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纳闷,为什么这几年这些翻拍自韩国的电影,总有王千源的影子呢?
要知道王千源那也是响当当的实力派演员啊,这几年这是怎么了,老整这些个莫名其妙的电影出来啊。
这片子里的王千源,一开始时候跟《龙虾刑警》里那个不靠谱的警察,真的是如出一辙。
只是后来,莫名其妙突然就大发神威,完全变成两个人,而这个转变又是毫无缘由的,也是难为王千源了。
影片里还有个非常让人吐槽的形象就是冯远征,老冯的演技确实很让人钦佩,以至于这些年我看到他,还是不由自主会想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在这个片子里,也不是冯远征没有好好表现他的演技,类似被警察抓到警局以后,冯远征多少还是表现了一番。
可问题在于,冯远征饰演这样一个外公,你觉得真的合适吗?
一头灰白的头发,但脸上却没有什么皱纹,好尴尬。
影片翻拍自韩国电影《蒙太奇》 , 作为一部悬疑片 , 剧情的确没有什么亮点 ,和原作相比差了很大一截。
来来回回的交叉剪辑不仅没有起到烘托气氛的效果,反而让人看得头晕眼花,无法产生共鸣。
但宋佳的演技绝对是电影中的高光,她饰演的白兰是一个濒临死亡想为女儿报仇的母亲。
肺癌晚期已经无比痛苦,而就算没有得病,这十年中失去女儿的痛苦也已经把她折磨的不成人形,她太渴望找到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了。
前期的崩溃、无助再到后期的情感爆发,表面隐忍内心撕扯,根本不需要台词,一个表情就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如何在影片的开始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由宋佳、王千源、冯远征主演的电影《你是凶手》就是用简单又紧张的手法,在开场用视觉和人物情绪不断升华,得到了一种感官刺激,看完前三分钟就想要寻找真相,这就是悬疑片的一大魅力所在。
宋佳看到了什么?
王千源为什么执着于查这个案子?
这是电影开始的一幕,送交神情焦虑又紧张,极大地表现出一个女性以及一位母亲的急迫担心之情。
配合着后面汽车的双闪,泛着黄色的光,着实体现了这个画面的紧张之感,黑夜,黄色的警示光闪烁,宋佳的神情,这三样构成了的悬疑色彩十分浓烈。
最后宋佳的眼神看向了前方,好像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又好像是一种恐惧,这是种悲伤到极致的体现。
就是宋佳的这段剧情中的表现,极大地渲染了悬疑的色彩,让人不得不想要继续去寻找答案。
白兰(宋佳 饰)的女儿十年前绑架意外身亡,一直没有寻找到凶手,这令白兰的人生蒙上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十年后的她自身也是身患绝症。
电影用了很多画面来体现白兰的“恨”当然,这也是宋佳突破自我又不“脏”的演技,有时候,不是需要人物多么邋遢来体现人物遭受到沉痛打击后的颓废。
身患绝症却还要用吸烟来排解自身的忧郁,手上还打着针,看着红色的血液从输液管中回流。
白兰已然不在乎生死,可是这回流的血液却不证明她还真实地活着,她想要找到凶手,在寻找到凶手之前,无论多么颓废也如蝼蚁一般活着。
故事的主线剧情是由王千源一直在引导,他在电影中演绎一名离职的警察,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说话方式,这与他近些年出演的人物基本一致,并无亮点。
本来王千源饰演的这个人物还有所思考,想着他为什么离职了还会执着查这个案子,但是,可能就是因为是王千源演这个人物,很多人物性格显而易见,其实也不用思考了,这人物很“王千源”。
也只有他才这样执着,和《大人物》《龙虾刑警》《破局》中的人物相似也相同。
至于为什么他要执着于查这个案子,电影中也体现的不明朗,或许是因为他答应了白兰,或许是当年他就差一点就能救了白兰的孩子,或许是一颗正义的心。
显然,这一切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欣赏宋佳的演技。
宋佳的爆发力十足,有时候不禁不想,如果她出演《误杀》中李维杰的妻子是否会更好。
该温柔的时候不缺少温柔,该爆发的时候就想一颗子弹穿透你胸膛。
没有凌乱的头发,虽然在绝症面前也没有了挣扎,但是完全看不到这个女人把自己活“脏”了,这也是电影《你是凶手》最大的看点。
电影中也有两个小瑕疵也是难以接受一个是何云伟,另一个是冯远征。
相声演员何云伟不适合演绎电影中的小人物,完全没有灵魂。
虽然口才一流,但是他演绎不出生活的气息,当他扯着大嗓门与白兰抱怨的时候,这与电影画面格格不入,声音尖锐的差点喧宾夺主,还好宋佳忧郁的神情把这股子“喜剧”表演压下了很多。
何云伟也仅仅出场数十秒,但是他的出场就是令人不舒服,不符合电影整体的风格,想要演电影,不能完全靠嘴巴去体现,唠叨埋怨的语气他还是要去学习。
冯远征整体的演技无可挑剔,他最大问题出在了定妆。
孙女被绑架,冯远征在电影镜头下没有一丝的胡茬,无论怎样折腾,这个男人还能保持没有一丝胡茬,也只能有两种理由。
一个是他有洁癖,另一个是天生胡须长得缓慢。
至始至终,电影中也有去解释这个问题,一个男人时刻保持着没有胡茬,那一定是没有烦心的事情,哪怕他的孙女被绑架也依旧不担心,哪怕就抓进警局审问也依旧不担心。
仅仅通过他黑白相间的头发来让人感受他这个人物的特点,还是有一些牵强,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男人一旦没有准时剃胡须,这个男人的生活就想胡须一样,有些扎人。
电影中也有一个令人反感的画面田队长直接在受害者家里随意吸烟,看似给予人物有压力,其实内在感觉是一种不认真的态度以及不专业的素质体现。
哪怕他去和主人打声招呼,哪怕主人也在吸烟,哪怕他去门外或者窗口都行。
这个动作实在太痞了,不像一个队长的做派,更像是王千源。
电影整体来说还算不错,全因宋佳,还有她的女儿铃铛。
在报仇与寻找真相中不断挣扎。
这个时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一切,近些年国产电影中,很多和孩子丢失的题材大多都以拐卖有关,很少有绑架孩子的为了要赎金的电影题材。
《你是凶手》在讲述母爱以及仇恨执着,虽然没有用回忆温馨的画面,但是通过宋佳的神情,足以能感受到这个女儿在她心里有多么重要。
电影的结尾很圆满,没有复仇,只是让真正的凶手体会了一次失去的痛苦。
其实,女性的母爱有时候不仅仅是体现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就算一个陌生女孩,一个女性也会泛滥出足够的母爱想要去保护。
仇恨永远不能去转移,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2021-1-25 你是凶手 小米盒子 个人自用非影评 剧透勿看陈浩去医院看望白兰并给了她一沓钱 白兰得了晚期肺癌 陈浩曾是警察 现在是卖鱼的 陈浩并没有放弃追踪这次绑架事件 陈浩骑摩托车来到省道发现焚烧过的几注香 白兰告诉陈浩那个地方自己和家属都没有去烧过香 陈浩在案发地发现监控 警方派了一名刚毕业的王星星警官陪同陈浩一起查案 陈浩查看监控发现车辆 车牌与车辆不符 陈浩开始排查车辆 一次与客户谈工作 陈浩发现门外的一辆车过去查看 嫌疑人发现逃跑 陈浩去追 餐厅里陈浩和嫌疑人打起来 嫌疑人逃跑 陈浩告诉了白兰只差一步抓到嫌疑人 白兰去餐厅得到嫌疑人的雨伞 根据雨伞来到一家公司 白兰用陈浩给的钱买通销售给她客户资料 白兰把姓名电话交给陈浩 警方因为陈浩与餐厅老板撕扯 陈浩因为抓嫌疑人错过了客户被老板骂 陈浩自暴自弃了 在家喝酒打魂斗罗十年前 白兰的女儿铃铛被绑架 绑匪打电话让她去她家门外垃圾桶 白兰跳上垃圾车打开垃圾袋看到女儿拿着当天报纸的照片 绑匪让白兰把赎金放到码头的垃圾桶里 白兰照做 警方在家中布置监听设备 船上下来很多穿迷彩的学生 钱被掉包拿走 警方没有追踪到绑匪 警方给的赎金都是假钞 绑匪给了白兰第二次机会 让她开车把赎金放到省道冯远征饰演的外公带孙女珠珠去玩 外公接电话牵了别人的孩子被误认为人贩子 不明群众围攻 珠珠被绑架了 警方监听 绑匪打电话复制成功经验 垃圾桶里放照片 赎金放在码头垃圾桶星星是第二次绑架案的负责警官之一 星星看到珠珠被绑架的照片去找陈浩 陈浩骑摩托带星星来到码头另一侧 因为嫌疑人需要在这个码头上船 陈浩认为嫌弃人是在复制自己成功的经验 在船上陈浩发现嫌疑人去追 嫌疑人打开赎金背包将跟踪器扔掉 嫌疑人把赎金背包扔到另一艘船上 钞票散落 陈浩和星星抓住嫌疑人 撕开面罩发现是珠珠外公外公被审讯 但是外公坚持不承认 外公找了律师被释放 陈浩根据录音找到警官对比 发现录音是叠加的 绑匪自己录制的录音 而且两次的录音相近 背景声音都有汽车鸣笛的声音 很少见的情况珠珠外公曾经在车底发现一部手机 手机来电是绑匪 绑匪让外公去一个地方 外公前来是一个海边空屋 外公被关起来 醒来后手机短信显示让他穿迷彩服上船把赎金背包扔到一条船上 但是这个镜头现金没有撒出来白兰给客户打电话冒充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回访 白兰查到外公 问他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外公说且仅有一次机会 且仅有一次机会这句话在绑匪的电话里是绑匪对白兰说过的白兰给陈浩打了电话 陈浩来到一间房间看到很多证据 陈浩当年追踪绑匪开车来到公路沿海山上看到绑匪不小心将装有铃铛的桶推入大海 外公当年绑架是因为自己女儿病了需要四十万 陈浩骑摩托又来到当年的案发地 白兰把装有珠珠的桶要推下山坡 外公跪下 陈浩前来 陈浩去追桶 桶滚下山坡 与之前铃铛一样 装有铃铛的桶滚落山坡 陈浩没拦住 铃铛掉落山坡掉在公路上摔死 珠珠的桶滚落山坡 陈浩抓住桶 一只手抓着山坡上的树枝 外公扶树枝 桶还是滑落了 里边没有珠珠是红油漆 珠珠在一辆车里 白兰去世 陈浩把她和铃铛合葬 外公被抓
正式开始之前,提一下,很久前有的微博一直没用,重新注册了一个,影评也会整理在上面,微博交友关注一波,微博ID:丁一焖面。
今天的标题不是电影的名字,今天要说的电影是《你是凶手》。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是翻拍片,也不知道豆瓣评分多少。
看完之后,我去看了豆瓣,才知道它翻拍于韩国电影《蒙太奇》,同时豆瓣评分也不算高,评论大多在说它翻拍的失败。
我想,既然我也没看过原作,就单这部电影来说说吧。
一、给出了压抑的气氛。
《你是凶手》这部电影其实在整体气氛上,拿捏的可以。
有些镜头甚至倾向于恐怖惊悚片了,整体的灯光选择确实为电影增色不少,同时剧情方面我个人认为是OK的。
看它的时候,内心里一直在期望,一定不要烂尾!
看多了电影的烂尾,实在不想这样一部电影也烂尾。
其实也就是因为电影对剧情的铺垫很好,很多矛头指向一人,但是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
在这些方面来说,很成功其实。
不用刻意去和原作比较,当然,也许是我也没看过原作。
二、演技炸裂。
在这样一部电影里,几位主演的表现,很有感染力。
宋佳的那种精神恍惚感,王千源的颓废与正义,冯远征的半病态。
你很难再说他们有什么缺陷。
至少对于这个电影的这几个角色,他们演的很饱满。
宋佳医院躺在病床上滑动,抽烟的那些镜头,你能很自然地被带入情绪,以及最后躺在山巅那一刻,那种解脱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冯远征自然不用多说,仿佛这些角色天生适合他一样。
王千源也把一个离职警察的感觉演出来了。
甚至连那个护士长也很多戏,实话说,我一直觉得那个护士长应该有点东西,结果没有,还有点小遗憾。
三、我想写什么。
其实为什么来写这部电影,我不是想捧吹它,它确实存在不足。
首先剪辑上有些凌乱,有一些情节被剪辑给剪碎了,其次是剧情的高潮设置太短,你能在一瞬间明白整体剧情,然后电影也基本结束了,此后的慢镜头显得更像是为了拖延时间一样,然后就是那个诡异的护士长竟然真就是一个护士长,她的戏有些过于跳脱了。
这些不足的存在确实影响电影的总体评价,但是就我而言,它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或许比起原作差距很大,但是非要把它和原作进行原模原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
如果拍的一模一样,你还会看吗?
拍的有差距,又说它不好。
抛开原作看,其实是一部好电影,至少演员的演技也撑起来了。
或许对于翻拍片的尴尬之处就在于原作吧。
没办法,谁叫它是翻拍呢。
比较往往出现优劣,这个是必然存在的事实,不过比较往往也会扼杀一些不失为好的东西。
翻拍为什么难以翻身,大多原因在于剧情的重叠导致观众更加注意细节,我看过一遍,我知道了剧情,再看翻拍,其实我就不太在意剧情了,反而去看细节了,这和二刷有点类似。
所以,不要因为翻拍而错过一些值得一看的电影,看电影,懵懂无知一点好,比如我,没看过原作,甚至不知道这是翻拍,我就收获了一部好电影。
本文首发于电影公众号《云何电影》,剧透分割线前可放心食用,综合评分3.0分。
最近几年,中国掀起了翻拍韩国经典犯罪、警匪电影的热潮,《破局》翻拍自《走到尽头》,《大人物》翻拍自《老手》,《龙虾刑警》和《极限职业》则是一本双拍,我们甚至出片的速度走到了韩国人前面,而这几部电影通通由王千源主演,王老师也快成了中韩电影交流大使了,而今天要介绍的这一部,依然是王千源主演的翻拍片——《你是凶手》。
10年前,白兰(宋佳饰演)女儿铃铛被绑架并意外身亡,重案组警官陈浩(王千源饰演)许诺孩子母亲一定将凶手绳之以法。
无奈经过漫长的追查却一无所获,陈浩带着遗憾离开警队。
10年后,陈浩偶然间发现新线索,身患绝症的白兰重拾希望,决心为女寻凶,两人展开调查并发现了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李爱军(冯远征饰演)外孙女也遭人绑架,绑架手法跟10年前如出一辙,面对狡猾的嫌犯,陈浩和白兰能否抓到凶手,一偿夙愿?
本片翻拍自韩国电影《抓住那个家伙》(又名蒙太奇),再看翻拍片之前,云城习惯快速的把原版拉一遍,以便更好地对比两部片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这次偏偏碰上原版电影没看过,于是细细补了一遍,结果就是,我在看这部翻拍片的时候几乎是全程黑人问号脸,因为导演生生把原作一个条理清晰、细节入微的悬疑片生生拍的让人一头雾水了,原作120分钟,本片94分钟,导演几乎对各种细节是一省再省,你们差这20分钟预算是怎么着,还是想让观众看电影时人手一个小本本,把各种线索记录下来,回家慢慢自己推理?
——————————————剧透分割线————————————————与原作的直接对比光口干舌燥的bb也没意思,直接甩干货,放出和原作的各处类比,看看本片到底扯淡到什么地步。
1.原作:女主女儿因绑架案死去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因为始终没能确定嫌疑人身份,过了韩国的追诉期,一直追查此案的警察登门致歉,并决定放弃追查,将各种档案给了女主。
本片:设定是小女孩铃铛去世已十年,中国像绑架这种严重犯罪没有追诉期一说,所以不提及可以理解,但是警察陈浩在铃铛十周年忌日跑来找白兰时早已不是警察身份,拿他甩给白兰的档案从何而来,一个已经离职的警察能私自藏有警方的案件资料吗,而原版男主此时仍是警察。
2.原作:女主不能接受警方停止调查这件事,并拿出多年来自己搜集的各类信息给警察看,希望警察继续协助缉拿凶手,警察爱莫能助。
本片:女主冲着来送资料的陈浩大发雷霆,然后陈浩只得灰溜溜地走了,没有交代女主这么多年自己也在不断调查绑架案的情况,少了这层铺垫,她后面突然开始调查李爱军并策划一系列事件就显得极为突兀,短时间内就策划的如此周密,白兰这是犯罪高手啊。
3.原作:女主身体健康,无疾病本片:女主肺癌晚期,女主后期按着名单大量走访嫌疑人,绑架李爱军的外孙女珠珠又监禁李爱军,还给李爱军女儿打勒索电话,送证明珠珠还活着的照片,这么一系列大工程,一个病入膏肓的晚期肺癌病人能做到??
难怪警察不怀疑白兰,没同伙她怎么完成这一堆活?
要说设计的理由,也只能说白兰时日无多,所以迫切地要将凶手绳之以法,但影片中也没突出过这一点啊,难道纯粹就是卖惨博同情?
4.原作:女主前期一直参与警察调查,菜市场追逐那一段女主也在现场,甚至最后向警察建议了最终找到真凶的调查方法,但因为追诉期已过,男主决意放弃,女主也丧失了对警察的信任,开始独自调查。
本片:白兰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警察,前期也只和陈浩在医院交流过两次,再无交集,后面就突然开始自己调查,虽然从逻辑上也能说通,但少了这部分内容令女主整个人物的复杂性降低了许多,同样对于一个整天臭脸的颓废女主,观众也实在是难以深度共情,同情不起来。
5.原作:新绑架案中,嫌疑人用电话支开了看着孙女的爷爷,成功劫走了孙女,并且迅速电话通知了爷爷,明确了是绑架。
本片:游乐场游玩,买个气球的功夫一接电话分个神,牵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这种一般不是孩子游乐场走丢嘛?
或者也可能是被人贩子拐走了?
绑匪也不给家里人打电话,下一秒警察就进驻受害者家中了,哈?
还有把李爱军误认成人贩子那,可真是本土化改编,给我看笑了。
6.原作:罪犯利用垃圾车送孩子照片的手法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警方开始怀疑是同一凶手所为,开始并案侦查,并得以提前预知嫌疑人拿到赎金的作案手法,有针对性的进行部署,并重现了当年嫌疑人取走赎金的经过。
本片:了解犯案手法后并没有提到并案处理,只是一个年轻警察自己想到了和陈浩当年负责的那起案子类似,主动邀请他参与调查,然后直接展现了二人本次行动的过程,而没有展现犯罪嫌疑人当年是怎么成功取走赎金的,另外原片中利用了大量升格镜头和特写,凸显了犯罪分子手段的从容和警察的无能为力,而且改成游轮由于一开始就显露出来满是军训服装的学生,那种新鲜感和手法的高超感也没有什么凸显了,而且五十多岁的老头扮演高中生,云城感觉差距还是有点明显吧。
7.原作:结尾详细解释了李爱军当初为什么要绑架铃铛,即给女儿治病,凸显了这个人物可怜的一面,本片:只有一个送女儿抢救的画面,一闪而过,这种细节的缺失虽然不破坏整体叙事,却大大减弱了人物的立体程度,一个没有故事、没有过往的角色如何引起观众的共情与反思?
8.原作:女主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家里,通过看照片、日历等一系列线索,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本片:通过嫌疑人讲了一句话“有且仅有一个”,就确认是李爱军了,当初李爱军的声音是经过复杂变声的,这就能确定李爱军就是罪犯了?
当然随后她在阁楼找到了当年铃铛拍照的背景,云城觉得至少要到这个时候才可以完全确认李的身份。
9.原作:通过女主和警察,警察和犯罪嫌疑人的对峙,最终揭开真相,让坏人受到惩罚。
本片:三人同时赶到山顶,挑明真相,又上演一场山地动作秀,让我禁不住回想起了国庆节的《攀登者》,在那么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陈浩还能在空中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真是亮瞎我,在岩石上面滚十几圈还能调整平衡,战术飞扑,中国队长后继有人了是吗,老老实实拍悬疑电影不行,非得拍动作片?
其他一些吐槽最先引发我吐槽的就是陈浩发现铃铛去世的位置有人插了三炷香,找摄像头那里,陈浩看向摄像头的那个镜头,后面明明都是几十公分高的白色围挡,而铃铛去世的路碑那里,分明就是路边草地,摄像头照的根本就不是那块地,这一穿帮搞得也实在太明显,根本无法视而不见,这剧组连个公路上有摄像头的地都找不着吗,这么糊弄人?
再就是基础人设的改变,王千源饰演的陈浩那痞了吧唧的劲儿看着是真难受,就他这吊儿郎当的,受害人看着能不着急吗,你这像负责任的警察形象吗?
还在《大人物》和《龙虾刑警》里没出来呢?
还有非要灌人家小警察啤酒,查案重要还是喝酒重要,难怪查个案还不如人家女主,天天上班喝啤酒,你能查出个锤子来,天天跟单位睡觉呢吧?
宋佳饰演的白兰改的也是不讨喜,整个一个臭脸+躁郁狂,看谁都一副一脸想死的表情,不像一个悲伤过度、脆弱但又坚定的女人,更像是一个因痛苦而失了智的疯婆娘,原作中女主前期是很软弱无力的形象,但是又对查找真凶坚持不放弃,让人既同情又尊重,后期真相揭露,女主嫁祸绑架犯的时候又冷静理智、残酷冷漠,整个人物一下子就丰满起来,让观众感受到这样一位母亲透彻心扉的痛苦与绝望,看到失去亲人究竟能将一个善良的人逼到何种境界,而宋佳饰演的白兰,根本没有这样的人物弧光,全程就是痛苦+颓废,让人同情不起来。
原来云城老骂一些翻拍片跟复读机似的,本土化搞得一团糟不说,连分镜都抄,直到我看了这部电影,我突然怀念起那些复读机导演了,因为我实在想不到,在原版给出如此丰富细节和人物塑造的基础上,导演翻拍愣是可以拍的这么不明所以、不知所云,甚至有些地方可以说是莫名其妙,一个明明白白的故事,怎么就能拍成这么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这是云城从出电影院就一直有的一个疑问,本来期望值不高,就是想看看王千源、宋佳和冯远征能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结果是三惰性气体,毫无反应,当然也不能全赖演员,角色就没啥可发挥的,全员都像工具人,强领着大家看了这么一个拧巴的、掰扯不清的电影,不得不说是对观众的一种折磨。
而最不能忍的,是双线剪辑根本性的支离破碎,前一秒东后一秒西,前言不搭后语,还好导演没跟原版似的叫个“蒙太奇”,不然这蒙太奇水平可真是要笑掉人们大牙了,要命的是,这导演还是摄影出身,摄影出身你说你编剧不行也就算了,剪辑也不行那还干啥导演啊,送你《一本电影电视剪辑学》,回炉重造吧。
前一阵子看过一句话”为了自家爱豆 阅烂片无数” 看完只能说 此话有理 不过至少我还能倍速着看下来 就说明此片还可以一句话简介:十年前女儿被绑架致死后未抓到凶手 母亲亲自出手用相同手段迫使凶手暴露为女报仇 影片两条线交织 旧的一条是十年前陈浩作为警察办理白兰女儿铃铛被绑架案 新的一条是警察局接到一起和十年前一样的绑架案 当年绑匪索要40万元设计拿走了 警察局都去码头追踪绑匪 陈浩凭自己找到绑匪真实所处地 却在山崖路边看到绑匪放铃铛时不小心失手 铃铛掉下山崖摔死了 白兰受到打击后患上肺癌住院 陈浩陷入其中不断追寻凶手 辞去警察职务做销售边养活自己边寻找线索 十年后陈浩在路边祭奠铃铛时看到有其他人来过的木棍 推定是凶手 便去警局寻求帮助 他们把一个新人分给他假装协助他调查十年前案子 新人警察和陈浩那学会了很多 但新人警察也没把这个调查当一回事 不久调职到重案组 陈浩从这几天发现的车辆信息找到相似车 一番追逐却被甩丢受伤 白兰从医院偷跑去到陈浩受伤小饭店捡到逃跑人未拿走的雨伞 从雨伞入手调查到伞是销售老年人保健食品的公司 探访业务员那套出老客户的信息 挨个打电话假装售后回访了解每一个人 一位带小女孩游玩的外公李爱军”不小心”弄丢了孙女 不久绑匪打来电话索要赎金40万元 丢失女孩的妈妈晕过去了 李爱军从车底发现一个电话接电后失踪 因为和十年前案子一样 新人警察去找陈浩帮忙 陈浩作为协查加入 陈浩告诉新人警察人喜欢复制自己的成功 所以这次取赎金过程两人和警局不一样的方向下手 两人追上调包赎金的伪装男 竟然是失踪的李爱军 李爱军讲述自己接电话后被困在一个山洞 后来有人打开门指使他调包拿钱躲警察的行为 警察们不太相信 认为他就是绑架的凶手 陈浩去山洞找到李爱军说的喇叭 软磨硬泡让技术科给他还原声音 技术科告诉他索要赎金的电话音轨一样声音却有大小分别 陈浩也思索起绑匪两次都有40万金额的问题 李爱军被解除羁押 回到家女儿却说警察认为父亲是绑架犯 让李爱军不知所措 迷茫间接到一个电话告诉他“你有且仅有一次机会”另一边陈浩去医院找白兰发现她已经出院 原来的房子也卖出去了 他看着屋外被扔出的垃圾接到电话 陈浩去到李爱军以前居住的楼房 看到顶层隔间有人居住的痕迹 综合一看就是白兰带着李爱军孙女生活过的迹象 陈浩一遍跑出去一边打给新人警察说出事了 事实就是之前白兰通过走访购买保健品人员 在和李爱军接触时知道他是退休的物理老师 他说了一句话“你有且仅有一次机会”这句话就是当年绑匪打来说过的 白兰确定李爱军就是十年前绑架自己女儿铃铛的凶手 于是她设计拐走李爱军的孙女 让李爱军陷入和自己从前一样的经历 她最后打电话约李爱军在铃铛摔死的山崖上见面 李爱军前去赴约 他绑架铃铛的理由则是那时自己女儿住院需要钱抢救 他拿到钱本想放走铃铛 可惜意外导致铃铛摔死 白兰仍然无法接受 她把桶推下山崖 陈浩飞身拽住桶 而十年前他没能拽住铃铛看着铃铛摔下去 李爱军也拽住陈浩防止他和桶掉下去 但陈浩还是无力放手 桶落地一地红雾 里面没有小女孩 小女孩正躺在一辆车里安静睡眠 白兰因为肺癌去世 李爱军被依法判决 其实BUG挺多 例如白兰在医院吸烟 先不说肺癌能不能吸烟 单就医院病房那能吸烟 不过中间她隔壁小女孩住进来又死亡的一段倒是突出此病的危险性 陈浩警局离职做销售为寻找线索 但落魄的样子感觉还是先收拾一下自己比较好 李爱军跑酷能手 物理老师上年纪了仍能跑过小伙子真是厉害 新人警察从看不起到服气的转变有点突兀 警局其他警察照例做背景板活跃气氛 十年悬案就只有被害人母亲才能抓住凶手 这个定论 唉…冲着王千源观影 看完搜索才知道影片是韩影”蒙太奇”翻拍 诸多的韩翻拍剧都有王千源的身影 像龙虾刑警有他我也看过 内容忘差不多了 现阶段没毅力再看一遍 还是等等吧
人物设定有点,,男角(王千源)还是老套路,一开始手脚不利索脑子不灵光,后来突然什么都懂了,脑子也好使了腿脚也利索了,就真的没必要一定要这样的角色设定,老套又不符合现实。
还有和《谁是凶手》一样令人疑惑的点,为什么十年解不开的案子这一下子就这么容易解开了呢?
既然凶手每年都来上香为什么今年才看到香呢?
不过好在用一个新的案子提供线索也算是一个导火线。
不过剧情的整天节奏很好,采用倒叙,双线型叙事,让观众不断的拨开迷雾见真相,整体节奏也很紧凑,没有什么多余的镜头,而且演员的演技没话说,就是这个外公有点太年轻了,,还是很奈斯的!
在视频平台观看《你是凶手》,播放不到一分钟,弹幕大军开始刷起“韩版《抓住那个家伙》”,对于这种行为,我没有什么感觉,不管是原版还是翻拍,我都完全没有了解过,但是我很有空,可以两部都看看。
(有剧透)
-01-电影的故事主线:十年前/十五年前,绑匪需要一大笔钱为女儿做心脏手术,无计可施的绑匪绑架了女主的女儿。
接到勒索电话,女主选择报警。
警察给出的方案是:女主背着一袋假钞到绑匪的指定地点放下钞票,绑匪一出现,警方立刻逮捕绑匪。
很遗憾,绑匪成功在人群中换走了钞票。
第一步方案失败,调查组领导认为绑匪会立刻消费到手的钞票,把该调查组的全部警员调离原岗位,全力追踪假钞去向。
警察男主提出异议被无视,一个人返回女主家中,发现绑匪已经再次联系女主,协商真钞交换地点。
警察男主意识到救女心切的女主已经带着真钞到指定地点,立刻出发帮忙。
结果:真钞被绑匪带走,女主的女儿死了。
十年后/十五年后,警察男主发现有人在案发地点给女主的女儿上香/送花,悬案再次有了线索,警察男主激动不已,终于可以破案了!
事情进展并不顺利,经历了重重阻碍,警察男主不得不再次放弃。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警察男主没有什么进展,女主却因为一把雨伞顺藤摸瓜找到当年绑架女儿的真凶。
经过一段复杂的心理挣扎,女主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私自带走绑匪的孙女,重现当年的犯罪手法,为自己的女儿报仇。
-02-对比中韩两版在豆瓣上的评分,我可以非常清楚的感受到网友支持原版的一边倒立场。
我并不完全认同这种支持,因为我感受到很多人对于国产翻拍的抵制和敌意。
1. 我先看的是国产翻拍的《你是凶手》,电影播放还不到一分钟,弹幕就一直在刷:怎么和韩国的那个完全一样呢?
首先,还不到一分钟,是能看出什么?
第二,我在完全不知道是翻拍的情况下观看了这部电影,对于弹幕君的提醒,我是感激的,毕竟补充了我的知识盲区。
但是明明知道是翻拍片,还要导演拍摄出完全不一样的一部电影,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很多小说IP被影视化,小说党为什么一直抱怨“翻拍和原著完全不一样”?
2. 吐槽的bug在原版中同样存在,并不是翻拍的问题,而是故事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
l 国产版警察男主发现疑似车辆,立刻进行了非常明显的调查,绑匪发现犯罪车辆暴露,做贼心虚的逃跑,两个人开始在市集里面你追我赶,最后绑匪躲进了一个小饭馆,被警察男主发现,一番打斗后,绑匪顺利逃脱。
这一段是韩版80%的复制黏贴版本。
l 很多人抱怨影片剪辑混乱,让人看不懂,韩版也是十五年前/十五年后的交叉剪辑模式……l 一个目测六七十岁的老人背着几十万纸币上蹿下跳,跑酷,打斗,我觉得很扯,看了韩版,人家更牛,老人直接在有火车飞速行驶的轨道边边爬行…………3. 很多人在问,为什么要先拍绑匪绑架一个男孩失败?
事实有点残忍,猜测不一定正确,我觉得是要体现女孩比男孩乖巧,比较容易控制,侧面体现绑匪年纪不小,无法制服一个好动的小男孩……
-03-中韩两版究竟有何不同呢?
中版:l 十年后的男主已经不是警察,他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对女主负责。
男主并没有将自己置身事外,一直暗中关注着这个案件,保留着所有的关键信息;l 十年前承诺女主“一定会帮她找到杀害女儿的凶手”,十年过去了,女主已经进入肺癌晚期,男主不想让女主抱着遗憾去世,虽然没有了警察的身份,还是回去求领导查案;l 男主有经验无知识,领导给他安排的新人有知识无经验,新人嫌弃男主,磕磕绊绊几天后,自行申请到重案组;l 男主本来在谈生意,看到嫌疑车辆和嫌疑人,立刻丢下客户去查案,把老板的生意搅黄了,被老板炒鱿鱼;l 与嫌疑人在小饭店的打斗视频被市民传上网络,被领导训斥,心灰意冷的男主觉得是时候放弃这个案子了;l 在重案组的新人发现手头的案子和男主的悬案一模一样,拿着线索求男主和他一起查案,案件得以重启;l 女主看到视频,看到希望,偷偷出院到小饭店问线索,意外收获了绑匪留下的雨伞,顺藤摸瓜找到送伞的公司,了解前因后果,通过工作人员拿到所有VIP客户资料;l 女主假扮记者,一个个客户实地拜访,通过和客户聊天,确认谁是当年的绑匪。
她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绑匪的说话的声音和语气(这个安排不合理,因为绑匪当年应该调查过女主是否能够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毕竟有些人的家境不太好,就算绑架对方的孩子,家里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绑匪不可能认不出女主);l 女主通过跟踪绑匪,根据游乐园的人群混乱优势带走了绑匪的孙女(这个地方有很大的不合理性,游乐场现在应该到处都有监控,一查就知道是女主带走了孩子);l 女主要求绑匪到十年前的地点救孩子,绑匪当年把孩子藏在塑料桶里,孩子一直动,塑料桶滚下山崖,孩子摔死了,女主同样用了塑料桶,但是里面装了和孩子一样重的红色颜料,让绑匪体验了当年女主的感觉。
韩版:l 案件临近15年的追诉时效,假如还未找到凶手,将不再追究凶手的刑事责任;l 男主依旧是警察,发现新的线索,却没有什么进展;l 男主在追绑匪的时候,女主恰巧也在附近,打听到消息后到小饭店问线索,意外收获雨伞;l 拿到客户资料后,女主找到了绑匪的老家,虽然房子破,没钥匙就能擅自进去了?
根据日历和一些物件,推断出这是绑匪的家(这个部分的设计同样不合理,女主在绑匪家里,绑匪回来了,不进屋,就在门口坐着,然后女主还有大把时间拿着匕首隔着门对绑匪比划,绑匪的女儿带着孙女来接绑匪,女主隔着屋里的破窗暗中观察……那要是绑匪进屋了呢?
);l 绑匪留下孙女独自在家楼下的游乐设施玩耍,自己先行回家,女主趁着这个机会带走孩子;l 警察通过线索发现,这次的绑匪居然是十五年前的受害者,并不是十五年前的完美犯罪再现。
警察的心理十分复杂,最后选择自己和绑匪谈判。
我们可以看到,国产翻拍在尊重原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还是做了很大程度的改动。
有些改动,我觉得比原版更加合理,所呈现出来的观看效果更好。
关于职场方面,韩国原版注重对官僚作风和无能同事抢功劳的讽刺,而中版则是对于职场新人眼高手低,职场老人倚老卖老现象的调侃。
在感情渲染方面,韩版影片注重思想上的升华,当年绑匪为了拯救自己的女儿,牺牲了别人的女儿,完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错,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这是父爱,不是犯罪,逍遥法外十五年,完全不知悔改,觉得只要熬过十五年的愧疚,就可以再次获得灵魂上的救赎,让观众思考人类自私的本性;中版则是完整重现当年绑匪的犯罪手法,强调让绑匪体验当事人的痛苦感受——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滚落山崖,体会丧子之痛。
不管中版韩版,强调的都是一个主题: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
对于这部翻拍,个人感觉完成度很高。
国产翻拍版本的故事主线处理的非常清晰,几乎切掉了所有多余的细枝末节;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更加合适的处理:同样是绑匪留下烟头,国产翻拍的设定是绑匪戒烟,抽烟不把烟点燃,这就留下了非常具有标志性的证据,而韩版则是需要通过检测;在影片剪辑方面,国产翻拍版本有些炫技,门开门关,就实现了时空的转换,韩版则保留多一些解说镜头,让观众能更好的理解故事。
总结:国产翻拍版本给我的感觉: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我的所思所想随着影片的结束戛然而止。
韩版给我的感觉: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让我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护和珍惜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而伤害了别人,是否值得原谅?
别人伤害了自己却逃过了法律的制裁,自己是否可以越过法律的界限进行报复?
公众号:姚先生快乐进步营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只有5.7分,我觉得至少应该有8分,宋佳对女儿的思念深深感动了我,她既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去伤害无辜的人,只是想找到真凶,让他体会一下她当年失去至亲至爱的感受,让我感动,最后,她也离去,去和她最爱的铃铛团聚了。
而冯也真正体会到了失去的那份刻苦铭心,其实当年真的是一个意外,这里有一个bug,就是当年如果王不去追查到冯,那么冯顺利拿到赎金,铃铛也不会发生意外,有时想想,钱和生命比起来真的一文不值,如果没有当年王的d追查到底,就不会有意外,宁就能和她的女儿在一起快乐的生活,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如果再让王选择一回,他还会如此执着吗?
王千源一看就不像好人,翻拍自韩国电影《蒙太奇》
到底是被刀了还是能力问题,照着本子翻拍都能拍成这样,图啥呀?
保健品害人
全片都有用力告诉你“我是一个摄影出身的导演!” 要是好好说故事,说不定是个好导演
青年导演放过韩国悬疑片翻拍做个人吧。
这剪辑和故事讲的太糟糕了,看片头好像有原版在先,只是改编啊为啥还这么差劲,一个绑架犯消停十年了刚发现自己被查被怀疑马上就蠢蠢欲动再次实施犯罪了,哦看到最后原来是自导他演以牙还牙以恶制恶,抱歉完全没有被惊喜到。男主干劲满满的时候谁都不搭理他,嚯男主终于放弃了一个个都找上门了男主又摆上谱了,一个脱离公检法n年的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常驻警察局领导居然还美其名曰教育新人就一个大写的无语,导演太缺乏生活常识了各种不合理的地方毫无逻辑可言槽都吐不完的那种,还有那个监听员咋那么像冯远征估计他儿子都没他像
故事情节不错。导演用了倒叙、插叙几种手法。而且这几种场景,没有明确的区分。我估计有很多人会看的有点晕。
不知有韩版,奔着最爱的宋小花。虽然一开始"有且仅有"就有疑惑,一开始冯远征就像反派,为了最美和最会演的宋小花,为了王千源的傻愣和执着,为了中年那么像"郭燕"的马晓晴,为了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值得一看。
宋佳演的真好 看完太难受了
有且仅有…编剧幼年被理科控制的恐惧啊
很巧,和同档期的《追凶18年》都是追凶片,也很巧和同档期的《长安道》都是石凉客串警察...好奇为什么17年过审的电影现在才上...王千源警察专业户,最后宋佳的反转很挽回评分。冯远征演技封神,期待好演员能有更多作品。
全影院就我一个人😂悬疑效果倍增😂
很让人出戏,而且设计明显说不过去
给你个这么好的本子,你他妈给我拍出了癫痫的感觉,丢人不丢人呀?原版电影虽然中间的叙事过于复杂,时空转换过于频繁,但是到最后却依然可以把故事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现在的翻拍是个什么玩意儿呀?瞎JB编,瞎JB改、瞎JB演,瞎JB剪,瞎JB拍,每个主角都得了躁郁症一样,剧本更是改得毫无章法,导演对于几段追逐戏的调度让人绝望。
这种玩儿时间线诡计的片子很考验剪辑,可惜完全没剪出惊喜,还有种混乱感,宋佳那一part风格很是古怪,表演戾气太重差点儿就成了鬼片儿,王千源代表的警方完全没发挥什么作用,演技空间也不大,冯远征一出场脸上就写着“凶手是我”。
值班听电影系列。一般,王千源演技好。
宋佳的演技让我有点刮目,王千源的角色没有存在的必要,仲系男主角...冯远征也比佢有存在感。漏洞蛮明显的,剧情没有太大惊喜。
卡司很牛逼啊,演技确实有保证,剧情前半程很拉胯,后半程终于有点节奏了,总的来说还是失望的
故事很好,其实这种剪辑的效果也有很多电影才用过,并不是不好,只是很多人不理解这里面的人物性格冲突太明显,所以评分低。但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好故事,虽然是翻拍的,可能等我看过原著后会改变分数吧,但是目前来说,除了一些个别的硬伤,没觉得哪里不好了。这个报复性的绑架确实很揪心,最后对于外公来说,也不知道哪个更令他后悔吧。但是为母则刚还是表现地比较好的。
翻拍自韩国的《蒙太奇》,照猫画虎也画不好的类型,原版故事线索就有点绕了,结果这版更乱,还丢掉原版的人设亮点,导致这些好演员也是生硬无比,整体乏味不堪。这些年,太多新导演喜欢模仿韩国悬疑片,不但拍得不好还完全丢失了自己的风格,还是先学学港片吧,韩国类型片还是模仿港片起家的,自己守着家门口的宝藏都不挖。中韩电影交集之处,算上翻拍和“一片两拍”这种,这么多年了,华语方面最好的依旧是《重返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