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我不是没看过侯明昊演的剧,也不是没看过他演的年代剧,这个真的太浮夸了。
真人满改top王也都驾驭的人,到这里就不行了。
半集都看不下去,这么浮夸的剧,都什么时候表白不行,非要赶在高考前去表白,就不能考完吗?
这是传递什么世界观?
可以接受考不好,学习能力不过关,但不能接受这种,没有好好学,转眼就被安排到厂子里吃铁饭碗。
这到底在传递什么价值观?
除了滤镜可以夸夸,真的没有好说的。
看过原著所写的内容多有些抑郁和阴霾,表达的那个时代的无奈。
电视剧的色彩却明亮了很多,有幽默,有友情,有爱情。
大多时候我觉得人不必在意那些细节,作为差不多同龄人的我,倒是觉得年轻的自己确实过着那样洒脱,肆意妄为的时光。
至于长大之后,是否后悔没有好好学习,后悔没有出去闯闯,也好像没有难么多遗憾了。
喜欢这部剧的轻松调性,因为大可不必去为过去忧愁感伤。
那个时代再苦也有奋斗的甜,而如今,在甜的生活,好像有些人也不快乐。
不敢爱,不敢恨,不敢面对,好像成为了今天的主流,太多的人抱怨,太多的人抑郁寡欢,好像生活变的没有滋味。
而那个90年代,好像真如剧里那般,成为了我人生中最为靓丽过往。
细细品味,我不羡慕现在的少年,繁重的课业,模糊的未来,好像拥有平凡的生活于他们而言都过于奢侈。
我的90年代,和少年巴比伦一样,充满了美丽的颜色。
看到第十集了,最垃的是前四集,现在剧情渐入佳境了。
这里的每个人都好像不是八九十年代的人,但是活在八九十年代的生活里,原著沉重讽刺的基调被剧改得轻松明快,可是现实的腐朽和事件的沉重本身是无法抹去的,越轻描淡写反而越显荒诞。
比起年代剧我更愿意将它看成一场思想实验吧,关于如果现在的年轻人活在八九十年代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用现在的视角和当时的社会冲撞,那么那个时代的天花板又在多大程度上会成为客观的屏障——青春依旧又香甜又腐烂,没有学历贬值的时代里人们早早地有了工作,成为一个独立但又没那么孤立的个体,人性和现实里肮脏和明亮的部分都显得单纯而浓郁。
又或许这纯是一种喜剧手法,我们身在局外,不觉冒犯和悲哀。
不变的是那条一直流淌的河,我们在河岸徘徊,依旧迷茫地望向天际,从天黑望到天亮,是谓成长。
我很喜欢白蓝,我也会想起陈清扬。
如果路小路的行为仅仅基于一个年轻人和家教、朋友等亲历的成长环境,白蓝的反叛显然更深刻,带着女性的自我意识以及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审视。
以及我真的太喜欢路小路从医务室醒来那段镜头了,少年一瞬间动心就永远动心。
什么时候侯明昊能演一个质量好一些的台湾青春文艺电影就好了orz看到第13集了,唉我的心情真的很矛盾一方面导演真的很擅长拍青春偶像剧里面有好多谈恋爱的桥段真的很细腻很心动很青春,但是另一方面一想到这是改编就又…为什么不找一个原创剧本拍……这锅炉爆炸你们船戏也就挺离谱的…结尾侯明昊唱的忘了你忘了我很好听呀,果然有演员侯明昊的一口饭吃就有歌手侯明昊的一口汤喝
最近有时间了,终于把《惜花芷》追完了原定计划是写大结局的,但是看了侯明昊新剧真的准备不吐不快了,很难相信怎么会有这么烂的剧烂的全面开花,从剧情到演技都看不下去
所以,小乔今天看的是剧版《少年巴比伦》林育贤导演何亮 朱金晨 张柳等联合编剧(还是小乔那句话,编剧越多,剧本越烂)杨采钰侯明昊 向涵之 费启鸣 张腾等领衔主演豆瓣尚未开分,真的一星都不想给播放平台:腾讯 芒果
故事的背景是九十年代侯明昊饰演的路小路,是一名即将高考的考生就在高考的那一天,父母很重视并多番嘱托他要好好审题好好考
可是他却拿着收音机,陪朋友去工厂找妹子表白
看到这里就开始为主角着急了,高考耶何等的重要呀费启鸣演的李光南,就是他非要在高考当天表白咱先不说会不会赶不上高考,就算成功去参加高考表白失败,你还有心情考试?
你自己学习不行,爱考不考,但是你的好朋友学习好你为什么要拉着他一起,你们真是好朋友,敌蜜吧?
而且人家姑娘都拒绝你了,还要强人所难人家都知道上班要迟到了,你高考就不着急吗小乔作为观众都快急死了侯明昊还要道德绑架人家,怪不得告保卫处性骚扰呢
这部剧开始没十分钟就来了一个狗血小高潮巧合的是工厂正在抓骚扰女职工的暴露狂向涵之饰演的秦娟,或许迫于摆脱他们的骚扰向工厂保卫队举报,说他们是流氓
保卫队抓他们一点错没有他们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说什么要高考人家又不认识你,凭什么信你啊,难道就不能好好的说非要在厂子里和人家保卫科你追我赶的打架?
侯明昊更是抓着别人的行李箱就开抡行李箱的衣服漫天飞舞,小乔看了都觉得尴尬那可是在九十年啊,他们没有一个人觉得尴尬还每个人都带着莫名的微笑
小乔不想说这个特效有多假,也不想说这散落的合理不合理就想问这慢镜头的大画面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包括行李箱的主人,都面带微笑是什么意思?
最终还是报了警,警察来了他们又知道高考了还有,保卫科明明可以直接扭送他们移交给警察,怎么就成了打架斗殴?
那个被抢行李箱的女生,就是我们的女主杨采钰饰演的白蓝,是刚到工厂报到的厂医她跟警察说,就是路小路他们先动的手
警察是好人,放他们去参加高考,但是还是迟到了进不去门卫大爷是不知道你们是考生你倒是拿出来准考证啊,不会你根本没有准考证吧你们也根本不是考生吧
而这两位男主对于错过高考,没有一丝丝的难过甚至兴高采烈的准备去工厂打工虽然在那个年代能进工厂也是一件好事但上大学更是难得的事吧
路小路的堂哥跑到工厂想帮弟弟没想到被女主一烟灰缸差点打破脑袋更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莫名奇妙开始打桌球,还打赌女主你不是想看他有没有脑震荡的吗?
怎么变成走不走了简直莫名其妙
小乔第一集都没办法坚持看完,剧情烂就算了,演员也没演技男主油腻吧唧,女主面无表情是不是还想cos王祖贤啊
很难想象这样的烂剧还有五星好评喜欢这剧的人都在想什么?
他们是真喜欢吗?
或许有人是在装睡吧不愿意相信有人连这点鉴赏能力都没有鉴定结果:没逻辑,没演技,不切实际假大空的烂剧,千万别看!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一部不错的年代青春剧,对于曾经经历过九十年代的中年人来说,是一种既现实又略带唯美化的回忆。
九十年代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代,是一个充满各种变化和挑战的年代,是一个深受各种外来文化和经济影响的年代,人们一边仍然被各种保守不开放的思想所桎梏,一边又被港台影视作品自由奔放的思想所影响。
尤其是对当时思想不成熟的年轻人来说,可以说影响巨大。
好像像剧中男主路小路这样的年轻人在身边总能找到几个。
他们冲动,热血,把哥们意气看的比天大,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
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是不那么完美的,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同时,他们也是朝气蓬勃的,不会轻易服输的一代,他们的创造力在现在来看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所以请允许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角色经历他们的曲折人生,慢慢成长起来吧。
剧的基本基调现在播出的部分还是偏喜剧的,所以不论色彩还是背景都是略明亮的,但总觉得接下来有一点点往挫折发展的趋势了,拭目以待了。
这个剧的一大优点是一些画面拍的太美了,非常唯美的镜头很多。
太会营造浪漫的氛围感了,甜蜜的让镜头前的自己跟着冒粉红泡泡。
几位主演的演绎也值得夸一夸,松弛自然,仿佛他们在经历着这段生活,而不是去演出这段人生。
不是只为了拍出美美的写真似的画面,这才是好的演员。
而且台词也都用原声,水平真不错。
杨采钰,侯明昊,挺值得期待的,可以考虑去欣赏一下他们的其他作品了。
说到经典国产青春片,想必一定不能绕过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部电影及小说原作,也给后来很多作品提供了灵感。
2017年上映过一部青春片《少年巴比伦》。
其中很多桥段都在致敬《阳光灿烂的日子》。
影片改编自作家路内的同名小说,由董子健、李梦主演。
讲述的是90年代国营大工厂中的青春往事。
虽然改编电影远远比不上《阳光灿烂的日子》。
但是很多读者却认为原著小说比王朔的《动物凶猛》好看。
当年《少年巴比伦》电影上映后,改编桥段引发了不少原著粉的不满。
而直到最近剧版《少年巴比伦》开播,观众才发现当年对影版太大声了。
剧版最先放出的前4集内容,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亲妈都不认识的“整容”。
任何一个原著粉进来,都会立刻想来一颗速效救心丸。
先不说剧集和原著的风格差了十万八千里。
单把这剧当成一部轻喜剧来看,那剧情逻辑也是BUG满满。
第一集刚开头10分钟,就埋了个大雷。
剧中的时间背景是1996年。
19岁的男主路小路,迎来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高考。
可他却在高考当天早上,陪好兄弟李光南去给食品厂的厂花告白。
中途因为和厂里的工人起了争执,打架被抓。
警察知道他今天高考,赶紧放了人。
结果路小路还顺路买了两根甘蔗。
等到了考场,已经连门都进不去了,直接错过了考试。
请问本剧的编剧是不是没上过学?
虽然90年代出路很多,但也不能这么草率的对待高考吧?
哪怕你给主角安排个半路出车祸的狗血桥段,我都能强忍着看下去。
而原著和影版明明都给了合理的理由,剧版编剧非要自创这么个糟粕。
原著中的路小路本来就学习不好,对未来也一片迷茫。
他甚至分不清大专和本科的区别。
他爸说进厂当一年学徒,就能托人把他送到化工厂的职大上学。
路小路吃了定心丸,放弃复习,最后高考落榜。
影版设定中路小路也差不多是走的这个路子。
可电视剧的编剧根本不想写人,只想“造神”。
非要给男主一个非常聪明、学习又好、最次也能考个大专的人设。
最后却让他以这种离谱的理由错过高考。
有一说一,真的很想掀开编剧的天灵盖儿,看看脑部构造。
而李光南非要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儿告白,只是因为今天刚好是厂花的生日。
他要做第一个跟她说生日快乐的人。
不是哥们儿,你昨天晚上干啥去了?
想做第一人,零点的时候说不是更有诚意吗?
编剧给男主和男主好兄弟安排这么降智的剧情,自然也不会放过女主。
女主名叫白蓝,是食品厂新来的厂医。
在打架事件中,正是因为白蓝作证,路小路才被警察带走。
路小路的堂哥路大江直接到厂里闹事儿。
让白蓝打电话告知警察路小路没打人。
两边一来一去,起了争执。
路大江刚抓上一个职工的衣领,白蓝就抄起烟灰缸,照着路大江的头给了一下子。
不懂就问,医生打人一般都直接打头吗?
下一秒,白蓝立刻建议路大江去医院看看,防止脑震荡。
接下来白蓝的行为证明,真正脑震荡的人其实是编剧。
为了让路大江去医院,白蓝追了他一路。
路大江觉得麻烦,和白蓝约定打一局斯诺克,对方赢了,他就去医院。
好好好,这哥今天不要命,也得把这个B装了。
而男女主的感情线铺得更是草率。
雨衣暴露狂偷了路小路的电焊面罩,跟踪白蓝时把面罩落下了。
路小路只有抓到暴露狂才能自证清白。
为了让白蓝答应帮忙,他提出帮对方赶走厂里骚扰她的职工们。
然后在白蓝并没有答应的情况下,他自称是她男朋友,还上嘴亲了一口。
就离谱,这不纯纯耍流氓吗?
更离谱的是,前4集出现的几个重要情节,全都成了男女主play的一环。
厂里进口的德国设备坏了,按照合同必须等出售方派遣维修工来修。
路小路的八级钳工师父老牛皮,为了减少厂里损失,动手修了机器。
结果被德国人发现要赔偿十万违约金。
然后男主请德国人喝了一顿,女主又偷看合同发现漏洞。
俩人一个靠喝酒,一个靠嘴皮子,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危机。
这次共同作战,就是俩人感情更近一步的契机。
而被当成工具人的老牛皮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路大江带着手下和一帮混混打架,双方顺手抄起烟花当武器。
给男女免费搭建了一个浪漫烟花背景。
本来好好打着架,突然开始搞浪漫。
这猝不及防的转折简直太癫了。
编剧!
混混的命也是命啊!
这部剧不仅剧情有问题,布景妆造也完全代入不进去。
演员妆造就像近两年流行的港风穿搭。
而导演突出年代感的方式,就是疯狂加入香港电影元素。
不仅在台词中频繁提到香港电影演员。
(*导演别忘了把各位演员的出场费结一下)还给路大江安排了一辆《天若有情》中刘德华同款机车。
甚至还让路小路用散装粤语来了一段儿告白。
(*王家卫听了都说好)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什么港片交流节目。
总之,前四集看下来,除了角色名字之外,剧情基本和原著没啥关系。
作品风格也和原著处于两个极端。
这部剧用明亮色彩营造的浪漫氛围和原作的冰冷粗砺完全不沾边儿。
按照原作内容,本该呈现的是通过小角色窥见时代弊病的残酷青春片。
而这剧纯属是披着年代剧的皮,演着偶像剧的戏。
如今前四集剧情已经面目全非,编剧不如重新写个剧本。
非要蹭着原作,除了等着被骂,实在想不到其他理由。
影版《少年巴比伦》在呈现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文学叙事手法过于明显,导致影片碎片感很强。
再比如电影时长限制,很多戏像文学作品中的过渡段一样一闪而过,很仓促。
但它确实从风格上,对原著做了一定程度的还原。
影片的色调和氛围很贴近90年代的北方工厂风格。
观感上和《钢的琴》类似。
另外,还在很多细节上致敬《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如影片开头路小路同学们上课时故意捣乱。
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冯小刚讲课的场景如出一辙。
甚至连扮演老师的演员都长得和冯小刚差不多。
再比如路小路喝醉酒去白蓝家里耍酒疯那段戏。
和马小军跟米兰在床上打擂台的那段非常相似。
马小军被于北蓓强吻。
路小路的初吻也没能留给梦中情人。
甚至马小军在雨中向米兰怯懦告白的场景,也能在《少年巴比伦》中找到。
影版《少年巴比伦》中也同样出现了澡堂戏。
而影片的叙事结构,采用的是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的旁白叙述。
影版《少年巴比伦》还设置了反应釜爆炸等超现实片段。
同时将幻想、回忆、小人物悲剧结局相关的场景,以黑白画面呈现,来凸显作品的荒诞感。
而影版《少年巴比伦》的主题呈现,在国产青春片中也很少见。
它不像《狗十三》那样专注家庭和个体的关系。
也不是《青春派》那样专注于某一群体的某一阶段。
更不是《过春天》那样通过一段冒险,凸显青春的躁动不安。
而是从一个角色的视角,揭开一个时代的疮疤。
将下岗潮到来前,黑暗腐烂的国营厂全貌呈现出来。
并且没有忽视个体在青春期中的迷茫状态。
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兼顾了大与小两个维度。
如果大家对《少年巴比伦》感兴趣,推荐大家看看原作小说。
不行看看影版作品也可以。
但剧版《少年巴比伦》已经离题万里。
如果不是言情偶像剧的忠实受众,不建议轻易尝试。
其实反观现在大多数国产青春片,相关电影倒是不少。
但在电视剧领域,这个类型逐渐在被偶像剧侵占。
往前数数能称得上好看的青春片还是《风犬少年的天空》和《一起同过窗》。
由衷希望各大制片方少拍点烂偶像剧,多产点好青春片。
最后,大家有哪些私藏的青春片,可以在评论区推荐推荐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梅子
杨彩钰太适合那个年代的妆造了经典语录🌟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自负的凶手大多数都会回到案发现场,反而胆小的犯人往往会销毁掉所有的证据。
🌟a:我看书上说女人是男人的肋骨,你刚刚那么打我的肋骨,你不疼吗,你对自己下手还这么狠啊?
b:那你有没有听说过,男人是女人的阑尾,阑尾要是坏掉了就把它割掉。
🌟情书就情书呗,只有写情书的时候才会这么认真又为难。
🌟你跟我说过,作为商人你不可能投出任何一笔看不见收益的钱,作为一个智慧的人,你不可能青睐任何一个对手。
因为成功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
🌟小鱼寻找大海的故事。
从前有一条小鱼在水里漫无目的的游着,有一天另外一条鱼跟他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片大海那里的水域更宽阔,它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于是这条小鱼就开始寻找这片大海,它每天拼命地游着累到半死,直到有一天终于游不动了,它跟着一条河里游着的大鱼,它就问它你知道大海在哪里吗,大鱼说这里就是大海。
🌟九十年代一眨眼就过去了,而我的十九岁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迷宫。
我的爱情既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而在河流之中。
我和白蓝漂浮着掠过莽莽的群山,广阔的草原,水流湍急,我们有时接近,有时却难以看见对方的踪影,但是我知道无论在何处,无论在何时,只要我们都奋力地把头露出水面,只要我们都努力地不让河水淹没自己我就一定能看见你,并毫不犹豫地大喊你的名字,因为我们都是这条河里永远的少年,这条河流就是我们永远的家。
剧名《少年巴比伦》已完结可播放片源腾讯视频芒果TV欢迎评论呀!
虽然最开始被错过高考气到缓了很久,但继续看下去才发现看这个剧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
原著的忧伤戏谑变成了诙谐的喜剧基调,当然是带着一些叹息的。
很多不完美的行为和性格那么真实,也存在过,是跨越时代的共鸣感。
路内自己提到的小路浑浑噩噩的青春,没有指望也没有梦想的生活里出现的桥段成为了后来回忆的平常。
“一家工厂就是一个工人世世代代生老病死的小社会。
在这家专门生产糖精的工厂里面,路小路“浑浑噩噩毫无理想”地渡过了他黄金一般的青年时代,从受人尊重的钳工、电工到三班倒的普通车间工人。
”透过这部剧看到的还是生活本身,好像在很多的当下里那么多起伏和跌宕,但是本身就像困在一个大树大树脚下的蚂蚁,一生爬再远也离不开这片公园,除非是爬到了叶子上或者站到了人身上被带着离开。
白蓝是这样离开的人,他没有被困住地去追求了不一样的生活,而小路没有,他没有登上任何一个可以成为方舟的叶子,也没有被人唤醒带走。
忍不住回看自己的生活,日复一日的时间里虚度的不经觉察的浪费好像和琐碎的工作一样可以被归纳于蚂蚁的日常。
但换过来想,又觉得这种琐碎也并不可少,只在于回看的时候你处在何处。
当下或浪漫或失意或痛苦或极其投入真情实感的东西,再放远去看他们只会觉得是蒙着灰的片段,当然他们在当下鲜活着,但是迟早会凋谢掉。
可是青春的恣意挥霍掉的那些黄金时代还是那么饱满涨溢着无穷的生命力,不管是日复一日拧紧的螺丝里,还是闲言碎语无聊的水管口的水流里,青春就是这样被拧开闸门大剌剌地放掉的。
年代剧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写实的背景和让人忍不住联想到的那些过去…每个时代的人的困境和困惑不同,但真实的刺痛感还是使人惊醒,活着的每个瞬间所造的过去就是巴比伦。
少年巴比伦,什么是少年?
我理解的少年大概就是一边迷茫着,一边又觉得自己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怀揣着中二的英雄梦,无所畏惧的做着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而这就是我眼中的路小路。
不完美但鲜活可爱着。
少年巴比伦这部剧,剧情偶尔荒诞却并不突兀,目前看下来整体故事流畅有趣,角色们立体鲜活。
当我看到白蓝站在那儿面带微笑的看着路小路手舞足蹈的叨叨,突然发现,原来被拿捏的不仅仅是路小路,还有作为观众的我。
路小路和白蓝是真正意义上的姐弟恋,他们之间差的不仅仅是年龄,更是人生的阅历和眼界。
但他们之间的爱情我却并不感到意外和突兀。
经历了风波,奋起反抗却最终郁郁不得志的白蓝遇上了率真善良阳光勇敢的路小路,也许在某个瞬间白蓝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尤其是当我看到白蓝对着黑芝麻脱口而出“陈年鼻屎”的时候,当路小路跑去和白蓝说自己的守宫砂没了,白蓝宠溺着笑的时候,我恍然大悟,他们就是最甜的姐弟恋,他们就是最配的小情侣。
然而不仅仅是路小路和白蓝,其他的角色也让人喜欢的紧。
路小路的哥哥路大江,一个在社会闯荡的“混子” 却意外的很清醒,在我看来某种意义上大江哥是路小路的人生导师,他了解有英雄梦的路小路,虽然是弟控但对路小路他不会过度保护,总是能精准的点醒路小路,告诉他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还有很多角色的故事没有完全展开,初见人物性格,期待后续的故事。
最后我要夸一下导演的镜头语言,明亮又浪漫再加一点点荒诞。
小路在医务室醒来被阳光照射的那一幕,完全就是“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具象化。
还有路小路和白蓝面对着工厂烟囱的背影,隐约间烟囱变成了火箭,寓意着他们最终会离开工厂,追逐着自己的理想。
少年巴比伦真的很好看,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好剧。
首先,为了沉浸式看剧,忍住了没看原作,怕有先入为主的思维,追完剧再补。
其次,九十年代末我上小学了,对那个年代多少有些回忆。
现在先来写些感受。
整个剧给了我很多惊喜,也许是外来导演原因,虽然是年代剧,但跟以往看的不太一样,偶尔有点台剧式的搞笑夸张,还有一些美好氛围的营造,比如路小路在医务室醒来的镜头,长脚弹唱的场景,修理班的“歌舞剧”……多少有点精神世界的烘托了,还有些细节和小巧思,让人看着并不枯燥。
剧情节奏不拖沓是我喜欢的另一个点,个人不喜欢腻腻歪歪哭哭唧唧,所以这种青春热血题材比较合我胃口,轻松下饭,没有很跌宕很激烈的冲突矛盾,但总有些吸引人的小念头让你看下去。
关于第一集的争议会这么大实属出乎我意料,考试很重要,但在路小路心里可能可能真没那么重要,受他哥影响,爱看小马哥,理想是潇洒走江湖……这些幼稚天真的想法都在为主人公后面的成长蜕变作铺垫,而且后面现实会狠狠毒打他的,这些玩世不恭的观念注定会跟白蓝形成冲突,如果说因为这个就说剧的价值观不正,那肯定是为时过早了。
前期的路小路就是个“熊孩子”,自由洒脱,放肆不羁,怼天怼地,犯过错也注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但他一无是处么?
每每看到他那双真诚流露的眼睛,我都会感叹这个少年的美好,希望他能永远纯真不掺杂质。
谁不曾幻想有这样肆意的青春呢,一个遵从内心自由自在的青春呢,一个不在意犯错横冲直撞的青春呢!
现实中有太多压抑和思前想后,我的童年也是在学不完的习中度过,那种肆意我是没体会过的,就当在剧中体会另一种人生吧。
说句题外话,剧中有时痞痞的路小路简直幻视九十年代末风靡的古惑仔系列港片,虽然我是后来上了初中才看的,但那时哪个女生心中没幻想过一个痞痞的男主角呢哈哈。
剧情渐入佳境,且看路小路如何成长蜕变吧,青春不会一直美好肆意,现实注定是现实。
要说多好看倒也没有,但是颜值和搞笑剧情真是让人观剧体验良好,心情舒畅啊。是我不该期待它成为另一部启航
开场太恶心了
第一集俩男的强拉着女孩表白看着想骂人啊……
我只能说,年代没有年代,设定情节脱离常理,感情剧情一般般,搞笑也搞笑不起来的四不像,妥妥浪费时间。
内娱导演眼睛确定不去看看,编剧确定不去看看脑子?!开篇都是些什么牛鬼蛇神什么破逻辑,年代和滤镜太 TM 不搭,这剧还有啥内核不
谁啊?哪些个不要命的,把这么好的路内作品改成这副样子的?
在中国是不是狗都能当编剧?什么烂剧本。女主杨采钰能进大江大河,为啥会挑少年巴比伦这种剧本?没有好剧本咱也别挑这种垃圾进场行吗?
不知道怎么吐槽,太逆天了
一星都嫌多
一颗送给路内 一颗送给采钰。
首集三观不敢恭维 这位港风姐很像小路他姨… 这剧里怎么还女的造女的黄谣 思想也留在90年啦?
假大空,导演去学学启航怎么拍的吧,还有里面有好几个角色都像偷穿了大人衣服出来上班。编剧你没事吧,全员恋爱脑真的很难评,还有屎一样的大结局,人无语到极点真的会很想笑。女主是真的很漂亮,不然我就打1颗星了
目前四集质量很好!节奏好色调明亮舒服bgm配得好,轻松搞笑,非常下饭。导演演员都好评!先五星,剧完结补剧评PS:这剧一星团建也多了吧,吓人。你们关心的高考问题在第十一十二集也解释了,感兴趣的不妨看一看。第十一集拍得尤其好。over
第一集就劝退了,男主为了帮兄弟告白错过了高考,这价值观也是没谁了。
杨采钰真的美到爆炸!老天奶这张脸我这辈子先预定了哈。剧里随手一截都是满满的港风感,天塌下来也有姐的颜值顶着👍🏻
这拍的什么玩意啊……路内能打人的话都得挨揍。剧情悬浮瞎写,镜头无脑炫技,关键还是自以为是的技,其实是特别low。搞不懂拍的这种东西是为了观众还是恶心观众。这剧制作上是完全不及格的,美术、造型完全没有还原90年代,道具粗心到处都是穿帮,把一个有时代底色青春共情的好小说拍成了无脑落伍浮夸的台湾偶像剧,无力吐槽了。
杨采钰很美,其他没了。
杨采钰不笑的时候真的很美啊 有以前港星的味道
能让人三分钟弃的剧也不容易,还是在有一个这么好原著的前提下。
虽然小说没看完,但那调调不是这味啊。这完全是青春偶像剧啊,片子还没看,先借个空间,看完再评。另外,想起《启航:当风起时》,相似的时代,同样的演员,这部明显打了美颜滤镜的,可惜不是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