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看着很舒缓的电影,是枝裕和对于家庭电影的细腻处理与孩童作为主角使这部电影尤为治愈。
父母婚姻的不幸是很多小孩子童年会经历的事,在这种不幸中孩子总是那么无辜。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总像哥哥一样,不舍得父母分开、希望一家人能永远在一起,但逐渐长大了以后,就会明白弟弟的想法才是一种人生智慧。
或许父母的相遇从开始就是个错误,分开才是跟好的选择。
就像哥哥在最后许愿的时候没有选择“家庭”而选择了“世界”。
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两个好兄弟两条线。
哥哥像妈妈,成熟稳重,弟弟像爸爸,开朗快乐。
哥哥画了一幅火山大喷发的画挂在墙上,火山喷发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再次相聚的时候,这是他的“奇迹”。
孩子们心里都装着自己的“奇迹”。
当“燕”号和“樱”号对开的时候,我们的感动也慢慢起航了。
孩子们追逐“奇迹”的旅程,也就是他们成长的过程。
那对老夫妻接纳收留孩子们的确太让人动容了,在是枝裕和的作品里,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生活总要继续,就让它快乐地继续下去吧。
这是一部拍给大人们看的关于孩子们的电影。
常听人说,日本有一帮“轨道控”导演。
我倒不这么认为,毕竟日本轨道的普及率太高了,拍外景还要特地去避开它,那也真是费事。
《奇迹》是交给JR(日本铁路集团)的一篇命题作文,用以纪念博多到鹿儿岛中央的九州新干线全线通车。
是枝裕和完成得相当出色,他没有用固定长镜头,对着窗外风光猛拍一通,而是根据市场调查做出了制作意图。
一开始,我还以为《奇迹》是山田洋次《家族》的现代版演绎,讲一个家庭的破碎失散,经历一路的颠沛流离,拍出来个铁路片(公路片),最后得以团圆。
结果,是枝裕和认认真真,交出了一部欢乐轻快的儿童片。
其明亮程度,在是枝作品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对比2004年的《无人知晓》,导演的心境已经全然不同,对待不幸的态度也产生了改变。
即便是父母离婚造成了兄弟失散,但《奇迹》几乎没有表现父母和两代人的矛盾冲突。
故事以兄弟为中心,金牌配角们也都围绕着小孩。
从他们的生活、学习还有伙伴们,不断扩散开来,一步步走向了见证奇迹、完成许愿的终点。
也有人说,《奇迹》不过是对孩童离家出走的又一次浪漫化演绎。
此话不假,他们得到了老师的配合、外公的帮忙,路途上风光美好。
但是,透过兄弟俩的事后交流,是枝还是没有给出常人期望的大圆满。
在《奇迹》里,观众看到了新干线的通车,孩子们会提起,老人也在讨论。
另一边,电影又讲到了樱岛火山的喷发,太阳塔的去留,轻羹(鹿儿岛的当地甜点)的未来。
在风平浪静的生活里,由于家庭分裂的事实,《奇迹》存有一丝的忧虑。
那是单亲孩子的眼中世界,也是日本社会的现实问题。
面对原田芳雄、树木希林、阿部宽和夏川结衣的家庭组合,《奇迹》必然会让人想起《步履不停》。
跟《步履不停》一样,《奇迹》说的也是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小单位。
后来还出现了孩子与花(秋樱),不知名的墓地。
在我看来,两部电影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来自秘密本身。
《步履不停》塞满了秘密,家庭的秘密、父亲的秘密、孩子的秘密……《奇迹》也是如此,兄弟的行动约定是一个秘密,每个孩子内心里深藏着一个秘密。
更有好事者还可以这么回看,《步履不停》的开头结尾都是列车经过,这似乎在提示观众,《奇迹》就在不远处。
影片始终用交叉蒙太奇去表现两兄弟的生活,一个在鹿儿岛,一个在福冈,一南一北。
当相聚和团圆成为一对兄弟的心声,电影并没有想去控诉什么,而是让他们顺利碰面。
当南北两个方向飞驰而来的新干线列车相遇,是枝再次展现了惊人技巧,他剪辑了三十个短镜头——同时也是空镜头,它们是孩子们心头的所有愿望,快速地闪现而过。
而恰恰因为两兄弟的愿望没有被许下,那一瞬间,《奇迹》的境界更是上去了一层。
从这个角度来说,《奇迹》不失为一部得体的成长电影,没有停留于那种心灵鸡汤式的刻奇感动。
抛开JR的主导,《奇迹》依然是一部作者电影。
如果从地域题材入手,它还可以归入九州题材的日本电影。
我一度在想,如果把《奇迹》交给青山真治去拍,他肯定会拍成公路片,如假包换。
只是,哪怕放眼到当代日本导演,他们都不会有是枝这样的舒心和温暖。
【南方都市报 木卫映画 http://gcontent.oeeee.com/2/a2/2a27b8144ac02f67/Blog/ef7/10a79f.html】
嗨 大家好,我是装文艺的2B青年笔芯,今天跟大家聊一部由是枝裕和自编自导的高分电影《奇迹》
故事是酱紫的——爸妈离婚已经半年了,弟弟龙之介随爸爸搬去福冈,哥哥航一则和妈妈回到了鹿儿岛的娘家。
鹿儿岛是一座弥漫着火山灰的城市,灰蒙蒙的,航一努力的擦去灰尘,但是怎么也拂拭不去心中的阴霾。
课堂上坂上老师正布置作业,要求大家调查父亲的职业,这时有同学说 航一没有爸爸。
这让后者感到有些慌张,他眼神闪烁,嘴角无意识的下撇,解释道:我有爸爸的,只是现在分开了。
老师若无其事道,没有爸爸的就调查妈妈的职业,轻描淡写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课后,坂上老师叫住航一:其实老师也没有爸爸,有事随时来找我,我一定支持你!
说完,他重重的拍打了航一的肩膀。
这天晚上航一做了个梦,他梦见一家人又聚在从前常去的太阳塔公园。
阳光温柔,可是画面中出现的两位拆迁工扰乱了这份温馨,他焦急的上前阻止,爸妈和弟弟却熟视无睹。
在日本,太阳塔是一个图腾,家长常告诫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就到太阳塔下面等,它的拆毁,让航一从心底发出困惑:我们四个人还能像以前一样生活吗?
另一边,远在福冈的龙之介已经起床,他给蔬果浇完水,叫醒了爸爸,将垃圾带出门,然后便欢快的去上学,他和老师击掌,调皮的摘下闺蜜的帽子去捉蜻蜓 ,他不知疲倦的奔跑跳跃,开心极了。
此时教室里,好朋友惠美却面露愁容,她喜欢演戏,可班上已经有一个比她出名的童星了,同桌告诉她,一个班里出不了两个明星。
龙之介笑着说某搞笑组合的成员就是小学同学呀,姐妹俩各自推了他一把,搞笑艺人可不算数。
嗯,环奈老婆,这就是你现在各种颜艺,走谐星路线的缘由吗?
回到哥哥航一这边,他在实验课上听到一个秘密,从鹿儿岛开出的樱花号和从博多开出燕子号时速都是260公里,当北上南下的两辆子弹列车相遇,高速掠过时会产生超能量,若此刻许下心愿,奇迹便会发生。
航一和小伙伴对此将信将疑,毕竟比起奔赴遥远的熊本县,图书馆的空调和幸知老师的大长腿显然和夏天更配。
可是回家途中,他们却亲眼目睹两辆火车只是打了个照面,对面的老婆婆便消失不见,这让三个小家伙大为震撼,也许奇迹真的存在。
回到家中,外公和老友们正把酒交谈,外公曾是出色的糕点师傅,老友们纷纷劝他出山,新干线马上就要通到鹿儿岛,此时正是把鹿儿岛的传统糕点轻羮推往全国的大好时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外公被说动了,因为拉不下面子,他请航一帮忙,一起去零食店买来糕点品尝年轻人的手艺。
摩天轮上爷孙二人分享着点心,外公忽然感慨,这里越来越多高楼大厦,如果火山爆发,人们都得搬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航一萌生出一个想法,他决定许愿让火山爆发,这样他们一家四口就可以再度重聚,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弟弟,可是电话那头的龙之介却似乎并不兴奋,听到弟弟和朋友嬉闹的声音,航一嘟着嘴有些不开心。
第二天航一跟两个死党说起了他的想法,这二人也跃跃欲试,小真说他想成为职业棒球手,祐说他想娶图书馆的幸知老师,哼!
你想的美!
另一边龙之介和闺蜜们也开始讨论这个话题。
莲豋不好意思的说她想收集很多很多的爆炸陀螺,惠美则直言不讳想要成为明星,而相比之下环奈的愿望更加有意义:她希望学校能恢复过去的宽松教育,她不想做那么多作业,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时间画画,以及看笔芯的文章和视频。
嗯,她真是个好孩子
可龙之介的愿望却是想当咸蛋超人和开超级跑车,朋友们疑惑道,你哥哥的愿望不是一家团聚吗?
龙之介露出尴尬的笑容,摇了摇头。
这天晚上他也做了个梦,梦里爸妈又吵了起来,哥哥劝架可无济于事,他心虚的躲到一旁,把章鱼丸塞满了嘴,这样就哭不出来了吧,吃饱了,就不会难过了吧。
其实在龙之介心里,他从未想过要回到四人一起的生活。
外公的轻羮出炉了,味道朦胧,带着若有若无的甜味,老友们提议以樱花为主题,将轻羮染成粉红色,外公拒绝了,自古至今轻羮都是白色,身为糕点师傅,有些事他决不妥协,轻羮做成粉红色,他将无颜面对田道间神。
外婆质问他,究竟是女儿和乖孙重要,还是田道间神重要,外公迟疑了,小声说,田道间神。
这让航一怅然若失,他打电话给爸爸,问他是否对他来说妈妈和自己已经不重要了,爸爸笑着说当然不是,可他希望当航一长大后,除了关心自己,还能关心别的东西 比如音乐,比如世界。
航一不明白什么是世界,也不知道等他明白的那一天 究竟要什么时候才到来,他的拳头越攒越紧,心中愈加不平。
妈妈也给龙之介打了电话,弟弟没心没肺的笑着:我现在开始吃花椰菜了,我在努力的过得很开心,妈妈故作生气: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呢?
你不想妈妈吗?
龙之介委屈道:我当然想,可是前几天哥哥骂我,说我跟爸爸一个样,我以为妈妈也讨厌我。
妈妈的眼泪在不觉间流出,她哽咽着求龙之介回到她身边,龙之介安慰道:我种的蚕豆明年开春就有收成,到时候可以寄给妈妈,妈妈喝啤酒时最喜欢配蚕豆,做的蚕豆饭也很好吃,此时电话那头的妈妈已经泣不成声。
扪心自问我还没弟弟那般活得通透,相爱不一定要在一起互相撕扯,龙之介一直都努力的让身边的人过得开心,这个能在小学时和女生成为好朋友的的家伙,其实是个了不起的人。
兄弟俩最终决定去熊本县许愿。
航一和死党捡拾遗落在自动贩卖机下的硬币,变卖了漫画和手办,加上游泳班的补习费凑够了车票钱。
而龙之介则设法从爸爸那儿要得了一半的子女抚恤金。
课堂上航一、小真、祐三个人相继病倒,医务室的青木老师温柔的笑着说,她小学时也试过装病,狂擦腋窝可以使温度上升,三人向班主任举起40.1度的温度计。
拙劣的演技自然是被坂上老师识破,青木老师帮着打圆场 说孩子确实病了要通知家长,电话还没拨出,外公便未卜先知般的出现了。
于是在这帮可爱的大人帮助下,小家伙们逃学成功,少年的身影渐渐远去,风中隐约传来对话,如果图书馆的幸知老师不要我,我就娶医务室的青木老师,哼!
小猪蹄子
三人回到家中收拾行囊,航一看到跟弟弟的合影,于是换上了黄色T恤,小真的狗狗玛宝去世了,他决定放弃职业棒球手的愿望,改成让玛宝复活。
孩子们的身体里有着用不完的力气,连上台阶也是用跑的,就这样,航一和他两个死党,龙之介和他的三个闺蜜,踏上了寻找奇迹的旅途。
站台的大叔说,这里曾经火山爆发,熔岩带走了五十多个人的生命,航一听闻此言陷入沉默。
兄弟二人终于见面了,弟弟没有穿那件黄色T恤,航一有些沮丧,子弹列车的轨道建在半空,七个小家伙沿铁轨寻觅观测点。
他们穿过河道、穿过桥洞、穿过农田、穿过菊园,他们奔跑着冲向超市的顶楼,莲豋却掉了队,她想引开警察但是没能成功,回头寻找莲豋的伙伴们被警察逮到了, 此时惠美展现了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她走进一户人家,对老婆婆说:抱歉,我回来晚了。
好心的老人家收留了这帮孩子,给孩子们订了猪排饭和鸡肉饭外卖,还告诉了他们一个绝佳的观测点,饭后 老婆婆给惠美梳头,环奈给老爷爷表演舞蹈,过去的时光仿佛再次流淌。
孩子们将愿望写在毛巾上,龙之介却只在哥哥的愿望下署了名,他说他们兄弟俩一起祈祷,二人脱下各自T恤 里边还是一样的白背心,兄弟二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安静的坐在一起了,龙之介递给航一爸爸的专辑,航一和龙之介分享了外公做的轻羮。
此夜过后,弟弟会继续陪着做地下音乐的爸爸更加努力,哥哥也已经能从平淡的轻羮里尝出清甜,也许生活依旧不如人愿,但他们会各自安好,二人比完身高,该睡觉了,异口同声,却又心照不宣的久久不离去。
月有阴晴圆缺,有些东西却在不动声色中悄无声息潜入夜色,婉转、绵延、传承、沉淀 、直至永恒。
老人开车送孩子们到达观测点,环奈乖巧的问公公婆婆有什么心愿,她可以帮他们祈祷。
老人家笑道:我们昨晚已经梦境成真,很满足了。
孩子们欢快的奔跑着,充满了动力,写满愿望的旗帜高高扬起,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然后火车终于要来了——
奇迹没有发生,小狗没有复活,孩子们的生活将回归原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可当青春的列车交汇的刹那 ,他们又确实留下了成长的印记,分别时,航一向弟弟道歉,他没有许愿,因为比起家人,他选择了世界。
一如既往的是枝风格,引而不发,耐人寻味,如一块轻羮,咬一口只觉清淡,细细咀嚼,却渐渐香甜。
世界到底是什么呢?
或许是爸爸追求的地下音乐,或许是外公坚持的白色轻羮,是环奈的画、是惠美的明星梦、是龙之介新种的西红柿、是幸知老师美妙的大长腿 、是班主任搭在肩膀上的宽厚手掌、是弥漫在城市的火山灰、是泡在池子里的红色泳裤、是那些我们爱的人和离逝的风。
是枝裕和导演本人说,以往谈及电影的感想,自己往往答不上来,可这次拍摄时,他不经意间看到孩子们高兴的吃饭、背着书包上学,他们快乐的生活仍在延续,这部电影只是从他们漫长的生活中捕捉到的些许片段,但是他真心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像影片中那样快乐的生活下去。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i wish》影片中航一装病时所读的诗是谷川俊太郎的《活着》 倒下前还有一句没来得及说出口:活着 是与一切美好事物的邂逅谢谢他最后选择了世界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泥土高溅,扑打面颊,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也许就是奇迹。
好了,这部电影我们就聊到这吧,我是装文艺的2B青年笔芯,咱们下次再聊 bye
2024.7.20 杭州,与TFC校友小姐妹们一起,很享受的一次观影及讨论。
有很多细节值得我回味和深思:1.镜头呈现的画面足够真实,就像我日常生活看到的周边世界,很有生活感。
2.哥哥航一与弟弟龙之介的性格及行为表现,与一些家庭顺位理论中叙述的老大老二特征很相似。
3.哥哥弟弟各自带着自己的朋友跨越千里来到一个约定的地方,为奔赴“奇迹”而努力的过程,让我想起了我五六岁的时候号领村里的一群小不点翻越一座座大山去到隔壁镇上找我老外婆的经历,勇敢无畏充满安全感,当时的老外婆一如剧中最后不知名的老夫妻一样,微笑的接纳着我们一群孩子,再悄悄的去联系大人,谢谢我的老外婆。
4.影片中每一位为保护孩子们的梦幻而付出慈悲的大人,都值得尊重,谢谢他们的存在。
5.父母关系的变化及他们对生命的真实追求,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是正面影响,外婆的宽慰…… 真好。
6.剧中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课题需要修炼。
7.父亲口中的“多看看世界,不要局限在当下的生活”,很打动我,生命本该这样,向外观世界,在世界里观我,在我中寻求世界。
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没有眼泪,因为哭泣是矫情的,真正的悲伤应该淌在演员与观众的心灵里,二者的心有灵犀不应是电影主题表达的次类目,而应该是无论何时都高唱论调的主角。
奇迹中父母离婚而分隔两地的兄弟,无人知晓中被世界抛弃的四兄妹,空气人偶中被挖空灵魂的躯壳,他们都没有哭泣,剧情里也没有矫揉造作的煽情,但观众的心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掀起一丝丝的情感悸动。
残酷的主题与温馨的光景、沉闷的镜头与细节的铺陈、最恶浊可叹的冷漠社会与最纯洁无暇的孩童笑脸都在相互辉映的一息间化作崇高的瞬际,观众可以从中揣摩出导演是枝裕和的艺术表达手法:衬托着主题的深度扩张,深化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爱的渴望。
奇迹还是延续了导演是枝裕和一贯的半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但让影迷也许是唯一感到惊喜的是,电影中出现了众多大牌明星甘愿作为绿叶配衬,看着阿部宽、小田切让、长泽雅美等一众大牌只是在镜头前晃了一晃,你都不得不感叹导演的功力。
但无疑的,媚俗的商业气息在朴素的设置陈列与浓郁的怀旧情怀下已成为强弩之末的阶下囚,旨在如何让爱在毫无限制的“肆无忌惮”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凸显。
在无人知晓中,导演是枝裕和曾经花了一年的时间塑造了孩子们最本真的表演,让他们稚嫩的心灵在现实与虚拟的真空地带中自由地飞翔,如今的奇迹亦如此。
小演员们那渗透爱意的表演,每一双深情低垂的眼眸,每一个情真意切的笑容都比不断地表达精义深微的大理论的电影来的更迷人。
在多次冲战戛纳之后,是枝裕和似乎对自己的电影使命更笃定,奇迹可以算得上导演自身的一次创作回归,它浓缩了导演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和生活体验,以温情作为基调,在绮声曼语的问候与鼓励声中蔓延。
为摇滚音乐梦想而不懈努力的不羁的父亲,天性董事乐天的弟弟,做事深思熟虑的哥哥,为生活奔波劳累的妈妈,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外婆,专注于传统工匠技艺的外公,还有各个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同学在寻梦的旅途中相伴,他们怀抱梦想在渴望奇迹在列车相遇的一刻发生。
人生就是一列列车,在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个站点,在诱惑与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要中途下车,往往如此我们就无法到达终点站,也就无法知道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站。
只有经过漫长的旅途之后,当我们的心灵已累透了之时,我们才可以感知这一站名叫爱。
只有真正懂得爱的艺术家才会在微言大义中下达最质而实绮而又永恒的使命:为爱而生。
在影片的结尾,听着quruli的慵懒的嗓音在抒情的吉他声中交融,我哭了,为是枝裕和最切入心扉的爱而哭。
关于企画《奇迹》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是jr为了纪念九州新干线开通的专题电影,对于我来说,这是第一次拍摄关于电车的电影。
制作人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影片尽可能的把镜头对准列车。
这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喜欢摄影的人来说都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因为在东京等地,电车是不允许被拍摄的。
当然,电影不可能只针对列车拍摄,于是,我提出了以孩子为主题的想法,制作方欣然同意了。
故事一开始主要想描写一个生活在都会的男孩想乘坐新的九州新干线前往鹿儿岛去探望母亲,另一方面,一个生活在福冈的女孩为了乘坐第一班从福冈开往鹿儿岛的九州新干线同样踏上了旅程。
原本是想描写这两个孩子之间的童真故事,但是遇上“前田兄弟”后,一切都改变了。
关于选角出身大阪的“前田兄弟”其实在拍摄电影之前就非常具有人气,经常活跃于各类电视节目。
但是,我之前并没有对他们有过太多的关注,直到电影开始招募主角的时候,我一下子被他们的能力给震住了,吃惊的并不是他们的表演才能,和他们相遇和我心中立马就决定了整部电影的世界观,以及叙事风格,可以说“前田兄弟”对这次《奇迹》的制作方案影响很大。
此外,这次扮演大人的演员都是知名人物,我一开始很担心他们肯不肯接受配角的职务,但是,树木希林女士却给了我信心,一直在一旁鼓励我说“这是一部属于孩子的电影,我们这些演员只是陪衬角色,这点我们都很明白,您放心拍摄吧”。
说真的,我当时真的觉得很幸福。
关于“孩子”我自己虽然没有明显感到自身存在的变化,但是,周围的人都是自从我成了父亲之后,人变了很多(笑),当年拍摄《无人知晓》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想着“这是谁的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的东西,但现在不同了,随着我父母的过世,以及我自己孩子的诞生,很多想法都改变了,这可能是到了这个年龄的原因吧,总之,这次的《奇迹》中的孩子肯定和《无人知晓》时的孩子大为不同,大家拭目以待吧。
关于合作这是我第一次和电视台方面一起合作拍摄电影,在我出道的时候,我一直立志成为一个独立电影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我不能这么闭塞,特别是这次是一部围绕列车的电影,关于列车的纪录片肯定会对我的拍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以前,淀川长治先生就批评过罗西里尼和戈达尔,说他们即使再热爱电影,他们这种闭塞的想法肯定会对电影本身造成伤害。
我想这次和电视台方面的合作很可能成为我导演道路的一个新起点。
关于借鉴的确我在拍摄《步伐不停》是参见了很多日本老电影,小津先生的作品由于他的特殊性,我没有采用。
但是,成濑先生的作品中,对于“家”的拍摄,对于电影空间中的人物移动的掌控我都有过仔细的研究。
所以,我的处女作品《幻之光》就是完全按照成濑先生的思路来拍的。
但是,当时我给侯孝贤先生看的时候,他却说道:你的电影技术相当出色,但是你是不是在拍摄之前就全部把摄制脚本给确定好了,为什么不好好观察拍摄现场的一举一动后再做决定呢?
这句话对当时刚刚出道的我很大的刺激。
的确,事先准备好的摄制脚本就像侯先生所说的那样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我自身的发挥。
之后,我就按照侯先生的方法开始改变自己的思路。
到了《无人知晓》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能够很好的掌控摄制脚本了。
之后,到了《空气人形》拍摄的时候,侯先生的朋友李屏宾先生同样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和侯先生一样,李先生同样强调不要在拍摄前就决定机位,一定要好好注意演员的一举一动。
的确像他们说的那样,演员自身的感情同样是电影的一部分,当时,在现场我和李先生还是裴斗娜小姐互相探讨拍摄的过程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
对于电影的感想这个问题几乎每次都被提到,但是我一直回答不出,不好意思(笑)。
但是,这次我觉得我可以回答了。
在电影拍摄之后的第二天,我不经意的观察到孩子们在那里高兴的吃着饭,背着书包去上学,他们快乐的生活仍在延续。
这部电影只是从他们漫长的生活中捕捉到的些许片段,但是我真心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像影片中那样快乐的生活下去原载于《电影世界》,转载请注明简评是枝裕和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虽然自己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他身边的人都说自从他当了父亲之后,他变了很多。
在拍摄《无人知晓》的时候,主题和《奇迹》一样,都是孩子。
但当时他只想着“这是谁的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任何东西,所以,电影看上去冷冰冰的。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如果说《步伐不停》是向是枝裕和已逝的父母道别,那《奇迹》就是对孩子们的重新认识。
这次的孩子们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小学生,故事也和《无人知晓》完全不同,所有的视线都只对准了那些孩子,那些处于11-12岁之间神秘的孩子们.之所以说这些孩子们神秘,关键还是11-12岁这个年龄段。
这时的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对于整个社会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层,并没有被世俗所污染。
所以,他们的想法和其他人完全不同,非常值得探究。
而这次是枝裕和的探究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奇迹》这部电影绝对可以载入经典儿童电影的史册。
由于父亲为了成为音乐人,到处兼职,没有稳定的收入。
所以,母亲决定和其分居。
他们有两个孩子,而这两个孩子都非常希望4个人能够再一次重新一起生活。
虽然,表面上导演营造出了两个孩子都希望全家团聚的场景,但是,影片中的两场梦说明了其实孩子们早已无意识感觉到他们很难一起生活。
其中,哥哥的那场梦颇有韵味:家族4人非常高兴的坐在万博公园的草坪上休息着,但是一旁的工作人员居然正在解体“太阳之塔”,熟悉“太阳之塔”的朋友或许知道,“太阳之塔”对于日本民众而言已经成为一种信仰。
连信仰都没有了,这个梦可能实现吗?
其实,相较于天真纯朴的弟弟,哥哥还是有一定的想法的,但这种想法还只是停留在孩子层面。
故事里的那个奇迹说的是新建成的新干线,两辆电车第一次交错的时候,如果你看到了,就能达成任何愿望。
哥哥内心虽然很希望家庭团聚,但是他其实已经很清楚,家庭团聚的可能性甚至比樱岛大喷火还要小,于是无法自拔的哥哥陷入了自暴自弃的窘境。
他许下了樱岛大喷火摧毁鹿儿岛的愿望,因为这样的话,他的妈妈就不得不离开鹿儿岛,去和在熊本的父亲团聚。
这是多么可爱的想法,影片中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被是枝裕和完美的记录下来。
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仿佛让我们回到了《下一站,天国》的时刻,而孩子们的表演也和前几年那部《小猪教室》一样,给人一种真实感。
孩子们就这样为了属于自己的奇迹,踏上了征尘。
那个场景和美国著名儿童电影《伴我同行》一样,只是,这次在是枝裕和电影里的孩子们带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愿望,还包括了大人们的。
在那个能实现奇迹的地方,他们祈祷着,他们呐喊着,他们迷茫着。
但正是那一个个让他们挣扎的瞬间才能使他们真正的成长起来。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如何身心健康的成长一直困扰着各个家庭,这个时候如果出了点什么问题,很有可能影响到孩子们未来的生活。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还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去领会。
本片的题目虽然是《奇迹》,但是他的英文标题却是《I wish》,很显然这是是枝裕和的梦想,在他孩子出生之后,他很希望他的孩子能够一天天长大懂事。
因为孩子是属于未来的,未来有很多奇迹等着他们去创造。
和《空气人形》的时候一样,这次是枝裕和再一次引用了一首名诗《活着》,而且还是通过孩子口中读出的。
这里的意图非常明显,活着并不是奇迹,在你有限的人生中,寻找到自己的追求,探索到世界上各种事物的魅力。
那个瞬间的感受对于你的一生而言是值得回味的话,我想那就是属于你的奇迹。
此外,影片中孩子与老人之间的互动也非常耐人寻味。
一个代表着未来,一个则即将离开这个世间。
孩子从老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从开始对于老人的同情怜悯,到对于老人们的尊敬,孩子们无意识的感受到了这些老人们的魅力,虽然他们看似很普通,很寻常,但是他们的人生已经足够精彩。
就如友情出演本片的原田芳雄先生一样,在得知自己只有2年的余名后,原田芳雄先生仍然没有放弃,在他身上,奇迹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在此,笔者向前不久刚刚去世的原田芳雄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请您一路走好。
《奇迹》或许是是枝裕和导演人生路的新篇章,或许我们再也看不到类似《无人知晓》之类的是枝映画了。
不过,是枝裕和导演在《奇迹》之后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奇迹。
看着前田兄弟的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的未来充满着奇迹,即使遇到了3.11大地震这样的灾难,它们依旧能够前行。
这是一部为了纪念九州新干线开通而拍摄的专题电影,讲述的是因为父母离婚而分居两地的两个兄弟以及他们各自朋友共同发生的故事,一群孩子各自有着自己的愿望,听说两列新干线会车的时候会有出现奇迹,于是他们彼此努力,想去看见证奇迹,通过奇迹实现自己的愿望……
年幼的两兄弟航一和龙之介因父母离异分居两地。
父亲放不下音乐梦想,没有办法坚持一份正经工作,父母几次争吵无果后选择了分开。
航一随母亲回到娘家鹿儿岛,妈妈忙着找工作,外公经营一家和式糕点铺子,外婆热衷于学草裙舞。
鹿儿岛的空气里常年带着樱岛火山的火山灰。
晒好的衣服都要抖一抖,房间里也都得每天擦,不然就会蒙上一层灰。
在大阪长大的航一完全不能理解这个城市的人是怎样忍受这样的日子的,这让他更想回到以前一家人在大阪的时光。
弟弟龙之介则随父亲留在福冈,虽然生活偶尔困顿但充满欢声笑语。
乐队成员和龙之介玩成一片,看似不负责任的父亲也会为了孩子打零工到深夜补贴家用。
龙之介每天早晨都要到菜园里给自己种的蚕豆还有西红柿浇水。
回到房间做好便当之后,叫父亲起床,然后自己去上学。
龙之介很适应新环境。
虽然会想念母亲和哥哥,但是比起父母天天吵架的日子,他更喜欢现在的生活。
对于年幼的航一来说,父亲彻底的缺位,造成了他敏感且自卑的性格,有次老师上课要求调查父亲职业,这时有同学说 航一没有爸爸。
航一怯生生地站起来,缓慢地解释到:“我有,但我们现在不住一起。
”同学一句“航一没有爸爸”,让他想要一家四口团聚的梦想更强烈了。
那天晚上,航一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全家人一起在太阳塔公园聚餐,正在其乐融融之时,两个拆迁工打破了这份美好,航一上前阻止,但是爸妈和弟弟却无动于衷。
偶然地,外公在摩天轮上与航一谈及了“火山爆发”的故事。
外公的一句话提醒了航一,天真的航一便笃定:如果火山爆发,人们必须搬走,那么自己就可以和妈妈搬去爸爸那,一家四口就能团聚了。
航一非常高兴,认为看到了一家重聚的希望,他立刻和同学阿佑、阿真一起查地图,查出列车交错点。
阿佑也有着自己的梦想,他要和图书馆的老师幸知结婚。
阿真的梦想是能够成为厉害的棒球选手。
随后航一兴冲冲地打电话给弟弟,不料龙之介却显得不感兴趣。
龙之介不像哥哥那样留恋一家四口在大阪的生活,如今他过得相当不错,在班里有了不少新朋友,给老爸的演唱会打杂也很有意思。
航一给父亲打了电话,他问父亲,「我和妈妈对你来说是不是已经不再重要了」。
父亲对航一说,「与其担心父母的事,不如找到自己关心的事。
比如音乐,比如世界。
」航一沉默,似懂非懂。
航一决定抛开弟弟“单干”,和小佐小真一道认真地构想起“奇迹计划”。
与此同时,在同班的惠美、廉斗和环奈的劝说下,龙之介也改变了态度,他打电话向哥哥道歉,表示要加入奇迹计划。
环奈希望能宽松学习,学校没有作业,要是能轻而易举、不用努力画出好看的画来更好;廉斗想要有更多的陀螺,把它们改装成世界上最强的战士;惠美希望能赢过一样想当演员的祐奈;龙之介想变成假面超人也想开超级跑车。
他们一起在地图上查出辆车交会的地点在熊本。
七个孩子为了筹集见证“奇迹”之旅的资金,把零花钱凑在一块儿远远不够,他们去自动贩卖机底下捡零钱、卖漫画书、卖奥特曼模型;卖掉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漫画书,放弃买新的演出服,航一甚至拿出了本该交到游泳班的学费。
为了天黑前抵达熊本,集体装病从学校早退。
医务室的青木老师教他们如何摩擦体温计,让他们的体温骤升,外公配合地来学校接航一。
航一做了周密的准备,画了一幅火山爆发的图,时刻祈祷着,仔细研究行车路线,叫上外公协助逃学,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两兄弟带上相约小伙伴一起前往汇合点。
航一带着他的两个朋友,龙之介带着他的三个朋友。
他们终于见到了,并到了新干线附近。
他们准备到一个超市顶上看燕和樱的相遇,可是位置却不够高。
此时意外却发生了,一个小朋友走丢了,遇到了路上的警察。
他们找到了他,可是却不能告诉警察他们的计划。
叫做惠美的女孩装作旁边老奶奶的外孙女。
好心的奶奶和爷爷让他们留宿了一晚上,独生女儿离家出走,老夫妻孤独相伴。
听到孩子们这个奇异的探险计划,他们不仅没有劝他们回家,反而积极地帮助孩子们寻找最佳观看位置,并开车将他们送到了目标位置。
他们把自己的愿望都写在了一条毛巾上,绑在木棍上,当做一面旗子。
有的希望自己的小狗弹子可以活过来,有的希望成为一个演员,有的想跑得更快,航一想一家四口团聚,龙之介想爸爸一直可以写出好作品。
最终,孩子们的愿望在列车交汇的一瞬间都改变了,脱口而出的愿望才是发自内心的愿望。
环奈:“我要变得更会画画!
”环奈在说出“想要变得更会画画”后,又喊道“希望老奶奶能够幸福。
”老奶奶远方的女儿也一定能感受到老人的思念吧?
惠美:“我要成为女演员!
”
廉斗:“我要跑得更快!
”
小真:“弹珠(小真的狗),起死回生吧!
”小真抱着小狗的尸体,“我不当棒球手了,请让弹珠复活吧。
”哪怕用最珍贵的东西做交换,弹珠你会回到我身边的对吗?
小佐:“爸爸,不要再玩小钢珠了!
”小佐连幸子老师的名字都没有叫出来,却喊出了“爸爸不要再玩小钢珠了”。
这样的话,妹妹就不会再寂寞了吧?
龙之介:“爸爸的乐队能大卖!
”龙之介并没有听哥哥之前在电话里的叮嘱喊出希望火山爆发之类的话。
“我的愿望就是能够实现哥哥的愿望。
也希望爸爸的乐队专辑大卖”。
航一的愿望一直是:火山爆发,鹿儿岛变得无法住人。
这样他和妈妈可以搬回福冈,一家四口就能团聚。
而此刻,他沉默了。
就在列车交汇前,是枝裕和用蒙太奇闪回了一系列的生活碎片。
(没有了呼吸的小狗阿珠)
(外公做的山药糕)
(拍去肩头的火山灰)
(装病溜出学校而作假的体温)
(弟弟龙之介种下的种子发芽生长)
(哥哥航一在列车站看见的一家四口)
(弟弟龙之介不再讨厌吃菠菜)
(最爱吃的薯片渣)
(被咬了一口的雪糕) 列车站台的叔叔曾说:
爸爸曾说:
平淡的生活承载着如此多伙伴们的心愿,还有闪烁的红绿灯昏黄的轨道来来往往的人过耳的风飘落而下的火山灰粼粼的云朵夏日的雪糕摇曳的花……
航一最后没有说出自己的心愿,因为他的心愿此刻或许已经圆满。
火山不会爆发,火山灰依旧时而单薄时而厚重的覆了一层。
他跟弟弟说:“比起家人,我还是选择了世界吧。
”
回到家,爸爸的乐队接到了邀请,要成为当红乐队了。
龙之介说,你们要感谢我哦。
龙之介问爸爸,世界是什么?
航一回到了家,告诉外公,我把轻羮带给龙之介了。
爷爷问,他是怎么评价的?
航一说,他还小呢
从隧道回来的过程中,旁边有一块儿小坟墓。
惠美想去东京尝试成为女演员,之前留宿他们的老夫妇让她深受感触,回家后她告诉妈妈,如果成功了,她会经常回家。
“没有爸爸”谁会希望自己没有爸爸呢?
可老师的问法实在冷酷又残忍小学二三年级布置作文 题目叫“我的爸爸”当时的我手足无措 无从下笔 妈妈跟我说你就直说父母离异……七八岁的我很听话的写上了一段完完整整阐述自己家庭背景的话第二天被老师叫去办公室 一群主科老师们带着好奇的眼神问我:“我都没想到你家长竟然离婚了?
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你妈妈现在有再婚么?
你有叔叔么?
你叔叔干什么的啊?
他对你好么?
你叫他叔叔还是爸爸啊?
”这些老师似乎在关心我 可这种解剖式关心无异于拿着锋利直刀做心脏病手术的医生【我好爱电影每一帧都溢满了的生活感】夏日凉风 章鱼小丸 酸甜牛奶 大口吃肉 淡紫波斯菊 黄昏铁轨 夜间酒香 泳池水花 紫霞纱裙 原始滤镜【我好爱电影每一瞬都流出来了的声音】踢哒踢哒的脚步声 哗啦哗啦的流水声 簌簌拉拉的塑料袋声 隧道里的空灵回音 咯叽咯叽的笑声 淅淅沥沥的雨水声 带牙膏沫的唰唰漱口声 列车驶过的哐哐声 夏夜虫鸣的嗡嗡声【孩童呐喊着心之所向 我真实地起了鸡皮疙瘩】最想实现愿望的哥哥没有许愿最没有愿望的弟弟许下了愿望这些愿望恐怕都不能实现 他们所期望的奇迹也没有发生 火山没有爆发 父母没有复合 但哥哥选择了世界 世界还在 世界上的每份活着即是奇迹“因为活着 所以就得把能量时不时地爆发出来”“所以我要很努力地过得快乐”“今天不会再积灰了”(我好想吃轻羹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段破败的婚姻,让两个尚未成年的好兄弟天各一边。
哥哥航一(前田航基 饰)随母亲大迫希美(大塚寧々 饰)回到位于鹿儿岛的外婆家,弟弟龙之介(前田旺志郎 饰)则和追寻音乐梦想的“废柴”父亲木南健次(小田切让 饰)在福冈居住。
兄弟俩有了各自的朋友圈,父母也似乎渐渐安定下来。
可 是,他们无论如何还是希望重新聚在一起。
鹿儿岛开往福冈的新干线“燕”和福冈开往鹿儿岛的“樱”号途中会有一次短暂的交汇,传说这时许下心中愿望的话,奇迹就会降临。
晴朗的一天,两兄弟各自带着朋友朝着心中的奇迹之地出发……本片荣获第26届高崎电影节最佳新人男演员奖(前田兄弟)和最佳新人女演员奖(内田伽羅)。
冰棍、薯片渣、外公做的米糕、一次荒唐的远行,这些东西让童年变得具体,也承载了童年的记忆。
侯孝贤和小津可以融合么?是枝裕和用一个命题作文的方式告诉大家:当然不能!
不行 太无聊 看不下去
“独立”的意思就是还要继续努力
那隻狗的死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殘酷的向七個孩子揭示了:大人為什麼不隨他們齊來許願?因為大人知道,孩子希冀的奇蹟(畫畫更好,跳舞更棒)只不過是青春的另一種可能,大人希冀的奇蹟卻正是回到青春試圖重來的絕境。察不察覺這種差距,才是長大與否的準基。
哥哥你也太哥哥了,相比之下你们成年人弱爆了
不知道为什么分这么高
这可是命题作文啊命题作文啊命题作文啊⋯⋯是枝欲和对小细节的把握,还有家人之间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爱,简直太惊人了。温柔的完全击倒了我,看哭了⋯⋯⋯⋯还有就是这种看上去什么也没发生,但是主要人物又在整个过程里得到了一些转变的故事,在他手里怎么就那么轻而易举呢。。。
总是在不经意间有些感动.
@SIFF上海影城 是枝裕和的point是拿一颗无染的童心去面对一个扭曲的社会,风平浪静的底下是死寂的心灵,因为小朋友们总是需要团结起来再造一片天地来满足自己对开心的渴求,而大人们总是站在边界的另一边。小朋友们结伴JR出逃的情节实在是经典又老套,出格的配乐和讨好的童趣至多使之看起来像是小品。
充满童趣的可爱故事。我们当然知道新干线列车相遇时许愿没有任何用处,但孩子们就是愿意相信这种不切实际的奇迹,并愿意想尽办去熊本等待列车相遇时许愿,这大概就是童年的美好之处吧!
最感動的感動,是這種不知不覺間的感動。
!看!不!下!去!
这无法分辨真伪的世界,带上超负荷的心脏,上路吧,去祈祷一个情理中的奇迹。
小小的温暖的奇迹。。兄弟俩演得真好。。。麻酱老师又打酱油了。。。真想吃那个轻羹啊。。。。
兩兄弟演的很不錯 這種一群小朋友去許願的片子我還是很買帳的 從日本回來之後 覺得是枝裕和的電影完完全全就是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日本的印象 安靜緩慢又有小躁動的夏天 最後還是想說瑪薩米你又不是保健室老師對學生放電假笑帶膠布?!片子里好多梗 好樂呵~四星半
要不是露露推荐,我绝对不会看完这个片子。叙述冗长,平淡却压抑。豆瓣评分高,我觉得是因为是外国片,豆瓣评价的特色。
远看是温馨的兄弟亲子故事,近看其实是九州新干线的开通广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真到许愿的一刻,大家就许了不同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