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补了这一部广泛不被看好的2017年系列重启之作,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不要被评分带偏了。
只要把这个系列都看一遍,就能发现第八部的质量是可以名列前茅的,尽管它在风格上可能确实和前面七兄弟略显迥异。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否应该在风格以及道具这些表层体现上的差异就否定这一部续作?
在我看来,第八部不仅没有毁ip,其在故事构筑上所下的工夫足以称得上优秀。
尽管刑具不如前作猎奇,血浆没有前作泛滥,这不影响它是一部好作品。
更何况,它的叙事风格还是很好地还原并致敬了这个ip的,抽丝剥茧、拨云见雾的畅快淋漓之感,又让我回想起了当年在教室里一个班的人看白板上的第一部时那种惊艳之感。
用惊艳来形容第八部,很合适。
1、这部作品,实现了系列叙事和主控思想的完美传承。
(以下含剧透)全片开头就抛出“竖锯复活”这一悬念,围绕相隔十年的两条时间线,将隐藏在背后的人物关系娓娓道来的同时还不忘收束开篇伏笔,谜底的揭晓和人物的刻画两全其美。
演员的发挥基本上也无可挑剔,这一作里的埃莉诺的表现不知道比前几作的吉尔强上多少,竖锯继承人洛根的发挥也很出色,个人看来完全不输戈登医生。
思想方面,”你要付出代价,因为你干了坏事“这一亘古主轴一脉相承,从洛根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迥然于戈登医生那种忏悔与救赎之路的另外一种竖锯精神。
正是竖锯对洛根的原谅,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善与恶。
戈登医生在第七部的末尾,被塑造得更像是一个收场者,而第八部的洛根,才是竖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
没有选择继续以精巧的刑具和猎奇的game博观众眼球,而是选择踏实讲好故事,这本身就是这个系列的续作应该呈现出的姿态。
第八部做到了五、六、七部没有做到的事情,尽管它确实可以更优秀,但它尊重了ip,尊重了观众,因此五星实至名归。
2、有瑕疵,但无伤大雅。
个人看来较为明显的瑕疵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警署线的叙事节奏稍微有些操之过急,大体量的快速展开会令观众难免不适,往往人物还没有清楚展现就将叙事推向下一个阶段的纠葛了;其二是这一部竖锯的game中,另外四个人的背景故事难免有充数之嫌,3.53还算亮眼,剩下三个人如果在人际关系上能更加纠缠在一起就更好了。
竖锯突然冒出一个侄子,也难免突兀。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瑕不掩瑜的作品,为之后的第九部很好地树立了标杆。
我由衷地希望,第九部能够吸纳第八部的优点,在此之上更进一步,为系列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当然有可能一直走下去?
要是能不沦为圈钱工具就万幸了)Live or die,make your choice.
第一 机关差劲,没有倒计时,节奏不紧张;竖锯曾从事建筑行业,他对机械设计、心理学、药理学等多方面有丰富知识,且心思缜密,智慧过人。
之所以喜欢电锯就是里面的机关,既是他不在场也可以掌控全局,而且都是脑洞大开机械化的刑具:这一部机关,比如第一关,和之前的第五部这个机关相比
,也是每个人会被拉到刀口。
1.有倒计时,观众情绪紧张。
2.这里见血就解锁,看完整部的人知道这是十年前的老头子还活着的时候做的机关,是盯着监控看控制锁,还是有什么感应去判断这个人流血了。
包括第二关,注射针管就得救,同样的他是通过什么控制直射了就会解锁,你在注射器后面链接一个液压传感装置我都觉得理解。
后面的机关更离谱,谷物活埋根本就埋不死,一点点往上爬就是了,上面掉落刀片,钉耙,大哥那个滑落的口子是一个斜坡,就是说靠着那个斜坡就不会被扎到。
机关一开始我以为是门徒做的可能是比较LOW,后来发觉是十年前老头子搞的,根本不像他之前几部的手法。
而且锯子 钢板 镣铐都是崭新的,一点锈迹都没有,完全是现代工艺。
第二 调动不了观众情绪;之前的机关都是自己挖自己眼睛,自己锯自己脚,(这部里那个胖子,拉一个开关就钢丝勒断自己脚,这一点都不折磨;还有注射器,完全不是自己在做选择,都是胖子给她扎的针),之前还有什么呼吸就会被夹死,只有屏住呼吸才能活下来,我自己看的时候都屏住呼吸了,这部里完全没有这种情绪。
其他槽点:1.第一个尸体出现,那个跑步的黑人女,群众都在那都挺淡定的,就她一个人回头一看就在那瞎叫。
还以为是她亲人,和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2.老头子出来跟最后2个人做选择的时候,手里在那整理一堆锯片,还在想是什么机关,结果掏出一把枪...跟那一堆锯片没关联。
3.更严谨一点就关于那么血腥的尸体,要把尸体运送到那么招摇的地方让警方注意到,经常看侦探片的都知道转移尸体是最容易被抓到破绽的。
整体来说,挺失望的,
看了这一季的内容,其实还算在自己预料之中。
第七季出了之后,这个系列的电影其实就已经结束了,当时看完第七季开始还觉得挺不舍,应该不会再出下一季了,后来又觉得第七季也算是给这电锯惊魂系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没什么遗憾的。
所以后面听说要出第八季时,刚开始还有点不信,有点惊喜,冷静之后又觉得第八季怎么接剧情啊。
果然,第八季的剧情和前面相比差了许多,基本上就只剩血腥暴力了,看完之后唯一有记忆点的就是摩托车那了吧,但是总得来说也不差。
这一季亮点的就是有两条时间线,让我觉得还有点看头,并不是只是情怀。
整体设计上,感觉少了点血腥。
第一套装置,水桶.锁链.电锯门,要求简单,流血即可,看起来静心设计的水桶头感觉用处不是很明显,第二次锁链收回,屋里柱子上铁刺倒是想的很周到,接下来选针管,上吊,毕竟剧情要发展,游戏要继续,三根都打上就算过关。
下一个房间,铁丝锁腿,谷仓掉刀就比较刺激了,这个铁丝装置看起来很高科技呀,还有感应,碰一下铁丝就紧一下,然后是蚊香刀片机(我看的那个版本这么翻译的,很中二,哈哈),这个装置好像无解,必死啊,如果保持不动,竖直下去可以拿到刹车,那他刀片旋转制造的螺旋再加上当时的恐惧,没人能拿到吧,而且这个死的比较惨。
最后一个游戏还是充分体现了老头子的思想,忏悔,忏悔!
一枪下去定下了两个人的死亡。
警官的八爪鱼死法简直是点睛之笔,coooooool 整体游戏流程和装置相比于前作少了很多紧张刺激,但叙事风格和剧情的反转还是符合以往电锯惊魂的。
差不多是一口气看完这个系列,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电锯惊魂》2004年开始,每年一部,拍到7是在2010年。
据说7本来是最后一部,结果2017年又来了个8,后面2021年又来个9。
据说今年还要出10?
有了看,没有就算了。
(这让人被迫难忘的画面)这是一系列恐怖片、惊悚片,也是充满谜题的悬疑片。
整个系列影片就像是:碟中谍、密室、机关的结合体,有的是密室机关,有的是人身上的机关。
场景多暗色调,情节紧张压抑,画面暴力残忍。
没有特别恐怖但是,,,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血腥,血腥,还是血腥。
(不适者请跳至下一大段)血,人的血,腥,人的血腥。
人,体内的血,在画面中,被你看到了,说明,血流出来了。
怎么流出来的?
切割,拉伸,挤压,戳刺,撞击,撕裂,爆炸······操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的全体或者部分。
所以,血溅,血流,血染······手段极其残酷残忍。
不管怎么血腥,也得有个来头呀?
没有妖魔鬼怪,讲的全是人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所有的血腥和谜题都是人为的。
通过机械器具来完成。
人在机械的操纵下流血,如此血腥。
什么人会制造这样的血腥呢?
他为什么制造血腥?
又如何制造血腥的呢?
故事的主角John,中文“约翰”,自诩为正义之士,看不惯有人作恶却得不到惩罚,于是化身上帝之手,予以裁决。
他不直接实施惩罚,而是制造一些变态的机械道具,让“被审判者”作为玩家来进行他所设计的变态游戏。
这些游戏血腥暴力、残酷无情,玩家常常痛哭惨叫,并且大部分都未能成功通关,惨死其中。
John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是谋杀,他认为自己只是带他们玩了一个游戏,把生存的权利放在了玩家自己手中。
因为每次作案后John都会从玩家身上切取一小块拼图形状的皮肤,所以被称为“jigsaw”(拼图),影片中译为“竖锯”。
竖锯的魅力竖锯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人,虽然他只是一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他年纪绝对不小了,应该即将步入老年。
他是一个癌症患者,并且因为医生的一时疏忽,错过了治疗时间,最后被判定为时日不长。
他从车祸中侥幸生还,从此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他申请保险公司的帮助时遭到不公拒绝,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坚信自己的主张,“不经生死的考验不能轻易为人判决生死,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机会。
”他有自己明确的善恶观点,是非分明,并且希望一切人和事都能得到公平。
没有得到公平的,他帮他们公平。
至于他的手段嘛,不敢苟同。
他没有把自己发现的真相公布出来,让相关部门对犯罪者进行判决,而是自己直接找来这些罪犯(其中甚至有些人在法律上并不需要承担责任,但在竖锯这里做坏事必须受罚),进行他设计的生死游戏。
或许他认为,只有他的游戏才是公平,而那些政客、机构领导人,是多么的腐朽和不堪啊,怎么能指望他们去实现公平呢?
他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力,支撑他审判了一批批的恶人。
每一轮游戏都完整地进行,甚至在他死后。
他的信念感染到了他的徒弟阿曼达和霍夫曼,使其在自己死后仍然发扬他的精神。
他死后十年仍然不乏粉丝和模仿者,可见他的影响深远。
作为片外人,我也不得不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我的疑惑1.竖锯如何找玩家。
他如何发现这么多不公平的人和事,并且弄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
其中有些与他有关,但是还有一些与他并无交集?
2.竖锯如何找地点。
他哪里找到的这些隐秘的游戏地点?
没有人发现,警方也不容易找到?
而且这些建筑里面有充足的空间供他施展本领?
3.竖锯如何设计游戏装置。
他如何设计出来这么多的机械装置?
这么精密又粗暴?
他需要精通多少学科的知识才能让游戏顺利进行?
4.竖锯如何抓玩家。
他如何悄悄地潜藏在目标人物的家中或者其必经的途中,成功将其制服并带到游戏现场?
他需要好身手,需要充足的力气,这一点也不像一个头发花白的癌症患者所做的事情。
当然影片中提到他有徒弟的帮助,但就算是两人或者三人,要做好这些还是不容易的。
5.竖锯知人善用。
他准确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心理,为其设局,包括他的两个徒弟:阿曼达和霍夫曼。
那真是太巧妙了吧?
还有自己死后的游戏设计,诸葛再世之降生美国?
6.关于监控。
每一次游戏的进行都有视频监控,那么警方的监控怎么作用不大呢?
或者当时的监控并没有覆盖全部街道?
血肉之躯看完这个系列,我对人的血肉之躯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
之前我当然知道人的血肉之躯,但是没有这么直观的感受。
身体很重要,身体没有生命重要,为生命的保存而放弃身体的一部分时, 会疼,可能非常疼,但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在生死面前不得不做的事情。
冷静人在面临生死时需要冷静。
谁比较冷静?
第一部里面的戈登医生,在和妻子女儿通话前很冷静。
他主动和另一个同伴分析眼前的情况,寻找获救的办法。
和他的同伴有鲜明对比。
可能有人会说,那个同伴知道的比他多,不管怎样,戈登前面的表现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而他后面与妻女通话得知她们也处于危险之中时,他终于不冷静了,发疯一样。
这说明他对妻女的爱和担心,但是发疯不起作用呀。
电话被挂断又掉在了够不到的地方,电话又响了,他非常的想接电话,于是冲动锯腿。
他不能像先前提醒那个同伴一样用衣服去够电话吗?
不能用锯子去够电话吗?
反而是锯腿?
如果说锯腿是为了逃生也好,他只是为了接电话为了得知妻女的下落,可就算知道妻女身处危险他也过不去啊,他自己脱身还是个问题呢。
结果腿锯了,电话没接上,电话还打不过去,虽然最后活下来了,但是锯腿的意义何在?
为了让竖锯给他接假腿拉近与竖锯的关系???
接电话之前戈登是冷静的。
竖锯的徒弟阿曼达很冷静。
她第一次成功逃脱了那个头部夹子装置,当然代价是另外一个人的生命,也是无奈之举。
竖锯的另一个徒弟霍夫曼很冷静。
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警察,心理素质很强。
在竖锯的妻子吉尔给他戴上同样的头部夹子装置,本以为他必死无疑时,他居然在装置弹开前将其卡在门上的铁杆之间,活了下来。
当然他的冷静是自始至终的,几乎像竖锯一样冷静。
还好竖锯留了一手,戈登及时返场。
当然8里面竖锯的模仿者也是冷静的,这是他成功地模仿竖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他并没有面临生死,而是一个为了复仇的游戏设计者。
竖锯很冷静。
代入感很强看电影的时候常常把自己带入其中: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做?
我能不能成功逃生?
我能不能像生还者那样行动?
我能不能比失败者做的更好?
如果我被竖锯观察到了,我会不会做这样的游戏?
我有什么样的罪名?
······反思我的人生你看过后会不会反思自己的人生呢?
你会不会以竖锯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呢?
······竖锯于现实现实中有竖锯吗?
应该没有一模一样的竖锯。
但是一定不乏像竖锯一样,以上帝之名惩罚恶人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就是没多久之前的一个新闻,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将他不仁不义的妻子一家杀死,最后告别老母亲,进行了自首。
据说他被通缉悬赏,他为了让老母亲有一笔收入,让老母亲举报的自己。
被警方逮捕时,他说自己给社会添麻烦了。
很多网友都说算了放过他吧,他做的是对的。
但是法律就是法律,杀人是犯罪,犯罪得伏法。
人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都用自己的这杆称去称这个世界,那社会就不太平。
所以有这么一杆公共的称,那就是法律。
这杆称,能维护和谐,能惩恶扬善。
我们解决不了的事情,让这称去解决。
竖锯所为,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
影片中的公共的称不能够伸张正义,所以有了竖锯以及竖锯的门徒。
但竖锯终究不是上帝,借不了上帝的手,借不了上帝的名。
他以一己之力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他和他的门徒们能够发现所有的恶行吗?
能够惩罚所有的恶人吗?
显然不能。
竖锯传达的是惩恶扬善的正义感,是珍惜生命的幸福和感激,是善待他人,给犯错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是不以自己的主观去决定他人的生死。
影片中有很多不留余地的游戏设计是霍夫曼所为,这也正是竖锯将霍夫曼放在最后的第六个文件袋里的原因。
阿曼达最后受情感困扰,霍夫曼复仇心严重,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去掉阿曼达,去掉霍夫曼,去掉8、9里面的复仇故事,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竖锯。
这个系列片,最终塑造的是理想化的竖锯形象,没有人可以超越他,甚至也没有人可以彻底做到他、模仿他。
让我们祝福竖锯,让我们做自己,让我们相爱。
由于上一部还是2010年出的,那个时候还是高中,第一次接触电锯惊魂也是在大学某个无聊的暑假,自然是没有机会在大荧幕欣赏电锯惊魂。
周三的时候偶然发现竟然出第八部了,于是就买了周五的票。
果然是因为刚上映,基本上没有人,关键的是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在一起看。
这部电影明显是十八禁的,有漏点和血腥的场景,自己作为一个看恐怖片没有什么感觉的成年人在出发之前还是稍微做了点心理准备的。
也只能说老外真是心大。
或许是期待值太高了,整部影片看完之后并没有什么感觉。
虽然过程中也会惊呼,但是只能说珠玉在前,第一部包括之后的几部都是惊艳之作,这部只能算是致敬经典吧。
虽然一开始也是被两条线交互穿插而自然而然的会以为约翰·克莱默真的复活了,他摘下帽子露出那张久违的脸确实很令人怀念,到最后剧情反转,医生原来是在模仿约翰·克莱默,不过稍微一想就会发现他的激光装置是假的,因为他死的时候明显不像我们期待的像探长死的那样脑袋被切成八瓣,就像喇叭花一样,不过或许确实血腥场面看多了就不以为然了。
再联想之前有个特写医生背部有几条伤痕,包括开头那个因为睡着而被直接OUT的人,也就不难把并不复杂的剧情联系起来了。
导演的一点小心思或许在以前也会让自己比较惊艳,现在看来果然还是西部世界那么多条线穿插来的更为经典一点。
最后一点小建议,以后还是要多看一点不那么好的电影,不然把口味都太挑了,不利于单纯的欣赏电影。
嗯,可能得看看某时代来调一下口味了。
虽然一切的一切都是套路,可以说还是一猜就能知道的那种。
这个系列走到如今,本意已越来越模糊,都是充斥着背叛,复仇,杀戮,已经不是当初真正的忏悔,改过自新,变成了无脑的杀人游戏,因为这些有错之人最终还是得死。
当老头出现的那一刻,我是真的非常激动,似乎那一刻起脑子中满满的回忆涌现出来,这一幕不知又唤起了多少人的情怀,我这个死忠粉更是无法言喻!
看完之后,才发现更之前的系列毫无关联,算得上是一部翻拍,在之前的时间线上的一个小插曲,不过也算是对经典的致敬!
当中出现了之前几部很让人记忆深刻的游戏道具。
说真的,老头出来的那一刻,我真以为他复活了,又在想这系列的坑又得有多大,哪知道又是老头众多的门徒当中的一个的故事。
本片原本叫做遗产,之后又改为竖锯,我觉得还是遗产更为的贴切。
因为这估计是这在21世纪当中,十多年来最成功的恐怖片系列的一个完结,他赐予了他里面各个门徒与我们这些一直追随过来的人的一份遗产,也该对这个系列说再见,也该落下帷幕!
(ps:如果之后还要拍后续新的续集的话,我就只能无情的选择不看了)如果能有新突破那还行
本来以为该是戈登的故事了 结果不是 去看了一下好像和前几部都不是一个导演umm所以就造了个全新的故事吗……感觉有点在强行拍续作的感觉(对不起)我戈登呢😭btw那个奥尔兰警官从抽着烟出来的第一幕我就觉得他要死了(不过怎么感觉这几部里总会有一个被认错/诬陷是成锯后继者的jc)但是game over呢?
换台词就没那味儿了啊(瞳孔震撼.jpg)一星给叙诡 一星给画面 一星给(十年前那部分的)剧情吧。
说实话为了搞这个叙诡导致十年后的游戏部分几乎没有,相比于前作视觉上的冲击力也小了很多(委婉.jpg)
机关并不精彩,不如7开始的3p,看中间睡着一次。。。
狙击枪是如何保证子弹留在身体里而不是射穿开一个大洞?
由声音、血液等触发的机关并没有交待。
是传感器吗?
瞬时间判断dna以及身体内被注射药物种类?
这是未来才会有的科技吧?
如何判断是自己的血,而不是其他人的,或者根本就是水?
如果是人在监控,那需要多少高清摄像头,如果假装注射进去了如何判断?
这得需要多少双人眼来看监视器啊?
现在的高清摄像头都未必能看清针管。
小偷拿走哮喘喷雾器,母亲嫌弃孩子哭把孩子放在父亲床上,这些不是亲眼看见是无法知道的。
铁索是很大的弱点,只要打个结就不能拉回去了,谷仓被埋用泳姿游到最上面即可。
谷仓更是个漏洞,有耙子铁锹等农具,我一个人就能把谷仓给拆了。
最简单的破解方法,不听录音机就好了啊。
激光切人头,最后激光头呈水平状态,不会吧法医也给切了吗?
太多偶然因素,并不能保证游戏顺利进行,比如谷仓里扔刀子,插死游戏者怎么办?
最后的场景,都有枪,很容易发生枪战,不论谁被射杀,也同样不能玩游戏了。
十年后,科技对游戏毫无帮助,包括摄影水平甚至还不如前几集。
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恐怖片回来了!
时隔七年,《电锯惊魂》系列第八部重回观众视野。
作为狮门影业的金字招牌,这一系列可以说是全球最炽手可热的恐怖IP,这部续作也在上映后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根据外媒MSN报道,《电锯惊魂8:竖锯》在上映首周就创造了1625万美元的票房佳绩,虽然这个数字其实是全系列最低的开画票房,但考虑到本片仅1000万美元的拍摄预算,本作还是成功点燃了万圣节档期。
当然,博得观众欢心也堵不上影评人的嘴。
这一系列从备受推崇的第一部,媒体评分就一直差一口气,从第4部开始更是跌跌不休。
而这一部的烂番茄比起之前虽然稍微抬头,也不过只有39%。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多参考群众的爆米花。
观众喜爱这部续作,很大原因是它带有浓郁的前作遗风。
从预告片中我们就能深刻地感受到,许多刑具和受害者死法,都有着鲜明的“竖锯”印记。
在“竖锯”约翰·克莱默本尊死去十年后,再一次感受到这种“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热情的粉丝当然马上爆棚。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欢迎回来。
但问题就在这里。
这样极端的、明显缺乏创新的“致敬”,出自粉丝剪辑的同人视频当然OK,可作为一部郑重其事的续作,在几乎已经将故事讲透讲死的第七部之后又宣告归来,究竟是不是在吃老本?
是不是在消费粉丝的热情?
恐怕是的。
========轻度剧透预警========全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经历了一次改名:从《SAW:Legacy》(《电锯惊魂:遗产》)改名为 《Jigsaw》(《竖锯》)。
虽然中文版译作《电锯惊魂8:竖锯》,但其实这部续作的片名,第一次去掉了标志性的“SAW”字样。
名称延续性的损毁,或许已经提前宣告了内容上的断层:如果说《电锯惊魂》1-7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竖锯》更像是一部番外篇,它的情节几乎完全游离在主线故事之外。
《电锯惊魂8:竖锯》的主时间线发生在“竖锯”死后十年。
开头的场景与之前七部单刀直入的“游戏”场景有所不同,仿佛一部动作电影:警察追赶着一名逃犯上了天台,犯人手持神秘遥控器,声称“游戏已经开始,不是他们死就是我死”,在他按下遥控器的一瞬间被警察击倒。
另一边,“游戏”已经开始,五人被铁桶套头困在机关重重的密室,他们必须按照指示,做出牺牲,进行悔过,才有机会生还。
而警方这边,不断出现的尸体显而易见都是出自“竖锯”的手法,难道真的是他回来了吗?
重口程度倒是与前作一脉相承,值得表扬。
不难看出,由于与主线故事的时间相隔太远,因此,想要与主线维持联系,只好通过一些非常直白浅显的手段。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出现过的道具再重复利用一下。
像是木偶比利。
貘猪面具。
写有“PLAY ME”的录音机。
人体碎片拼图。
除此之外,唤醒观众记忆的努力,都体现在了旧有刑罚元素的堆砌上。
五人游戏里,出现了熟悉的针头。
一支装有解药,另外两支则注满强酸,选错就GG。
被困谷仓,遭粮食填埋的场景,无疑是致敬第三部中法官被困坑内,遭打碎成汁液的死猪淹没。
不光是被活埋,还要面临从天而降的各种锐利凶器,一个不慎就身首异处。
第三具尸体被发现的现场,出现了第一部中经典的钢锯。
从锈蚀的程度来看,显然就是戈登医生断腿的那一把。
更不用说还有这种完全照搬的环节。
两个人分别被铁链锁住脚踝困在斗室——自己抄自己究竟算不算抄,这是个问题。
而见习法医埃莉诺带着自己的上司洛根,参观她的“杰作工厂”,更是把1-7部的所有经典刑具,集中回顾了一波。
的确每一个都足够引发回忆。
可是这种完全靠相似甚至相同的元素消费读者情怀的行为,究竟能不能称之为怀旧和致敬,值得怀疑。
进一步说,当与整个系列的联系松散到只能依靠重复元素来维系,我们凭什么认为你还属于这一系列呢?
还好你已经不叫“电锯惊魂”了。
同样的招式用两次就无效了这是《圣斗士星矢》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结果往往还是一招鲜,这也是圣斗士被广为吐槽的一点。
换句话说,再怎么成功的杀招,对同一拨人重复使用,杀伤力也会成指数下降。
在影视作品中,非常精彩的梗,或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反转,用一次可以,用第二次就是大忌。
以《电锯惊魂》系列为例。
在这一部之前,罕有重复出现的刑罚手段——除了下颚撕裂器,那可以说是“竖锯”智慧和理念的结晶,必须代代传承。
作为这一系列的精髓,不同的“游戏”才是取悦粉丝的最大卖点。
比起系列前作充满智慧和创意的机关(需要挖眼取钥匙才能打开的铁头盔、需要捱一枪才能拿到的钥匙、挂满全身的铁钩等等),这一部的机关道具弱得一匹,往往是见点血就过关。
唯一称得上有点创意的只有两个:人体绞肉机。
被吊着送进高速开动的绞肉机,碰壁就血肉横飞。
还有最后的激光切割器。
《电锯惊魂8:竖锯》中最有新意的刑具,当数这个激光切割器,一秒开花。
除了机关道具的不可重复,反转手段的应用也是可一不可再。
《电锯惊魂》第一部结尾的反转,多年来一直是让粉丝津津乐道的话题,当“竖锯”本人从一地血泊中起身的一瞬间,整部作品的分数一下子就被拉了上去,从一部小成本及格水准的惊悚片,一跃成为影史留名的恐怖系列。
这个瞬间,让“竖锯”晋升经典反派之列。
但这个成功的反转不可复制。
试想一下,如果同样的“假死”手段再来一次,不仅不会让人对“竖锯”和他门下徒弟的智商鼓掌叫好,反而立刻让作品带上一股炒冷饭的气味,食不下咽,令人作呕。
但在《电锯惊魂8:竖锯》中,就犯了重复前作核心操作的错误。
为了防止剧透,我们对此不多介绍,但是只要你看过前作,你一定能在这部续作中发现一个非常规操作,而这个操作恰恰是之前某部最亮眼的设计。
你会觉得失望,惊喜之感荡然无存。
你会觉得这种“抄袭式致敬”,不要也罢。
后“竖锯”时代,新“门徒”老面孔从第三部“竖锯”本尊死亡开始,兴风作浪的主角就都换成了他的门徒。
系列前作中,无论阿曼达、霍夫曼还是戈登医生,都塑造得可圈可点颇具新意,尤其是戈登医生在第七部中对同门霍夫曼的惩戒,使他成为“竖锯”最好的遗产和最佳的继任者。
邪魅一笑,圈粉利器。
医生棒棒哒!
在故事元素都在前作有迹可循的前提下,新的“门徒”是谁,成为了《电锯惊魂8:竖锯》唯一的悬念。
遗憾的是,这一次的新门徒非常令人失望。
其实就悬念性来说,这一部的剧本对于隐藏幕后BOSS不可谓不下功夫。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可以说一直被编剧带着跑,怀疑对象一度从非主流女法医埃莉诺,到警察奥尔兰,再到法医洛根。
而随着“竖锯”约翰·克莱默突然现身,池水再度被搅浑,观众的思维也跑偏到“莫非老头真的死而复生”这一错误方向。
警察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把人家的坟都给刨了。
应该说,这种“想要隐藏一片树叶,就把它放到一片森林里”的做法,在营造悬疑感上是成功了的。
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种失望主要来自于,处在嫌疑人之列的三个“准门徒”,满满都是前作中三个代表人物的既视感。
法医洛根:翻版戈登医生。
不光职业相近,性格也如出一辙,胆大心细,做事后路铺得比前路还宽。
洛根也像戈登医生一样,是个有故事的男人。
警察奥尔兰:翻版霍夫曼。
黑警,心狠手辣,毫无悲悯之心,为了堵证人的嘴甚至不惜开枪打其要害。
有型的帅大叔。
背后也有许多不能说的秘密。
法医助手埃莉诺:翻版阿曼达。
“竖锯”的迷妹,甚至加入了网络上的竖锯爱好者交流协会,并且收集和仿制了一批“竖锯”曾用过的刑具,拥有一个满是“藏品”的仓库。
非常酷的花臂法医小姐姐。
甚至连长相都与阿曼达有几分相似。
这三个人物中,埃莉诺可以说是本作为数不多的亮点了。
这个见习女法医有血有肉、画风清新,很像阿曼达却又更立体饱满,尤其是她带着洛根参观自己的“大本营”,展示那些完美复刻的刑具时,一个狂热的信徒形象可以说立得非常鲜明了。
追星表率:仿制偶像的所有发明。
在这部充满冷饭味的续作中,只有埃莉诺这个形象勉强可以称为亮点,甚至可以说是对整部电影起到了化腐朽为还行的作用,并且仍然让人期待她的未来表现。
可是显然,只有这么点新意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单从诚意来讲,能够感受得出《电锯惊魂8:竖锯》的主创在极尽所能地向前作示好,极力表达与整个系列的一种联系。
毕竟这一部已经与上一部隔得太久,而《电锯惊魂3D》(第七部)又几乎填满了前作遗留的所有空隙,并以一个有力的结尾将一切带到了故事的最初。
不完美,但的确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
第七部的最后一个镜头。
戈登医生这一句“游戏结束”,为系列划下了圆满的句号。
这一镜头也在第八部结尾被再现。
这也让重启《电锯惊魂》系列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建立联系,不得不强行推出一个人物,把TA的时间线一个劲儿地提前,提前到“竖锯”还在的年代,然后牵强附会地为TA安排了一个“游戏生还者”+“老头助手”的背景,以求吻合之前的设定。
但太晚了。
这个前作中毫无伏笔、不曾铺垫过的人物,穿不上这样有分量有质感的衣服。
这部续作就像这个“新·竖锯继任者”一样,拼命想继承前人遗志,够努力,也做得够像。
可就因为“太像”,才让这无处不在的致敬,变成了一种无甚特点的、完全意义上的复制。
虽然最后的反转比较精彩,但前面松散拖沓,剧情有点脑残,嗯,只有结尾和血浆延续了前作。
前面一度让我以为变味了,但最后二十分钟让我知道还是那个电锯惊魂!
听小李口述版再拉着看一遍,么啥新意。
感觉一百集也演不完,难道不是美剧的套路么。。。。。。。
考虑到9马上要出了,回顾电锯系列的时候以为自己没看过8,看完才发现原来看过但印象实在是不深刻把它给忘了…
还在玩时间线诡计,为的只是耍你90分钟
没有前面的几部好看
148th 差点冲动裸辞后看点虐杀片缓解我心中的怨气
终于看完了这个系列,我最反感的始终是把John捧成上帝这种设定,让坏人经历磨难直视自己的罪恶,最终得到救赎获得新生……这是变态为了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强加的解释,John始终是个报复社会,滥杀无辜,以虐待人乐的垃圾
所有几集都告诉碰什么都小心,说实话,我回顾一生,真的,想狗带
电锯门新血源源不断,撑场面却还是得靠老头。故事与系列过往作品没多大关联但也不算脱节,还是熟悉的配方,缺憾在于游戏设计有失水准,结局反转也是老桥段翻新。
门徒大摆竖锯阵,社会道德教化团
3.5 杀人回忆的剪辑,局中局的设定以及本可双双逃脱的设计亮眼
暌违许久,终于看到了这一部,虽然是枪版,依旧看的津津有味,参与后期压制的作品。
不论是质量还是情怀,个人认为《电锯惊魂8》都是一部足以喂饱电锯粉的续作。
依样画葫芦,最后20分钟装逼成功。
一个人看还是有点瘆的慌的
下饭剧。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还是我的菜!经典,请无限复制。
电锯惊魂系列如今竟然沦为了粗暴的血浆片,对于这个系列的粉丝,有生之年盼到这么一部续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