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争议。
年度最具话题性电影的桂冠应该毋庸置疑属于腐兰兰以及他的好基友胖塞主演的争(作)议(死)电影《采访》。
这部以刺杀金正恩为噱头拍摄的电影,在朝鲜官方发表抗议,索尼遭遇黑客门,美国总统亲自发表申明力挺…………一系列核能事件的催化下成为了“头版头条”的常客,也成了各路围观群众翘首期盼的存在。
在经历了改档期,下档,到最后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又一系列波折之后,千呼万唤正片终于出来了。
不出我意外,出来的果然是一部标准的“屎尿屁”喜剧,在同类型电影中算不上太烂,但是它本身绝对没有足够的质量去承载,也改变不了任何关于政治,人权的争议问题。
电影里美帝再一次弘扬了价值观,再一次拯救了世界,电影外金正恩依旧领导着朝鲜,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旧被“世界人民”同情着。
作为一部同样充满争议的喜剧电影,《PK》身上的话题性,丝毫不逊色于《采访》。
遭到各个宗教的发言人抗议,政府领导人亲自号召抵制,电影院内观众之间发生肢体冲突,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海外印度“精英人士”的疯狂推崇………………同样是争议,《采访》电影本身没有“背后的故事”好看;《PK》却做到了电影内外同样精彩。
所以无论《外星醉汉PK地球神》这部电影的名字是多么令人微醺,也改变不了它在我心目中2014年最佳影片的地位 作为一部在商业方面创造“奇迹”的电影(上映两周就登上了印度影史票房第二的宝座) 我一开始认为它是喜剧片,可是它却有科幻 后来我认为它是科幻片,它却有宗教 再后来我认为它是宗教片,它却有现实 我好不容易认为它是文艺片了,可它看着还挺像言情的 最后我决定不要自寻烦恼了,在欣赏到了至少三场印度特色的“大场面”歌舞表演之后,决定简单粗暴的把它定性为豪华MTV 。
不过我还是没想明白,一个综合了吴彦祖 Eminem和汤姆汉克斯三者气质,傻帅傻帅的外星人究竟是怎么让一部电影无论从文艺,科幻,宗教,言情,MTV角度看都能令人惊叹,原来三哥家的电影已经好看到这种程度了?
*2.宗教。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恰好是无神论者,经常成为“一大波沉思”批判对象,“没有信仰”的天朝少年,对印度的现状虽然连一知半解都称不上(顺便看了几部关于印度的风土人情的纪录片,读了很少的文学作品,瞄了很多的强X新闻),倒也知道它一直被称作是“宗教博物馆”(感谢历史老师 感谢甘地)。
由于历史原因,你在印度几乎能找到世界上所有大型宗教的踪影,信徒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宗教就多达十几个(其中印度教信众最多,约占全印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知道这点之后,经常能看到国外因为宗教问题“水深火热”的大家应该一点都不难想象(感谢CCTV),在印度每年会有多少因为宗教问题引发的“惨案”。
事实上,印度的宗教问题已经成为了它通往大国之路上一块不容忽视的“绊脚石”。
(憋笑!!
三哥们的征途也是星辰大海!!
而且他们的头号假想敌就是我朝!!
)在这些大前提之下,《PK》的诞生让我忍不住心生敬意。
《PK》的导演之前拍摄过一部非常有名的作品《三傻大闹宝莱坞》,看过《三傻》的盆友们应该能发现,早在那个时候,导演就表达了自己对印度现有教育体制的不满。
只不过这种不满表达还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以至于它看起来有点像是公知和键盘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乱喷。
(人人都知道素质教育好,但是结合现实,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在太低了。
)但是这次,导演不仅仅指出问题,喷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自个儿去实践了。
我行我上了,你们别逼逼!!
炫不炫酷!!!
牛不牛逼!!!
可能有盆友这时候会觉得,我在过分赞誉导演,因为早在很多年前,印度就出现了讽刺宗教的电影,12年上映的佳作《偶滴神啊》的批判力度可比《PK》给力多了。
但是!!
盆友啊!!
其实这点力度的把握(很多人嫌弃力度不够,批判不彻底),恰恰显示出了导演的机智!!
你看见一人在干傻逼的事情,冲上去骂他是傻逼他就会停止干傻逼的事情吗?
我觉得他把你打成傻逼的可能性应该会更高点。
查理漫画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一片谴责声中还夹杂着另外一种声音,“查理漫画也有错,虽然错不应死,但是它在明知极端宗教危险的情况下还一而再再而三做出挑衅行为,无疑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种声音,我不想做任何评论,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PK》没有否定神的存在,也没有攻击任何信徒,它批判的与其说是宗教本身,不如说想要揭露那些披着宗教外衣为自己捞钱的害人人渣的恶行,为什么还有某些宗教人(渣)士上蹿下跳的如此厉害?
难不成是心虚了?
所以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讨好”姿态看上去是不够强硬,但它其实是一把直插人渣们心窝的软刀子。
3.今夜我们都是PK。
PK是个外星人,是个说自己生活的星球是宇宙中最好的地方的外星人,为了回家,他像任何一个虔诚的教徒一样匍匐在神的脚下,没有特效,没有爆炸,没有生离死别的煽情画面,只有信仰,只有虔诚,却能让我看的泪流满面。
你们口口声声说PK不尊敬神,却不知道从他在选择揣上乡愁远望亲人的那一刻起,早已背上了自己的信仰。
我愿意相信PK的信仰是故乡,我认为地球是宇宙中最好的地方。
“神啊,你在哪里?
听说你掌控着全世界。
听我的祷告吧,故乡在等我回去,我该像个穆斯林祷告,还是像个印度教徒祷告,在庙堂和教堂都寻不见你的踪影,为了寻找你我的双眼已疲倦,我已走完所有的路,却依就不见您的踪影,你想让我供奉出什么,我依然不明白。
……………………”
几年前我看了在硬盘里躺了好久的一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看完之后惊叹:这是一部被片名坑坏了的佳作。
前不久看到这部电影,名字傻得要命,要不是主演和导演的名字让我意识到,这可能又是一部隐藏得够深的佳作,估计它也会被我打入类似《异形大战阿凡达》这样片子的冷宫片单,连我的一个眼神也得不到。
男主演 阿米尔·汗,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是《三傻》的男主和导演,这也是我花153分钟看这骗子的原动力(名字当然是网上查的,很多演员和导演的名字只能混个脸熟)。
片子时长还是比较长的,但是还是有不少水分,一个是前面故事叙述有点拖沓,另一个是印度片一定会有跟剧情关系不太大的歌舞……影片的主线故事围绕“宗教”展开。
在印度虽然83%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但其他宗教构成还是十分复杂,除了印度教,他们还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自然还有另外一支队伍——无神论者。
各异的宗教习俗和信仰更易催生矛盾和腐败,本片的导演正是立足于此进行电影创作,许多细节的刻画在担当它作为喜剧片应要的喜剧效果之外也尽显导演对社会现象接地气的观察和捕捉。
一个外星人接触到印度的各种宗教,像是一个无神论者被强按进宗教的水潭,只会不适最后奋起反抗。
男主在求助无门之下,索性信奉所有宗教,这倒让我想起李安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男主Pi,少年Pi私底下信奉三个宗教,而这些宗教在他最无助之际,身困汪洋面临猛虎之时完全提供不了帮助,至少我没看到。
也许信仰如婚姻,也需要人忠贞。
关于中国,有一种说法:中国人没有信仰。
而这一论点越来越容易在中国的新闻网站里找到佐证。
而在印度,这个国度更像是一个习惯滥用信仰的鸟笼,太多人被裹挟,也有一群不义之人借宗教之名大发横财,推广群体性欺诈,而这正是《PK》导演所想要批判的。
值得区分的是,导演敌视的是“人造之神”,而并非“造物主”。
在中国,包含我在内的中国民众中大多数缺少对信仰的敬畏之意,更有甚者将利用宗教的恐怖分子所犯之罪归结于“神”,将枪口直指宗教,恐怕这时上帝真该发笑了。
虽然本片涉及外星人,但几乎脱离了科幻元素,这位外星人虽没有都教授帅气倒也不是怪模怪样,也没什么特殊能力,除了原始交流方式是靠肢体接触与人类并无大异,而这种接触交流更像是对如今通讯工具承担交流重任现象的不满讽刺。
剥去角色外星人的身份,他更接近在印度如同外星人一样的存在——无神论者,他们也是在不断碰击这些宗教。
甚者,可以将男主看作是科学的象征,从始至终他背着一个大型录音机,这么一个科技产物恐怕是有所指的。
如此代入,那么就是科学起初与宗教无法相容,而宗教强大的力量常逼得科学无处“伸张正义”。
然而在后来不断挑战质疑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之前是对宗教存在误解,其实两者可以共存。
前不久看的《万物理论》也涉及这么一个问题,信科学还是信上帝,男主霍金作为科学的代言人反倒在自己的科学理论越来越有说服力的时候选择尊重上帝的存在。
其实说来也是,一个生于主观思想,一个存于客观实在,平行空间之中能有什么仇什么冤。
关于思考这片子给我了,这样看来最不靠谱的还是他的片名。
PK先说下信仰,信仰是什么?
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信真仰理,唯信宇宙万物的真实本真,仰望宇宙万物的规律法则。
那什么又是宇宙万物的本真和法则呢?
是科学教科书上写给我们的那些还是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群体开始去观察世界、反思自身?
要说这个东西真的非常的难,因为我觉得这确实是极富情感体验的一种东西,加之真理的答案或许没有定论,不可能永远唯一,因此才有那么多人选择那么多不同的信仰。
但这个话题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讨的,苏格拉底就已经说:“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
”到现在人们依旧难以对其进行一个把握。
或许有的人看来,这样来谈论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对某种东西的极度相信和追求就是信仰。
但如果把信仰放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上,把信仰放到锋利的刀锋上,他可能就会发生本质性的差别。
如果在人类的框架外来谈论人类,许多人类的东西就会显得很难理解与搞笑。
人类为什么存在?
人类又由什么生存?
人类有很多的规则,大家都的去遵守;人类也有很多的关系,大家都得去维持。
还有宗教、政治、国家、家庭、朋友等等等等,人类完美的发明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也构成了信仰的很多方面。
经常会看到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
其实不只是中国,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应该都存在信仰的问题。
但如果说只是单纯的宗教信仰,那是事实,中国信教的人少那是无法否认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的人群都是无宗教信仰的。
但是没有宗教的信仰这绝不简单的等同于信仰的缺失,即使不说别的,现在的中国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至少信仰着一个被称为“共产主义”的东西。
但也有人说了,若是一个政党的凝结的信仰是挺不牢靠的,他会随着政权的更迭产生极大的变化。
但又有谁说信仰就一定了,真理都不会恒定和唯一,更何况一个政党的信仰。
只是说,这个时期他是向上的、积极的、与人为善的,于是人们会把他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乡。
但我们不可能排除有一天,他走向了堕落,成了我们的1984。
我想真的是那一天到来,中国的人民还是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历史的马车夫也告诉了我们这点。
再说下这部电影吧,就像开始提到的人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有非常多的制度,非常多的信仰,也有非常多的神,每一个神都有他自己的团体和规矩,我们该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神?
一个说要在日出前祷告,另一个却说在日落后祈祷,孰对孰错,也许很困惑;为他拜伏,找寻所有道路,也许很疲倦。
到底哪一个神才是真的?
哪一个又是人们创造的伪神?
到底他在什么地方?
如果他在,为什么从没有人见过他?
如果他真的听得见我们的祈祷,为什么又一定要到庙堂?
结果发现不是没有去试着了解宗教、了解他们的神,只是有太多的问号,太多的不确定使我们自己真的无法说服自己。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与人为善,用慈悲的心看待时间所有痛苦。
这些足矣普世的价值才是宗教该有的样子,也是我们可以信仰的东西。
《PK》是神作,也是继我看到的另一部印度相关题材的优秀电影《哦滴神啊》后的再一次震撼。
印度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而且宗教的分裂与争斗也不是简单的几句能扯的清楚的,但从这两部电影,我至少看出了阿三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宗教反思上的深刻之处。
(个人一点小感,很多东西和看法可能太过个人与片面。
电影是个人体验,世界也是这样,没有任何恶意。
)
阿米尔.汗很萌,看完《PK》才看到导演原来是拍三傻的拉吉库马尔•希拉尼,导演还真是挺有情怀的。
《PK》依旧是印度片的特色,集幽默搞笑,歌舞,戏剧性,还能讲出点道理的一部片,不同的是这次的故事很有愤青气质,通常能拍些把神拉下神坛的故事总是会有争议的,反骨还要有情怀就会更受人喜欢。
整个故事在一个带着研究目的的外星阿三来到地球后展开,由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男女的爱情开始,最后又用爱情来收尾,而导演并没有把时间放在男欢女爱上,更多的着墨点却是对印度的多神信仰的炮轰,说起来还真是有点意思的。
外星阿三(阿米尔•汗)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作为一个天外来客,招风大耳朵萌萌哒的醉汉(阿米尔•汗)无疑已经是本片的一大笑点。
影片前段部分以醉汉PK的颠三倒四的认知来展现印度的多宗教的生活,而后又以PK的拨错电话理论来纠正自称有着超能力的印度大师,最后通过舆论回归爱情的方式来证实人为利用的谎言论的存在,欢乐中尽是讽刺,搞笑又不少深刻。
在爱情做贯穿的线上,安排两个本来就积怨已深的印度教和穆士林教徒相爱原本就是一种反骨的表现,拉吉库马尔•希拉尼也算是个果敢的导演,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并非是物质的商业。
好东西变臭了,就要纠正它,求神看病也还是得找到根源。
爱它你就要给它自由,而不是捆绑它。
真正的爱情和信仰一样,来到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原先都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只是慢慢混入到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后,有了遮羞盖丑的衣服,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误导,渐渐也就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
真正的信仰本该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真正的爱情本该是一种信任的自由。
抛开某些人会觉得的篇幅有点小长,光看萌出血的阿米尔.汗,就猜到本片在国内应该不会输于三傻的受欢迎程度。
嗯,阿米尔•汗真是萌萌哒。
童颜呆萌的阿米尔·汗化身外星人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天真搞笑的视角,开启了对各种宗教无底线嘲讽,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影片是出自于印度的。
整部影片一开始略显平淡,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被其吸引,越来越引人入胜,不仅仅是有搞笑有情节有内容,重要的是有思想。
结尾PK走了,留下女主角的一段独白,更是发人深思,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本来以为影片就此结束。
可是镜头一转PK又回来了,还给自己的兄弟送上地求生存指南外加“护身符”可谓点睛之笔。
最后想说整部影片唯一难以忍受的就是影片中不断穿插的歌舞。
真的好出戏。
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印度电影的原因。。。
所以减了一星。
三傻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和主演阿米尔·汗 又一力作,虽然剧情不及三傻的高度却触动了印度社会的一根敏感神经宗教。
1、宗教和信仰是印度自古以来的传统,人民通过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得到各自的精神寄托。
电影因为对神的质疑而在上映之初遇到了种种压力,但却肯定了一点——神给了人们生活的希望,给了人们对抗困境的勇气! 2、爱情,和宗教相连的爱情,因为男孩是巴基斯坦人并且是个穆斯林,和女孩的家庭背景不能相容而遗憾分手(虽然最后误会化解的时候我哭了)。
3、遗憾主角最终没能收货爱情,但这洽是最好的结局,套用电影里的话:“P.K在地球学会许多东西也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他学会的善意的说谎,教会了我们真爱的意义——爱你就给你自由。
”
一直注视着你听着你不停的话语忘掉所有重要的事情只在你身边相伴消磨着时间爱就是消磨时光爱就是浪费时间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照了七十五次镜子整理了三十二次头型换了八套衣服喷完了整瓶香水一直在拨弄外表 其他事都放一旁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爱就是消磨时光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心中浮现了异样的紧张何种异样 我无从解释我无缘无故坐着笑成一朵花为何如此 我无从解释我的内心快要飞翔 我的内心想要呐喊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 爱就是消磨时光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
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家,当我们小时候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所以印度人都信佛的时候,它早就不是佛教国家了,而是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它已经脱离了佛教最初的教义。
贵族、僧庐控制着国家大部分的财富,民众都愚昧而物质,非常容易被披着宗教外衣的人控制、欺骗。
电影的的突破在于,它勇于在一个宗教国家讽刺邪教,但由于信仰,导演和编剧还是不敢说真正宗教的残酷。
不过,它还是让所有人反思,神棍为什么能欺骗那么多人,就算不在印度u,在中国,美英难道就没有神棍了吗,当然不是。
看好印度电影的未来,中国要加油了,电影人不是不敢拍有深度的电影,主要是国内的电影院能不能上映!
在各国种族信仰不同则不能成为好友互通婚姻的背景下,印度电影人阿米尔与一众创作者可谓胆子颇大,竟然将触角深入如此敏感的信仰主题,还能在电影院上映没有被有关部门腰斩。
我才想说我的个神啊,某朝是应该好好反省了。
这么些年,影院年年有大片,但被人记住的又有几部呢?
我总是在电影上映一周搜了豆瓣评分才决定买票进场,越多人看的电影越是有一股圈钱味儿。
好了,说远了,话扯回来,还是说说我们的这部电影吧。
相比较影院公映的常规时间九十分钟,印度电影常常是体重超标。
两个多小时的时长就算在影院里睡一场也是值回票价了,况且这群演员们还能奉献几场逗乐的歌舞表演。
说到歌舞,我以前也老不解了,怎么看着看着演员们咋就跟抽风了似的全都又唱又跳了呀,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打开方式不对呢。
最近被人科普了下,才知道原来这是印度电影的传统,印度民众看电影就爱看这个,不掺这点调料就老大不高兴了。
本片歌舞戏只有两场,一场是女主和男二的爱情戏,一场是PK的求神戏,重点在后一场。
没看惯歌舞总会觉得怪怪的,多看了几场其实还好,况且又贴近了主题,将主演的挣扎也放入了其中,让观众细细体味演员的喜怒哀乐。
电影情节我并不想去说什么,有兴趣的观众还是去电影院看看吧。
或者等过段时间,网上有资源了,在家自备薯片爆米花自娱自乐也可。
还记得当初现象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么?
同一个导演和主演,在4年后给我们再次的惊喜和震撼。
外星人、神、爱情、喜剧、反社会英雄。
这几个元素结合起来你觉得能拍出啥?
放在韩国,估计是就《禹田治》+《来自星星的你》+一堆颜值暴表的欧爸带你装逼带你飞; 在日本,这个宅文化之都,最终难逃《三坪房间的侵略者》这种后宫系列的老梗; 中国嘛,算了,3D食人虫、白衣校花这种渣片我都消化不良,估计再看我们导演拍这种脑洞神片,估计半年都回不了血。
回到正题,这些脑洞大开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印度宝莱坞这个传奇的地方,竟然拍出了社会的深度和世界级电影的大气,不得不佩服老被我们笑为阿三的印度,这几年在电影上的成长和辉煌。
《P.K.》是一部科幻片,是一部老套的外星人深陷地球寻找回家路的科幻片。
有斯皮尔伯格的《ET》珠玉在前,也有《来自星星的你》狗血在后,《P.K.》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印度风格。
PK作为一个地球的过客,如同皇帝新衣里的那个说真话的孩子,用调侃把印度这个多宗教社会里的信仰乱象撕裂的粉碎,既作为英雄一样踏上回家路,也让你在随他一路寻找的同时去反思哪些日常里我们没有思考的问题。
《P.K.》也是一部喜剧片,阿米尔·汗得憨豆先生精髓,顶着一对招风耳硬是演义了一把印度版的来自星星的逗逼,经营出一套外星人的地球生存哲学:比如管车震叫做会跳舞的车子、神像祈祷要换电池、神像贴脸上防止被打、去寺庙鞋子要上锁……用一种格格不入的违和感和纯真的傻气去去讽刺这个扭曲的社会。
看着电影,虽然国度社会文化都不同,但是你一样能感受到欢乐,以及欢乐后留下的震撼。
《P.K.》还是一部爱情片,一部告别狗血和撕逼剧情依然可以让人看出感动和泪的爱情片。
谁说外星人只有面瘫,外星人一样能把印度歌舞跳出欧洲小文艺的感觉,外星人照样能身体力行的做出爱你就是给你自由这种逼格的范,特别是两段歌舞,赤果果的打脸,告诉你什么叫做不用缅怀青春和堕胎照样可以让你感动让你爱。
《P.K.》更是一部讽刺片,和最近很火的《刺杀金正恩》不同,没有各种低俗段子和无厘头的爆粗吐槽,只是用你我都看得懂的提问,揭露出印度这个多神氏多信仰的社会里宗教的胆怯和虚伪,讽刺抨击了印度社会现实中的伪善神权。
电影证明在印度,质疑神教简直就是去拔信徒们的逆鳞,它的揭露及讽刺让印度领导人都不得不呼吁禁止该片,害怕动摇社会根基。
但是社会需要不一样的勇敢的声音,这也是印度民主进度的表现,在天朝这种极具批判性的文艺创作怕是过不了广电那一关的。
说了那么多,其实一个标准就可以说明这部电影的质量,在3小时的观影里,看多电影的我居然没有觉得枯燥,这其实就是一部成功电影最基本的判断了吧。
想想国内的电影,我觉得相见见拙,我们是不是应该尽早放下对过去辉煌的自满,以及对外来文化的鄙夷,好好去学习一下,知耻才能后勇。
玛德没料到是全程中文语音,王宝强的声音真是贼JB难听受不了了,吃个教训以后绝对不看中国人配音的外文片。片子本身中规中矩,前戏太长比较无聊,说是喜剧片全程没笑过最后剧情发力时还稍微有点感动,私以为和三傻比差太远。
女主问:你们外星人都是这样的耳朵吗?阿米尔汗点头
怪你们笑点太低,我没笑。
不一样的喜剧,希望阿米尔汗的电影能改善印度的文化风俗
①超出国产剧已经很多②阿米尔汗拿着两瓶酒去清真寺的路上有两个黑袍女,右边那位好美
超棒!不过歌舞片段还是稍微有点出戏哈
还是很聪明的,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借宗教满足私欲的人。对信仰本身,其实还是有敬畏的。
7~8分,因为有偶滴神珠玉在前,这部其实与偶滴神差不多(激烈度还是偶滴神直接法庭叫板更好),不过角度转到外星人还算很新颖,以及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火星小孩XD以及,突发事件让人想起今年巴黎事件。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人类仍旧在犯蠢。又又及,仔细想想对不同宗教的探讨也蛮好!
找王宝强配音真是妙招!很般配!
虽然早已对印度歌舞随时出现有了心理防御,结果到时候还是接受无能。| 不知道分高在哪里?若说爱情,因为宗教政治分离后又重合催人落泪,可惜只是像糖霜那么一点点缀,煽情手法也很老土;若是说宗教,你们难道不晓得诡诘乃是很多宗教的本事?他敢挑战的无非印度一些毛毛雨般的伪宗教,他敢挑战大宗教?
这位导演的每部片子都是佳片啊,喜剧外表下言之有物,有对社会,对人性切实的思考,这才是最好的喜剧,
在相当嘈杂的环境中看了配音版……还没字幕……王宝强配音0分!全程出戏许三多……
比oh my god高明点,信仰是真神,浊相是伪神。没什么隐喻,全部是男主嘴炮打出来的,另外情节也略狗血。在印度拍讽刺宗教片,含勇气分给四星。
敢拍这种题材真牛啊!但是节奏太慢了啊
相比期望要低不少,故事简单,剧情宛转不多,新意和表演还是及格吧。
我觉得没有omg好看。。。那个故事性更强,反神反的更猛烈,这个就是擦边,还搭上莫名可秒的爱情
不得不服
对宗教信仰的调侃。
虽然结局算是有点惊喜,但全片说教很多,对傻白甜外星人的赞美多到有点想吐。平庸。
在印度放这个不会被杀吗?好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