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堪称印度版《V字仇杀队》。
年轻女记者遇上了陷落地球的外星人,从质疑到首肯,最后加入了后者挑战宗教权威的事业,他们联手击败了虚伪的大法师,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并留下一段无法圆满的爱恋。
扮演外星人的阿米尔•汗主演过红极一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那部电影里他尽情嘲讽了印度当代的高等教育制度,《PK》的野心更大,将全印度的宗教观念一股脑儿推上了解剖台。
试想,如果不是降落在印度,他可能不会拿宗教当枪靶子(比如在美国,他可能遭遇枪支暴力,并展开与持枪派的辩论)。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组成的国家,由此酿成的治安冲突常见诸报端。
《PK》从“外星人有家回不得”的前提出发,设置了一连串十分合理的见闻和误解,让他顺理成章地跟宗教人士较上了劲,细节千锤百炼,生动诙谐。
不出意外的,由于题材敏感,该片被印度领导人呼吁禁止,但所向披靡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观众对它的热爱。
吊诡的是,汗本人就是伊斯兰教徒,但伊斯兰教也在该片的嘲讽范围之内。
这显示了他立场的超脱,也反映出他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
就像他不在意拿自己开玩笑,天生的一副招风耳,在女记者眼里竟成了外星人的特征。
影片能赢得众多教徒观众的喜爱,在于它所反对的并不是宗教信仰本身,毕竟PK也承认在他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拥有信仰是多么重要的生存动力;影片所嘲讽的,是那些以宗教作为工具,欺世盗名、聚敛财富、互相仇视乃至用炸弹剥夺生命的恶徒,以及一叶障目、盲目崇拜的信徒们。
PK依次参加了所有教派的宗教仪式,不乏荒唐的、神秘的、艰辛的甚至包含极端肉体痛楚的,他完成得十分虔诚,却一无所获,这足以促使我们审视仪式的必要性,进而思考宗教的本质。
全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是PK的街头生存指南,几乎是他的独角戏,无厘头密集,节奏明快,电影语汇丰富,机智点子层出不穷,叙事如舞蹈般活泼,比如PK被胖子踢倒,形成多米诺肉牌,然后跑上街被车撞倒,那一整段的动作编排和镜头运动都像是在拍摄舞蹈,这一部分的每个场景都以一个俏皮话或动作上的意外效果(PK遮挡下体,钱包里的钱必须捐款,贿赂警察)作结,回味无穷。
以PK找到通讯器为分界点,后半段集中智斗一名装腔作势的梵教大师,这名受人尊敬的宗教领袖缩影了片中所有宗教观念,随着他的真面目被撕落,包裹在精彩娱乐性下的讽刺劲道也开始发力。
PK无疑是阿米尔•汗塑造的另一经典银幕形象。
他的眼神清澈,神情呆萌,思维怪诞,举止滑稽,但这怪诞和滑稽中透出强者的坚韧、智者的胸怀。
影片开场,他就像一个装在成年人身躯里的孩子,赤条条来到世上,被光怪陆离弄得摸不着头脑。
他有着初生婴儿般的纯真,却不像稚童那样容易被洗脑,他常怀良善之心,又拥有绝顶智慧,他个头矮小,内心却宽广无边,他不会被拉进世俗的泥沼,倒能用三言两语点化世人。
PK对于一切观众习以为常却不合常理之事,发出了尖锐的质问,他的思维方式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促使观众以前所未有的角度看待生活,收获启发。
为什么有了真神,还要对雕像发出祈祷?
为什么人们对爱性爱和钱财态度不同?
这些都是我们10岁之后就停止发问的。
成年后,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僵化,更缺乏质疑精神。
PK之所以令人觉得亲切,在于他代表了童真时的我们。
曾经我们也像他一样做着荒唐事,磕磕绊绊着去了解世界的真相,但等到我们通晓了一些处世的规则后,这种能力也离我们远去了。
而PK玩转了世界,也学会了说谎,却终究不改那颗赤子之心,他理应是所有被世俗浸染的成年人所欣羡的对象。
(文/方聿南)
刚开始觉得还蛮轻松搞笑的,看见PK踩着各种宗教地雷仓惶逃跑,当时就觉得印度宗教也太多太复杂了吧。
这么多也难怪pk会到处踩地雷,直到他决定要全部都信仰的时候,看到他为了各种宗教仪式,各种祭祀而在人海中奋力拥挤,只为摸到传说中的圣体?
甚至是不惜学习别人用刀片弄得满身是血。
这TMD就是传说中真正敬畏神明的表现???
那我宁愿当一个无神论者,况且直到PK耗尽全身精力也没能得到回应,只能在满是神像的房间里,磕头祈祷,这一幕给我印象相当深刻。
其实这一幕也让我联想到印度这个国家,以及PK这个演员本身,他21岁的时候爱上了邻居家的女孩,但由于宗教原因(女孩家是印度教徒,他是一个正统的穆斯林),两方家长都坚决反对这桩婚事,两个年轻人决定私奔。
曾经他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甚至常常被印度政府和印度政党拿来当作印度教和穆斯林和睦相处的典范。
从这里就知道宗教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影响多么深重。
每到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影响人们之间的对于爱情,合作等等或是正常生活时,我就会火上心头,去TMD宗教,如果这么束缚人,让人变得迂腐,那我宁愿我不要。
况且生活中也不是只有宗教信仰才能让你活下去,你可以信仰自己从生活中历练之后懂得的事情,不一定要抱着神明的雕像死磕,我们之所信仰是因为它能使我们坚强,让我们变得纯粹。
那我们要当一个无神论者吗?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重点就是讲的人在人性与信仰之间的博弈。
正是由于有着信仰,派才得以在残酷的环境下活下来。
直到电影后半期,pk戳穿了假信徒的面目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当不当无神论者其实不是那么重要,你心中有没有神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信仰的东西,但不是一定宗教,也不一定是世人所谓的神。
在各国种族信仰不同则不能成为好友互通婚姻的背景下,印度电影人阿米尔与一众创作者可谓胆子颇大,竟然将触角深入如此敏感的信仰主题,还能在电影院上映没有被有关部门腰斩。
我才想说我的个神啊,某朝是应该好好反省了。
这么些年,影院年年有大片,但被人记住的又有几部呢?
我总是在电影上映一周搜了豆瓣评分才决定买票进场,越多人看的电影越是有一股圈钱味儿。
好了,说远了,话扯回来,还是说说我们的这部电影吧。
相比较影院公映的常规时间九十分钟,印度电影常常是体重超标。
两个多小时的时长就算在影院里睡一场也是值回票价了,况且这群演员们还能奉献几场逗乐的歌舞表演。
说到歌舞,我以前也老不解了,怎么看着看着演员们咋就跟抽风了似的全都又唱又跳了呀,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打开方式不对呢。
最近被人科普了下,才知道原来这是印度电影的传统,印度民众看电影就爱看这个,不掺这点调料就老大不高兴了。
本片歌舞戏只有两场,一场是女主和男二的爱情戏,一场是PK的求神戏,重点在后一场。
没看惯歌舞总会觉得怪怪的,多看了几场其实还好,况且又贴近了主题,将主演的挣扎也放入了其中,让观众细细体味演员的喜怒哀乐。
电影情节我并不想去说什么,有兴趣的观众还是去电影院看看吧。
或者等过段时间,网上有资源了,在家自备薯片爆米花自娱自乐也可。
看到贾古帮助自己心爱的女人,找回真爱的时候,真的流泪了!
贾古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虽然知道说出真相,自己将永远失去爱人,但是仍然颤抖着双唇说出来!
那盘为女主录制的磁带里满满都是爱,录的是自己最美的心情。
贾古对于神的理解,真的还蛮烧脑的,看的时候需要费点心思,才能绕过弯弯。
还有贾古那跑步的样子,可爱极了。
最爱贾古眼神里的爱!
几年前我看了在硬盘里躺了好久的一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看完之后惊叹:这是一部被片名坑坏了的佳作。
前不久看到这部电影,名字傻得要命,要不是主演和导演的名字让我意识到,这可能又是一部隐藏得够深的佳作,估计它也会被我打入类似《异形大战阿凡达》这样片子的冷宫片单,连我的一个眼神也得不到。
男主演 阿米尔·汗,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是《三傻》的男主和导演,这也是我花153分钟看这骗子的原动力(名字当然是网上查的,很多演员和导演的名字只能混个脸熟)。
片子时长还是比较长的,但是还是有不少水分,一个是前面故事叙述有点拖沓,另一个是印度片一定会有跟剧情关系不太大的歌舞……影片的主线故事围绕“宗教”展开。
在印度虽然83%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但其他宗教构成还是十分复杂,除了印度教,他们还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自然还有另外一支队伍——无神论者。
各异的宗教习俗和信仰更易催生矛盾和腐败,本片的导演正是立足于此进行电影创作,许多细节的刻画在担当它作为喜剧片应要的喜剧效果之外也尽显导演对社会现象接地气的观察和捕捉。
一个外星人接触到印度的各种宗教,像是一个无神论者被强按进宗教的水潭,只会不适最后奋起反抗。
男主在求助无门之下,索性信奉所有宗教,这倒让我想起李安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男主Pi,少年Pi私底下信奉三个宗教,而这些宗教在他最无助之际,身困汪洋面临猛虎之时完全提供不了帮助,至少我没看到。
也许信仰如婚姻,也需要人忠贞。
关于中国,有一种说法:中国人没有信仰。
而这一论点越来越容易在中国的新闻网站里找到佐证。
而在印度,这个国度更像是一个习惯滥用信仰的鸟笼,太多人被裹挟,也有一群不义之人借宗教之名大发横财,推广群体性欺诈,而这正是《PK》导演所想要批判的。
值得区分的是,导演敌视的是“人造之神”,而并非“造物主”。
在中国,包含我在内的中国民众中大多数缺少对信仰的敬畏之意,更有甚者将利用宗教的恐怖分子所犯之罪归结于“神”,将枪口直指宗教,恐怕这时上帝真该发笑了。
虽然本片涉及外星人,但几乎脱离了科幻元素,这位外星人虽没有都教授帅气倒也不是怪模怪样,也没什么特殊能力,除了原始交流方式是靠肢体接触与人类并无大异,而这种接触交流更像是对如今通讯工具承担交流重任现象的不满讽刺。
剥去角色外星人的身份,他更接近在印度如同外星人一样的存在——无神论者,他们也是在不断碰击这些宗教。
甚者,可以将男主看作是科学的象征,从始至终他背着一个大型录音机,这么一个科技产物恐怕是有所指的。
如此代入,那么就是科学起初与宗教无法相容,而宗教强大的力量常逼得科学无处“伸张正义”。
然而在后来不断挑战质疑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之前是对宗教存在误解,其实两者可以共存。
前不久看的《万物理论》也涉及这么一个问题,信科学还是信上帝,男主霍金作为科学的代言人反倒在自己的科学理论越来越有说服力的时候选择尊重上帝的存在。
其实说来也是,一个生于主观思想,一个存于客观实在,平行空间之中能有什么仇什么冤。
关于思考这片子给我了,这样看来最不靠谱的还是他的片名。
前半段说实话不太了解印度宗教文化所以看的有点难熬,而且节奏说实话有点慢,个人更偏高节奏快一点的电影。
他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其实就是想讲一个道理,但是这种本来想用重复巧合营造的笑点不太想买账。
不过后一小时的剧情相当不错,视角很独特,而且说实话,他能把宗教批判的如此赤裸裸也真心让人佩服,都说中国人没信仰,但是看了这个宗教普及电影,也有些许庆幸,无论我们是否信仰宗教,归根到底,我们信仰人性,信仰幸福,信仰真善美,有时候,你根深蒂固的信仰受到挑战,是继续坚定,还是重新思考呢?
值得探。
最后pk爱上jiagu以及之后的种种老套但也让人感动,说实话,爱上一个爱着别人的他,究竟是否该让对方知道呢?
与《偶滴神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反讽印度社会神魔当道的现实,深刻而不乏幽默,但是个人觉得出彩的部分没有《偶滴神啊》那么慷慨激昂,高潮部分有点儿小催泪,这或许也是这两部电影不同之处吧。
反观国产电影,当我们的第五代、新生代导演还在走装逼文艺范儿的时候,印度电影包括韩国电影已经升华了,近几年亚洲电影佳品频出,而国产电影呢,除了会烧钱,别的一概不会!
主题曲爱就是消磨时光:一直注视着你听着你不停的话语忘掉所有重要的事情只在你身边相伴消磨着时间爱就是消磨时光爱就是浪费时间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照了七十五次镜子整理了三十二次头型换了八套衣服喷完了整瓶香水一直在拨弄外表 其他事都放一旁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爱就是消磨时光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愿意浪费时间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我想要消磨时光爱就是消磨时光我心中浮现了异样的紧张何种异样 我无从解释我无缘无故坐着笑成一朵花为何如此 我无从解释我的内心快要飞翔 我的内心想要呐喊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 爱就是消磨时光
冲着电影标题和导演主演去看的,原本以为仅仅是一部天马行空荒诞不羁的喜剧,但最后又再一次被这部印度神一样的电影折服,敢在几乎全民宗教的印度拍这种反宗教的片子,导演在用生命拍戏,演员也在用生命演戏。
PK在寻找的神的过程中也展示了各种宗教的习俗与禁忌,然而不同宗教之间的规定确是相互冲突的,经过PK这个直线思考的外星人的一系列质问之后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思。
但是估计导演也不敢说得太死,最后还是表示神是存在的,只是在批判这些神的代理人。
很多东西一旦参与了人进去就不再单纯,欲望、权力、私心泛滥。
暂且不说宗教的形式,这部片子还是承认了神的存在,给了人们一个继续信仰的机会。
不过在中国人看来,所谓的神啊造物主啊,就是道,是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
人们通过宗教的形式追求的其实也是精神上的超然脱俗,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无神主义也好宗教也好,都是想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一个终点。
不过有一些宗教教条的确充满了私心权欲,早已不符合救赎的目的,而有一些比如电影里的跪拜、用刀打背等也是一种修行,因为身体的痛苦确实能让人的思想精神更加清明。
这部片子对印度这种全民宗教的国家而言肯定争论巨大,但敢拍出来就已经说明了一种进步。
童颜呆萌的阿米尔·汗化身外星人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天真搞笑的视角,开启了对各种宗教无底线嘲讽,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影片是出自于印度的。
整部影片一开始略显平淡,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被其吸引,越来越引人入胜,不仅仅是有搞笑有情节有内容,重要的是有思想。
结尾PK走了,留下女主角的一段独白,更是发人深思,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本来以为影片就此结束。
可是镜头一转PK又回来了,还给自己的兄弟送上地求生存指南外加“护身符”可谓点睛之笔。
最后想说整部影片唯一难以忍受的就是影片中不断穿插的歌舞。
真的好出戏。
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印度电影的原因。。。
所以减了一星。
还能说啥,几乎所有的好玩、好看的元素都有了。比利时拍出了法国味儿。那什么,姜导演,好好学学阿三怎么拍片儿的吧,别再自恋了
受不了
被来自星星的阿米尔·汗萌翻了!!!在B站看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阿米尔·汗正是伊斯兰教的信徒,可他却戏谑调侃了包括伊斯兰教的各大主流宗教,挺难得的局外人眼光,也告诉了我们最可恨的其实都是人造的神棍。
牛逼,有趣轻松的喜剧,却涉及国内弊端、宗教冲突、偏见等等严肃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青年相知相爱也是很正能量的美好线索啊。
很有勇气的一部电影。
片名翻译的。。。太费心反而什么都不是。。。虽然觉得确实说了很多发人深省的话,关于宗教,关于信仰,关于真理。但说实在话,觉得被过度的赞赏了。
三星半。比说教又冗长的《三傻》好看很多,无论喜剧或煽情层面,但看时痛快,看后禁不起细想,对宗教的探讨流于表面,大多时间都在探讨“打错电话”这一个无意义的议题,但对神究竟是否存在,及不同信仰应如何共处这等更重要的话题却点到即止。
①超出国产剧已经很多②阿米尔汗拿着两瓶酒去清真寺的路上有两个黑袍女,右边那位好美
来自星星的你印度版
调侃信仰的主题还好,可惜剧本漏洞太大,各种辩驳难以立脚。
6.5/10 分。感觉中上而已。不如《偶滴神啊》OMG: Oh My God! (2012)。
外星人来了也得给我谈恋爱
阿米尔汗的眼睛竟然还是孩子的!你好像能从他眼睛里看到他对电影发自心底的热情,对身处之国众生磨难遭遇的冥思和悲悯。这种心灵宽广的人,宏大的天朝影视从业者数了数还真找不到几个,商人倒是扎堆。人家已经能和上帝对话了,我们却还在泥窝里欢腾的打滚儿。
我对印度电影那种又烂又长的节奏完全是无法忍受,又一次的没看完一部电影
拖沓成性了啊。到最后只记得女主角抖来抖去还记得什么?
车震有风险,事先请藏衣。其实把外星人换成超能力者也毫无障碍,事实上,或许还可以去喜剧化,拍成一部完全不同的东西来……另一方面,不同宗教乱拔号拔错号导致联系不上真神,倒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写另一个科幻故事:最终号码拔对了,找到了我们创世主……好像还可以变成cyberpunk。
嗯,女主挺漂亮,没了。
超棒!不过歌舞片段还是稍微有点出戏哈
我很喜欢三傻里的他,但是不喜欢只会猛鼓金鱼眼的他。女猪脚美,但是够zuo。情节太白痴了,我是个宗教白痴所以可能领略不到里面的精髓。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说好看,我真的觉得不好看。唯一亮点是那个跳舞的大叔。
我的个幼稚啊,两星给美术~一百多年过去了,印度电影还是那个逼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