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我2007年的第一篇博客,居然还是说电影的,而且还是命题作文。
《ERAGON》,龙骑士。
2006年岁末的大片。
来势汹汹,据说是威震天下的工业光魔公司的作品,导演方米尔就曾经是那牛逼地方的特效总监。
这个故事,在西方神话中的地位,应该类似于《NARNIA》或者《魔戒》,所以,和前两部一样,也要拍三部曲,既然是这么宏伟的大制作,那就啥也别说了,进电影院吧——倒叙总是不遗余力地在博客上怂恿我们进电影院,而不是买碟,当然,更不要买盗版碟。
所以,我对它的期望值是建立在能和《魔戒》比肩的基础上的,当然,这只是从特效来说,本来么,这样类型的电影,去看就是看个特效,看个过瘾。
我只希望它能比《NARNIA》更有看头一些,不要沦为一个跟风作品。
事情总是这样,越是担心什么,什么就越要来……《魔戒》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在于那些宏伟的场面,人物的内心冲突和鲜活个性也很重要——角色不能太扁平化:好人就是好人,坏蛋就是坏蛋。
如果你做不到把剧本弄得很扣人心弦,那就在花活上下功夫吧——就跟《黄金甲》一样,满眼都是金色黄色红色,出了戏园子眼都发黑。
看来方米尔这次的确是朝这条道上奔的,剧情冗长拖沓就随它了,咱们弄条很牛逼的龙出来也就算大功告成。
关于这龙,东西方的概念实在太不一样,至少中国的龙和别地儿的龙就截然不同。
首先这中国传统里的龙,就没有母的,除了先朝皇上才能用的皇家龙,民间传说里的龙都是些龙王爷什么的,没听说哪个神仙他妈是条龙。
可是阿拉贡骑的这条,居然就是条母龙,我怀疑方米尔实在想不出如何表现一条善良的好龙,得了,就来个龙姑娘吧(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金庸倒是写过小龙女,不过那不是真正的龙,真正的小龙只有龙王三太子什么的,让哪吒抽了筋,还是个爷们儿)。
这么一搞,我没法觉得阿拉贡骑的这条龙和中国的龙有什么相似之处,硬要扯上东方的龙的话,那就是我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龙太郎》里的太郎他妈了。
那倒是长得象东方的龙,又是母的——不过她不是正宗的天皇贵胄的龙,是被惩罚做龙的人,等于是个劳改犯。
这就差太远了。
其次,我觉得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东西方的龙都很厉害,有特异功能,不过西方的龙厉害在于会喷火,指哪儿烧哪儿,咱们中国的就正好相反,能发水,指哪儿淹哪儿,要不管下雨的都是龙王呢,俗话也说大水冲了龙王庙。
我觉得这和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的性格有关。
中国人生性平和,厉害一点无非是呼风唤雨,不象西方人那么暴烈,你要不听我就烧你成焦炭,从《神曲》里就知道西方自古以来觉得地狱可怕之处在于到处是烈火,所以,西方的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一种让人恐惧的可怕——中国的龙虽然可怕,但多半源自敬畏。
还有就是我忽然发觉中国的龙似乎永远是一个平面的形象,甭管它长得多难看,也都是2D的纸上,就算在九龙壁上了,我也觉得它是扁的,吓不到我。
西方的龙似乎就很形象很具体,跟真的一样,从蛋里孵化,慢慢长大,(我一直不知道中国的龙是怎么生下来的,好像中国的龙不下蛋,难道是胎生的?
那没有母龙,谁来生?
),看着就觉得可能真有这样的生物。
扯了一堆闲话,《龙骑士》里的龙样子并不吓人,弄得很栩栩如生,但象一条长了翅膀的大蜥蜴,主要是鼻子不够气派,只有俩眼儿,哪跟中国龙一样巨大的朝天鼻。
而且也没有龙角,只有两条腿,我看着就叹气,这哪儿有一点威震天下的意思?
缓慢的镜头和音乐,没完没了的森林山脉湖泊,一个神话片弄得跟DISCOVERY CHANNEL似的,我想说这是《魔戒》的滥觞,又担心小F说我把这个词的用法又弄错了——两个钟头下来,敢情我只看了一个大片的序曲,这个三部曲的开场也够盛大的。
我一边强打精神坐在电影院里,一边怀念《魔戒》,等BLUE RAY版本出来了,一定要买齐它,因为,经典总是让人怀念,尤其是看见它不大成功的追随者的时候。
(芷宁写于2007年4月6日)或许是这些年同类型魔幻题材电影看得太多,在看《龙骑士》时,的确没有看《魔戒》三部曲时的兴奋激动,也没有看《哈利·波特》系列时的莫名期待,但是却比看《纳尼亚传奇》时的感觉好一点、情绪高一点。
虽然影片怎么看都有点似曾相识,但也不足为怪,连原著者年轻的克里斯托弗·鲍里尼本人都坦诚:《遗传》三部曲的灵感来源于《魔戒》三部曲。
仔细回味,觉得影片《龙骑士》留给本人最深刻的感觉是——失去龙的龙骑士的悲哀。
龙和它选定的骑士之间的羁绊、灵犀、纠葛乃至生死都十分感人,仿佛战马与战士、宝剑与剑客之间的相属相依与冥冥宿命。
但是不论人马合一,还是人剑合一,都不似片中的人龙合一那样更具有灵异而神秘的感觉。
作为一个龙骑士,要好好爱护他的拍档飞龙,因为失去之后,骑士只能形单影只,仿佛一个枯寂的空壳逗留在世间,又似离群索居的游魂般寂寥,这种永远的决别所带来的无比悲凉与哀痛,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农家孩子伊拉贡(爱德华·斯派勒斯饰演)具备任何一个天将降大任的少年所应有的基础品质和伶仃身世,他天性纯良、热爱家园和亲人,对抚养他长大的舅舅尤甚。
一个男孩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男人,少年伊拉贡要成为救世英雄,便要走过一条艰难的速成之路——舅舅必然的被杀了,少年走上了自觉的复仇之旅……最初他或许有点笨笨、有点鲁莽,但是特殊的使命迫使他快速成长,逐渐明白了自己所要肩负的使命,一个颇具个人英雄主义的使命:摧毁邪恶帝国以拯救美丽家园。
如同每一部此类影片都需要一个领路的智者先知一样,伊拉贡也有导师,因为英雄的成长需要辅助、指引甚至是牺牲。
于是,失去爱龙的老骑士布鲁姆(杰瑞米·艾恩斯饰演)适时现身了,在他的引领下,伊拉贡开始学习必修课程:剑术、古语、驭龙和战斗技巧,手掌也出现了龙骑士印记,仿佛电脑游戏中大侠的练段与升级……即便此类炫技的影片不太注重人物塑造,但该片在角色再现方面也确实有点仓促,除了老骑士的形象有点鲜明外,其他角色都比较扁平苍白。
影片的另一个主要正面人物公主阿娅则让人难免失望,不仅形象和原著相去甚远,戏份也相对单薄,许是编剧架构的问题,她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把“蛋”偷出来,在被伊拉贡救走后,也只充当着一个可有可无的辅助者角色,性格、气质、外型和举止都不够动人。
另外,反面角色走狗巫师的戏份比邪恶国王(约翰·马尔科维奇饰演)多,却没有邪恶国王那样令人过目难忘。
近年来,电脑特技让一个个书中的魔幻形象逐一呈现银幕,且深入人心,就《龙骑士》的整体特技效果而言,尚不能与《魔戒》相提并论。
然而,由工业光魔和维塔工作室创造出来的蓝色飞龙萨菲拉,却有点可爱,也有点讨巧。
有些场景也有点意思,如萨菲拉驮着伊拉贡在天空翱翔,伟岸的自然河流山川森林在其身下陆续掠过——再次证明了美国人在特技方面的实力。
该片的战争场面在魔幻片战争场面中算是小场面吧,但适时响起的雄壮激荡的配乐却也能振奋人心。
或许该片在很多方面都保留了实力,许是为了给下两部影片做储备吧,这让人难免滋生出新的等待,《长老》和《帝国》将如何展开,如何添加新的好玩的元素,实在好奇。
(http://nicolew.blog.hexun.com/8674332_d.html)
哈哈,看到这部电影的结尾,不禁莞尔。
看来导演已经准备好了拍摄续集了,等待十七岁的少年长大成人。
我庸俗的以为结尾会有一个kiss goodbye,可是没有呀,所以我觉得完全可以推荐给小朋友看。
还有感觉风景真的好漂亮。
在哪里拍的呢?
还有,那龙为什么叫“兰儿”呢?
这名字怎么想也不能和龙联系起来啊。
昨晚不小心看了第二次,后悔呀后悔故事情节老套单一,魔法效果还算可以。
主人公挺帅。
适合当做肥皂剧观赏,比粗制滥造的国产剧好不了多少。
适合从来没有看过电影的同志欣赏电影特技看。
不要相信其他人的吹捧,看了会打击你对国外电影的信心,真的
当珠玉在前,跟风之作通常会面临某种尴尬境地,可一旦有了成功的先例,尾随者必然趋之若骛。
《指环王》系列影片的成功引发的是好莱坞魔幻题材的拍摄风,去年的《纳尼亚传奇》便是跟风者之一,而今年的《龙骑士》则完全可以看作是《指环王》的临摹之作,连原作者鲍里尼都承认受到托尔金《指环王》系列的影响。
魔幻题材影片的人物立场通常泾渭分明,善恶素来势不两立,在故事情节上难免老套,甚至可以用低龄化来描述。
更何况《龙骑士》的作者鲍里尼在创作时年龄还只有十九岁,一方面在故事创作上有着《指环王》的影子,另一方面又难以搭建起《指环王》那样庞大的架构。
由此可见《龙骑士》在拍摄成电影之前就已经和《指环王》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
不过魔幻题材被转化成影片的优势在于,在电影特效的帮助下,将奇幻的想象力转化成视觉冲击,这也很大程度弥补了故事上的弱项。
影片是关于一个少年成长为龙骑士的经历,难临着困难和牺牲,最终成功击败了邪恶国王的军队的故事。
这样单薄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应该说难以与《指环王》所蕴含的厚重感相比,不过在影片之中仍能看到《指环王》的影子,画面中无处不在的的自然风光、同样邪恶的巫师和怪兽兵团、甚至于连指环王中阿拉冈都有同等指代的人物,太多太多熟悉的影子。
如果说《指环王》属于成人版的话,那么《龙骑士》真的只能算是儿童版,两者之间在表象上虽有相似,但在骨子里却是天地两重。
因为有托尔金的《指环王》,才会有鲍里尼的《龙骑士》,也正是因为《指环王》投拍电影成功,才有了《龙骑士》成为电影的可能,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龙骑士》都只能算是《指环王》的门徒。
作为影片的制作方一方面要借《指环王》的光环来为《龙骑士》摇旗吆喝,却又不能让《龙骑士》显得过于弱智,特地在启用新人斯派勒斯时找来两大戏骨约翰马尔克维奇和杰里米艾恩斯来保驾护航,但是原著的单薄使得人物本身难有太多的发挥余地。
如果不以《指环王》为参照物的话,《龙骑士》或许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虽然它没有《指环王》这样复杂的人物结构关系,也没有深层次的铺垫,在特效上也远没有《指环王》的宏大,那么影片《龙骑士》便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关键细节上。
那条名为“萨菲拉”的龙或许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也是影片特效的精彩重点,当主人公伊拉贡驾驭着飞龙在空中飞舞俯冲时,这是影片最令观众兴奋的时刻,这也是这部影片真正的看点所在。
文:眉间尺
故事情节俗套配音太差 那只龙应当是可爱的甜甜的童声吧却偏偏向一个中年妇女情节像是各种看过电影的集合一会觉得像指环王一会觉得像星球大战似乎又觉得哈利波特德身影在闪现如果不是名字里有龙有骑士的我是不会看的即使评价不好口碑太差我也要看看这样的影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可以说这是我看过的最让人失望的魔幻片,情节无聊,场景无趣,演员除了男主角还算帅点,其他人不论男女都超难看,男主角怎么看都像个花瓶,演技一般,而那头母龙也够难看,根本无法同若干年前的电影龙之心里的那头龙比。
电影宣传的似乎很牛,但其实也就一小片。
当它还在电影院里面上画的时候就想看了,幸好一直都没去。
不过看完后,只要和前几天去看的《10000BC》比较的话,是更值得去电影院一看的。
起码,比起《10000BC》,剧情虽然没有太多新意,但是也不会虎头蛇尾。
在土豆上看清晰版,记忆最深的还是那颗金属蓝色的“龙卵”。。。
还是有那条龙是“母”的!
哈哈。。。
本来还打算看看原著《伊拉龙》的,现在把电影看完对没太大新意的剧情不感兴趣了。
删掉“想看”也罢。。。
中午去吃羊肉泡馍,羊肉汤上来了好久,却不见馍上来。
于是我忍不住开吃,但却总是吃得没滋味。
同样的羊肉汤,只是少了馍……晚上看了Eragon,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我之前看过Eragon的书(那是另一个故事,还是在书籍那里讨论吧)。
虽然作者很年轻,但笔触并不稚嫩。
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龙骑士的成长之路,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的生动。
然而,在电影中,漫长的学习成长之路,变成了仿佛“四级速成班”一样的东西。
男主角犹如赶火车一般,从一个场景赶到另一个场景,从一个时间赶到另一个时间,连青涩的初恋也仿佛快餐般:出现的毫无征兆,发生的莫名其妙。
套用剧中的话就是:“昨天你还是一个农村里的孩子,今天你已成为龙骑士!
”没有慢慢征途上的成长和学习,没有目不识丁的尴尬,我们的龙骑士仅仅变成了一个幸运儿,而非一个用自己的努力学习证明自己地位和身份的人。
仿佛命运选择了你,而你就会成功了。
关于龙骑士的坐骑。
首先是性别,原著中关于龙的性别是有一段情节的。
而当剧中主人公上来就“She...”的时候,我还惊讶于主角对《古生物性别学》的高深造诣:我怎么就看不出她是“她”呢?
莫非真的是“雄龙脚扑朔,雌龙眼迷离?
”不知影片到了法国,法语中的龙这个词分不分阴性阳性呢?
如果分,岂不是说到龙就把性别交待了?
而当我之后再看到她载着主角空战电影般的上下翻飞、口吐烈焰时,原著中那个甚至会“吃醋”的带有一切雌性生物天性的可爱的“龙姑娘”则彻底变成了一个战斗工具,一个杀戮机器。
纵观全片,由于剧本的改编缩减,原著中的多数亮点都被稀释,取而代之的是绚丽的电脑特技和典型的好莱坞无脑台词。
主人公与龙建立感情的的重要过程几乎被一笔带过,主人公对瓦登的复杂感情被一句“我要加入你们!
”就交待了。
可能会在以后的续集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则压根就没出场。
坦率的讲,如果你没有看过原著,而又想渡过一个不那么无聊的夜晚,Eragon会满足你的要求。
但如果你看了原著,还是不要自寻失望了。
没有馍的羊肉泡馍不是羊肉泡馍,没有成长的Eragon也不是Eragon。
这是一部传说已久的魔幻大片,我慕其盛名而去,却失望而回。
不能说它不是大片,大片该有的它全都有了;又不认为它能称为大片,因为它缺少了一种灵魂的升华。
先说优点,本片之特效颇为出色。
主人公伊拉贡(Eragon,抱歉,我总念成易拉罐)乘坐飞龙萨菲拉在天空中飞翔,其速度感表现的淋漓酣畅,借用某媒体的形容“如同坐上了过山车”;其后全剧之高潮部分,即法尔登度战役,其声光表现也相当不错。
相比其优点来,缺点却可以说是致命的。
全剧没有很好的表现出“龙骑士的信念才是他们最锐利的武器”这一主题,主角伊拉贡从农家小子成长为龙骑士的过程过于直白且顺理成章,中间营造出的冲突和挫折显得苍白无力。
受邪恶巫师德萨欺骗,伊拉贡一意孤行去救公主安娅,他的老师布鲁姆为救他而死,这本是个非常好的剧情,却被处理的非常简单仓促,几乎看到前面就可以猜到后面的情节,这也是全剧的败笔。
剧情简单直白是其致命缺点之一,另外一个严重的缺点是演员的表演。
我不能说选角选的不好,但大部分演员却只有形似而无神似,做为影坛新人,第一次登上银屏的Edward Speleers,其表演亮点不多,但情有可原;他的导师布鲁姆由杰瑞米·艾恩斯扮演,此老扮相不错,颇似落魄的老龙骑士,但他的表演略显脸谱化,没有很好的表现出老者的睿智和干练;反抗军中的瓦登公主安娅由席安娜·盖萝莉扮演,她的戏份较少,有很强的花瓶化倾向,其表演略显造作;反派中的邪恶国王哥巴塔尔大帝之前也是名龙骑士,不过后来堕落了,他由John Malkovich扮演,剧中戏份更少,不予置评;值得大书特书的反而是大帝的手下、邪恶巫师、大反派萨德,英国奥斯卡得主劳勃·卡莱尔饰演了他,一出场便以华丽而苍白的神色,红色的头发和眼睛展现了他的邪恶气质,其后的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其实力更是异常强大,若不是连番好运,主角伊拉贡早就栽在他手里了。
总体来说,《龙骑士》只能算是一场视觉盛宴,它在信念的冲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以及少年的成长方面着墨甚少,这是最大的遗憾。
譬如说剧中邪恶龙骑士之子莫托却为正义而战,他的内心矛盾也是个闪光点,也可说极有发掘余地,在剧中也是草草带过。
最后,根据剧中所留线索,如伊拉贡同年玩伴的行踪,邪恶大帝的报复等等,估计很快就可以看到《龙骑士》的第二部了。
真搞不懂怎么那么多很好的男演员来演这部戏。比如马尔科维奇,比如杰瑞米艾恩斯,大家都想分奇幻题材这杯羹?
在ac541366上看的,自己无意中在书店买了一本《伊拉龙》的书才看的这部电影,无论书还是电影都很起点的那种渣。
人撮箕飽飯就歡喜浪費鈔票。Joss Stone居然客串了一把,冏死~好好唱騷樂,演啥戲……
当年,我还没有玩魔兽。但是,我已经知道飞行坐骑要比地面坐骑快得多了好么!!
最近是被垃圾电影包围了。。。
必定是要拍续片的~还有艾薇儿歌好听
龙的骑士。
破烂
豆瓣是不是无缘无故开始删我看过的电影了 摔
不管怎么说,冲着龙,我也给五分
好好笑
好2b,配上艾薇儿的歌更吊丝
这样的东西始终存在。
火兰
剧情太垃圾,特效还不错
伊啦工
俗套到无法忍耐
还好还好,适合青春期前期观赏
中世纪的故事。
恩恩~周末在家准备好零食,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