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已发在公众号“孟孟聊电影”,欢迎大家联系转发~ 大家好,我是给大家推荐电影的孟孟。
最近一个新闻映入我的眼帘。
“印度确定选送《印度有嘻哈》角逐明年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奖(原最佳外语片奖)!
”
对于一个看过《中国有嘻哈》和两季《中国新说唱》的hip hop爱好者,这类电影自然不能放过。
简单聊一聊。
男主“街头男孩”出生贫困,一家五口挤在一个小房子里,面临大学毕业的他拥有的不是生活的压力,而是生活的压迫。
第一个压迫:男主角和父亲、母亲、奶奶、年轻的继母同住在一起。
复杂的关系和父权社会的传统思想交叉在一起,男主角和母亲的离开仅仅是时间问题。
第二个压迫:男主角的朋友从事着盗车变卖的犯罪行为,以此为耻的他却为了生活不得已与朋友合作,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个压迫:和男主角青梅竹马的女主角家境优渥且脾气暴躁。
由于贫富差距的原因,女主角只得瞒着家里偷偷约会。
而醋坛子的她也偶尔会给男主角带来麻烦。
总之,这是由于贫富差距造成无法避免的阶级压迫。
幸好hip hop还在。
电影就是讲述了男主凭借hip hop音乐,在成长的同时打破自己了的阶级界限,收获了家庭、爱情、友情的故事。
十分正能量,也展现当代印度存在的很多社会问题。
这或许是印度选送奥卡斯的原因。
但是在我看来,电影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
换句话说是达不到奥斯卡的水准。
首先,不管是框架还是人设,过于雷同。
几乎和美国嘻哈巨星Eminem的半自传式电影《8英里》一致。
男主角同样出身寒门,同样凭借hip hop咸鱼翻身。
框架类似就算了,但是第一次battle的时候两个人都选择了逃跑却是赤裸裸的“致敬”了。
其次,想深入挖掘的点太多,只是浮于表面。
比如男权社会的不公,比如阶级意识形态的不公,比如女权受到压迫的不公,贫富差距的不公。
诸多的社会不公戏份再加上主打的hip hop戏份,还有冗长的感情戏,将153分钟的时长塞得满满当当。
戏份分配不足,注定了抨击内容的浅显。
不过有一说一,电影在hip hop上面还是下足了功夫。
虽然我不懂印地语,感觉韵脚上比较雷同,也无法get歌词带来的punchline,但整体的flow还不错,有些桥段也会跟着节奏举起手。
稍微遗憾的是歌舞桥段偏少,没听够。
或许这就是说唱的魅力吧。
贴个短评。
希望你们能感受我的freestyle并跟着唱出来。
skr~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将不定期更新电影影评~希望你们能喜欢~
第一个压迫:男主角和父亲、母亲、奶奶、年轻的继母同住在一起。
复杂的关系和父权社会的传统思想交叉在一起,男主角和母亲的离开仅仅是时间问题。
第二个压迫:男主角的朋友从事着盗车变卖的犯罪行为,以此为耻的他却为了生活不得已与朋友合作,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个压迫:和男主角青梅竹马的女主角家境优渥且脾气暴躁。
由于贫富差距的原因,女主角只得瞒着家里偷偷约会。
而醋坛子的她也偶尔会给男主角带来麻烦。
哎 印度这个国家真的是…… 哎…太难了。
印巴人的衣服都是土黄土灰色,所有的色调都是这样的颜色。
电影音乐非常棒!
里面的歌都收藏了 第一次听印地语rap, 好听的。
反应出了很多印度现实的问题,男女尊卑 阶级贫富差距。
英国人来参观印度人的房子很惊讶,这么多人他们可以住这么小的地方;萨菲娜只是想涂口红没事儿出去玩可以去看演唱会就要被妈妈打;男主的爸爸娶了二房老婆,对原配不管不顾;女儿闯祸后就要被家里强制停学,还是女主的爸爸好,但是想重新上学就必须去相亲;几岁的小孩儿被独自人贩子拉着一起贩毒,因为印度不可以堕胎,有强奸多发幼琼,这些孩子都是被扔在下水沟旁边的孩子;明明是男主爸爸的不对,奶奶却要骂妈妈 你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吗?
难怪你老公再娶;妈妈回到娘家娘家的人反而责怪妈妈(这种男权思想我真是???
);有钱的舅舅说仆人的孩子永远是仆人,他爸说我们就是奴隶…很少看印度电影,真的不喜欢这个种族……但是有些电影还是不错的。
爱情戏还是很甜的,不过男主出过一次轨…就这样和好了… …………emmm很高兴最后是好的结局 还是给人希望P.S. 萨菲娜每次打人都很slay, 不开心就打,爽!!
真性情特别特别可爱。
一边看一边听歌识曲好听好听!!
在道路上 人们沉默地低头闭眼人活一世他们不知晓、不思考也从来不问这条路会将他们带去何方或者根本没有方向路上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条从来没人走过的道路一条只有疯子才会走的道路其他人永远走别人走过的道路低头闭眼被思想困扰如果我们走那条鲜有人走过的道路 会怎样?
无人知道这条道路将通向何方穷小子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用追梦来表达印度的贫民窟的现状,中间穿插马拉德的爱情三角恋,马拉德最后醒悟回到初恋身边。
马拉德为忍受父亲暴力行为,最后终于爆发,带着母亲离家出走,但是因为缺少收入来源,又不得不和自己的偷车贼朋友合伙干起了偷窃,解决母亲和弟弟的生活问题。
当朋友被抓,为了不影响马拉德参加决赛,朋友忍受警察殴打折磨,一个人认罪受罚。
家庭,社会现实,爱情,友情,宗教,都有涉及,张弛有度。
生活在孟买贫民窟中的青年马拉德,一家挤在十来平米狭小的房间。
房间狭小,住的人多,所以经常被导游做为特例,给导游带来的欧美旅游人士参观。
让那些欧美人士满足好奇心,感受印度贫民窟特色,不虚此行。
当然青年马拉德的奶奶会狠狠的敲砸导游一笔钱,不然这个老太婆是绝对不答应导游带人进房间的。
父母关系很差,经常对母亲家暴,青年马拉德每次都想挺身而出,但是面对这种家长制的社又无能为力。
家里的一切开销只能依靠父亲为富人做司机的微博收入维持,而这一笔收入大部门还要用来支付男主青年的大学学费,母亲不能工作,要照顾家庭,一切服从丈夫,所以马拉德只能忍,母亲也只能忍,忍受父亲的一切暴行。
父亲因为信奉伊斯兰教,教义允许一夫多妻制,居然带来了一个女的进门。
母亲的地位更加底下,完全沦落为家里的仆人。
最后电影为了表现男主马拉德的崎岖坎坷,还是让男主爆发了,带着母亲离家。
当穷人对这个世界产生怨恨的时候,总想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
胆大妄为的去偷去抢发泄自己对富人的不满,胆小的满腔怨恨在心的,就编一些段子嘲讽这个世界,用说唱来表达。
慢慢的就形成了嘻哈文化,所以嘻哈文化特别容易在贫民窟里面散播开来。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世界有分隔?
为什么世界有差距?
是谁在操纵?
是谁在写故事?
右边有摩天大厦,左边有饿苦的孩子。
有钱的人把我们当奴隶使唤?
有人的家跟一台车一样小,有人的家却像宫殿般金碧辉煌。
我们肚子空空 你们却装满了黄金”....马拉德也深受嘻哈文化感染,励志成为一个嘻哈说唱歌手。
当他表现出来自己的行为的时候,被父亲发现,狠狠的打了他几个耳光。
父亲告诫他这是不务正业,认为他无视自己的辛苦,供他上大学的钱都白费了。
父亲忠告他“仆人的儿子永远是仆人,我们天生就是要为富人打工,不要做那些不切实际的梦。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富人为穷人编织一个梦,让穷人好好为富人服务,赢得富人的认可,获取财富,提升地位。
慢慢的穷人思维就被固化,努力学习,增长知识,为富人打工,得富人欢心,这是一条常人都会走的路。
马拉德也是被父亲这样安排的,他有大学学历,但是也被别人嘲笑,被富人嘲笑这个社会像他这种人都是大学毕业,来教育自己的女儿要读更多读书,提升自己的地位优势。
马拉德有自己的梦想,人生只有一次,难道只能用来在富人面前奴颜卑屈,获取他们欢心。
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走一条贫民窟中的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成为一个说唱歌手。
当我们穷的一无所有的时候,至少还有梦,因为我们也只有梦了!
马拉德参加选秀比赛,历经艰险,最后杀出重围,获取成功,成为了贫民窟中的励志代表。
这部电影看完我人都麻了一句话总结:剧情设置稀烂,演员演技白给,人物三观炸裂演员演技不细说了,也就大概等于颜值降低90%的国内小鲜肉水平吧。
就结合主线剧情说说人物三观的问题主角打小就喜欢黑怕,大学的时候遇上一个rapper夏尔来学校演出。
夏尔鼓励主角上台演唱,有了领路人,主角终于走进了专业黑怕的圈子,到这里完全没毛病但是!
但是!
主角进圈之后都干啥了?
列举几个活动项目:1.飙车2.到处涂鸦3.一夜情车震(并因此和多年感情的女友分手)再看看他怎么维持生活的:1.伙同混混偷车(用这个钱租房解决了妈妈和弟弟的居住问题,并非常自豪)2.去商店行窃最后,主角成功逆袭的机遇哪来的1.一 夜 情 对 象是美国(还是英国)的专业音乐人,出钱出人给他做音乐2.在 商 店 偷 东 西的时候看到说唱比赛的招募广告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真的满脑子问号就这??
整部电影宣扬的说唱文化??
就这???
我很喜欢的rapper姜云升有一句词:“叫你学习hiphop文化,没叫你变成黑人”主角偏不。
因为穷,所以我可以偷车,去商店偷衣服,这都是为了搞音乐嘛另外,音乐人的一夜情能叫一夜情吗?
志同道合的人肯定会互相吸引的嘛………不好意思,我先吐为敬。
建议导演看一下B站的《说唱新世代》学习一下,黑怕精神到底是什么是《书院来信》对戒网瘾学校的刻骨揭露是《雨夜惊魂》对校园暴力的真实反映是《一块胶布》对自由表达的大声呼喊是《芸芸众生》对众生皆苦的贴切刻画一个真正的rapper,是要用歌词洞察社会的阴暗面,是要“以下范上”再回头看看这部电影,印度的种姓制度值不值得关注?
底层群众的卫生健康问题解决了吗?
啥都没有。
看看主角的所作所为……但凡干了点阳间的事,也不至于把我恶心得这么惨为了避免对观众的误导,我觉得本片不应该叫《印度有嘻哈》,改名为《印度有刑法》可能更合适一点
父親兢兢業業一輩子,碰壁碰了一鼻子灰,不想兒子在成為他,想讓他好好讀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從此安穩度日,但男主想衝破天際,從一個完全不懂RAP的人,成為了開場歌手,從一個貧民窟的小孩,成為了萬人追隨的明星,夢想真的實現了嗎?藝術總源自於生活,因為生活的殘酷,達文西不得不幫隔壁鄰居畫畫,造就了蒙娜麗莎,貧民窟的出身讓男主一開始很沒自信,又受限自己的身分,總覺得格格不入,但他發現,藝術是沒有種族、信仰之分,說唱就是把自己的生活,一五一十地融入在歌詞當中,對生活越有更深的體會,你能將藝術融合得更加深刻。
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希望你閉嘴,但長大了,我才發現,閉嘴很簡單,說出來才是真正的困難,社會上並不缺乏沉默的洪水猛獸,缺的是真正願意發聲的人,傳統儒家教育要我們不要強出頭,相信父母、相信社會,你總會好的,沒有底線的忍與讓,變成了每個人都需要有的美德,但這樣真的對嗎?父親不願兒子失去工作要他去求主管,那個說他們家只是傭人小孩的舅舅,我相信忍與讓的確是美德,但糟蹋人就是高尚了?委曲求全就是正確的?出身、宗教、信仰、階級、種族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正視自己,並對自己保持著信心,有問題就問,有想法就去追求去實現,這才無愧人生,瀟灑走一回。
電影只說了發跡的時刻,很多沒說的都在後頭,再成為小有名氣的歌手之後,怎麼繼續延續傳奇,或許才是人生更難的課題,但導演刻意不說,只想讓你知道,努力追夢吧,總有一天,夢想會實現的,就像一張畫了三分之二的圖,剩下的就由你自己填空吧,影片最後,一家人都被邀請去參加演唱會,老爸留下了淚,兒子真的走出了自己的路,真的跟父親和解了嗎?雖然成為了歌手,跟自己女朋友見面,卻依然像是偷情一樣,沒法光明正大的交談,最後他們真的走入禮堂了嗎?自己的兄弟,因為偷車進了監獄,養育幾個包大麻的孩子重擔落在他身上,這些孩子真的能因為他走出街頭嗎?現實比電影更加殘酷,除了他之外的那些參賽者,離夢想這麼近卻被更強的人給擊敗了,自己是該繼續堅持夢想還是該如何調整?或許就像歌詞裡面所說的,我的夢就在我身體裡面,你要怎麼將他抽離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我們的成功即將到來
1、对普通人来说,成功很简单,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过完这一生激情犯罪,这绝对是激情犯罪2、养育如果是为了最终服务自己,那还不如不要生3、顶层少数人制定的道德准则束缚了大多数人,要下面阶层的人一代代重复同样的命运4、之前听过一个故事:宣扬无性论的权贵们,在统治境内贯彻无性论,大多数人努力遵守,活得很辛苦,而那些少数的权贵却在寝宫内荒淫无度5、我很感激我的母亲赐予我的那颗自由的种子6、掠夺才是人的本质,那些国家建国后不都把自己当初的掠夺合法化了么,如果有“合法”的途径,why not7、文化枷锁太沉重了,每个人都很累,枷锁也是有破绽的:投其所好8、攻击性的释放,酣畅淋漓9、想起了《长江七号》里的一幕,星爷对孩子反复那句话:“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是他仅仅知道的,可以教给孩子的,这部电影里的父亲也是:“我教你的都是我学到的东西”,不同的国家,同样的底层,都反映了一个了一个阶层固化的问题,少数上层人营造了一种所谓的思想观念,让人们停止去思考,固化每个阶级,fucking ideology10、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最终幸存者的光芒太耀眼了11、立一个Flag,去现场感受一场演唱会
看完印度有嘻哈乱想,原来我也可以是个说唱没有主题自由创作,纯属乱编瞎讲。
我说中国目前没有嘻哈,很多人不懂汉字韵律,写出的东西就像个屁。
听过大概几首,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听这个,浪费时间污染耳朵。
王小波你没有读过,现代汉字你不懂创作,不懂请教让我教你,反正你也不会好过。
只能学亦凡这个面又细又长,这个碗又大又宽,也就只能这样。
实在写不出好词,我攻击你可谓无敌,中国典故不知,网上流行语大多认识写出来的不过文字乱炖,丝毫没有任何意思。
也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秘密,嘻哈表达情绪。
你却表现一脸无知。
该学学圣人孔子,说话骂人不带脏字,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论骂街祖宗我认德纲,如今却也关闭微博评论,成为上等人一字千金,轻易不再表达自己曹德旺说自己下等人讲话任性,说话直来直去没有遮掩,其实他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他精得很的勒,不信你看看美国工厂,真实记录获得大奖。
看完纪录片我几天没睡,搞得失眠胡思乱想,原来我也可以是个说唱。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如果你在失意的最好别看,当我们最穷的时候,也只有做梦才能想的到吧,这个电影是关于三观的,嘻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
文章首发于微信订阅号(ID:印度通)在2019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嘻哈音乐题材相关电影《Gully Boy(沟壑男孩)》在印度上映了。
这部电影堪称是印度版“8英里”——《8 Miles(8英里)》是美国嘻哈音乐电影巨作。
图1 8英里可能有些朋友不太认识《8 Miles(8英里)》。
这里敲黑板划重点来简单介绍下。
《8 Miles(8英里)》是美国嘻哈巨星Eminem(艾米哈姆)的半自传电影,并由他和一些嘻哈巨星共同出演,讲述的是他在走上嘻哈道路上的部分经历,主要是面临的坎坷和烦恼。
《8 Miles(8英里)》不只是美国嘻哈题材电影的佼佼者,更是世界饶舌音乐电影的典范。
图2 Eminem因此,《Gully Boy(沟壑男孩)》只能说题材或者形式上接近《8 Miles(8英里)》,从内涵层面上来说还谈不上媲美。
作为一部讲述印度嘻哈歌手发家的电影,《Gully Boy(沟壑男孩)》上映之后广受好评。
目前,该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是8.6(10分满分),但评分人数相对较少。
图3 IMDB 相关评分《Gully Boy(沟壑男孩)》的导演是在2011年凭借作品《Zindagi Na Milegi Dobara(人生不再重来)》获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导演的Zoya Akhtar(卓娅·阿赫塔尔)。
卓娅在2009年通过执导《Lucky By Chance(偶然运气)》出道。
图4 Zoya Akhtar男主角由Ranveer Singh(兰维尔·辛格)饰演。
兰维尔是印度著名演员。
2010年,他通过主演《Band Baaja Baaraat(婚礼策划师)》出道,并获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男新人。
在2016年凭借作品《Bajirao Mastani(帝国双璧)》获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男主角。
图5 Ranveer Singh女主角的扮演者为Alia Bhatt(阿莉雅·布哈特)。
阿莉雅出生于宝莱坞著名演艺世家。
爸爸是知名导演、制片人和编剧Mahesh Bhatt(迈赫什·布哈特)。
妈妈是演员兼导演Soni Razdan(索尼·拉兹丹)。
叔叔Mukesh Bhatt(穆克什·布哈特)也是制片人。
表亲中也有从事演员Emran Hashmi(埃朗·哈斯米)和导演的Mohit Suri(莫希特·苏里)。
图6 Alia Bhatt《Gully Boy(沟壑男孩)》讲述的是一个出生在印度孟买贫民窟的22岁年轻人,不走原来父亲所期望的白领道路,而走上嘻哈明星道路,并同时收获真爱的故事。
从故事性来讲,这样的剧情难免对观众来说有些陈词滥调。
毕竟违背父母然后做自己喜欢事情,同时收获爱情的剧情在电影到电视剧数不胜数。
但是,《Gully Boy(沟壑男孩)》作为印度电影少有的嘻哈音乐题材来说,还是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嘻哈歌手形象。
图8 剧照常见的嘻哈男性歌手形象通常带有一定草野之气,打扮大多不是主流审美。
部分嘻哈男性歌手从形象上来说或许有些大男子主义,厌恶女性的嘻哈男歌手也不是少数,前面提到的美国著名饶舌歌手Eminem(艾米哈姆)就是其一。
然而,《Gully Boy(沟壑男孩)》所塑造的饶舌歌手形象是认真工作但缺乏自信,打扮为都市潮男类型。
从这点讲,《Gully Boy(沟壑男孩)》虽然故事老套,但人物塑造上还是有所创新的。
图9 Bridge《Gully Boy(沟壑男孩)》致敬了印度当地来自孟买说唱歌手组合——Naezy & Divine。
该组合凭借一首献给孟买的赞歌“Mere Gully Mein”走红,离开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孟买贫民窟,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图10 Naezy & Divine日前,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Gully Boy(沟壑男孩)》也进入了特别展映单元。
但国内目前仍未有该影片的上映信息,希望有机会能够引进,大家也可以在大荧幕欣赏印度有嘻哈的风采。
剧情一般般
基本三观错乱的电影,还TM想让人产生共鸣甚至激情?吸毒偷车还想让人喜欢你?狗S吧你!
3.5
可以,但是没必要。谁来拯救我的三观。
4.0
男主颜值不高。有教育意义,如贫民窟的人穷志不穷,梦想,印度阶层,相信自己。最后突然完了,感觉没有个结尾,像是规定不能超过2个半小时,就突然砍了。
不懂说唱,不知道以专业水准来看电影中的水平到底如何,不过我是没什么感觉,倒是音乐以外的其它情节蛮励志,女主也不错,像野蛮女友。
女主角好看啊,但说实话有些说唱场景感觉好尬
不喜欢这种嘻哈音乐,剧情就是那种标准的贫民窟励志剧情
孟买平民窟看起来并没有这么破啊~我感觉男主马拉德一家也就属于小康,父亲是富商的司机,舅舅是小公司老板。男主衣食无忧,还能上得起大学,泡得起妞,算不上穷啊!男主女票家里开诊所的,学的是医,Ipad丢了老爸说买就买,虽说有些保守,但起码允许女儿晚上出去,应该属于中高产阶级,社会精英。看来玩说唱没点家底支撑梦想是不行的,起码得能活~虽说影片教导人不要甘做奴隶而要率性而活坚持梦想,但却有很多三观不正的地方。比如Battle时diss对方的身材与家人;马拉德赚钱养家的方式居然是偷车!他兄弟莫因还教唆孩子贩毒,虽说是为了养流浪小孩,但贩毒是不是有点太恶劣了?总体来看,印度穆斯林似乎种姓制度并不严格,整体还算开明,比印度教修个厕所都要叽叽歪歪先进多了!还有,穆斯林女主拯救了全片,独立自主有个性,而且也太JB好看了吧!!!
A$AP Rocky - Everyday (Audio) ft. Rod Stewart, Miguel, Mark Ronson
三星。本片没有印度片歌舞硬插入的感觉,整篇比较自然,但是剧情上也没有太大的出乎意料的点。唯一让人觉得有亮点的是。影片正文在说唱比赛决赛完的那一刻停止,然后将后面的一些作为影片的字幕花絮,还是比较有特色。成功以后的画面无用多说,最珍贵的就是他如何获得成功的过程。影片的男主并不是通常励志片里面那种完美的角色,他讨厌他朋友去找小孩子贩毒,但他在无法维持生计的时候,也选择了偷车和干违法的勾当去维持生计。影里的本土质感非常的棒,不去刻意的猎奇也没有廉价的迎合,反而是把印度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很好的融进了主角的奋斗历程里。
印度电影对大到社会问题和时代潮流、小到个人梦想和儿女情长的拿捏都快狠准,尤其从文化角度出发对周边辐射地区具有同等参考价值,只不过同时也延续了塞太满拍太长(但也没啥办法)的老问题。最后,男主和sher比真的差太多了好吗
我骨子里应该就是讨厌嘻哈的吧,无国别的讨厌
咖喱味的《8英里》
这绝对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励志故事。片子里大部分音乐段落都是"无效″影像,却因为走街串巷的生活化气息变身印度社会写真了,有创意。
女导演的大气之作。刺痛但不割裂现实的软刀子=隔靴搔痒
印度有嘻哈,易看易消化通俗片。
看看人家印度 天天出爆款 真实新颖
来印度的第二天,在孟买的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就是电影院外发生的事,高嵩天际的大楼,与低矮破旧的贫民窟,共享一条街道,人,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切真实可信,主角有魅力,剧情不拖泥带水。还有重点是,印度嘻哈太好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