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没想到观影最好体验竟然在泰国的清迈。
设备当面,real4DX影厅里面的光、风、雨、座椅配合剧情的晃动与椅背的锤击,和影片冒险海盗题材配合的很精彩。
观影人素质方面,前泰王虽然去年10月份已经过世,但播放影片前还是先放映了他的纪念片,观众自觉的站立肃穆观看,即使他们已经观看过无数次;影片在播放电影的最后一帧画面后,观众才陆续离开影院,而不像国内结束字幕一出现就全部跑了。
这次我跟着他们完整观影后的直接好处是看到了彩蛋部分以及有机会和邻座的美国妞合了张影。
昨天下班之后陪爹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恐怕我最大的错误就是为了回顾剧情把前三部重新刷了一遍,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题头选了整部电影最帅的一张图,年轻的杰克船长从老船长那里得到了罗盘,最终拯救了海盗,演员的功底还是很到位,把杰克年轻时的青涩和初见端倪的桀骜都表现了出来。
但是看到这里我还是有一些疑问....
杰克船长你的罗盘到底哪来的?
下面开始说正题:(部分剧透不过似乎也不太严重,反正这电影看个开头你就能猜到结尾)首先从故事层面:前三部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从黑珍珠的诅咒开始,到东印度公司的崛起而结束,虽然在第三部的结尾勋爵的旗舰被炸毁,单只不过是让东印度公司损失了一艘船而已。
随着以国家机器为背景的大型殖民团的出现,未知海域被不断的探索,留给海盗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衰落已成必然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勒比4选择了一个前传的背景还是很聪明的,而加勒比5中,杰克船长垂垂老矣,巴博萨耽于享乐,故事的主线靠比尔特纳的儿子和一个活死人船长撑起来,既不“海盗”也不“丰满”影片中还大量出现和前三部设定相悖的情节影片的开头,小特纳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飞翔的荷兰人号,看到比尔的脸上也长出了海藻,而第三部的剧情中指出只要荷兰人的船长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将亡人送到彼岸)就可以不变成怪物还有就是杰克船长罗盘的来源,上文已经指出然后是角色层面:杰克船长:广受喜爱的不是他的骚浪贱,或者说不只是骚浪贱,而是贱萌下面隐藏的智慧,在这部影片中都没能够体现,真的只剩下骚浪贱了。
女主:是一个被定义成女巫的科学家?
按照东印度公司的发展请款来看时间背景应该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当时伽利略已经发表了《对话》并做出了望远镜,不过联想到老先生的结果似乎一个女人被定义为女巫也说得通。
能感受的到导演想把她塑造成一个智慧女性,但是真的没能体现出来智慧,一些细节也没能交代清楚,从头到尾就被胸前的两团闪瞎眼。
男主:可以说让我非常失望了,完全继承了父母双方的缺点,没学到老特纳的身手学到了莽撞和迂腐,没学到伊丽莎白的机制学到了固执,除了泡妞的时候懂得从善如流以外基本没什么闪光点。
萨拉查:一个生活在自己小世界里的大反派,实力不俗但是脑袋不太好使,就是一个字“干”准尉:抱歉他的名字我没记住,没有詹姆士的正直也没有勋爵的手腕,活该你死得早配角:很多老角色都出现了但是戏份都不多,有没有两可,致敬的成分居多最后是拍摄层面:前三部的时候节奏明快目不暇接,一些细节总要二刷三刷才能看得懂,打斗场景出人意表又在情理之中,人物性格特点突出而不失立体这一部在电影院灯亮起的那一刻我居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导演努力想再造一个标志性打斗场景但是力有不逮。
体现人不性格的时候没能抓住表象下的本质,巴博萨忽然冒出个女儿来我也是醉。
节奏拖沓镜头切换不到位,很多细节交代的也不清楚最后:如果是某一个演员的演技导致出戏,是演员的问题,如果所有的角色都不够丰满,似乎是导演的问题,但是,如果整部影片从人物到剧情都差强人意,那么说明这部影片的制作和定位本身就有问题。
东印度公司之后,海盗的空间没了,海参三叉戟的消失,诅咒也不可凭恃,传奇已经结束,没有续写的必要了,就如同我标题写的:加勒比海盗五,加勒比海盗无别再拍了好吗?
求你了PS:女主是好看的,扮相也好看,但是不是说斯考达里奥是有名的飞机场吗?
那这两团是怎么挤出来的谁能教教我?
整部影片最帅的是年轻时的杰克船长
原文发表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7172241
没去看首映是我的问题。
这是一部值得去看首映的电影。
奥兰多 布鲁姆这部剧只出现十秒左右,估计下一部可能要退,不过也不好说,因为最后的彩蛋,威尔特纳和伊丽莎白都在。
这部戏主捧的是威尔特纳的儿子,见鬼,我忘了名字叫什么,哦,亨利,对,亨利。
长者一张小受的脸,扎着个马尾辫,羞涩的帅。
女主长得一般,但坏笑那一下着实令人心动。
这部剧的剧情还是蛮紧凑的,主线是为了让海盗生存下去,为了不让死人征服海洋,同时亨利也为了救威尔,众人来寻找波塞冬的三叉戟,来破除海上的所有诅咒。
先是为了知道自己生世的女天文学家卡梅林史密斯,来找亨利特纳,二人都为了自己的父亲很快达成共识,然后就来找杰克小麻雀,因为他们需要船去航海,而适逢此时小麻雀被军方抓了起来,又是一出劫法场,感觉每部都会有一次劫法场,但每一次都会给人新鲜感,这次就巧妙地加入了大铡刀。
众人美滋滋的除了海,稳稳地要被搞啊,此时另一条线是巴博萨和海上屠夫联合起来围剿杰克。
但神奇的是,海上屠夫只能在海上搞事,一上陆地就怂了。
一众海盗上了小岛,巴博萨稳稳地反叛,毕竟小麻雀才是真爱。
同时,巴博萨带来了黑胡子的刀,成功的解除了黑珍珠号的封印,又是出场自带的bgm,仿佛回到了第一部的那个意气风发的杰克。
就在这次航行当中,莫名其妙的让巴博萨发现卡梅林竟然是自己的女儿。
杰克说得好,别看你长得丑,女儿长得漂亮啊。
科科。
众人终找到了三叉戟,封印终解除,史密斯父女终相认,巴博萨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死了。
迪士尼的电影还是偏向给小孩看,没有过于血腥的镜头,同时,德普一颦一笑都让人感动不已。
好评,二刷必备。
2017.5.27怎么也没想到,二刷是在九江看的。
刚看完《加勒比海盗5》心情像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一只精美的粽子,吃起来却是无滋淡味。
我等了六年,就等到了这么一只馊掉的东西? 绝对主演德普在这一部里算是本色出演。
戏里戏外,酗酒沉沦,没有斗志,缺乏激情。
演员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本不是普通影迷过分关心的,可是拍戏迟到,精神状态恍惚,身体发胖,再加上不可避免的年龄增长,德普糟糕的状态已经影响甚至是完全左右了电影的拍摄进度以及质量,也许制片方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是这部电影呈现出的德普形象已经让人产生厌烦。
距离第一部,已经13年了,有人回归,有人告别。
有人从被诅咒的船上回归,终于和爱人长相厮守;有人找到了自己失联的女儿,用自己珍贵的生命保护了女儿。
这一部的两条线居然都回归了家庭的主题上,而且本部故事的发起原因之一和之二也是因为一个男孩固执的想救回父亲,一个女孩固执的想找回父亲。
而杰克船长又成功的在别人的帮助下躲避了一次敌人的复仇。
结尾,我们永远的浪荡子杰克船长又起航了,起航前用望远镜窥到别人一家四口,甜蜜美满的场面,别别扭扭的说了一句:真恶心。
好基友和年轻时的暧昧对象结婚了,并且他俩的儿子都快要结婚了。
自己一辈子的朋友和对手,无耻丑陋的巴博萨船长都有一个漂亮的小闺女,在家庭的主题这么明显的衬托下,热爱自由已人到中年的海盗船船长德普说的这句“真恶心”,实在是像酸葡萄心理。
《加勒比海盗》系列,最喜欢的是加勒比海盗之沉船宝藏,没错,不是某部电影,而是上海迪斯尼的游乐项目,这也是整个乐园里我最喜欢玩的项目。
全身心沉浸式感受加勒比海盗的世界:遮天蔽日,海浪滔天,昏暗的大海上小船的颠簸激起真正的浪花打在你的身上,逼真的海底怪兽,沉船宝藏在你周围摇曳闪现,全息投影的杰克船长,满脸章鱼触手的戴维琼斯,仿佛真身穿越。
真的,以后加勒比海盗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至于电影,鉴于这部的质量,还是不拍了吧,几亿美元可以省下了。
电影真的可以告别了,但期待加勒比海盗的世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回归。
《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2017年上映的加勒比海盗电影。
比起第四部外传式的不知所云,这部电影的质量稍好一些。
至少是和第2和3部的主线故事能够对接得上。
但是男主角,作为前三部男主角铁匠特纳的儿子,和一位女天文学家(她的身世也是一番故事),两个年轻的男女主角显然没法取代Orlando Bloom和Keira Knightley的地位,基本没啥化学反应。
杰克船长虽然依旧在,但是Johnny Depp显然老了太多。
影片特效做的不错,最后三叉戟大分海水还是挺震撼的。
特效做得更加精致和恢宏,延续经典之余继续发挥和展示着各种宏大的创意,戴维·琼斯、美人鱼、亡灵鲨鱼,每次新登场角色我都好喜欢。
飞翔的荷兰人、世界的尽头、海底三叉戟的争夺战,每次新出现的场景都让人感到惊讶。
虽然槽点多多,但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富有想象力且多样化的动作场面,视觉体验十分震撼;《皮囊》主演卡雅·斯考达里奥作为本片的女主角非常抢镜,美貌与智慧并存,体魄也相当不错,令人眼前一亮;整部影片节奏十分紧凑,剧情安排合理连贯,全程无尿点。
很多人认为,三部曲之后不再需要续集,但若把《死无对证》视作一个新的开端,那么对于未来剧情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海盗旗再次飘扬在加勒比海的碧波骇浪上,《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已于5月26日上映,各位有没有急着买票入场一睹电影真容?
时隔6年,我们又能看见这样的“杰克船长”……
这样的……
当然,还有银幕上这样的……
事实上,“杰克船长”作为已逾15年的“加勒比海盗”系列的最大生命力所在,正是由约翰尼·德普一手塑造的。
上世纪90年代,加勒比海盗的最初创意来自迪士尼旗下的同名主题公园。
迪士尼公司对开掘多渠道全方位产品的热衷有目共睹,《加勒比海盗》也是迪士尼继《草地英熊》后,又一部移植游乐园设施的作品。
构想最初,剧本只是个融入了些神鬼元素的俗套冒险故事,塑造一位海上英雄,历经艰难找到宝藏,宣传目的达到,皆大欢喜。
直到他们找来了德普担任主演——我想象的18世纪海盗都是摇滚明星!
烟熏妆、兰花指、摇摇晃晃的走路姿势,简直像个嗑药的娘炮。
德普为杰克·斯派罗船长所设计的角色形象,和迪士尼的初衷大相径庭,他们想要的只是好莱坞程式化的英雄,哪是这种……
从商业角度看这样过于冒险,然而事实证明德普的坚持己见是对的,这个角色为该系列带来了40亿美元的收入,也让德普赢得了生涯第一个学院派(奥斯卡)提名。
杰克船长是个不折不扣的后现代角色——其行为的意义正在于无意义,人格的魅力正在于不可理解。
这一形象多情而不薄情,贪生却不怕死,生死乱战中有闲情去找帽子或吹吹别人头上的羽毛,寻到宝藏又抛弃,抵达不老泉又放弃,“最好还是别知道何时是生命的尽头,这样在生命的每个瞬间都能感受到生命无限的奥秘。
”杰克船长怀中的罗盘从来不指南,掌舵信风乱转,目的地在哪航程有何意义早被消解,他梦寐以求的只是能一次次乘坐“黑珍珠号”出航而已,和他的扮演者德普一样——在意的只是未知的冒险状态本身。
对自由的向往,对冒险的渴望,永远在探索的路上,符合人类尤其是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价值诉求,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也是海盗作为一种亚文化的精神内核。
于是新世纪以来,我们还能看到:
《刺客信条:黑旗》
《海贼王》
《大航海时代OL》等等海盗题材的文娱产品。
某个题材/类型的大众文艺作品会格外流行,一般有两种原因:其一是在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反映了某个热点问题;其二则是技术的进步突破了瓶颈。
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系列正是搭乘了后者的东风,我们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加勒比海盗》,同样如此。
至于其流行和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则是上述的文化维面了。
类似的还有:随“大航海时代”而来的“大航天时代”,科幻题材也符合“更广阔生存疆域下的自由”“对更广袤世界的探索”这两个共同点,随着呈现技术越发高超,近年来也渐渐从小众走进了大众视域。
那么,海盗究竟从何而来呢?
寻源上溯,“从船被发明的那天起海盗就出现了”并非戏谈,这一“非法”职业的诞生与发展,有着相当久远和漫长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27世纪,腓尼基人的航海路径与商业版图,就抵达了今天的西西里、北非、西班牙以及直布罗陀海峡南北岸。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航海民族,拥有超前的经济头脑,他们依托强大的造船业,制造出“投石战船”、“弩炮战船”,在爱琴海和地中海水域进行劫掠和贸易活动。
海盗的产生与海洋文明几乎同步。
但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这些杀人越货的海上强盗并无太多负面评价,希腊文化认为欲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古希腊人会将去远海航行以寻求奇遇和虏获物的男人都称为“海盗”,并把海盗活动同游牧、农作、捕鱼、狩猎一起并列为五种基本谋生手段。
《荷马史诗》里奥德修斯就对自己带领手下出海劫掠埃及的经历直言不讳,这毫不妨碍他被视作英雄来赞颂。
著名的英雄奥德修斯也有类似海盗的劫掠行径比起远古时代“先行者”们,北欧海盗的出现要晚得多,主要活跃于公元8世纪至公元11世纪这300年间。
英语中的海盗是“pirate”,北欧海盗则有个专属称谓:“viking(维京)”,该词汇于18世纪被收入英语,还蕴含着“浪漫的海上英雄行为”意蕴。
语言是文化的最佳载体,这些大胡子、牛角帽、高大强壮、从北方冻土渡洋而来的“野蛮人”确有资格享受这种“特殊待遇”:他们凶猛猖獗,带有浓厚的组织化乃至国家化色彩,掀起了一阵波澜壮阔的海盗寒流。
793年6月,有组织的丹麦海盗抢占英格兰东北部的霍利岛,摧毁式地洗劫了林迪斯法恩修道院,“上帝的殿堂遭亵渎,圣徒的遗体像街上的粪土一样被践踏,至少有三个主教区消失了。
”自此,维京海盗们频繁袭击西欧和南欧,他们“借助海潮上涨迅速登岸,疯狂劫掠并肆意杀人,物质的损失,男人与妇人的屈辱,对尚未稳固确立的文明造成莫大威胁。
” 维京人大规模大范围的血与火行径,可谓真正将海盗这一职业“发扬光大”。
历史上的维京海盗船然后便是15-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了。
随着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们开辟了通向大洋彼岸的新航路,海盗们也把老巢从地中海搬到了新世界,在这个自由与荣誉共重、炮声随海风齐飘的时代里,开启了属于海盗的“黄金岁月”。
这一时期堪称“人才辈出”,譬如参与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皇家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臭名昭著的“黑胡子”,创制“海盗法典”的“黑男爵”巴塞洛缪·罗伯茨,留下宝藏传说的威廉·基德、巾帼不让须眉的安妮·波尼和玛丽·里德,嗜血如饴的魔头亨利·摩根等等,这些大海盗均因其各自的特色与传奇经历名噪一时,也给后世各类文艺文化产品留下了可塑性极强的宝贵素材。
最后,让我们说回《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好了。
(dead man tell no tales译作“死无对证”算不得高明,但既然约定俗成下文沿用)提示: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剧情上《死无对证》遵循了系列的一贯模式:即麻烦找上了杰克,解决难题的钥匙会是某个传说中的宝藏,被卷入事件的主角们在陆上海上一番冒险,最终化险为夷。
本作亦然,只是有了第4部的经验,《死无对证》大打情怀牌,它与前三部的勾连更加紧密,威尔·特纳与伊丽莎白均有短暂登场,冒险的主体实际上是威尔·特纳的儿子,以及某位大人物的女儿。
另一方面反派也回归“死人军团”,由哈维尔·巴登出演“海上屠夫”萨拉查船长。
前三部曲所构成的完整系列都采用三条线叙事:杰克与主角一条线,反派一条线,海军一条线。
本作弱化了海军,冲突更加集中,在故事的演进上也就稍显单调,中段甚至颇有公路片的格调。
戴维·琼斯或许是好莱坞电影中排得上号的经典反派之一,通过对他“和海女神相恋,后觉得被骗一怒之下剜出心脏”的过往经历挖掘,也成功让这个角色变得立体起来。
萨拉查船长同样“受到诅咒”,同样带着一只“亡灵大军”和功能恐怖的船舰,除了外在的呈现方式不同,几乎可以看成是戴维·琼斯的复刻版本。
但这次的反派更像个单纯的功能性角色,作为海军的他曾发誓屠尽“瘟疫般”的海盗,后被嫩得能挤出水(银幕上可以看到通过CG技术还原的杰克年轻容貌)的船长设计“陷害”。
解除诅咒后,萨拉查唯一的目标就是找杰克复仇,行为动机相对单薄,人物更谈不上立体。
另外两位新演员的表现算是无功无果,承载了各自担负的故事功能。
听上去套路满满不是么?
但刨去情节与人物上的深究,《死无对证》满足了一切爆米花大片的合格要素。
你依然可以看到系列的优良传统——波澜壮阔、炮火齐飞、惊心动魄的海战。
也能看到笑点满满的插科打诨,还有配合着滑稽搞怪、让人忍俊不禁的动作场面。
故而达到了叙事节奏上的张弛有度。
抢银行有《速度与激情》既视感,最后堪称亮点的巴博萨船长的结局有《银河护卫队2》既视感……如果这是第一部的话,大概平庸是个合适的评价词,但当它作为系列第五部出现,评判标准就变得暧昧了起来。
毕竟它延续了系列粉丝的海盗梦、加勒比梦。
俗套,但精彩。
十几年过去了,观众们从孩童到成人,从学生到工作,从青春年华到成家立业,从弱冠之年到奔而立而去,这个系列伴随着80后、90后的成长。
近几年我们在银幕上见证了《神奇动物在哪里》对魔法世界漫长的告别,见证了“狼叔”的悲凉落幕……幸好,杰克船长还是那个杰克船长,依然风度别具,魅力迷人,还能再次乘着“黑珍珠号”向着地平线扬帆启航。
当《加勒比海盗》的主旋律响起时,还能燃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呐喊、为之心驰神往。
寻找了两个多小时,“蕴含着一切海上正负力量”的海神三叉戟,最后被轻而易举地一剑劈碎,“所有诅咒全部解开”,是否也就意味着不会再有魔幻色彩,系列走到了尽头?
然而,彩蛋里却再次出现了戴维·琼斯的身影。
那便再度启航吧。
也许能如希冀的一般,加勒比海永无尽头。
【这不是一篇影评】One Day响起,飞翔的荷兰人回来了、黑珍珠号回来了、Will Turner回来了、Elizabeth Swann回来了,还有巴博萨,吉布斯,连那两个改行做海盗的海军水手都回来了,我的青春却再也回不来了。
看1的时候才12岁。
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天天用脑子回想镜头。
后来有手机了,图片越存越多,还有各种豆瓣影评,贴吧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
没那么多娱乐形式,文章几乎都能背下来,还专门找来英文剧本来看,原声音乐各个版本也是翻来覆去地听……呵,一晃八年了。
看着巴博萨船长慢慢沉入海底,电影院里的我完全傻掉。
抱着几近乞求的心情盼着彩蛋有老巴的身影。
可是,什么也没有。
整个人瘫在椅子里,感觉自己的青春随着老巴一并离去了。
该告别那些疯狂痴迷系列电影的日子,很傻很天真的往昔,告别童话故事长大成人了。
可是当黑珍珠号再次踏浪而出,He's a pirate主题曲再次响起,那些激情却又回到了身上。
看着荧幕里驰骋海面的海盗船,自由可爱的的海盗们,视线模糊,很想感慨一句:那是我曾经失落的青春。
14年,五部电影。
熟悉的音乐,熟悉的剧情,熟悉的碧海蓝天,熟悉的船员船长。
德普老了,杰弗里老了,开花也老了,我们不能永远年轻。
电影是阿斯匹林,但电影结束我们还是要面对惨淡的生活。
陪我长大的不是指环王,不是哈利波特,不是漫威,陪我长大的是加勒比海盗,一群自由自在胡作非为的疯子们。
即使这个系列越拍越平庸,越拍越套路,我还是愿意买票去电影院,逃离现实生活两个小时,让自己沉浸在一群海盗的大冒险里,仿佛自己也是大航海时代掌舵的船长。
镜头摇向前方,黑珍珠号回到了它挚爱的大海。
Sparrow船长过甲板掌舵,目标地平线——遥不可及却难以放弃。
自由啊,是我一生的向往。
Yoho Yoho a pirate life for me。
感谢电影,让我做梦。
《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作为《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中的第五部,精彩的角色莫过于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饰演的杰克船长,有些幽默风趣;
杰克船长 其次,出现的新人物布兰顿·思怀兹 (Brenton Thwaites )饰演的亨利,与他所关联的是来自第二部电影中的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 )饰演的“深海阎王”威尔·特纳【遭受聚魂棺的诅咒】;
特纳船长 新的敌人是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 )饰演的亡灵船长里海海盗王赫克托·巴博萨船长,也是杰克的宿敌; 而布兰顿·思怀兹 (Brenton Thwaites )饰演的亨利,实际上也是特纳和伊丽莎白的儿子,同样有着冒险精神,不过在寻找远古三叉戟途中,遭遇亡灵海盗; 虽然对于《加勒比海盗》电影《死无对证》确实可以作为终章,但是约翰尼·德普所饰演的杰克船长留下的印象也是让人记住他的经典角色,在电影中的古怪角色,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昨晚看了《加勒比海盗5》,从观影厅出来后,我有点失望,确切地说,还有一点失落。
杰克虽然有点发福,但眼影和眼线交融而成的烟熏妆让他的脸看上去一点都没变,就如第一集里他站在桅杆上出场时那样,帅气,幽默,从容,搞怪,而他略显臃肿的身躯,扭动起来已经难以风骚依旧。
主线剧情还是老一套,年轻时的杰克和人结了仇,然后他的仇家变成了怪物,开着怪船来找他报仇,对抗怪物的关键是找到神器。
这种设定和第二、三部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换了一种怪物,换了一艘怪船,牵制怪物的因素,也还是无法上岸。
剧情的节奏也和前几部差不多。
一开始,主角们从海岸边的一个小镇逃亡,然后,出海寻找神器,在大海上和反派周旋。
最后,主角找到神器,反派被杀,主角和家人团聚,皆大欢喜。
是的,杰克在这一部中并不是主角,他只是把其他人物的命运连接到一起的道具。
他缺少了之前的锐气,一切都已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为了换口朗姆酒喝,他甚至把心爱的罗盘都典当了出去。
但杰克必须存在,因为观众,当然也包括我,只会买他的账。
影片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片中不缺乏宏大的场面,险象环生的逃亡让人看着着实揪心,幽默的杰克当然还是承包着大多数笑点,在无与伦比的IMAX技术呈现下,从开始到结束你都会完全沉浸其中,再加上影片最后对爱情和亲情这两个主题的升华,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商业片。
可我还是失望,还是失落,因为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一开始,我怪这个电影,我认为剧情重复,就像给我喂了一颗换了包装的旧糖果。
我还认为,是杰克变了,戏份变少,身体变胖,不再是我心目的那个潇洒船长。
后来,我又想到,如果我只是追求新意的话,那为什么前几部影片我能看了又看?
在完全知道剧情的情况下,我为什么在小小的电脑上还能看得津津有味?
我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我自己身上。
第一次看到《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是在家里那台早已扔了的老式电视机上。
我那时应该还在上小学,也许是在一个多雨的夏天,某个午后,我在爷爷的房间里写暑假作业,我把作业本摊开放到爷爷的椅子上,然后找来一个比椅子矮了半截的小凳子,坐上去之前,我没有忘记先打开电视并拿到遥控器。
一切就绪后,我才开始坐在小凳子上漫无目地调台,调着调着,我突然看到了一个表情夸张、走路娘炮的海盗,可能是在电影频道,也可能是在少儿频道。
那个海盗一出现,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他虽然画着烟熏妆,镶着大金牙,但从他那充满戏谑意味的表情看来,他一定非常厉害!
于是,我全然忘记了和自己的约定——写10分钟作业看5分钟电视,跟着这个叫杰克的船长去加勒比海上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又妙趣横生的冒险。
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杰克,我会在自家院子里学他走路,虽然怎么也学不会。
看电视时,我会在听到那段熟悉的激昂旋律时放下遥控器,哪怕是广告也要跟着哼完。
此后的每一部《加勒比海盗》,我都是看了又看,每一次看都像是第一次看,总有着无穷的惊喜和乐趣。
弟弟和我一样,也喜欢杰克船长,我和他一人吃着一个青苹果,在爷爷的房间里盯着电视傻傻地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杰克船长的崇拜只增不减。
小时候,我只是认为他好厉害,不管在何种处境下都能反败为胜,长大后,我还发现杰克是那么性感迷人,电影里的好多女性都对他有意思。
不敢从哪个方面看,我都想变成像他那样的人。
杰克身上最让我喜欢的地方,也即整个系列电影想传达的精神,是探索和自由。
杰克不喜欢任何束缚,所以他总是会伤了女孩子的心,他一直向往着无边的大海,对未知的兴趣胜于恐惧。
这些精神,在第五中都有体现,杰克其实没有变,岁月好像从不曾在他脸上动过刀,他还是能在断头台下侃侃而谈,在没有黑珍珠的情况下,他还是开着又小又破的“垂死的海鸥号”出了海。
变的,是看电影的环境,变的,是我自己。
看前几部时,我总感觉很亲切,无比熟悉的画面每次都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些年,回到了爷爷的房间中,弟弟就在对面,看到不懂地方还会问我。
前几部,承载了我许多弥足珍贵记忆,所以我每一次看,都像是在重温少时的生活。
试问,如果有那么几部电影,可以带给你这种穿越时光的温柔,那你能不把它们视作珍瑰吗?
可第五部没有,弟弟不在我身边,周围是一大群陌生人,巨大的屏幕和高质的音响带来的视听盛宴让我暂时沉醉其中,可一走出影厅,我首先想到的是爷爷的房间,想到那台只有20英寸的电视。
我终于知道少了点什么了,少了一种感觉,一种再精彩的新电影都无法带来的感觉,一种我可能再也拥有不了的感觉。
人就是这样,不愿意相信自己已经长大了的事实,特别不愿意相信自己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的事实。
当年那个在电视机上偶然看到杰克船长就激动得放下了手边作业的少年,早就走失在了人生旅途中,只剩一个无聊透顶的青年人,他怪着身边的一切。
过新年了,他会说年味淡了;失去了恋爱的热情,他会说现在的女生变了;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后,他会说没以前好看了。
他只是不知道,或者,他只是不接受的是,他早已经不是他了。
没4那么尬,没2、3那么拖,娱乐性提升。子救父、父救女、Will&Elizabeth10年重逢挺感动,但彩蛋告诉你该系列套路就是把复活的弄死,死了的又弄活,狂打情怀难救缺新意强续集颓势。号称很强的反派废得跟MCU里出来似的。《速5》抢金库遛保险箱,《加5》抢银行直接遛银行,怎么看都像模仿,求别再强拍了!
看完有点心疼Depp,岁月真无情,别拍了。
西班牙无敌舰队还魂 一口咬碎日不落帝国海军 罗宾带队截获海王秘宝 迪斯尼改写历史正文
比4要好点,比预期好点,但是看完了觉得还是好烂啊,杰克这次纯粹酱油了,不想演就不要演了好吗?其实我最不能忍的是特效大片没什么打斗。。。
【C+】这个系列从第一部就有的问题在于,杰克船长是个亦正亦邪又太不正经的人,以至于人物的成长,情感线只能全盘交给配角,那么单靠重复的海上冒险就很容易令人厌倦。新故事新角色都在复刻第一部,找宝藏的线索也很弱,但还好不像4连动作场面的想象力都没了。总的来说适合无脑观众观看,比如我。
也就这样吧,反正挺热闹。看了一眼豆瓣,前五篇长评有三篇是讲彩蛋的,银河护卫队2的前排长评也是彩蛋讲解,还没上映的神奇女侠也是一堆知识背景讲解。现在好莱坞电影IP当道
难看cry,过了一个小时三个主角才汇合,一个半小时才搞到船,还以为我在看树大招风。
还算能折腾出点新花头来,拆楼撞墙,摩西过红海都有。
不怎么样啊。这个系列完全不感冒。
看完之后又想刷迪士尼了…迪士尼继续拍加勒比海盗系列的目的(在我身上)也达到了=。=全程观众的惊呼和尖叫都跟在乐园里一样欢乐真不愧是迪士尼爸爸。私心对这个系列的喜爱完全是因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啊……
巴博萨为爱而死,小鞋匠和他的公主幸福地生活,杰克回归大海。德普不演了,加勒比完结了。
本以为会很难看,结果比前4部都好看一点,开心....
无聊死了
这部好搞笑,超级多喜剧桥段。德普现在演杰克都演到一种很舒适的状态了,进这个剧组就跟放假来玩儿似的。虽然Will和Elizabeth还有black pearl回归短短亮相,但还是不喜欢巴博萨的结局,系列背锅王救场王又被编剧抛弃了,没什么好再拍的了,虽然说这样就浪费了第4部&第五部的彩蛋,不过德普打完官司后感觉确实也不会再拍了。这部杰克其实是超级龙套,对剧情没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但是所有人都围着他转,自己瞎胡闹,说到底还是迪士尼不肯放这个角色的票房号召力。
情怀啊,真是一言难尽。故事本身只是强行续。
真的越来越无聊 视觉效果甚至还倒退了 故事也就是乱编 骗眼泪都没诚意 这个系列可以不用再拍了
新男女主颜值担当,情怀满满。
尴尬和难看程度,已经沦落到和国产片一样的水平了;恍惚的某个瞬间,我真的以为自己是在看《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结尾加一星,不管拍的怎么样,都实打实情怀了一把。
第四部是要啥没啥,第五部是要啥都给你但给了劣质版。前三部后来虽然剧情乱了但至少画面啊调度啊拍的还有感觉,第五部这次算放开拍了吧结果怎么感觉拍的这么廉价呢,画面、调度、设计、打斗没一个能看的…… 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