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室友一起看的这部片,她全程蒙着眼睛透过手掌下的缝隙看字幕,一边催我解说剧情。
“玛丽姐的眼球掉在咖啡里了”,“问他是不是不喜欢自己的咖啡”……“陈小春吓得猛喝了一口哈哈哈哈哈”……“哎呀不恐怖,你放手!
”……“哈哈哈哈哈哈想救人都找不到他在哪”就这样在我哈哈哈哈哈的笑声中,室友蒙着眼睛陪我看完了这部剧。
虽然被称作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但我小时候没有看过,而长大后的我对恐怖片,百无禁忌,来者不拒,甚至饶有趣味地开始分析起恐怖片的剧情。
昨天室友吓得不行,要和我睡。
睡前我还在和她叨叨,这栋大楼估计很早以前被什么无良法师给做法了,因为九这个数字,在道家中是极数,也就是最大的数字。
所以绝不可能是巧合正好巧合到九这个数字。
而这部片子里只出现过一个法师,这个法师奇怪的点在于,他和冯德伦说,陈小春的问题可能比他说的阿珊还要严重,但最后是,陈小春啥事儿没有,是个温情part;而冯德伦直接寄了。
有两次,一次是他去陈小春家里找陈小春;一次是冯德伦电话给他,他说在外办法事。
这两次,他都没有去办公楼。
他如果真的要救陈小春,为什么不去办公楼呢?
他又是不是真的没看出来冯德伦才是有危险的那个人?
他能明确说出“鬼最会撒谎”,但又对冯德伦转述的,“阿珊被鬼缠上,鬼想要她做自己的替身”而深信不疑。
鬼会那么直白说自己想要别人做替身吗?
就连芭姐,我都是最后才知道,原来她也是鬼,莫文蔚是第八个,而不是第九个。
那么这个法师就很奇怪了,我更相信,他对于那栋大楼一定不是简单的有听闻而已,可能知道更多的内幕,或者他自己也掺了一脚。
对这部老恐怖片分析那么多的我好像是有点奇怪,但这部片子的逻辑真的满分啊,所以对于这些奇怪的小细节,我就忍不住要发散脑洞了。
比如莫文蔚是因为同事才知道楼下可以用洗手间,但被芭姐挑中的却是莫文蔚而不是同事,是因为只有莫文蔚加班到深夜,而同事五点就走人,没有时间机会。
再比如女同事的丈夫开车撞死陈小春公司的五个人,而她丈夫一点事儿都没有,这是因为她丈夫不是办公楼的人,如果将她丈夫也弄死了,那就是额外的因果业报。
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的确有人利用办公楼做法害人。
每年要死九个人,而死掉的人灵魂被禁锢了,所以必须要找替死鬼,才能离开大楼去投胎。
就好像为虎作伥,伥鬼就是被迫的,伥鬼生前也是人,被老虎害死吃掉。
而死后还要帮助老虎去引诱路人,是被迫害人。
按照这个思路推算一下,就不难得出上面的结论。
而这种阵法很损阴德,如果要破解,可以从受益者下手,干掉受益者,就相当于破坏掉了输送链,但很难找;或者找出阵法的核心,也就是阵眼所在。
关于阵眼,我有几个猜测。
一个是厕所,厕所死了很多人,而且本身就是污秽所在,很适合隐藏这种阴邪阵法,聚阴气第二个是天台,天台是办公楼最高的地方,一般人不会上去,而且设在天台,直接笼罩整个办公楼当然我也只是猜测,毕竟这部恐怖片没有大boss登场,而且唯一出现的法师还有点奇怪
看过的恐怖片太多,这部很好看,有九个鬼找替身,印象最深刻最惋惜的是陈德伦演的那个角色了,对鬼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却是被自己心爱的人害死了,最后让自己陷入死循环的僵局,由被害者变成了加害者,不知道阴阳眼白化姐姐会不会也去阻止他?
每年都要死九个,那栋楼还能租出去吗?
就不请个道士驱驱邪呀什么的?
一直觉得香港鬼片拍的不怎样 这个还算好的呢 不过也傻傻的 不想日韩搞心理恐惧 香港顶多跳出个鬼吓吓你 这片子也老了 现在看一定很无聊
个人觉得恐怖,要经常OT的童鞋还是甭看了,不然上班疑神疑鬼的。
《最后一格》看完可能对每天去写字楼的厕所有阴影。
我总觉得会有什么东西从那里出来。
《选择》不是好恐怖,老套的厉鬼杀人故事。
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的加入
也许是中国人,所以从小我就最喜欢香港拍的恐怖片,心灵上容易产生共鸣嘛。
可惜英叔去世后,加上国内对恐怖片的压制,我很是消极了一阵,转战到了欧美。
前几年,偶尔一不小心看了此部电影。
一下子,久违的情感又回归了。
此片虽不是上乘,但五个字:“真的有鬼耶!
”总比那些看了半天结果不是神经病,就是阐述伦理道德的好吧。
恐怖片,没鬼,有啥子意思哦!
喜欢港式恐怖的同志,此片不容错过哦!
对莫文慰值夜班的那一场印象比较深,复印机的效果还不错。
老莫还是很猛的,扛着斧子去砍鬼,没想被人家用怀柔政策搞定了。
《office有鬼》这部电影由三个故事组成,三个故事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
在一幢办公大厦里,每一年都会死九个人。
循环往复。
第一个故事,莫文蔚所供职的公司就在这座大厦里面,在这一层的厕所传说有不干净的东西,死去的人在死去之前,都会对着女厕所的最后一个隔间里笑,之后便会踮着脚出去自杀。
莫文蔚一开始也是很害怕,颤颤巍巍的去拔掉了复印机的插座,但是在看见芭姐死去之后,便英勇的拿起斧子走进了厕所。
第二个故事,陈小春在父亲那里继承了公司,但是并不用心经营,最后得知公司的人都因车祸死去之后,答应变成鬼的公司职员,改邪归正,好好经营公司。
这一部分,感觉有些喜剧在里面,减少了恐怖的氛围。
第三个故事,冯德伦饰演的职员来到这座大厦的游戏公司任职,认识了舒淇,并产生了感情,最终在舒淇的迷惑下跳下了楼,成为这座大厦今年的第九个死者。
三个小故事里,感觉前两个故事比较恐怖。
第一个故事恐怖在死者都是自杀,自杀者周围的环境和我们息息相关,例如,厕所,办公室,复印机等等,自杀者在自杀时嘴上都带着微笑。
第二故事,罗兰给陈小春送咖啡时,一个眼睛掉进了咖啡里,还要看着陈小春喝下去。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第一个故事中,莫文蔚看到的芭姐很有可能是鬼,而不是人。
原因有二:一是芭姐死后并没有出现数字,如果把芭姐的死亡算进去,这一年这座大厦死亡人数为十人,而就不是九人了;二是莫文蔚最一开始见到芭姐的时候,芭姐跟旁边的同事说话,同事并没有回应芭姐,这就说明芭姐是鬼,是来找替身的。
第二个故事中,公司的人死去之后,陈小春饰演的老板还能看到他们在努力的工作,但是擦过牛眼泪之后,看到了他们出车祸后的景象。
第三个故事中,冯德伦碰见的舒淇就是女鬼,而白衣女人是正常的人。
周围的人,除了冯德伦,没有人跟舒淇说过话,这也说明舒淇所饰演的女鬼是来找替身的。
电影的最后,冯德伦所饰演的公司职员死后又出现在了大厦里,开始找替身。
新一轮的诅咒又开始了,又要死九个人,诅咒并没有破除,还会继续下去。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特别小,大概是小学吧。
因为算是个留守儿童,无人照顾,半夜就特别害怕,打开电视希望能看一些动画片。
可惜,打开电视午夜剧场只有这一部电影,就跟着看了下来。
也因为年龄小懵懵懂懂的,看到红衣女跳楼看到死亡场景才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惊呆了,感觉仿佛开着所有的灯电视声音调到最大也没有一点人味没有一点点安全感。
只能哆哆嗦嗦的拔掉电视电源滚到床上瑟瑟发抖,还是孩子的我就这么睁着眼过了一夜,第二天去了学校都无法睡着,整个人处于昏醒之间,一个小动作都能惊醒我。
这是我对鬼片的最初印象。
但是比较庆幸的是吓狠了之后,我胆子特别肥了,到了晚上看着鬼故事睡觉的地步。
时隔多年,突然想回忆童年,就又翻出了这部电影。
真的不吓人,老去的恐怖感和熟悉的演员,即使演技出色也很难害怕起来。
反而觉得别有趣味。
在我看来第一只鬼和第三只鬼所求的不过是替身投胎,所以一个冒充皮鞋厂的夜工(其实这个身份就很假,尤其是莫文蔚找她的时候门是关的店是黑的)然后靠着主角的善良和正义找到了替身。
而舒淇则靠着美色诱惑了男人付出了生命。
最搞笑的陈小春被五鬼缠身却活到了最后,只是因为五鬼最在乎的是他过得好不好。
为了监督他好好生活好好工作而留下了。
其中觉得是鬼的女人只是得了白化病的通灵人,觉得是人的却披着一张鬼皮骗取人的信任。
各种反差的交织,让影片特别有意思,也许是我成长了,也许是电影老去了。
但是,最好还是不要让孩子看,真的挺吓人。
会有童年阴影的。
鬼片里面我最怕的场景有两个。
一是厕所,二是电梯。
理由是一样的:密闭空间。
这种想逃又无处逃脱的境地让人恐惧且无望。
办公室是最能催生这两种场景鬼故事的地方。
想起以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
某次加班听到楼下公司有一堆和尚在念经。
我公司仁爱的台湾同事热心地告诉我,他们在念大悲咒。
这是专门超度亡人的经。。。
当时我正欲往厕所走。
而厕所正对那家公司的门。
还好令我欣慰的另一件事是,我公司地处厂房改建的创意园区,楼房都低矮无电梯。
但加好班,午夜时分走到以前住的小区楼下时,不得不鼓起全部的勇气按下电梯的按钮。。。
一般的香港鬼片是以因果来讲故事的。
种恶因,得恶果。
鬼之所以来寻你,那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结果。
OFFICE有鬼是不按章法来的,莫文蔚和冯德伦就是两个悲催的替死鬼,还是彼此的前男/女友。。。
抓交替的故事我听过很多。
多是讲十字路口的。
坊间传闻十字路口在风水学上属于恶址。
不仅不宜居住,还容易出现抓交替的恶鬼。
估计这部片子里的办公楼就是在十字路口的‘凶楼’。
我特别偏爱香港这些小段子组合在一起的鬼片。
比如早期的怪谈协会,半夜N点钟系列。
阴阳路里有一集(我在你左右)也是三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一个大结构故事。
每个小故事都独立却也是分别支撑整个框架的柱子。
这是唯一一部当时立即把我吓哭到连VCD的包装盒都不敢拿的鬼片,也是我心中香港鬼片的翘楚。
喜欢看鬼片,不过是因为对那些坊间戏说奇谈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当然也并没有从此就不敢坐电梯,避免厕所的最后一间等等。
可惜好看的香港鬼片越来越少了。
不知道是人变得越来越理性开始玩惊悚而避免直接的恐怖,还是好故事都被说尽了。
2002年大一上学期跟几个同学去电影院通宵,看的有这一部,还有一部无间道,其他还有什么呢?想起来记得回来记录一下啊
和很多人一起看的,但还是被吓到并留下来阴影,长久不敢一个人去厕所
本来不想评星 可又怎么表达我的鄙夷- -^
小春用保鲜膜太不厚道了,即使对鬼
这,其实是一部喜剧片、、、、不过影印那里有亮点
唯一可取的是三段式的叙事,虽然无趣,但我比较喜欢第二个,结尾稍有感动。第一个故事厕所大笑的女人很是诡异。其他的就一般化了,故事在喜剧、恐怖、节奏之间没有把握好。导演麦子善是林安儿的师傅,怪不得此片是林安儿剪的啊!
珍爱生命,拒绝加班
这么老的片子现在才看,虽然都是看了前头猜中后头,不过还是不错的,然后莫文薇,冯德伦,舒淇,美的美的
当时我真的觉得很恐怖嘛!
这么幼稚的恐怖片居然也让我有点小怕怕。。。
看完回味一下,还是很有点滋味的。
我只记得这个片里有舒淇 发出绿光的复印机超级吓人。
我同事跟我说这里面有周星驰是喜剧片我才来看的。被那个上吊女吓死的时候我才开始怀疑上当!本片告诉我们,不要相信同事,更不要加班。。。
6.8_Office有鬼 Haunted Office (2002)
惊吓中的喜感~香港鬼片亮点!
三段式,陈小春那段很无趣;莫文蔚那段非常精彩,很难得让我这种嗜好鬼片的人觉着有FU;第三段冯德伦、舒淇又回归到那时候怪力乱神制作简陋的港片范儿了。建议观看的时候只看前2/3
记得当年看完此片,我对公司办公室还真的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这也是没谁儿了吧!
仅做标记,其实拍的不错,意念挺好
…………还好我看了没声版还看了梗概 = = 不过,莫文蔚真好看啊……
小时候看的 当时有一块儿是老太太把眼珠子掉到咖啡里 我们都要吐了 还有在厕所阴笑的女人 看完我们都不敢上厕所了 一直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