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第一集。。。
真心感觉这部剧完全就是来黑医生用的。。。
什么叫门门没过也能上临床?
我也是看得醉了。。。
反正话不多说不黑不吹随手吐槽一下第一集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0:0010:00 1、片头那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如有巧合,纯属做梦?
赵导好算计啊。。。
提前说了这句话堵住了一大堆医生悠悠之口,你说我这部剧类似手撕鬼子?
都是巧合好嘛!
2、1:57 带手套露出那么多我也是醉了。。。
你以为这是拍黄色小电影嘛?
要露出那么多干嘛?
3、2:05 给不消毒点个赞 都说了是学沫所以基础都不会,这点上拍的挺不错的,这句台词我相信赵导肯定是花心思了。。。
4、抽脑脊液那段。。
没有回抽 动手之前未检查工具 消毒方向是对了 消毒范围不对 技能月考!
你家研究生技能还能月月考?
月月考居然还能不会?
脱口罩方式也不对吧5、哈哈你家医院研究生是没方向的?
还大礼堂分科你家导师呢23310:0020:001、13:59 所以说这剧的赞助商是怡宝?
仔细回忆一下好像赵导说不准这两年真就是为了广告费而拍的电视剧吧?
2、14:07 这个穿衣服方式是GA还是ER?
为什么感觉好熟悉?
3、15:47 赵导肯定看过大门未知子了那个领导长得好像海老原教授。。。
走路还学不像2333。。
还学日剧里面的鞠躬!
4、16:29 没人带帽子?
好蛋疼。。。
而且插管速度没这么慢吧。。
手还在那抖霍作死呢。。。
还要领导说做什么才做。。。
明明这个级别的住院应该已经很熟悉流程了嘛。。。
5:、别在医疗剧里动不动就肾上腺素了好嘛。。。
肾上腺素累不累啊。。。
群演笑场了!!!
群演笑场了!!!
笑着冲进来看的我也笑了。。。
6、刚才还没前奏了 就一下子到室颤了?
这个升级有点快嘛。。。
而且过敏性休克都给药 室颤就不给药?
7、DPI是什么东西?
不是焦耳么?
可能是北京那边医院的科技太先进了吧反正我是没用到过360J的程度啦。。。
8、合着你们6 7个人花了半小时时间就给一个病人看病? 怪不得人家说北京医疗资源缺乏呢。。。
还用人提醒。。。
这是惹医闹嘛。。
9、20:00 群演!!!
你老公死了你还在笑!!
你还在笑!!!
这是觉得老公死了可以去分家产了嘛!!!
我觉得我受打击了,之前看过心术。
忍不住会拿他和国外的一些医疗片子作比较,觉得还是有差距,还感觉有点遗憾。
但是相信还可以更好的。
可是这部青年医生叫我彻底无语了……身为医疗剧。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难道不是他们的工作日常么?
为什么连最基本的医疗知识都不具备?
难道连个医疗顾问都没有么?
里面的诸如药剂的使用,急诊步骤,等等全部错了,更别提医院的规章制度,细节一堆.........剧中漏洞都得像筛子,补都补不过来。
只能说赵大爷应该是没拍过此类剧本,但是我个人真切希望有志导演在拍摄某些行业题材之前先把基本功课做好,不然,劳民伤财不说,自己的声望也会受损,最起码下回再有赵大爷的片子上来,我也要考虑一下才能决定看还是不看了。
身边好多人说这部电视剧不好看,可是我觉得还行啊。
我不懂医,所以里面犯没犯医学上的错误我不知道,至少我知道室颤是个什么东西了。
有人说里面搞对象的不务正业的太多了,可是现在哪部电视剧不这样啊?
有主线就得有次要的线索啊。
里边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医患关系,这也是在医生与患者之间不信任的时候通过影视手段为部分医生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大家是要互相理解的嘛。
演员超多!
估计这也是赵宝刚的号召力!
王阳终于有个稍微正面点的角色,为他感到高兴!
杜淳又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没新意。
其他人演技上没什么突破,但还算可以。
群众演员的演技已经可圈可点了,我很满意。
那个妈妈得宫颈癌的内蒙小姑娘的演技我尤其喜欢。
广告特别多,所以最终给四星。
黑框眼镜泛滥的《青年医生》我看过了,一部洋洋洒洒家长里短的医疗剧。
据说其中的病例都是真实的故事,有些桥段也的确挺感人的。
但是50集也真是长了,看着挺累人的,剧情也太拖拉了,感情方面也是看的人不痛不痒的。
现在的电视剧真是越拍越长,动不动就要扯那么多集,真是受不了。
从一开始就可以数广告植入了,矿泉水,洗面露,鸡尾酒,牛奶,相宜本草,善存等等,浓浓的商业味。
演员方面有很多友情客串,于娜,文章,霍思燕,杜淳,王子文,姚笛,孙红雷,马苏,陈赫等等,我知道名字的都写上了,其他不知道名字的都归为等等吧。
总而言之赵导的剧是大不如从前的好看了。
我最近老是在找戏看,十分剧荒啊!!!
我想电视剧呢?
就是经历一种情感,而不太倚重思考的生活。
我们除了工作、学习(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种理性的生活),还需要一种情感生活。
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就是一种最完美的情感生活。
但是我并不是,也不太能常这样做的。
所以对我来说,看看电视剧就是经常的情感生活了。
我感觉这是最简单,最便捷的情感生活了吧。
赵导的戏我看过几部,而且都觉得挺好。
所以当我在逛爱奇艺的时候,发现青年医生这部戏,真真是极好的。
因为我看戏,就是经历一种情感,所以剧中的医学漏洞、广告泛滥我也就不太关注,或者刻意忽略了。
这部戏我现在想到的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关于“爱的能力”。
在我看来这部剧中人物大多数人都缺乏爱的能力。
最明显的就是欧阳和沈青川!
他们两个人从一开始到最后,对于欧阳来说,除了美好的初恋,其余的种种选择可以说都并不是因为对于沈青川的爱而做出的;对于沈青川来说,我体会到的是,他只是在死亡中觉察到了爱的需要,但是他并没有学会爱的能力,他仍然只是一个爱的初学者。
还有一对就是赵冲和艾小天,我想在剧的最后他们也还没有体识到自己的爱吧。
这种不体识和不认知,对于这对活宝来说,真是一种童话中的可爱人生。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还在爱的这条道路上学习着,这滋味与生活中慢慢弥漫。
其实还有像王博、裘院长、李主任这些人也都在爱的道路经历挫折,打转,也在学习着。
爱并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事物,她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
也并不是人人都具有爱的能力,或者每个人爱的能力也有好有坏。
我们需要去学习,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来说,我们所拥有的爱的能力都是不及格的,你要在你的生活中学会爱和被爱。
在青年医生这部戏中,有一点我还想提到。
那就是我们不能把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消费关系、金钱关系。
患者提供money,医生提供service!!!
这是一种扭曲的关系,是市场化下最大的误会和错误!!!
医生有职业操守,而患者则应心怀感恩。
这样或许在病痛和死亡之间还会有生命的美好。
最后吐槽一下,程俊的表情,我发现他在这部戏里老是抽抽,一会儿嘴抽抽,一会儿脸抽抽,一会儿眼也抽抽。
周末无事,闲着重看《青年医生》。
十年了,依然觉得这是一部真实感人的好剧!
每个主要角色都演的非常棒,任重、王阳,张俪,张佳宁,杜江,周放等的演技确实令人信服,特别是任重和王阳演技有老戏骨的风范。
豆瓣上的人真该反思一下自己,真不该有这样低的评分。
赵宝刚导演的戏大多数还是很好的,能够对年轻人的三观起到指引作用,提供了很多正确的价值观!
每一部医疗剧如果细究里面的医疗细节的话,都能找出不少的不符合现实的东西,个人觉得不必过于计较这些。
一部剧重要的是剧情和演出以及能带来的社会意义,相对于这些来说,其余都是次要的。
这类的剧越多,对未来更好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好!
明显这部电视剧适应了当下的医患关系不良的环境下,里面其实还是大部分在描述了医生的种种辛苦及不易,医生的敬业及工作态度;看过后觉得特别能够理解医生的工作,有些冲动觉得下辈子也想当医生救人帮助病人 ;当看到患者病种来到了医院,患者家属焦急的心态,医生快速准备的判断,医生救治患者的效率,心脏停止无数次心脏的按压,大夫对于患者家属的劝慰与安抚,表达了一个多么尽职尽责的白衣天使;回到现实情况,当下的医生是否可以这样对待患者,对待患者家属;如果每一个大夫都有这样的责任心,正视医生的工作职责,工作态度还有医患不信任吗;医院不是为了赚钱,医院只是为了救死扶伤,那么现在医院医生是怎么做的?
初来匝道的医生满腔热血救死扶伤,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医生并不是理想中的状态,每个医生每个诊室每个科每个月都有 业绩的压力?
压力是什么?
死亡率?
医院的收入?
你再每个病人身上得到了多少收入?
如何让一个病人能够去更多的诊室去做检查,从一个患者身上得到更多的收入;病终于做出诊断了,医生开药了,给患者开的药是从没听说过的药,价格很贵的药,医生从这个药上拿到很多回扣的药.....;所有的患者,所有的家属都与病情和治疗一无所知,我们是完全百分之百的信任医生;但是从医生得到的反馈却是相反。
希望通过这个电视剧能够让所有的医生能够正视自己的责任,自己的工作态度;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把希望寄托于白衣天使,希望你们不会辜负信任你们的每一个人。
技术能救命,沟通能救心,责任大于一切
《青年医生》里都是些俊男美女、豪车豪宅,让人觉得医生不再是苦逼一族,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凭什么医生就要过紧紧巴巴的生活捏?
剧中确实多处刻意表现出了力挺正能量和批判社会丑恶现象的情节。
然而,这部剧也传递出了危险的,甚至是病态的价值观,是需要每一个医疗行业内人士警醒的。
至于说什么9%的生理盐 水,和多少毫升甲强龙的医疗错误,不少人纠结在此,其实那根本无关大局,只是细节不严谨而已。
但是真正的大问题,到今天为止,Dr.2都没有看到有人撰文指出,于是我强忍呕吐感,坚持一周,跳跃看至恶俗圆满的大结局后,实在憋不住了!
第一方面:刻意制造的巨大“情节硬伤”,根本无解。
(1)比如上来就浓墨重彩地展现一个破实习生,赵冲是个学神,什么一看就会,考试时故意装学沫,整天八卦扯淡,可是到了医院后就能处理各种医疗急症,车祸脾破裂会急救,外科和急诊也能轻松搞定,这根本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医学跟别的学科不一样,除了理论庞杂之外还需要大量实践和动手操作,一点都没有办法速成,而且不可能出现无师自通,不学就会的天才。
这不像爱因斯坦20岁就做了大学物理教授,高斯年纪轻轻,数学水平就能超过他的导师。
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之前,没有毕业的医学生基本上属于什么都不会的状态,也不可能见过各种创伤和急救等情况。
用剧中的情节,除了应付考试,赵冲大部分时间都去写他那个恶俗的网络文学去了,那么怎么可能见过复杂临床病患,怎么就居然会处理了呢?
而且即使看过别人的处理步骤,跟自己亲自处理也是完全两回事,需 要一点点地实践积累。
因此剧中故意展现这样一个扯淡的人物形象是很容易误导人的。
尤其很多的医学生在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刚学完内科、外科和专科,总是信心满满、自我感觉良好,有时候会刻意放大自己某一个案例的判断准确性,而导致非常危险的骄傲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实习生最常出现医疗差错,甚至事故的原因。
所 以,谦虚谨慎和尊重客观才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倡导的价值观。
(2)一般实习生的轮转是有严格计划和轮转科目的,急诊科确实也是需要轮转的,一般为一个月,最多两个月。
剧中3名实习生都把住院总医师的半年任期轮完了一遍,居然又轮一遍还没走,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医院科室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的,否则其他实习生怎么办,如何转动?
整个教学医院为了你们三个混娱乐圈拍电视剧的,连正常医疗教学也不搞了是吧,所以这个为了推动剧情的SB情节,说明了它就是一个医疗扯蛋剧!
(3)在处理急诊的医疗纠纷时,作为一个实习生,水平是绝对比较低的,根本是不能发言的,而且不在于说什么,是否有道理,而是发言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
当上级医生在处理医患纠纷的时候,奇葩实习生自说自话跑去跟患者沟通,对患者表达歉意,还给患者送苹果等2B行为,居然剧中还鼓励,这彻底展现了编导脑残 的价值观!
无论从内部协调性角度,还是对患者负责的角度来说,一个啥都不懂(除了装B),根本不是医生的学生怎能如此鲁莽与狗血呢,这在临床实践中必然会 增加很多矛盾。
(4)医疗一定应遵循分级诊疗的常规和遵守基本医师法规。
剧中讲到由奇葩实习生给拾荒老人做手术,手术完了还不收老人钱,这种行为是标准违规,甚至违法的。
第一,实习生在没有执业医师指导的前提下,就对患者独立进行手术,这是标准的非法行医,我们先不论他把患者治好还是治坏了,仅仅从程序上就是不合规的。
而且我们还不能因为这件事情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就去宣扬它,这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价值观。
第二,你凭什么能断定他就是普通外科脓肿呢,一个实习生到底懂得几个问题?
如果是真菌感染呢,结核呢,或者艾滋病晚期呢?
事实上临床不少晚期性病患者就是社会最底层的老年男性,从医10年,Dr.2见过不少。
那么不做检查确诊,盲目手术,术后不用针对性药物控制,万一导致他感染扩散,出现严重后果怎么办?
至少需要排除性诊断之后才能做吧,尤其对一个长期慢性感染的老年患者要特别慎重!
第三,凭什么医院收费与否由你一个奇葩实习生来决定,就算做慈善,也至少应该向科主任或医务科说明吧,国家的资源和财物,难道由你个人去买好吗?
还被剧中脑残编导树立为榜样,我不明白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医疗免费就值得宣扬吗?
那会不会干扰正常医疗秩序,而且显然没有医疗文书和收费等凭证,也不可能有知情同 意书,如果出现医疗事故,标准的需要判刑的节奏!
(5)《青年医生》故意做作地去展现人文关怀,人物大部分都是富二代,作为一个实习生,想干嘛就干嘛。
三个实习生和有些医生整天不干正事,到处乱窜,跟患者胡说八道,与同事不停地八卦。
折射出来的价值观,真是令人堪忧!
而且医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每个医务人员至少要看100多本书,还要临床实践,就算这样学个五年十年,还是会有无数不懂的东西,这些整天扯淡的奇葩实习三人组,不去学习却整天什么都会?
剧中还讲到主任、老师居然还总是顺着实习生,迁就不守纪律的行为,如果真的这样去做,那么整个医教科研怎么管理?
我们都是从实习生过来的,实习生的管理相 对是比较严格的,尤其医生培养,这是对生命负责的一个职业,一定要靠真才实学的,而真才实学绝对不是靠在网上写写小说,脑残八卦就能提高的,而是要靠扎扎实实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第二方面:人员关系处理不当。
关于医生和病人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同事之间的一些狗血情节,该剧编导总认为:如果产生了一种超友谊、超正常的关系是好事,甚至会引为美谈,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价值观啊!
首先按照希波克拉底医生宣言,凡我医者,都要一心只为病家谋福利,不能有任何超出此范围之外的行为。
患者面对医生时,由于出现在巨大困 境中,在其最无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严重依赖心理,甚至某些微妙的情感,这个是事实,也符合心理学原理。
但是医生绝对不准,也不应该和患者发生任何不恰当的情感或者私人交往,这是严重违背医生职业操守和伦理原则的,别人不懂,医生必须懂,否则根本不配做医生!
同样对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师德和教育实践来说,处理师生恋的这个问题,是要非常谨慎的,否则很容易走偏,三观尽毁。
极端来说,农村18岁就结婚 了,难道高中老师就能追高中学生了吗?
你想想看,学生年轻冲动,又是盲目不懂事的,老师却很有经验,而且拥有光环或者支配地位,他能够创造很多的机会,诱导学生,如果这样可以被鼓励的话,那么从整个社会宏观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有些东西、有些价值观是不应该被鼓励的,只能说是有这些现象存在而已。
当然从 编导的角度讲,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演员、增加戏剧冲突,提高收视率,他会搞这种潜规则。
第三方面:任意拔高,价值观扭曲。
赵冲,不管他是装作很差,还是实际很差,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他是不可能留校的。
因为这个是需要公示,相对比较公平,即使给自己的失败找了很多理由,所谓基层能让患者知道很多医学常识,避免来急诊受苦,实际上这完全是扯淡。
第一,不管任何的年代,不管怎么去管理,最后人类疾病的转归都是一样的,急诊的业务量也 是不会减少的。
第二,患者教育是一件非常长期艰巨复杂的事情,何况有的人你怎么教育都是白扯,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赵冲要去社区医院工作,只是不符合留校标准,而且社区医院不忙,可以接着写脑残网络小说,逃避挑战,这是一种正常的选择,没有必要上升到某一种高度,有点任意拔高的嫌疑,病态扭曲!
还有一男一女两个护士晚上故意穿着白大褂,带着护士帽,特意在医院大门口烧纸,还让所有人都一眼看出来,他们是医护人员,展现人文情怀,然后还被肯定!
另外那个17岁脑膜炎少女,颅脑重度受损长期昏迷,前一刻医生检查还瞳孔无反应,足底反射引不出,然而10秒钟后自己就能坐起来,听懂人话,居然还能走两 步,你这是拍港台鬼片呢?
还是医疗剧啊?
总之,硬伤无数,惨不忍赌,情节恶俗,但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还是价值观哎!
(作者:Dr.2愿意与Dr.2交流的请加微信号:1340603421)
这是一部结合当下都市剧所有必备剧情的连续剧,生死离别,医闹,相亲,心灵鸡汤,励志,婆媳,幽默。
个人不得不承认这部戏有时很还是挺触碰泪点,剧情紧凑不拖沓,演员表演自然,各方面剧情既符合实际又符合电视剧所需要的社会缩影,这部剧也反应了目前中国医疗体制的不足所导致出的问题,同时也体现出社会大多数群众百姓对于医学,医院,医生的误解,对于一些新的问题确实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对于在社会宣传“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对于医学的追求与突破的挑战等,对我们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或者改善有很好提醒作用。
结局也还是令人满意。
医患类的电视剧值得提倡,减少一些仅仅宣传精神与意识的局对于国民心理有很好的舒缓作用,医患类的电视剧还能潜移默化的给观众输出医疗常识。
接下来需要吐槽一下,里面的广告,牛啊,似乎导演很想自然的把广告自然融入,可是还是另观众会有很唐突和突兀的感觉,这联想产品,牛奶,健康产品,酒等的logo,镜头停留太久,估计导演被投资商赞助商施加压力。
另一方面,这个有点片面的把医生的正面能量过度化,总是医生委屈,虽然患者哭,我个人觉得把医生拍得太高大上,患者总是误会医生。
还有剧情交代不够全面完整,有不少情节会有脱节没交代清楚,具体还是不点出哪里不完整。
总体来说这部连续剧还是不错,值得看一轮。
作为一个观众,还有不少可以指指点点。
但是暂时先这样,有想说的时候再说。
最近一直在追赵宝刚新导的剧青年医生,讲的是几个青年医生在行医道路上追求梦想与成长的故事。
虽然这部片子被诟病植入广告过多,被吐槽不够专业。
但是我认为在阐述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社会问题这方面,赵导一直都走在了前列,起码比起生产雷剧的某些导演要强出许多了。
不谈医患关系,这部作品在很多小故事中展现了疾病中的爱情,在疾病中,有些人勇敢爱了,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后悔;有些人却失踪了,他们无法面对患病的爱人而选择离开;有些人因为得知自己生病而不愿联系对方;也有些人因为知道自己时间不多而选择在一起。
生活是残酷的,你不知道疾病什么时候会敲开你的门,不知道何时它会如暴风咒语般降临,击溃你的防线,带走你的生命。
剧中有几段爱情感人至深,人们在疾病面前对爱的选择各有不同,但正是各种不同展现了人性的不同,组成了完整的世界。
第一段是美凤和吴雨生的爱情。
美凤因为追求昆曲梦想离婚到北京发展,时运不济,生活得不好又得了白血病。
吴雨生为了不阻碍美凤的梦想直远远的关注她,不敢找她。
直到最后美凤重病想见吴雨生最后一面,吴雨生却出了车祸,没有实现美凤最后的心愿。
人生何必太执着,有些时候,过分的执着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好,倘若美凤不过于执着她的梦想,她和吴雨生的生活可能不会如此困顿,也就没有那么多遗憾了。
另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年纪轻轻得了胃癌一期的小女孩吕薇和只认识了四个月的男友冯磊的故事。
吕薇的父母早年离婚又各自结婚,多年不联系了。
她的男友开了个小公司,虽然挣点小钱,但是钱挣得很辛苦。
住院期间,冯磊对吕薇照顾的无微不至,在医生的追问下,吕薇告诉他和男友只好了四个月。
而在医生问冯磊他万一以后和吕薇分手了,这钱不就白付出了么?
冯磊的答案相信感动的不止我一个,他说即便日后分手,那么自己曾经轰轰烈烈、真挚的爱过,爱是不能计较付出多少的。
之后,冯磊突然失踪了,电话也打不通,吕薇觉得他可能走了,于是决定放弃治疗。
在医生的劝说之下,吕薇同意再等一天,而就在这时,冯磊抱着一大盒子钱出现在医院,吕薇跑过去,钱撒了一地,是那种零散的钱。
这大概就是真爱吧,爱是不计回报的真心付出,是在疾病过程中的不离不弃,是为了爱努力奔波,是即使会失去也勇敢坚信。
最后一段是姚笛饰演的白血病女患者夏可欣,结婚前几周白血病复发。
未婚夫得知后无法接受而选择消失。
夏可欣是一个善良、真诚的女孩,她对每个追她的人都说了自己曾得过白血病,并且有可能复发,而他的未婚夫当时并没有因此离开她。
人可能都这样吧,听到和实际发生还是不一样,没有人清楚自己的承受力究竟有多少,是更爱自己还是更爱他人。
并不是说这样做不对,毕竟爱情到最后变成婚姻,两个人要相守一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
你爱她,可以选择和白血病复发活不了多久的她在一起度过最后的人生;你爱她,但你更爱自己,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选择保护自己。
这可能就是人生,它给了你无数个选择,如何选择还得看你自己。
疾病比金钱更好的充当了爱的试金石,金钱可以千金散尽还复来,但疾病带走的健康可能一去不复返。
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而烦恼,有人需要终身服药,有人可能一辈子要不了孩子,有人因患了疾病需要终身护理。
我钦佩那些在疾病面前,对爱人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的那些人,他们是生活得勇者,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并承担任何结果,即使生活艰辛,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同时,我也理解那些消失的人们,他们无法想象日后的生活,不想艰辛度日,即使不离开,也不能带给爱人幸福,可能一时是种解脱,但是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真的不会存在遗憾吗?
没有人有权利指责离开的那些人,因为你不在那个位置,体会不到那种痛苦。
赵导的剧总是这样,他把问题提出来,抛给大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引起社会的关注、反思,直面社会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
屎一样的东西
剧情有点像写流水账,其实内容精简到30集都可以。还有,里面植入的产品,随便数数就有10种啊,每集都要来个几次广告啊!ps.王博简直就是闷骚搞笑担当啊!
看男神就好。还有文章啊~~~
青年医生的爱情故事…醉了
陪母上大人刷一遍
这家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好轻闲啊!和平时没有提前半个月预约,去医院基本看不见医生的状况完全不同
我觉得还挺好看的阿……
2014-11-18 又把主题曲听了一遍之后。看过好久了,却一直留在“在看”里。沈青川(终于想起这男的名字了,错,是又看到)最后的理性很怪。好像是为了凑剧情。 生活就该是这样。遇见赵冲这样的男人就嫁了吧。喜欢任重这样的射手座。
赵宝刚,没救了
哈哈哈 没见过这么瞎的医学剧 专业不专业的问题就不说了 每次都一群医生围着一个病人 每个医生说话都跟慈善家心理专家似的 真是闲的啊
男二头上绿油油的
论演技,实在太假,论剧情,太煽情,八卦和丈母娘扯出的50集,可素,因为是赵宝刚的戏,就是要这样看完阿。。
看过2.5遍,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医生题材的片子。学到了很多医学常识,并且真心敬佩我们的白衣天使们。
急诊室传不完的八卦,植不完的广告,耍不完的臭贫,演不完的假温情也是够了。
这部剧,前49集女主都和男二在一起,为什么突然就转变了?赵冲和小天这条线还是挺搞笑的。泪点也是不少的。别的,就那样吧
我对张俪印象很深刻
真的比《心术》差太多了 只有任重比较招人稀罕 其他男女都没啥魅力
哇,我小时候在电视上面看的,觉得还挺好看的。当时好像是第一次认识杜江,觉得这个人眼睛好大呀,还觉得女主(张俪)真好看。
演的很呆,看评论说不专业,但是搞笑。追着看了好几集,发现很有剧情,还感人,赵宝刚就是赵宝刚。排除掉赵冲的演技和广告,这剧集完全可以四颗星,某些豆瓣的人就少装点比。
拍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