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贝伦施泰因

Berenshtein,Berenshtein - HaPartizan HaAcharon

主演:Yaroslav Kucherenko,Leonid Berenshtein,Anton Karlynskiy,Pavel Aldoshin,Lilya Ostapovich,Viktoriya Levchenko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语言:德语,俄语,波兰语年份:2021

《贝伦施泰因》剧照

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1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2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3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4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5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6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13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14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15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16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17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18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19贝伦施泰因 剧照 NO.20

《贝伦施泰因》长篇影评

 1 ) 梦里马嘶人驰骋 梦中黄沙任纵横

在我心中,能和“雨夜路灯汤姆逊”相媲美的场景就只有“黄沙落日左轮枪”了。

帮派和西部,一个在文明世界中创造荒蛮,一个在荒蛮世界中创造文明,而它们使用的都是一个叫做暴力的东西。

当然,它们除了创造那些大而空的概念外,还留下了无数的秘辛和传奇,以口耳、以文字、以光影。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迷恋它们的原因。

而随着时间推移,当荒蛮世界不再存在,当西部已经不再需要来自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开拓者,西部片这一曾经无比辉煌名字也渐渐暗淡下去。

而那些依旧迷恋这片土地的人,也只能在每年都如大海般广阔的新片中去找寻几个有西部元素的片子,聊以慰藉罢了。

很幸运,我没有错过它。

《赴汤蹈火》并不是一部纯粹的西部类型片,它混杂了西部、犯罪、公路甚至家庭元素,但从视听上它却能够满足任何一个西部片迷的胃口。

开场:镜头中的小镇破败荒凉,第一辆车(女配)从右驶过画面,镜头不动,第二辆车(主角)从画面深处驶来并向左驶去,镜头追随车辆向左移动。

车辆被房屋遮掩但镜头继续保持运动,房屋前是从第一辆车上下来的女配角。

女配出画,车辆再次入画,镜头跟着车辆向左做环视运动,第二辆车再次被房屋遮掩而出画,而先前出画的女配再次入画,(女配的两次入画之间,镜头大致扫过180度)此时人物背后的墙上写着XXX银行,镜头继续运动,人物做短暂停留后与镜头做同方向运动。

最终,镜头停留在一个街道(左)房屋(右)各占一半的位置(中间就是银行大门),女配和主角在夹角处的大门相遇,主角举起枪:“Be quiet”。

打劫!

在这个大概70S的长镜头中,镜头保持匀速做了一次非定点的环视运动,就在这个镜头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便被直接铺陈开来。

在第一次抢劫后,两名主角在车中有了第一次对话,观众也获得了一部分有关人物关系和角色性格的信息。

短暂的对话和一部分空镜头(破败景象和石油设施,基本是全片空镜头的主要视觉元素)之后影片直接进入到第二次抢劫,这次抢劫更加的迅速,之后又是一段车中对话。

在事件的进行中,渐次的揭开人物关系,人物背景以及人物性格,这是本片较为高明的一点。

第二次抢劫对话后,镜头来到车外,升高,映入眼帘的是广阔的德州草原,林立的抽油机,还有片名《HELL OR HIGH WATER》(《生的憋屈,还是死的壮烈》笔者意译_(:зゝ∠)_),同时影片主题曲之一《Dlloar Bill Blues》响起,全片风格和基调至此建立:一片死去的西部土地上,两个或者说四个(加上警探二人组)活着的西部人的故事。

至于它是不是纯粹的古典的西部类型片,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这部片在开头就GET到了我的每一个点。

如果抛开“抢银行”这个西部典型事件来看,这部片子其实讲的是两个非西部典型的内核:底层对抗大资本和责任。

资本的原罪:兄弟二人为了保住母亲的农场(有石油),必须还银行的债,然后他们选择了去抢银行。

“还债”这一先决条件,从先天上就洗白了二人的行动动机,而抢劫银行去还银行的债,这一看似荒诞的举动也流露出一股莫名的悲凉,兄长刚出狱,弟弟被妻儿抛弃,世上唯一疼爱二人的母亲也刚刚去世,而母亲留下的农场却要被银行巧取豪夺,这两个角色从人设上就处于末路之地。

于是便有了末路之为。

杀人者人恒杀之,抢劫银行这一职业虽然高回报,但也高风险。

然而却是兄弟二人唯一能做,唯一能保住农场的方法。

这种宿命的无力感,末路穷途的悲凉感,贯穿了全片始终。

令人更加感到荒诞的是,主角始终对抗的银行,最后却也庇护了他。

同时主角对抗银行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另一个大资本:石油公司的庇护。

而二者庇护主角的最终目的则是利益二字。

关于热钱涌入电影圈造成的大量烂片,有一个圈内编剧曾说“资本是条狗,进门就找屎吃。

”而在本片,在西部,资本不是条吃屎的狗,而是条吃人不见血的狼,是所有罪恶和死亡的始作俑者。

责任的羁绊:兄弟二人为什么要保住农场,弟弟是因为要给妻儿留下一笔可靠的收入(农场的石油开采权),是要尽父亲和丈夫这两个角色的责任;哥哥是要尽儿子(死在自己服刑期间的母亲一直是由弟弟照顾),还有兄长的责任,对弟弟而言还有妻儿,对哥哥来言这世上只有弟弟了。

当然对弟弟来说,哥哥也同样重要。

片中曾用两个事件来侧证两人的情感。

一是加油站,弟弟殴打威胁哥哥的混混,二是赌场,哥哥威胁弟弟身边的妓女。

兄弟二人为了家庭的责任去抢银行,警探二人为了工作的责任去追捕兄弟二人。

责任,就成为了本片的核心人物动机。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下“督爷”杰夫·布里吉斯,一个演配角都能抢主角戏的男人。

警探二人组能够在观众情感上与兄弟二人组形成势均力敌的对立,可以说是督爷起了绝大部分作用。

在与印第安搭档(符号化的角色设定)的互动中,督爷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观众的情感位移,甚至形成了“杀死印第安警探的兄长必须死”这一情感伏笔。

使得剧情能够顺利过渡,风格也能贯穿始终。

相比《老无所依》里汤米李琼斯那个无力,衰弱的西部警探形象,还有《夜行动物》中迈克尔·珊农(西部警探专业户)那个脸谱化的形象。

督爷在本片中塑造的警探无疑更加强势,也更加适合本片,一个衰老但不衰弱的猎手。

一个为了家庭,一个为工作,两路人为了同样的羁绊不得不端起枪杀个你死我活,从而保护自己的热爱。

好人和坏人,这两个词在此,没有丝毫用处。

虽然西部依然“民风淳朴”,打个劫被全镇人持枪围堵,但他们不是骑着马,而是开着车。

这片土地曾经有畜群崩腾如潮,曾经有牛仔快意恩仇,曾经有无数个午时等待着左轮中的那发子弹,曾有无数的汗和血滋润着无数的传奇。

而现在却只有荒芜的小镇和同样荒芜的心。

还有什么比举目四望,入眼的不是炊烟和落日,而是林立的抽油机更令一个西部人无望的呢?

PS:附上几首BGM 《sleeping on the blacktop》《outlaw state of mind》《dust of the chasee》《dollar bill blues》

 2 ) 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土地

我看完电影,在豆瓣没有发现一篇有共鸣的影评,所以就注册了个帐号写一点让自己爽的影评。

这里我会过度解读,不过这正是我看到的故事。

电影讲的故事相信你也看到,两个兄弟抢劫银行,为了自己孩子和家庭可以摆脱贫穷,即将退休的警长和印第安搭档一路追捕。

这里就不多说了,相信来豆瓣的也不会只看一篇影评。

我是想说我看到的: 兄弟两抢劫后去赌场换钱,支票选择的银行和办理信托的地方都是第一个抢劫的银行。

赌场是印度人开的,里面坐着为这片土地奋斗半生的人和奋斗出的腰包。

哥哥赌场里和印第安人玩白人占领他们土地后闲暇发明的德州扑克。

警长开着印度安人的过分玩笑,观众和警长一样却都觉得很好笑。

哥哥犯下的罪恶,源头却是善良,有责任心,怀着为子女创造未来愿景的弟弟。

哥哥误杀了他们自己的父亲,帮子孙延续未来的也是他。

屠杀印第安的白人们的子孙们,为了子孙又再一次合伙在这片土地上干了一票,牺牲自己亲人和又一个印第安人。

影片最后,警长说‘’这将是跟随你余生的心病,但你不孤独,这也是我的心病‘’ 警长开车走了,这成为他们之间的心病,却不是观众的,不是子孙们的,但是为了子孙,为了所爱的人这样的故事会不断重演

末尾镜头降到草丛里 ‘’这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弟弟和哥哥的关系,就像日本人和靖国神社的军人,日本人知道他们罪恶,但又不得不感谢他们,又不得不忏悔内疚。

影片里,汉堡店的服务员,她的大我就是保护自己的子女可以交学费,她才不管两百美元是不是可以帮助抓住罪犯,避免无辜的人被杀。

多半时候,更多人会把这部电影当作一个精彩的西部片,但片尾两人各自站立,并没有掏枪互射。

更多的人就像弟弟的两个孩子,悠哉悠哉的走进屋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更多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所爱的人,和向往的未来赴汤蹈火,牺牲了爱自己的人,满足了你爱的人。

人生就像一场糊涂账,忙完了喝杯啤酒吧。

写了个流水账,实在不想花时间整理语言长篇大论,就到这吧。

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觉得有共鸣呢,麻烦在这个思路上再延展,如果你有时间,整理个完整的影评,我也想有共鸣。

跟你们一样,我也很忙,明天起来还要赴汤蹈火。

喝啤酒去了另补充:这跟《老无所依》不是一个套路,科恩兄弟的故事路线一向悲观,看完有种主角被上天戏耍的感觉。

而这个故事也就是《边境杀手》的编剧,说的都是罪恶和惩罚不断在循环,生活也还在继续。

这个电影的导演,配乐,表演,剪辑,都没有达到完美的大师水准,略显主创们的草率,焦急。

编剧写故事也稍有些硬来。

所以为什么你知道《老无所依》能得奖,这个片得各种提名。

缺少风格,缺少细节挖掘和表现另一个,为什么没有印第安的音乐作配乐,弟弟的设置能不能再沉默寡言内敛一点,哥哥再疯狂一点。

片尾能不能不要摇臂,这样好不好: 草丛,风一吹,草丛散开,依然是清晰的草和泥土,画面展开是模糊的背景:路和石油井。

 3 ) 疯马和坐牛,两位印第安酋长的死与生

这是一部“现代西部片”,顺着这个视角,可以思考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样一个警匪故事里为什么非要出现这么多印第安元素不可?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影片安排了劫匪兄弟截然不同的结局?

一般看完一部好电影,我喜欢翻翻评论,找找余音绕梁的感觉,这次也不例外。

但是看了几篇排名靠前的评论都没有写出我的观后感,有几篇有和我大致相同的看法,但是也不是完全一样……于是试着自己写一篇,就作为观影后的笔记吧,顺便看看有没有共鸣。

场景、演技、镜头等等都有很多朋友写的很好了,本文略过不表。

关于本片的类型,说是警匪罪案片肯定不能算错。

但是从本片讲的故事来看,我觉得这是一部“现代西部片”更为准确,既西部,又现代,所以故事必须发生在人人持枪的德州才说的通。

顺着这个视角,就可以思考两个关键问题:影片故事分两线讲述,一线讲的是两兄弟不惜抢银行来让自己的家庭度过经济难关,另一线讲的是一对骑警搭档如何一边说相声一边追捕劫匪两兄弟。

第一个问题是,这样一个警匪故事里为什么非要出现这么多印第安元素不可?

影片前半段劫匪两兄弟对话中,“平原之王”这个科帕奇(还是卡曼奇来着,记不太清了...)口号第一次被提及。

骑警搭档之一是一位性格温和的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后裔,他说“150年前这里都是我祖先的土地”。

他和主角骑警之间的对口相声基本围绕人种梗展开。

劫匪哥哥在赌场和一位科帕奇族人玩完德州扑克之后对峙。

科帕奇人说自己族人已经不再是“平原之王”了,但是族人的习性仍在,会把看到的人都视为敌人,劫匪哥哥回答“那你知道你这么做把我变成什么了么?

”,科帕奇人说“敌人?

”,劫匪哥哥冷冷地说“不,变成了科帕奇人。

”片尾处,劫匪哥哥独自逃往山地,狙杀了印第安骑警,高呼“我是平原之王”……为什么印第安梗和科帕奇口号贯穿全剧?

因为这部电影认为,劫匪兄弟俩和他们代表的穷人阶层与当年的印第安人是一样的。

当年白人西迁,抢走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占领了资源,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规则。

现在的西部,虽然时过境迁,但是掠夺和被掠夺的事件依然还在这片土地上重复上演,只不过掠夺者和被掠夺者的关系已经和人种无关了,以银行为代表的大企业变成了当年的白人,像劫匪兄弟家这种几代穷苦的白人农民则变成了“当代印第安人”。

面对强势的掠夺者,劫匪兄弟像勇敢的科帕奇人一样开始反抗。

然后第二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了,为什么影片安排了劫匪兄弟截然不同的结局?

当年的印第安人通过天生的勇气以及后天刻苦习来的骑术和枪法,也曾有过击败白人的骄傲战绩。

最出名的莫过于“小巨角河战役”,印第安部落苏族和夏延族联合起来,在两位勇敢的酋长“疯马”和“坐牛”的率领下,在小巨角河畔伏击并团灭了著名的美军第七骑兵团,击杀了号称印第安克星的明星军官卡斯特。

然而大势所趋之下,印第安人的抵抗也只是螳臂当车,“疯马”酋长于战役之后浪迹天涯,次年被美军暗杀,“坐牛”酋长则在五年后率部向美军投降。

是不是很像劫匪两兄弟的结局?

哥哥骁勇善战,最后一役霸气击退号称彪悍的德州百姓,利用汽车炸弹阻断骑警追击,为自己争取到宝贵时间占据有利地形,继而凭借一杆狙击枪独自逼退骑警大军,甚至击杀了印第安骑警,但是最后仍然逃不过一死,被督爷暗枪爆头。

有人说此处不太西部啊,牛仔们不打暗枪,如果结合上文“疯马”酋长的经历来看,应该能解释了:因为这是一部真实的西部片,真实的西部不是牛仔PK和印第安神箭手神出鬼没,真实的西部开拓是一个巨大的政府行为,充斥着军队扫荡、铁路铺设再加土地和金钱诱惑,利益当先之下正面对决的骑士精神早就被抛到脑后,所以“疯马”这种宁可战死也不屈服的印第安人,美军正面对攻总是占不上便宜,索性暗杀了事。

劫匪哥哥也一样。

弟弟则是沉稳多智,抢银行选在清晨这种出人意料的时间,而且只抢不会被追踪的小额钞票,片尾与哥哥分头逃跑之后冷静躲过骑警堵截,成功逃脱,用抢来的钱帮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督爷最后拜访他的时候,弟弟说他们家世代穷苦,要在儿子这代翻身,他做到了,说话间屋旁的深井还在不停歇地为他的儿子们增添着财富。

已经退休的督爷平静地看着他,也没有表示会继续追查,因为督爷知道劫匪弟弟和哥哥不同,弟弟对“掠夺者”没有天然的仇恨,并不介意“归顺”这套所谓正常的秩序。

就像当年识时务的“坐牛”酋长一样(虽然投降后过了多年还是死于非命),弟弟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结束了与强大势力的斗争。

我们在这部电影里能看到的印第安人,应该都是当年无数个“坐牛”的后代,他们交出了自己的大部分土地,换来了有限但是安全的生存权利。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里的印第安人好像都很矛盾,一边享受着不错的生活,一边叨叨着族人当年的神勇和现在的式微。

大概就写到这吧……这部电影整体基调是悲剧的,一百多年前疯马和坐牛们与掠夺者之间上演的杀戮和妥协,在今天虽然换了主角但仍在继续上演,而且可以预见仍将继续演下去。

 4 ) 打破贫穷的“遗传病”,却走不出沉闷的人生

有些电影,打动你的是一种调调,说不清楚它的剧情多精彩,节奏多刺激,悬念多迭起,感情多真挚,就是觉得,看着舒服。

对我来说,今年好评不断的《赴汤蹈火》便是这样一部电影,正如一些朋友所说,这片有些《老无所依》的感觉,那调调,有些压抑,但是又让人舒缓放松,奇特的感觉,一如片中人物的人生。

《赴汤蹈火》的剧情开始的简直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出现两个劫匪,笨手笨脚的抢劫,后来才知道是两兄弟。

接着,又是一对看上去懒洋洋的地方警察,虽然显得很沉着老练,但是办起案来不温不火的样子,显得他们对结果并不关心一般。

这部电影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充满西部片的感觉,其实本片的气质就是西部片的气质。

虽然西部片也有骑马追击,但是整体节奏是慢的,却是一种带着紧张感,和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慢。

典型镜头,小镇中,一伙人对峙,通常还要不紧不慢的往地上吐下口水,然后时间仿佛凝固,镜头停在搭在手枪的手上,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会在枪声中到下。

所以,西部片常常充满了漂泊无依的感觉,牛仔们无论正邪,都骑着马在路上。

而本片的气质正是这样,剧情就是一伙人不停的抢,警察们不停的追,但是整个过程并没有多么激烈刺激,连抢劫都显得那么了无生趣的循规蹈矩。

但是,这部影片好看就在于,它如西部电影一般暗流涌动,一对劫匪兄弟,一个显得恶贯满盈充满自毁倾向,另一个如行尸走肉一般对一切都抱着冷淡的态度,他们图什么?

一对警察搭档,一个白人,一个印第安裔,两个岁数不小的人如西部片中的搭档一样,时不时来些冷笑话似的还涉及种族的对话,但是话不是太多。

影片中,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压抑沉闷的生活,连男女调情都显得沉闷,但是沉闷中,这些人似乎总是试图打破沉闷的人生。

兄弟俩劫匪,哥哥张狂凶悍,但是在他身上你却感觉不到凶残,他如同西部片中侠盗,抢来抢去,自己并不求什么,似乎只是为了让弟弟走出那贫穷的命运,同时一步步走向毁灭。

然而,整部影片中你会感觉他是最没有方向的,他无法安定生活,他躁动不安,他也不知道未来该做什么?

于是,到了最后,他的顽抗更像是一种暴力的“求助”,求得一种了解,一种解脱。

西部片中,常有这种被围困之下,最后冲出“找死”的场面,比如《虎豹小霸王》,西部片也常有此类狂徒形象,他们抢劫银行,却成为民间传奇,这也是这类角色让人纠结的地方,他们是罪犯,但是却显得不那么可恶。

而弟弟在片中有段经典的台词,叙述者祖祖辈辈贫穷的郁闷,是的,贫穷如一种遗传病,让生活沉闷压抑,让生活没有希望,在这个家族传承,他,一个看起来失败的丈夫和父亲,以一种决绝的方式,想为后代留些什么,让他们走出贫穷的命运。

站在他们“对立面”的正是银行,即将收走他们的土地,而土地下面正流淌着家族贫穷遗传病的“解药”:石油,于是,他们铤而走险,但是,他们不可能暴力抗击金融系统体系下拿去他们土地的规则,所以以对现代金融系统的抢劫,来以符合现代金融系统规则的方式还清贷款,获得“解药”,这也可谓一种反讽。

与兄弟俩相比,两位警察也显得沉闷而没有方向,他们的职业生涯已近黄昏,连环劫案倒是让他们的演绎了一段“牛仔,最后的辉煌”。

他们的抓捕行动没有太多激情澎湃,一些显得循规蹈矩,有条不紊,白人警长处于主导地位,开着印第安裔搭档的玩笑,有段两人盯着潜在被劫目标,懒洋洋对话的样子,宛若两个老头的退休生活。

最终,这起案子结束的还是有些压抑,没有那种惩恶扬善的痛快,也没有那种邪恶一方反转得势的机灵劲儿,最终,双方中显得“最聪明的”两位策划人,来了场很男人的对手戏,感觉依然很西部片,但是此时已经是要文斗,不要武斗,对话中,剑拔弩张而又留有余地,最终在孩子们的出现中得以暂时的化解。

是的,其实这起劫案表面的了结,并没有了结他们心头的负担,但是下一代,与此事切割,终于有了告别贫穷“遗传病”的希望,虽然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可能在不知什么时候到来又一轮经济动荡或者金融危机中被收割。

《赴汤蹈火》是部节奏上懒洋洋,但是精神上沉甸甸的电影,他没有激烈的批判和抨击,但是种种细节之中,都体现着一个带着病症的社会。

本片的剧情不那么紧张刺激,却足够扎实,那种对抗沉闷生活的极端之路,足以吸引你跟下去。

在这样的故事下,不但剧本赋予了片中各色人物鲜明的个性,几位演员出色的发挥更是让本片出彩。

特别是克里斯 派恩的表现尤其出彩,像本福斯特演一个挺痞的牛仔气质劫匪,杰夫布里吉斯演一个沉着中带些玩世不恭的警察,这都是些与他们表演风格很搭调的角色,他们也演绎过此类角色。

而克里斯派恩,在《星际迷航》中还是神采奕奕的大无畏舰长形象,此前表演也大都很有精气神,本片中,扮演一个对生活了无生趣,对命运又激情对抗的角色,演绎的非常成功,也很有突破。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尽管群星灿烂,但是相对小众,这是那种选观众的电影,一旦互相对上,对于观众来说,感受这种慢悠悠却凝重的调调,欣赏一种表明粗犷其实精致的表演,真是乐事一桩啊。

 5 ) 比生活更绝望的不是死亡,而是看到了未来的贫穷

一部很彻底的西部片。

看惯了很多美国主旋律电影,同时也看多了把韩国政府黑出翔的韩国电影。

两者都有不错的片源。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部《赴汤蹈火》,把电影的核心放在了抽离美国主旋律和政府政治正确,它选择了一个对政治或对美国价值评判的真空。

实打实的把电影放在了美国德克斯萨州的一对兄弟身上。

但是电影并没有因此把格局变小,而是由浅入深,慢慢挖掘。

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告诉你,处在这样一层生活的美国人民,他们的状态是如何。

电影走了两条线,一条兄弟剧情线,一条捉拿兄弟的警察线。

而这两条线各自在电影中不断提及对生活对时下的态度。

一对兄弟,哥哥野蛮冷酷,犯下过不少罪,坐过牢有不少坏毛病。

还曾错杀了自己的父亲,得不到母亲的原谅,其实在母亲最后离开人世的那一刻,也未曾提及过他。

弟弟是一个老实人,但一事无成,只有一个无法经营的农场。

有一场失败的婚姻,还欠下他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用。

哥哥为了弟弟的一句请求。

铤而走险干起了抢劫银行。

只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可以赴汤蹈火。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么。

在别人看来弟弟罪大恶极。

但是导演除去了别人的眼光,把焦点都聚焦在两兄弟身上。

兄弟情最让人着迷,兄弟情很容易让人产生怜悯之心。

特别是最后哥哥觉得自己要死了,对弟弟极为不情愿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话,我爱你,我是真的!

弟弟听了有些吃惊,但还是回应“我也爱你。

最后两兄弟为了这句我爱你肉麻的话,最后还互相补充”fuck yourself”!但是这些正是表达了两兄弟的情谊。

是没有错,两兄弟抢劫银行,最后杀了无辜的人和警察,罪有应得罪该万死。

但这不是导演的本意,导演想用两兄弟做的事情,去反映现今美国这些挣扎在底层的人,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是如何活着的,这两兄弟,只是这些人中失去理智的人。

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不反抗不作为。

但是不代表他们精神状态幸福指数都很高。

电影的另一条线是警察捉拿兄弟俩的线。

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一对警察,一个本地西部牛仔的老警察,马上要退休了,另一个也是本地的印第安人。

中间他们坐着聊天有一段很重要的对话。

印第安人用一种近乎绝望的语气阐述着印第安种族绝望的未来。

以前白人是用武力驱赶印第安人。

但是现在武力没有了,不代表驱赶结束,而是用银行放贷的手段,继续驱赶着印第安人。

但是眼光放远一点看,在兄弟两眼里。

在导演的眼里,真正驱赶的并不只是印第安人。

而是把贫穷变成了一种传染病。

这正是弟弟男主对警察最后说的,贫穷是一种传染病,一代代传染下去,想一个顽疾,无法改变。

只有在他身上做些什么,哪怕伤天害理,起码他能为自己后代除去这一个叫做贫穷的传染病。

让他的后代重新站起来。

关于演技,三个男主或者三个男配。

都可圈可点。

弟弟演的冷静冷酷,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

但是有一次终于在一个跑车男威胁哥哥的时候,以暴力还击。

看起来比暴躁的弟弟还要狂暴。

往往这一种人,压抑久了,到了可以出气的地方,一下子把情绪爆发出来,是非常可怕的。

而哥哥是情绪外露型,所以在他的一生,很吃亏,坐过牢,得罪过很多人,甚至叛众离亲。

得不到母亲的原谅。

他唯一的亲人和血脉,只有自己的弟弟。

于是他对其他人的看待,他人都不是人,只有弟弟和他的家庭是人。

所以弟弟做出了种种不可理喻的罪行。

而哥哥为了弟弟的一句话,愿意赴汤蹈火,拿命来换取弟弟一家的未来。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讽刺不是么。

导演不是在歌颂这两个人的情谊,而是反问观众!

请问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至于快要退休的警察,他的立场是经过那么多风风雨雨。

他自己也没有办法做出更好的选择,最后只能告诉弟弟,你的未来,是用你的至亲的命换来的。

这个阴影,你会背负一辈子!

而我不告发你,是因为我做不出更好的选择,我也需要背负我的搭档的死的阴影一辈子。

每个人,到最后,都孤独得守着这些阴暗的秘密,过着一辈子。

请问,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6 ) 如果石油就在你脚下

如果石油就在你脚下如果有人抢了你的钱,你是不是应该抢回来(至少叫个警察叔叔帮忙)?

但,如果抢你钱的人是银行,我还是会抢回来,故事就这么展开了:兄弟版Bonnie and Clyde,冷静男和爆裂男,套头衫、黑丝袜,劫匪好搭档冲进银行好汉一声吼:哟,把赚钱的抽屉打开。

老警察和他的印第安人搭档,老警察从头嘲笑印第安人搭档到最后,中间插了一句:如果哪个任务我死了,你肯定会怀念我的,所以就珍惜现在吧。

只抢小银行,只抢小钱,只在早上,起的比鸡早,抢完埋车。

完美!!

老警察是老司机,天网恢恢,走遍全球都通用。

………………………………最后一次总要干票大的,最后一票总是出事,最后一票总夹杂着豪情万丈爆裂男一句go fuck yourself,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引开了警察,冷静男回一句go fuck yourself too,带走了抢回来的被银行抢走的美刀。

(银行只会贷给你最少的钱,刚刚好让你的整个人生来偿还)(ZBZY好邪恶,还是SHZY好)爆裂男死,冷静男付清了贷款,拥有了房子脚下的石油,用信托基金都给了他的小孩。

(贫穷是会传染的疾病,会世世代代传染下去,再也不想后代一贫如洗,向他一样,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然而他再也没有爆裂男这个好兄弟,老警察也没有可以嘲笑的印第安裔搭档。

---如果石油就在你的脚下,请珍惜你的好兄弟

 7 ) 西部人的悲歌

三星半。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德克萨斯州。

不知道德州现在还是像电影中那样吗?

好像始终深陷在经济大萧条中那样,到处是二手破车、失修的房屋、For Sale的牌子和抵押贷款广告。

即将退休的老白男警长怀念着逝去的牛仔生涯,喜欢说政治不正确的种族笑话,这让他的搭档—印第安和墨西哥混血深肤色中年男警非常厌恶。

老警长不信教,爱看足球,满口脏话,而他的混血搭档虽然讨厌他,但是却佩服他的智慧,常常主动向老警长示好。

他们有一段对话非常有意思,就是老警长在怀念逝去的牛仔时代时,混血搭档提醒他那时美国人杀了多少印第安人,占有了原本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

然后两人一同感叹,那些全都过去了,曾经的征服用的是子弹,而现在用的是银行和抵押贷款。

这两位配角有许多精彩对话,表现相当出彩。

而主角两兄弟则是破产的农场主,两人的父母已经将农场抵押给了银行,因为无力还清债务,农场即将被银行收回拍卖。

走投无路下,男主角即兄弟二人中的弟弟策划了抢劫银行,和刚出狱一年的哥哥共同走上抢劫致富的道路。

最后一次抢劫时两人遭到小镇居民的抵抗,也被老警长搭档和州警逼到山穷水尽,哥哥为了掩护弟弟逃脱留下垫后,在射杀了混血搭档后,被复仇心切的老警长爆头。

退休后的老警长来到男主角已经赎回的农场,两人有一段很长的对手戏,警长问男主角为什么要这么做,抢劫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钱财。

男主角回答,我穷了一辈子,我父母、祖父母也是穷人,贫穷就像传染病一样,而我的孩子们,不会再穷下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想这也是印第安和墨西哥土著们想要问当年开发西部的白人们的问题,而老警长对这个问题能给出的答案,大概和男主角给出的一样。

美国西部曾是富饶的农场,哺育了成群的牛羊和西部牛仔文化,当第一口油井喷出原油之后,这里又成了大公司和财团觊觎的肥肉。

西部牛仔的生活,和西部土著民的生活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所有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故乡。

电影结尾,互相仇视的男主角和老警长没有向对方开枪,不能说他们达成了和解,只能说他们在畅谈一番后,身为西部人的原罪让他们这两代人暂时向对方妥协。

电影整体流畅,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好,配乐加分。

 8 ) 谢里丹与“后福特主义”

完全的谢里丹样子,结尾督爷看似选择成为私侦追究到底实则与潘达成默契——代际间西部正当性的传承。

城市(黑片)与异质(西部类型)在谢里丹处是倒置的,这个福特传人的创作总是西部本位而将城市(化)作为外部。

私侦与牛仔都是在地性的,与生存条件构成装配的存在,且并无可能反之亦然。

所以此处督爷当然不可能咬死不放——他不可能像鲍嘉一样行事,或者说黑鸟之后的鲍嘉;本福斯特的死与High Sierra里如出一辙,即说明那时的鲍嘉尚可容忍,即便他不属于西部,但与White Heat里的卡格尼一致,勇于“像西部人一样去死”。

同理,本福斯特的孤狼行为也可以关照The night and city里的韦德马克,强调牺牲的冲动来自于对“家庭”的责任和保全。

只是相比Dassin作中前家庭(未婚情人)的关系,此处谢里丹更倾向留心“血缘”,他显然更青睐《搜索者》,纯正的“四海本色式赠予”则由阿弗莱克在TOWN中完成。

大评审团朋友言此片“保守派和民主党左派之争内涵且以后者获胜结束”,当然是此故事的一种写法。

但谢里丹并非塔伦蒂诺,他是当下好莱坞少有的不站到民主党主流认肯话语之下的作者。

片中警匪四人仅仅是实证主义法学意义上的对立而非道德的对立。

督爷得知潘的行事动机是蒙荫子孙,便认可其之“西部式的为人”,从此既往不咎甚至心心相惜,这恰是决斗stand off的当代性形式。

另有本福斯特的毙倒:远山狙击——肉身的仪式性决斗的另一表现形式,谢里丹做得得当。

犯案兄弟和督爷显然隶属同一精神源流,直接接续的是道格拉斯和韦恩。

而老督的混血搭档则最是显出谢氏个人剧作符号的部分,一如《风河谷》,原住民身份抛出的是最深刻的西部要义——习俗、种族与居住地间的正当性存在。

这能解释为何谢与维伦纽瓦炮制出了极富政治含义的《边境杀手》:维伦纽瓦者——魁北克人士也。

若说此片与科恩大作有何相似,恐怕只是一方追捕一方流窜作案的模式上,这不够有说服力,毕竟斯氏《猫鼠游戏》也大类如此。

基因上与此片联络的,应是西米诺的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当然,个中主旨还是泰勒最景仰的福特式。

本片也是谢“后福特主义”作品序列中之一,当然此处福特是约翰,而非亨利。

 9 ) 这个糟糕的世界且由它去吧

从来不明白这个电影的中文名字和电影有任何的契合的地方。

关于抢银行,我们看过 盗火线 里面淋漓畅快的警匪对决,我们看过 十一罗汉 等一系列的高科技炫酷的抢劫偷盗,我们也看过 热天午后 里面阿尔帕西诺的歇斯底里,我们也看过 局内人 里面的阴谋诡计。。。

银行 就是金钱的代名词。

银行就是冲突的起点。

但是看到这部关于抢银行,但是重点不是抢银行的电影,确实充满了无奈和心酸。

我本来想说悲情,发现还是谈不上的。

一路看下来,基本上就是一幅西部衰败的画卷。

从一个电影不仅仅是看出这个电影的故事,还要看到这个电影里面在言语之外的内容。

一个要养家糊口,勉强度日的女招待,为了点钱不惜得罪警察,因为钱对于她太重要。

另一个女招待,做了30年的招待,千篇一律的日子,年过5旬了还不得不伺候人。

还有男主角的前妻,带着两个孩子,没有钱,房子土地都快要被收走了。

男主角工作因为大环境而失去了,已经失去了婚姻,只能靠着抢劫来补偿自己的老婆孩子。

男主角的弟弟坐牢多年,生性好斗,热爱刺激,他怀念的当时真正的西部,蛮荒时代。

毫无顾忌的生活,宁可速死,不求苟活。

洲际巡警,老了,老了。

都快要退休了,被迫出来调查案件。

一个老牛仔,穷的要死,过着苦日子,只能依靠从里面挖出来的东西改善一下生活。

我们在里面没有看到光鲜亮丽窦娥美女帅哥,没有看到惊险刺激的打斗,没看到英雄耍酷式的桥段。

我们看到的只是两个菜鸟劫匪为了生活所迫,去抢几万美女,然后被两个老巡警追的故事。

有几个情节特别 值得回味:男主角和弟弟两个去加油,碰到两个坏小子,动不动就拿枪出来吓唬人。

难道这个时代,已经沦落到所有的都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么?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恶劣啊?

邮局旁边的快餐店里面的几个食客怎么说的么:看来靠抢银行来糊口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年头,抢个银行都不容易啊。

老巡警夜里睡不着,出来披着床单夜行。

突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孤独和无奈。

正如同中国的农村不断衰落的样子:家里只剩老的小的,小的也许都不多了,年轻的都出去了,到处是污染,到处是垃圾。

西部也是不断衰落的样子,一切都是破败的样子。

破旧的房子,小而老气的银行,年老的银行职员,小的快餐店,暴躁的厨师,破旧的车辆。

就是一个水箱,导演也拍出了锈迹斑斑的样子。

即使就是公路上面的指示牌,都被人开了几枪,冒出几个洞来。

所以在一个没有希望的土地上面,一个没有希望的人,只能用一种一报还一报的方式,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生存危机,而最后的一幕其实男主角也是非常矛盾而且悔意的。

但是他 只能他知道如此做才能挽救这个家庭。

即使牺牲了自己的弟弟。。

钮承泽有一个电影叫做《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一切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人生的无奈就在于我无法改变现状,不如意事太多,生存不易,且由它去吧。

 10 ) 2016年冷门佳片之一

今天推荐《赴汤蹈火》。

从豆瓣反馈来看,这绝对是今年被中国观众低估的电影之一。

先来介绍下影片基本情况。

导演大卫·马肯兹,名气一般,咱国人也没看过他啥电影。

时光网显示,一共导了14部电影,其中3部自编自导。

60后,金牛座。

最大成就可能就是2005年因执导电影《精神病院》提名金熊奖。

英国人。

主演克里斯派恩,跟36部电影有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星际迷航》,长得好看,迷妹都知道。

偶像牌。

出身洛杉矶,父亲也是演员。

80后。

主演杰夫·布里吉斯,49年,老戏骨。

奥斯卡影帝。

出身洛杉矶,演艺世家。

主演本·福斯特,近年很火的一个演员。

今年参与了好几部电影《但丁密码》、《魔兽》、《怒海救援》。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编剧泰勒·谢里丹,上次编剧的电影是《边境杀手》。

如果你没有看过这片子,那么你得赶紧去看。

《赴汤蹈火》讲了两个兄弟抢劫银行被两个警察追捕的故事。

本片子火爆的点就那么几场抢劫戏和最后的荒野厮杀戏。

所以,大部分是时候是对话。

但是一点都不沉闷,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中,隐藏着本片的主题。

对话背景中的音乐则非常的令人入戏。

像似去往了德克萨斯州与两兄弟同命运共呼吸。

电影拍得有味道,演员演得也好,音乐也好,主题也好,摄影也好。

总之,上乘之作。

先说有味道。

抢劫与抢劫之间的对话过渡,车窗外的西部荒凉景色,火爆的失控的抢劫场面,兄弟间的情谊,老警察与伙伴间的种族玩笑,无不让你意犹未尽。

然后说演员:克里斯派恩作为一个偶像派,把一个离异男、破产农场主、失败父亲演绎得非常到位。

杰夫布里吉斯最后帮搭档报仇完后的刹那表情足以 入选如何表演专业的教科书。

本福斯特把一个不善表达感情的具有自毁倾向的但又深爱弟弟和改变家族未来的犯罪型人格表现得也非常到位。

各个配角也非常好。

只卖一种套餐的德州餐厅老奶奶;胖胖地一个劲撩帅哥的餐厅服务员;对未来失望的德州佬;捡到一箱旧硬币的德州老大爷。

接着说音乐:音乐真是好到爆。

没法描述,去看电影。

尤其推荐:outlaw state of mind。

再说主题:主题是围绕穷则思变。

托比一家自古就是穷人(按咱中国人说法,世代为农)。

守着一块破地也没啥产出。

因为家穷,在加上经济形势的低迷,老婆走了,两个儿子的抚养费一直没有着落。

哥哥可能也是看透世界了觉得发财难,于是抢银行,活在当下及时行乐。

要说有了小孩有了家庭就是不一样,托比试图改造这一切,于是和哥哥商量银行。

于是故事开始了。

一个因穷而想迅速改变自身状况的故事。

结局是他成了,他也失败了。

如果在知乎开个问题:总是被人撩是种啥感觉?

克里斯派恩扮演的德州农民特别适合来回答:在片中,他被餐厅服务员撩,在赌场被女撩。

德州帅农民一点不为所动,简直性冷淡。

有场戏,哥哥在一旁干的欢,他无动于衷。

【被餐厅服务员撩】【在赌场被撩】编剧安排的很巧妙和略伤感。

前面一直铺垫老警察要在退休前干完这单可能在过程中被干掉,谁知道是一直被开种族玩笑的印第安和墨西哥混血搭档被干掉了。

猝不及防。

但逻辑上是非常合理的。

促成了老警察的继续追踪。

最后,推荐你去看。

《贝伦施泰因》短评

这电影就讲的是两兄弟抢钱,然后哥哥被警察击毙了,弟弟拿的钱保住了自己的家庭,当作自己的农场。

4分钟前
  • 又上当了
  • 较差

还行吧,已经厌倦看本福斯特演神经病了

8分钟前
  • mideastsptfire
  • 还行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96445446/

1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两兄弟,一个有前科,另一个是离异的父亲。他们为了应对无法赎回家族农场的窘境,决定联手谋划一连串刺激的盗窃活动。而一位经验丰富的警察开始追踪他们制造的一系列银行抢劫案,决定将他们捉拿归案。

1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一段路在分叉口,带着希望和信念的男人惴惴而去,在监狱呆过十年的亡命徒誓死待捕。炙烤的德州荒原,街巷萎靡镇民庸碌,坐上退休轮椅前的牛仔骑警其实与劫匪并无不同,都在将希望寄托给明天。是你在打劫银行还是银行在打劫你,后院的钻井开采的是罪恶还是新生。前路漫漫,已无明天。

16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一对有节操有道德的劫匪!电影展现的是一对兄弟不堪房贷压力,被迫抢银行!最后有一个凶手逍遥法外,注定无缘国内荧幕的电影!配乐也不错,就是偏文艺一些

18分钟前
  • 旅途人生
  • 还行

现代西部片,大德州真是民风淳朴

19分钟前
  • 其实叫朗基努斯
  • 还行

无话可说。

23分钟前
  • 刚度分配法则
  • 还行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26分钟前
  • 闪电杰克
  • 还行

为兄弟情义喝彩😁

30分钟前
  • 爱吃烤鸭
  • 推荐

Boring,后半部分一般的Boring,前半部分非常Boring!Boring!

33分钟前
  • Madeleine
  • 较差

这剧是不是有个最大的bug,用的触屏手机,绝逼21世纪了,开的车,穿做打扮怎么还是西部牛仔的风格

37分钟前
  • 盛世中华
  • 较差

看了一半,不行了

40分钟前
  • 大象
  • 还行

故事味道很正,枪突突的声音很好听,音乐也很好听,打小绿车里的傻逼那里拍的好玩。

43分钟前
  • 魏晓波
  • 推荐

部分隐喻减分

45分钟前
  • HenriqueZZZ
  • 还行

1. 希拉里团队是不是没看此片,多了解一下那些最最普通的生活在小镇上人们的生活现状。2. 以为会走《末路狂花》那种路线,但毕竟是男人戏,还留了一个人,而老警察最后也达成了对他人生选择的理解,放了他一马。

46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再次被惊喜到,本以为是纯荷尔蒙的西部直男片,但内核却是满满的兄弟情谊(无论是警长和他搭档,还是Tanner和Toby)和凋零破旧却充满滋味的德州写照。搭的几首歌曲也是恰到好处,少了很多西部片的作态,更简单更直接的讲好了一个故事。简单即是胜利。(兄弟之间的流言和我爱你的地方让我有点好奇)

47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不套路的抢银行故事,想起《热天午后》和《老无所依》。那时候是Attica,现在呢?Jeff真是老当益壮

49分钟前
  • char
  • 力荐

嘿,说个悲伤的故事,德克萨斯。

53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推荐

很无聊很闷

56分钟前
  • MOM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