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开工的这几天,大家都在感慨什么《我的故乡衰落了,青年堕落了,就知道唱歌喝酒赌博》,一缕蛋蛋的乡愁背后,充分反映出新时期过年内容的丰富多彩。
那你敢不敢交代一下,除了返乡随俗迫不得已参与唱歌喝酒赌博等多种体验生活的项目以外,难道就真的没有去偷偷约会自己的初恋情人吗?
好吧,你可以继续装纯,但我相信你看完本文,会怪我为什么不早写一篇这样的指南,来拯救你和初恋的约会。
呵呵,我还应该帮你是咋的?
旺、旺旺……鸳梦重温,当然少不了看电影这一环节。
那么问题来了,密会初恋看电影选哪部?
今年春节档可选择的片子不多,但烂片率是难能可贵的低。
可以说本档期烂片率的其实就是靠一部电影在撑着,那就是无可争议的《澳门风云三》。
甚至传说有电影院发声明称,放映了这种电影愧对观众、愧对人民,“搞不懂港片怎么会没落到如此地步。
”并主动减少了排片场次,建议大家不要观看。
但是,这部烂片,却是最适合你带着初恋一起去看的电影。
为什么呢?
首先,它够烂。
只有够烂的电影,才能让你们在走出影院时有的吐槽有的聊,充分缓解久别重逢导致的尴尬症。
骂一部电影总比夸它有更多的话说。
试想如果你们一起看了一个好电影,那发表观后感的时候恐怕只能干巴巴地来一句:“这片子真好啊!
”再不就是“这导演牛逼啊!
”不是因为语言匮乏,实在是没必要像个nerd一样分析镜头语言怎么高明、戏剧结构多么精巧。
而烂片就不一样啦,你可以说花式吐槽一通狂喷,把在心里憋了一个半小时的弹幕都泄出来,俩人玩味剧情还能再笑一次,顺便你也轻轻松松地秀出了智商优越感。
其次,你们够老。
别看你平时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一切暴露年龄的机会,还露脚脖子假装90后,戴上牙套假装00后,自称宝宝假装10后……但当你看到发哥拉着二胡高唱《友谊之光》的时候,心中涌起一股五味杂陈的自豪,扫一圈周围一张张傻笑着的稚嫩的脸,你会不忿地想:哼,你们懂什么,你们听说过《监狱风云》吗?
是的,只有你、只有你们老泪纵横中的笑才能隔着银幕和阿正产生共振。
其实,你们太珍惜每一个能暴露年龄的机会,哪怕是再俗再烂的老梗,只要能帮你找到自己的同类,你都不会放弃。
其实,我们喜欢的老港片,就像是自己的初恋。
经过回忆的神话与滤镜,仿佛从来都不曾是当初那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而永远都是皎皎照人的“床前明月光”。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和TVB剧真的就是绝对的经典吗?
如果是放在现在,恐怕也难逃剧情狗血、演技浮夸,外加五分钱特效、四分钱布景、三分钱造型的吐槽。
然而,经过时间的洗礼,那些瑕疵也成了可爱之处,不仅值得原谅,简直就是叫人爱得发狂。
有缺憾,风格才得以形成。
多年以后再撸,这些片子依然让你热泪盈胯。
它们就像一把把钩子,牵扯出多少陈年旧事、多少唏嘘感叹。
你的生活看似平静如水,可只要在心里搅的够深,总能再次沉渣泛起。
鲁迅先生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看大陆的电影让人想坐下来接受生活,而看香港的电影则让人想要站起来奋发有所作为。
(好吧,可能和原话出入有点大)粤语歌响起的一刹那,你的青春就全回来了——青春不再是课堂上的一脸懵逼、补习班里妈的智障,也不再是年复一年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而是敢作敢当的江湖义气,敢脱敢爱的儿女情长。
现在没事闲的特爱怀旧的八零后这一代人,青春其实最苍白。
就像当时的荧屏,没有马脸的夏洛克,更没有会喷火的大黑龙,播来播去就那几个台。
所以现在一拍青春片就是玩命地打胎——别觉得荒诞,本来就没怎么爱过,再不许打胎,还怎么营造痛心疾首的惨烈?
毕竟我们这一代人也需要残酷青春啊!
于是,比打胎更有情怀的港片老梗出现了,去年从《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港囧》的致敬,直通年底王晶《澳门风云》的乱炖,虽然片子有那么多人在骂,但依然还有那么多人去看。
那些故事代偿了我们的青春记忆,仿佛你也曾经那样生机勃勃,热气腾腾。
而老港片里那些桀骜不驯、胆大妄为的坏小子与坏女孩,正是我们从没有机会去成为的叛逆少年。
早被嚼烂的老梗,让我们可以对抗着时间,尽管也不知道最后是谁会赢。
《澳门风云》系列电影算不上好电影,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王晶的正常水平。
然而第二部却着实让我激动了一把,片尾的彩蛋,刘德华赫然出现,与发哥、张家辉摆了个pose,与上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赌神》如出一辙,恍惚间让人感觉回到年少。
王晶倒是实在,今年贺岁档上映的第三部中,华仔与发哥、张家辉果然并肩作战,单凭这个超强怀旧阵容,就足以保证电影票房不会输给《三打白骨精》和《美人鱼》多少。
这种以贩卖情怀为生的电影,一直以来保险系数不低。
就像史泰龙集结一帮老家伙拍《敢死队》,情节都是用脚后跟写的,但架不住很多人看见史泰龙、施瓦辛格、尚格云顿、布鲁斯威利斯出现在一幅画面中就兴奋。
年少时看香港电影,最热爱的是周润发、周星驰和成龙,三个人三种不同的电影风格,但都是精彩的代名词。
有时候会忍不住讨论,如果发哥的枪、星爷的贱和成龙的武凑到一部电影里,那会有怎样的精彩啊!
这样想象终究只是想象,正如恒星无法靠的太近。
但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其实,如果把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看做一场旷日持久的电影,那“两周一成”正是电影的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贺岁档之争,被这三人演绎地风生水起、波澜壮阔。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两周一成”已经在香港影坛确立了牢固的地位,成了最叫座的影星。
真正的贺岁档烽火之争,就是从1991年开始的。
1991年2月2日,距离春节还有12天。
有两部电影同时在这天上映,很多人纠结于先去看哪一部。
其中一部是吴宇森导演的《纵横四海》,主演是周润发、张国荣,另一部是王晶导演的《整蛊专家》,主演是周星驰、刘德华。
今天看来这个阵容闪瞎人眼,实际在当时也算是风云际会。
两部电影一上来厮杀的就非常猛,票房不相上下,很快都过了千万港币。
然而,5天之后,它们的票房势头就同时受到打击,成龙的《飞鹰计划》上映。
在成龙的上一部电影《奇迹》中,嘉禾刚刚创造了成本七千万的纪录,然而口碑和票房却与成本成了反比。
嘉禾公司很恼火,要求成龙缩减开支,并回归动作喜剧路线,成龙答应。
电影的确回归了动作喜剧路线,并借鉴《夺宝奇兵》灵感,赋予电影好莱坞电影大片风范,同时龙式搞笑的运用更加圆熟。
然而对于第一条要求,似乎被成龙选择性无视了,最终成本达到1.15亿港币。
不过这钱花的很值,虽然比“双周”的电影上映要晚,但它成功地后来居上,在当年度的票房进账榜上,《飞鹰计划》票房进账超过3900万港币, 而《纵横四海》和《整蛊专家》则分别以3300万港币和3100万港币位居二、三席。
这年贺岁档之争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账面上,它如同赤壁之战,标志着三国鼎立新时代的到来。
在之后的数年中,整个香港影坛贺岁档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格局,稳稳伫立于三个点上的,正是两周一成。
1992年春节档,最先发力的成龙。
他的《双龙会》是为香港导演协会筹款而拍,因而电影中有许多大咖客串了小角色,徐克、林岭东、吴宇森、张艾嘉、张之亮、徐小明、黄霑、陈国富等重量级人物为成龙捧场,堪称香港电影的一次奇观。
随后周润发的喜剧片《我爱扭纹柴》、周星驰的喜剧片《家有喜事》接连上映。
三部电影虽各有风格,但相同之处就是都以搞笑为纲。
在搞笑方面,显然最突出的要数星爷。
果不其然,《家有喜事》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狂揽近五千万港币的票房,超出《双龙会》《我爱扭纹柴》都在一千万以上。
星爷在这年度如此之猛,一方面得益于《家有喜事》的家庭喜剧风格,老少咸宜,明星众多,颇有温暖人心、浪而不贱的正能量。
另一方面,1992年星爷力作频出,《审死官》、《鹿鼎记》系列、《武状元苏乞儿》、《逃学威龙》、《漫画威龙》等几乎占据了香港影坛的半壁江山,且皆是质量过硬的作品,一时间星爷风头大大压过成龙和发哥。
实际上在这一年,发哥在香港的黄金时期已然过去,他开始考虑去好莱坞发展。
1993年,发哥没有作品问世。
剩下的一周一成,成绩也大不如前,成龙的转型之作《重案组》只获得了不到三千万的成绩,却还领先了周星驰的《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二百多万港币。
这一年的香港影坛仿佛一下寂寥了很多,三角形变成一条线,没有稳定性可言。
而且香港电影由于盗版猖獗而倍受打击,邵氏、德宝等一批电影公司难以支撑相继倒闭,本土制片公司只剩下嘉禾苦苦支撑。
尽管此时的香港影坛还不能称之为衰落,但草蛇灰线,衰落的征兆已然显现。
1994年,令影迷惊喜的是,贺岁档的铁三角再次出现。
发哥沉寂一年多,与王晶合作拍摄的《赌神2》携风雷之势滚滚杀来,赌片的魅力被本片彰显得淋漓尽致,票房轻松打破香港有史以来的纪录,刷新到5200万港币。
成龙的《醉拳2》和周星驰的《破坏之王》成绩也都不错,分别有4000万和3600万。
这一年的香港电影似乎洗刷了上一年的衰相,与佳作极多的好莱坞电影相映成辉。
然而,两者的命运却并没有按照相同的轨迹发展下去,好莱坞一如既往的强大甚至更强大,香港电影,则在这次回光返照之后越发积重难返。
时光来到1995年,影迷们却无法期待再次看到两周一成的争锋的盛况了。
这一年的4月份,发哥在去好莱坞之前的最后一部电影《和平饭店》上映。
过于写意的风格没有带给观众小马哥般的酣畅淋漓,反倒似乎昭示着周润发好莱坞之旅的前途未卜。
实际上,发哥在好莱坞几乎毫无建树,风格的差异使他根本无法容易西方文化。
不过,恰好在这一年,成龙也开辟了美国战场,他远赴美国拍摄的动作片《红番区》,成为他最成功的代表作。
显然,成龙的动作喜剧比起发哥的风格更容易被西方世界所接受,《红番区》不仅在美国大热,在香港本土的贺岁档也拿下了5691万港币的惊人成绩,刷新《赌神2》的纪录。
而周星驰依然在继续着他的喜剧,这次他和刘镇伟合作,拍摄了《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上下两部电影票房加起来只有4600多万,远算不上成功。
但电影的盗版碟片很快流入大陆,一群年轻学生开始用解构的眼光看待《大话西游》,并将它捧上神坛。
刘镇伟肯定不会想到《大话西游》能得到这样的待遇,他在无意中拍摄了一部难以超越的无厘头电影,此后便一直活在它的阴影中,好在他心态好,一门心思炒《大话西游》的冷饭,貌似也过的不错。
此时香港影坛两周一成的格局,已经风流云散,香港电影最好的时光,也一去不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当英雄们各自离去,后人只能靠倾听传说来想象那个时代的辉煌。
在我大量接触两周一成电影时,早已过了1995年,但时间并不妨碍我在盗版画面中被香港电影冲击得心摇魄动。
多年以后当我对电影有了更多了解,知道他们三个只是香港电影工业的优秀代表,在商业的浮华之下有更多更有深度的导演和演员。
但正如年幼的记忆对人生影响至深,每当提到香港电影,潜意识中仍然将他们三人所代表的特征作为香港电影的特征——毫无畏惧的勇气、收放自如的力量和嘲讽一切的幽默。
时至今日,这种感觉再难寻找。
这也是贩卖情怀总有市场的原因。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忽略掉过往的痛苦与不堪,只留下美好的记忆,并渴望往日重现。
把旧有元素拼凑起来,伪造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这样也能多少给人一点安慰,就像在《澳门风云》中,我们可以忽略掉发哥的赘肉和华仔的皱纹,哪怕只有一瞬间记起年少时的激情,也足以收回电影成本了。
猴年的春节档,有周润发的《澳门风云3》,有周星驰的《美人鱼》,唯独少了成龙,这不可谓不是个莫大的遗憾。
我长这么大也算阅片无数,从没有一部片能让我如此亢奋地想喷人!
这是电影?
这是一个大众传媒可以负载的内容?
这就是一坨屎,闻到让人想立马逃离几百公里以外的勒色!
我很少发豆瓣影评,但这部片我一定要发,要表达下心中的不满,不但是导演编剧的王晶刘伟强,也要指责这帮老戏骨,都拍了几十年的戏,在电影圈都是数一数二的大佬,接片也不看看剧本,拍摄过程中也不会做一些哪怕一点点有益地位改进,成片也不看看效果?
真的很愤慨,这是对我们智商的侮辱,也希望有识之士大家一起努力,给这部片营造一个极差的口碑以示抗议!
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设定一直在花木兰和花瓶中非一即二地摇摆。
似乎人们仍然无法把握当女性走出家庭,她们或者说我们应该饰演什么角色?
因此,在作品中,女性一般扮演两种角色:1.剧情的线索或者起因,类似麦尼劳斯的妻子海伦,商纣王的妲己。
2. 对女性特质的模糊。
于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而澳门3中李宇春饰演的高菲角色,是我们当今社会中成功职业女性的特质:温柔而坚韧,幽默而自爱,从容俏丽,在危难中伸出援手,在谈笑间化解难题,上得了职场,下得了厨房。
我们至今也无法定论到底什么是女权。
但也许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想有一位这样的女性朋友,如果再加上台风稳重,玉树临风,颜值爆棚,那你还选什么?
<图片1>
<图片4><图片5><图片6>
真的好烦啊,某电影水军。
安利你家的也没什么问题,进别的电影踩
真的好烦啊,某电影水军。
安利你家的也没什么问题,进别的电影踩
真的好烦啊,某电影水军。
安利你家的也没什么问题,进别的电影踩真的好烦啊,某电影水军。
安利你家的也没什么问题,进别的电影踩真的很low啊。
中国电影如果有一天仍然只靠网络水军来引导舆论,观众们还在吃评分舆论互相碾压这一套而不是自己思考,那就说明其发展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不光电影,所有艺术形式都是。
真的这电影我都不想写东西出来,烂的不得了,两个机器人秀恩爱,真蠢!
看的尴尬症都犯了,剧情不知所云,一把年纪装疯卖傻不知道想什么呢?
大牌云集,他妈的演的还不如天线宝宝主线清晰,那么多人来打酱油真是够够的了,打乒乓球,自拍杀人。
尼玛!
你都侮辱了高科技这东西!
难看的让人想打人,尤其后期硬广告插进来看的人反胃,我实在没有坚持到最后一刻!
说实话我至今为止我没见过比这更烂的片子了!
这是一部神奇的电影让一把褶子的周润发装傻充愣让张家辉刘德华插科打诨让李宇春谈情说爱像阿三电影一样,强硬又巧妙地插入了几个全民唱歌跳舞的场景想看老年版倚天屠龙记的朋友有福了想看伪劣版钢铁侠的朋友不要错过我保证你看到中间忘了开头看到结尾连电影名字都已经想不起来了弹幕们纷纷表示:是边拍边编的么?
它的结尾曲更是集DJ歌曲于一身毫无违和地插入了《咱们屯里的人》我还以为我在看乡8呢简直是棒棒哒看了一遍我写的我觉得我是在夸真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第三部里,演技依旧的还是周润发,姜还是老的辣,这次周润发至1989年《赌神》,再次扮演失忆,演技依然很棒。
不愧是曾经闯荡过美国的华人影帝。
而这次王晶更是拿刘德华在TVB时代主演过的《神雕侠侣》与张无忌无缝穿插。
让我们在观影时不时捧腹。
而对于李宇春的演技,更是让我们看到从〈十月围城〉后演技的成熟,而这角色似乎又是王晶根据李宇春本有的性格而特别设定的。
而作为出品人之一的刘德华,则依旧负责耍帅,王晶更是为他设定了近3分钟的个人歌舞表演,同时出现9个刘德华,同唱一首〈独自去偷欢〉,同跳一个舞,在演唱会上我们无法见到的,王晶让我们见到了。
而27年后刘德华扮演的刀仔依然是当年的那个刀仔的性格,只是当年的女朋友“王祖贤”未能成功在这部戏里再次合体。
如果这次合体演夫妻档,想必是更多一代影迷的期望。
同时另一个遗憾,想必就是未能看到更多关于他们之间赌技的较量了(这得归咎于广电审批制度),据说这部电影原电影时长是130分钟,但在内地公映的只有103分钟。
如果传说属实,那么就是被剪了很多很多精彩的戏份。
对于第三部,有很多的电影致敬,这是需要我们观看的时候细心发现的。
而也有很多我们很遗憾的组合没有在这终极版里一一出现。
比如说赌圣周星星,就始终无法再次客串或是成为这部终极版里的惊喜。
但我们却看到了曾经与周星驰合作的罗家英,唐僧变型为一个搞怪发明家,也是带给我们一丝丝的安慰了吧。
可能是预期比较低,本来抱的希望也不大,看过《澳门风云3》之后,并不觉得多烂,从新年贺岁档大片来说,娱乐性十足,看得轻松不累,还算值回票价。
也可能真的是上了点年纪,看周润发、刘德华、张学友、张家辉一帮人搞笑耍酷,简直接纳度超高,而且我真的可以对里面穿插的每首歌都耳熟能详。
从“监狱风云”到鸟叔“江南style”,到罗家英的“only you”,到包租公婆的“谁是大英雄”,到华仔的“独自去偷欢”。
艾玛,真的是完全暴露年龄的大回顾,真的是被香港影视剧影响下的典型一代啊。
《澳门风云2》中周润发与刘嘉玲的相爱相杀未免显得太过缠绵,看两位平均年龄55岁上下的老龄人恋爱实在未免尴尬。
到了3之后,加入天才偏执狂张学友的三角恋总算是蜻蜓点水而已,张家辉、刘德华和春春的三角CP也都是浅尝辄止,于是对我这个观众而言算是满意了。
四川口音机器人伟强配了个女朋友,两位一本正经地恋爱,画面还算赏心悦目,打斗后还上演了一档生离死别的戏码,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机器人大对阵对动物造型的变形金刚模仿了个十足,不管创意是否够新,但至少也是增加炫酷特效场面的一种尝试吧。
真假刀仔的打斗对刘德华来说应该很好玩吧,一个鬼马机灵的本尊,十几个耍酷呆呆的机器人,同时处于一个画面里,简直目不暇接,看得也甚是欢乐。
至于周润发装疯卖傻,在《让子弹飞》里已经是炉火纯青,在这里也是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反正看着他们这些老面孔,一起笑笑玩玩、打打闹闹,真的觉得还蛮亲切啊。
总之,不追求深度和意义的前提下,我对本片的观影体验尚算满意吧。
这个片子已经不能用烂来形容了,简直是烂的无法直视和容忍!
不是票价挺贵,真的看到20分钟就不想看了。
所有的内容都是老明星插科打诨瞎搞瞎闹,但是就是这样也不如黄百鸣的《X星报喜》几十年如一日的家庭大乱斗有点人情味。
里面的角色完全不明所以的装疯卖傻,售卖老段子老根,刘德华演着演着就噗嗤笑出来了,王胖子干脆就这样放上去让大家知道这就是一群明星在瞎闹。
3和1,2比完全没有任何情节,完全是瞎搞乱搞。
就这样向太还要声讨周星驰的《美人鱼》,周星驰导演的两部片子确实从用镜、剪辑、剧本方面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是周星驰很用心的是当下最最最用心的喜剧片导演,他至少想从片子里表达悲天悯人、小人物也能懂大道理的情怀。
这样所谓的黑大姐还要说:周是票房作假,我们家王胖子是真牛逼。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王胖子已经江郎才尽了,加上硬往片子里塞自己儿子的向家一家人,真是香港电影的毒瘤了,他们把持了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就是死路一条。
现在没有王家卫和周星驰,香港电影只能靠杜琪峰等银河将领拍点基于香港本土视野的小成本电影,影响力也是有限。
向太这帮人把持着香港电影格局,他们的视野决定了香港电影的格局,可惜,他们的眼界很糟糕!
这种片子是在投资老明星的影响力。
本来不觉得《美人鱼》咋地的,对比之下,《美人鱼》真的是上上之选了。
感觉不适合为了澳门风云系列的情怀去看这部电影。
除了个别演员明星们在系列的三部电影中一直都出演和提及澳门第一时间想到的博彩业始终不变之外,三部电影讲的故事之间实则没有太强的连贯性。
这部电影当中很多剧情可以说都很尴尬,比如在监狱里莫名其妙地尬舞以及几位主演在对弈时突然的尬唱。
影片剧情也有很多漏洞。
这些都实在对不起演员明星们精湛的演技和卖力的表演。
怎么这么差?华仔从头到尾好多招人讨厌的小动作,整个影片MV式风格都和小时代有一拼了,WTF?这还不够,演员各种笑场,除了张学友以外其他人都像来蹭镜头的,可是导演同志我们以为很精彩才来阿,脱了裤子你就给我看这个?你干脆叫澳门风云之机器人拜年好了
李宇春表现很好啊!为李宇春给五分!
发哥和刘天王的演技被王晶一下子打回了娘胎。不得不服。
傲娇云先祖,五星献吉祥
港产贺岁片近几年来的水准越发下降啦,看着发哥、华仔、家辉在里面装疯卖傻的,还挺心酸的,怎么说也是影响一代人的优秀影人 ,王晶你不能这样祸害他们呀。
每年过年都例行看一遍,开心,要是看到第三十分钟救出来就更开心了。大家还都保全了体面。我不会骂街,电影不会伤害我。
实在很喜欢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里看这部破片子,我知道那些高深的人不喜欢,可大部分的笑点就是戳中我的口,裂开,哈哈哈哈哈!!
一部比一部大咖多,就是为了圈年轻观众,还让大龄明星们说网络用语,好尴尬...
只为看各大港星
全明星阵容:周润发负责搞笑,刘德华耍帅,张家辉搞怪,张学友反派演到极致,李宇春扮酷,余文乐,刘嘉玲,鸟叔等等客串。片中还能看到三场赌局和机器人大战,当中更是穿插了好几首歌,是一部富有年味的合家欢电影!8
看这种电影真的是侮辱智商,还这么多大明星,无语了。并且大量使用替身以及拼凑镜头,很烂很烂!
喜欢,剧情有槽点也有华点,整体很不错!!!
挺有意思的呀 这么多明星
可能因为我看的2d,所以觉得没有那么烂。
在我看来是近几年最合格的贺岁片,扇了徐峥三个大嘴巴
作为一名喜欢了我葱十年的老包谷,必须去看这部电影,而且居然还有我葱自黑要像男人的梗,春春和华仔也是萌得不行,剧情什么的当然很烂,但华仔还是帅。看完电影最大的感想是:连机器人傻强都有女朋友了,单身狗还怎么办!!
2.11 澳门风云3 @ 广州左岸影城
算不上电影,也就情景喜剧
严重怀疑坚哥装疯卖傻!催眠术啥的能有这么灵么。监狱唱歌那段,还挺有创意的,至少不尴尬。 但剧情,还是第二部比较赞。
很欢乐。大年初一欢欢乐乐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