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篇的男主旁白很讨厌,尤其是在开头的二十分钟和最后女主即将离世的二十分钟的时候,它严重打乱叙事结构,让故事不断地成为跳跃式的散乱构成,观众一直像看MV一样看这个电影,根本无法深入内心,如果没有首先构建起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和情感投射,你们两个要不要爱,我不关心。
更重要的是,这个电影当中的男主一直在用旁白来表达内心情感,“我好痛苦”“我好难过”“我好不希望夏达死去”……配套不停地流泪,不停地奔跑和对天嘶吼。
偷懒!
人物内心独白靠说不靠表演,不靠细节和前后的照应回环,还不如读小说。
二、诸多情节的安排刻意、人物的动机虚假和不成立,男女主半夜往墓地跑、过生日的时候跑去海边的灯塔、去北京住在一个没人住的别墅里面,还假装遇到鬼、然后一起看朝阳/夕阳。
这两个人物感觉只是活在电影里面,除了电影展现给观众的情节之外,他们都不存在,他们只是活在银幕上的二维生物,除了银幕时间,他们没有思考,没有时间和可能拥有自己的逻辑和动机。
纯粹因为编剧需要他们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出现,于是他们就出现了,而已。
三、演员选错了,欧豪在各种应该情绪更加起来的时候没有起来,他的痛苦没有层次,没有区分,一沉不变,以至于到后来看到他流泪眼珠子却一点血丝都没有的时候就想说“还是省电泪水吧”。
你能感觉到男女演员之间有没有couple感,就连演员自己都不相信他们之间存在着爱情。
我认真想,何谓cp感,是这两个演员站在一起,你觉得他们是否可以成为情侣,他们的气质是否般配;然后他们两个人在表演的过程中,眼神当中是否充满情感和爱,而非捏造出来的笑和快乐;再而,人与人之间的熟络是没有办法伪装的,两个演员是否对自己的角色有爱和认同,是否对对方的角色有认同,他们是否认为这两个角色的行为逻辑和动机是顺畅的,这直接导致了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这两个角色,能够顺利地在这两个角色当中产生爱情,所以剧本的完成度和对爱情的拟真度直接决定了演员对这个爱情是否相信,是否认同。
四、情节狗血,观众自己都觉得可怕和老套。
我在前面三分之一的时候,男主通过广播编故事说女主得白血病,我就心想完蛋了,不会真的是白血病死了吧。
果不其然,在电影到了50分钟的时候,女主就开始流鼻血,虽然导演安了一个别的名字的病,但已经和白血病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了。
然后当我们知道女主就是要死了,那么从50分钟开始往后两个人的你死我活的爱在观众看来就是折磨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女主就是要死,却又没有情节量支撑两个人的情感变化,只是单纯的情绪,而非情节,这对观众就是折磨。
五、美术和置景极其差,这样的外联和美术不能用,美术无法制造出1997年的样子,人物穿着2016年的廉价服装就上场,置景不做任何的处理,1996年的北京和青岛就是2016年找的景直接拍,只不过这些景显得破败一点罢了,连男主自己都说“学校这么多年都没有变化”……一到大远景,要看环境时,你就能看到可怕的取景:半残不残的荷花池、水干得快没了的水塘、批发集贸市场一样的海边楼房、县城郊区的柏油公路,我无法想想导演和摄影能够忍受这样的外景,除非他们觉得这是中国特色的美。
六、剪辑出了问题,通篇景别跳跃特别明显,来回跳,把情绪流和感情都破坏掉了。
七、台词文艺矫情。
当你用外文看这些台词的时候,你觉得还好,因为你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能够看字幕,看字幕就有一种阅读的感觉,小说里面写出来一段矫情的话,你读一遍,并不尴尬,可是当它是中文,你听着一个中国人从嘴里说出来,那就是见鬼一般的尴尬。
总结:郭在容已经发了疯。
一片大海海边的人和小故事一个音频引发的回忆脑海中的碎片,清晰美好的青春爱恋柯达(名字确实胶卷)成绩不错,记忆不错!
可是当面对人生中第一次生离死别,对着医生说的那番傻话,印象最为深刻!
17岁的少女本该有美好的未来,豆蔻年华却遭受病痛折磨,她会说:我害怕!
男孩一边安慰却也止不住流泪!
录音磁带留下的音频是他们后来仅有的纪念!
初恋很纯粹,只希望你爱的或者人本善良都希望身边的人过的好!
跟着剧情的起伏流了几次泪,我觉得看了电影这样就很值得!
郭在容真的是……痛心,曾经很欣赏的导演!
这片应该是乡村爱情故事,山寨水平太差了,说实在现在的青春片已经不抱期望了,上两个月陪朋友去看了几部小鲜肉大片,有颜看下还好,这部连颜都没有,投资方疯了,选的什么人啊,这演技尴尬得没法看……男女主角哪里来的,本来打发下时间,看到是郭在容出品,太失望,不住要吐槽!
烂片,看看日本的选角,台词不行,演技不行,连颜也看不了……我看微博吹这么厉害,还以为可以看一下,果然是闭眼吹的,还是豆瓣比较诚实!!
现在的青春片真的拍烂了,而演员的门槛也太低了……
”初恋”一个纯粹无暇的词语,包含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初恋”是拿来怀念的,不是占有,因为怀念而美好,也因为得不到而加倍怀念。
由”未来邮局”点缀一个故事的开始。
那个年代特有的磁带,录音机,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17岁的柯达呆呆的,带点腼腆,带点青涩。
17岁的柯达遇见17岁的夏叶——淡淡的甜 在青涩懵懂的年纪遇见最纯粹的彼此。
故事情节由过去与未来相互转换叙述,带给观众另外一种不同的遐想空间。
柯达在海边歇斯底里的呐喊,看着让人心痛。
这是一部最纯洁的爱情片。
欧豪在17岁的柯达与27岁的柯达之间诠释的淋漓尽致。
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柯达抱着生病的夏叶狂奔的画面,心疼。
郭在容导演策划了十年之久的剧本,改了又改,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很棒很用心的片子。
观影结束后观众的反应给了一个很棒的回复,虽然电影屏幕上已出现结束字幕加上结束音乐,但是观众还是坐在椅子上久久不愿离去。
想必大家都融入到了电影情节中,享受了这份最纯的情感。
慢慢走出电影院观众还在说故事情节真棒,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纯爱片。
演员们的演绎恰到好处,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开始淡淡的爱,随后浓浓的回忆,到离别的伤心之情,最后到失去爱人的痛苦情怀,这些都是内心深处最丰富的情感。
为提前了解一下电影,在看新版《在世界心中呼唤爱》把日版电影也看了一遍。
所以周末连续两天都被绝症女虐心了一把。
不过之所以说虐心到不是因为剧情有多感人,更多是因为本身悲剧题材,再加上表现力上的一些问题,导致看电影时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煎熬。
仔细想想国内大荧幕上,有段时间没有正统的悲情作品了,所以偶尔换下口味本应是不错的事情。
但两个版本一起看下来后,包括日版在内的一些剧情,多少都有些让人感到矫情,再加上时不时尴尬癌的发作,让剧情效果大打折扣。
先说说两部电影的不同之处。
从时长看,日版138分钟的片长着实不算短,很多时候大段大段的独白戏,以及太过于刻画的细节描写,甚至一些特写、空镜都会显得莫名其妙,直至让人觉得有些拖沓。
看日版最大感受,就是观影时好几个桥段刚要调动起情绪,但很快就会被琐碎、无关痛痒的描写,浇灭了情绪。
对此郭在容版将时间压缩成95分钟,删掉那么多时间如果合理,其实就会显得紧凑而更生动,结果最后居然还是能显得十分矫情……对于电影引出男主人公开始回忆的戏份,可以说两个版本都有点没说明白,日版中女主人公听到录音突然消失,然后在电视直播差点被撞。
然后不知道为什么,男主人公就突然开始了向回忆之地出发。
缓慢的节奏加上太过啰嗦的铺垫,直接导致的效果就是开篇莫名其妙,完全不明白男主人公是在干嘛。
相比来说郭在容版的开头没有多少废话,两人收到包裹直接各自出发,还在高铁上擦身而过,但同样有一个问题,就是观众如果没有背景了解,也还是觉得莫名其妙,怎么好好得说走就走了?
不得不提一句,主人公“柯达”这个名字真是无力吐槽,难道就为了“过目不忘”的梗?
全片从名字开始,就注定观众很难真正融进男主人公的世界……青春时期男女主人公的剧情走向,重要的时间点基本相差不多。
不知是不是为了展现张慧雯的身材,郭在容版加入了游泳环节,柯达与李福生的相遇也起步于泳池,不知是不是跟导演个人兴趣有关。
要说郭在容版两个最大的改编问题,一是李福生诡异的“未来邮局”,日版中照相馆一是突出了年代特征,另外更主要的,是男女主人公在这里留下太多美妙的回忆,那张婚纱照成为了影片最值得回味的经典桥段。
到了郭在容版后,就生生变成了一个创作者认为颇有创意的未来邮局。
结果导致这个设定出现了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留观众在风中凌乱。
另一大改编的问题,则是两个夏叶设置,日版中亚纪与律子的关系,让不少观众对朔太郎吐槽不止。
如果在网站上开着弹幕看这个影片,越到后来,大家的指责就越集中在朔太郎对律子的伤害,突然意识到朔太郎简直成了男版的椿。
所以可能为避免这个争议,居然将这两个人设置成同名同姓的曾住隔壁病房的病友。
按照常理来说,杨紫演的夏叶在十年后,突然接到录音带,然后有个人告诉你,咱俩名字一模一样,当年我跟你得的是一个病,只是你治好了我死了,但你眼角膜是我的,所以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我一部分在你体内,你要连我的份好好地活下去。
这种巧合难免太缺乏说服力……所以严格来说,郭在容把欧豪和杨紫这个角色,设定成平行世界中有一个模糊的交点,虽然避免了一些麻烦。
但也同样失去了很多人物冲突,一条微妙的三角线就成了毫不相干的平行线。
当然,至于最后世界中心的澳洲根本没有表现;明明是岛上冒险变成了鬼屋游;女主最后连个头发都没掉……种种这些莫名的设定,真的不禁让人感慨,中国年轻一辈演员,还有太长路要走……---分割线,接来下聊聊导演---谁还会去期待只剩套路的郭在容十五年前,当电影市场对于爱情的表现主要还停留在你侬我侬、甜甜蜜蜜时,一部横空出世的《我的野蛮女友》让观众见识到了另一种女性。
不夸张地说,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微妙改变了恋爱关系中男女之间的某种平衡;十五年后的今天,当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塑造出各种光怪陆离的女性角色时,野蛮女友的创作者郭在容,却拾起了靠绝症女主煽情的老梗。
或许他人永远难猜透,创作者们内心轮回是如何运营的。
但对于《在世界心中呼唤爱》这部影片来说,无论导演郭在容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拍摄这样一个题材,但从当下社会各个角度来看,这部影片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翻阅郭在容的履历发现,其执导生涯最重要的三部“女友系列”,每一部都塑造出了相对异类的女性角色。
“野蛮女友”,“机器人女友”,“早更女友”,这些都让郭在容贴上了无可替代的风格标签。
所以,放下自己的风格,去做一部为纯情而纯情、为煽情而煽情的电影,本身就一定会招致“江郎才尽”的质疑。
作为电影本身的题材来说,无论原著小说本身,以及后来被改编的日剧、电影,都在当时取得不错的反响。
人们惊叹于当爱情被社会越来越污化的情况下,还能有一股清流触动着内心的单纯。
所以,那时的观众也更愿意放开心怀,去偶尔感受下梦幻童话中的爱情悲喜。
不过,如果以现代视角去重视当时的感动,有些剧情与对白难免已显得有些矫情。
所以如果完全按照原来的故事照搬,这种矫情感难免会更加严重。
所以,郭在容选择将原版电影时间砍掉30多分钟,看似会让剧情更加紧凑,节奏也会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但看完影片后却发现,这种看似现代化的改编手法,以及导演自我的发挥,却让矫情没有消失的情况下,又多出了几份尴尬。
影片中,无论未来邮局的改编,还是夹揉恐怖元素的杂烩。
都让观众觉得导演是在自作聪明,并没有达到现代视角的跟进。
从男主人公柯达开始踹同学桌子那一刻开始,整部影片的矫情感又达到了巅峰。
正是这种不断被刺激的情况下,也让导演的诚意在大屏幕上显得越来越缥缈。
从数据上来说,这部影片的表现也非常糟糕,豆瓣评分3.4,上映两天票房千万都有些遥不可及。
虽然一部电影的失利不能将责任全推给导演。
但从郭在容的作品履历中发现。
《我的野蛮女友》豆瓣目前仍是8分的高分,《我的机器人女友》也有7.4分,但《我的早更女友》已经跌落5.5分。
不难发现,郭在容高评价的作品,已经全部停留在十几年前。
在一部部新作中,我们已经难寻那份惊艳中的感动,用韩剧标配的绝症女孩赚取眼泪,这种套路还能再走多远?
专注于爱情题材的郭在容,随着时间积淀,不仅没有在类型突破上越走越远,反而愈发让人觉得,他已经开始坚定不移地迈开内地捞钱的步伐。
起码从这部电影开始,郭在容的下一部作品已不值得期待。
或许正如《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的主题一样,曾经的单纯已成为过去,只能存活于记忆之中。
对于郭在容的爱情题材,如果我们再想去寻找纯真的感动,也只能再去翻看他曾经的老作品,比如那部巅峰之作——《假如爱有天意》。
学生时代的爱情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被看好的,但这部影片展现出的更多是两小无猜和纯真爱情。
高中时代的柯达可以为了录音机投稿到广播站,可以为了一句玩笑话在雨中罚站,可以为了夏叶的生日愿望千里迢迢的陪夏叶前往北京……学生时代的爱情是单纯的、是充满热情的。
但是好景不长,夏叶患了重病,急需骨髓配型,但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而同样患病的小夏叶却幸运的活了下来,但由于并发症的原因,小夏叶双目失明了,善良的夏叶将眼角膜捐赠给了小夏叶,希望小夏叶可以替她好好活下去。
没看过日剧原版,虽然嘈点颇多,但不得不说是部用心之作。
不谈布景与后期剪辑等,单是演员表现,毫不做作。
我也怕过。
我也怕过,很多次。
小升初期末考试,大暴雨使气温很低,我不听妈妈劝阻,执拗要穿短袖。
考场上不知什么原因,我拿不稳笔,并且浑身不可抑制地颤抖。
我这样坚持了一整天,直至晚上妈妈下班回来,发现打滚的我。
爸爸还在学校,赶不回来。
妈妈单位的叔叔把我抱下了楼。
送到医院,医生说,再晚一点点,我就要抽过去了,为什么不早些送来。
我有一点偏头痛。
冬天不能吹冷风,夏天也不能再温度太低的空调屋里久呆。
有时候布洛芬也拯救不了我,那就只能去医院挂水。
高一的一次考试,我发烧39度,烧了退 退了烧,有半个下午是自理时间,我要求回家,新来的班主任拒绝了,妈妈打电话表示想接我回家看病,无果。
我就这样捱了三四天,直至考完的那天晚上,我实在撑不住,头痛压迫得我想吐。
我对班主任说,放我回家吧,再不回去我要死了。
晚上十点,班主任终于打电话让爸妈来接,可他们也是有正常工作的人啊,陪我到凌晨,妈妈本就神经衰弱,更是彻夜难眠。
我疼得想吐,根本无法行走,于是爸爸背着。
电梯里,妈妈泪眼婆娑,我对她说,对不起,妈妈哭了,说,你对不起谁,你跟谁说对不起。
今天凌晨我牙痛到爆炸。
心里一直有人在打架,我就明白,王者打多了会上瘾,其实对人的感情也是一样。
妈妈听到我身体砸床的声音,帮我找了药,那已是将近凌晨四点,我早已坚持了五个小时。
因为不知道药在哪里,也不想伤胃,所以不想吃药。
因为不想打扰妈妈休息,所以不喊她帮我找药。
我太懂这种无声的痛哭为了夏叶康复,柯达说他“想跟世界上所有的神明交易”,这大概是真爱了吧。
当年,爸妈为了我也是穷尽一切办法。
史铁生说,人在面临病痛死亡时,很难不信教。
我太懂那种无声的痛哭了。
看到柯达为了见海里的“夏叶”只身潜水,说不感动是假的,毕竟从前的他都不敢下潜水池,也不会游泳。
刚好QQ空间动态刷出了曾经相恋最为长久的那个人,他发了纹身的腿。
我们真正在一起的三年中,分分合合。
如今走了不同的路,他的身上多了纹身,再也不是那个幼稚得用烟头在身体上烫下我名字的小毛头。
我忘了他,偶尔想起,也只是付诸一笑。
希望他也是,我们不必彼此怀念。
一次相遇,一次告别。
长大本就是件痛苦的事,可我感谢过去的磨难,让我拥有现在更好的自己。
亲情或爱情,我们互相亏欠。
相遇已是不易,务必好好珍惜。
我怕是不会忘记第一次看这小说的日子,那是高三首次模拟考,我一整天都拿着我的小手机,之后却拿了我模考中的最高分。
那一天,窗外鹅毛大雪,桌子上有朋友留给我的涂鸦,认识的可爱女生离我有三排远。
那一天,我被莫名其妙地变成十八岁。
人类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你看,也是多么的平淡无奇:天空依旧阴霾,披覆银甲的松树们没有突然变成火海,心仪的对象不会来找你表白,数学题也还是做不出来吧?
等一会的午饭里,说不定还会跳出蟑螂。
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读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能从文风判断出翻译必定是某知名林姓教授,半年后会喜欢上书中提到一个摇滚乐队......这种种又带给我一种“今天是特别的一天”的错觉,而没过几天我就为“不要期待人生中有戏剧性变化”这种忠告叹了气。
它的荧幕版有两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虽然好评颇多,主演们也都很喜欢,但或许是受不了年代得到间隔终是没有看得下去的。
冬天无意得知了中版的消息,惊讶无比,得知演员阵容后,恐惧不已。
预告片的结尾,当“初恋最美/痛”的字样出现后,感觉鼻血都要碰到屏幕上了,这什么Justin Bieber、James Bond玩意儿!
导演真是那个拍出过《女友系列》的郭在容吗?
这种挂清朝青春狗头骗傻姑娘五花肉的电影您也要拍?
那我就做粉丝少女咯。
纵观影片,可见导演还是看过原著的,男主姓名生日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套了剧情走向,其他的全交给国产青春片打包(几年前这还不是个贬义词)。
虽然节奏把握尚可,但由于加强了内容推进,人物的态度转变极其牵强,莫名其妙的展开情节,大量的无意义内心独白,浮夸的逆光(亚洲青春电影通病都是跟岩井学的),恶俗的“同名”梗模仿.......可诟病之处颇多,稍微能提一下的演技,也不过是甩同档青春电影小鲜肉们几条街的程度而已。
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好一个IP,又有之前的影视佳作,导演有钱有势,即使在中国国情下拍,只要按照原作照搬,随便成为一部现象之作,留名影史也不是问题,干嘛这么扑街?
毫无原作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完全沦为了一部肤浅的作品。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看见男女主人公在独处的夜里讨论“怀孕”和“勃起”的英文单词。
接着在另一幕里说,说出“发现自己身上有喜欢上一个人能力的人,我认为比任何诺贝尔奖发现都重要。
如果觉察不出或不想觉察这一点,那么人最好消亡,最好撞在行星什么上面早早消亡。
”这种台词。
然后,这还是一部国产青春片。
17岁的青涩,快乐和憧憬。
18岁的害怕,悲伤和绝望。
27岁的沧桑,无奈和解脱。
这是主人公的三个年龄段,也是我不同的观影感受。
第一次看《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这个故事,所以没有所谓对比。
但是我一点也不失望,柯达和夏叶的17岁,明亮的让我不舍得闭上眼睛,没有彼此说爱的年纪,却满世界都透露着爱意!
在时间静止的18岁,我想去替柯达抓住夏叶,想让他们继续17岁的时光,然后见证彼此的27岁。
27岁的柯达终于见到了他思念的夏叶,他说在世界的中心可以和死去的人见面。
我认为其实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的内心。
夏叶说她一直都在这里,所以柯达可以慢慢来。
如果你的生命中也曾出现过一个柯达和夏叶,你会不会也舍不得离开,你会不会也想跟着离开。
随身听的键按下,磁带转动的声音,那是独有的青春的声音。
作者:子玉草字数:1900正文:向来对人对事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看电影也一样,不吹也不黑。
看完号称最美初恋与青春回忆的国产片《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不要把日本小说家片山恭一的同名小说和日本版电影《呼唤爱》的期望值来看待国产版《呼唤爱》,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不耐烦地玩手机巴望电影赶快结束。
我只能说这个片名和标题党一样,名字取得好,跟内容无关。
《呼唤爱》上映这几天,厦门的每家影院,同档期上映《冰川时代5》和《谍影重重5》,一天排场高达40场。
《呼唤爱》仅仅安排两三场,看到这样的排场,我也就放心了。
我的观点和某些APP的网民一致,还不如陈铭来主演。
陈铭,是谁?
参加第一季《超级演说家》,演说太出色,开始爆红。
85后,博士,情商高,能言善辩,任教武大,也参加《奇葩说》录制,非常正能量的人,特别对情感有积极正面的见解。
陈铭是个标准人,父母慈爱,夫妻恩爱,孩子可爱,所以打辩论一年四季都在呼唤爱,以爱服人。
“情人节,是充满爱的日子,这种美好的日子,我们必须要让鸡汤担当的陈铭出来,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这就是关于陈铭“呼唤爱”的由来,虽不及《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凄美悲凉,最起码陈铭的“呼唤爱”,平淡却让人很向往。
制作方说,故事、角色以及场景都讲以中国为中心,在对原作者重新改编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
国产版《呼唤爱》男主角柯达,听说这个名字是最软的广告植入了,女主角夏叶背着时尚的Jansport双背包,告诉我,90年代的小城市你们有背过这么潮的背包么?
柯达的母亲经营一家大排档,父亲早已去世。
女主角夏叶,父母离婚,父亲是北京一所高校的老师,夏叶只知道他们长期分居两地,父亲有很多的借口和理由,很少回去陪她。
直到男主角柯达带她去北京找她的父亲,夏叶才知她父亲重新组建家庭,还有一个小妹妹。
虽然剧情没有交代夏叶的父母感情背景,我个人猜想是夏叶和她的母亲生活一直在青岛,夏叶的父亲难道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
另外一个叫男角色叫徐浪,父亲有点钱,有个后妈,打了一场街架,柯达“义气”地冲上去帮忙,夏叶也参与其中,然后收获了友情。
最后,另一个角色也叫夏叶,姑且叫2号夏叶。
原谅我,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是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男藤井树和女藤井树。
2号夏叶同样得了同样的病,幸运的是,她活了下来,但眼睛失明,1号夏叶把眼角膜捐给她,然后,把她的录音磁带通过未来邮局寄给了2号夏叶。
支离破碎的家庭,满满的负能量,满满的copy感,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元素?
1号夏叶和柯达,2号夏叶和柯达,三人的情感发展,我想不出他们有什么爱。
说是电影吧,不够煽情;说是现实吧,又一点都不像。
这爱,太没有代入感了,令人感觉不到初恋的味道,也无法追忆自己的初恋。
大一实习那会,我主管和我们这般小年轻闲聊时,我们那种青春的朝气感染到他,他感叹着年轻就是好啊,也想起他高中时代的初恋女友,说偶然间想起她,心头一震。
什么叫代入感,譬如说,我们看一本书,读一个故事,看一场电影等等,我们就会感慨,啊,说的就是我;啊,我也有过这样的爱情;啊,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在一起。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电影,国产版有很多镜头画面和日本版一样,论电影镜头的美感和采景,日本绝对是略胜一筹;论情感发展路线,处理流畅,不拖沓。
日版《呼唤爱》,男主角阿朔和女主角亚纪,男主角阿朔和2号主角津子。
阿朔和亚纪,是彼此的初恋,亚纪得了白血病,在亚纪住院过程中,他们逃出医院,去了重爷的照相馆,两个人拍下了婚纱照,照片里的阿朔一脸稚气和傻气。
年少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很简单,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
那种喜欢,不显山不露水,笨拙又讨好对方,捉弄对方也是引起对方的注意。
那种喜欢,青涩又单纯,在心头荡漾,不言爱。
那种喜欢,比恋情少一点,比暗恋多一点。
津子是阿朔的未婚妻,也是当年替亚纪和阿朔传递录音磁带的小姑娘,她见证了阿朔和亚纪的初恋。
最后一次送录音磁带是台风天,津子冒着风雨撑了伞出了门,遇到了车祸,腿也落下轻微的残疾,亚纪的最后一张录音磁带也没有送出去。
放在现在说,这是前任和现任,如何面对。
阿朔也是津子的初恋,津子也十分懂得亚纪和阿朔深爱彼此,只是亚纪死后,阿朔便淡忘刻意不去想。
直到阿朔和津子重听了录音磁带,唤醒了和亚纪的回忆。
同样的机场,同样的误机,同样的雨天。
津子自责地哭着跟阿朔道歉说:“对不起,阿朔,亚纪的最后一张录音磁带这么久才交给你。
”阿朔抱住了津子,说:“我不怪你,因为你,亚纪和我才加深了解。
”也因为亚纪,阿朔和津子走到了一起。
阿朔带着津子去了澳洲乌鲁鲁,完成亚纪的心愿,把骨灰撒在亚纪生前向往的浅褐色草原。
亚纪的骨灰就像是变了魔术一样,倏忽之间,存在了这个世界的中心。
爱的呼唤,阿朔和亚纪了结过去,阿朔和津子面对未来。
按照分类点了悲剧。看完才觉得悲催。
呃。。。
爱 凄美的爱 活着 世界 几年,几十年后再来回忆美好的瞬间
当年发行问题导致影院排片太少,其实还不错的青春爱情片,虽然老套但还是让我掉了泪,欧豪可塑性挺强,张慧雯身材气质都好美,俩人演技都还算可以
世界的另一个我
负分
看完后才发现是郭在容导演的,这纯情的烂故事太不接地气和人气!非要整绝症爱得死去活来才是爱情和青春,抱歉我是俗俗的普通人
30 剧情弱渣了不停笑场。。。
这剧虽然不怎么样。女主颜值很不错。很多瞬间都是很美的。也很感动
一整个青春疼痛文学。
欧豪的演技我还是蛮认可的,从歌手的转型。虽然有几处夸大的情节,但也赚足了我的眼泪。好评
前半段儿甜,后半段儿虐,结尾很扯啊!
之前一直就挺想看的,后来终于有机会看了,个人觉得就还好,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只是觉得,杨紫这个角色完全没有必要出现。然后剧情就是小清新加纯爱,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整体看来没有出现大的bug。演员是真的好看,欧豪、张慧雯也是真的养眼。
以为剽窃了经典的名字就能够张冠李戴了?然而从剧情到演技的洒狗血注定了本片与原版的天差之别。
故事很平淡很老套,就是两个高中生彼此喜欢与陪伴的点点滴滴,但是男女主之间的化学反应其实还不错;张慧雯不算很漂亮,但是意外的很适合高中女生的角色,笑起来有一种温柔明媚的纯粹,欧豪其实不太符合学霸的形象吧,但是他笑起来又有点痞的少年气,杨紫和张慧雯神韵的确有点像,选角来讲蛮成功的;女主说自己比男主早出生一周,所以在没有他的世界里独自走过一周,以后也会在另一个世界里一直等他,让男主慢一些来找她,这一段还蛮戳人的,爱是希望活在有你的世界里,也是希望你能在没有我的世界里好好活着。
不感动
1星给美美的张慧雯,1星给纯爱的剧情,没有堕胎没有撕逼,男主女主演技都挺在线的
柯达柯达,我是哈苏
以为是一个轻松爱情片,没想到看哭了
我觉得还不错 欧豪演技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