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破晓》(Daybreakers):吸血鬼就是这样被灭亡的(文:火神纪)我记得我看过这部电影,许多场景,包括剧情,包括人物造型,甚至连那辆宾利里的日间行驶模式,看着都是那么熟悉,所以,我一定是看过这部片子。
但是如果不是再重新看了它一遍的话,不管在任何的场景里,我可能都不会想起来这部片子。
所以,为什么我总希望在每一部片子看完之后多少给它留下些许文字,文字的意义是让我还能在某些场景里记得,是的,我曾经看过,并且曾经有过怎样的感想。
昨天晚上又重新看了这部片子,我甚至有点奇怪当年看这部片子之后,为什么没有给它留下只言片语呢,我查阅了一下我平时记录观影的App里,我甚至连给它打分都没有,这就很神奇了。
从两个维度来看这部片子,如果仅仅只是动作片,或者就以观影的角度来看,这部R级片,仅仅只是R级片里的芸芸众片里的一部,并不很起眼,这也许也就是当年看完之后完全无感的原因吗。
如果换一个维度来看,从吸血鬼这个题材来看这部片子的话,我觉得这部片子至少比大部分的吸血鬼题材电影要好许多,这也许也就是我现今感觉奇怪说为何当年一句话都没写下来的原因吗。
末世。
这是这部片子的背景。
所有的吸血鬼题材,如果要去到末世,大部分会是人类的末世,从逻辑上去推导的话,吸血鬼以人血为食,为什么我们害怕吸血鬼甚至有人会崇拜吸血鬼,因为他们在食物链的更高一层——人类已经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了,而在这个顶端的食物链之上,还有一层以人类为食的族群——这便是人类害怕与崇拜的根源了。
这部片子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跳过了人类的末世,直接去到了吸血鬼的末世。
从电影给我们展现出来的那个世界里,吸血鬼是那个社会里的主流,人类沦落成被吸血鬼所豢养的族群,政客、新闻、控制一切的大公司,一切一切都是吸血鬼,电视上讨论的是吸血鬼的生态,现状以及未来。
也就是说,人类的命运,完全不在主流意识形态里。
人类的末世,已经降临,甚至都已经结束了;吸血鬼的末世,正在来临。
因为吸血鬼越来越多,人类越来越少,人类虽然被豢养但是能够提供的血量已经无法满足整个吸血鬼族群的生存,当人类的血液最终流尽了之后,吸血鬼的世界也同样会坍塌崩溃。
主流的意识形态里,吸血鬼需要制造出代血一类的物质给供养整个吸血鬼种族,而纯净的人血,可能只供给给特权阶级的吸血鬼。
于是,在人类的血液完全流尽之前,吸血鬼豢养人类分配血液的大资本集团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合成血。
这便是整个故事的大背景。
这部电影的牛逼之处在于,别人都还在停留在吸血鬼占领世界,人类与吸血鬼的抗争里的时候,它完全跳过了那个世代,进入了下一个世代里。
人类早就沦为家畜一样的存在,甚至连家畜都算不上,人类的豢养仅仅只用几根管子连着,可能连清醒的意识都不需要,只需要活着,然后造血供给就行。
海报上的那个人血工厂的场景,跟当年的《黑客帝国》有几分相似。
人类末世已过,人类行将就木。
吸血鬼的末世将至。
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可选的并不多。
人造血;或者吸血鬼造血。
不管是谁造,做出可以替代人类血液的代血,供给普罗大众。
这部片子里还有另一种存在,就是开始吸食吸血鬼血液的吸血鬼,他们会变异,长出类似蝙蝠一样的翅,还有利爪与尖牙,更强壮,更可怕,没有理性,只有嗜血的欲望与进食的渴望。
就电影的大部分篇幅给我们的总的一个观念是——代血,研究出来的话,吸血鬼的社会还能继续维持;而如果研究不出来的话,所有的吸血鬼到最后,都只能被本能驱使去吸食同类的血液然后变异,成了那种说不出更高等或者或低级的生物。
没有代血,可能他们不会灭绝,但是至少他们的整个生态与社会都会直接崩塌,然后重建,进入另一种生态里去。
斯派瑞兄弟给这部片子安排了另一条出路。
阳光,治愈了吸血鬼,而被治愈的吸血鬼的血,又成了别的吸血鬼的解药,只要吸食了被治愈的吸血鬼,这些吸食者也就会变回人类,同时他们又成了吸血鬼的解药。
这个设定让这部片子直接开挂了,最后那二十分钟,依旧把吸血鬼的末世给带来了,就像他们最初把人类社会灭绝了一样,他们所面临的,同样只有灭绝这一途。
电影最后的那场狂屠,其实已经昭示了吸血鬼的最终结局了。
人类可能会灭绝,但是吸血鬼被治愈之后的那些新人类,会成为所有吸血鬼的感染源。
他们找不到古老并且纯净的人类可以吸食,饥饿的感觉以及进食的本能会让他们对剩下那些新人类伸出了尖牙,然后便是如同电影最后那一场狂屠一样,吸食完之后变为新人类,后来的吸血鬼再去吸食他们,假以时日,所有的吸血鬼,除了变为新人类之后死掉的,最终都只能变为新人类。
如果你喜欢R级片,很好,这部片子足够血腥与暴力。
而穿透过这种血腥与暴力的表象下,这部电影所选取的点,其实更让我惊喜。
人类虽已行将就木,而统治人类社会的吸血鬼社会,却是一场注定的坍塌,最终他们都将死去,而新人类却会在这片腥臭的血泊里,重新诞生。
破晓的那道阳光带来的温暖,最终还是还回给人类。
2023-05-16 14:45:19;农历三月廿七;生日。
嗜血破晓 Daybreakers人类的贪婪,可以成为利于全人类的强劲动机。
这个系统的设计的关键在于:道德与宗教。
中国就是Day breakers的真实呈现,是一种没有底线的嗜血杀戮,社会和谐,操你妈逼。
眞是沒想到一部吸血鬼題材噠片子能拍噠這麼好!
它對人類社會種種現狀噠諷刺意味眞是非常噠強勁有力!
這個社會早已變噠弱肉強食道德底線淪喪。
那些覺得自己有錢有權就至高無上噠人不在少數。
整個社會噠畸形程度和吸血鬼社會其實並無太大差別。
對貧困人口噠歧視與對他們勞動力噠壓榨和掠奪難道和電影中噠情節有分別嗎?
人類早已不是幾百年噠認知。
那些有眞正堅定信仰噠人活在當今這個世界裏就是和影片中噠主角一樣希望能恢復人類噠正能量。
可諷刺噠是解藥往往就是我們自己...這種毀滅式噠“以毒攻毒”才可以重生。
但眞當這一切可以逆轉之時才發現殺戮不但沒有結束反而繼續升級。
也許正是因為人類噠原罪使得人類社會不可能出現“天下大同”吧。
《暮光之城》让吸血鬼电影成为了时尚热门的话题,但骨子里,那只是个青春片,吸血鬼电影的精粹已经被糟改得半点全无。
如果一部吸血鬼电影只让你联想到帅哥、美女、永生、贵族、爱情之类字眼,那它和韩剧也没多大区别——就如同看着T台上的美丽人形,有外貌没灵魂。
所以《嗜血破晓》还是让我小小惊喜了一下,确实有阵子没看到这种黑暗冷硬的吸血鬼电影了。
影片的设定就让我很感兴趣:全球被吸血鬼统治,人类成了最后一点点美食。
这样,吸血鬼和人类之间都面临着矛盾的困境,前者是要考虑长期饲养勉强充饥还是最后来顿大餐,后者则是反抗无力躲避无门。
更妙的是,影片加入了第三方:以自己同类为食的变异吸血鬼。
这样,吸血鬼代表的特权和中产阶层、人类代表的底层群众,以及从社会中坚分离出去的失败者都各就各位。
单说摆脱了爱情悲喜剧的套路,本片就值得称道。
可惜的是,影片的编剧不够坚实,既缺乏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节奏变化,又不够有逻辑。
如果诺兰来拍这片子,想必会很惊艳。
好在那种沉郁的科幻末世风格让影片显得很有风格性,尤其结尾烧死变异吸血鬼和士兵们互相啃咬,从吸血鬼变回人类两段,能给你带来强烈的冲击: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谁是人?
谁是野兽?
最早起源于中国,但是由于茅山道士等残暴杀害乃至大屠杀,尸类一直未能聚集成自己的族群形成社会,近代也是由于林正英等人以及新中国法规的族群歧视,尸族发展艰难,处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更落后的死循环,一直未能在中国建立自己的聚集社会。
还好尸族先祖早在几百年前为了族群的存亡发展,早就开始大范围移民与外迁。
一支在公元五世纪左右南下跨过绝境长城,并且驯服了一条龙,族群进入辉煌时期,史称,可惜短暂的辉煌便是落幕,在临冬大战被一刺客刺杀了首领,此次开拓之战失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刺客史称“拿缝衣针的女魔鬼”,后面丧尸族群陷入被动,在人类社会四处逃亡,可以在《傲慢与偏见与僵尸》这一历史片中看见僵尸先辈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同人类斗争的勇气与牺牲之惨烈。
另一支队伍则进入朝鲜谋求生存之地,起初为了换得族群发展,与一朝鲜将领赵学州交换替其击败倭寇。
可惜狡猾的人类出尔反尔,族群几乎被全灭。
此时分出第三支族群,病毒也被逃回的倭寇带入日本境内,《学园默示录》、《学园孤岛》、《甲铁城的卡巴内利》等等都是族人在日本境内抗争的记录,由于打不过本土的哥斯拉,还有奥特曼在从中各种阻挠,不得不说他们哪怕是敌人,也是令人尊敬的对手,因此族群数量也是一直未能壮大。
第二支族群由于人类的内斗再次扩张,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哪怕遭到由人类王子带领的军队的奋力抗争,一路势如破竹,也攻入朝鲜王都,此称“王国大战”,还是在东莱战败,功败垂成。
注:由于族群差异,欧美那边继承怕光特性,而朝鲜由于变异或者说进化不再怕光而对温度敏感。
本以为僵尸族群发展通通陷入死路,天不绝我族,在二十世纪的东莱也就是现在的釜山,保留了族群的希望,族群一路扩张至《半岛》,侵入纽约等地,与人类在各地打响生存之战,比如《僵尸世界大战》、《生化危机》等等有名战役,其中对族群最重要的是“传奇事件”(见于《我是传奇》),此次事件标志着僵尸族群不仅体力智力超人,而且进化出语言,有情感有社会组织,人类开始认可僵尸族群为人类的进化,正如人类从猿类进化来一样。
丧尸族群开始不断进化,发展出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科技,并且凭借体力智力以及寿命开始统治人类,见于《嗜血黎明》,高度发展的文明怀着尸文关怀,不愿再像人类屠杀丧尸一样屠杀人类,为了谋求两个种族的友好交往,尸人联合拍片《暮光之城》,由此片可见尸族科技发展已经解决了族群怕光的小缺陷,并且还在不断进化,有同类已有自己的异能。
其中小插曲,狼族为了破坏尸人两族的友好交往避免像吴蜀那般结盟,争夺起了女主,但我族爱德华不辱使命顺利完成计划,经过协商我们把女主的女儿分给狼族联姻。
而东方大陆,人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朝的闭关锁国,避免意识入侵,现在的神秘力量“墙”,东方依旧是人类统治,那里的人民至今不知道以上提到的电影丧尸均为尸族出演,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我们还成立了“尸族演员工会”,近期为尸族权益的斗争运动还有“Vampires Too”、“Zombieslive matter”……
声明:以下内容含有社会学与人类学成分,可能不适合将《嗜血破晓》当娱乐消遣的观众。
电影本身的故事比较简单,很多情节拖沓、无聊,甚至脑残。
但在这里不作讨论,以下要说的是电影的世界观设定。
正如发轫于河流的农业文明,我想用血液文明来形容以僵尸为主体的新型社会,是再恰当不过的。
一个文明要存在,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
以我们的文明而言,首先是水资源。
这点很好理解。
因为文明诞生于河边。
其次是适宜的气候,令农作物生长,适合居住的气候。
即便如此,在季节变换寒热更迭时,人体的脆弱性依然会通过广泛存在的流行感冒和肺炎等季候病表现出来。
因此每到这个时节,医院看病的人会特别的多。
起初这世界并没有道德、伦理、法律等这些东西,因为这些属于高等文明范畴的产物。
是故,在远古文明仍处于低等阶段时,人类诸如杀戮、掠夺、奸淫和乱伦等行为,不被视为“恶”。
但人类在基因里面,仍保有祖先的“恶”的记忆,于是在进入文明的高级阶段,道德与宗教出现之后,“原罪”也一并附着在了每个人的身上。
这是为了维系社会稳定而建构起的道德体系所直接造成的副作用之一。
随着文明不断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在各种体系之下以各种契约形式确立下来,社会的结构不断完善与强大,得益于此,文明孕育出了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进步人士,并经由他们的努力进一步改善社会结构,提升人类素质水平,催化文明的升级。
新思想不断产生,人类早已不再满足于饱暖与交配,在进入大发现时代(或者大开拓时代,大航海时代)之后,对世界的认识随着野心的膨胀而呈指数级增长。
贪婪这七罪之一,在那个时代成为文明进步的最强引擎。
虽然伴随着血腥和罪恶。
时至今日,可以确定的是,人性在本质上与1000年前,2000年前相比,并无太大不同。
只是在精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戏剧,文学,各类艺术成为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而人性,是这些载体永恒的母题。
《嗜》作为一部商业片,对诸如社会、人性之类大命题的探讨,也仅仅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没有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启发。
这注定它只能作为一种消遣来观看。
唯一有趣的地方是僵尸社会的存在基础——血液资源——人类。
关键词。
血液资源。
依托血液资源而存在的僵尸社会,其军事、政治、上层结构也是与人类社会迥异的。
资源,影响并决定了社会的结构。
但这个创意点在《嗜》里面其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以致很多人觉得这部片虽然有新意,但拍得却是不咋滴。
事实上,我更愿意看到不同的血液文明,譬如西方的吸血鬼文明和东方的僵尸文明,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幸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人类,而爆发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正如人类曾为了土地、石油等资源进行战争一样。
但是这部片子,却在一个极好的创意下讲述了一个糟糕的故事。
可以假设和预见,建立在不同资源基础上的社会,会拥有更多不同的美妙形态。
在充分理解人类社会存在根源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的本质,可能的话,甚至破解(break)。
而《嗜》这部片想要揭示的,无非也就是这一本质。
(片子英文名:daybreakers)但原作想要表达的这一理念却被电影平庸的叙事手法给埋没掉了,以致很多人接收不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讯息。
不幸的是,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上。
我们之所以觉得世界不真实,是因为世界的真相被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这些事情琐碎化,被埋没掉了,令大部分人只关心自己周围三米以内的事情,因而看不到世界的真面目。
社会因资源而存在,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只是65亿人类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每个人的命运与世界大环境的各种动荡因素都是紧密联系在一块的。
在央视《共同关注》报导了一位四川女孩李静在北川开手机维修店,汶川地震后被毁。
之后她跑到玉树另起炉灶,结果碰上玉树地震,店又毁了。
但她还活着。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大大世界里,我们真的微不足道。
而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分割线===============最后吐槽一下这部商业片的脑残情节:里面每个角色的智商普遍不超过80,至少看不出有聪明人的存在。
开头会议讨论实验对象一个月没有血喝就死亡的内容,那些高官的对白只能用非常小白来形容。
两条铁轨的坏桥设置在那里,如同纯粹是为了使主角摆脱追兵而设在那里一样。
爱德华不喝人血,这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的道德观。
试想我们周围有人不肯吃猪肉,甚至为了一头猪而把自己的兄弟推向火坑(阳光)。
我们肯定会认为此人脑子有问题。
地下铁抢咖啡亭的血袋那一幕可以更小白一些,还好导演没有太过脑残。
总裁查尔斯当得了大公司元首一职,居然被爱德华一句coward(胆小鬼)给激至暴走。
还有更多更脑残的剧情吗?
真是惨不忍睹。
被朋友强烈推荐的电影,之前没怎么关注这片其实是因为主演,没怎么看过霍克的片子,因为他演了很著名的情感电影系列。。。
最近他倒是开始接一些科幻奇幻片,包括最近的《前目的地》。
这类小成本电影很多都是很有野心的,这电影的特点就是将传统的吸血鬼题材进行反转,将吸血鬼变成多数派,而将人类变成少数派,甚至是低等的食物,成本不高但是把故事讲完了。
不过电影里说吸血鬼大众化的原因是由于一次瘟疫般的爆发,换句话说电影里的大部分吸血鬼前几年还是人类,结果变成吸血鬼之后迅速将人类当成下等生物,看来血液改变的不只是体质,还有思想,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不过吸血鬼的智商看上去没啥变化,科学发展和人类差不多。
片子里把血源缺乏作为危机,其实很容易的就能带入现实的水源危机,为了水分,人类也会做出袭击小卖部的行为,只不过吸血鬼们做的更血腥和野蛮,这也说明吸血鬼其实算是退化,更加野蛮不是进化的方向。
片子里怪物出现的很少,战斗场景大都是人类打人类,只不过,动不动就出现男的互相啃,啃也没关系,关键是别先盯着脖子看半天,这前戏做的略足啊。
达福又一次演了个好人,晒一晒就变回吸血鬼的情节也再次证明了吸血鬼的科学家都是吃血豆腐的,这么基础的生物学实验居然没人做。
吸血鬼这种生物,多年以来一直备受大荧幕的青睐,不过他们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一直没有超过这两种:夹缝中生存或者是要统治人类。
《嗜血破晓》这部电影却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也可以说是前两种关系的进化版,吸血鬼在与人类的交锋中已经处于绝对上风,少数的人龟缩在不知名的的角落里苟延残喘,即将灭绝,可缺少血液吸血鬼同样也面临生存危机。
这个世界观独树一帜,吸血鬼是人类敌人的敌人,但绝对不是朋友,如果吸血鬼先灭绝,人类倒是有可能从灭绝的边缘中走出。
从吸血鬼本身来讲,他们面临着人类的反抗,又面临着自生无法生存的危机。
从电影开始时的交代中,可以认定,吸血鬼已经的泛滥起源于瘟疫似的传染,不少人是自愿变成吸血鬼的,比如那个野心勃勃的普拉姆利和未经世事的弗兰基。
也有人是被迫的比如爱德华(伊桑霍克饰演)。
身为吸血鬼中的智者,爱德华尝试着用科学方式找出人血的替代品,他自己虽然认同了吸血鬼的身份,但是拒绝食用纯种人血,这是他残存的人性底线,就是这个原因促使他寻找一个可以与人类共存的方法。
可实验的屡次失败,让他对这个想法产生了怀疑。
多年致力于拯救残存人类的奥德丽,突然出现在爱德华面前。
她给他带来了一种新的希望,重新变回人类。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吸血鬼都喜欢变回人,爱德华的弟弟弗兰基就自言,从来就不知道怎么样做好人,但是知道怎样做好吸血鬼;一直支持他研究血液替代品的老板普拉姆利更是认为,解药毫无意义,吸血鬼是种人类的进化物种,野心勃勃的普拉姆利,在吸血鬼的身份中体验到了身为人类时从没体验到的权力快感。
那么,人变成吸血鬼到底是不是一种进化呢,在电影中,人成为吸血鬼虽然可以长生,但并不是不死,他们害怕被人类手中的弓箭武器杀死,对人类只能使用麻醉武器,人类变成吸血鬼只要被咬一口就行,吸血鬼再次变化时只能变成只懂得吸血的行尸走肉。
电影中引用的一句猫王的词“事实就像是太阳,你可以暂时遮住他,但他不会消失”恰如其分的暗示人类的下风是暂时的,怕太阳是吸血鬼最大的弱点。
吸血鬼不能见光的属性。
使得电影多数时间都是晚间和室内戏,第一场白天的室外戏出现在爱德华与艾维斯(威廉达福饰演)初次见面时。
他是第一个从吸血鬼变回人类的人,原本顺利的见面,却由于弗兰基的突然出现而被打破,他还引来了大批的吸血鬼捕杀者。
虽然经过一番周折后,爱德华三人顺利逃过了捕杀,但是这也使得他和由他弟弟为代表的吸血鬼群体正式决裂。
在忍受了阳光的照射,差点被烧死后,爱德华终于变回了人类,但是自己的行踪也被发现,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吸血鬼参议院也被杀死,这样他们就无法以正当的途径告知所有吸血鬼,可以恢复成人了。
爱德华把最后的希望寄予自己的助手身上,多年的合作,使得他认为这个朋友是和自己理想一样的。
然而他的直觉还是错了,他的助手出卖了他,历经艰险,爱德华和艾维斯逃出了吸血鬼们的包围圈,而与他弟弟的再次相遇,又有新的意外发现。
痊愈的人的血液是变回人类的解药!最终,爱德华只身进入虎穴,成功救出奥德丽,与艾维斯三人一起逃出了这个吸血鬼城市,野心家布拉姆利和爱德华的弟弟在吸血鬼暴乱中死去。
这个几乎圆满的结局,可是说个败笔。
最后过度的血腥,直接拉低了电影的思辨程度,如果电影终止于奥德丽的牺牲,而另外两人逃出生天,并带领着已经变化弗兰基,浴火重生这就成了一曲革命者的悲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高不成低不就。
电影剧本的野心很大,只是最后完成的不完美。
在布拉姆利和弗兰基两人身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前者,他还有一个女儿,并且处于进化的风口浪尖,不论是变得倾向人类还是更加像是野兽,都是可以变成经典人物,可惜他的草草死去,人物也变得虎头蛇尾。
除了情节和人物的设置出现失败之外,电影在各方各面的考虑非常完备,布景、音乐、摄影都独具一格,尤其是在场景氛围的塑造上,各处幽暗中透漏的黑色的闪亮,仿佛《银翼杀手》再现。
几个动作场面,比如那场追车戏,处理的还算是不错,比起好莱坞通常的那种以不断爆炸来吸引眼球的做法还是略胜一筹的。
像这种科幻片里,很少有演员可以发挥高超的演技,因为看点几乎全部都集中于环境的塑造上,此片也没逃离这个俗套,伊桑霍克与威廉达福都算是优秀的演员,片中表现却也只是中规中矩。
不过在导演的选角上很有趣,威廉达福曾经演过耶稣,这次也是以启蒙者的形象出现,不过却更像是个摇滚明星(名字都和猫王一样),是不是也在暗示,这是部足够精彩又足够有回味的电影呢。
这片子的确不够刺激不够痛快不够恐怖,但这是一部吸血鬼风格的教化电影。
喝回归人类的血就能让吸血鬼变回来 的设定,从吸血鬼电影角度看的确狗血到无厘头,但这是一部吸血鬼风格的教化电影。
圣餐不就是木匠耶和华的血和肉么?
身为人类,不接受无论身处何阶级都必须接受的 老、病、死,为了摆脱恐惧,把自己变成怪物实现妄念,压榨原本与自己同种族的生物,构建非人道而有效率的体系,最终因为被压榨生物数量不足迎来不可避免的体系崩溃,不得不面对更深的恐惧。
这是人类发展的惯常模式。
但这是不可持续的(电影说的)。
恐惧无尽头。
生存质量确实在改善,因此受惠的个体数量确实在增加,但饥饿之后有劳累之后有病痛之后有衰老之后有死亡之后有虚无。
被这些追赶着,不断异化,是奴隶主,是皇帝,是财阀,是雨伞公司首席科学家,是吸血鬼,是……?
但,我们回得来么?
或者说,愿意回来么?
接受那些,想想怎么过好人生,以及重新定义“好”的标准,不再因为恐惧而任意妄为???
ps,进一步异化的第四级赤贫吸血鬼,不就是各类暴政的副产品——暴力革命者么?
现实中的人就和影片中饥渴的吸血鬼是一个德性的。
不得不说其实拍得其实还是可以的。
吸血鬼还是比较像是吸血鬼的(虽然暮光的闪闪发光比较喜欢,但不得不承认还是火比较符合一般心理。
小小阴暗地想了一下,若是真的遇到了吸血鬼起码还有办法要不然就只能留着口水看一下所谓的钻石般地闪亮)部分有些血腥,单纯想看帅哥吸血鬼的请慎入。
一开始有个血浆爆裂的镜头,我正在吃辣椒牛肉,然后很巧合的飞溅了出去;还有个恶心的变异吸血鬼(╮(╯▽╰)╭,一下子觉得吸血鬼也挺可怜的);不过对于喜欢血腥的人来说就稍微有些不够力道,不过最后快结尾的时候,有短暂的野兽般地渴望促使一群嗜血的士兵把刚刚变回成人的伙伴分食的镜头,还是有点。。。。。。
让我想到杀死比尔中手持剑斗88的画面(不过这是人性的坚强,而这部片是原始的呼唤呃)我其实一开始就是想看看白皙帅气的吸血鬼们,结果看到的大多是大叔以及血浆。
看到那些人类即将灭亡的影片我就高兴
对血腥从来不感冒,有趣的是那个cure。在底楼那场嗜血战斗简直堪称一绝。你要吸血吗?吸了你就是下一个被吸得目标,除非你是最后一个。
西方对吸血鬼怀着恐惧性的崇拜。如果他们统治了地球,人类像食物一样被圈养。视角很新,单独因道德制高点制造的反败为胜的结尾,却显得心虚潦草。
无聊加恶心
谈不上有新意,但是立意还行。。。关于他弟的转变处理得非常生硬,没有任何交代就能上演一出极其狗血的舍身取义苦情大戏。。。==。。。
郎心似铁!哥哥是个大坏蛋!
吸血鬼当道~人类变成濒危物种~题材主题不错~但是拍得不怎么样~
如果大家都是吸血鬼,犯罪倒变方便了……推到太阳下,就烧的一点不剩了- -
今天一看开头就发现原来是看过的片子。。这片子就是结尾太血腥了,别的都还好
真是没有耐心看完。。。。。另外,所有吸血鬼男主角都必须叫爱德华吗???????
因为怕死,所以他们都变成了吸血鬼,因为怕死,所以他们宁愿去当奴隶
片子本身很差,但是被伊桑.霍克所扮演的吸血鬼吸引,许久都不曾忘记。
很多人赋予这部电影很多寓意.........把这放一边........就电影本身故事来说开头比较精彩.......后面感觉显得弱了很多...........不过男主弟弟我也萌........很正...........
构想不错,但编剧是个俗货。
3.5,剧本蛮有意思的,反差交换的故事情节,比今天看的其他两部片都要好。
真可惜豆瓣不能评零分, 总的来说就是1个字烂, 2个字很烂, 3个字非常烂...这算什么吸血鬼片啊, 太令我失望了...
傻逼电影。还害我苦苦想名字想了好几天。老师是脑残了吧高二的时候放这种片子瞎我眼。
我觉得要是一个男的,有一张特别帅的脸,然后又有点腼腆,有点害羞,然后又有一技之长。那真是无敌了啊~~~你看他弟弟也很帅啊,但是就没男主那么让人喜欢啊。电影三星。一星半给Ethan,半颗星给他弟弟。哈哈哈。
基本上比较烂。除了好有文艺范儿的伊森霍克
设定较老套,想变回人类的吸血鬼最没意思了。全片干净得连个吻都没有,也不够恐怖,但也R级了啊。大兵们互咬的那场混战看得很激动……我真是够了啊,连这片都能腐起来……片头的小姑娘、眼睁睁看退化后的同类们被铁链拖至阳光下焚烧的场景、男主的车以及男主的大兵弟好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