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5星呢?
1、画面色彩好看,每一个场景配色和构图都深得我心,连最后分尸的画面都那么温馨,演员的服装好看的令我想哭。
2、音乐好,去杀手公司那段,走廊上挂着尸体照片的场景配乐,鸟人飞起日式赶脚的I Will Survive响起,好听的令我想哭 。
3、chun jilao的爱恨情仇,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又顺其自然。
正常的想法也许是:妻子使我们的潜意识,我们不停的在埋葬潜意识的时候,她却又自己回来,当这潜意识真的不存在的时候,我们也该死了。
于是我们逃避这世界,催眠与否又有何干?
默默的接受自己是个鸟人吧。
让我们做个会飞的鸟人吧!!!
基佬们雄起!!
大胆说出你们的爱。
又是一部时隔两年才看的片子。
这真是迄今看过最奇特的一部片子。
5个故事中的3拿到最后来排就让人抓狂想倒带看是否是自己遗漏了。
紧接着的剧情和人物更是让人觉得槽点满满可是看着看着却入了迷。
每个故事就这样巧妙的发生了关联。
1杀妻数次变得像惊悚片。
势不两立的两人竟然还在互殴中又找到新的火花。
当妻子真正死去时男人也决定殉葬了。
可是老天的安排哪会这么普通。
2洋子的广告构想一时半会真没懂。
这么容易就死去的催眠师也成为后面故事的蝴蝶效应。
4幸福的一家四口开心参加一场魔术盛宴,却遭遇离奇的催眠而让一家之主无法再恢复正常生活。
即便如此家人也对他不离不弃。
反倒视之为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
如此一来,生活反倒轻松开心起来。
也让鸟爸爸成就了七级浮屠。
5到处行窃的3人胸无大志两次的基情也在第3个小伙伴的闯入下被破坏掉。
反倒是在杀手下狠手后才捅破。
不过其中一个男的好丑哦。
如果仅仅是为宣传同性恋那么我姑且忍了吧。
3最后出场的杀手满身戾气处处杀人,随行的翻译也是个二货。
放到现在笑点担当说的就是他了。
《杀妻总动员》是一部广告精英合作的经典。
编剧多田琢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广告策划,几年间经手的广告有数十个之多,在广告上获得过的奖项有TCC奖、ADC奖、ACC奖、纽约电影节金奖/银奖,还获得过史上最年轻的广告制作人称号。
导演关口现也一直活跃在广告界,他为WOWOW公司导演的广告《跑步女孩》,在国内获奖无数,在戛纳国际广告奖获得银奖,现在导演的广告一直享有较高的人气。
影片一开头,浅野忠信在杀人灭迹,把妻子桥本丽香的尸体拖至森林深处掩埋,埋毕,抽烟,开车,回家。
发觉妻子仍然坐在家中等他。
影片中的场景,特别令我着迷。
每一个室内景都华丽异常,色彩丰富,充满想象的怪诞:比如,浅野的家,一开门就仿佛进入一个异空间,墙壁上夸张的壁画,卧室里浓烈的色调,厨房餐桌上丰盛过度的餐点,均是色彩的盛宴。
再比如,广告设计小泉和魔术师阿部宽做爱的房间,壁画是森林兔子的元素,艳丽到无以附加。
就连最后幻变成小鸟的小林先生,家里的布置,也是一副色彩鲜艳的油画。
小偷三人组的车内布置,三人出场时固定的颜色装扮都是在向色彩致敬。
可以说,整部戏就是调色板的任何挥洒,让色盲都能眼睛一亮,为情节的怪诞铺设了合理的场景。
浅野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以杀妻作为小停顿,每杀一次妻子,妻子都能复活,换一种装扮,甚至变得更强大,前来报仇:肢解后的妻子,复活后能把手臂当成武器来发射;火烧死的妻子,复活后能吐出火焰,杀妻一再失败的丈夫只得去找杀手二人组为他解除麻烦。
直到圣诞节来临,躲在圣诞袜子中再度复活的妻子和浅野重新和好。
这一次,丈夫发觉了对妻子的爱,可惜杀手二人组再度上门,又一次杀了妻子。
妻子跪在走廊的地板上,背后扎满凶器,看着丈夫向自己狂奔而来,嘴唇轻启,仿佛说了个BYE。
此后,真正死亡。
丈夫悲痛异常,守护妻子的尸体,确认她无法复活后,跑到杀手办公室轻生。
基于本片的编剧和导演都是广告人,因此剧中设置了从事广告设计一职的小泉今日子,一位不管身处何处,总能激发广告异想的广告工作者,当灵感涌现,就眼睛眨巴成电动状,立马拿出录音机录制感想,电影中也跟着及时插播小泉的广告场景。
编剧多田琢就是在剧中扮演自以为是小鸟的小林先生,在影片的结尾处,翱翔于天际,不知道这是不是他自身内心的渴望呢?
《杀妻总动员》(SURVIVE STYLE 5+)这部片子实在是太强了,其中最酷的镜头是桥本丽香第一次复活后,站在桌上对浅野的飞起一脚,实在是太帅了(嗯?
难道我也患上了超女“玉米”综合征?
)。
影片的主线是浅野饰演的石垣,把自己的野蛮老婆咪咪(桥本丽香)杀掉了,而咪咪复活,又再回来把石垣暴打一顿,周而复始。
影片除了石垣夫妇,另有催眠师和阳子、小林一家、三个小偷和两个杀手这样5个故事线交织在一起,估计这便是得名STYLE 5+的原因。
另一个高潮则出现在结尾浅野跳楼这一段,这绝对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顿悟,任何你认为想当然拥有的东西,往往都不会珍惜,而一但突然失去了,才会感觉到它的重要。
比如爱情、亲情、工作、青春、健康、以至于生命。
而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似乎日日周而复始,任你放纵沉迷,但终有完结。
而对于失去,最好的弥补方式则是“重生”,但这很难啊,因为能在你坠落时拉你一把的“鸟爸爸”实在很少啊。
关于“鸟爸爸”,影片似乎是想告诉我们,如果你爱一个人,你需要给他以信任和空间。
而阳子的录音机则是暗示即便最珍贵的东西,有时也可以舍弃。
因此,影片最重要的词是“失去”,石垣失去了咪咪,催眠师丢掉了性命,阳子丢失了录音机,小林遗忘了自己是一个人,小偷解开了心结。
他们都有意或是无意中“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有些失去的是珍宝,有些失去的是枷锁。
于是,由此而引申出“SURVIVE”,有的人幸存,有的人重生,有的人却不再有机会了。
我的评价:酷。
画面绮丽、风格怪诞、配乐极佳。
要说的东西还不错,而且很OPEN,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感受,比如杀妻那一对,妻子照顾你爱你,也对你暴力,当然是语言的暴力,这东西比每天挨几拳还让你受不了,让你既想离开她又离不开她。
一些事只有在你没机会了才会明白。
但本片有点太刻意了。
《充气人偶》更好一些。
在我这儿,把青菜豆腐做好的才是高手,最好的文章是三毛的《饺子大王》。
需要提前说明的问题:本片中文译名《杀妻总动员》,其实只是四个故事中第一个故事的名字,不要被标题所误导。
本片实际上和杀死妻子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跟任何暴力一点关系都没有,事实上导演讲述了四个温情脉脉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到了渐变的感情 在你一生中,是否有那样的时刻,那一个人,你们曾经亲密无间、无话不说。
时间无声无息带走一切,太多的事情发生了。
渐渐地渐渐地,你对他不那么喜欢,不耐烦,再后来甚至想让他去死。
你祈祷他出门被车撞死,喝水噎死陨石砸死!
光死掉还不够,还得大卸八块拿去喂狗方能解心头之恨。
如果杀人不犯法,你早杀他三百多回了,如果手榴弹一块钱一个,你最少扔他两千块钱的。
终于,某年某月某一天,你在心里杀死了他。
你俩分别,离去,永远消失在对方的生命里。
那时候,你是否会记起那些曾经要好的,温柔的,甜蜜愉悦的时光?
阿信记起来了,他选择了自杀。
如果你没有经历且无法想象这种感情,可以等以后再看这部电影——你迟早会经历的。
第二个故事讲了坚持和放弃 美少妇艺术家洋子总会有很多精妙绝伦的广告创意,她将所有的创意保留在随身携带的录音机里。
唯一可惜的是,洋子的魔术师男友并不太欣赏她,额不止是不欣赏,说是蔑视也不为过。
如果你最亲近的人长期蔑视你,对你视若珍宝的东西不屑一顾,搞死他也不算过分。
洋子请人杀死了男友,也弄丢了最珍贵的,装满了她所有天才创意的录音机。
洋子跑啊跑,找啊找,结果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管发生了什么,给它一点时间,你总会发现:嘿!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三个故事讲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在陈述之前同样需要说明一下:小偷也是有感情的。
其实不光小偷有感情,连杀人犯、乞丐、恐怖分子、难民,他们全都是有感情的。
他们不光有感情,甚至比你我的感情更要丰富多彩。
所以,如果你认为可以随意问候一位服务员的妈妈和奶奶,就要做好脑袋被浇上一壶开水的准备。
恩说回距离感。
我年近而立,可是从未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也从未拥抱过他们。
事实上,我有十几年没跟他们共同生活了,只有逢年过节小聚。
年岁越长,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越大。
年少时会出言顶撞拌嘴斗气,长大后不再争执,可无言更显疏远。
我们都知道,彼此是此生最重要的几个人之一,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
可是我该怎么表达?
没什么事忽然来一句“我爱你”会不会显得很怪异?
十几年几十年之后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越难越表达亲近之意,我们还会对彼此相爱深信不疑吗?
对朝夕相处血浓于水的父母尚且有这样的鸿沟,对他人呢?
距离感和距离无关,近在咫尺,却远若天边。
所幸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结局。
第四个故事讲到爱和包容。
如果,如果你的爸爸变成了一只鸟,你还会爱他,包容他,鼓励他吗?
你说能。
那么,对你身边那位逐渐老去,思想顽固,脾气执拗,嘴碎唠叨,年老体衰,的老爸或老妈,你做到一直爱他,包容他,鼓励他了吗?
如果你没有做到,你怎能相信你会爱一只变成鸟的爸爸?
小儿子做到了,鸟爸爸在儿子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学会了飞翔! 以上就是导演讲给我们的四个温情脉脉的故事。
既不荒诞,更不夸张,简直不能再写实了。
至于杀手,他是串起四个故事的那一根线。
洋子请杀手杀掉男友,阿信请杀手杀掉妻子。
杀手杀掉了洋子的男友,害得爸爸变成鸟之后变不回去了;杀手杀掉了阿信的妻子,最终使得阿信跳楼殉情;小儿子安慰变成鸟的爸爸,帮爸爸学习飞行;学会飞行的爸爸救下跳楼的阿信,带着阿信在天上飞;洋子弄死了碎嘴子男友,弄丢了宝贝录音机,结果看到飞翔的爸爸,觉得什么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杀手杀人之余去小保健放松一下,无意间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缘。
唯一导演傲娇的地方在于,他借杀手之口不停问剧中人,也问每一位观影的观众:你的任务是什么?
如果活着就该有一定的意义,如若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价值,那么,你的任务是什么?
你为何而活?
题记:电影在这个时代已经被技术和色彩包装,能够打动心灵的变得稀有――――卡夫卡·陆KavkaLu恕我不敬,石垣(浅野忠信)一次次埋葬女友的的夜景,我耳边却一再想起《悲惨世界》的旁白:那个晚上有人看见……。
这是属于这个年代的电影,一堆广告创意揉捏起来的电影,广告影像的大色块让影片显得过于夸张而削减了它应有的感染力。
这是关于爱和亲情的电影,它是一个拍广告的导演对于世界的理解,虽然头绪太多导演没有控制好,不过最后的那段飞翔的场景将会打动每个看此片的观众。
影片是几条线索的汇聚,最主要的一条是石垣对野蛮女友苦心竭虑的喜剧化谋杀,或许因为编剧多田琢非常欣赏浅野忠信,所以他的戏份就多,然我始终认为浅野忠信不是一个性格演员,在这里演技平平。
我欣赏影片里扮演职业杀手的维尼·琼斯(Vinnie Jones),这位前英超南安普顿门将出身的高个演员自打演了英国导演盖·瑞奇(Guy Ritchie)成名作《两根大烟枪》和《偷拐抢骗》之后,在电影界歪打正着,本片导演也是基于他凶神恶煞一样造型(这位和香港的大傻成奎安就像是活宝一对)改动了剧本,整部电影的细节靠他的杀手细节连在一起,影片里最为搞笑的细节是小林(岸部一德)一家在参加一场催眠演出时因为催眠师被维尼·琼斯演的杀手杀掉之后,他无法从催眠状态里醒来他以为自己是一只鸟,这条线索里林的小儿子非常可爱,这个日本小孩的眼神里有着一种清澈和纯真,他理解父亲成为鸟人的快乐,在绿色的草坪上孩子和父亲一起学习飞翔,这是孩子的心愿,也是导演内心创意的梦幻吧,父亲成为鸟的灵感是不是来自艾伦·帕克的电影《鸟人》我们不得而止,但林蹲在屋顶上的造型和《鸟人》非常相似。
作为广告创意而言,我喜欢小林家吃圣诞大餐的一幕,当自认为是鸟的小林看见桌上的烤火鸡时惊恐的表情,以及在他脑中呈现的场景…我们看到了导演的幽默,这种幽默的广告片断在影片里多处出现,有点炫技的意思。
影片里有一条三个混混的线索和洋子(小泉今日子)的广告策划戏份其实可以完全去掉,这两条线索分散了剧情的凝聚力,特别是三个混混的线索演员长相恶劣放在这样一部可以有着暖意的电影里不合适,洋子的存在无非是导演对于自己经历的回味,有些过头同时也说明了导演对于整体和谐把握的欠缺,影片成为了导演广告构思的发布会。
作为一个广告业界的新锐,导演太想证明自己的创意,这部电影给广告学科的人当教材挺好,作为电影来说就像是“乱炖”得有些窜味了。
在石垣不堪妻子拳脚相交而数度杀妻的线索里,导演显示了无厘头的一面,杀不死的妻子成为了他的心病,影片最为骇人的是她妻子歌特式的造型附在天花板上冲下来的场景,这一幕无疑是从《猜火车》偷来的,在这里导演靠请杀手将他们连在了一起,从杀妻到爱妻的过程导演处理得当,在男女关系里更多的是欢喜冤家,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圣诞节石垣回家时家里童话般的场景应该是导演得意创意,可惜的是创意的本身盖过了细节的合理。
从电影本身而言,我极不喜欢这类电影,电影的本身是人的艺术,广告影像的虚拟化让影片变得华而不实,而应该可以利用的情感戏被间隔了,当石垣最后省悟到他对于妻子的歉疚纵身跳下高楼时,导演安排了一场诗意的戏把所有人连在了一起,本片从段落而言非常妙,当整体上作为广告人的导演还需努力。
从他的身上我体验到了“五色令人目盲” 的意味,其实电影和文学一个道理,要做减法,用最简单的影像语言构造场景,这样才能让人记住,就像德莱叶《圣女贞德的磨难》给人永远的记忆。
小林的家庭生活是影片最有市民气息的一段,它甚至可以独立成为一部亲情的电影。
在人的心里有太多社会和经验给予我们的栅栏和魔障,或许,我们应该像小林一样,让自己的臂膀一次次去尝试飞翔的梦想,直到有一天成为超人,像小林一样飞翔。
附带说一下,此片的中文译名很不切题以致我一直仍在一边到想找搞笑片才想起了它,而它的英文片名《Survive style 5+,》比较符合电影本身,倘若整成中文还是五种幸存方式比较切题。
【附录:影片资料】《杀妻总动员/变态五星级》日本2004英文名:Survive style 5+,导演: 关口现主演: 浅野忠信 / 桥本丽香 / 阿部宽个人评价:艺术性2,欣赏性5(有不错的广告创意)2005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07时08分 晴日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约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创意是一种饕餮 这个缤纷的片子简直让我爱不释手。
汇集广告界精英共同创造的大制作 名副其实的日本“大片”。
无论是场景、服装、音乐、演员阵容 几乎都豪华得让我目不暇接 喜欢色彩与精怪的丫头小伙们倘若错过 便是极大的罪恶啊。
这样牛的片子如何能少了咱家浅爷呢可惜我还是没发现三浦伯伯的角色在哪里 原谅偶的眼睛迷失在这不可比拟的绚烂里为了截图 我便又把这片子翻了一遍 除了再次强烈推荐 没有办法更好地表达我对这牛B片子的好感了。
再次看 感觉讽刺的意味还是很浓的。
人们总是很难对待生活中急转而下的变化 为什么最终只有最小的孩子懂得了如何再去爱不再认为自己是人的鸟爸爸。
再次得到爱的鸟爸爸救起了从高楼跃下的ASANO 整个世界便忽然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爱使每个人都再次获救
怀疑把这电影翻译成《杀妻总动员》的人是只看了前几分钟就关了,再拒绝剧透看电影也得知道名字吧,电影名就跟文章标题一样提纲挈领乃至是文本内容的组成部分,这个翻译属实有误导性啊。
简单搜了下电影片名翻译的流程,大概是会在大陆上映的引进影片肯定得认真翻译,一般由有权引进外国影片的制作单位负责翻译再交由广电总局等审查,所以其片名大概是发行机构或广电总局及其译制部门决定。
不在大陆上映的电影,如果比较热门那可能一些盈利视频网站会委托专业机构翻译,字幕组自行翻译的话也会比较认真严谨吧。
再比较冷门的片就基本是字幕组自行翻译,有的字幕译员拿钱干活可能不看完就翻译了,而一些翻译有误的可能一开始流传开来了就约定俗成一直沿用。
《杀妻总动员》2005年在台北电影节和香港亚洲电影节有被引进放映,查了一下片单,翻译都用的是《变态五星级》,看来《杀妻总动员》是大陆资源网站、字幕组什么的自行翻译的失误(?
)不过《杀妻总动员》这个片名尽管有误导性,但可能对它的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毕竟听起来简单直白又刺激,不然也不能始终沿用下来。
配合电影名survive style5+或许就能更直接地理解本片,五组故事有微弱联系——通过杀手线串联,但看起来却是各自独立的多线叙事。
前半段可能沉浸在其奇思妙想的想象力和华丽的色彩之中,到影片后半段尽管剧情情节仍然十分混乱、莫名其妙,但仍然感到一种感动或者伤感:在妻子变成圣诞礼物回来两人重新温柔以待时、小孩说要像爱一只鸟一样爱爸爸时、小泉今日子奔跑着回去找录音机突然停下说好傻时、在杀手问翻译员任务/功能是什么第一次大笑说有趣时、在小偷组合两人承认自己是gay时,一种共通的东西是对既往不可得之物或回避之物的接受和释然,又零星闪现着爱和幻象的超越。
另,之前刷到过B站up主“情节严重社”从“有趣的辩证法”的角度对本片的一个“有趣”的解读,认为五组故事的不同生活方式呈现了不同的但具有序列性的五种“有趣“-“任务”:对第一组夫妻来说“有趣”是一种资产;对第二组小泉今日子和阿部宽而言,“有趣”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定义有趣、生产有趣。
此二者都将有趣产品化、功能化,作为“他人眼中的有趣”的一种景观。
对第三组鸟爸爸一家而言,“有趣”是一种消费,而其消费的有趣是被生产的;对第四组小偷团伙来说,“有趣”则是一种滑稽的本质,他们不会将本身的滑稽景观化、崇高化为一种有趣;而杀手一组所问的“你的功能/任务是什么”则对应着前几组故事通过有趣所对应的社会功能与位置。
贴个链接:【有趣的辩证法】:当我们谈论“有趣”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片名搞得我把这部片雪藏了很久,一直没有勇气,以为血腥无数。
在这么一个百无聊赖血流成河烈日当头傻逼轰轰的日子,打算应个景,于是双击打开了此片。
故事一浅野忠信反复杀死自己的妻子桥本丽香(当然谁知道是不是妻子反正就是一个房子里的那个女人吧),杀完了埋掉,回到房子里,妻子尚在,没有任何死亡过的迹象。
为什么要杀死这么个年轻貌美的妻子?
暴力,家庭暴力,是浅野萨玛被女人暴力,暴力到快死掉。
神奇的是,一直反复被拿去埋掉的都是桥本,而不是被打倒吐血的浅野。
杀不掉这件事情还挺暴躁的,于是用火烧、肢解、请杀手,却都完成不了。
最后消停了,圣诞之夜,嘲笑起妻子诡异地圣诞造型。
互相都不暴力了,居然也能舒服地一起在衣服上画画,一起坐下来看星空。
从痛苦的境地突然到达了愉悦?
不太可能吧。
妻子再度被杀(敬业的杀手行径),却再也没复活。
一直钻在一个牛角尖里纠结,越来越深越来越无法自拔,后来突然释放了,难道就会过上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生活?
错。
是第二个牛角尖在等你。
故事二爸爸被催眠成了一只鸟,思维意识是一只鸟。
结果催眠师尚未解开之前就被杀了,于是爸爸既是爸爸也是鸟。
从小儿子的角度说出:既是爸爸也是鸟没什么不好,只是以后家里就不要再吃带羽毛的活物就好啦。
如果特别特别的与众不同就会变得悲哀么?
特别特别的特立独行,我指的是,不是现在的人一般高傲的自以为自己特别的那个范围。
例如,要是自己的意识里是一只鸟,而人只是自己在现实中的表象。。。
恩,只要不伤害别人,这是底线。
故事三洋子奇形怪状趣味连连的创意到底有没有真正在电视里被播放过呢?
例如,与阿部宽萨玛上床,三秒完事的灵感,放到了“英特网的首要是速度”的概念上。
具体的电视画面大概这样:以日本男子与两欧美男子比赛障碍赛跑,过独木桥爬网日本男子都远远落后,最后一项是要与在跑道上的床上的女子活塞运动射出即可,于是由于是三秒高手,日本男子在此项之后第一个冲到了终点。
此刻,“英特网的首要是速度”大大的字幕浮现。
叫做《杀妻总动员》实在是太糟糕了,Survive Style 5+ 这枚还很是洋气的,片尾曲用上了久违的Survive还是很有腔调的。
再度的亮点一记。
what's your function in life?
三浦友和客串医生
不要让生活把你看透,你才幡然醒悟。有关人生的五项不平等命题
一切事物都会变化,有个鸟爸爸是好是坏,关键在我们如何对待。爸爸变为一只鸟,我们也要随之变化。鸟爸爸有鸟爸爸的好处,我们不能永久忧愁,应该同鸟爸爸一起寻找开心,人生是短暂的。从此我不再吃鸟肉,还有那些凡是带羽毛的。(为毛评分这么高……)
又是一部想看了15年的片子,不愧是广告导演,感觉就是平时天马行空的脑洞的大串烧,服道化超梦幻,客串捧场的卡司也是豪华,以前没看过阿部宽演不正经的角色,有惊艳到哈哈,小孩居然是神木隆之介,小时候真是女生般清秀,以及,浅野忠信车上那串骷髅挂饰不错。。
视觉效果很华丽的一部。
with Michael; Chris 推荐的weird movie。喜欢这种配色,音乐,浮夸,蒙太奇。过瘾!
最后十分钟故事完成连结的点,所有的线条都有了交叉,一切都升华到难以想象的高度。出其不意。临头一脚实在有魄力。细节上的布置经得起一再审视。一身华服的波斯王子落寞离开。既是想象却也是现实,因改变而改变。音乐太棒了,停不下来。
什么垃圾玩意儿!现在真没心情看这种加长广告片,跟中岛哲也的两部一样,穿插广告看着老子想吐!最初被华丽丽骗了!
可能是我不够文艺,说实话我没看懂
一部大扯片 节奏很缓慢 不过看在广告很搞笑 片子本身有些寓意上3星吧
导演应该是拍广告或mv出身吧。很炫的视觉效果,立意也不错,就是有点凌乱。而且阿部宽演的催眠师死了后我就不想看了= =
彻底的荒诞,不愧是广告人搞的..
Come 卑卑 Come Come卑卑 Come 卑卑 Come Come卑卑
怪诞、无聊,为搞怪而搞怪,有佳句无佳章。见怪不怪,其怪自败。PS:大概因为编导广告出身没有创作长片的经验和能力,只是把一些零散的小点子和小聪明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为了让这些东拼西凑的鸡零狗碎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完整的影片,只好选用怪诞的风格、基调,以此掩饰并抹平内容上的拼凑痕迹统一全片。
太玄幻太超现实太后现代!音乐超赞!剪辑很棒!画面很亮!5星献给最后半小时以及鸟爸爸接住杀妻男的瞬间!最温馨的是妻子的最后一次回归,最感动的是孩子和学习飞翔的鸟爸一起滚下草坪,最绝望的不是每次都杀不死自己的老婆,而是终于爱上她的时候发现她再也回不来了。看着很扯,其实挺深刻!
一切都很怪诞却又觉得合乎情理 另 神木隆之介萌
什么狗屁,毫无剧情的催眠大戏,瞎搞什么黑色幽默,神经病杀老婆,老爸变鸟人什么的不知道是哪位想出来的,无聊到爆!
不说有没有看懂吧,各种细节都戳中我。是有多少熟脸打酱油啊加濑亮、三浦友和、贯地谷、木村多江还有好几个名字不记得。宽叔骚气到不行,桥本丽香美到不行,Vinnie Jones的英腔和一股Guy Ritchie片里的范儿爱到不行,片尾的I will survive响起我整个就燃了啊!
飘飘然不知所云.日本c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