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终点
Sirat,After,Sirat. Trance en el desierto
导演:奥利维尔·拉克谢
主演:塞尔希·洛佩斯,布鲁诺·努涅斯,斯蒂芬妮娅·嘉达,约书亚·利亚姆·亨德森,理查德·贝拉米,托宁·詹维耶,杰德·欧基德,艾哈迈德·阿布,阿卜德利拉·马德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法语年份:2025
简介:父亲Sergi López带着儿子深入摩洛哥南部山区,闯入一场锐舞派对寻找数月前在此类永不停歇的迷幻狂欢中失踪的女儿兼妹妹Mar。置身于电子音乐轰鸣与陌生而原始的自由氛围中,他们不断向人递出Mar的照片。希望日渐渺茫,却仍追随一群锐舞者奔赴沙漠中的终极派对。当父子俩深入灼热荒原,这场追寻之旅终将迫使他们直面自身的..详细 >
阿拉伯会有电子乐劳伦斯吗?重生之我在废土世界练开车。
#Cannes主競賽 4.5 接近終點前,徹底忘了出發的目的。
到后面舞着舞着爆炸那里真给我看笑了。倒是没想到kangding ray的阳痿soundtrack真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影像叙事的力不从心,甚至带出了一点Clouzot式悬疑、紧张的气氛。看完一搜导演的灵感来源,发现他们拍摄期间一起看了《恐惧的代价》《扎布里斯基之角》,哦,果然,可不是嘛!《扎布里斯基角之角》是真正的cinema,而这部片子就仅仅是点子电影、家家酒电影、风光电影、伪思考电影、影评人电影,非常无聊。
必须承认是真正属于电影节、属于未来的新电影,但它太过模糊、抽象、语焉不详,以至于人物际遇从未有过身不由己之感而更像是拉克谢手下的提线木偶。随意玩弄人物命运的并非上帝而是导演本人,于是一切关于自由、无意义的探讨与诘问都显得在自娱自乐。本期待着五雷轰顶,但除了视听的刺激之外竟然有些萎靡。250522@Arcades
很有生命力的电影,父亲带着儿子深入摩洛哥南部山区,闯入一场锐舞派对寻找数月前在此类永不停歇的迷幻狂欢中失踪的女儿妹妹。置身于电子音乐轰鸣与陌生而原始的自由氛围
节奏和叙事都很有问题 人物也不出彩 蹦迪和爆炸都很无意义 如同这场观影#MIFF2025
#78th Cannes#Competition 当然是一流的作品无疑,和24年柏林奇遇那部<The Great Yawn>有同工之妙,但在声音和调度显然更加极致:绝不长久痴迷于对某个核心议题或终极目标的追逐,随着两次叙事重心的偏移,影像真正做到了使观众的视线持续附着在人物而非事件之上。既有的观影期待被反复形塑、超越和打破,现实关切和政治议题成为搭建这个异托邦空间的骨架。他们在rave中祭奠狂欢,受洗的灵魂大张着嘴准备迎接长久的虚无,而电影又何尝不是献给这虚无的供物?
From bored to triggered…
沉浸节奏中舞动的人们就似投身这世间幻象的众生,闭着双眼沉醉其中,但每个人都不能逃避那最终道路-Ṣirāṭ:伊斯兰末世论中架在地狱之上的桥,所有人死后都必须经过它:正义之人能顺利通过,恶人将坠入地狱。困境之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心无挂碍向前走。但是,跨过了雷区登上了车厢又怎样,Ṣirāt仍在前方等着你。
就为了最后半小时的醋包了这一顿饺子是吧
炸裂(字面意思,片中名场面)。地狱中的荒漠、机械和肉体,在狂欢/战争中失去/抛弃一切,甚至存在的意义。最后收尾那一组镜头太妙,直接颅内高潮。
前面节奏好慢啊
一些卓有建树的生态理念让它绝无法被概括为平庸之作,当电子乐笼罩山谷的时候,所有的悬崖峭壁一同化作宏伟的乐器,而人类只是其振荡的穴窍中狂欢的寄生虫。于是音乐消逝,这件乐器便开始它的“自洁”功能,湮灭无法超脱的虫子。在摩洛哥的一百万种死法,如果今年不再有《某种物质》那般极致的电影,那它就牢牢占据了主竞赛“怪电影”的位置。于我而言,导演在玩弄死亡的概念,却缺少对严肃意义的固定。那些地雷是信号弹,更是障眼法
喜欢这种缓慢而留白很多的疯感,坐在音响旁边更沉浸了,也是会让人想跳舞的电影。(印象中是第一次遇到放映技术问题,演员对话的声音突然没了,但背景音还有)
希区柯克著名的“桌下的炸弹”理论说突然爆炸的炸弹不如等十分钟炸弹爆炸,而本片证明了突如其来的爆炸一样可以创造极强的戏剧张力。EDM时代的《恐惧的代价》
😳😳😳😳😳😳😳😳😳😳😳😳
【Cannes 25 主竞赛】投一票金棕榈!SIRAT是连接天堂地狱之桥。一部荒诞又疯狂的公路电影,夹杂着极端的气候、迷离低沉的电子乐、狂热的舞蹈…自由和死亡谁会先到来?导演对于影片中声音的设计颇有把控,轰鸣的音乐加上燥热的沙漠气氛,虽然坐在荧幕前,却已经燥热起来,晚场首映直接点燃气氛!
9
蹦迪和炸弹把我耳朵都震麻了 关于没有好好告别:对儿子的最后一句话是去拉刹车,突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很mean地和对方说你将记得的最后的场景就是我们争吵的模样
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