
小宝作为姐姐,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学,弟弟也争气,考上了本硕博连读。
王继才在家庭和国家中,在无数次的纠结无奈中,还是选择投入守岛职责,守住中国的领土。
在自我中,王继才和妻子不离不弃,夫妻两相互体谅,抗过了夏日的暴风暴雨,挨过了冬日的冰天雪地,抵住了走私犯的上岛报复,救起了无数的陌生渔人。
生活上缺衣少食,精神上却越来越丰满。
运土种菜种果蔬,织网捕鱼捞海鲜,夫妻两和那些陪伴过他们走过三十二年的狗狗们,守住岛,守住家。
王仕花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你守岛,我守你。
”至死不渝的爱情,没有共享福,只有同吃苦。
尽管在生活上,王仕花也曾想过离婚,但她作为人民教师,作为小宝的妈妈,她没有放弃。
我非常非常敬佩这份执着,他让我再次相信爱情是永不过时的。
还有一直帮衬他们的小豆子、老朱夫妻等等,这些感人至深的友谊,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三百多面红旗,一百多本日志,夫妻二人守着0.016平方公里的开山岛,度过了三十二个春与秋。
《守岛人》不仅仅是一部写实类电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是我们新时代青年所需要的食粮。
看到很多影评说影片强行煽情,组织和zf无作为,宣扬愚昧落后的价值观等,实在让人有些意难平!
看了电影,我就去查了下现实原型,其实有很多事情没有表述清楚!
第一:说组织不作为的,实在是冤枉, 1986年7月,王继才经群众推荐,组织考察,成为第五任开山岛“岛主”,当时夫妻俩在岛上每年工资3700元,1995年建了灯塔,又增加了2000元守护费。
这个工资水平在80.90年代真心不算低的!
当然,在江浙地区可能不算高吧!
第二: 组织和zf忽视了王继才夫妇吗?
王继才多次荣获省市县“国防工程先进管护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2011年“八一”前夕,王继才又受到了南京军区的通报嘉奖, 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
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2019年9月17日,授予王继才“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这些嘉奖和荣誉怎么能说组织和zf忽视他们呢?
第三:王继才有没有机会下岛?
答案是有的,并且是很多机会: 在上海浦东跑运输的大姐为他在浦东找了一个岗位,一年能赚好几万。
可王继才“一根筋”:“我走了,谁来看护开山岛啊?
”大姐气得骂了一句“犟驴”,走了。
第四:王继才在岛上有机会赚钱吗?
答案也是有的: 开山岛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几年却成了“风水宝地”:有走私的,有偷渡的,有打着旅游公司幌子想开色情场所的。
面对不法分子送上门的一沓沓钱,王继才断然拒绝。
所以说:王继才守岛32年, 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 守的不仅仅是海上的一座孤岛,也是守的心里的一座岛!
一部把口号绑架人生发挥到极致的电影 简直毫无人性!
时代楷模王继才,这样的人物应该被时代被历史被人民铭记于心
宏大叙事下的,是对民兵的尊敬,是对每一个守护国家的普通人民的敬意。只不过为什么,为什么会是他?为什么会是几十年如一日都是他和他一家?
听说火华哥拿华表了,特意找来看看。真给我气够呛。人家有困难不好意思说,你们还就真得好意思装小聋瞎是吧?眼下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抛妻弃子去奉献是制度的耻辱!PS:小马都长这么大啦,不看演员表都认不出来了。
多好的题材,可惜拍得即使在主旋律影片里也属于不太行的。开头还可以,台风暴雨物理特效挺不错,海岛实拍很美,化妆加分,王继才和王部长之间一来一往也算诙谐中有动人之处,往后就一路下滑。剧本十分拉垮,王继才王仕花夫妻三十二年守岛人生浓缩成两个小时的电影,采取了一种片段节选的方式,很多片段都不完整有头没尾非常随便,后面还有呼应有进展的也极少,两小时电影还不如片尾放的真实原型几张照片,光想着去表现守岛艰辛,开垦种菜被雨冲走,照片里收获的喜悦呢?过年排个节目用来表现王仕花腿脚病痛和家人朋友情谊好像一举两得,照片里挂灯笼挂鞭炮的期盼呢?导演编剧用歌颂苦难的方式感动观众,而不是让观众体味真实人物的真实人生。到后面台词写得如同作报告也是过分。不说思想方面了,整个拍摄手法、剪辑、配乐,都实在是陈旧,2021了喂。
你金鸡的标准就是颁给为歌颂为宏大叙事牺牲的人是伐?好恶心哦
一岛两人三餐四季,有点子浪漫在身上的主旋律
电影的色彩和光影有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感觉。然而编剧不行,刘烨演得用力过猛,其实安安静静才更有力量。扛包裹部分,太假了,太轻了,特别是两袋泥土,轻得跟扛着棉花似的,假得不能再假了。
一星半。陈力拍片的工整度,辅以海岛实拍,所塑造出的影像质感好过太多自命不凡的独立片导演。不过全片一到关键情节就大洒狗血的做法着实可怕,变成了情感类大型专题片。刘烨重操《那山那人那狗》的原生态演法,却早就物是人非,毫无真实之感。宫哲的表演则时好时坏,用力过猛起来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片尾放出原型人物,更像是压倒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白折腾半天。影片最拉好感的是居文沛的配乐。
今年看过最混乱恶心的电影 比学生作业还诡异
那么艰难,却有如此伟大!致敬时代楷模!
情感刻画质朴真实,时代还原做得相当棒,陈力导演的主旋律作品确实是时代的一股清流。
真人真事首先值得三星,另外一星给演员演技,另外一星给狗们。
好窒息好歹毒的电影
拍得真不错,朴实中透着不平凡。这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得有多大的信念去支持。看得泪水涟涟。王仕花的“你守岛,我守你”,就这一句话,守了几十年。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跟那个白杨礼赞一个意思,但是不能只做螺丝钉不做人啊
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非常浪漫的课文,叫《富饶的西沙群岛》。当时年纪小,深深的被课文中描绘的美丽图景所吸引。长大后看过了巴厘岛、吕宋岛等很多现实中同样美丽的海岛,就让我对海岛的印象固定成风景优美的人间天堂。但看了这部《守岛人》,才知道守岛人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加油吧,每个热爱生活的人。
人这一辈子不亏心就不白活。刘烨开始自己守岛,后来妻子看丈夫守岛,她守丈夫,面对恶劣天气和偷渡者的报复,两人接受了啸天犬和张一山的帮助,守岛了一生,女儿长大嫁夫,儿子受姐姐扶持考取大学从海军
这么好的题材,硬是拍成了粉红电影,我服了!
人这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好,被片尾的真实影像感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