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 如果可以我想给六星,无与伦比的动人。
比起给我感觉类似的《海蒂和爷爷》,我甚至会更青睐《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这是一部真正值得所有人——不论什么心境,什么年纪,什么性格的人来看的电影。
不同阅历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而人生中关于家庭,关于理想和生活的一切都蕴含在这短短90分钟里,我看到了一生。
太多太多的感情翻涌着,以至于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先从人物形象开始聊吧,三代人构成了奇妙的和谐。
爷爷,大人,和孩子们。
而三个孩子又各有不同的性格。
大女儿成熟,小儿子有幼稚的信仰,小女儿还处于天真朦胧。
大概影片开始的半小时,大多数人都不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的人生轨迹并不是这样的。
也许并不美好,但是并不像电影里这样极端。
而从爷爷出场开始,我们便会无法自拔的爱上了这个故事。
也许是因为海滩的景色太美,超越了《无依之地》的构景,温馨而静谧。
也许是因为那一辆车缓缓行驶着,只有爷爷和三个孩子,远离争吵,远离喧嚣,而这正是我们追寻的“心远地自偏”。
也许是因为爷爷的人格魅力,他历尽千帆的精彩人生终于汇聚成返璞归真的纯粹,他毫无保留的喜爱孩子们,因为他们的天真无畏,他们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多复杂。
总之,他们在海滩上度过了愉快的一个下午。
孩子们吵吵闹闹,被冰凉的海水激得大叫,被新奇的寄居蟹哄的兴高采烈,静谧的海滩回荡着爷爷悠长的笑。
爷爷娓娓诉说着自己一生的经历,用最浅显,最朴实的口吻讲述着人生的道理和他的愿望。
他希望他的葬礼是在船上,像海盗一样远航。
远离争吵,远离喧嚣。
没有一个大人会理解他,满足他,他只能和孩子们说。
他装死逗孩子们,可偏偏天意弄人,他就看着自己最疼爱的,最单纯的孙辈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在海滩上奔跑,永远阖上了双眼。
孩子们决定实现他的愿望,他们起初还对大人们心存幻想,想要去通知他们,让他们来处置爷爷的尸体。
结果是匆匆跑回家的大女儿看到了争吵不休的大人们,终于心灰意冷,狠心来亲手完成爷爷的心愿。
她偷走爷爷的军服,回到海滩。
三个孩子一起扎了一个简陋的竹筏(这个有点假,几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的行动力未免有点太强了,但是电影的氛围能让人忽略部分戏剧夸张),用彩色的塑料瓶装点得颇像个海盗船。
他们就像爷爷教的那样开车将竹筏运到海边,放上爷爷的尸体,用火柴点燃,让其随浪花漂向大海。
多么盛大的葬礼。
夕阳西下的海滩美轮美奂。
就像迟暮的爷爷,散发了他最后的光芒。
随后,影片从孩子的视角回到了大人的世界。
还是争吵不休,还是混乱一片。
忙忙碌碌的宴会筹备,被爷爷突然去世的消息打破。
几个大人将自己人性的缺陷暴露的淋漓极致,叔叔的自私,爸爸的无能,婶婶的神经质,妈妈的刻薄。
不管他们因为自己在孩子面前掩饰的多么完美,实际上不过是可笑的遮羞布。
孩子澄澈的眼眸可以看清一切的丑恶。
宾客来了,媒体来了,叔叔的帅儿子邂逅了自己的真爱。
多么戏剧性,多么讽刺而有趣的故事。
很正统,富有诚意的英式喜剧。
满满的都是英式的冷幽默。
导演毫不遮掩每个人物的背阴面,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惊人丰满的角色。
孩子可以毫无顾虑的做一切看似可笑,无礼的事。
可以问爷爷“蕾丝边”能不能生孩子,可以平淡的看待生死,能够看清爷爷真正的需要,能看清大人们的可笑。
他们只是不会撒谎,不是没有心。
全员演技爆棚,看着这样的群戏真的是享受。
大女儿最出彩,看完查演员表才发现是《健听女孩》的女主,未来可期。
其次是裴淳华和大卫,其实他俩虽然位居第一主演,并没有多少戏份,头一次看老裴演正常人(什,她也完全能hold住普世的美丽啊。
还是夫妻矛盾,却没有《消失的爱人》般歇斯底里,平淡的心痛,平淡的美好,别具一番滋味。
结尾大人们情感的转变略显突兀,大概是本片唯一的遗憾。
如果这个处理能再自然些,这将是一部逼近满分的电影。
但是台词真的是人生教科书级别,比起《心灵捕手》类的鸡汤对话,我会更喜欢这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平易近人而深刻的道理,而不是罗宾威廉姆斯坐在长椅上那段被吹爆的关于人生阅历的长对白(当然说的也很不错,只是比起这样的表达略显低级)。
结尾一家人重归于好,在海边推推搡搡的场景让我几近流泪,然而却笑出了声。
真正好的电影何尝不就是这样,让你在温馨和暖意中留下淡淡的感伤和思考。
我可能会在未来无数次地看这部电影,它让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珍惜身边爱你的人,即便他们有种种不完美,但是到最后,nothing matters。
而不爱你的,管他呢。
“作业”这个词,有多种意思,众意思中有两类最让人头疼:一类是学生的噩梦,如暑假作业、寒假作业。
一类是成年人的噩梦,如写完数学作业的一年级小孩玩老爸的枪形打火机,高高兴兴地把卧室给点了。
前一种“作业”是成年人鼓励小孩去完成的,后一种“作业”是成年人千千万万要看住禁止的。
这部电影,就是成年人没有看住,一群小孩“作”下了大“业”的故事——他们没有高高兴兴地点着卧室床单,而是把刚去世的爷爷推上小船,一把火给点了。
这当然是一部喜剧,喜剧的主角是孩子们。
在与成人世界的纠缠中,他们所制造出的幽默,无与伦比。
小孩子的幽默,是成长时拧巴而成的幽默。
一个小孩不知道什么叫孤独,一个小桶、两堆沙子、几块石头,就能玩的不亦乐乎。
他们可以跟自己聊天,给眼前的每个东西起名字、编故事。
总之,他们有自己完整的世界,他们懂他们世界的规则,没有别人的参与,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世界运转的很好。
但是,他们的世界早晚是要土崩瓦解的,因为成年人要把他们营造的世界塞给他们。
两个世界相接触,总的趋势是从童年世界向成人世界过渡。
这个过程很显然不是短时间一步可以完成的。
先要接触成人世界的诸事,例如:争吵、谎言、婚姻、死亡。
再来接受处理成人世界诸事的规则、方法、态度。
在将自己所理解的世界规则调整,逐步接受成人世界的规则的时候。
他们是拧巴的,拧巴的他们辨不清“对错”,分不明“轻重”。
拧巴时期的他们与成人世界存在着无数个需要调和的矛盾。
对石头的看法,有矛盾。
对头盔的看法,有矛盾。
对智能的看法,有矛盾。
对葬礼的看法,有矛盾。
在矛盾的时候,尚未被成人规则同化的他们,选择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事,由此,“作”下了成人眼中的大“业”。
可是,这个“业”“作”的让人叫好!
其实,这三个小孩还好,他们还主要处在自己的世界中。
最最拧巴的小孩,是拉提琴的男孩,在“听成人的话”的状态中,拧巴的不知所措,节奏错乱。
踢球的时候,不知道该用小孩轻松玩的态度,还是用成人玩命争的态度。
拉小提琴的时候,不知道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发挥,还是练习规定曲目。
小孩与成人争论的时候,不知道该站在哪边,只是沉默地呆坐一边。
他,已经基本丧失了“作业”的能力了。
他的世界中,塞下的是新鲜的成人价值观。
他已经培养出了“听成人的话”的习惯,所以面对成人世界的诸事时,不可能做出成人眼中出格的行动来。
可是,这个安全状态让人叹息,哎!
《一代宗师》中说,人如果没有遗憾,那该多么无趣。
很有道理。
趁着尚处在能自然地制造遗憾的时光中,不如就尽情地制造遗憾吧。
每一个遗憾都是珍贵无双的,是缩手缩脚的成人无法复制的。
它们蕴含着无穷的原创趣味,能成为一生不会忘记的标志性记忆,彻底覆盖成人平淡无趣的循环性日常生活痕迹。
那么,全世界充满幻想的小孩联合起来吧,作——起——来!
第37部: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What We Did On Our Holiday 可能是罗莎曼德·派克的缘故,总感觉又看了一遍「消失的爱人」,派克阿姨依然很能「装」,只不过这次改「骗」老公公了。
尽管派克阿姨演技超赞,但还是躲不过被三!
个!
熊!
孩!
子!
抢去风头的「厄运」,三个小宝贝简直萌到家了,尤其是最小的那颗,给石头起名字,带着石头去探亲,「怪癖」像我!
这仨娃子和爷爷在海滩玩耍,发现格软的趴停止呼吸了,第一时间确实也束手无策,想求助戴迪妈咪,但是发现他们在吵架,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些不可能有结果的事情,于是娃子们桑心了,他们孤立无援,决定用爷爷生前喜欢的方式,自作主张地办了场「维京人的葬礼」。
他们在海滩搭起了木筏,把爷爷安放在上面,发自内心地说句祝福的话,然后就把爷爷的尸体给烧了,并深情注视着火光漂向大海,渐行渐远......(画外音:蛮浪漫的其实) 孩子们的方式很简单也很真诚,他们认为这就是爷爷喜欢的方式。
而此时此刻的大人们呢,他们在准备爷爷的生日趴,召来亲朋好友无数,排场不小,中规中矩,他们想在老人弥留之际办一场像模像样的趴体,当然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们从未停止过争吵。
孩子和大人,他们的方式孰是孰非?
我们假期都做了什么?
孩子们做了「想」做的事。
大人们做了「该」做的事。
Doug:爸爸Abi:妈妈Gordie:爷爷Lottie:大姐Mickey:大哥Jess:小妹Doreen:农场老奶奶Doug:等一下,这。。。
这是什么?
Jess:那是诺曼。
Doug:这是。。。
半块焦渣石。
你怎么连这个都带着?
Jess:没有诺曼伦家睡不着啦。
Doug:你睡觉还要把这个放在床边?
Jess:才不呢。
那多傻嘞。
他一般都呆在我的床底下,确保坏蛋不会进来。
Doug:那么就是有坏石头和好石头咯?
Jess:是哒。
就像现实生活里一样。
Abi: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我们为什么不问问艾瑞克知不知道怎么系好安全带呢?
Jess:这是诺曼啦妈妈。
Abi:哦,我是说诺曼。
我们为什么不问问弄满怎么系安全带呢?
Jess:他只是块焦渣石啦。
而且他又木有手臂,他怎么可能系好伦家的安全带啦?
Abi: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还是我来系好吧。
Gordie:你听说过癌症吗?
其实,我得了那个病。
Lottie:但你会好起来的。
Gordie:嗯,事实上不是的。
他们治不好我了。
而且他们给我进行的治疗一直给我的心脏很大的负担。
但现在,就现在,我感觉好极了。
(Lottie开始在谎言本上纪记录爷爷的谎话)这是什么?
Lottie:是我的笔记本。
Gordie:你知道,Lottie。
生活中的很多事写在纸上看起来并不是很好。。。。。。。
Gordie:也许你的父母只是说谎来保护你。
Lottie:你说过谎吗?
Gordie:这个嘛,我说过很多谎。
很多很多谎。
我总是回答那些问我“你开多快”的警察,我说:“每小时30英里”,但是我明显开得比那快多了。
但我不在乎。
哈哈哈。
有时候如果你的意图是好的,说谎是可以的。
Lottie:如果你不喜欢某人家里的食物,你说:“很棒”,尽管。。。
Gordie:那是你该做的,你不能说:“我的天哪,我要吐在这儿了”。
Lottie:哈哈,你的意思是,有时候对有些人撒谎是可以的?
Gordie:对,而且那还很有趣。
比如,(拿起影集)我们可能能在这里找到他。
乔治贾德。
他在这儿。
这个就是他。
当我们告诉他他的蛋蛋上有水蛭的时候,他吓死了,直接晕倒了。
Mickey:她以为我在花园里,其实我在洗手间小声的尿尿。
我对准的是马桶壁而不是水。
不过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儿偏了。
Jess:(把光滑的鸵鸟蛋贴在脸上)所以这个是从鸵鸟的屁屁里出来的咯?
Doreen:所以它们的脾气那么差。
Mickey:你能把一个鸵鸟蛋塞回它的屁股里么?
Doreen:不,我觉得不行。
因为你得固定住鸵鸟。
但是没人愿意做这个。
Mickey:我觉得你可以的。
在它下蛋的时候。
你可以把它推进去。
(手放在屁股上用力推)Doreen:如果你碰到它正在下蛋,你觉得你可以把它推回去么?
Mickey:是的。
Doreen:下一次哪只要下蛋了,我会联系你的。
Mickey:轻轻一推就像打排球一样。
(做打排球动作)Doreen:好吧。。。
Mickey:你自己照顾这些鸵鸟吗?
Doreen:不是。
莫拉格会帮我。
Jess:谁是莫拉格?
Doreen:她是我的女朋友。
Gordie:哦,我勒个老天爷爷。
Doreen:咋了?
Gordie:你可以只说“朋友”就好了。
Jess:女盆友?
男孩子才有女盆友吧。
Gordie:看看,现在我们必须得解释整件事了。
Doreen:好啦,我来解释。
你们知道蕾丝边(Lesbian)吗?
Mickey:那是从拉拉国(Lesbia)来的人吗?
Doreen:没错,Mickey。
我就是从拉拉魔法王国来的。
Gordie:你会把他们弄得更糊涂的。
Mickey:做一个蕾丝边感觉好吗?
Gordie:你丫问我这个干什么?
Mickey:我觉得应该很好。
不然她们就不会做了,不是吗?
Gordie:呵呵。。。
Mickey:人们怎么知道她们是什么呢?
Gordie:这个嘛,他们就那样发现了呗。
我们都中就会发现我们是什么的。
然后世界就得接受。
Mickey:蕾丝边可以生孩子吗?
Gordie:额。。。
这个,额。。。
为什么你不去那边见一些木柴来生火?
(在沙滩上)Mickey:我可以把你埋起来吗,爷爷?
Gordie:哦,别这样,沙子会弄得到处都是的。
我一点儿都不想被埋起来,谢谢。
Jess:就算你死了也不想吗?
Lottie:Jess!!
Jess:怎么啦?
有人死了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事的嘛。
把他们埋葬以后大家就都能吃蛋糕了。
就是这样的,不是吗,爷爷?
Gordie:没错,亲爱的。
我从来都搞不懂葬礼有什么意义。
人么都站在教会里,听着牧师讲关于你是一个多伟大的人的谎言。
不要这样。
把我放到可回收的垃圾箱,紫色的,不是吗?
专门放塑料垃圾和死去的爷爷的。
嘿嘿嘿,拜托,只是个笑话。
不。
如果我必须选一种葬礼的话,就给我办一个古老的维京葬礼,就像我的祖先一样,把我放在燃烧的传上,让我飘到海上,没有愚蠢的家庭争端,没有愚蠢的关于谁得到什么或者谁做了什么的争吵,只要一个勇士的最后告别。
Lottie:妈妈和爸爸说了太多谎话,我都不再信任他们了。
他们气死我了。
Gordie:嗯。
我过去对我的人生也有这种感受,直到我突然明白,因为我爱的人的所作所为而对他们生气是没有意义的。
我是指,你爸爸过得完全彻底一片混乱又怎样?
你Gavin叔叔有点儿混球又怎样?
那样攀附权贵,他就是控制不了。
他妻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整天被自己的阴暗面吓到。
你妈妈也是,有点儿话唠。
事实上,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某些方面有些荒谬。
所以我们不该品头论足,我们也不该争吵。
因为到最后,(叹气)到最后,所有的都不重要,所有这些东西。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三个孩子随着正在闹离婚的父母去陪伴得癌症爷爷过生日,玩耍中,爷爷在沙滩上安静过世了。
孩子们为爷爷办一个他想要的“维京式”葬礼-做了个小船,把爷爷烧了,放在了海上。
很多人都有感于三个孩子的萌,还有最后一家人在那银光闪闪的海边翩翩起舞的浪漫,而我,最感动的确实一家人对孩子的保护,包括那正在吵架的父母。
开篇中,父母就在火急火燎的准备出发,小女儿执着于要带走她的两块大石头,不然,就会憋气憋到晕。
我不知道一般的父母会怎样,但是片中的爸爸却是无奈而温柔的把女儿以及她的朋友-两块大砖头-放进了车里,而妈妈对着不愿意系安全带的女儿说“这样,我们让你的好朋友“砖头”来教教字怎么系安全带好不好?
”。
正是因为这样的父母。
所以,孩子们才敢在他们吵架的时候说“你们又吵架,不要吵了”。
因为这样说出来,父母只会笑笑,“我们没有在吵,我们只是在讨论”。
特别感动于这种笑。
孩子的爸爸出轨了,我本来以为我会觉得他很可恨。
是的,原则上,我不能原谅出轨的男人。
可是,他也是那个我心中的完美父亲啊,他会耐心跟孩子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他们之间就会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如果好好沟通就可能不会发生,但是,还是发生了。
他们就有了很多争论,然后,有一个人犯错了,而这个错很不容易被另一人原谅。
”会不停说“不管发生了什么,你们一定要记住,我们两个人永远都爱你们”,会对女主人说“你为什么要搬那么远,3.5小时车程,哦,我每周要在路上花7个小时才能看到孩子”,会软弱的说“求你,不要把孩子从我身边带走。
”。。。
天,他居然真的在考虑每周来回7个小时车程去看孩子,多少留守儿童的父母,又在哪里??
后来,看到了孩子们的爷爷,终于,我知道是怎样的家庭会教育出这样的父亲。
我想,每个人都会希望有这样的爷爷。
他年轻时是个足球运动员,他的好朋友是个女同性恋,他不喜欢暴力,不喜欢争吵。
他会和孩子们一起做疯狂的事,比如75岁生日那天待着孩子们去海边玩,让孙女在海边开车,把路标撞了会开心的说,“做得太棒了,我想撞那个牌子好久了”“爷爷,那个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呀”“哈哈,大概是不要让小孩子开车吧。
”;他耐心听十岁孙女的烦恼并为她开解,他相信五岁孙子的偶像是ordin,和三岁小孙女一起找她的石头朋友,甚至会躺在沙滩里装死吓孩子们一会。
看看身边,爷爷都是什么样子呢?
父母又是什么样子呢?
大都是在孩子们的世界里高高在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很多人大人都觉得,孩子没有想法,孩子只是玩具,所以,小时候会有一大把大人围着孩子说“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引来孩子哇哇大哭于是他们哄堂大笑,所以,才有用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激烈争吵指责对方你个废物,全然忘了,你指责的那个,也是孩子最爱的人;所以,才会有父母轻而易举的把孩子的玩具丢掉,“一天到晚浪费时间,还不快去学习”。。。
可能是看多了太多的破碎家庭,所以,对这样的片子特别感动,故事中,爱的传承从爷爷到了爸爸,我相信,就算孩子们的父母真的离婚,这份父母小心翼翼守护的爱也还是会传承。
因为,故事中的孩子多麽单纯而快乐,不管发生什么,他们从来没有质疑过“父母不再爱我”所谓爱孩子,真的不是硬生生保持所谓的婚姻的关系,而是让他们坚信“父母永远爱你,是蹲下来,和他们在一个视角看世界,你会发现“天,比想象中更高,而草,比想象中更绿”一代代所传承的家庭,一代代所传承的爱,就是这么简单而又温暖吧。
本着温馨的方向找的电影却没想到哭的稀里哗啦非常温馨 但又足够刺人一个大家庭 1+3+5的相聚 很多人总说 人老了会变得像小孩 小孩不懂事可电影看下来 最通透的却是老人和小孩弹幕和评论总有些人在争论对错 喜欢谁讨厌谁我觉得没有人错只是大家都在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出发点总是好的我们慢慢长大 从不懂事到用尽全力的生活陪伴最久的 是家人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爱彼此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我们要互相包容 因为是家人啊
一个假期 经常用本子记下大人说过的谎话的大女儿 永远相信神的存在的二儿子 看似性格古怪喜欢和石头做朋友的小女儿 不断争吵的大人们 以及身患癌症即将面临死亡的爷爷 构成电影的主要因素日复一日的平常日子 渐渐会让人麻木 人们会因为彼此犯下的错不停地争吵 伤害那些自己爱与爱自己的人 展现出吝啬冷漠的一面思想纯真的孩子与早已看透世事的爷爷间的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对话 向我们揭示着生活的意义爷爷去世了 三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帮爷爷在海边举行了葬礼 看着在海面上载着爷爷沉睡的身体的船筏燃起的一簇簇火苗 这是让人悲伤的但在某种意义上 这样看似不体面不风光的送别方式 恰恰让三个孩子完成爷爷了的遗愿:大人们不要再争吵爷爷的死让还活着的人意识到 生活是什么 生活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会犯错 为什么选择要用这些错误去惩罚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现如今正在困扰着你的种种 最终 回过头会发现 都不重要电影的最后 曾经不断争吵的大人们 手拉着手在爷爷离开的海滩上舞蹈 对于曾经彼此犯下的错误 他们释然了“我们 从现在开始 会更像大人一样”生而为人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大人 但希望我们的假期里会始终存在着那些事 那些会帮助你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事整部电影缓缓道来 性格迥异的人物 稀松平常的对话 认真地向电影里的主人公们 也向荧幕前的观众们 讲述着生活的含义
好笑温情的英式小品,父女对话的开始就很吸引人,直接进入主题,导演很细心,许多碎片细节引导出大人的关系,心情变化,人物个性。。。
这部片里最大的闪光点是对话,大人和孩子的对话,幽默纯真充满想象力,三个小朋友的台词真的好精彩,忍俊不禁。
对比出成年人世界里的荒谬。
用三个小孩的视角来看周围的大人,争吵无聊伤害自私不可理喻,也许需要成长的是他们,总是强制给对方自己认为的适合对方的,从不会去想对方真正需要什么。
大人对待孩子们的方式也许需要顺着他们的思维,当我们去极力制止时就像他们歇斯底里的伯伯一样。
好玩。
小娃娃对于死的概念是模糊的吧,大概就是一种知道再也见不到这个人,送你我最重要的东西,你一路走好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场旅行,做小娃娃真好呀,大人的生活充满了交易,连一个人的死亡的关注点都在怎么分配财产和怎样举办葬礼更体面上面,小娃娃才会关心别人想要的是什么吧,所以究竟是小孩更懂事还是大人更懂事呢,等有一天我要死了,希望是用我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死,而不是用别人觉得我应该的方式去死,死亡应该是开心的才对吧,我过完了我的一生,就像一件作品完工,应该庆祝而不是悲伤,最近经常遇见有人说我过得怎样怎样,这是我的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我在体会,也许你的一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直奋斗,但又凭什么说我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就是堕落呢,我就是什么都想体会,这样的生活腻了自然知道开始下一个篇章,我的一生就是想经历各种各样的事,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的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不行吗,为什么不和大家一样就是错的呢,说我狡辩也好自我安慰也罢,我过的很开心,也没后悔过,一切都是经历,这就是我想要的
从小孩子到老人,从不畏惧死亡,到恐惧死亡,再到看淡死亡。
畏惧死亡那生活的分秒都过得小心翼翼,看淡死亡那生活的一切又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说中国人又或者是东亚人最缺的便是死亡教育和爱的教育,碰巧这部电影两种都说到了。
可爱的小孩是无私的,她们是想这个世界没有争吵,可爱的小孩是自私的,自私的决定了这样的方式,剥夺了所有人见他最后一面的权利。
越长大才越明白,为什么总说保有童心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曾是会为爷爷举办维京葬礼,让他漂泊在海上的小孩,燃起的火是对他一生最高的敬意。
太他妈超现实了。不落地的情感欣赏不来,看来英国佬被憋的相当难受!
我们在假期做了什么?我们在假期把爷爷烧了…多少有些荒诞,爱说谎话的大人们,最后是个大团圆。
每个人的生活都糟透了,也不是边骂边过。如果一心想避开所有的麻烦,也同样会错过所有的快乐。像爷爷说的,道格小时候我总挠他痒痒,他会说,Dad,no,no……但我一停下,他又说,Dad,more,more……这就是我对生活的感受。
能死在最爱的沙滩上,看着最爱的孙辈在沙滩上慢慢去世,何尝不是最美的人生终章。
一个从容面对死亡的老人和三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从他们的视角审视成年人的世界,期间英式幽默不断,既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很棒。仨孩子演得太好了。Pike蠢萌起来也是逗逼一个,要开窗喊强奸的梗也是够可以了。
爷爷:再见了孩子 今晚我就要远航~直面媒体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戏剧冲突的手段,但是没把握住重点无异于隔靴搔痒,甚至略显刻意。将出轨或独裁作为切入点可能会更好点,结果整部电影都将笔墨着重在了争吵🤣
维京葬礼
看得我超级郁闷……
就这样,反正我觉得一般
孩子们给爷爷的维京葬礼,给自己的死亡教育,给大人们的幡然顿悟。
“伦敦孩子火烧苏格兰足球明星”lmaooooo DT一如既往地天菜:( 好久没看Amelia Bullmore演戏了 有点点像Mel Giedroyc 喜欢Annette Crosbie 没想到Andy Hamilton搞这么轻的喜剧哈哈
Top Gear 里那段好像没出现,小艾米莉亚真可爱啊。
完全不知道笑点在哪里,鸡飞狗跳,看的心烦。
最好的喜剧莫过如此。
没有找到笑点 不喜欢这类电影 boring
給風景和演員
我不可以,小孩子真的好吵。
说感同身受的那个让我惊悚,我完全get不到这种英国人的家庭情感的表达方式。。然后三不五时的文邹邹的来几句翻译过的英式幽默鸡汤,更懵了,就很糟糕。
………………
苏格兰旅游宣传片,熊孩子不错,没什么特别的惊喜,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