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到十多年前的博客,里面写了当时看完太祖秘史的心情。
博客当年加了私密,大概那个马景涛咆哮脸到处飞的年代感觉喜欢他的作品有点尴尬。
这么多年过去了,其实我一直都挺喜欢马景涛塑造的形象的,就把当年的感受发在这里。
自从开始看《太祖秘史》,便有了一种欲罢不能的癫狂。
这种情感很难解释,不是喜欢或者讨厌,而是莫名感慨。
明明戏剧本身没有营造出那种悠悠岁月值得感慨的气氛,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会独自心里生出一种敬畏,对历史的尊重还有对时过境迁的无可奈何。
万人之上之人便也拿它没办法的时光,我等凡人又如何将其逆转,这世上最公平的也就只有光阴了,它打磨了将军的斗志,削减了女人的容颜,留下的只有空悲叹和对过往漫长的思念......我再也不要看这种连续剧了,只是给自己徒增烦恼,明明知道一切都是戏说,历史为证,善良的人会有好报,皇太极也终将继位,但是这种戏剧性转折的荒谬带给我的不是冷嘲而是嗟叹。
戏中人为戏而活,戏份一失,便要离奇死亡。
东哥这女人在戏中存在的作用便是阻止努尔哈赤进军叶赫,努尔哈赤积草屯粮招兵买马等待十年,为一统女真还是进军叶赫城下,在那时,东哥就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但是白死不可以,毕竟铺垫了那么多情感线索,也定要让她为男人而死。
舒尔哈齐这男人是我向来恨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但是他的中心和对哥哥的爱多次将我感动,这部戏中,演技最好的也就数他赵鸿飞了!
女人的心是易变的,尤其是经不起时光的摧残,和另一个男人苦苦的追求。
努尔哈赤便是让所有女人一见钟情的男人,我也喜爱,这种做男人应该做的事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男人,便定要争夺,并且守护所爱之地,所爱之人。
但是我恨他过分儿女情长,但好在他并不糊涂,但是这戏中塑造的他,本应是一酒色之徒,但是不能驳了历史,英雄近酒色仍是英雄。
东哥的一生都让我很痛恨,直到后来德音泽的出现,我都对这张脸恨之入骨。
虽然是她的刚烈使这部戏有转折有波澜,但是我真是痛恨这样成天不苟言笑,三句话便泪下的哀怨女人,至始至终都没见她展过欢颜,看到她就知道要有坏事发生,见到她就知道好景不长了。
我对舒尔哈齐的死没有什么感慨,只是感慨努尔哈赤的身份在30年中的变化。
原本出身建州都督之子,却早早被驱出家门,被佟家庄园收留。
后来在大明总兵府任侍卫,并取了佟家大小姐为妻。
后来父亲被尼堪外兰所杀,报仇之心点燃了他的斗志,杀了仇敌便一不做二不休想到统一女真,20年,还真让他做到了,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大英明汗。
1616萨尔浒之战,1619年,努尔哈赤正式宣布脱离大明王朝。
这句话说的我心潮澎湃,这便是大清的雏形,英雄豪杰辈出的大清,充斥着讲也讲不完的故事的大清!
他的开创者便是这个男人,让所有人提起来都心潮澎湃的男人。
做他的女人。
阿巴亥从乌拉来,本也爱那软弱无能的乌拉贝勒,但是后来进了都督府便移情别恋了。
原想替姐姐出嫁的孟古,其实这是我最喜欢的女人,努尔哈赤的几个女人中最贴近生活的一个,她的刚强与柔情,对儿子和丈夫的爱,对亲人的爱让她一直在纠结矛盾中难以自拔,痛苦的死掉,但还是说努尔哈赤是个值得爱的男人。
大妃清娅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女子,不管什么时候都对努尔哈赤忠心耿耿,直到死,也是为了消除努尔哈赤的疑虑。
大势已去,大汗已稳坐江山,该是我去的时候了,可是40年前在佟家庄园,大汗你可还记得?
努尔哈赤所有的女人都爱他忠心不二,这也算是一个男人的骄傲,但终究所有女人都将为他心碎而死,有抱负的男人,这也是他的悲哀。
值得五星1.片头曲很好听,一曲情歌绕山梁,一首悲歌震四欢,一袭美人传佳人,英豪挥剑斩飚狂。
很上头,看完46集都背的这段了2.努尔哈赤从佟家庄园支持起步,虽然他对猜忌青娅的猜忌很像个渣男,是凤凰男才对,但是也不能不理解,因为人是具有多面性的。
他身为长子却被继母排挤而离开,而佟家庄园大多人因他是入赘,从而看不起他,男人本就最好面子,入赘本就视为男人的可耻之事,再被人瞧不起,以及家庭背后,再被赶出家,怪不得他心寒。
可是青娅的一把火烧掉佟家庄园真的太傻了,对青娅我只能说,如果她也有超前的思想,不是认为非要依靠男人,女人也可以骑在马背上打仗闯出一片江山也不是不可以,至少还有五兄弟支持保护。
储英身为长子,有额娘五大臣支持,父汗又对他愧疚,如果他心胸宽大,是个明君的话该多好,可惜啊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3.看了这部剧,发现皇太极真的心胸很广大,大多贝勒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长远的利益,他却能看到,相信大金总有一天打进京城。
其实他本也有一手好牌,如果叶赫不与其为敌,他背后有着舅舅一家支持,在成为皇储的路上也不会走得这么艰难。
以前我对多尔衮是更有好感的,不过这部剧弱化了多尔衮的存在,皇太极的优势反倒更显现,让我觉得皇太极作继位人真的很能干。
4.也是看了这部剧突然更深刻理解,有些事情为什么别人能做到。
同样是汗王,努尔哈赤舍得所有,不光对别人狠也对自己狠,爱的女人永远只能是白月光,儿子也只能送去做人质,但为了统一女真,只能到处割舍,可是舒尔哈齐虽然人善良老实,他可以是个好部将,好兄弟,但绝不是一个好帝王,太过的优柔寡断,为了东哥会想要恢复叶赫,可是如果这样,那还要统一女真干什么呢,今天恢复叶赫,明天就可能恢复乌拉,有一就会有二,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扼杀在摇篮里。
看到他死的时候是真的可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毁于自身,努尔哈赤和他一起打下来的天下,一个死了另一个又能多久。
不过突然也明白了,人年轻的时候和老的时候是不能相比的,年轻的时候总有无限精力,觉得自己战无不胜,但老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擅自做主,听不进去建议,人越老越容易猜忌,特别是身处高位,也更容易做出糊涂事,所以一定要注意好这一点。
5.真的很喜欢看每个朝代开国之祖的电视剧,看到他们白手起家也不是没有道理,努尔哈赤作为汗王,在还是都督的时候手不释卷,大多时候总是看见他的镜头里拿着一本书,可是转换到明军,李如柏和李成梁却很少有,几乎是没有。
即使后来努尔哈赤成为了大金的汗王,也总是待在书房,手里拿着一本书。
这些镜头让人感触颇深,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多读书,什么都可能背叛我,但是知识不会,不管有没有用,也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努尔哈赤的自私、无情、冷酷、野心、心机与手段在统一大业的掩盖下成为掠夺他身边人的手段时,生活在他身边的人是可悲的。
但奇怪的是大家都为了他心甘情愿,为什么?
是人性如此还是秘史有误?
皇太极是个比努尔哈赤野心更大的霸主,他又干掉了努尔哈赤。
社会学里提到一种现象,群众为了领袖的信念与意志可以抛弃性命,舍身忘死。
看来历史一直如此。
好多美女辣妈哟,阿哥们都牛高马大了,妃子福晋们还是朱颜不改,显老的只是妆扮。
……历史剧的感情通常都乱得很,至于谁到底爱谁,谁才是谁的最爱,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关键是你喜欢谁的故事,你希望谁谁在一起。
我就喜欢这戏里属于孟古的那些段子。
史料记载孝慈高皇后孟古不到三十岁就死了,既没有替姐姐出嫁,又没有为了让皇太极能继承汗位而强颜讨好努尔哈赤,而电视剧添加的种种却让孟古的爱恨十分生动凄美。
历史仅说这位叶赫部落二格格死于努尔哈赤攻打叶赫的仇恨,电视剧则让她的仇恨丰盈漫长。
越是历史确凿记录得少的,电视剧越能大做文章。
比如东哥,不知道历史上她是不是一个传奇人物,想想应该不至于,不然会有大量笔墨渲染她,但电视剧就把她刻画既传奇又神秘,虽然未嫁,却占尽上风,其他的美女辣妈们简直是在她的阴影下伴君伴虎。
再说那齐婭,纯属虚构,被塑造得很完美,超凡的智慧,居然像仙女一样的爱着努尔哈赤,不做他的女人却胜过做他的女人。
真实的历史需要学习,不完全真实的电视剧虽然会误导,但也让大多数人知道了不少小人物,这部戏里爱着努尔哈赤的女人们哪个不是智勇双全,就算我不太明白努尔哈赤有多好,但就凭这些女人那样爱他,足见他的过人之处了。
我还觉得皇太极的形象被这部戏毁了,喜欢长得像姨母的女人却又为了王位把她送给父亲…这个皇太极的形象也是有意思得很,没贴胡子的时候愣愣的,贴了胡子就尽显狡猾奸诈…那齐婭前期的装扮让人一下子想起了苏妲己…东哥的农妇装扮胜过她的格格妆。
陈德容固然很美,只是稍微不太适合扮演东北姑娘…还是孟古好,每个造型都秀气耐看。
…都说美女如云,可惜云易散啊,仿佛一眨眼就不见了许多。
在《步步惊心》看到八福晋时,我想不起孟古的清丽了。
对于研究明末清初史的我来说,这部戏真让我哭笑不得。
演员整体都是俊男倩女,连丫头都这么漂亮。
服装更是精致(不过北方游牧民族在斗争初期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衣服穿)。
片尾曲太可怕了,绝对的东北二人转,太喜庆了,每次一听到那锁呐声我就算在紧张的qq游戏,也会先把暴风影音关掉。
努尔哈赤--马叔叔马叔叔的演技确实比琼瑶戏有很大进步。
也不怎么吼了,内心戏还挺丰富的。
不过就努尔哈赤这个人物来看,实在被改编的不像样子,怎么会这么自负自私自以为是。
舒尔哈齐--元配 佟佳氏 --- 邬倩倩邬大姐确实是美人,不过她那一口浙江普通话怎么听怎么别扭。
演孟古的姑娘还没她的侍女哈达齐漂亮。
阿巴亥长的很像我一姐,但给阿姐看了程丽莎的剧照后,阿姐说“原来我在你心中这么丑啊”。
这演员的表演过于夸张。
东哥-陈德容。
实话实说,德容还是那么美,不知这片是在她整胸前拍的还是整过后拍的。
那撮染过的金毛,在大草原的背景是显得多么的格格不入。
那齐娅-看了这片,我不再那么讨厌金巧巧了。
不过她的睫毛上镶的钻谁见了都恨不得拔掉。
其他俊男美女如没有用没男人味的舒尔哈齐、没脑子的辽东总兵李如柏、圆圆脸东哥侍女兴尼雅。。。
都为本剧增加了看点。
努尔哈赤的爸爸塔克世扮演者居然是屠洪刚?真是难以置信啊!
那么粗鲁的。
这几天重新打开了太祖秘史,不得不说,不管它合不合历史,我就是喜欢这部剧里的衣服,发饰……例如:阿巴亥成为王妃的那几套衣服款式和颜色,孟古的也好看,青娅的也不错,东哥的我不喜欢。
那奇亚,着重说明,开场惊艳到我,还有后来的几套衣服款式和妆容、发饰。
个人觉得适当在头发或眼睛周边加点亮亮的很好看耶,她好聪明,看事好准,就是可惜了她和舒尔阿奇,干嘛是个美女都要喜欢努尔哈赤呀!
撇开其他的,李如柏对她也好……我挺喜欢她的,要是她再对自己好点,不要那么恋爱脑多好呀!
那齐娅她是一个太聪明的女人,所以她就不适合与一个同样精明的枭雄在一起。
即便明知她从一开始就一心爱慕着努尔哈赤,他的父亲依然认为她该嫁给舒尔哈齐。
从一开始舒尔哈齐帮她的家人一再求情,她就看中了舒尔哈齐的善良。
后来,她设计他,让他写下承诺书饶自己的杀父仇人——她的父亲一命。
甚至在半夜去找他,拥抱他,赞美他,表现得对他爱慕,让他对她生出负疚感,进而保下她父亲的性命。
那齐娅对舒尔哈齐一开始就是利用。
舒尔哈齐被她打动了,可是他的哥哥有铁石的心肠,一定要报了杀父之仇。
她是李如柏的小妾,在他们兄弟的复仇路中成了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她得死,但是舒尔哈齐不忍,放走了她,最后关头,她却自己跑了回来。
她的父亲人头落地的一刻,舒尔哈齐拉她在一边,用手挡住了她的双眼,他认为这样残忍的画面她不该看见。
为了救下那齐娅,他的哥哥和李家达成协议,让他娶了那齐娅,舒尔哈齐没有反对。
他和东哥的三月之约就要到了,东哥就要成为他的新娘,这时候娶另一个女人,就是断送自己和东哥的未来,可他还是娶了,他说自己是为了救她。
这是当然的,毕竟,他是这么善良的人,可他对她,还是有过动心吧。
新婚之夜,他流着泪说不能让所有人痛苦,他让东哥断了对他的爱情,他要让那齐娅过正常女人该有的婚姻生活。
他在三月之约之后亲自去找东哥,让她接受自己的哥哥,他要她恨他。
从此,最初的爱恋就只在他的心底。
失去了东哥,还有那齐娅,还有他最爱的哥哥,后来还有了一个儿子,这一时期的舒尔哈齐,不能说不幸福吧。
他和东哥相爱时,还没有找到哥哥;他和哥哥相逢时,一直做着亲情与爱情的取舍;只有和那齐娅相守时,他拥有最美满的幸福(感谢那齐娅)。
政治变幻,他们兄弟打下的江山需要那齐娅用和李如柏的旧情去改变局势的倾斜,那齐娅拒绝,舒尔哈齐拒绝。
出发见李如柏前,那齐娅还是出现在了马车上,她说她是为了舒尔哈齐的一夜难眠——恐怕心底更是为了另一个男人的夜难眠,她从头至尾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另一个男人。
那齐娅留在了李如柏的总兵府数日,从明朝廷归来的舒尔哈齐再见到妻子时不能相信他们之间的清白,善良的舒尔哈齐一反常态地变得尖酸刻薄,用最难听的话去刺痛那齐娅。
无论舒尔哈齐是否爱着那齐娅,出于一个男人的自尊,他没办法不介怀。
之后的日子便回不到从前。
或许时间可以让一些事情遗忘,可以让一些裂痕愈合,可是他们没有等到。
舒尔哈齐当然明白那齐娅所做一切为的是谁,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他藏于心底的怨恨在烈酒的引诱下喷涌而出,他恨努尔哈赤,恨他的铁石心肠,东哥和那齐娅,两个自己心爱的女人都爱着努尔哈赤,他却一再地狠心伤害着她们,利用她们。
舒尔哈齐恨,恨他的哥哥,也很自己。
那齐娅无法忍受舒尔哈齐对自己的不信任,更多的自然是为了保全努尔哈赤的大业,她决定离开了。
她去找他的哥哥,那个她从始至终都深爱着并爱着她的男人,他们在长廊互剖心迹,全落入了长廊另一头落寞的舒尔哈齐耳中。
“你走吧。
”他要放弃她了,放她离开。
舒尔哈齐一直都知道他们的心意,一个爱而不能娶,一个爱而不能嫁,所以才会让他娶了她,也成全了他的哥哥和东哥。
临别前夜,那齐娅说她是喜欢过他的。
心中一直有一个深爱的人,可是面对一个夜夜同床共枕甚至为他生下了儿子的丈夫,她不可能没有感情。
她前后几次跟随李如柏,和他在一起数十年都没有一个孩子,是不能?
是她不愿吧!
清晨醒来,身畔已经空了,他叫着她的名字却再找不到她。
她走了。
悲愤的舒尔哈齐要与努尔哈赤比武,盛怒下动手打了自己的哥哥,在青娅的喝止下,舒尔哈齐在哥哥的怀中哭得像个孩子。
他没能等到她回来,不久后那齐娅就如贡品般被努尔哈赤又送还给了李如柏,那个一生挚爱着她的男人。
从此,舒尔哈齐再没能见那齐娅一面。
不久后,嫂嫂青娅做主将贴身的侍女春儿嫁给了舒尔哈齐。
经历了两次重创,身边人是谁已经没有关系了吧,他的儿子需要有人在照顾,他的身边需要有个女人。
舒尔哈齐的本心是仁厚善良的,即便他不爱春儿,她嫁了他,他便会待她好,他从来不愿去伤害任何人。
这样过一辈子也是好的吧。
可是权力的面前他成了后辈们成功上位的绊脚石,可是东哥突然出现并亲历了一场她的人生至痛,可是他最爱的哥哥对他不放心一再地打压试探,舒尔哈齐终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那齐娅知道舒尔哈齐要被处死的消息,连夜赶来想为他求情,可她来晚了。
舒尔哈齐临死还唤着她的名字想要见她一面,却终而不能。
那齐娅一再追问是谁杀了舒尔哈齐,她拔刀要为舒尔哈齐报仇,凶手是谁,她心中有一个名字(虽然错了),即便明知她不可能下得了手,可是在舒尔哈齐的遗体前她能有此言此举,还是让人感动的,她终究还是舒尔哈齐的妻子。
她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女人”,但她需要尽可能得维持自尊,比如,维护自己的丈夫;比如,不会和努尔哈赤在一起。
她为舒尔哈齐披白守灵,灵堂上,她为舒尔哈齐辩驳,指责努尔哈赤,撕破他的假面具,即便她还爱着他,可舒尔哈齐是她的丈夫。
总以为,那齐娅对努尔哈赤,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爱,对舒尔哈齐,只能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爱。
《太祖秘史》
这部电视剧被我称为“渣哥坑弟记”。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憋屈的电视剧了。
因为是@演员赵鸿飞 的粉丝,我看这部戏绝对是从角色出发,很难作为一个旁观者。
这个角色真的是我最心疼的角色了。
初恋被哥哥抢走,然后她还爱上了哥哥;后来哥哥强行给自己塞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最爱的人是自己的哥哥,因为这段婚姻和初恋彻底失之交臂;终于和这位妻子相亲相爱过好日子的时候,自己的妻子被哥哥带走送给了敌人;最后忍无可忍带兵出走,被哥哥的长子抓回来,还在和哥哥争执中被杀了。
哪有这么惨烈的人生啊,有啊,这人就是啊。
我当真无法想象,这样的人生活的有多痛苦。
怨不得在最后只求一死。
好不容易拥有的很快就会失去,而抢走这一切的是自己唯一的亲人,这样的矛盾在他心里千回百转不知如何是好。
真的不恨吗?
怎么可能呢,他一定还是恨的,可他得顾念大局,顾念这唯一的亲人。
因为我过于主观的立场,在最后我看到他死在自己哥哥怀里时,他哥哥的眼泪让我觉得那么的虚伪且无耻。
这部电视剧我几乎就是在泣泪交加中看完的,没办法安然的置身事外。
同样感叹编剧和演员们。
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
秘史三部曲我三部全看了,结果没有惊喜,一部不如一部。
这三部说简单点就是山峰,山腰,山脚。
最后的一部太祖秘史真的是最差,可以说如果第一部播的是这部,估计另外两部都不会再出现。
太祖秘史无论从像泡沫一样的铠甲,男主后期堆上去一样的胡子,还是跟开玩笑一样的楼阁,都透着一股廉价。
这也就算了,但是这部里的爱情部分跟第二部皇太子秘史有得一拼,真不愧是传承……总之,这最后一部,在我这里算是给秘史系列打了个低分,如果要平均……算了,别平均了,孝庄秘史做错了什么?
这部剧是完整的看完了努尔哈赤从一开始什么都没有白手起家到建立自己想要的世界,这期间有和兄弟之间的情感纠结,尤其是和东哥的感情,想得到却得不到那种复杂的心情,和东哥的妹妹在一起生了皇太极也算是一场机缘巧合,努尔哈赤在打江山的这块也是很痛快的,剧情后面和自己的原配妻子佟佳氏的信任没有了,佟佳氏为了保护自己的大儿子储英和丈夫努尔哈赤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最后的结果也是不太好的结局,和阿巴亥之间只能说阿巴亥的心思想法太多了,野心比较多,努尔哈赤的儿子中代善和皇太极有年龄上的优势,多尔衮的本事出来的比较晚了,这三个儿子母亲家族也差不多,性格方面最直接了当的是皇太极,所以最后的赢家是他
孝庄秘史成功尝到甜头以后,尤小刚开秘史根本停不下来,太祖的故事架构挺宏大,内容有点撑不起来
马景涛这部剧帅到爆 荷尔蒙爆炸
和拍东条秘史有什么区别
那时候的女演员都好漂亮,尤其是孟古。
真的全员恋爱脑,我都无法理解他们的逻辑,赵鸿飞也救不了这部剧,跟孝庄秘史不是一个层次的
一手雄心,一手城府。十三副铠甲打天下,也是很值得称赞了。不做历史剧看,只做了解“努尔哈赤”。金(女真)最终还是再度崛起了,虽然是弱小了,是被时代选择的。
历史剧都给加分。人物关系还真敢编啊。
石小群你是不跟着尤胖子混就没戏可拍嘛?好好一张俏脸,造型偏偏丑出天际。
孟古真的是初心了,这是我最喜欢的秘史系列了
强加感情戏,但是太尴尬的干涩了
除了女演员还漂亮点,剧情烂死了,人人都是情圣,都是为了女人!
不错,赵鸿飞演得不错👍
重新认识了皇太极~比较喜欢乌拉贝勒~独善其身从来没有选边站队是必然~一出世变入世~努尔哈赤口口声声说为了女真~不为自己~太多以人民的名义的故事了~
比皇太子秘史好看。教主在里面好MAN!印象很深的是刘冠翔演的叶赫当家死之前说叶赫那拉家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报仇。最后果然被慈禧那老娘们得逞了= =
老爸对古装剧的痴情程度促使每次我放学回家,中午我们的地方台就开始两集联播,赵鸿飞演的舒尔哈齐太帅了,孟古简直惊为天人,至于咆哮帝和矫情姐可以快进的。
这几部秘史看下来,也见识了马景涛的咆哮中的无奈……还有陈德容!!!
舒尔哈齐,爱他,因为他善良;恨他,因为他太善良。
重温老剧 还是老剧好看啊 喜欢舒尔哈齐、那齐亚~
《莽原》太赞
其实我蛮喜欢…金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