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这电影八个编剧。
这让俺想起了宋方金老师曾经在《给青年编剧的信》中的教诲:中国电影现在的编剧署名越来越多,十来个的也有,五六个的常见,只有一个编剧署名的不多见。
这牵扯到什么情况呢,就是判断力的缺失。
剧本创作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意阶段,这一个阶段大家会打了鸡血般兴奋,一般都觉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等过了这个阶段后,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这行吗?
这个时候就会找很多人论证,找很多编剧一遍遍反复修改,等把剧本完成以后,大家会有短暂的兴奋期。
然后一直到开机前后,又会产生严重怀疑,这到底行不行?
于是再找编剧改一轮。
剧本是改出来的,所有人都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其实这是一个谬误,就跟整容一样,整一次两次行,要是整个七八次以上,绝对就是毁容了。
如果主刀医生还不是一个医生的话,那就还不是毁容,是毁灭了。
现在很多国产电影,都是以毁容的面目出现,但作派是美女的作派。
很吓人。
还有些以毁灭的方式出现,但自己以为自己叫做爆款。
是的,就这样一坨,竟然八个编剧,真是闷声便大的。
怎么样,就问宋方金老师说的是不是宇宙真理吧?
实际上这个电影的原著Out Of Order是我最喜欢的舞台剧,没有之一的,最最最最喜欢的,海报上和宣发物料上都没写中文译名,哎。
Out Of Order的中译名很多名字《窗户上的尸体》、《乱套了》,最知名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译名应该是《谁家老婆上错床》。
以下是一些网上的资料:《谁家老婆上错床》一剧为英国近代喜剧作家Ray Cooney(雷·库尼)的得奖杰作,1990年五月在伦敦首演后,立即哄动剧坛,成为那段时期的长寿走红剧目,更在次年得到1991年度“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喜剧奖”。
自此之后,此剧被世界各地剧团排练公演,尤其是在台湾、香港的演出,效果极佳,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
这个舞台剧网上有很多资源,随便点来一个看一下,前面可能铺垫的有点长,但请相信经典的力量,铺垫过后,所有的包袱、笑点、段子就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汹涌而来,连续不断,哈哈大笑的时候连换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我的腹肌就是看了《谁家老婆上错床》笑出来的,不信的话可以去我豆瓣的相册看看我的腹肌。
至于这个叫《窗前明月,咣!
》的电影……编剧们,主创们,投资方们,你们便了半天,腿应该蹲麻了吧,再下去沉淀沉淀吧。
(欢迎关注辉兔的影音杂货铺公众号)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不喜勿看喜剧片《窗前明月,咣》改编自英国作家雷库·内经典名作《Out Of Order》,是一部口碑非常两极分化的电影。
最初注意到它,一是因为演员阵容,把费翔、宋小宝、马东锡这种类型看似完全不沾边的演员们凑在一起,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还是有一些期待的。
二是宣传短片里有死人镜头出现,还以为是搞笑版的探案剧本杀,很可惜只是个烟雾弹,确实会错意了。
故事把很多意外巧思串联在一起,喜剧效果还是可圈可点的,只是有点喧宾夺主,完全掩盖了律师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的主线关于命案的调查、收买谈判、法庭审判,几乎都是一笔带过,反而围绕婚内出轨这个问题来来回回纠缠不休,甚至连台词都超速开车,也不知道原著就这样,还是改编跑题了。
由于对案件的模棱两可,过分追求人物行为逻辑产生的笑果,让剧情有一种自我放飞,演到哪算哪的错觉。
如果不强行提升思想高度,取消命案的部分,单纯讲述一个衣冠禽兽最后一无所有的讽刺爱情小故事,也是完全成立的。
陆氏集团二公子陆俊虎杀人案,大律师胡恭平在调查过程中找到了凶器,否定了对方不在场证明。
为了消除隐患,董事长陆俊郎准备花钱消灾买平安。
当晚,胡恭平与情人佘小漫在酒店私会,后者纠缠不清的前男友熊大力雇佣私家侦探费什李调查取证。
老费被阳台砸晕了,令胡恭平以为他已死,为了两人的名声和前途,在不报警的情况下,喊来助理朱士奇处理尸体。
为了掩人耳目,胡恭平对酒店经理说佘小漫和朱士奇今日大婚度蜜月,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意外情况。
熊大力、朱士奇的女友施诗、胡恭平的妻子林銮凤、陆俊郎先后来到酒店,胡恭平和朱士奇用超强的临场应变,绕了一大圈还能将这稀碎的困局盘活,真正做到有惊无险,还蛮厉害的。
对于朱士奇去亲林銮凤,以及后者的魅惑设计,其实是很矛盾与反感的。
朱士奇就算再不谙世事,思想单纯,也不应该做出这样的行为。
何况作为未来的律师,看着有点不太聪明的人设,多少有些无语。
费什李一共醒来三次,前两次只是一团乱麻里的小小环节,最后一次是为整晚的闹剧画上句号。
让他几乎整场都穿着婚纱在演戏,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没有美感,完全恶搞,并不讨喜。
《窗前明月,咣!
》,跟同档期的《“骗骗”喜欢你》可谓卧龙凤雏,都用谐音梗当片名。
这部电影改编自英国舞台剧《Out of Order》,其原文本凭借精妙的情节设计与节奏把控,在舞台剧领域享有盛誉。
然而,这部《窗前明月,咣!
》在本土化过程中却充分地去其精华,最终呈现出令人绝望的观感,成为活脱脱的闹剧。
第一闹,就闹在演员的选择上。
这个故事讲的是费翔是律政界大律师,与对方律师的助手偷情,结果空降尸体,于是他不得不找来无辜的左凌峰,在他的帮助下,计划既掩盖偷情的事实,又让这具尸体有合理的下落。
随着事件的展开,谎越来越多,故事的进展愈发即兴,同时陷入更深一层的混乱。
究竟是什么原因选到了费翔?
特地翻了一下采访,在采访中,费翔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个剧本,并认为这个角色是全新的挑战,觉得自己平时在演戏的时候已经没什么偶像包袱了,所以在演喜剧的时候,更不应该有这些顾虑。
“我完全没有保持帅的标准。
”结果,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恰恰相反,费翔全程一本正经,毫无幽默感,甚至连角色的尴尬与慌乱都无法自然展现。
他全程都是在“演”,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幽默细胞!
他的表演模式更像是舞台剧,讲话拿腔拿调,十分刻意,与影片的整体氛围完全脱节,跟别的演员交流听起来都不像在一个频道。
甚至我觉得,今年金扫帚最令人失望男演员可以颁给他。
马东锡更是要命,口型跟声音完全匹配不上,配音可谓灾难级,带有明显的日本腔调,跟他自身比较粗放的表演风格是错位的,不贴脸,仿佛是从译制片当中跑出来的一个人物。
就这样,费翔跟马东锡两个美国人,就在这个以繁体字为主的不知道哪里的葡国鸡同鸭讲,呈现出极强的割裂感。
第二闹,闹在剧本对于空间的处理上缺乏有效设置,导致故事节奏无法有效展开。
这部电影的核心,就在于如何充分利用两间房、阳台过道、走廊等空间,在封闭当中制造动态变化,通过不断引入新角色,以及利用场面调度制造角色之间的交错与误会,形成富有层次的戏剧冲突。
“破旧的窗户”承担着意外打晕角色的功能,使角色短暂退出场景,推动剧情进入新的阶段。
可能是出于导演功力的原因,这些空间处理都极为表面化,直白到以至于没有产生任何悬念。
宋小宝和马东锡的错位戏,本可以进一步扩展,成为一个典型的空间喜剧桥段。
如果能够充分调动空间的潜力,制造更丰富的交错感,那么戏剧冲突将更加生动。
餐厅、泳池等公共空间没有产生任何意义,仅仅被用作“调虎离山”的工具,让马东锡或者史策前去寻找线索或制造误会,制造出几个俗不可耐的笑点,然后迅速撤离,对剧情的推进无法产生太多推动力。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镜头语言的缺失。
虽说改编的是一部舞台剧,但并不代表就要把电影拍成舞台剧。
电影所应该具备的镜头运动、景别切换、视角转换,在本片可以说基本为零,粗糙且乏味。
空间的闹会直接导致第三闹,群像戏的闹。
很多人物都只是工具人,甚至缺乏最为基本的叙事价值。
自从宋小宝饰演的尸体“复活”之后,影片原本的悬念已经被解除,随后的戏剧冲突都在围绕如何掩盖偷情展开,无论是真的偷情还是被误以为偷情,以及前面所撒下的在身份上的所有的谎。
影片中真正推动剧情发展的角色几乎只有黄才伦。
他的角色承担了大部分信息传递的任务,掌握了最多的关键线索,并不断推动其他角色进入下一步行动。
其他人物的存在大多缺乏必要性,杜晓宇作为经理跟黄才伦撞人设,后面直接消失。
张百乔出现只是为了被马东锡胖揍一顿。
刘佳作为左凌峰的母亲,她的作用又是什么,为了水时长让左凌峰给母亲打电话?
尤其是女性角色的塑造极为贫乏,几乎完全依附于男性角色的情感关系,缺少独立的叙事价值。
傅菁作为整个事件的最初引爆点,因偷情而导致一系列误会的发生,按理说应在后续情节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到了故事中段,她的角色却突然消失,既未提供进一步的戏剧推动力,也没有为自己的情节收尾,仿佛单纯只是作为故事开端的引子,完成任务后便被遗忘。
黄小蕾的角色同样缺乏独立性,她的存在似乎仅仅是为了勾引左凌峰。
史策的角色也只是作为某种工具,单纯为了将左凌峰拉回到自己的阵营。
更离谱的是,影片甚至安排了一名出场仅三秒的着装暴露的铺床服务员,其存在毫无意义,完全是廉价的视觉噱头。
许君聪的出现只是为了买一支羊角,这个羊角却莫名其妙地成为了费翔案情胜利的关键。
可是这个案情跟整个故事有什么关系?
这个故事有哪几分钟真正有在围绕法律问题展开?
最后居然还在呼吁法律对于普通人的意义,把主题往这种方向来拔高,简直就是对法律的亵渎。
顺带一提,台词恶心到极致:“别人都以为,朱士奇是憨厚哈士奇。
实际上呢,他简直是律政小泰迪。
”“他的脑子里,要么就是粥,要么就是屎,然后粥而复屎。
”……完全无法想象豆瓣上面挂名的八个编剧,是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完成的这个剧本。
近几年国产喜剧在创作上愈发低幼化,默认观众的审美和智商都处于极低水平,直白点说就是当成傻子使。
只希望这类电影以后能够再少点,至少能让电影市场不再那么乌烟瘴气。
个人评分:0.4/5🌟
费翔、马东锡、宋小宝、史策、张百乔,这么个奇妙的组合,混搭成一出轻松戏谑、纯纯逗乐的合家欢轻喜剧,情节简单起伏,角色们各有饱满个性,全片看下来毫无压力,只觉得满满放松,堪称近年来轻松喜剧的良心佳作。
几位主角的生动演出外,更有黄才伦、许君聪、黄小蕾、傅菁等演员的强力助阵。
还可以透露一句,咱们贾科长导演也在其中惊鸿一瞥,让我等影迷会心一笑。
剧情上,知名律师在奢华酒店幽会情人,却在窗台上突然发现尸体一枚。
为防备名誉受损,只得尽力掩饰,找来怨种助手帮忙。
结果各色人等纷至沓来,强力男友、正牌老婆、不要脸门童、纯挚女友、憨痴侦探,爱恨情仇线索交错混杂,上演了一幅幅欢腾捧腹的喜剧场景。
角色上,费翔出演了道貌岸然的律师,怨种助手则由左凌峰诠释,马东锡饰演了情人的强力男友,一出场就把路人张百乔打了个满地找牙,然后全过程四处寻找女友出轨的冤大头(各种误会误导,根本找不到),有一种反差萌在身上,一次次让人捧腹。
更有宋小宝饰演的傻气私人侦探,也就是出现在窗台的尸体。
一开始把昏厥状态演得惟妙惟肖,后来竟然阴差阳错,穿上了公主婚纱裙,重现全网火爆的白雪公主装,实在是不忍直视,还贡献了“我长得随妈,你随便”的名场面,哈哈。
编剧更是为故事加入了密集的笑点,两三句就是一个梗,叠加上马东锡的反差、宋小宝的憨痴,律师和助手的错位尴尬,还有黄才伦饰演的厚脸皮门童,史策饰演的纯爱女友,不时跑出来搅乱局面,全场老老少少笑得此起彼伏,欢乐氛围绝对拉满。
故事简单明快,绝不烧脑难懂。
这样浅显欢乐的故事,自然最适合跨年时段的合家欢观影。
不必承载任何压力,更无需担心剧情难懂,只需要带着家人走入影院,一同感受这份欣然愉悦的喜剧佳作。
有幸和#广影协观影团#的朋友们一起提前观赏了#电影窗前明月咣#,这是一部适合清空脑袋去放松的喜剧闹剧电影,影片的故事编排偏舞台化,类似情景喜剧,主要场景只有两个酒店房间和一个法院,几乎所有的戏剧冲突和人物纠葛都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发生。
故事情节紧凑,爆点密集,几乎每一分钟都有意想不到的反转,再加上讨喜的宋小宝以及马东锡、费翔的惊喜出演和混搭,以及一众俊男美女,可以说光是冲着演员去看也能够值回票价,如果年底压力大,空闲时间不妨去乐呵一下。
整个电影节奏稀碎,电影和舞台剧的调度放在一起,原本舞台剧紧张的气氛一下没有了。
同为改编,对表演工作坊《谁家老婆上错床》的模仿痕迹过于明显。
关于政治讽刺的黑色幽默变成了律师串通,而且是标签化的律师,核心矛盾冲突下降了好几个量级,站不住脚。
唯有傅菁是亮点,最有女人味的一次荧幕形象。
圣诞节一个人看电影,好在并不孤独。
一群人在电影院里赶上《窗前明月咣》点映,一边吃瓜一边“吃瓜”,居然意外的轻松解压。
两分钟一次捧腹,三分钟一次打脸,果然看八卦最能创造多巴胺。
纣王费翔和他的“咖妃”宋小宝直接变身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关于为啥长得不像,费翔一句“我随妈妈你随便”把全场都整笑也说服了。
盲猜“粥而复💩”会成为“你犯的可是stree”之后费翔老师的新口音梗。
“我看你的脑子里要么是粥,要么是💩,然后粥而复💩”是谁被骂笑了我不说。
混搭的喜剧效果最大化费翔、傅菁、马东锡、宋小宝、黄才伦、史策......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被这个混搭阵容吸引进来的,但是很神奇的是在这个影片中,大家都意外地贴脸。
费翔扮演的大律师英俊潇洒又渣又有魅力,傅菁扮演的女助理美艳又敢爱敢恨,马东锡的肌肉确实不一般,宋小宝一出场就是笑点,黄才伦再次进入舒适区扮演小聪明的招待,史策这回还是有反差的美丽女汉子,左凌峰扮演老实人被逼急了说瞎话的感觉也非常到位,更不用说客串的贾樟柯导演和百乔带来的惊喜。
我只能说,全片真的每个角色出场都有惊喜,相互之间产生的火花非常多,混搭得刚刚好。
三一律的喜剧效果最大化电影片尾写了本片改编自英国著名编剧雷库内的《out of orders》,是非常经典的“三一律”作品。
三一律即在一天之内、一个场景下、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而这部电影也聚焦在了葡国某大酒店的客房的一扇落地窗,一天之内,这扇窗前、无数人登场落幕,留下了一个个谎言与一次次被打脸的反转,也促成了全片笑点的密集爆发。
关于具体的笑点无法剧透,但是必须客观地说,这个电影就是看着非常轻松、吃瓜非常快乐、没什么说教意味,最后有个happyending的节日档电影。
看完感觉非常适合情侣一起来看,因为撒一个谎就需要无数的谎来原但是爱你从始至终都是真的,男助理的感情线还是很戳人的。
窗前有明月,“咣”一下把棘手又灾难性的问题“砸”到了“窗下”,又“咣”一下把观众“砸”进了电影院,本片最先撬动的想必是中国人骨子里吃瓜、看热闹的DNA,毕竟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蝴蝶煽动翅膀后,这“瓜”就越滚越大。
费翔、左凌峰、傅菁、宋小宝、马东锡这个神奇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国民男神费翔带着他那该死的魅力在大银幕一本正经搞笑,宋小宝等喜剧演员更是出场即搞笑,让人忍不住在电影院笑到打鸣。
如果费翔和宋小宝是亲兄弟,那就是一个长得随妈,一个长得随便;如果左凌峰和宋小宝是亲兄弟,那就是一个朱士奇,一个猪佩奇。
大律师说“助理就是用来背锅的”,一个社畜在银幕前轻轻的碎了,有种吃瓜吃到自己头上的感觉;“你的脑子要么是粥,要么就是屎,然后粥而复屎”,大律师休想自己说谐音梗,扣助理的钱。
大名鼎鼎胡恭平,却不想“在圈里红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让你小子给我绿了”,真的是笑张力满满。
宋小宝女装大银幕首秀,就是婚纱配墨镜,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咖妃”在洁白婚纱的衬托下,颜色深到让人笑出内伤。
贾樟柯在酒店豪华套房窗边抽雪茄,起范儿后却是一嘴的土味山西话,真的破了大防了。
黄才伦饰演的酒店服务员竟然能拥有一辆劳斯莱斯,其实他不是靠礼貌躬身的一句“用心为您服务”赚来的,只能说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马东锡饰演的熊大力在影片中武力担当的地位岌岌可危,毕竟还有个史策饰演的施诗,手握一把菜刀走遍全酒店。
这是一部一定不能错过的元旦档影片,跟家人朋友一起在影院欢乐吃瓜跨年,绝对能hold住这个元旦档。
看完《窗前明月,咣!
》,感觉这应该是今年跨年最适合全家一起看的电影。
作为一部跨年喜剧片,这部电影集齐了所有跨年全家一起出动的元素!
我都是先看演员表再决定抱着多大的期待去看或者看不看的。
《窗前》就属于那种让我啊哈?
这电影的班底真的是,马东锡+宋小宝?
我看到就想笑。
别管了这个阵容我必须得去会会!
于是我带着我妈一起去看了,噢对一开始带着我妈是因为她喜欢费翔,因为费翔老师没演过喜剧而且长得太帅了,我是一度持怀疑态度的。
结果没想到!
这电影太有魔力了!
费翔口音好好笑我看完回来和我妈学了一路。
最终我总结这个片子的阵容太适合全家一起看了!
妈妈看费翔、爸爸看马东锡、妹妹看傅菁、姑姑看宋小宝、我看左凌峰。
主打一个不偏不倚,全员照顾到。
除了演员班底震惊我以外,其实这部片子的纯喜剧属性更打动我。
从人物背景交代完开始,我们那一场几乎就没停下过笑声。
宋小宝从没让人失望过!!
喜剧OG名副其实!
他从出场开始我们全场就在笑,不得不说有喜剧天赋拉满的宋小宝在这片子的笑点就有保证了!!
费翔daddy推着自行车改造的轮椅一本正经的说出“我随妈妈,你随便”,还有“粥而复屎”这种虽然简单直白但真的很搞笑的谐音梗。
以及马东锡操着一口泡菜味口音疯狂在酒店内暴走,猛男形象搭配娇羞恋爱脑,上演最强反差萌。
而且,关键这部片子没有说教和煽情,我特别害怕和家人一起去看个喜剧结束以后大家还得流着泪出来。
结果这部电影到最后一秒都还在搞笑,真的是把搞笑贯彻到了最后一刻。
这种纯喜剧才是跨年和家人一起的正确打开方式!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才突然悟了!
原来还有小巧思!!
胡恭平——狐狸;佘小漫——蛇;朱士奇——哈士奇;林鸾凤——凤凰;熊大力——熊。
每个人的名字都对应他们的性格以及人物关系。
好好好,恍然大悟那一刻被整个惊喜到了,又在认真琢磨人物~
作为跨年档唯一一部纯喜剧片,个人认为和家人一起去看可以打到7分以上的水平。
和家人一起图个乐,每个人都能get到不同的笑点。
看着预告片本来是感觉没什么笑点的 后来看了整部电影才明白预告片为什么不好看 因为剧情是整个连贯的 一定要连起来看 单独的段落就一般 而且全程不敢走神😂 可能一晃神 后边就有点懵 尤其在酒店两个房间来回跑的时候 跨年档的喜剧 整体来说效果还不错 夸一夸左凌峰 是真的优秀 结尾处也没有强行上特别高的价值 整体感觉还可以
你知道我为了看马东锡经历过什么吗
这种形式的电影属小品电影还是舞台剧电影?片名都如此敷衍。
男配太像李行亮…..战损费翔真好看….看完了发现是个改编,虽然没看过原著但是电影真垃圾,别在电影院给观众喂💩了,刑事案件居然没有检方就离谱,纯纯法盲让人害怕。实在不行给钱让三谷和巧舟给你们写个本子吧。
可以看就是太碎烦。当作家务背景也还是烦
有特色。
笑点挺密的,喜欢舞台剧话剧的闭眼入
太像小品了(因为原作是舞台剧?),还不好笑……
开心麻花的导演,将不老男神费翔,东北喜剧代表宋小宝,喜人左凌峰,火箭少女101的傅菁,韩国的硬汉马东锡,还有黄小蕾,这样的乱炖搭配也能看出这是一部喜剧。怎样评价也不一定是好片还是烂片儿,如果他是喜剧,它能够让在场的观众笑了,那就是好片。主创团队是在用心逗大家笑,尤其是费翔,他用商务殷语的口吻说台词,真的很搞笑,而且这种舞台剧的感觉。电影的首映礼当天见到了费翔老师,他人真的很好,很贴心,很热情,期待费翔老师的下一部作品,也就是新年的《封神2》。
还没看,这种起名字的电影一般都是烂片,先标个二星。看了还不错,是我喜欢的风格。三星半吧
前半场靠daddy,后半场靠小宝儿,算是能看,偶尔可以让人欢快地笑出声;影片的整体感觉就像马东锡在影片中的样子,肉大身沉很笨重,出个拳倒是挺有力的,但出拳的机会太少了……
看完了
看到费翔出来的一刻我整个小脑都萎缩了,而且他竟然轻松驾驭了喜剧风格!!!真的很不可思议,我觉得好的演员就是样样行
1.5,还行
这个世界怎么可以出现「费翔 / 傅菁 / 马东锡 / 宋小宝」这四个名字放在一起,最后的效果是某种预料之中的不妙…傅菁和费翔都继续加油吧,还蛮get到后者在采访中对彼此同样是「歌手转演员」的惺惺相惜。不管怎么说,炒团首位大银幕女一号是wuli发酵女士啊,配上昨晚合体她秒了全世界,2025麻烦让我看上GO FOR YOU音乐会谢谢。感恩前同桌陪我看完…
节奏很不错,笑料也足,一台戏剧
仿佛在看一群通了电的青蛙。
真的太有料了,看完之后走出来大家都在讨论电影里好玩的地方,真的很久没有看过一部这么好看的喜剧片了,一定还要二刷!
如果沈腾来演 估计包容度会更大 费翔老师就会严苛了很多 主打一个艺术瑕疵 哈哈哈哈哈
无比怀念李立群版本的《谁家老婆上错床》
卡司足够吸引人,但化学反应不好,这俩美国人凑一起讲中文或者配音都很出戏,在密闭空间里的“低成本”制作,布景基本没上心,缺乏真实感,普通观众和粉丝走进电影院乐呵一下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