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之城2:蛇蝎美人》,2014年10月19日晚上看完了这部今年出品,让人等待多年的《罪恶之城》续集。
《罪恶之城》黑暗晦涩,但一旦打斗起来就畅快淋漓的,黑白基调的电影似乎创造了一种犯罪电影的新境界。
所以这部姗姗来迟的续集才如此让人期待。
但是这部续集的质量实在一般,尽管也有三个故事,但是Eva Green扮演蛇蝎美人显然是重头戏,重到其他2个故事简直是陪衬,而不像第一集中三个故事个个精彩,却又相辅相成。
Joseph扮演的赌神小子的角色显然是酱油,临死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至于最后Nancy复仇的故事,却有显得如此荒诞不经,如果干掉Boss是这么简单的事,Hadigen就不会自杀了,他和Nancy在第一集就可以一起杀奔Boss老巢了。
最后吐槽一句,第二集中,Hadigen已经死了,Marv却还活着,黑人也还有两只眼睛,这第2集到底是第一集的前传还是后传啊,我凌乱了。
05年,一部裹着冷酷犀利漫画风格的《罪恶之城》横空出世,一经问世便席卷全球电影市场,令生活在千年伊始的Cult影迷大为惊喜。
多年后,该片已然以近十年黑色电影代表之作的身份,为罪案动作片打上了一个时代烙印。
《罪恶之城2:红颜夺命》令影迷苦等9年,终于在今年8月带着吊人胃口、大牌云集的预告片强势回归。
只可惜,在市场营销不到位、观众已产生时间代沟等原因的重重夹击下,此片票房在全球失利,且不幸遭遇众多恶评。
或许因为《罪1》细节历历在目,与众多久违影片的观众不同,个人感觉这部更像前作的一部分。
虽然在人物塑造、叙事风格上差强人意,且各种暴力恐怖元素并不如前作那般疯狂夸张,但此片并非狗尾续貂。
导演未因时代变迁、市场需求转变而放弃沿用前作中大胆而原始的黑白漫画风格,钟情《罪1》的观众至少在视觉感官上会得到充分满足。
电影主要由三个相互穿插的故事构成——首部中痛失爱人的脱衣舞娘Nancy复仇心切,几近走火入魔并最终亲刃狗官报仇雪恨;年轻气盛的私生子Johnny非要在牌桌上向狗官老爸证明自己的能力,愣钻牛角尖的结果是葬送了小命;内心藏虎的猛男Dwight的故事被反时间轴提到四年前,对老情人Ava的一往情深令他掉入蛇蝎美人精心打造的陷阱;首部已被执行死刑的硬汉Marv诡异地在各个故事中路见不平,成为唯一贯穿始终的人物。
就影片风格效果而言,《罪2》完全继承第一部黑白电音的夸张漫画基调。
阴森冷峻的背景、夸张激烈的剧情、癫狂鲜明的人物、犀利深刻的独白等虽超乎常理,却给人意外的现实感。
黑白灰三色组成的冷酷画面不时被美女的红唇、烈男的鲜血打破色调,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
而各种丧心病狂的诠释虽不如第一部那样惊天动地,但暴力色情仍然给力,Frank Miller的暴力美学亦被完美呈现大荧幕前,可谓一场视觉盛宴。
此外,本片演员阵容亦如《罪1》般强大养眼,众多型男美女的个性加盟亦颠覆形象。
最值得一提的是将精明贪婪、疯狂冷血的蛇蝎美人演活的Eva Green。
她也是整个制作中授誉最多、最具价值的元素。
一双勾魂碧眼直摄人心,而几段倾情全裸更魅惑十足。
观众随剧情发展同Dwight一样被其俘虏,并产生复杂心理波折,对Ava一角又爱又恨。
Eva Green夺人眼球的存在,将本片女性角色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时,这一本非头牌的反派角色也令其他女性人物被埋没在电影本身的风格之中。
特别是在各种海报中占据中心位置的Jessica Alba被明显挤下女主神位。
Nancy的角色本身具有承上启下之工,也当仁不让应为第一正面主人公。
可惜在Eva Green的光芒和散漫剧情的双重夹击下,Alba只有靠最后复仇前的惊艳热舞向世人证明,演技诚可贵,保养价更高——9年后就算生了娃的身材也照样令人喷血。
其他众多配角表演也十分出彩。
其中,小插曲中出现的Ray Liotta和Juno Temple戏份虽少,具有颠覆性的表演却令人印象深刻;与Joseph Gordon-Levitt拥有短暂互动的Lady Gaga表演自如,令人短暂忘掉其疯狂本质而亲身反驳玩票一说;一众妓女大军在Rosario Dawson所饰妓女头子的带领下仍然给力;致命小Miho由混血女换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韩裔演员Jamie Chung,虽然少了呆萌的反差,面瘫坚持得到十分到位。
不过,Eva Green的独撑大戏以及众多配角的喧宾夺主并无益影片整体,反而内在反映了该片人物塑造上的缺失。
首先,电影缺乏《罪1》中强烈的雄性魅力。
光靠一个只占三分之一戏份的蛇蝎女无法营造出令人期待的沧桑沉重感,然而各个貌似末路猛男的男主却有意无意间被沦为配衬。
比如回归角色Marv比前作少了些冷酷多几分幽默,是位个性十足的非主流英雄形象。
可惜本片中其戏份虽多,却并没有足够支撑自身角色重量的故事,从头至尾如老好人一般一瓶酱油打来打去。
Dwight从Clive Owen换成了更加老态的Josh Brolin,形象虽生猛却少了份深度与坚定,所幸在片中得以整容,不然岁月这把杀猪刀指不定又会下何狠手。
牌技高超的Johnny自负的悲剧角色惹人同情,但其存在终究令人生疑,整个故事也由于缺乏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十分突兀地凌驾于剧情之中。
同时,此片人物也不如首部那样具有冒险精神,从而杀伤力不足。
没有变态的黄色混球,没有可怕的食人少年,所有角色都是可以在现实中存在的。
血腥暴力也不够第一部的逼格,失去了漫画可以先天创造的无数疯狂可能……除了角色差强人意,另一令人诟病之处是电影未将各个故事隔为不同子篇,而将其连为整体。
这一改动对剧本构思要求更高,若做得恰到好处会使观众更有观影整体感。
可惜,本片由五段漫画组成的三个主要故事轻重相同,未加调整,使得不仅众多辅助角色被湮没于似有却无的主线之中,三条主线也无一能主导大局。
这仿佛企图将不同质地颜色的珠宝穿在一起打造成无敌项链,虽然极度炫目耀眼,却整体感官零散,缺乏主核。
因此,脱去漫画的外衣,本片中心模糊的凌乱叙事很难独立支撑一个故事。
相反,《罪1》十分聪明地以漫画方式将影片截为四个各具特色的篇章,虽然短小却各自精彩,同时互相穿插脉络清晰,使得影片整体感未被完全打破。
整体而言,虽然经不起剖析,风格与手法在数码视效横行、题材标新立异的今天也绝对称不上石破天惊,《罪恶之城2》却是一部在众多方面延续了我们对前作热爱的诚意作品。
对于热爱黑色犯罪电影的观众而言,以该片填补9年的遗憾应该不成问题。
可惜此类题材电影要与国内院线结缘,却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重点是什么?
当然就是dame咯,看看片中各女演员多给力。
这个副标题,是我们Marv直说的,那对应角色Ava,当然就是重点了,妖媚不可挡啊。
还有Nancy的艳舞,反复出现多次,也一大亮点。
另外天真可爱示人的Marcie,也还不错。
男派中看完印象较深的,就是Johnny的表情了,演技还是挺喜欢的。
毕业答辩的时候,略显空荡的教室里面摆着一排桌子,两米开外的正前方有一把椅子,答辩的学生坐在那,如果这把椅子上带着手铐和脚镣,那这个房间和警察局的审讯室便没什么本质区别了。
坐在桌子后面的4位老师有男有女,我听到他们在争论“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别是不是应该继续存在。
几乎所有女老师都坚持认为女性文学当然应该继续存在,这是女性地位受到重视的表现,她们对不认为女性文学有被单列出来的必要的那名男老师说,你不是女权主义者。
因为我不是答辩者——只是坐在旁边排队而已——所以我静静地听着,当然不能吱声。
但是姑娘们,不认为女性应该被特别强调,才是女权主义者应有的表现啊。
女权主义者认为,在这个我们共同生存着的星球上,男性和女性应该实现“完全平等”,即女性理应享有男性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获得尊重的权利、不受歧视的权利,以及吃苦受难的权利。
也就是说,在社会属性上要求男女没有差别。
比如说,当宣布各种名单时,女性名字的后面不要注明“女”字;比如说,当女性要求从事自己能够胜任的任何职业时,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性别原因——即使是出于爱护的目的——而拒绝聘用;比如说,女性应该有资格作为家族领袖管理一切家族事务。
老实说,经过整个20世纪各种革命的洗礼,中国的很多地方在这个方面做得已经很不错了:每一个城市的市委常委都至少有一名女性,每一届的人大代表都要保证一定的女性比例,女性在求职时被拒绝的正式理由一般不会是性别,而在处理家族事务的时候征求女性长辈的意见在逐渐变得理所应当。
但是这个星球仍然被男人所主宰,女权主义者们所期望的平等世界并没有到来。
哪里出了问题?
在采访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时候我遇到过一位女性村干部,我说,您觉得咱村里环卫工作做得怎么样,来说两句吧。
她说,不要问我不要问我。
这时她的一名男性同事从我们身旁走过,她叫住他说,来来你来说。
那人回过头来说,人家采访你的,你叫我说干什么?
她回答说,你是男劳力啊,我是女的,你说话比我有分量。
在广大农村地区,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
还有另一种看法,就是篇首提到的,认为女性理应被保护被强调被特别照顾,这是大部分所谓“精英阶层”(加“所谓”是因为我最近越来越不承认这个名词的合法性,广闻博见的人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人在自己的专业之外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无知和偏见)中的女性所提倡的。
在男人眼中,世界就更加复杂了。
我不想举例说明大男子主义者对女权主义的反感,和他们对女性贤良淑德的向往(一篇有代表性的帖子: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4694564-1.shtml),即使不是大男子主义者,很多男性对女人征服世界的做派也颇有微词。
让我想起这个话题的是前些天看的电影《罪恶之城2:红颜祸水》(这才算真正切入正题,前面那么啰嗦铺垫我是有多久没写过字了= =!
)。
作为经典黑色电影《罪恶之城》的续集,《红颜祸水》承载了影迷们超出满格的期待值,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和弗兰克米勒成功地保留了上一部电影的风格与腔调,但是他们这一次做到的也不过如此而已。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认为这是一部烂片,正相反,和时下流行的大多数浮夸的电影比起来,这部续集仍然显得深沉有诚意,只不过有第一部珠玉在前,观众们虽然对风格依然很买账,却已失去了初见时的新奇感。
大家想看到更深层次的内涵,更酣畅的刺激,更变态的快感。
然而,和第一部比起来《红颜祸水》在这些方面不进反退,没有了杀手Kevin那样令人印象深刻甚至不寒而栗的角色——伊娃格林也许配得上“女神”的称谓,但是令她出彩的是她本身,而不是角色的魅力——没有了米基洛克在教堂的告诫亭中富有韵律的对白,也没有了手刃仇敌时令人酣畅淋漓的快感。
更重要的是,如果说第一部是一部反英雄的黑色史诗,那《红颜祸水》只是一部平凡人的都市传说。
导演们抛弃了第一部中显露的那一丝奇幻感,故事风格变得更现实,更接地气,我不知道这是创作大环境的影响还是两位导演真的失去了灵气,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给人的感觉是,在气质和格调上比之前一部差了一个档次。
为了防止在主题上和第一部重复而导致无趣,《红颜祸水》把电影的“激素成分”由第一部雄性荷尔蒙乱喷的末路硬汉主题,转变成充满了露肉、艳舞和性暗示的雌性魅力展示。
肉、舞、性——谁说女性的魅力是来源于这些的?
男人。
片名本身就说明了一切,红颜祸水,这本身就是一个从男性眼中看到的女性世界,一个“假如受到女性统治”的世界。
怎么会,女性怎么会统治世界?
肉、舞、性,当然,也少不了枪。
伊娃格林依靠没人能够抗拒的身体和那双迷死人的眼睛几乎扫清了前路的一切障碍,只是她没算到她的“猎物”身边还有另一群女人。
囧瑟夫为了一个在酒吧里偶遇的女人自投罗网,赢得了牌局却丢掉了性命,最终击败他的对手的人是谁?
杰西卡阿尔芭,另一个天生绝色。
在这个世界里,所谓真爱,只存在于女人的回忆和幻象中。
没有了第一部中米基洛克对女神“歌蒂”的仰慕,也没有了布鲁斯威利斯对杰西卡阿尔芭的守护,乔什布洛林对伊娃格林如此痴情又怎样?
工具而已。
所以不安,所以心寒,所以恐怖。
和女性一样,男性也是个“善于”自虐的种族。
屌丝们总是把自己伏在石榴裙之下,然后责怪女神看不到自己,但是女神从古至今都只属于雄性领袖,这样残酷的现实使他们如何相信自己在一个女性统治的世界里能够得到满足?
米基洛克为阿尔芭女神杀出了一条血路,为了能让女神手刃BOSS,他谎称受伤坐倒在栏杆旁,阿尔芭为他点上了一支烟。
这时B站的弹幕视窗上飘过密密麻麻的一片赞叹,好女人啊,还是你懂男人。
好女人,首先要“懂”男人。
然后,你们可以统治地球了。
哈。
The goddess takes no lover.女神没有情人。
The goddess makes slaves of men.女神只会奴役男人。
In an instant she can see to the heart of you.一瞬间她就能看穿你。
Transform to you deepest desire.把自己转化成你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She devoured all of you.她吧你们玩弄于鼓掌之间。
You can not defeat the Goddess.你无法打败女神。
忘记第一部影片的全面内容,只记得那红色的嘴唇。
罪恶的城市,如果分类的话所有人只有好恶人和恶人而女人区分能分为两种第一、穿衣服和脱衣服的第二、会战斗的和不会战斗的第三、有红唇的和没有红唇的男人分为第一、皮肤粗糙的和光滑的第二、能打的和耐打的第三、会开车的和会翻车
罪恶之城的第一部拍的邪气十足,片中无论主角配角都透着一股子酷劲儿。
趁好评如潮公布的续作,隔了9年才终于成真,这9年中间都发生了什么呢?
这部片子我是在8月22日看的下午5点,整个影院被我包场,作为一个“典型的星期五下午”,这样的情景有些不寻常。
片子还是沿袭了第一部的强烈风格:黑白、反差、阴影、血腥、暴力、情色,让人毫不费力认出是罗德里格斯的作品。
想要逃避开同前作的对比,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正传作品用标题分开不同故事、却又在暗处结合在一起的叙事手法让不少影迷大呼过瘾,这一部显然希望复制这一成功,但结构的破碎又显得编剧功力的欠缺。
从预告片看来,Joseph Gordon-Levitt饰演的角色显然被寄予厚望,但在剧中存在感极弱(我都记不得名字),甚至半路欠费掉线,结尾时分才续费成功,这只是本片支离破碎的结构的冰山一角。
混乱的时间线稍后再谈,三个故事之间藕断丝连的联系相比于第一部,功力也是欠缺不少。
整部电影更像是正传的补完计划,而非续作,被称作罪恶之城2显然欠妥当。
Sin City: a dame to kill for,我更倾向于本片翻译为“罪恶之城(外传):蛇蝎美人”。
因为a dame to kill for在影片开始不久就已经由Marv指出,指的便是Eva Green饰演的蛇蝎美人。
正传中的主角纷纷隐退幕后,由配角来完成这100分钟的表演,这是一场配角的胜利。
正传中警探拼死保护的小姑娘Nancy长大了,她的复仇故事成为这一部的主线。
不得不提的是正传中一些关键角色的更换颇让人有些遗憾:上部中Clive Owen饰演的亦正亦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Dwight这次换成了只知打架杀人打炮的面瘫;另外我很喜欢的Jamie Chung,来演美穗还是缺了一点狠劲。
除了演员更换的遗憾外,换人好像也把角色的魂换没了:Dwight的智慧全用去了打炮;Bruce Willis变成了鬼也缠着Nancy说着一些暧昧不清的小情话;Rosario Dawson从能杀能打的女汉子变成卖肉来博存在感的三版女郎。
唯一得保主角金身的Marv也突然变态,从上一集的重情义好汉子变成了“Just give me a name”的滥杀手。
对于一向吝惜使用色彩的罪恶之城来说,彩色女郎毫无疑问是充满意义的存在,第一部中彩色女郎Goldie的死促成了Marv向罪恶之城幕后黑暗挑战、并最终慷慨赴死的结局。
而第二部的彩色女郎却毫无存在感,仿佛只是陪伴囧瑟夫上赌桌的花瓶。
这也同时映衬出囧瑟夫这条故事线剧情的孱弱:从始至终他的故事仿佛都是孤立在整个电影之外的,除了发生在同一座城市,再无任何关联。
我无意去探讨导演以及漫画作者安排这个故事背后的深意,但是这个故事和本片以及正传的其他故事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能看出,这个故事实在太格格不入了。
片子的时间线也很有趣,Marv的生死问题、黑人管家的眼睛、Dwight的感情归属等等,实在令人无法细想。
这一部算的是上近期值得一看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爽快感,Eva Green的新鲜肉体,Lady Gaga的惊鸿一撇,都还挺有意思,但是对于9年的等待,有些令人失望。
《萬惡城市》跟《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的關系很像《教父》跟《教父2》。
首集與續集的劇情無縫接軌,在時間點上前補後敘的手法來滿足觀眾的雙重期待(Dwight對決Ava時還沒破相,所以是首集故事的時間軸前;Nancy對決 Roark時布魯斯威利已死,是首集時間軸後),影片風格也保持得相當一致。
觀眾幾乎能視兩部影片為一次拍攝的兩段上映,就像柯波拉不諱言早料到教父會出續集,所以故意在首集殺青時留下所有工作人員聯絡方式一般。
以「續」集而言,沒有比這種首集與續集要更緊密更黏膩了。
然而,《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上映後,北美首周票房累積遠輸首集多達五倍之差,至今還沒突破兩千萬美金大關,悽慘斃了,這就不怎麼像《教父2》票房凌駕於首集的現象。
差在哪裡?
演員沒換,幕後沒換的狀況下,只能解釋成:《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上映得太晚太晚了。
作為續集,《教父》跟《教父2》中間只見隔了一年,《萬惡城市》跟《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卻足足差了九年-首集發於2005年,續集是今年2014年上映。
《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很賣力重現十年前的各種驚人要素。
首集的主要角色都保持原樣。
有Marv(米基洛克)臉上坑坑疤疤的化妝,揍人不手軟的硬漢風格;有潔西卡艾巴美煞當年每個小伙子的艷舞秀,那蠻腰令人難以想像她已是一個孩子的媽。
新加入的賭徒Johnny維持本作輸人不輸陣的硬漢風,片名的紅顏美人Ava Lord則是直接延伸了本作對女人不是公主就是魔女的古典基調。
其他配角的回鍋,刻意的暴力打架,焦點的性愛畫面,也是一樣不缺。
在首集中,鏡頭下90%僅有黑白灰三色,霎時有了幾分仿老片的調調(雖然並不刻意),這是移植自漫畫原作的黑白雙色後,為了妥協電影做不到的版畫畫風,匠心改造的最大賣點「色調」美術風格。
這集雖然偶然失焦,顏色時常變得多餘,但大體上不變。
論情寫武,甚麼都沒變,甚麼都不缺。
然而,觀眾卻隨時在變化。
一樣的菜色,即便觀眾的味蕾在十年前被酥得多麻利,漫長的時間也夠沖淡當初的刺激了。
這或許能稍稍解釋,為甚麼《萬惡城市2:紅顏奪命》不像《教父2》,至今沒有引起口碑與票房的當年迴響吧。
勞勃·羅里葛茲(Robert Rodriguez)畢竟不是柯波拉,法蘭克米勒也不是馬利奧普佐(Mario Puzo);晚了十年上映,直接失了聲勢,也間接失了運勢。
失去了這些,票房與口碑自然就不可避免得藥石罔效去了.....只覺可惜,我覺得整片品質跟第一集相差不遠,慘賠實在有幾分非戰之罪的味道。
關注著略顯淒涼的本片票房進帳,我想,至少可以慶幸的是:原訂三部曲的《萬惡城市》系列,這下應很難出一個《教父3》的悲劇了.....
眼睛好累,看1的时候都没有这么难受的体验,其实不喜欢这种所谓的还原漫画风格,最莫名的是黑白灰的囧瑟夫与彩色的妓女(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对比确实鲜明,但除了能证明导演的技术之外看不出有什么其他意义,其他彩色元素出现的也是极为任性且没有规律:霓虹灯上的文字、汽车尾灯、伊娃格林的眼睛与红唇等等,一直在想这怕是代表了什么深刻内涵,然后后来感觉是自己想多了,不过色彩的运用倒是能够掩饰一些剧情的浮躁感。
本片由三段彼此交织的故事组成:父与子、蛇蝎美人、艳舞女郎的复仇。
这三个故事除了依靠米基洛克和酒吧串联外,内里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并且时间线也很混乱,分开叙事或许更好。
完整度最高的是伊娃格林扛大梁的《蛇蝎美人》,然而也不过是个烂大街的三流故事而已,被美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保镖、富商、警察个个蠢笨如驴,来自老城的妇女战斗天团特别是耍刀的那位又过于逆天,整个扯淡的故事结束之后,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只有伊娃那双绿莹莹妖气十足的眼睛了。
囧瑟夫那段故事有一些戏剧性,故事的发展却很莫名,几乎还未达到高潮就突然萎了,令老衲感觉有些讶异。
这个故事如果能够适当丰满倒是有可能比《蛇蝎美人》有些趣味性。
最无聊的是杰西卡阿尔巴这段,一直不停地在舞台上各种扭动身体的阿尔巴身材无可挑剔,老布鲁斯威利斯也出来打了个酱油,但仍然不能掩盖剧本的糟糕,大篇幅集中精力演绎阿尔巴的内心变化使人感觉无比乏味,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上复仇路,那一段又拍的如同玩笑一般,确实这很漫画,但完全一点都不电影。
比起罪恶之城1,当年惊世而出的妖异迷离的感觉在2中已经荡然无存,留下的是刻意、是炫技、是只得其形而神魂尽失,感情上给三星然而并不值这个分数,这个系列这么拍下去是要不得的,可以在本片终结了。
八九十年代台湾走秀艺人红极一时,跑不完的场,赚不完的钱,现在出来上个节目,一堆大腕都前辈前辈的叫着。
然而观众却没几个认得他们了。
时代飞速的发展,淘汰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与惊艳一脸的第一部相比,本片真的天差地别吗?
其实未必。
差的不是片子,而是时代。
一个手法第一次玩会引人注目,第二次玩就未必,更何况一隔就是九年。
Josh Brolin比之Clive Owen的确是更像被女人耍的团团转的人。
而见过她的淡妆后,Eva Green的大浓妆总让我生厌,但这样的女人的确是毒药,即便厌恶,也欲罢不能。
Joseph Gordon-Levitt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自杀方式让人想不通,而明明是找死,还在死前拉上一个美女垫背就更让人想不通了。
一开始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以为一定有办法确保女伴的安全,结果丫就是一个骗子,你自己找死就找死,干嘛要害人。
这么漂亮单纯的妹子,最后不定死的多惨,简直不堪想象。
Rosario Dawson自从《Sin City》和《Rent》惊艳了一把后,所有片子都被人说丑。
本片的色调让她显得至少不会那么令人失望,这可能是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了。
Miho由Devon Aoki换成了Jamie Chung于我来说养眼多了。
而鉴于本片有花枝乱颤的Jessica Alba和一丝不挂的Eva Green,无论拍成什么样子,都值得一看。
太难看了啊,除了俄罗斯套娃一般层层叠叠的漫画式分镜头,人物、故事再无亮点,疲软无节奏,如果第一集是饥汉遇见肥肉,瞌睡撞见枕头,干柴遇见烈火,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第二集就是富二代装穷屌丝,疲倦者装亢奋高潮,气质不对位,硬挤硬推硬上,精气神涣散,满眼疲惫,哪怕卖肉都毫不新鲜
完全丧失了第一部中那种,诗一般的黑色意境!杰西卡·阿尔芭像一具没有灵魂的驱壳,约瑟夫的死显得那么的苍白和不知所谓,唯一顺眼的就是杰米·钟所饰演的“超杀女”,其余的角色基本都是花瓶,典雅型的狗尾续貂之作!
抱着期待的心看完,却毫无第一部看完时的那种感觉。情节与人物的苍白,让唯一残留的第一集相同的画面表现技法也显得毫无生气。浅薄的剧情是这部戏的致命伤,感觉导演只是为了把这部电影推出来,毫无创作的责任心。出于对第一部经典的尊重,这个2我只能给1颗星了。别怪我残忍,因为这部戏本身就应该残忍
6/10。档期一拖再拖确时是烂片的征兆。线条粗犷简洁、环境高度抽象的暴力美学延续让人感到炫酷凌厉,与之反差的是动作戏沉闷苍白,挖眼、砍杀、飚车、呼啸的子弹堆砌成重复无用的视觉快餐,人物逻辑直白到令人发指,以至几无戏剧张力。更是碎片般整合了太多狗血情节,另外美国的家宅保安太方便入侵了! @2014-10-05 20:46:20
怎么可能这么烂!都不用说和第一集自相矛盾以及大量换演员了,剧本渣的简直无法直视(所以大量换演员了吧)乔什布洛林给克里夫欧文舔鞋都不配,把我的小美穗换成一个骨架超大的HIGH FASION模特是怎么回事!剧本渣渣渣渣渣,视觉心思也重复缺乏新意!
和第一部比,也就剩下那点影像上的皮毛了
故事和RR近几年拍的那些蠢电影水准持平,剪辑也烂的不行,其实并不是RR拍烂片拍的脑子坏掉了,这根本就是他的真实水平。只是跳票了这么多年端出这么一锅翔太叫人失落。
只剩其婊
导演没换故风格依旧,没有了第一部的新鲜感但是仍然张力满满,暴力美学的经典喷射,剧情和第一部也保持了联系,特别表达了女人在罪恶中的作用:既是受害者也是推波助澜者。女人特别是女神级的女人为了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通过一切必要手段来控制或利用男人达到目的,而男人往往都用生命为下半身买单
Jessica Alba那一篇情节真的好弱,但是作为9年后的续集,已经算是还愿。
主要故事架构延续了第一部《红颜祸水》的剧情,来了一段人鬼情未了,另加了囧瑟夫的赌场故事和蛇蝎美人段落。整体上依旧酷炫的黑白影调和冰冷画面,外加特别能装逼的诗意化内心独白语言。但杰西卡完全就是已经步入到我内心深处的女神境界了啊。
Boring。。。Eva Green给我一种戏路越来越窄的感觉。。。2.5
在南航的飞机上看的。与米国飞机看区别是,米飞机标注“影片因照顾在飞行环境下观看进行了酌情删减”,南航未标注。然后,南航版片中所有的色情镜头都被剪得干净极了,基本上一上床就完毕。但是暴力都留着。一边吃饭一边眼睁睁看着一只眼球被揪出来。片没有05年看时惊艳,但还是蛮好看。
哪里有大奶子,翘屁股,还有伊娃格林,哪里就是天堂(或者地狱 反正都是一回事
罪恶滋生罪恶,犯罪也带来快感。畅快淋漓的画风和剧情一如前部,莫名其妙的剧情则让人出戏,好在好几个我喜欢的演员硬是让我没有中途退出,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期待第三部的。
无脑暴力B级片又出新作了,伊瓦格林太老了,虽然波很大,但是真的无感。视觉效果也没啥进步,如果上一作可以说是视觉风格方面上的里程碑的话,这一作就真的没啥亮点了。这种片子出一部就好,再拍下去就是砸自己招牌了。
女神作大奶,囧子作大死,米基爷爷不要脸,alba屁屁骚全场。看点基本就这几个,眼球play不过瘾,双手爆头got也玩儿过了。整本片子就是一直在爽一直high不到mountain top的感觉。爱马连女神的奶都在300露过了。算了为俩tits加两星,凑个五星大家洗洗睡吧。
香港看的第一部电影。风格依旧,黑白加上俗丽凶悍的一抹彩色,艳异,惊愕,漫画风霸道而浓郁,加上暴戾的行径,EVA女王的胴体,以及低沉磁性的旁白声线,简直……能让一个疲惫的旅客睡着在影院然后一脸幸福地醒来。可惜三级成分基本在暴力上,更可惜看不成情迷出租男!好想生活在电影无限制的城市。
老实说除了伊娃格林的裸体这部片子真是蠢透了
卧槽洛克叔好帅好帅(想起了光荣的愤怒里的狗卵,支书可是要助拳嘛?)。大反派要枪毙小婊砸之前看了眼镜子卧槽什么鬼然后一分心就被打死了。囧瑟夫下部蝙蝠侠别演扑克脸的罗宾去演小丑吧一定会突破的。漫画和真人在摄影中相互穿插,虽没了第一部的惊艳,但仍然充满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