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自命不凡,桀骜不驯的自己,我们相信自己的能量,更相信自己的与众不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蹉跎,我们逐渐被生活和工作磨平了自己棱角,我们开始低下高昂的头颅,向现实妥协,向命运低头。
即便如此,我们也始终怀揣着某种期待,期待着有朝一日我们能偶遇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超凡才能,成就自己成为那颗举世无双、闪耀世界的明珠!
影片中的平行世界或许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一丝假想和期许,或许某天早上醒来我们发现自己继承了在平行宇宙中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才能,但足以让你在现世中名利双收,你守护着这个秘密,不断放大自己的“才能”,渐渐地你可能会迷失于本我和自我的混沌中,前者属于那个同时拥有两个平行时空记忆的灵魂,后者属于被名利和金钱包围的肉体,你偶尔会因为本我的良知而感到愧疚,可更多的时候,你来不及反省,便被更急迫的赞誉所裹挟,在逐渐迷失本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彻底忘了本我!
上述的思想实验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纠结之处,那是因为这仅仅是场思想实验,我们无法身临其境地参与实验本身,更无法设身处地地让自己同时体验两个平行时空带来的感官体验,我们所想到的或许是名誉是利益,是金钱是荣耀,所有的一切都在给自己的生活做加法,而加法带来的或许都是对现世的不满和遗憾,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线形思维所致。
或许你已经想到,没错,这个思想实验真正的难点不在于你想到了什么,而是你没想到什么?
你不会想到自己可能失去的拥有,你也不会想到自己因为拥有所付出的代价,你更不会想到自己在本我和自我间的良知博弈和纠缠……因此,我相信如果真的存在平行世界,那或许每一个经历时空重叠的我们都是活在痛苦和矛盾之中的,因为我们无论拥有了什么,都丢失了我们所相信的“真我”,毕竟只有生活的唯一性才构成了我们对于不确定性的坚持,而这份坚持本身就是每一个真我的生存意义!
1. 感觉似乎会是英国版的 夏洛特烦恼.2. 其实心情不太好 C罗再一次不能首发.3. 音乐似乎很不错诶. (这不废话)4. COLDPLAY!
全体起立!
5. 所以不止甲壳虫 连绿洲也没了 666.6. 笑死 可口可乐也没了 百事投了多少钱. (BTW 周五晚她和我细叙了百事的产业划分)7. 因为不走搞笑路线 五星已经预定. (但最终四星)8. Ed Sheeran 有些讽刺诶 如果我没记错 他的很多歌被吐槽抄袭. 但又因此电影现实交融 变得有意思.9. 好看 暂停 转战曼市德比.10. 我啊 真是实足的人迷 所以曼联0:4 我高兴的不行. 但其实更多的是难受. 在C罗和席尔瓦后 我想做谁的人迷 好像都没有了机会 比赛的乐趣也因为变得无味.11. 中场时的迫不及待的切回. 打扰了 Ed长这样?
12. 最后一个用人名额结束 c罗这场再无机会. 一句话在我脑海里浮现了好多次 “神龟虽寿 尤有竟时 壮士暮年 壮心不已”.13. 整挺好 6:1. 甚至的 更开阔的比分我更开心.(两天后)14. 所以我的记忆 停留到了40mins.15. 斗歌. 男主会用什么作品呢.16. 实话说 我会投票给Ed.17. 不得不说 男主属实有够烂 长相也好 性格也罢.18. 我 真的有看到 结尾吗.19. 片子当然本身非常棒了 否则也不至于在那么多我喝高了的选择里只有他我义无反顾重看. 但更多的作为结尾 我想说 我很多年前就想过 周杰伦是否就经历过这一切.
不禁令人对比起夏洛特烦恼。
就算你拥有一些伟大的作品可以令你身家暴富,但都会在生活上遇到各种的麻烦事,而这就要看自身对每件事的处理态度及方法,观影时有时候会再想披头士乐队当年其实也经历过这种麻烦事,怎样从浑浊的大环境中寻找到自我才是这部片所表达的信息。
从这点看,就会看得出国产片和外国片的区别了。
男主与偶像David Bowie拥抱同在结尾时男主说出真相真的好感动。
今天聊聊英国电影《昨日奇迹》。
片名Yesterday / All You Need is Love (2019),别名缘來自昨天(港) / 靠谱歌王(台) / 昨天 / 昨日 / 你需要的只是爱。
说到英国最伟大的两支乐队,一支是Queen皇后乐队,另一支就是The Beatles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了。
这两支乐队都是摇滚界的顶尖代表,喜欢摇滚乐的人对他们肯定非常熟悉,像我这种上了年纪的摇滚乐迷,更是对他们的歌曲耳熟能详。
两支乐队谁第一、谁第二并不重要,因为他们都是英国最伟大的乐队。
前段时间一部《波西米亚狂想曲》以传记的方式,介绍了皇后乐队,今年还借着奥斯卡的东风,在国内上映小火了一把,带动了不少非摇滚乐迷。
这部《昨日奇迹》则用另一种方式和歌迷们深情缅怀披头士乐队。
凡是喜爱披头士乐队的人肯定会在影片中体会到主创团队的良苦用心。
传记影片可以选取乐队的几个关键时刻,向观众们展示乐队台上台下的状态。
传记片的优点是创作难度略低,素材基本都是现成的,只要将伟大传奇人物原汁原味地呈现,就能得到不低的成绩。
刚有了一部关于皇后乐队的传记片,紧接着再来一部披头士乐队的传记片,显得有些不太合适。
同类型影片很容易被人拿出来比较,更会在乐迷之间引战,冲淡影片效果。
于是《昨日奇迹》选择了类似穿越的方式,用喜剧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如果没有披头士乐队的世界。
男主角杰克生活在英国滨海小镇,他热爱音乐,上学时组建过乐队,成年后在一家超市打工干活。
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音乐梦想,经常创作歌曲,并参加各种各样音乐节。
而他的歌迷只有从小青梅竹马的好朋友艾莉。
艾莉十几年如一日的支持杰克,张罗着去演唱会表演、张罗着向亲友们发“通告”。
如果杰克是明星,那么艾莉就是经纪人。
一个神秘的夜晚,全世界发生大范围停电,短暂断电后世界又恢复通电。
停电时世界一片漆黑,黑灯瞎火时,骑着自行车的杰克被公交车撞飞。
车祸大难不死的杰克醒来发现世界有了一丝异样,披头士乐队等重要文化符号仿佛没有存在过,全世界的人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歌曲。
这个世界怎么能没有披头士乐队?
冥冥中杰克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使命,要将披头士乐队的歌曲努力回忆起来,并将他们的歌曲发扬光大,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披头士乐队的魅力。
看到这样的剧情大纲,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本片就像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谢洛特烦恼》。
表面看起来都差不多是普通卢瑟的逆袭,原本生活感情都不如意的人突然有一天获得了可以影响世界的资源,在主角地位发生巨大变化时,笑料随之而来。
但如何利用好庞大社会资源就成了影片创作的分歧点。
相比《夏洛特烦恼》中写在角色脸上的功利心,《昨日奇迹》更多的是乐迷们对披头士乐队的热爱。
真正的热爱不会用金钱物质来衡量,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呵护。
为名为利还是为传播音乐,这就是两部影片的区别。
观影期间,观众们肯定会为杰克捏着一把冷汗,生怕他的小秘密被人戳穿。
在诡异的停电事件里,并不是全世界几十亿人都忘记了披头士乐队的歌曲,还有为数不多的乐迷能够记得披头士乐队。
停电事件就像接通了两个平行宇宙,一个地球拥有披头士乐队,而另一个乐队则没有披头士乐队。
被撞进新宇宙的并不是只有杰克一人,还有很多记得披头士乐队的人也满怀希望想要将披头士乐队的歌曲重现,只是缺乏必要的能力和途径。
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听歌还是要记歌词,否则只有干瞪眼着急。
所有人相同的地方是,对披头士乐队的热爱没有丝毫改变。
能够让更多人听到感受到他们心爱乐队的魅力,这才是真正乐迷会做的事情。
创作型歌手艾德·希兰 Ed Sheeran在本片中本色出演艾德·希兰,人送外号“黄老板”。
同是热爱音乐的人,同是创作型歌手,黄老板自然知道创作之路的艰辛,也比普通人更能发现作品中的闪光点。
创作battle中,黄老板心甘情愿地认输是水平也是风度。
真正热爱着音乐的人,在发现创作型天才时,自然第一反应也是慧眼识才。
黄老板自愿为杰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进一步将披头士乐队的魅力散布各地。
这是经典的魅力,也是晚辈对前辈的尊敬和敬仰。
如果放到另一种环境,黄老板这个角色肯定会被设定为勾心斗角使绊子的反派了。
《昨日奇迹》影片中,将英国比较著名的文化符号全部拿出来展示了一遍,在传播披头士乐队魅力的时候,也不忘提升英国文化影响力。
已经拍摄成《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皇后乐队不必多说,片中还有《哈利·波特》等文化符号。
对英伦文化感兴趣的人,可以在本片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彩蛋。
如果真的像影片中描绘的那样,我们的世界真的没有存在过披头士乐队、没有存在过可口可乐、没有存在过哈利·波特,我们将会在无形之中损失多少精神力量。
就像没有见识过外面世界的人,总会以为身边的一切是常态。
只有经历过诸多美好事物的人,才能更加明辨身边的真善美。
让我们珍惜身边的那些美好事物,如果没有能够接触到这些美,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You made it to 78."如果列侬还健在,当然就是影片中所说的78岁。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十字路口,如何取舍需要当事人自行判断。
就像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一样,名利与感情也是充满矛盾的事物,不论哪条路,只要做出选择,就要坚定的走下去。
否则患得患失,各种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失去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影片主要围绕的点一直是披头士乐队,通篇都是披头士乐队的彩蛋。
如果观众是披头士乐队的乐迷,自然会甘之若饴。
就像游戏玩家看到《头号玩家》时的激动不能自已一样,摇滚乐迷看到《昨日奇迹》也会兴奋地热泪盈眶。
当然啦,如果不是乐迷,也不了解影片背后披头士乐队的故事,路人观众自然是无法理解影片所传递出的情感的,更谈不上什么共鸣和感动。
就像“42”是宇宙的终极答案一样,片中所说“为什么是64?
”“这还是问题么?
当然是64。
”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没有披头士的世界得多乏味。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1. 就是披头士乐队粉丝线下聚会 + 圣地巡礼 + 卡拉OK的一次meetup。
2. 听歌要背歌词啊。
很重要。
3. 做音乐真快乐,录着录着音突然随机加了个火车音效自然采样, 也挺美的。
4. John Lennon出现的一瞬间突然就开始真情实感的哭泣。
在电影创造的这个平行世界里他活到了78岁。
英国人这种诡异的温情真的是,好的,谢谢了,我收下了👌。
5. 事业不行就是不行,没有天分就是没有,即使披着Beatles光环你的歌也卖不掉,就回去过你平凡的人生吧。
All you need is love. Fuck American dream.6. 然鹅Deborah又做错了什么。
7. 心疼黄老板三秒钟。
8. One man only:李荣浩。
9. 再拍一部Harry Potter让那些之前没参演成的英国演员去过过瘾叭。
10. 十分想去利物浦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央视的记者向开幕式导演提问:为什么奥运会开幕式要用小众的摇滚乐?
他问的没有错。
《昨日奇迹》拍片很少。
我用淘票票查了一下,整个昆明市只有7家影院上映。
除了百老汇影城和嘉美文艺影院,其它每家影院只排了一两场。
在排片如此稀少的情况下,昆明最市中心的百老汇影城周五晚场最好时段,整个厅也只稀稀拉拉坐了十个左右的观众。
很显然,列侬和披头士纯属小众。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压轴的是全场大合唱《Hey Jude》。
《昨日奇迹》片尾也用了这一首。
1968年,《Hey Jude》问世。
同年,Marta Kubišová改编和演唱了捷克语版本。
1989年11月,在布拉格的瓦兹拉夫广场,Marta Kubišová再次演唱了这首歌。
说起来,《昨日奇迹》其实蛮像《夏洛特烦恼》(我没看过电影,看过开心麻花的舞台剧。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开心麻花的戏)。
不过我可以赌十块钱,《昨日奇迹》票房拍马也追不上《夏洛特烦恼》的。
毕竟,披头士比周董小众多了。
《昨日奇迹》当然是怀念披头士,怀念列侬。
它还想讨论一个假设,没有了披头士,会不会很多东西都不会有了?
肯定不会有Oasis了,说不定没有哈利波特了,当然,可口可乐不见了不能怪披头士。
在中国,有一个人也慢慢地在消失。
我小时候语文课本出现频率最高的鲁迅,慢慢地在当今的语文教材里消失。
《阿Q正传》没了。
所以下一代应该不会有那么高的频率说“你也配姓赵”了吧?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没了,别人帮他开窗子,他却指人为强盗的傻子,就不会刺痛那么多人了吧?
《呐喊》没了,“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这句话提起的人会越来越少。
《药》没了,人血馒头吃起来就没有那么讽刺了。
《狂人日记》从来都没有进入过教材,毕竟,翻开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也太辱华了。
……或许有一天,鲁迅从课本上彻底消失。
或许有一天,孩子们不再知道汉语里曾经有鲁迅。
那时候,会有记得鲁迅的人,用笔,把鲁迅重新写一遍。
列侬不死。
鲁迅不死。
摇滚不死。
批判不死。
本片作为音乐类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表现是匮乏的;对比同类讲述盗用歌曲成名的喜剧片,其对于喜剧效果的追求也显得完全没有野心;甚至本可以轻松卖弄情怀的经典名曲也几乎都被它一带而过。
影片总体太过寡淡,缺了点特色和调味。
但以上这些也使得影片在致敬怀念披头士这一点上显得更纯粹了。
我们能看到主人公在面对生活失意、爱情抉择和人生迷失时,披头士的传世经典对于他的激励和影响。
很爱的一幕是当男主以为自己要因剽窃被幸存歌迷声讨时,歌迷却只是为了表达对他把这些音乐再度带到这个世上的感谢,三个惺惺相惜的人开心地欢呼庆祝,这便是音乐的意义了。
并且,影片为我们献上了珍贵而令人热泪盈眶的一幕。
当看到78岁的约翰列侬平静地向你叙述他幸福的一生,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提起他热爱的事业、挚爱的恋人和在争取权利的斗争中取得的小胜利时,一切对影片的不满都释怀了。
或许,把这个彻头彻尾的老套爱情故事当成是献给披头士的一封情书也就够了。
虽然是Danny Boyle和Beatles的脑残粉,但我承认在我进电影院之前刷到豆瓣这才6分多是没报什么太大期待的,刚开始看到演技如此浮夸的男主和女主也一度想中途退场,哪知道到后面竟然有大型真香现场,在椅子上哭到完全停不下来在那个大断片之后,世界上没有了Beatles。
我猜想导演是想用这个设定来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Beatles之所以伟大,到底是因为他们的音乐真的好,还是只是因为他们的legend and fame呢?
导演于是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不惜用如此荒诞的setting,来讲即使抛开“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乐队”这样的名声,即使在一个从来不曾听过他们名字的世界里,大家还是会被他们的音乐打动。
“一个没有Beatles的世界该是一个多么糟糕的世界”所以看到全世界都为男主疯狂,看到他在天台重现Beatles的最后一场演出唱着help的时候,眼泪真的是忍不住,打动我的是一种强烈的幸福感,有Beatles真好啊,我们多幸运才有这样美妙的音乐啊影片里埋了太多梗恐怕不熟悉Beatles的观众是get不到的,看到他们在Strawberry field那个红墙面前瞬间想到去年我们也是在那附近追上了magic tour的大巴,以及他们在penny lane的那个理发店扒在窗户里往外看,吐槽White的专辑封面,男主对吉他手说要gently weep,太多乐迷梗了虽然这片子的感情戏实在莫名其妙让人很想吐槽,但我转念一想这估计是导演想为那些非乐迷的观众提供一些可看的桥段吧 hhmmmm
普通音乐人杰克和女友音乐人艾丽四处奔波还是平平常常,他发现了甲壳虫乐队那些惊世骇俗的歌曲,然后在新经纪人黛布拉的帮助下,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音乐天才也获得了商业上巨大的成功。
由于他隐瞒了所有,女友离开了他另投他抱,他日渐感到恐惧和空虚。
后来碰到甲壳虫的父母,介绍他去找78岁的约翰,约翰按自己的选择生活了一生,追到了自己最爱的女人,一生幸福,虽然不成功,但对他来说幸福就是成功。
杰克豁然开朗。
最后在朋友的演唱会上,他坦诚了甲壳虫乐队存在的事实,并示爱艾丽,最终抱得美人归,也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在人生的舞台上,幸福比成功重要。
幸福的要素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爱的人。
有时候成功需要包装和谎言,成功往往意味着利益。
但成功不等于幸福。
人生需要追寻自己的内心,找到那些让自己幸福的因素。
说实话,这部电影是很小众的。
现代社会,知道“披头士”的人很多,但了解披头士的人真的不太多了。
这部片子的看点(梗),其实是披头士的旋律,歌词,专辑,周边产品,社会形象,个人事迹,等等等等;而这些,是那些仅仅“知道披头士”的人非常陌生的。
披头粉一看到台词“当我六十四岁”,“朋友们的一点点帮助”,“再次回到校园,麦克斯韦又装傻”之类,立刻就能会心一笑;而仅仅“知道披头士”的人,只会一脸呆萌地想“这句话很特别吗?
”披头粉一看到男主幻觉中的两只光脚,立刻就会知道“这是保罗”,从而更加了解男主“害怕被披头士本尊踢爆”的心态;一看到观众席里晃动的黄色小玩具,立刻就会知道这是“黄色潜水艇”,从而看懂剧情在交代“这个世界还有别人仍记得披头士”;一看到海边木屋里的主人,披头粉恐怕更是呼吸急促、瞪大双眼,要发出惊呼了:但这一切,非披头粉怎么可能感受到?
那么非披头粉能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故事。
可惜这个故事太平庸:“撒谎不是好孩子”,这种主题腻了都快;“空降直达巅峰”、“失去地位反获真爱”这种主线剧情,自马克吐温《百万英镑》之后又不知被多少人抄袭过,真的是乏味。
桥段细节也够简陋。
比如男主:他在小有成功的时候,流露出的“窃取功名的愧疚感”太直白生硬,观众早就料到“既然这样,那他一定会道出实情”。
又比如女主:导演给她安排的“黯然离去”的理由完全不够充分,观众明显能预感到“这段情不会完蛋”,从而大大减少“最终复合”时的欢喜。
另一边,女主“离去”后“另遇真爱”的情节又降低了观众对“复合”的期待:男女主如果复合,势必造成那个并不讨厌的第三者的痛苦。
于是,“登台表白”桥段,怎么看都是怪怪的。
多说一句:不过,女主的表演我觉得很棒。
当然,也许是因为正好前几天看了《至暗时刻》,对她心有好感吧。
反正觉得女主很可爱。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的本质,其实是“披头士花絮+披头士歌曲卡拉OK大串联”;就“披头士”这条剧情线来说,想表达的只有一句话:就算披头士的歌放到今天,也能秒杀你们这群后辈。
年轻观众眼里,这就是一部“上古吹”:能不小众吗。
但我还是给了四星:同道们当然知道为什么。
概念有趣,有点拖沓……19/09/22
就tm你叫夏洛啊
这是为Beatles粉丝制作的电影,可惜片中Beatles的歌并不过瘾;这是一部讲述苏秦持六国相印荣归故里的故事,可惜并没有爱与虚荣。
Nostalgic vibes!
浪费了一个好故事 镜头语言表达不及格 漫长且乏味
三个星全给the beatles . 烂表演烂剧本烂摄影,只有B的音乐是好的。
虽然终究是个俗套的爱情喜剧,但好在最后导演帮我们找回了披头士,所以我原谅你了。我可以一辈子不喝可口可乐,但完全无法想象听不到let it be会是什么样子。
真的好可爱!评分有点偏低……我可以打70分!
SO cheesy, but why am i crying?
致敬一个乐队最好的方式
丹尼·鲍尔拍这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电影简直浪费,幸好有火车…活在没有披头士绿洲哈利波特可口可乐的世界也太糟糕了,幸好有你…本尼酷玩周四夜现场这三个梗我笑出声
小女孩对唱着wonderwall的小男孩一见钟情这种桥段真的太可爱了
丹尼鲍伊尔的片被隐藏在这个档期的烂片中默默放映了……这个周末不去电影院估计就木有了……性价比高……水准高……
cctv 6 一塌糊涂的难看
感觉像一个短片的概念,被强行植入进20年前的romcom模板里,三颗星全归Beatles。回看了一下Danny Boyle的作品表,居然从来没写过原创剧本……
预算:2600万首周末票房:1701万北美票房:7328万全球票房:1亿5317万上映日期:19.06.28-19.09.05上映周数:10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2755北美最高排名:3发行方:Universal
我喜欢音乐类影片是因为里面的歌很契合人物心理,音乐与剧情相辅相成所以更加感人。但是这部片子除了help之外披头士的歌只是华丽的装饰品,加上剧本不感人,看完令我十分困惑。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去听两张完整的专辑。黄老板和戈登客串我还是很开心的!
这片到底要讲什么呢……根本没找到切入点,就Beatles歌曲串烧?那个父母设定什么意思啊!列侬出场也不像!什么鬼!
看哭了…
这个故事配不上披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