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香

米香,Death Dowry

主演:陶红,孙亮,王菁华,潘泰名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法国语言:四川话,河南话,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米香》剧照

米香 剧照 NO.1米香 剧照 NO.2米香 剧照 NO.3米香 剧照 NO.4米香 剧照 NO.5米香 剧照 NO.6米香 剧照 NO.13米香 剧照 NO.14米香 剧照 NO.15米香 剧照 NO.16米香 剧照 NO.17米香 剧照 NO.18米香 剧照 NO.19米香 剧照 NO.20

《米香》剧情介绍

米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家在四川阿坝的米香(陶红 饰)遭丈夫抛弃后,一个人带傻儿子(杨青 饰)生活,同村的马金花(王菁华 饰)让她去北方小煤矿找个光棍嫁了,因为矿工出事后会赔偿数目可观的怃恤金。米香千里迢迢北上河南,在一个小煤矿安顿下来。经过筛选,她相中了矿工王驼子(孙亮 饰)。驼子原来被女人 放过鸽子,他本想只同居不结婚,但架不住傻儿子一口一个爹地叫着,终于迎娶了四川女人米香,被米香拒绝过的大李(潘泰名 饰)黯然神伤。结婚后,米香盼着又老又丑的驼子早日出事,不料死的竟是米香心中所爱的大李。米香偷偷跑到煤山挖自已咒死丈夫的罪证,不幸被砸伤住院,一切蒙在敲里的驼子花光了所有积蓄为米香看病,米香羞愧交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八仙传奇罪恶名单证书乘风破浪格罗姆少校:游戏燃烧弹苦妓追忆录神勇女侠彼女超凡战队掘金名媛望族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丧尸之城便利店新星囧宝联盟之明朝古物数字纹身火线姐妹宗教与黑道天堂:希望千鹤先生夜城赋战斧骨大叔的爱:归来隐市奇闻录劫数难逃心随雷动第二季半田君传说鬼灭之刃游郭篇剑蝶

《米香》长篇影评

 1 ) 真爱暖人心扉

心一时,很难静下来,说真的,写一篇关于爱的话题的观后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因为,爱在我们周围要么显得轻浮,要么显得沉重,这样才能摄取我们的目光,而且我们也常常被这样的爱所聚焦。

但我,轻浮的爱,不屑一顾,沉重的爱,不敢踏足,因为自己既经受不住爱的谎言,也承受不了爱的负担,只有平平淡淡的爱,才是我心所向往。

米香,这名带后浓厚农村色彩的女性名字,承受了许多生活在农村底层妇女的种种苦难。

带着个先天痴呆的傻孩子,又遭受丈夫的虐待和遗弃,生活举步维艰,没有办法,只能去矿区,投靠亲戚,卖豆腐脑维持生计,最后的“嫁死”,都是为了给儿子赚一笔成家的钱。

但却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空气最为黑暗的矿区,嫁给了一名又老又丑又驼又粗暴的矿工,由于一场真爱的降临,增加了她对生活的信心,经历了一场暖人心扉的爱情,她的生活和目标也从此而改变。

不知道米香,还有没有续集,米香会不会被生活再一次所折磨?

我觉得导演也不敢再次尝试了,虽然她还年轻,但是否能够遇到能够像驼子这样牺牲增加,成全爱情的男人,肯定不能保证。

当电影看到一般时,米香委屈自己,嫁给驼子,并遭受粗暴时,我以为这是一场悲剧的开始,驼子的一举一步都遭到我的仇恨,我怜悯像米香这种为了孩子的女人,我甚至都不想再看下去,我想,肯定是米香能够找到合理的方法,让驼子遭遇灾难,然后顺利的拿到一笔生活费,安然离去,这就是我想象的结果。

但再接着往下看时,情节的发展却出乎我的意料。

驼子爱了这个家庭,虽然米香不是出于真诚的爱的目的,但驼子喜欢皮娃子,特别是皮娃子喊他爹的时候,驼子也喜欢回到家时,就有热腾腾的饭菜可以入口,驼子也喜欢其它矿工对他带来的丰盛饭菜的的嫉妒和羡慕,于是,他开始真心去对待皮娃子和米香,用真爱去一点点的暖化米香心里的纠结。

就在之前,而米香对驼子的怨恨也达到了一个高点,并用迷信的方式,希望一切能够快点了解,而恰恰出事确是她曾经心里有所牵挂的大李。

当她听说矿上出事的消息时,急急忙忙的赶过去,这时,当她看到驼子提着两个柚子站在自己面前时,一时心里怨恨自己的邪恶行为,害死了曾经爱国的大李,一下子悲气交加晕了过去,这种生活中错综负责的情节,真是让每一个人都意外或迷惑。

心里有所懊悔的米香,在一天夜里,疯狂的跑向自己埋卫生巾的煤山,本打算把它挖出来不要继续害人,却恰巧被倾倒下来的矸石砸伤腿住进了医院。

于是,驼子经过几天的悉心照顾,不但让米香对自己曾经自私的想法感到懊悔,也一步一步的俘获的米香的心灵。

特别时,当米香出院时,驼子用借来的三轮车,带着她,一路迎着金黄的阳光,她第一次感觉到驼子对她的真情和细心,也再一次感觉到有个男人能够依靠是多么的幸福。

皮娃子的意外走失,让她心急如焚,不知所措,而驼子硬是找遍了乡村和县城的每个角落,终于把皮娃子带了回来…… 米香终于决定放弃嫁死的念头,打心眼里想和驼子好好过日子。

情节却再一次转变,从观众对米香的怜悯,到对驼子的憎恨,然后又到对他们的祝福,而这一次,由于驼子的肝癌晚期,我对驼子产生了更多的同情和怜悯。

驼子,应该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他相貌甚丑,牙齿黑黄,背上有个偌大的肉瘤,呼气时气喘如牛,睡觉时呼声如雷。

甚至对性生活没有丝毫经验但就是他,却用真情,让米香这个深受生活折磨的美丽女人,感受到了丝丝温暖,唤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而现在,他却要被癌症所夺取,这个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真爱的男人真的如此令人同情。

还有他的下一步计划,换了个效益比较好的煤矿,找准了一处能够葬身的地方,准备用他的事故失望,为米香他们娘俩换一笔生活的保障费用。

电影最后,他是成功了,但米香却没有领取应该属于她的赔偿金,因为她唾弃,自己曾经邪恶的念头,因为她现在的的心扉被驼子的真情一直暖热着。

米香不仅让我想起很多,自己最近看过的电影,同样是一部男人为了女人的的爱情电影,《山茶树之恋》里面一直默默付出的老三,不断用自坚强的爱,不断的去获释静秋的慌张、猜疑和不安。

最终,明知自己身患白血病,也情愿独自承受,为让静秋过的幸福。

这就是男人,为了爱,愿意默默的付出,他是坚强的,他是默默无闻的,甚至是自愿牺牲的,我相信,也能够用爱,开启世上的所有冰冷之门。

还有李杨导演之前的《盲井》,同样关注的是生活在基层人们的死亡和矿难,不过,《米香》里有真情。

真爱,麻木,残忍的现实被暖人心扉的真情一点点的释放了。

而《盲井》,向我们揭露了生活在矿井底层的黑暗,以及人们为了金钱,所作出的一些积极残忍的行为,更趋向真实,像纪录片一样,把一把尖刀刺向了我们的心里。

还有,接下来拍的《盲山》,更多对于群众的描写,让现实更加残忍,这种盲目的随从,麻木的残忍,并不是一两个人的过错而是整个社会对于法律的忽视和冷淡,法制的不健全,以及人们心灵的不健康,社会环境的功利化能够像《米香》里面出现的真爱,只会越来与渺茫。

 2 ) 含苞未放的《米香》

尽管开头和结尾都是饱含悲剧色彩,但看完我还是想说这部片子洋溢着浓浓的红色。

这里的红色指的是爱情,生命,付出。

米香为了皮娃子甘愿忍受所有的痛苦,不管是心理的情感的还是肉体的伤痛。

王驼子先是为了接近米香不断对皮娃子好,后为了照顾皮娃子与米想结婚,最终为了米香和皮娃子自掘坟墓给她们娘俩留下继续过日子的钱。

两位主人公都通过自己的付出展现了浓郁的纯朴的小人物形象。

即使有过不健康的想法,也因为不断的改变而显得让人心生怜悯。

从09年开始就关注这部片子,从蒙特利尔电影节上陶虹的惊艳礼服到金马奖的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都给观众留下不错的印象。

劳伦斯许的服装设计更是让这部片子跟以往类似的《盲井》等第六代影片有了一个色彩的飞跃。

米香不管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她的身上都有红色的成分出现,衣服或者皮筋。

在以黑色为主的煤矿周围她的出现无疑给了这个看似一片死海的地方一个红色的希望。

先是长相英俊的大李,然后是长相丑陋的王驼子,虽然两人都没有最终修成正果,但米香让他们的生活开出了一朵朵小花。

陶虹的表演可圈可点,把一个社会底层的母亲形象或者说命运多舛的妇女形象表现的很到位。

纵观整部影片,米香的命运让人牵肠挂肚的同时,王驼子的命运也会让人在最后的关头肃然起敬。

影片从开始一步步铺垫逼着米香只能选择嫁给王驼子,到后来期待他出事到一次次误以为他出事,最后担心他出事,整体的构架很流畅,情节点的设置也很到位。

但是毫无疑问地它还是跟大部分的第六代电影一样在讲故事的手法以及镜头的甄选上不够熟练,没有给主角多一些的特写。

可以说这是一个以人物为主的影片,环境的交代已经很清楚,为了渲染人物的命运要抛开所有花哨的描写,重点在于人物心理的刻画。

米香在每一次的情节点上的表现构成了整部片子的核心,因为稍有疏忽观众就会对米香的形象产生质疑。

之所以陶虹没能问鼎最佳女主角,真的要导演反思一下了。

因为拍这个电影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参奖,从题材到演员都可谓是万事俱备,可以导演没能在细节处发挥东风的作用。

这是继李玉捧《苹果》里的范冰冰失败后的又一例子!

 3 ) 什么样的人注定走什么样的路

又是小成本(具体成本我不知道,不过看起来应该花不了多少钱),矿井工人,女性与智残儿童的弱势群体,偏远山村,等一系列听着就是表现中国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影片。

但觉得此片与曾经的盲山盲井有更多不同之处,少了很多过于写实,冷眼观看的的粗糙镜头,更多的则是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一次次转变的细腻描绘,这可能也是本片是以女性视角来关注的原因所引导的。

   影片的开始极其简洁的交代了事件的背景,也间接地说出了米香来到矿场的目的,就是利用“嫁死”为自己的傻儿子攒一笔钱,目标很明确,这也是故事发展的核心。

影片围绕着这个线索的质的改变来展开。

   片中的男主人公,王驼子,丑陋却善良。

没结婚住在一起时,驼子很规矩,对米香更多的是试探,虽然这个人平时很低调,但就像他的工友们所说的,师傅精明着呢。

这时的米香则是为了要结婚而尽力讨好驼子,饭菜全是按照驼子的喜好来做,说话也很讨巧,连替男人洗脚这等事都做得十分认真。

表面和谐,却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没有真心。

直到一次矿难米香惊慌失措的表现让驼子开始信任她,并提出了结婚,钱全部归米香管理,与此同时,驼子也把自己的真心交给了米香,在这之后的驼子除了晚上有点兽性大发,剩下就是对米香母子感情的一次次升级,最终把命都送给了他们。

   米香的内心变化则有点像过山车,时上时下,不仅刺激了自己,更是刺痛了观众。

米香受够了前夫的折磨,对世事大彻大悟后只剩下儿子这唯一能让她活下去的动力,所以她所做的一切也就是为了儿子。

在选择嫁死的人选时,有一个是她真心喜欢的,大李,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有那个意思,但最终都妥协于现实,米香无视的从大李身旁走过则表明了她内心的坚决,大李在她结婚时站在人群与围墙之外,远远地看着,却让米香失神落魄,大李的死更是对米香重重地一击。

她的转变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一是认为这次矿难跟她有关,二是真的看着生命消逝跟嘴上说说完全是两种概念,而且死的人是她心里真正喜欢的那个。

当然驼子对她的好也在慢慢的打动她,让她安于自己的生活,最开始结婚的初衷也慢慢遗忘了。

她的情感也从最开始的目的性驱使,到结婚后对驼子的厌恶,矿难的打击等使他安于现状,再到驼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儿子的失而复得使她对驼子充满了感激,到最后知道驼子隐瞒的病情时完全把驼子当成自己的男人转变为的爱,一波三折的变化,可以说把她已死的内心重新点燃并且狠狠地烧了一把。

她也从最开始只为了拿嫁死的钱,变成了到最后什么都没要的这样一个结果。

嫁,是为了钱,不要钱,是真的为了感情,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内心上的自责与赎罪。

   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米香的同乡姐妹,出现的不明不白,对米香照顾有加,帮米香出主意,找男人,生活资助,金钱资助,感情资助,简直是那种愿意为了米香两肋插刀的主。

但片中却并没有对她做过多的交代,只是米香扛不住时她就出现,不算突兀,但总感觉说不通。

   影片总体的摄影与剪辑感觉并不是很好,完全是靠故事情节的波动与演员扎实的表现功底使得本片丰富起来的。

开头几个交代故事背景的短接镜头简单的堆砌在一起,更像是没有内容的风景画,可一旦演员出现在画面中,效果就马上凸显出来了。

   有些情节上的对比还是值得回味的。

比如,驼子与米香同一时间出现在医院里,但却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一个欣喜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一个则被判了死刑,两人恰巧在同一个画面中错过,米香笑着快步向前走,驼子似乎更驼着他的背看着他的“判决书”缓慢的坐下了。

米香最开始在心里上是嫌弃王驼子的,不仅长得丑,还因为背上的驼子,可在驼子把米香从医院接回家的路上,米香因为对他的感激与心理的感动将头靠在了他的背上,背部的隆起刚好合适。

还有米香在片中两次上香的镜头,第一次是在矿上诅咒驼子,画面灰暗,而且让人心里却的忐忑;第二次则是在寺里为驼子祈福,佛像威严,米香神情真挚,这样的对比完成了米香心里的情感转变。

   在人物刻画上更具有质感。

米香,命运悲哀,目光短浅,小市井的利益心理,迷信,但本质里却仍有份坚强,母性的光辉,以及最为重要的,本质里的人性;王驼子,自身生理的缺陷,对现实的不卑不亢,男人的欲望,还有责任感;大李,除了家庭背景的压力,其他都符合米香所向往的那种男人的标准,过于完美,但自身懦弱,注定只能是梦幻角色;那个姐妹上文已经说过了。

但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善良,属于典型的底层人民的那种纯朴,而且让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陷,这样使得他们的形象更现实,观众更容易去理解和接受他们。

   在看惯了中国所谓大片的虚无,时装片的华美无情节,个别小成本的蓄意恶搞,能看到这样一个有着人性思考却又并非完全文艺的影片还是能让人为之振奋的,最起码看完以后的心情不是漂在半空中不知所措的状态,而是有种沉甸甸脚踏实地的感觉。

整个影片悲情的基调,丰富完整的人物特性,都是值得赞赏的,但故事自身以及背景却离我们这群观看此片的人依旧遥远。

不禁想到,中国目前状况的电影,是不是一定要将故事建立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才能拍的有血有肉。

是社会的悲哀造就了好的电影,还是只是我们活在表面华丽的电影的悲哀之下,迷失了方向。。。。。。

 4 ) 笔记-要在看

1,,未结婚前米香到处寻找的是什么?

后来也没有交代?

自我满足的性器具?

2:驼子的形象是否不够有说服力,为什么他那么喜欢傻儿子?

没发现自己生病以前为什么不让米香给自己生个儿子?

陕西老汉不想传后不多见。

驼子的形象太正面,民众行为我更倾向《盲井》里的。

故事不错,前面一直交代米香背景,直到出现月经纸,一下啊吸引人来起来。

 5 ) 提问....

皮娃子不见了,米香和坨子一直拼命找他的时候,有一个画面,好像是小孩子衣服被撑在竹竿上的感觉,红色的,就那么一闪而过,那是什么情况?

我被那个场景吓得不行啊...

 6 ) 《米香》:社会底层人群的真情与无奈

在眼下极度浮躁的电影界,投拍这样的一部影片是需要勇气的。

在所谓的大量挂着“恶搞”“山寨”“戏说”等等字眼的所谓的喜剧大行其道、宣泄娱乐至死的今天,真正回归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变得越来越稀有,就连知名的大导演也在打着“纯情”的旗号忙于怀旧,而另一所谓的“亿万票房大导”也忙着借灾难片的煽情大肆圈钱,更不用提那些打着种种“惊悚”“恐怖”旗号的众多小导演没心没肺的糊弄自己和糊弄观众了。

正因为如此,陶虹的工作室投拍这样的一部影片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且,陶虹还兼任了本片的监制和主演两项重任,足见她对于这部影片的重视。

影片起用了两名年轻导演共同执导,不过在影片的整体风格上倒是不见多少生涩之感。

从影像风格上,观看本片让人恍惚回到了八十年代时期的一些经典影片如《芙蓉镇》《神女》等氛围之中,尤其是大量暗色调的运用使得整个影像有些“陈旧”的特点。

不过,相比起本年度早些出现的某些影片,如《四个丘比特》《娜娜的玫瑰战争》等等那种是在完全来自影片摄影和导演水准的落后,才造成影像风格的陈旧而言,这一部《米香》,却是一种与影片的氛围完全一致的“陈旧”,这种陈旧,不是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来自对于影片内容的把握和制造氛围上,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开头第一个场景就是黑夜场景,将影片的整体风格沉重而压抑的特征完全奠定下来。

影片这一个场景没有出现主要人物和动作,只是通过简单的语言和黑夜的氛围将米香的处境交代清楚。

在之后的影片中,作为重要场景的窑洞的狭窄和封闭无形中使得这种压抑气氛进一步增强,而矿区茫茫矿山给人的是一种茫然无助的感觉,而黑暗的矿井则预示着悲剧的结局。

在一定程度上,本片在影像风格上具有很强的怀旧色彩,让人倍感亲切。

虽然影片在之后的处理上存在着节奏失调和情节稍显沉闷的问题,可是作为一部导演的处女座,总体上应该是合格的。

影片是典型的现实主义题材,也是一个沉重的题材。

在一定程度上,为了避免对于社会某些黑暗面过多的揭露而遭到被禁的命运,影片将主题重点放在了一个“感情”的表达上。

米香被丈夫遗弃后独自带领弱智的孩子在矿区生存,在感情与理智之间首先选择了理智,和身体残疾的王瘸子结婚。

最终在二人建立感情的过程中,王瘸子却遭遇不幸去世……应该说,影片的主题是一个悲剧,一个以女人的悲苦命运为主线的悲剧。

可是在这种悲剧之后,却是对于人性善与恶的进一步放大,以及对于所谓真情的诠释。

看惯了影视剧中铺天盖地的“才子佳人”的爱情,再来看米香和王瘸子的爱情,也许很是寡淡,可是这种感情,恰恰却是这个社会中最为稀少的东西。

影视剧的俊男美女,每天卿卿我我,却无一不是以金钱作为一种基础。

太多的“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故事里,始终不能缺少的是必然有一方是强势家族,这在诸如《嫁给有钱人》《游龙戏凤》《跳出去》等等影片里已经表露无疑,最不济也得是《恋爱通告》里的大歌星才行,而这些影片里,女性则无一例外的全是美女。

影片虽然打着“爱情战胜金钱”的旗号,其实最终的结局的实质不过是“金钱征服爱情”而已。

在一种“郎才女貌”的幻想下,普通人的爱情几乎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这种近乎毒药的描绘在银幕上不断上演,惹得观看的痴男怨女埋怨自己遇不到里面的美女或者王子,却不知道真正的爱情反而是可能就是在身边最平淡的感情。

《米香》里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更没有死去活来,却足以让人动容。

这种相依为命的感情却最为动人。

最为由陶虹作为主导的一部影片,影片的一个重点还在于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上。

在这一方面,陶虹演绎的米香这一角色也很丰满。

在年轻的小王和老迈且有残疾的王瘸子面前,她选择了现实,虽然这一个现实对她而言还是有些残酷。

和一个老光棍结婚,要经受肉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但是,这种选择的理由只有一个:金钱。

王瘸子不是有钱人,但最起码没有任何负担,嫁给他也可以自由支配金钱。

在这种形势下,女人的理智战胜了感情的冲动。

米香带着一种空洞的眼神和表情嫁给了王瘸子。

在婚礼上那与小王无奈的对视,却也是一个无助的女人的痛苦的内心的最后遗憾和愧疚。

米香的选择难以让人指责,在一个连生存都困难的环境中,感情是一种极度奢侈的东西。

只要那些花天酒地、香车宝马的公子小姐整天无所事事的在影视剧中将所谓的爱情当饭吃,演绎着虚假的死去活来和山盟海誓。

对于一个几乎处于绝境中的女人而言,需要的也只有一种稍显稳定的安慰了。

米香后悔过,也痛恨过,甚至按照古老的方法诅咒王瘸子遭遇不幸。

可是她却无法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愧疚。

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这一细节,体现的主要就是米香作为一个普通女人内心的善良。

在影片中,米香的形象还集中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太多特征:忍耐,顺从,任劳任怨,爱护子女,当然还有对家庭的承担,以及内心深处的善良。

虽然米香选择了一条自己并不情愿的婚姻,却也是有着为自己儿子负责的原因在内。

虽然儿子是弱智,却也是在这个冷漠世界里她唯一的依靠。

即便是对于王瘸子这一段她一开始并不情愿的婚姻,在得知王瘸子差点命丧井下后流露出来的恐惧和担心却也是一个女人对于收留自己的男人内心的感激和关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善良女人内心的真实体现。

王瘸子这一角色在影片中也很典型。

身体的残疾使得他娶不上老婆,在娶到米香后近乎发泄般的行为也是一个压抑多年的男人的正常行为。

关键是,这个男人也是善良的。

这是不幸的米香嫁给王瘸子之后所遇到的最大幸运。

也可以说,这是两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内心相互关爱所达到的必然的结果。

米香和王瘸子之间,诠释的是什么叫做相依为命的表达。

对于王瘸子和米香而言,这一个贫瘠却慢慢温暖的家庭是真正的温暖,比起那种高楼大厦的感觉不知道也强多少倍。

王瘸子从对米香一开始的怀疑到被米香感动,再到最后甘愿为米香母子送命换取赔偿金,虽然惨烈,却也是一个对家庭极度渴望的男人在获得满足后的感激以及一个男人责任心的体现。

在这一方面,王瘸子虽然身体残疾,却敢于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自己妻子的幸福,这种行为其实比那些只有豪言壮语的男人高大很多。

在一定程度上,米香和王瘸子的感情是平淡的,却也是动人的,这种感动,可以让一个男人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进一步证实着这种患难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深入心扉。

影片没有过多的涉及到社会的现实,可能就是因为有着太多的顾及。

毕竟在现行的审查制度之下,稍微“出格”的表达都要冒一定的风险。

不过,影片还是以记录的方式记录下了中国社会曾经有过、也正在发生的这一段历史。

米香的形象很有代表性,她的故事也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个体。

在这样畸形的社会里,这种被抛弃而且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有太多。

王瘸子也不是一个个案,现实里也有太多相似的例子,甚至还有更为悲惨的故事发生。

 7 ) 《米香》:男性的牺牲成就真实的爱情?

韩浩月完成于2008年并屡获国际电影节奖项的《米香》,在被积压了整整两年后即将公映。

“演员陶红”试图通过《米香》完成到“制作人陶红”这个身份转变的想法清晰可见,身为这部电影的唯一大牌,她并没有主导影片使之成为个人色彩浓厚的作品,而在努力成为影片的一分子。

《米香》的故事主体是:通过一个女人的心灵变迁,来折射生存的苦痛对人的改变。

影片的结尾是温暖的,温暖是因为女主角米香凭借真爱的力量,摆脱了内心的功利与阴冷,而这功利与阴冷,如影追随于中国农村女性身上何止千百年。

对于米香的心理形成,电影给出了这样的背景:她有个傻儿子,经常遭受丈夫虐待,因此在选择再婚时,如何能控制男方实现给儿子赚一笔成家的钱,成为她首要考虑的条件。

其实无需交代这样的背景,在过去困苦的年代,无数中国女性都有着米香类似的心理遭遇。

扯远一点,马诺的形成土壤其实就是归功于“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婚姻思维。

但米香的那个时代(影片交代的时代背景大约是1990年代后期),还不至于势利到令人无法接受,因此米香在知道矿工王驼子(影片男主角,中国版的钟楼怪人)无家庭负担有存款还有不错的工资收入之后,毅然与英俊的暗恋对象诀别,嫁给了王驼子。

与不喜欢的男人同床共枕,米香显然对此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不堪忍受之后她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用最传统的诅咒让王驼子送命。

但米香毕竟是个底色善良的女人,送命的不是王驼子让她即失落又庆幸,大病了一场。

影片也在她大病之后进入到不断迎来戏剧冲突的好看阶段。

《米香》有一个关键词:牺牲。

观众很容易理解米香的牺牲,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可以赌上自己,忍受痛苦。

王驼子的牺牲却可能是被忽略的,因为大家都直白地看到,他娶米香为地就是让鲜花插在牛粪上,吸引一点世人羡慕的眼光。

但我想说的是,就整个故事而言,王驼子的牺牲是要大于米香的。

王驼子对米香的情感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垂涎阶段,为了得手不惜利诱,第二层次是犹豫阶段,既想得手又不愿被“嫁死”(指女人有意嫁给矿工,等待矿工在矿难中出事后拿赔偿金),第三层次是为了爱情甘愿去死。

于是,王驼子的感情是整个电影的最闪光点。

堪称精明的王驼子并非不知米香的早期心思,但家庭组建后带来的温暖以及与傻儿子之间的情感累积,让他沉浸在虚假的幸福中。

在知道自己患肝癌后,王驼子决定自掘坟墓,用死于矿难换来巨额赔偿金,来表白对米香和家庭的爱。

他用死换来了自己一生当中最高大的一次形象。

联想到最近的话题电影《山楂树之恋》,也有一位英俊版的“王驼子”,老三用自己的死换来了静秋对他永生难忘的爱,此前他也是不断地用自己的牺牲来应对静秋的慌张、猜疑和不安。

不要怀疑王驼子和老三为什么会为一个女人如此,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这样的男性角色是会被推崇为英雄的,而在漫长的农业时代,亦是这样的男性用自己的牺牲,支撑起来传承至今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米香》和《盲井》一样,都是以矿井为背景来叙事的,但与《盲井》突出的社会批判性不同,《米香》是通过对爱情和人性的描写,来侧面影射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米香》里面的爱情并不动人,可却是真实可信的,唯一一点不可信的是,米香在王驼子死后拒绝了那笔赔偿款,因为在现代社会,会有90%以上的女人选择接受。

但电影不得不这么处理,因为只有这样,米香才会完成对自己的彻底救赎。

那么,作为观众,是该为米香的选择感到庆幸,还是为她失去了和王驼子最为现实的一种联系而感到遗憾呢?

 8 ) 为了钱,她借结婚之名,嫁给大自己几十岁的男人

霍建起在2002年拍摄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生活秀》,剧中来双扬的扮演者陶红将这个与生活进行着搏斗的弱女子演绎的淋漓尽致。

时隔7年之后,陶红携手新人导演王洪飞为我们带来了另外一部作品《米香》。

这是讲述了一个试图利用改嫁来为自己谋求幸福生活的女性。

片中主要突出的点就是陶红婚前与婚后的生活的转变。

但是全片看下来,我们更愿意接受,这只是一部电视剧而非电影。

说起自毁形象,大家一定会津津乐道巩俐在《秋菊打官司》中的精彩表演。

而在这个神作面前,似乎国内的女星们大都败下阵来。

粗俗接地气,穿衣红配绿。

巩俐的打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轻易逾越的门槛。

放下身段来扮演一个与自己的形象格格不入的人很艰难。

而在看脸的今天,这样的尝试尤为被人称赞。

陶红算是做到了一半。

另一半可能在余男的《纺织姑娘》身上,但是那算是一部略带文艺气质的片子。

本片是经过小说改编的故事,通常这个故事会带给人们另一种感觉。

小说的质感。

但是很遗憾,这部电影带给大家的更多的是电视剧的质感。

败笔之一就是在人物的形象上。

并非说陶红没有突破自己,而是说这种突破其实还可以再深一点。

陶红扮演的女主人米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

他一定是内心藏着坏,但是面子上却没有丝毫的流露的。

但是在内心的坏的深处,还有着一丝丝的人性。

这个人性的体现是为了在后来带来反转的。

这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人物形象。

但是陶红演绎的米香却陷入到了正常的逻辑中。

一个陷入到正常的逻辑中的米香是没有办法将人物内心的挣扎体现出来的。

即使是有,那些稍显薄弱。

一个好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内心总是会挣扎的,但是坏人则不然。

他们做坏事的时候那种挣扎少了很多。

因此,当坏人良心发现的时候,这种反差尤为让人震惊。

而纵观陶红的表现,可谓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带来很强烈的反差。

少了刺激的电影,自然会在剧情发展上有一丝缓慢,当然就激不起人们的兴奋点了。

作为抱着目的和驼子结婚的米香,对于驼子的求爱自然是半推半就的。

但是陶红去展现出来一种天然的抗拒。

而对于自己真正喜欢的大李,片中的着墨不多,而在金花告知自己大李的家世之后,陶红显示出来的那种强烈的反差也与自己后来对于驼子的态度相悖。

这一点也是有待加强的点。

但是这个故事是没问题的。

本片改编自小说《嫁死》。

本来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抑郁的故事。

而本片所呈现给大家的则是一个比较纠结与两者之间的故事。

这显然一定意义上背离了初衷。

如果故事的主线,稍微有一点光亮点在里面的话,那么本片就会有一点让人欣赏的气息在里面。

但是对于小说的主线与电影的主线都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子来看本片的话,就会有一些遗憾。

明明可以做到更好,但是偏偏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友好的路。

如果需要修改的话,陶红的这个人物应该略显挣扎一点,而金花这个人物则是需要更加的狡诈。

驼子保持着自己的善良。

而对于陶红的摧残也不一定非要在晚上。

因为本身善良的人是不需要过多的色彩来展示自己的“另一面”的。

即使不展示,陶红也有对驼子不轨之心。

因为她的出发点本身并不好。

如果这样进行人设处理的话,那么陶红这个角色就更加的丰满了。

而后来故事的发展,陶红没有接受驼子用生命换来的钱的做法就更加凸显主题了。

但是很遗憾,电影并没有按照这个方式来进行呈现。

因此,当我们看到后面,米香拒绝领取驼子的抚恤金的时候,就会有一点点的不自然。

因为这种往高尚了说的观点,并没有百分百的站住脚。

好了,这么多的批评之外,我们值得鼓励的是还是有一些中生代的女演员们可以尝试突破自己的。

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是明星,也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是演员。

总有一些对于艺术非常执着的人会坚守自己的底线的。

虽然陶红没有绝对精彩的发挥,但是本片依旧是一部好作品。

或许我们对于明星的关注点太过于集中在表面,而对于他们的本职工作却选择性的进行了忽视。

但是事实上,那些才是真正需要我们进行关注的点。

毕竟,电影考验的是演员。

而闪光灯下的那些面孔有时候并不算。

 9 ) 我爱的人?爱我的人?

刚开始看米香,觉得挺无聊的,不就是讲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如何摸爬滚打艰辛工作换回他不受人欺凌的平静生活么。

可是看着看着,却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李大哥”一出场,我就在心里把他定义为了男一号。

长相较为英俊(在那堆矿工里算不错的了。。。

),对皮娃子又那么好,最重要的是——米香看上他了。

于是,也许是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吧,我不由自主地预想接下来他俩会如何的艰辛工作来支持那么大的一个家庭。

毕竟,从之前那一堆一堆的洗脑电视剧来看,主人公一旦爱上了一个人就会坚定不移地爱下去,无论他的家境多么贫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所以,当米香选择了驼子的时候,我沉默了。

米香放弃了她爱的人,而且,她过得很幸福。

驼子对她无微不至到照顾感动了她,感化了她,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这个很丑却很温柔的男人。

我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会放下,放下那些我爱的人,试着去接受爱我的人,也许结局会更好。

 10 ) 米香米不香

这样穷苦的生活诠释了爱情另一种珍贵的方式。

这与金钱,教育,名利无关。

电影直击的是复杂而又纯粹的人性。

整部片子幽蓝压抑的色调和拙乱的背景让人感觉沉重,然而正是置上了这样一个故事,才会惹人深思吧。

《米香》短评

底层 苦难

6分钟前
  • 燃烧的暹罗猫
  • 还行

老套无聊的剧情。“丑男人有钱就能找到漂亮老婆”,女人只能依靠一个男人…虽说如此,倒是很现实主义。女演员也不像底层人民。

7分钟前
  • 合猫
  • 很差

看到一小半,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干活戴个戒指,还梳几个小辫,哪像个劳动人民,说话和做事都有些做作。

8分钟前
  • 行云.
  • 很差

半睡半醒看完的,明天睡醒再看一次

9分钟前
  • 睡不醒的倒子
  • 推荐

还是我大秋菊看着舒服。这和天浴一样看着让人心塞。

11分钟前
  • Cy钰
  • 推荐

书应该更好看

14分钟前
  • 胖猴子
  • 还行

实在是再老套不过的中国底层女性的悲惨生活了,有个痴呆儿的儿子,为了他嫁给了一个驼背男人,先不爽后爱,爱上了男人绝症,为了妻儿男人以命换钱,哎----------你说这么惨为什么不拍个钱运会呢

19分钟前
  • mark
  • 较差

陶红作为一个重庆人,为啥方言讲得这么糟糕。

21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知道这部电影是应为主题曲《遇见》令我惊叹的一首好歌也许是期望值太高所以并不怎么喜欢 还差点没看下去

23分钟前
  • 还行

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真的太多,要有生存的本事,要成为贤惠的妻子,还要能带好孩子,女性就像水,你什么温度她就什么状态,爱和温暖才能成就一个好女人。

24分钟前
  • Cassiopeia_
  • 还行

真情实意。煤老板,那些年可风光了,可是啊,风水轮流转。乌漆嘛黑的煤矿,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29分钟前
  • 江湖大骗子
  • 还行

很残忍很好看

30分钟前
  • Jiajiachan
  • 推荐

人心也不是那好捂热的

31分钟前
  • 夜了那个太黑了
  • 还行

太压抑了,简直不忍看下去…为什么每次都要把中国人拍成这样?

32分钟前
  • 茶糖
  • 还行

一般

37分钟前
  • 林豆豆就是我
  • 较差

很飙泪的老电影,好电影。只要能让观众动容的电影🎦,都是佳片

42分钟前
  • 君紫隆
  • 力荐

别了,卡西莫多. (《天堂门.米香》)

47分钟前
  • L.L
  • 推荐

到最后 只有用生命诠释爱。不管是再普通的人 都有真爱的伟大

51分钟前
  • (๑•̀ㅁ•́ฅ)
  • 推荐

人物是纠结的 完全没想到那么惨的身世却隐藏了一个恶魔 最后被感动却得不到一个好结局 就是因果循环。

55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真爱的力量,能改变一个人的功利心。

59分钟前
  • 忽而今夏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