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集黛西对阿尔弗雷德说:“我爱过你,但现在我们要走各自的路了,我希望你一切都好。
”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我的眼泪汹涌澎湃,一刹那彻底原谅了攻击了艾薇好几集的黛西。
梅森先生说得对,你这辈子并不会爱上很多人,他是其中一个。
黛西曾被托马斯的狐步舞怀抱短暂迷惑过,后来在世俗的期待中迷茫地回应了威廉的爱慕,在濒死的威廉床前与他结为夫妻。
黛西似乎不爱威廉,可她最后迷恋上的阿尔弗雷德,俨然是另一个威廉,一个和第一季的威廉一样的毛头小伙,同样傻傻地爱着厨房的小女仆。
所不同的是,威廉眼中的人是黛西,而阿尔弗雷德围着艾薇打转。
不同时间出现的两个相似的人,黛西没有爱上喜欢她的威廉,却陷在阿尔弗雷德、艾薇与吉米的四角泥潭中不能自拔。
大约最没有道理可讲的,就是爱情吧。
不知道在最后的两季里,小黛西能不能遇上正确的那个人。
本片在我眼里就是英版红楼,练听力看八卦学吐槽,偶尔赞一下布景如何在细微之处体现时代特征寻常姑娘,不会像玛丽一样寡妇了还若干高富帅抢着追,也不会像伊迪丝一样遇一个挂一个,更不至于像茜玻一样悍然私奔,至于安娜的跌宕起伏,那已经全然是个童话。
会让我们有一点感触的,是黛西吧。
不够漂亮不够聪慧不够优秀不够讨人喜欢,会被某些人出众的外表所打动,也会在面对被追求时不知所措,又迷糊又笨拙,然后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人。
我想她是很喜欢很喜欢阿尔弗雷德吧,以至于阿尔弗雷德被艾薇拒绝的时候,这个丫头居然不是窃喜自己有机会而是为艾薇让他难过而感到愤怒……难道艾薇答应阿尔弗雷德的求婚,会让她开心么?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结尾,小姑娘长大了呢。
真正戳到我的,其实是黑人歌手,他说他会放弃那个贵族女孩,不是因为不爱或者自知差距,而是因为不愿意女孩被家族抛弃被世人耻笑,分开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他并不认为这就是应该的……“如果有一个更好的世界,我会坚持的。
”鱼死网破或者软弱妥协,这两种剧情都看得够多,不可以苛求人人都超越阶级无视群众,也不愿意自己成为坏时代的帮凶……这一点点分寸,足够很多人琢磨。
感觉下一季会有各种感情线啊,从10+到50+的全年龄向全~顺便说我觉得我快爱上克劳利夫人和休斯太太了……睿智全能妇女什么的最有爱了!
其实唐屯儿看到现在 已经不太关注爱情线 (既然大表哥终于娶了大玛丽, sybil也难产死了,edith和她那个忘年交大概会一直和麦格教授还有她爹斗争,Anna和Bates更是尿点啊,一出现就快进有木有!
)虽然还是会觉得大表哥竟然这么喜欢大玛丽这种刻薄骄傲的女人。
果然是再惹人嫌的人,只要有个人愿意包容就好了。
但是大表哥呢!
大表哥屎了啊!
说好不关注爱情线的大表哥的妈妈真是可爱,没有因为地位不如亲家就从此鸵鸟做人。
而是百万份热情的和Grantham一家作斗争,处处唱反调……老太太也在各种孙女一夜情,家族面临破产,美国奔放亲家母的状况下享受起贫民的生活还有各种downstairs的章鱼婶,小gay,胖厨娘,呆萌呆萌的Mr.Carson最近又看了一遍,章鱼婶又让我惊呆了。
先是“I'm not an octopus”然后是“If she‘s got a boyfriend, I’m a giraffe ”那种从楼上楼下,贵族下层的等级分明到战后不得已的妥协,老Grantham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整个第三季一直在财产和家族企业中挣扎,封建思想好像终于解除结界
1. 伯爵情难自禁激吻女仆。
伯爵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是威严庄重、主持整个庄园事务、干练公道、令人佩服。
但何曾想到在战后也有心理变化。
之所以出现上述这种局面,实在是让人费解。
一则该女仆品相普通、性格也没看出有过人之处,而伯爵夫人不仅才貌出众、处理大局游刃有余,而且心底善良富于同情心。
两相对比,实在是想不通为何伯爵会作出如此举动。
结论:男人就是男人。
女人不管多么优秀,如果你不关心了解你的男人,那么他的身边处处都可能是小三儿,有时候当你发现这个小三儿是如此地平凡你都不能理解对方有何处吸引你的男人的时候,你才真正是没搞清楚局面。
所以,女人啊,夫妻心心相印,默契很重要,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2.马修未婚妻自暴自己无法胜任把持庄园大局。
对于这个一看上去就略显稚嫩单薄的女子(尽管大小姐也瘦,但整个人透露出的那种御姐气场确是截然不同),我只想说:女人啊,该强势的时候就要表现出自己的气场,哪怕一开始心理也是没底气,也不要让别人看出来,事情是人做出来的,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被对手的气焰给吓到。
自己的幸福要自己争取,哪能拱手让人呢。
相比之下,玛丽对男人的把控真是拿捏有度啊,知道自己的魅力所在,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男人帮助自己实现愿望,同时在争取自己和家族利益的时候如此有心计,有手腕。
关心身边的人不动声色,让他人没有丝毫压迫感。
对william探亲准假的巧妙对话,发现妹妹西波尔夜里私奔后对其讲的那番话,让人真觉得她是个识大体、会处事儿、说话有理儿的主儿。
其形象真是越发让人喜欢和佩服。
对于未婚夫理查德对自己的监视和怀疑,她针锋相对,其实她心里也是有底的(自己心里不是另有隐情,何须在对方出现一点小小的语言或行为质疑时候显得如此激动和怒不可遏呢!
)结论:论做事风格和手段心计,大小姐还真跟《红楼梦》剧中的薛宝钗有的一比。
论性格的率真和坚强、对利益(包括对心爱的男人和家族的前途)的争取和守护,其与《飘》剧中的斯嘉莉不相上下。
3.玛丽希望马修拿他继承的遗产(其先前未婚妻的父亲留下的)挽救唐顿庄园。
有观众表示非常对大小姐此举感到非常愤怒,认为其自私,用别人的钱来补贴自家,也不管这钱得来何处。
就我个人而言,首先唐顿庄园发展到目前状态,伯爵当然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男人把继承祖业、守护并发展祖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他对马修一直很重视,不管玛丽是否嫁给他,他对这个庄园未来的继承人的关注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女儿的婚姻--这点从他与伯爵夫人对玛丽婚姻态度分歧可以看出,我敢说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
男人关注祖业家族荣誉,女人更关注自己儿女命运)。
而对于膝下无子的伯爵来说,关键时刻还是决定把这个家道即将中落的消息告诉给大小姐玛丽,此举足以证明在伯爵等众人眼中,大小姐玛丽是要承担家族复兴和发展重任的,也唯有她才能不负重望,挑得起这个重担。
事实上,大小姐从一开始出场的外表冷静、对各种身边事情处理得不动声色,以及每每在家族里出现小状况时表现出的关注和给出的处理方法,都足以说明她是胜任这个角色的。
如今,眼看家族出现危机,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拥有巨额遗产的夫婿,而此种情况下,对方又表现出为难情绪,她自然感到失望伤心。
出现这一局面,我只能说:一,我非常佩服大小姐对家族的责任感。
(这跟斯嘉莉通过各种手段挽救tera庄园有的一比)二、大小姐还是心太急,以为男人,只要是爱上她的男人,为了她就可以赴汤蹈火,她的感受永远是第一的。
这种做法有时候反倒适得其反。
做人,毕竟还是要将心比心的。
个人认为,大小姐如果不要如此强势,略为示弱低调一些,大婚之前因为此事表现出心情不佳,作为夫婿的马修能不怜香惜玉嘛,都是夫妻了,你不用强求他都会自然想办法帮你一起渡过难关的呀,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但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否则就不是真夫妻。
结论:女人该强势时候决不怯场,该争取的时候不卑不亢。
但一味的强势反而得不到好,适当时候示弱反而能激起对方的保护欲。
所以,做个聪明智慧的女人真的需要修炼啊。
4. 美国人的坚强和乐观。
伯爵夫人在得知伯爵投资失败、唐顿庄园即将破产的消息时,对伯爵说的一席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Don’t worry about me. I’m an American. Have gun, will travel. – Cora. 与传统的英国绅士贵族相比,美国人在日常生活礼仪中少了繁文缛节,多了平等民主;在面对战争、家道衰落等不幸时局时少了悲观保守,多了坚强乐观。
今天听博客,关于表达欲的。
挺赞同播主的观点:我们分享,一方面是助人,一方面是利己。
可以吸引同频的人,同时可以回忆起之前的美好。
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到去英国之后,都尽量多的表达自己,一个是通过社交平台,一个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树洞。
今天就谈谈最近看的唐顿庄园吧。
目前刷到第四季的第6集。
先说主人公庄园助人robert,没想到这么完美的人设,在第三季竟然也能出轨一个小女仆。
可见男人真的就是靠不住的(btw,既然如此,何不找个让自己开心的,经济条件又满足的)。
大女儿rose 自从mathus 去世,就一蹶不振,不过似乎整个abby并没有太长时间的消沉下去,之后该运作的事项也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这告诉我们,凡事给自己已给期限,可以悲伤难过,但时间过了,就要重新振作起来。
tom 自从sibly生产去世后,也有一段love affair 不过很明显是被利用,并且被pua了。
利用自己融不进圈子为借口,想让thomas给他一个名分。
真的是君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女儿感觉存在感不高,对于男人,好像就喜欢比自己大的人。
当然也不是很世俗,不像rose,一出生就注定要为了利益舍弃很多东西,包括不能自己做主的爱情和自由。
再说说楼下吧:仆人这边的线主要以bates和anna 为主;两个人因为可恶的valet/的性侵闹得很不愉快,但bates 听到后的反应和做法真的好man.不仅没恼怒,而且觉得anna真的是太大度,为了家庭舍弃自己。
这种男人真的很难找哇。
永远把妻子放在第一位的人。
thomas依然是那个兴风作浪的人,生怕漏掉一点消息,想上位,或找到自己有利可图。
他又拉拢了新的女主人的贴身女仆,想要打探到消息daisy逐渐有了自己的脾气,不再是那个委曲求全不敢发声的小透明了。
不过她爱上了不该爱上的人,最后也放过自己,放过他让他走。
整个剧充满了贵族气息,也体现了分明的阶级关系。
听说利兹就在约克郡,有机会一定要去唐顿庄园逛一逛,体验一下剧里的氛围。
就酱。
第三季末,你们的电你们的光你们唯一的神话的大表哥直挺挺的死在车轮下。
然后编剧就开始被骂的万劫不复有木有,然后就开始了血雨腥风有木有。
一众人开始表哥哭啊 表哥死了 我要弃剧了啊 编剧脑残 竟然把我大表哥写死了啊 没有大表哥唐顿还有什么意思殊不知,这个你们心中神一样的男人是自己头也不回的要去美利坚当大艺术家,让编剧措手不及,只能把这个角色写死。
然后大小姐第四季的新恋人锁定后,汤姆库伦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被一众神之子批的头破血流,丑,配不上大小姐,怎么比得上大表哥的言论比比皆是。
还有些没看剧情都能打一星的人,高端冷艳的留一句。
弃。
或者瞄了第四季开头几秒,然后高端冷艳的留一句,果然没有大表哥就是大烂剧,弃。
然后留下一颗小星星我只想说,既然你们爱你们的大表哥那么死去活来,成为你们生命的主宰,不如随他去吧。
带上你们那一颗小星星,然后从桥上跳下的时候在高端冷艳的说一句,弃
最近看英国电视连续剧《唐顿庄园》,情节马马虎虎,有些地方甚至是经不起推敲的,关键倒是温故一下英语。
虽说平时英文一直在用,可是除了工作以外,似乎比起十年前长进不多,也许从词汇量的角度来说还倒退了,即便在交流和沟通上基本没有问题,而要到达到母语般的水平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比如说看电影和电视剧吧,如果不借助一下字幕,就不能完全听懂所有的谈话。
我也试着想脱离字幕,不过依然不行,最终还是依赖的。
无论如何,这样的看电视剧算是娱乐学习两不误了。
尤其是对有些词汇的认识,对一些语句的用法,真的是有了生动的了解和掌握,毕竟配合有具体的语境,一看便明白了,胜于独自查字典和琢磨百倍。
中文里像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这样的具体称谓在英语里却只用一个Cousin就全部概括了,就像Uncle,Aunt一般,把伯伯叔叔舅舅阿姨姑姑什么的全部包含了一般;可是说起贵族家的佣人来却是繁琐得很,有管家Butler,副管家Under butler,有男贴身侍从Valet,而一般的男佣人叫Footmen,家里的私人司机叫Chauffeur;女管家、女佣、厨房里的各种职务都没有来得及好好记住,总之是等级分明极了,而且要是上流社会开个Party之类的活动,一套礼仪、称谓和举止繁琐到一塌糊涂,这是看这部英剧的第一感受。
现在,似乎有很多国人觉得自己有些钱就是贵族了,其实呢我倒希望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来看看这样的影视剧,至少它反映了一些西方贵族生活的真实状况,那些古老的传统有的是被保存了下来,有的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考验,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过人家还是有点文化的涵养,有点的传统的教养,懂得什么叫优雅,懂得什么叫高尚的。
比如,他们懂得对自己下人的尊重和爱护,懂得对社会的感恩和报德,懂得为尊严而维护和坚持的举止,懂得如何去包容和接受一些与自己相反的观点,懂得在什么场合下要克制自己,懂得在发生意外时如何去掌控事态并让其走向一个好的方向……这些植根于深处的文化底蕴的确是令人赞赏的。
不想具体讨论剧中的情节,也不想把问题扯得太远,只是抱着学习英文的态度,认识些文化,认识些常识,认识些异国的思维方式,欣赏些优美的画面,优雅的举止,优秀的建筑,还有那些室内豪华的场景、布置、器具、家什……这些都是构成语言的自然环境,也是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语言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生动的场景表达。
仅仅是我一点点的感触而已!
时隔多年,当唐顿庄园的热潮和对Matthew死去的愤怒已经冷却,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看这一季,觉得编剧真是偏爱Mary。
不得不说,大表哥必须死,Matthew的死让Mary开始真正认识自己。
记得唐顿庄园风靡的时候,我以为这又是一部Gossip Girl:一个小圈子里的人勾心斗角,从纽约Upper East转移到英国Upper Class。
几年后再回头看,仔细的品味台词,觉得口有余香,发现英国人的Dry Humour,其实是时时刻刻体现着对人生的嘲讽。
这种serious又satirical的人生态度,我很是喜欢。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我看着Mary一点点成长,一点点变化,像交了一个朋友,在和她一起成长中逐渐发现她的魅力。
我认为Mary之所以得到父母的偏爱、众多上流社会男士的追求和卡森的无条件支持,是有道理的。
首先,大小姐是英国上流社会崇尚却少见的美。
雪白的皮肤,乌黑的头发,黑色的眼睛,参考“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这篇文章的分析,这是典型的罗马人长相,对英国人来讲很高级。
二小姐长得也很美,但是和老爷一样是典型的英国人长相,金发碧眼,皮肤发红。
三小姐五官最为精致,第一眼看上去最美,可是没有大小姐有味道,而且品味有点吉普赛。
Mary的品味是优雅细腻,Edith是华丽(但是有时候大红大绿搞得有点土,不适合上流社会品味)。
其次,大小姐非常的聪明,这也是为什么男士们倾倒于她裙下。
不同于主角光环,仔细研读台词,我发现,大小姐是靠自身人格和魅力,吸引力众多追求者。
她说话从来都是细细回想很有味道,而不是平淡无趣的社交客套。
上流社会很喜欢用比喻来避免指名道姓,这些引经据典,体现了她们本身教养和学识,令没文化的接不上话,有文化的陷入沉思。
而她的话往往不是终止,总是一个有趣的反问,令对方一时无法街上。
这叫什么?
智力上的碾压啊有木有!
整部剧里,最厉害的就是奶奶了,然后是大小姐,老爷历经四季也才原创蹦出来一句,还被奶奶问是哪里读到的,说明什么?
能这么humourous and witty说话的人才,在上流社会男人中也少见,所以你说大小姐厉害不厉害?
大表哥被她吸引而不是二小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二小姐和人说话,就像去了派对无可奈何的social talk,乏味无聊还不得不应付,你说哪个男士会对这样的plain conversation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二小姐上赶着的样子太掉价,无怪乎老爷夫人都觉得她嫁不出去。
二小姐的问题我们等下接着对比谈。
第三,大小姐非常理性,知道自己的身份和所对应的职责,也因此选择丈夫时对地位财富非常重视。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嫁给一个他们阶层的人。
最开始她是要嫁给堂哥的,家里已经定了,她的未来就像任何贵族女子一样平稳可预见,可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把一切规划都打乱了。
Matthew从一开始就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因为他不是一个贵族(后来继承权改变了),不是一个绅士(后来的接触证明他具有绅士的品质),他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靠劳动生活(无法想象)。
但是在Matthew一点点证明他具备Mary要求的各项条件和品质以后,Mary也接受了并爱上了他。
所以Mary的爱是有前提的,不满足条件的她根本不考虑。
后来的Charles也是,最开始他根本不在Mary考虑范围,直到Tony说他从远方亲戚那里继承了爵位和庄园后,他才算in the game,and battle commence。
当然土耳其情人除外,因为太帅了,但是也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只能是情人。
Mary理性这一点,是她后续很多决策十分正确的前提。
这个时候不得不出来吐槽二小姐了,她做的大部分决策,都是出于情感冲动,不理智没有思考后果做出的,无论是因为嫉妒向外界披露Mary的丑闻,还是后来情到浓处和Michael未婚先孕,她都是让感情越过理智,为家人造成麻烦和困扰。
第四,大小姐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最开始老爷夫人都劝她考虑Matthew相处看看,她不喜欢甩脸色但是并没有拒绝相处。
从奶奶、卡森那里得到的建议,比如要告诉Matthew自己心意毋论结果,她也听了,不然也不会最终在一起。
大表哥死后,卡森、Tom劝她走出低迷来拯救唐顿,她主动向Tony和Charles寻求挽救Downton的建议等等。
这些例子太多了,Mary是会听取别人意见并自己思考分析,最后行动的人。
相反,Edith就是自己拿定了意见九匹马都拉不回。
Aunt Rosemund劝她婚前别乱来她不听,劝她别堕胎她不听,劝她送孩子她不听。
最终的恶果,都是她自己一手种下的,回头还埋怨Mary泄密。
在上流社会这样一个强调理性和淡漠的圈子,她过于感性冲动了,所以总像一个outsider。
三小姐不用说,直接revolutionary,她看不惯这个圈子,注定不在这个圈子混。
大小姐是唯一有能力守卫唐顿庄园的,无论物质还是精神。
三小姐是最先在战争中认识到阶级流动并主动为爱向下流动。
二小姐是战后渐渐体会到,虽说自己最后有了事业,令很多人觉得她是现代女性了不起,可是从贵族的角度,她从上流社会降到了资产阶级的顶层,也是一种向下流动。
从老爷对Michael的态度就能看出,如果Matthew不是继承人,老爷这辈子也不会和他打交道。
大小姐直到唐顿对于她的意义,她的责任是custodian。
这就像gone with the wind里面,斯嘉丽和父亲看着塔拉的对话,关于对土地的热爱。
所以第四季听到老爷要卖地,不禁令我觉得他是不是傻?
卖地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第一季到第三季,Matthew的出现,让Mary第一次体会到真心爱一个人的历程,也展示了Matthew高贵的品格和爆棚的运气(连续两次当巨额遗产的继承人,sei能比!
)。
之前这是一部恋爱剧,讲述了人们在爱情中发现自我、认识彼此的过程。
可是第三季的Mary,我很不喜欢,没有了sarcasm,没有了witty talk,对唐顿的生死漠不关心,固守在自己和Matthew的小天地里。
所以第四季Matthew的死很重要,Mary自己也说了,和大表哥在一起的日子改变了她。
如果大表哥没有死,是不是她一辈子都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为了大表哥努力去压抑自己天性中冷漠、无情、势力的一面。
或者说,大表哥喜欢的,始终是他幻想中的美好一面的Mary,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Mary,而Mary也在努力变成他幻想的样子。
编剧借大小姐的口说出了情感婚姻中可怕的一面:热恋中的盲目。
本质上,Matthew是乐观的、感性的、积极改变的,可是Mary是悲观的、理性的、倾向于保持原状的,就算是第四季进行种种改革,也是为了能够保存唐顿庄园,而不是推到重建一个帝国。
两个三观如此不一致的人,真的可以在热恋的光环褪去后,共同携手30,50,60年吗?
我觉得很难想象一个悲观的Matthew,或一个感性的Mary。
所以Matthew必须死。
他存在过的痕迹,就是带给Mary继承人和财富,令她从此真的可以无忧无虑的,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唐顿庄园束缚,或称为任何公爵伯爵的附属。
第四季,我们看到了Mary的成长和能力。
她能够和佃户谈判,能够慧眼识人,能够改进农产开始养猪,甚至为了自己的猪累的浑身是泥。
这和第一季那个高高在、傲慢清高的Lady Mary简直判若两人。
Matthew教会了她去面对内心真实的情感,Matthew的死迫使她去面对真实的变迁的世界。
虽然大表哥死了,但是没有他就不会有今日的大小姐。
在对待Rose的事情是,大小姐的思想很开明,也很理性,为了Rose的前程她不得不干涉,但是打心底她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对待Anna和Bates的事情上,她面临抉择,最终选择了帮助朋友,用贵族精神去理解和原谅Bates的行为。
第四季的Lady Mary,已经展现出扛起唐顿庄园大梁的能力。
Matthew锻炼了她内心的强大,匹配以她的能力,和周围人的帮助,她才是这个时代上流社会贵族的survivor,不是破产的贵族,不是向下移动的贵族,而是经历了战争、社会变迁后,坚守自己的基层和产业的,最后的贵族。
愤怒何在?
因为Anna被强奸。
虽然说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是这样的遭遇谁都不想要,更何况是Anna这么一个好女孩;她善良,宽容,有爱心,对爱情很坚定忠诚,她坦荡,隐忍,能为人考虑,乐于助人;这样的女孩怎么忍心让她遭遇这样的事情。
编剧是没有思路了吧,才找个这样的事情来刺激观众的感官。
如果要残忍,大有那些应该收到惩罚的人呀!
这里就要说下Thomas,惩罚他会让人过瘾太多。
同时,在他身上,也没有了逻辑可言。
编剧似乎就为了戏剧冲突而制造冲突。
在第三季里,Thomas对于感情的态度是勇敢且坦诚的,也因此而面临失去工作而无助,他为喜欢的人挺身而出从小混混手里就下人来,自己却被暴打一顿;他受到了多方的帮助,甚至是Bates和Anna的帮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品质,也希望他受人恩惠懂得感恩并痛改前非。
但到了这一季,他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瞎折腾,扮演那个一锅粥里的老鼠屎,到处说人坏话搞背后的小动作,甚至还污蔑Anna,真的是太忘恩负义小人之心了。
一点逻辑也没有。
也许他就是这样的人设吧,但是我的观看体验不好,感觉他的存在就是给庄园带来各种事端,还能成功瞒过愚蠢的主人家和管家,太匪夷所思了。
倒是发现没有了Sybil的光环以后,小司机Tom的形象更立体了,也难得看到了他的肉体。
还是蛮帅的。
文/罗小可
世间有这样一种女子,她淡然明亮,像极了一朵盛开的海芋花。
静静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素雅芬芳,看似从来不问世事,却总是被刻骨铭心地记住。
唐顿庄园的安娜就是这样的女子,一直觉得她跟红楼梦里面的袭人很相似,都是家里的女仆,也受到一致好评,还比较温柔敦厚。
世间都说,好女人像极了一本真正的好书,不是一瞬间就让你惊艳无比,也不会一秒钟就被你淘汰抛弃。
安娜总是在时光的修炼与打磨里,不慌不忙地沉淀着,安然若素地把平平淡淡的生活调得活色声香起来。
温柔的白玫瑰,敢于追求爱情
张爱玲曾经有关于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经典说法:“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就成了蚊子血,白玫瑰却是那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就成了胸前的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头的朱砂痣。
”安娜就是那朵温柔的白玫瑰,外表不曾惊艳,却下的了厨房也上的了厅堂。
与贝茨的相遇相守,没有电石火光般的闪耀,却有着细水流长般的小美好。
在众仆人都还没有完全信任贝茨曾经没有过案底的事实前,她就本能地选择了相信这个略微沉默寡言的男人。
与其说她相信的是贝茨的清白和无辜,到不如说是自己的善良总是被第一时间唤醒。
可是命运总是曲曲折折,给予了这对夫妇太多太多的考验。
从贝茨身陷囹圄,到后来的重回自由身,安娜从来没有选择放弃过。
她勇敢地追求着心目中的爱情,一次又一次地品尝到了苦涩的滋味,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质疑。
知乎里面,有些帖子说安娜为了贝茨受了那么多苦真心不值得。
其实,爱情里面有太多的水中看花镜中望月了。
最美的爱情从来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幸福。
善良的女子,终究收获幸福
都说,你的善良必须略带锋芒。
当踏入心灵那片净土时,便无关乎于尘世,亦无关乎于风月,而是一种善良,一种责任,一种深深的爱恋。
偌大的唐顿庄园里,安娜的善良和关怀无处不在。
当腹黑的仆人托马斯要被管家开除时,她主动去宽慰给他些许的真能量;当报业大亨想贿赂她监控玛丽小姐的行踪时,她果断地选择了拒绝;当贝茨先生一次又一次地惹上麻烦的时候,她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力挺。
最后的最后,她不仅与众仆人相处得很融洽,收获了满满的友情,还守得云开见月明与贝茨结为夫妇。
可是,她的善良也会被人利用,以致于招来横祸。
或许,是命运之神太嫉妒这一对恩爱患难与共的夫妻吧,试图要备加重重考验和险阻。
在贝茨的理解和宽容下,她终于坚强地走出了阴影,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重拾善良本心,认认真真地生活。
最美的爱情,不过是平平淡淡的烟火味
但凡尘世中的烟火女子,身上都有浓浓的烟火味道。
她会爱一个人爱得很深,也会把所有的关心都给予她所爱的人,像一团火时时刻刻燃烧着。
日子如诗,岁月如歌。
安娜忙完唐顿庄园的工作,下班后与贝茨相守着二人世界的小美好。
一粥,一饭,一瓢饮。
虽然简单如斯,却有着无法比拟的浪漫和诗意。
贝茨夫妇无疑是本剧中最幸福让人羡慕的一对了,不管外面的日升日落、花好月圆,依旧活得从容不迫,活得风轻云淡。
像安娜这样的女子未曾出落得仙女般美丽,却别有一番淡淡的女人味。
因为安于平淡,所以特别真实;因为豁达,所以充满智慧。
我一直认为,热气腾腾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
一粥一饭,一菜一汤,一颦一笑,在柴米油盐的酝酿里,在氤氲的烟火里,笑看缘聚缘散,坐看潮起潮落,雁去雁归。
多少个日子以来,一直习惯在月凉如水的夜色下,在星辰与大海的想象里,用淡淡的心语诉一页时光。
愿你我始终相信自己是一个明媚的女子,身处烟火,不与感怀为伴,不与惆怅有染,不与忧伤同行,与平淡的幸福携手。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庶人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友情分~
这恶心人的剧情
这季直接给大表哥便当了吧
为赋新词强说愁
第四部真是看不下去啊
那三个男的加起来都比不上大表哥哼╭(╯^╰)╮让Bates和Anna好好在一起吧,别特么再生事了
.......
少了大表哥的唐顿,还是差远了,如果老太太再辞演、、、、PS:Anna事件太烂了。
平淡无惊喜的一季,观看过程依然舒适,但看后并无记忆点。
mary又有新的追求者了- - 不想看了 mathew!!!
????任何剧只要有lily james加入都会变成烂片,简直业界魔咒
大表哥不在之后,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我已经不想评论拍的好坏,我只想说,我感觉里面的人物已经成为了我的家人。//有些人的关系我都想不起来了
for old time's sake
没那么糟糕
这季除了大小姐终放下大表哥,然后就是ANNA被强奸。。可是我越来越烦这一对了BATES早该被丢牢里爆菊而死
哎,受不了虐安娜啊!有点节操好么?
才看几集
表哥不再 真是没心看下去 大小姐再惊艳 也没兴趣欣赏 感觉拖拖沓沓 完成任务的一季 还有贝茨先生你再搞法院之类的戏码 我就真的要生气了
乱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