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没写下来给这片写个长评我也是真爱了= =看有学法律的说简直被气死了,我一看过两部律政剧的也要被气死了= =一个离婚案打十集打到最后男方的律师和女方后找的男人坐在一起把酒言欢喝成哥们,请问你是在央视大裤衩对面CBD办公的帝都最好的离婚律师还是专门劝和夫妻吵架的居委会大妈?
看过TGW的表示完全无法忍受离婚律师不是DavidLee而是自以为犀利实则傻缺的大爷和大妞。
其他剧情和人物性格行为变化等逻辑问题就不一一吐槽了,完全不值得,我还没有真爱到那个地步= =另起一段说吴大爷,作为原真爱粉看吴桑如此堕落一把辛酸泪(我是不是会被脑残粉喷死)。
吴大爷现在怕是对演戏的理解就出了问题,估计他现在对演戏的理解就是他这个人活在不同的戏剧环境里作出真实的反应。
反应的确是真的,有些细节仍然很好看,但是语气肢体动作甚至语言(一会儿再提)全都是自己的一点儿也不根据角色进行创作真的大丈夫?
我一度以为自己是在看访谈。
吴大爷也已经正式升级到了“演什么都是我自己”的神奇阶段并且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醒醒好么,你原来是能演迷茫青年徐天能演卧底刘新杰能演纠结律师罗伊的绝对演技派好么。
更想吐槽的是吴桑给自己加的那些词,一听不能更熟悉,配套小动作都和访谈里一毛一样,放在剧情里不能更违和。
什么放下我执,缩小自己的欲望云云。
本来后期访谈就有故作高深嫌疑,更何况不分环境的强加进剧情里。
观众只是来看剧的,而不是听演员自以为是给观众上课的,你是来演戏的,也不是来感化众生的。
开课?
不好意思,没学费给您,您不觉得自己亏了么?
义务的?
不好意思,受不起。
导演编剧会允许演员如此胡作非为恐怕和吴桑这部剧拿的钱估计比他俩总和都多且这部剧就指着他和姚晨卖出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演员越来越高的片酬真是已经让他们意识不到在一部戏里他们只是棋子了,导演编剧投资方都惯着真是会让演员误认为自己才是行业的主导者。
不过剧本差成这样,这剧主打必然是演员,否则怎么卖。
也没准正因为这阵容才没钱请好编剧呢。
Oh no,其实说白了投资方就没打算拍律政剧,人家是恰巧主角是律师且长相和当下最火的大叔和微博女王一毛一样的都市情感剧,植入一堆广告卖两个好平台坐等赚钱so easy。
观众图样图森破╮(╯_╰)╭
所有的女人都想遇到这样一个男人吧?
我比较好奇这样的主角是怎么在律师界混的,这不就好面子,这是为了强行恶心人来拉低智商,这种奇怪剧情的设置是为了什么?
你老实离婚,在去谈爱不可以?
非得来这么一段我直想弃剧的桥段?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另外,你确定姚晨那种手段获取的证据可以呈堂证供?
知不知道非法手段获取的言辞证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算了,专业上我不就不说了,这电视剧也有这么多人捧,这充分说明现在国产电视剧有多好看,水准有多精良
2021.03.01
离婚律师顾名思义就是专打离婚官司的律师,吴秀波饰演的离婚律师池海东在法庭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私生活却阴沟翻船,姓焦名艳艳的老婆给他带了一个大大的绿帽子。
别看池律师替客户打离婚官司头头是道,常胜不败,自己遇到这事可就拎不清了,又是瞻前顾后,又是怜香惜玉,最后竟然输掉了自己的官司,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影响了业绩,还几乎净身出户,赔光了家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出轨被逮了个正着呢?
更倒霉的是心慈手软,给前妻留下非分之念想,为自己埋了个大大的雷,日后几次差点暴雷炸个粉身碎骨。
姚晨饰演的离婚律师罗郦是个艺高人胆大的律行新秀,巾帼不让须眉,最痛恨破坏别人家生活的小三,不想自己曾经不小心被花心男人耽误也戴上过小三的桂冠,所以错听说了焦丽丽老公出轨,就义愤填膺,全力以赴,不想一战成名,帮助焦丽丽赢了个满堂彩,让驰名遐迩的迟大律师输了个底朝天。
从此迟律师和罗律师算是杠上了,同行是冤家,再加上一个离婚官司让俩人更是仇上加仇。
这对欢喜冤家百般折腾,历经千难万险,却在彼此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了对方的正直善良和温柔,渐渐的融入了彼此的生活,终修成正果。
迟律师得以抱得美人归,罗律师也歪打正着嫁对郎。
焦艳艳这种女人甚是无耻又讨人嫌,给前夫戴绿帽子,夺走全部家产也就罢了,还时不时的去前夫那里撒个娇,捣个乱。
碰上个渣男也算她的报应,可悲她前夫一再让她羞辱还心存善念,完全没有男子汉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的豪迈气概,这样的男人也就是剧里面有,现实中是万万不可有的,这种没有廉耻的渣女,说她人尽可夫也不为过,她就是美的像仙女,你也得咬牙忍了。
考完GMAT无聊加入了《离婚律师》的大军,第一集罗鹂打赢官司回来接受全公司人的祝贺,最后走进了吴文辉的房间落下了百叶窗,千娇百媚的那一句“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一下子打动了我。
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样的生活在我眼里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一份拿出手甚至能定半边天的事业和一个相爱的男人。
我相信,那个时候罗鹂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女人,她毫无保留地相信吴文辉,觉得闺蜜说的都是骗人的,直到自己亲眼看见了他的妻儿,才知道自己一直所崇尚的最高信仰竟然是自己最不屑的:我竟然是一个小三!
从看这部戏的第一眼开始,我似乎就对吴秀波扮演的池海东没有什么感觉,大概是自己一向喜欢成熟稳重的老男人形象,亦或是方中信的儒雅太过耀眼,我始终觉得吴文辉这个男人让我离不开我的目光。
抛开他的财富和地位不说,他儒雅温润的气质,成熟圆滑的待人处世方式,对罗鹂各种大脾气小脾气的包容,对罗鹂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每一项都让我对这个男人倾倒。
尤其是当罗鹂刚刚离开吴文辉自立门户却又在工作上遭遇困境的时候,吴文辉巧妙设局帮助罗鹂获得了新的证据从而扭转局势,当吴文辉出现在罗鹂身边的那一刻我沦陷了,罗鹂也动摇了。
在我的心里,两个人的耳鬓厮磨固然美好,可两个人携手创造未来更让我感动,在我的学习工作遭遇困境时,我不敢指望我的另一半能够给我多少帮助,只要他愿意陪着我哪怕只是听我说说话就够了,显然吴文辉在这个时候给出的帮助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真真打动了我,也动摇了罗鹂,毕竟这是让她一直仰望的男人,在任何时候他都是那么耀眼。
当然我也清楚,这让我折服的一切也是建立在他的财富和地位之上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罗鹂对于吴文辉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一个成熟的男人也没有必要跟一个小姑娘计较,可能罗鹂的那些大脾气小脾气在他眼里不过是少女的娇羞,她打赢的那些官司不过是能证明我身边的这个小姑娘还挺聪明。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吴文辉并不爱罗鹂,只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大叔想找一个小姑娘玩玩而已,起码这样的戏码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不太能相信去相信这是真爱的,毕竟两人从思想境界到身家背景都相差甚远。
罗鹂痛苦地转身,但她无法割舍对吴文辉的感情,毕竟这个男人曾经一直是她的信仰。
之后每一次吴文辉的出现似乎让罗鹂多多少少都有些反感,毕竟骄傲如她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的,哪怕这是善意的帮助。
在我看来虽然能理解,但如果在现实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想我会和罗鹂一样厌烦,毕竟我连朋友之间平常一起吃顿饭都不愿意让男生买单,又怎么能接受这样的“施舍”呢?
可是他的光环却从不曾从我眼中褪去,没有从罗鹂眼中褪去。
剧情一晃就到了吴文辉向罗鹂求婚的时候,第一次求婚的场景我早已记不清楚,只记得罗鹂对他破口大骂,可第二次的求婚却是让我觉得温暖而感动。
那一面墙上挂满了罗鹂的照片,从她大三时的演讲,从她来公司第一次面试,吴文辉点点滴滴都记得,大学两年,研究生两年,毕业三年,这七年的光景吴文辉每一点每一滴都参与其中,如果说之前他没有真情,那这七年的光景的陪伴只有满满的实意才能坚持到今天。
不管一个女人在外面多么强势多么能够打拼,在内心永远都渴望一个能够共度余生的伴侣和归宿。
可是在两个人相拥的那一刻,罗鹂竟然感觉不到一丝欣喜,甚至有一丝可怕,再甚至闪过了池海东的脸。
在离开了吴文辉的日子里,罗鹂几乎与池海东朝夕相处,就算两个人没有任何想法,时间久了总会产生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那个时候想起池海东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生理反应,我想更多的是当初的欺骗和后来的距离让这份感情慢慢变了质罢了。
而罗鹂和吴文辉那场共同代理的官司让我对这个男人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说后来的彩票对于律师辩护而言可能是最常用的手段,可是在温情的背后我能感受到这个男人凌厉的手腕和果决的心,他的心可以那么冰冷,冰冷到可以轻易摧毁任何敌人,我无法想象要未来的日子里要如何每天和这样一颗冰冷的心相拥而眠,即使我一直都清楚地知道,这是对于他这个地位的男人所必须的属性。
影片的最后是吴文辉失意地离开,我感谢编剧给了这个我爱的男人最后一丝尊严。
在追剧的日子里,我一直庆幸,在生活中我没有遇到这样一个男人,他可以摧毁我所有理智,对于我除了饮鸩止渴,我别无他法。
可是如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真的遇到了这样一个男人,我该如何强迫我自己去面对那样一颗冰冷的心?
或许有的人会说怜子如何不丈夫,只要他对你是柔软的就够了;或许有的人会说那只不过是适应生活的必须而已,慢慢的你也会有一颗那样的心,也就不奇怪了;或许我可能还是不能接受,最后找了一个我从来想过的类型的男人度过了余生;再或许我就孤独终老了……到底是哪一种,把答案留给时间吧。
本想老老实实写一篇影评,可是太久不提笔,写着写着思路就有些混乱,很多自己的想法就写了进来,各位看官若是想拍砖说我三观不正之类的麻烦轻一点,小女子玻璃心,在此先谢过了!
吴秀波的骚吸引主要观众,律政和庭辩属于英美法系,熟萌妹子为了支撑广告收入,罗莉母亲这条线其实是灵魂。
两个主要官司姚晨负责逐利,吴秀波负责布局,最终破局的都是萝莉母亲,而她的话就是编剧要说给人们听的,在这个无最烂只更烂的法政环境里,拯救人们关系的只有人情和传统的力量。
看来落伍无比,但在当下是时髦的真理。
早听说豆瓣er们眼光奇高,但是没有想到高到一个吹毛求疵的地步。
作为一个极少看电视剧的普通观众,在一口气追了26集《离婚律师》后决定来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那些批评这部片差的朋友们,我特别想知道你们处在哪个年龄阶段?
我觉得虽然这部电视剧定位为轻喜剧,但是里面的离婚案例,反映的社会问题,引起的思考不是<18的观众朋友们可以理解的。
至于>18的观众你们挑剔的是姚晨的烈焰红唇,小三的大胸真假。。。
你真心可以跳过这篇文章。
我自己算是80后和90后的中间分子。
标准80后不承认我们是80后,90后又觉得我们装什么嫩的尴尬分子。
我的父母也处在剧中两对夫妻的年龄段。
家庭条件虽然不可以和剧中大款媲美但也绝对不差。
我们这一代人有个特点,就是我们小时候家里都不富裕,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里条件才慢慢的越来越好。
离婚现象也普遍存在于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当中。
剧中的问题是我们实实在在讨论过的问题;剧中的无奈是我们真真切切感受过的无奈。
所以这部剧让我掉了很多眼泪,因为我从中看到自己家庭的影子,也更理解很多时候父母做一些决定背后的思考。
有人看了前几集就揪着池海东净身出户这件事不放批评剧情不真实。
没错,剧情的某些安排和处理确实不完美,值得推敲。
但是因为这些小细节而错过了后面编剧想真正表达的内容和反映的问题,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在这里说句老生常谈的话:我们要关注事情的本质而不是对细节吹毛求疵。
退一步来讲,人家影评人也是把整部影片看完了才好做评论的,你只看了几集,相当于电影的10%,高潮都还没看就说这部剧不好,难道不是以偏概全?
这部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笑中有泪。
姚晨和波哥很敬业的搞笑,当然偶尔也会出一些金句,比如婚姻最初与爱情无关,是工具的产生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后出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非剧中原句,我自己总结的)。
还有华尔街当年某金融男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的”美女是贬值资产,男人是增值资产“的著名论点。
泪点自然是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我相信我的同龄人一定跟我一样会有比较深的触动。
剧中另外有句很经典的话,我觉得也可以作为《离婚律师》的中心思想。
“婚姻法只保护财产,不保护感情。
”简单讲就是法律可以判小三给原配道歉,可以让过错方受到更大的财产损失,但不能判你的丈夫继续爱你。
在这个结婚离婚自由的社会里,也许法律可以让你从财产的层面上和另一半脱离关系,但是感情呢?
如果你们还有孩子呢?
孩子是两个人永远割不断的纽带,子女18岁以前父母有养育的义务,而当父母老去子女有赡养的义务。
说到底,一旦两个人结婚了,不管以后离不离婚,两人从情感上建立了一辈子的联系。
婚姻不是儿戏,是终身大事。
婚姻甚至不是爱情,是两人决定患难与共,相互扶持,相伴到老的约定。
如果现实中真的可以办离婚典礼,我相信也会有很多人会打消离婚的念头,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忘了,忘了曾经我们一起吃过的苦,忘了是谁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无怨无悔的陪伴支持。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部剧的喜剧效果很棒。
温情部分不做作,有感染力。
姚晨和吴秀波的表演展示出很高的水平,很真实,比那些面瘫的只靠颜值的演员的表演给人的感觉舒服多了。
有这么多令人满意的地方,让我对这部剧有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我试图从这部剧中学习到一些关于爱和婚姻的经验,但看完这部剧之后我反而更迷惑了。
罗鹂和池海东在他们各自的旧爱犯下大错之后,心中对他们的感情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不能与旧爱相伴一生。
而剧中其他的角色,比如汤美玉,苗锦绣,孟县,他们的爱人犯错之后,尽管他们也都很痛苦难过,但对另一半的感情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还是深爱着对方,最后也都和犯错的爱人破镜重圆。
这样两种不同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是当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时,要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如果还深爱着对方,那就努力挽回;如果对对方的感情因此变了,就及时结束这一段感情。
我的困惑就是,是什么造成了则两种不同的结果?
是过错方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不同?
还是两个人的感情基础不同?
还是无过错方(我同意出现状况,双方都是有责任的,这里暂将所犯错误较小的一方称为无过错方)的性格差异?
还是接受的外界的帮助的大小?
从这部剧中,我很难得出答案。
还有一个小骨头就是这部剧的支线情节有点太多,有凑时间之嫌。
如果说喜欢吴秀波是单纯地觉得他穿的衣服嗷嗷的好看的话,满足自己正装控却没身材的梦想的话,那么喜欢姚晨就不知道是啥时候的事儿了。
武林外传?
那时候她只有一张大嘴算是明显。
潜伏?
嗯!
这个算是不错,但是你会明显只记得孙红雷,他的气场太强大了,据说当年姚晨因为压力过大引发了胃病,可以想见。
如今你再回头想想,会觉得翠屏当年有很多的青涩。
我貌似当初看完潜伏之后,才去恶补了《和空姐同居的日子》,那时候才对姚晨的老公凌潇肃有了一点印象。
不久,就听说他们离婚了。
但是这些都不可否认的是,我还是喜欢大叔。
很少能追一部剧追得这么有耐心了,从剧名就能猜到故事主脉络,为什么还能一集一集地看下去呢?
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掺杂了大量旁人的故事,旁人的故事不需要负责地最后来个大团圆结局,所以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期待,并且,也可以顺便站在一米开外痛骂小三,诅咒渣男。
但是,从开头看到结尾,直到曹乾坤拿着石姜睡衣出神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有些价值观值得探讨一下。
从第一集池海东撞见焦艳艳出轨,池海东就俩字:“离婚!
”并且没有任何解释,剧情不解释。
为什么不解释?
显而易见呗,老婆都出轨了,老公肯定必须离啊!
而随后的剧情发展也一再证明了池海东选择的正确性——因为池海东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变化的,甚而有变好的迹象,而焦艳艳则瞬间万劫不复。
但是这事儿变到男人身上就不一样了,男人出轨都已经不是激化矛盾的主要因素了,主要因素在于男人出轨出得不想回轨了,女人还坚持不肯离婚,坚决要和这个人在一起,比如董大海和苗锦绣,再比如曹乾坤和汤美玉。
为什么曹乾坤都和石姜发展到这地步了,汤美玉还是希望他能回轨,甚而在极度寒心之后,依然能原谅他?
想起来不知道在哪儿看过的一句话:“韩国电视剧的套路就是,只要女孩儿足够漂亮、有趣,就一定会有高富帅来追求她;日本电视剧的套路就是,只要女孩儿善良、坚强、贤惠、可爱,就一定能和自己爱上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中国电视剧的套路是,无论妻子多么漂亮、有趣、善良、坚强、贤惠、可爱,丈夫都一定会出轨。
”而且,最终丈夫都会回轨,妻子也接纳。
用事实来证明这句话的电视剧还有《咱们结婚吧!
》里面的表姐和姐夫。
很多热剧都在女二号和男二号之间设置了这种剧情,最多把男方描述成被动的,甚至被迫的,以铺设他顺利回轨的剧情需要。
然而,感觉总有一些东西在侵蚀这个社会的价值观。
电视剧有的时候是为了反映生活,演的逼真,增强戏剧冲突性;然而,窃以为,电视剧还应该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负一点责任。
为什么一定要演出轨的事呢?
难道是因为当男女白手起家,中年有钱之后,女方色衰,男方出轨是人之常情?
这样宣传,不好吧?
古代社会对男女的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男女地位的差异,在历经女权主义多年的极端抗争之下,似乎实质上也没有什么变化,婚后生子、退守家庭成为现在女子的需求,并有成为主动选择的趋势,于是主内的人,眼里死死盯着小家庭,过得如醉如痴,浑然忘我;主外的人,放眼世界,彩旗飘飘,并且近在咫尺。
这变成了一个理论逻辑,存在得理直气壮。
出轨就这样变成了风尚,这个小三盛行的时代。
然而我依然希望,能有探讨这类问题解决方案的电视剧出现,而不是再让汤美玉之类,面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艰难处境。
不好意思,写这个影评完全是针对编剧的,姚晨粉和吴秀波粉没针对你家主子。
很多人对这部电视剧打抱不平,觉得是豆瓣一众人逼格太高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打低分,呵呵!
到底是谁的审美有问题,这部剧的水平低不是演员,道具,音乐和拍摄,是剧本啊!
剧本!
从一开始这个剧本拿出来的时候就注定是失败,因为编剧就是个只会写婆婆妈妈的家庭主妇,可她想走一回高大上结果只有一股山寨非主流。
有人说这部剧轻松、休闲、有趣,这不就够了吗?
也对,这样你们就满足了,也别抱怨国产剧太烂,也别怨大家都去看美剧、英剧,日剧和韩剧了。
所以说中国电视剧类型乏味可以理解,现代剧永远只有婆婆妈妈怎么和别人竞争?
要是有人觉得我唱衰国剧,拜托就你们这种不求上进,安于婆婆妈妈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恬不知耻的把权利的游戏、半泽直树拿来对比,你好意思吗?
有人说谁说这是一部律政剧,难道名字叫离婚律师就一定是一部律政剧吗?
呵呵,你要是进影院前看到电影宣传是一部科幻片,结果一看是一部狗血爱情片,一点科幻元素都没有,你出来能不骂娘吗?
取了一个叫律师名字的片子,结果和律政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抱怨两句有问题吗?
没有打算写律政,就不要给人误导,就这部剧剧情我看叫居委会大妈更合适。
我还不如看看浙江卫视的老娘舅,最起码人家都是真实案例,比编剧编的那狗血无厘头要好看的多。
有人觉得打低分的都是意淫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觉得现实生活中的律师工作有这么牛逼吗?
你们是傲骨贤妻之类的美剧看多了吧?
的确中国的法律实践和欧美的有差距,但现实中的律师也绝不是这部剧里描述的这么狗血、低能,要是你觉得这种人也能从事律师工作,我只能说你把律师工作也看的太简单了吧?
影视剧和现实是有差距,因为电视剧要有戏剧冲突,可你不能连基本逻辑也不讲吧?
日剧legal high也是戏剧效果夸张,可从来没有人说他连基本的法律事实都没有。
还有人说婚姻只保护财产,不保护感情,那我的感情何处安放啊?
呵呵,这是我最驳斥编剧的一点。
因为他连律师的最基本功能都没搞明白,律师只是法律服务者,只是帮助当事人处理涉及法律的问题,他不是居委会大妈,不负责感情部分啊!
要是所有的离婚律师都忙着调节当事人的感情,那为什么不找居委会大妈,还不收费。
法律不外乎人情,当不是说法律就是人情啊,这是一个律师的工作吗?
有一天你找律师准备离婚,你希望你的律师是一个业务素质很好能帮你争取到更多财产的,还是一天到晚劝你不要离婚,得过且过的。
最狗血的是编剧编了六个不同的案例,离婚原因不外乎小三、小三、小三。
的确,婚姻关系讨论最多的就是小三,可是不是全是小三,编剧估计婆婆妈妈写多了,脑子匮乏的只有小三了,而且还换者花样的写了六个不一样狗血的小三。
将近50集的电视剧编剧只给出小三,好似一个大厨忙了一天就端出六盘凉拌黄瓜,不乏味吗?
但凡这个编剧稍微做点功课,采访几个资深律师和法官,就不会交出这么一部狗血的答案。
或者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吗?
中国电视剧干不过别人是有原因的,编剧们长点心吧?
与其抱怨中国编剧地位低,不如练好基本功吧?
还是说在中国当著名编剧太容易。
今年看完的第一部国产剧,喜欢大姚和波叔,俩人都萌萌哒!
机缘巧合地看到这部本来不想看的剧。
爽点不在线,男人各种作
真长......不过每天和室友约好时间一起窝沙发上看电视,温馨爆了^ ^
其实也不算是部好片,整部片一直是吴大叔在亮,其他的能做作就做作。感觉姚晨不太适合这个角色,大道理文绉绉的,烦不烦啊。太违和了。
呵呵,因为太烂,看了几集就弃了,狗血荒谬
只能当做都市时装戏来看,绝不能给律政标签!
我想我一定是看多了傲骨贤妻皇家律师之类的律师片,这部打着律师标签的电视剧在法庭上是在搞什么东西?
太烂。剧情毁三观。完全看不下去!
这离婚律师前后不一致啊,萝莉刚出场时候是个魅力妖娆精明能干的女律师,这怎么瞬间就变爱贫大大咧咧的女汉纸了! 终于看完了,搞笑幽默,吴大叔的演技真厉害,尤其是中了一千万那块。还算是诚意之作!
你们到底是律师还是居委会大妈 律师都照你们这样干下去这个行业都得玩完 作为李狗嗨的粉丝 觉得这部戏简直是另一个极端 奇葩剧情
1.3亿就拍出来这个?!
看着挺接地气,但有些情节设计挺扯淡的。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你以为这是一部律政剧你就错了,他只是一部爱情喜剧,重点还是波苏和大姚
不好看
第一集之后越来越差,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看完的
编剧能更脑残一点吗?
记得当年还蛮喜欢的 吴秀波好帅啊啊啊 还记得湿厕纸擦鼻涕哈哈哈哈哈
要不是为了看吴秀波我才不看这剧,主要是罗鹂她妈太气人,简直二百五,一句话比一句话更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