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政治即真相、谎言、信任、背叛……统统不重要,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敌人。
不过今天政治不论,只谈风月。
约翰尼·沃里克——剑桥毕业、国家机密部门重要岗位、喜欢爵士乐、收集名画、有过五任妻子、抛弃怀孕的女友、不合格的父亲、对任何人都难以相信、但信任自己的唯一好友、相信传统价值观、有英雄主义情节。
不过我看到的最亮点还是,与那几次女友们的见面他和同样是情报部门的前女友见面——约翰尼·沃里克:“我有个问题 你不回答也没有关系”安娜(前女友):“无所谓 我都会回答的”约翰尼·沃里克:“当我说“我这周才第一次见到这份文件”的时候 你说,我知道。
”安娜(前女友):“没错 怎么了?
约翰尼·沃里克:“你怎么知道的?
安娜 这很重要 你怎么知道的?
你怎么知道我没看过这份文件?
”安娜(前女友):“因为我开始和你上床的时候 我就做了一个决定约翰尼·沃里克:“什么决定?
”安娜(前女友):“我决定相信你约翰尼·沃里克:“这有点武断 不是吗?
”安娜(前女友):“没错,但到目前为止你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他和艺术家的画廊女性朋友见面——在寒暄和交易之后,约翰尼·沃里克嗅了嗅空气的味道约翰尼·沃里克:“爱马仕的偶然爱上(一种香水)”利昂娜:“厉害”利昂娜:“你的女儿……她干得不错,她还那么崇拜你吗?
约翰尼·沃里克:“我觉得是 她只是害怕表现出来 就这样”利昂娜:“你呢 约翰尼? 还在到处施展魅力吗?
“约翰尼·沃里克:“我要迟到了 谢谢 利昂娜”他和前妻、女儿和现在暧昧邻居一起吃饭——在前妻因为丈夫去世崩溃发了一顿牢骚之后,经典的总结了一句“你也不管用,你喜欢爵士乐”但之后还是信任的告诉了他一些细节,信任他能查出线索。
他和阴他的同事见面——一番谈判和筹码结束后吉尔:“我想约翰尼很聪明 约翰尼总是置身麻烦之外 约翰尼很幸运 他活得有意义”约翰尼愣+眼神盯……半响约翰尼:“你难道活得没有意义吗?
吉尔”吉尔愣+眼神盯……半响吉尔:“是为了那个女孩不是吗?
你做这些只是为了那个女孩?
”吉尔:“她们总是来来往往转瞬即逝,不是吗?
约翰尼 她们转瞬即逝”约翰尼:“not this time”(但这次不一样)他最后和暧昧邻居南希·皮尔潘见面——南希·皮尔潘:“要咖啡吗?
”约翰尼:“我必须得走了”南希·皮尔潘:“走了”约翰尼:“是的”南希·皮尔潘:“什么叫走了”PS:约翰尼放下一把车钥匙和名画约翰尼:“如果你想要一辆萨博 它正在剑桥等你 你可能得付停车费 但它肯定比你的标致漂亮”约翰尼:“这幅小油画也许你会喜欢 是同一位艺术家画的 但没有那么好。
”南希·皮尔潘:“我不能收下它”约翰尼:“你可以 你将会活很久 成为一个老妇人 这样一来 你总需要一些体面的东西挂在墙上”南希·皮尔潘:“你会告诉我你为什么走吗?
”约翰尼:“我达成了一项协议 他们同意了这项协议 但是并不喜欢 他们会破坏我的生活”(PS:就是为了南希达成的协议)南希·皮尔潘:“你希望我和你一起走吗?
”约翰尼:“我不能要求你这么做”南希·皮尔潘:“不能还是……不想”南希·皮尔潘:“我其实还不习惯再度拥有感情 这很……危险 不是吗?
”PS:站起身靠近约翰尼南希·皮尔潘:“对你来说太危险”约翰尼:“我害怕 我总是弄糟每件事”南希·皮尔潘:“嘘……”看完上面这些段,你应该懂得约翰尼是个什么样的老男人?
007快变成美国人了,好歹我们还有形形色色的英国大叔在,高挑、消瘦、冷峻、偶尔的幽默等等,比尔耐伊这位老爷子实在腔调十足,据说准备拍系列剧了。
约翰尼·沃里克(比尔·奈伊 )是一个在MI5工作多年的官员,他的上司、同时也是他最好的朋友班尼迪克特·贝伦突然间蹊跷地死掉了,只留下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文件。
在阅读了这些文件之后,沃里克发现这起中揭示的内容令人震惊,它甚至能动摇自己工作的整个组织。
与此同时,沃里克与自己的新邻居相遇,这个漂亮的女人叫做南希·皮尔潘(蕾切尔·薇姿)。
她对沃里克的兴趣与几乎无微不至的照顾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关系。
这是一部谍战片,有关英国军情五处(MI5)的故事。
我们更为熟悉的是军情六处(MI6),因为旗下有一个鼎鼎大名的007.不过,MI5与MI6其实相当于美国的FBI与CIA。
只是MI5偏重于国内安全,而MI6偏重于国家安全,更多对外的活动,所以有007之类的特工在全球出没。
其实,在美国,有关FBI特工的片子也有不少了,也很能打。
不过,《第八页》没有汇集动作的元素,动导演戴维·黑尔自己的话说:“虽然说这是一部间谍片,但并不像流行的间谍片那样有很多爆炸、追车和动作场面,影片中最多的就是一些抽丝剥茧的文戏和对政治的表述。
我在影片中营造了一种黑暗、犀利和冷峻的风格,让影片更加具有现实感。
”黑尔又说:“这样的一部电影,需要几个出色的演员才能拍摄出来,所以我在影片中找来了蕾切尔·薇姿和拉尔夫·费因斯这样的阵容。
”不过,这只是一部电视电影,是绝对意义上的小制作,但演员却聚集了比尔·奈伊、蕾切尔·薇姿、拉尔夫·费因斯、迈克尔·刚本,非常的吸引人,而且他们的表现都想到的不错,在小制作之中仍然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声。
我是才看了比尔·奈伊的其他的片子,顺着将这部看了的。
而且,这部片子中也正是靠他一身的凛冽之气贯穿始终的,他在戏中西装革履不苟言笑的装扮的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称得上是迷倒小萝莉的大叔,比较适合“大叔控”的伪萝莉们去看下。
作为谍战片,没有动作与生死的搏杀,而是纠缠于政治生态,透过比尔·奈伊饰演的MI5高管的身份,来透视一下MI5及英国政治生态,在平静的镜头之下透着一种深沉与雅致,慢慢看来,也有一些姿色出来,可供玩味与把赏。
故事的背景,是托尼·布莱尔任首相期间,英国的外交政策市紧跟美国,可以说是亦步亦趋,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小弟弟,这在以美国为首发起的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及2003年发起的伊拉克战争中表现尤为明显。
也因此,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发生了炸弹事件,在当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伦敦连环发生的至少7起爆炸案。
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共52人,伤者逾百。
数个地下铁路车站和数架巴士发生爆炸。
这也被时任首相布莱尔认定为恐怖袭击。
因为英国的外交政策而引起的本地袭击事件,使得MI5整个机构内部氛围变得越发紧张。
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他们工作的不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八页》电影出炉,所映衬的正是这种充满了紧张气息之下的MI5,间接透视的是整个英国高层政治生态的种种。
故事讲诉的是美国在对付恐怖分子时所施行的虐囚事件,像关塔那摩监狱这类的事件,而英国作为美国的紧密同盟,英国也有同样的嫌疑被卷入。
最起码是知情者,有关布莱尔首相在这系列事件中的表现,在他离职之后即深陷虐囚门的丑闻。
而《影子写手》则从另一个侧面描述了那个问题。
在《第八页》中则是一种交易,在布莱尔仍然在台的时候,拉尔夫·费因斯所饰演的那个疑似布莱尔的首相对公众苛意隐瞒了虐囚门,而且在与MI5的交易中,很好地揭示了这背后发生的完整的一幕。
也是整个电影的核心所在,当然,与美女之间的爱情,只是为了丰富电影的可看性而已。
及其一般的伦敦街景,没有暴力,没有暴露,没有爆炸的间谍片,但环环相扣的情节中依旧可以看到其内敛的英雄主义。
那感觉就像把最机密的文件随手丢进垃圾桶,把6万磅钱顺手装进Wairtross的马夹袋,低调又淡定。
稍显寒冷却不失诗意的季节,生活充满着暗蓝色的波动,身处政治暗角的约翰尼,对生活中平白无故出现的任何意外都充满怀疑,也许这是长久以来养成的职业习惯,谁让他是国宝呢。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份文件和遇到一个女人。
政治风云比雷阵雨更易突变,一份文件很可能是一次震源,很不巧,这次就是。
作为谍报事业满怀热忱的人面对这样的文件,必定是兴奋的。
约翰尼也不例外,当他拿到文件之后,立即进入状态,将所有文字逐字阅读之后,得出惊人的怀疑,并借助内政大臣的会议,将尴尬交个了政府。
这仅仅是怀疑。
更糟糕的是他和部门意见相左者摊牌了,而他还没有从老战友本尼迪克特那里得到该有的线索和证据,老战友本尼迪克特就因为急性心脏病发作丢下烂摊子驾鹤西行了。
麻烦不止于此,心里满怀绝望的女儿在和他吃午饭的时候,再次误解了他让他更加熬懊恼不已,正如内政大臣说的:“那你的麻烦比我还多。
”比较好的一件事是,有一个很好看的女人,也许他看到的时候心里会满是温暖吧。
终究是要面对事情解决问题的,谍报人员更是如此。
这样的生活,说好听的就是保卫祖国,可是,谁在乎呢?
“因为这已经是他妈的二十一世纪了,纯粹的谍报人员已经绝种了!
”整个英国可能也就他一个稀罕物——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枯燥的困境。
虽然表面波澜不惊,但暗流始终涌动,和首相的对话精彩至今,扯大旗的政治谎言终究无法说服对真相的诘问。
不欢而散也就意味着从此的流亡,这是值得的。
正如他所说:“岁月会夺走你的青春,有了它,你家墙上就有幅像样的作品。
”这幅作品不同于伦敦糟糕的天气,他是充满明媚的田园。
演技大赞!
《第八页》充斥了惊悚与悬疑,约翰尼·沃里克(比尔·奈伊)是一个在M15工作多年的官员,他的上司、同时也是他最好的朋友班尼迪克特·贝伦突然间蹊跷地死掉了,只留下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文件。
在阅读了这些文件之后,沃里克发现这起中揭示的内容令人震惊,它甚至能动摇自己工作的整个组织。
与此同时,沃里克与自己的新邻居相遇,这个漂亮的女人叫做南希·皮尔潘(蕾切尔·薇姿)……
这是发生在几个有信仰有信念的人之间的事情,剧情不复杂,诠释的很简单,毕竟只是从生活的一个面去观察。
可是只要你注意,好多的细节处理的实在太好了(实在举不胜举),我真纳闷为什么每个人都那么会说话,为什么那么恰到好处的知道什么时间该说什么。
我甚至希望能活在这部电影里面,跟里面的人物交流共事,也许是因为在我的生活中听了太多的废话假话场面话,耳朵实在是倦,电影里面才是我理想的那个世界吧。
本片没有忘记突出英国绅士的人格魅力(我用“没有忘记”好像有点儿讽刺,但我真的没有这个意思),不过确实很迷人。
一切好像都是淡淡的,淡淡的。
可是如果把所有事串联起来,就会发现其它事情好像都没有了,都忘记了,我看到的只剩下了爱和信任。
当然前提是你真的认真地看了本片并且也真的看懂了。
不知道天生对这种闷骚老男人没有抵抗力还是太high之后的突然安静,竟然一眼就知道《第八页》是我的菜。
舒缓的节奏没有阻止字正腔圆的伦敦腔的诱惑,我愣是没有快进没有分神地仔细看完。
是故事好呢还是果然在瞬间对Bill Nighy瞬间心动?
我也不知道了。
只是那雾霭弥漫的伦敦、一个个吞吐烟雾的嘴唇,速写了关于魅力、迟来英雄主义、暧昧、机密、人情的种种诉说。
那是一个瘦且高的英国老男人,急促地走在街巷,吸一支烟的沉思与优雅。
政治幽默、语言诡辩,本身看似平静的叙述,实则暗藏波涛汹涌。
虽然最近片慌,但仍然是最近看到的最为有感觉的片子。
女内政大臣女MI5的副职现实中也被女领导搞得不行,直到无法忍受换工作(中国大陆),女的在职场上更容易心态失衡,直至变态。
收集板砖盖房子,请拍就行。
没有什么打斗的间谍片,不过还不错,英国口音真是好听啊。
英国首相与军情五处的当家和大师兄政治斗争,分别由伏地魔,邓布利多和魔法部长饰演,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和对白,非常过瘾
很优雅的英伦风。细节很到位,Bill Nighy浑身都是戏!
环环相扣,无与伦比的精彩,Bill Nighy的演技保障了每一幕的耐看性。好玩的是,这部剧就像“伏地魔终于统治英伦,霍格瓦兹变身情报机构,邓布利多竭力调查魔王背景,发现问题后却不幸离开人世,临终将事业托付给少年基友魔法部长,部长大人孤身犯险,意图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是哈利波特后传咩?!
我一直期待着Rachel Weisz跟伏地魔他们也是一伙的,看来我想多了……各种老戏骨,只是中间我一度以为在看话剧,英国人日常对话也一定要这样吗?
剧本一流,情节紧凑。更有意思的是看到伏地魔首相、邓布利多情报部长、魔法部长兼职情报分析员再度同台。
说这个电影好的人拜托-您不是在学新概念英语,还台词好-要看经典台词去看莎剧好了。这电影沉闷乏味导演忘了吧是在拍电影不是拍话剧。风格是很压抑但过于平淡的剧情就成了只有一个音节的乐曲,如果你想玩真实感-什么平淡的真实,须知所谓真实也是需要艺术技巧来表达的-让人欣赏的真实或真切感,所谓纪录
整个感觉挺好 不紧不闷
实在很闷,对于我来说
真心看不下loli和大叔打啵的场景。
有鼻子的魔王!没胡子的校长!还有穿着修身西裤长风衣帅的一塌糊涂的部长!哦哦哦!这绝对是发生在另一个alternate universe里的哈利波特番外!!一群带着English accent的老男人念起台词来实在是太性感了!
一部英伦政治揭黑闷片。
十年后再一次看此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间谍片,但透露出的英伦风,跟好莱坞电影有着明显的不同。
我还是觉得这样的片子应该是政治片,追随美国的英国, home to home, 把两国关系说得很贴切,
超正的英伦片。内敛、细腻、沉稳。像首JAZZ。许多台词都很值得琢磨。台词一:我不太敢让自己再动感情了,那样太危险了,你说是不是?台词二:They say you can only begin to mourn once you know the facts。人们说只有你知道了真相。
节奏并不比英剧好多少,不过有这几个老头在,剧情拖拉也随便吧。BBC的魂在,优雅的一塌糊涂。
太平淡了,根本看不进去。还有不喜欢英式发音。
又是Rubicon式的政治片,完全不懂~
台词很英式很讲究,所以不太好理解,其实剧情就那么一破事,甚至有点小儿科。男女主角的搭配怎么看怎么奇怪。
听英国人说英语确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全片感觉不温不火,有点像男主自己本身一样,好吧,那就当他是爵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