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老爷在酒桌上云淡风轻地说着,国家其实已经亡了,亡国又不会昭告天下。
国家就是人,当你们这样的人都站到日本人那边去的时候已经没有国家了。
白利贤红了眼眶泪光隐现。
我心想他要能死在他哥手上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后来义兵企图拿枪崩他时他面目冷峻,不闪不避,让人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
感谢编剧最后安排他自尽谢罪,感谢让他以白利贤而不是妖怪的身份终此一生,感谢至亲都在场送他一程。
鸟儿鸟儿啊,不要落在绿豆田里。
青袍的商人,就要哭泣。
这是一个在乱世中找到心中的道路的故事。
跟《阳光先生》差不多都是甲午中日战争前后的故事,不同于《阳光先生》聚焦在一女三男的故事,而是将聚光灯打向白家两兄弟,白利康,白利贤身上。
看此片之前,我并不了解甲午战争的一大导火索是为了争夺朝鲜的附属权。
朝鲜在近代倍受压迫,列强践踏,从清朝附属国一点一点被蚕食为日本殖民地。
我为白利康找到自己想要走的道路所欣喜。
他本是白家庶长子,女仆流月和白家家主的孩子,在嫡长子出生之前倍受他父亲宠爱,后被赶去了下人房,在弟弟进学堂念书时,被父亲逼着学会催税,压迫当地百姓。
因庶出而不配拥有姓名,一直被叫做“白家那谁”,是白家的一条走狗。
他以为自己的一生之后作为“那谁”活着,但东学起义改变了他原本的生活,郡守被杀了,白家被洗劫一空。
那个所谓“人即天”的世界,他起初并不理解。
他只知道东学党人想要杀他泄愤,成群的百姓群情激愤,他只求一死,但母亲流月却只身站出来护住他,说他做的坏事都是被他父亲逼的,他也没有办法。
而在白家卷土重来时,也是母亲打醒自己:人生的路是你自己选择的,当时将军没取你性命,废了你一只手,是为了让你作为白利康活下去,“那谁”已经死了。
他纠结许久,终于大胆反抗放弃继承父亲的吏房之位,想跟母亲远走,种田为生。
父亲说着放手,背地里使绊子,把他逼上梁山,他奋然投向东学党的怀抱,却发现对方并不欢迎自己,因为对他们来说,自己还不是白礼康,而是那谁,作恶多端,压迫百姓的那谁。
他不是没彷徨过,犹豫过,去质问东学党领袖全琫准,伤心地说自己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决定放弃一切来到这里,成为白礼康。
结果谁都不要。
但他并不放弃,既然不让入队,那跟着一起打仗总是没问题的。
于是他坚定地走向战胜那谁的战场,成为了白礼康。
我为白利贤没能战胜心中的鬼而叹息。
他是白家嫡长子,从小被父亲寄予厚望,送入私塾,后来被送去日本留学,就读于庆应私塾大学。
父亲希望他读书科举入仕,平步青云,从而成为阁员的父亲。
然而东学党起义那天他本该准备明日的科考,却因为放心不下家人毅然决然回乡营救家人,断送了父亲预先给自己安排的前程。
他便是剧中黑化的白月光,本是知识青年,重情重义,谢过老师黄锡柱,参加科举,一腔热血想用先进文明报效国家,改变朝鲜落后的现实。
他跟全琫准争辩,竹枪不是变革的武器,文明才是。
最后却发现最敬重的老师黄锡柱为了不让妹妹黄明心嫁给自己,特地把免兵役的他送上了战场,让他有去无回,无法跟黄家联姻。
他心灰意冷,投奔先进文明,却发现文明撕下了面具,露出了野蛮的真面目。
他痛苦过,挣扎过,也曾想要改过自新过。
他凭着对黄明心的爱恋,强忍下了杀黄锡柱泄愤的心。
他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迷了路,再也走不到明心小姐跟前。
还好哥哥利康打醒了他,让他战胜心中的鬼,他便成为了东学党人成立的古阜执纲所得领导者。
但因为乱世的紧逼,未能摆脱心中的鬼,最终走向歧途,帮日本做事,造尽杀孽。
他心中的鬼起源于他的外号。
他当民兵镇压当地东学党人起义时,总是在半夜偷袭敌营,枪法出神入化,身法矫健。
因他在日本留学时最爱枪法课程,凭一杆枪,在指挥官面前打出了名堂。
也因为他的一杆枪,多了无数东学党人的枪下亡魂。
东学党人称之为—鬼。
令人闻之摇头,咬牙切齿的鬼。
也成为了他怎么也摆脱不掉的心中的鬼。
我为宋慈仁最终也想试试加入义兵组织而感慨。
她作为全罗道褓负商会长的独女,一开始只想在乱世中做大做强,抓住机会,成为一代富商。
她因古阜颁布了禁止谷物外流的命令而前往古阜调查,力求收购更多的粮食,未曾想在古阜看到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推开县衙的门,却看到达官贵人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本来想去上交官府的义兵起义文书也留在了自己的手里。
她遇到白利康对她开放禁古令的要求嗤之以鼻,后来却为了利益交换救了白利康父子的命。
对她来说,世界上就是应该是纯粹的利益交换。
她对世间的斗争,能做到最多的,就是袖手旁观,而不是偏帮任何一方。
但却因为东学起义有了改变。
她想要的世界是以商人为根基的世界,并不是农民。
但在看到东学起义为农民谋福祉,分粮,打倒贪官污吏时还是由衷地被鼓舞着。
也因为东学党人,她意识到自己做军商,虽也是铤而走险,富贵险中求,赚的正当钱财,却无异于是发国难财。
战士们生死未知,而自己因为手上专属的商品垄断权而赚着他们的钱。
(近代朝鲜褓负商拥有某些商品的垄断权)她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她只认跟自己相关的利益。
却在一次又一次见证东学党人的奋战,流血之后,加入组织。
东学党人一开始反对的是贪官污吏,所以被官府镇压,后来因官府请来清军援助,也惹来了日本驻军,双方才停战一致对外,想把日本军队赶出朝鲜。
可惜一切为时已晚。
(中日天津条约中提出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执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有驻军,日本也有会派军驻朝鲜。
这给了日军一个驻朝鲜的借口)。
我为女仆流月(白利康的妈)和白家正妻(白利贤的妈)的爱恨所动容。
正妻厌恶女仆流月,认为是她和她儿子存在才使得自己倍受冷落,在生下长女和嫡长子之后才得以挺起腰杆。
她却在流月被打得头破血流时送来药包,却在白家家道中落时重操旧业,让白家以编草鞋为生。
原来在白家尚未发家之际,流月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便帮着白家夫人一起编草鞋维持生计,那是流月的愿望就是一直跟夫人待在一起,而夫人也说:这个家要是没有你可怎么办?
可这一切都被争宠而蒙蔽双眼,她们在很久之后才认识到,造成这一切的是白家家主。
是那该死的父权。
把女人分而治之,分为正妻和小妾,夫人和仆人,让她们尔虞我诈,争夺宠爱,不正是化解女性团结起来力量的最好方式吗?
也正是《厌女》中说的,最常见的厌女。
黄锡柱,古阜两班,贵族阶级,不愿意妹妹明心嫁给中人出身的白利贤,同时也很嫌恶白家家主逼他联姻的做法。
(韩国等级制度森严,分别是奴仆,平民,中人,两班)后来为了毁掉婚事,不惜烧掉免兵役名单,送白利贤上战场当炮灰。
也是把白利贤逼上做鬼之路的重要人物之一。
我为脸上有痣的那个洪姓男子而悲哀。
他是古阜的刑房(吏房之下),苦心经营却阴差阳错哪边都得罪了,遭到了各方的报复,也在暗自报复着对方。
他在东学党人第一次起义时揭发了白家家主的去向,后来白利贤的免兵役名单便是他给黄锡柱烧掉的。
但也因为后来流月给自己的药膏而在日本人面前维护她们一行人,未曾想对方以为他要告密,一个飞镖射杀了他。
临死之前他嘴里喃喃道:我本来准备说不是东学党人的。
这部剧里吸引人的点是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坚持。
何尝不是一种群像。
每个人也都在这乱世中求生存之道,是厚黑学还是”人即天“,当时没人知道怎么选才能笑到最后。
这两兄弟走的路,所经历的事情,所产生的改变,何尝不是朝鲜人民面对外敌的两种态度的缩影呢?
乱世之中,大道难寻,唯有变化,永远向前。
青鸟啊,不要落在绿豆田里。
何尝不是农民最朴素的愿望呢,希望不速之客不要到自己的田地,为非作歹,肆意掠夺。
然而乱世之中,祈祷无用,抗争才有用。
题外话:本以为只是以甲午东学起义为背景,没想到却是根据史实所改变,剧中的将军也是实际上领导东学起义的将军—全琫准。
连身边的追随者也都是用的历史真实存在人物,比如崔景善,金开南。
从一开始的古阜起义,到越过边界,攻向全州,所有人都在劝—见好就收。
他们不忘的是创造一个人即天的故事。
最开始看到李翼俊演坏人真是完全无法接受,还沉浸在他在机医中的逗比人设,一开头就是暴打百姓的大反派。
俏皮话是:小时候跟长辈一起看中国抗日故事,长大了自己看韩国抗日故事。
一生爱看抗日剧的我。
尹施允的表现很不错,朴赫全的戏真精彩。
利贤自杀有点意外,做反派要有强大的内心,难道是不想让男主杀弟。
当老师毁了他的前途,送他上战场,利贤就已经与他恩断义绝,不死不休了。
男主与他妈现实中同岁,导演就不能找个大点的女演员,这两人一看就不是母子,真违和。
韩艺璃没在六龙里的状态好。
洪家没想到撑那么久才下线。
2019年上半期最令人期待的电视剧作品之一《绿豆花》,由曹政奭、尹施允、韩艺璃担任主演,更有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值得关注。
而目前正出演《囚犯医生》的崔元英,也出现在该部新作品中。
《绿豆花》,为韩国SBS于2019年4月26日起播出的金土连续剧。
由《六龙飞天》、《树大根深》的申景秀导演与《郑道传》、《Assembly》的郑贤珉作家合作打造,此剧讲述1894年的东学农民革命浪潮中,有农民军与讨伐队分为不同派系对立的同父异母兄弟,展开了起起伏伏的人生。
以东学党起义为背景展开的剧情,可以通过一部电视剧,了解在甲午战争时期除了中国,朝鲜经历了什么。
朝鲜称甲午农民战争,韩国称东学农民运动或东学革命,是19世纪下半叶在朝鲜发生的一次反对两班贵族和日本等外国势力的农民武装起义运动,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每一段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甲午战争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但何尝不是一段现代史。
如果政府腐败,民弱国贫,就算你拥有武力又如何,就算你人口再众多又如何?
当世界大势汹涌变化的时候,能顺势而上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国际形势!
树木是从根部开始腐烂,朝鲜的城乡手工业开始解体,朝鲜农村阶级分化的过程加剧,经过日本等国的盘剥,原本就十分贫困的朝鲜人民雪上加霜,民族矛盾正是在这种形式下越来越激烈。
因为欣赏曹叔,看了一下绿豆花。
反而被这部剧震撼到了。
配乐荡气回肠,在整个甲午年韩国东学农民运动中,配乐完美的烘托了气氛,虽然我听不懂韩语,但我知道那是一种壮烈的呐喊,对生命的尊重,对战争的反抗。
绿豆花这个名字起的很有意思,大概就是终究会开遍这片大地而让人习以为常的宁静自在吧。
每一个角色的演出都特别完美,女主不是拖后腿的花瓶,不是那种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她出生于商贾之家,从一个与日本人通商贸易的商人成为支持朝鲜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员,她看到了世间的悲苦,听到了义刚(曹叔饰演)的呐喊,看到了他的反抗,终究他们要走的是同一条路。
女主的演技超级好,在41集大军起兵的时候,她看到那么多的同胞战死沙场毫无动摇时,心痛恐惧的无以复加,崔行首死时撕心裂肺的哭嚎,面对利贤时难过心痛震惊,面对义刚时,时不时流露出来的温柔,还有一丝丝狡黠。
她的美丽,无关容貌,她是一个看得到人性的人,然后她是一个可敬可爱的女人。
义刚的母亲,从一个奴婢到执纲所的执事,可以说是绿豆将军起事和利贤的努力所致。
这位母亲坚强而执着,是她一步步的拉着自己的儿子走上了正路。
她的反抗可能并无太多目的,但她造就了一个英雄的儿子。
她的正义感是儿子坚持理想的根源,这是位更伟大的女性。
每一个女性角色都是温暖的,有韧性的,都用自己最深的爱,为自己深爱的人铺就了一条哪怕会死,但心安的路,并陪他们走下去。
义刚因为母亲也因为宋子仁(女主)从一个被父权塑造的恶霸变成了东学起义中不可或缺的英雄式人物,期间他从未动摇本心,虽曾绝望,但母亲一直在身边鼓励。
而他对利贤的仁慈,也是另一场悲剧的源头,所有的骨肉亲情,所有的不忍心,加之无能为力于弟弟内心的魔鬼,这一切本身就是另一场悲剧。
义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聪明机灵,更重要的是,他的坚定。
他的那番话“虽然只有几个月,在人人受到平等待遇的世道活过之后,真的是再也受不了别的世道了,所以我要抗争,就算只活一瞬,也要像个人一样的活着,像个人一样的死去。
”就连黄进士这样的伪君子都因这几句话而转变了心意,这大概是那个时代思想觉醒者最牛逼的呐喊了。
曹政奭演技牛逼,我已经不想再夸了,真的要学习韩语,以后不知有没有机会看曹叔的音乐剧。
曹叔,二胎慢慢生,作品还是要多拍啊!
你才四十多,你还年轻,多输出你的创作,别没事就研究生孩子去……利贤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一心想振兴朝鲜,却处处碰壁,被最敬爱的人算计,走到最后,他反而愿意相信霸权和军国主义的日本才能拯救腐朽的朝鲜王朝。
这大概是对知识分子的另一种讽刺,因为无能,所以失去了作为的能力,便卖身魔鬼,妄图魔鬼帮助自己。
说白了,利贤跟白老爷子很像。
白老爷子是个活脱的小人,他可以出卖所有人,只为了自己的目的,他很通透,他知道随时应该牺牲什么人才能明哲保身。
利贤终于成了自己最鄙视的样子,没次他一闪而过的善念都被自己所谓的远大抱负扼杀。
卖身魔鬼,还能有多少抱负是真实的呢?
对他的心疼,不如对义刚的心痛。
利贤的变化和扭曲都有现实的原因,但他的人生终究都是自己选择的,义刚从小就只能被迫做一个人人咒骂的打手,相比之下,义刚从麻木到挣扎到坚定,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天知道他的人生是多么悲苦,他小的时候是否有噩梦。
对比一个留学归来却卖身魔鬼的人来说,从小的悲剧,更是煎熬。
在杀死黄进士时,利贤的怒吼,我只是觉得他在为自己的虚伪呐喊,就连虚伪的黄进士都看透了他的卑劣,黄进士倒下时的色彩搭配真是画龙点睛,出卖了灵魂的人,其实早就死了,而今不过是苟延残喘。
整部剧对于人性的探讨非常细腻。
著名的绿豆将军竟然是1988的凤凰堂。
当人的身上有类似于神性时,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引领者。
绿豆将军的结局也是悲剧,但历史上有这样的人物存在,这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都是辉煌的一页。
绿豆花这部作品,不矫情不做作,不过分塑造人的神性,从白家两兄弟,义刚和利贤两兄弟截然不同的人生讲起,参与事件,见证历史。
温暖,壮阔,细腻,而悲怆。
『새야 새야 파랑새야 - QQ音乐』http://t.cn/A6xP2z0V[/cp]
全剧剧终,再次惊叹于韩国的历史剧之真实,也重新认识了东学党起义的艰辛,感动不已,几度热泪盈眶!
公元1894年为抵御列强,反抗贪腐暴虐的朝鲜官僚,东学党知识分子联合乞丐、农民、手工业者、小地主开明人士等发动震惊世界的东学党起义,朝鲜李氏王朝借助日本、清国的力量残酷的镇压了这次倡导“人即天”的起义。
剧中白利康在牛禁峙决战时曾说:自己是在“人即天”的世界里生活过,所以再也忍受不了被压迫的其他世界,哪怕战死,也要去拼一拼。
这就是公民的觉醒,是人类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的直接表现。
在一百二十多年前的朝鲜普通百姓仅仅为了吃饱一餐,被迫选择揭竿而起,他们生活在壁垒森严的社会,有的甚至无法拥有一个名字,然而面对统治者的洋枪洋炮,哪怕血流成河也无所畏惧,只为造出一个“人即天”的世界!
这正是人类启蒙运动“天赋人权”观念,在亚洲最准确的解读。
现代民主宪法之所以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民主宪法是一套所有公民达成的协议,是公民对美好生活的制度设计方案,是对一切想要奴役人民者最有效的牢笼!
无数的革命者、理想家为了造就一个开满“绿豆花”的世界,启发民智、奔走呼号、戮力牺牲。
希望我们不要遗忘这些英雄,不要遗忘历史,更不要遗忘甚至遗失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创造能力!
请记住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记住“人即天”!
一开始出场的白利贤,留学归来的翩翩公子郎,他有理想,满怀抱负想要实现父亲寄托在他身上的科举理想;他有善心,不同于他的父母姐姐那般充满恶意,他将小娘和哥哥当做他的家人,以真心相待;这样一个美好的人却没能如哥哥所言走上花路。
曾经的老师黄进士使用手段将利贤送上战场,期盼他不再归来,自始至终黄进士都把自己放在高位,无法摆脱门第之见。
自己那样尊敬的师长竟是断送自己科举之路的真凶,试问知道真相后的利贤怎能不寒心?
怎能不绝望?
被断送科举之路的利贤凭借自己的好枪法被军队长官看中,他化身成为令义兵们闻风丧胆的老鬼,毫不留情地举起手上的枪支,瞄准那所谓的敌人。
对于利贤来说,成为老鬼,不断向上爬既是他报仇的手段,还有他心中抱有的想要实现父亲理想的最后一丝幻想,还或许他希望自己只有在举枪的那一刻才是魔鬼,放下枪他就还是过去那个善良温柔的公子。
大概在被哥哥发现自己的老鬼身份的那一刻,利贤是既痛苦但又安心的,本期待着哥哥能解脱自己,解脱自己这样一个魔鬼的身份,可是哥哥却放过了自己,向自己的队员伪造了谎言。
怀揣着对哥哥的感恩以及自己夺取他人性命的悔恨,本想回到家乡重新开始,可命运再次跟利贤开起了玩笑。
大开杀戒,彻底沉沦,真相总会有揭露的一天,曾经那个善良天真的少年早已被丧失良知的魔鬼所取代,逃亡京城,懦弱的君主,麻木的百姓,利贤告诉自己只有强大的日本才能拯救朝鲜这个弱小的国家,他寄希望于日本改变朝鲜固化的阶层制度,实现朝鲜的文明开化,于是他成为浪人的首领,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鬼怪,这一次他把自己的心全都交给了魔鬼,曾经的那个翩翩公子郎是再也不见了。
走上叛国的不归路的利贤是孤独的,不同于哥哥身边那一群伙伴:赏识他的首领,与他心心相惜的客主,尊敬他的队员们,他们一起携手走向救国之路,利贤一直都只有自己一个人,订下婚约的黄家小姐从未触及他的心结,日本前辈对他也不过是利用,命运待利贤是不公的,无论是被迫走向战场,还是主动化身老鬼,化身鬼怪,无论是不情愿还是情愿,利贤始终是孤独的。
如果曾经有那样一刻,有那么一个人伸出手,拉住他那在深渊苦苦挣扎的双手,一切是否会不一样?
利贤就这样孤独地走上叛国的不归路。
很少看一部剧看到最后像现在这样对编剧主创心存感谢。
当白老爷在酒桌上云淡风轻地说着,国家其实已经亡了,亡国又不会昭告天下。
国家就是人,当你们这样的人都站到日本人那边去的时候已经没有国家了。
白利贤红了眼眶泪光隐现。
我心想他要能死在他哥手上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后来义兵企图拿枪崩他时他面目冷峻,不闪不避,让人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
感谢编剧最后安排他自尽谢罪,感谢让他以白利贤而不是妖怪的身份终此一生,感谢至亲都在场送他一程。
当黄进士的尸身被抬回古阜自宅,妹妹明心鞋也未着地冲出来含泪道哥哥你这一生想要做的事都已经做到了,之后的每一集我都提心吊胆地怕这位失去依靠的两班小姐会自我了断,感谢编剧让她在宋子仁的支持下找到了自己能做的事和生存的意义。
还要感谢最终的剧名没有选义兵惨烈葬身血染而成的决战之地牛禁坡,而选择了充满诗意与希望的绿豆花。
虽然渺小不足道,却成片漫开遍野,在白日不到之处以顽强的生命力不息抗争,自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感谢编剧没有选择全琫准明成皇后大院君井上薰等历史人物来演绎主要剧情,而是虚构了白家的两兄弟和包袱商巾帼被家国命运的洪流裹挟着,在不断抉择中成就的故事。
普通人在史册上也许无迹可循,可他们的喜怒哀乐、挣扎反抗、忏悔救赎,尽管灰飞烟灭却是切实曾存在于此。
历史的发展也并不全由上层你来我往的政治斗争和权力角逐所推动,地缘、自然、经济、人口、制度等等因由盘根错节,生在这个历史时代的人没有人是真正的旁观者。
感谢编剧没有把阵营分为非黑即白的好人坏人,而以真实历史框架下的虚构故事展现出时代的精神与内核,足以激励或警醒后来人。
两位男主的父亲白老爷身为中人,做着全罗道古阜郡吏房,却有着与其身份毫不相衬的妄想——我作为小吏的儿子来到这个世界,可我要作为宰相的父亲离开。
他苦心钻营,放刁使坏,巴结有权势的使道贵族,欺压无倚靠的布衣小民。
白老爷对自己的夙愿有着清晰的路线规划,嫡出的中人次子自幼聪颖过人,因此备受呵护,接受贵族教育留学日本,品貌风度与贵族子弟全然无异,只待科举金榜题名便能名正言顺地位列两班。
庶出的贱民长子则被培养成连姓名都不配拥有的一方恶霸,未来让他接班白家的吏房事业已是天大的恩典。
白老爷利己自私无血无泪,却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自以为洞悉了这世上的生存之道,却对世道的好坏对错一概不论;抱着想要跨越阶级壁垒的野心,却又无条件地接受了阶级的界定,并希望这条通天的捷径上只容得下自己的家门。
他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奉为圭臬地教导两个儿子,发现规则的漏洞破绽必须心狠手辣,守着做人的尊严也毫无益处,气节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挡枪子。
东学党大捷时他厚着脸皮说自己一早信了东学,日本人来了又扯出太阳旗高呼万岁,做的一株优秀的墙头草才有肉啖。
他肮脏,丑陋,现实得可怕,却也真实得可怕。
白老爷是真小人,黄进士即是伪君子,我前半段恨他恨得简直牙痒痒。
为了自己的体面,暗中使出手段把自己的学生送上战场借刀杀人。
表面上以儒家忠孝礼仪仁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背地里却黄口白牙地背信弃义。
他刚愎自用,抱残守缺,两眼不见门外时局世道的变化,一心守着士大夫的尊严,认定国家只能是两班贵族的国家。
然而看到最后我的气愤也变成了伤感,白老爷固然是没有信念的人,黄进士的信念却是没能跟上时代的信念,连坚守本身也都成了可悲的执念。
黄小姐被勒婚这节可谓神来之笔,将渐渐步入正轨的白利贤逼得暴走,也让不食人间烟火的黄进士最终见识了他誓守的礼法规矩是如何严酷不公,杀人不见血。
黄进士醒悟之后的意志是做一个真正的两班,在黄泉路上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赎罪,战死牛禁坡是成就他的大义了却他心愿的最好结局。
女主的父亲是全罗道包袱商人的首领,人生目标是管理好自己的包袱商人组织,积累财富成为巨贾。
宋老在每一次势力的矛盾交锋当中都选择了支持看起来强悍的一方,所以他一次也没有站在农民起义首领全琫准这边。
宋老信仰的是强权,国家兴亡不值一提,爱女和崔行首的安危远比万民性命家国存亡重要得多。
老一辈的人守着世界既有法则奔走营生的时候,年轻人在思考,世界为什么是这样,世界应该是怎样、可以是怎样,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白老爷的大儿子白利康成了全琫准的亲兵队长,先战官兵再战日寇。
小儿子白利贤杀人逃亡做了日本在朝鲜的天佑侠首领,继而回乡官任使道。
宋老的女儿宋子仁不惜巨资为东学党提供粮草军备,却因父亲与日本人通风报信,眼睁睁看着万名同胞血肉之躯被日寇屠戮。
对白利贤我真是心痛。
他剪发改装作为日本浪人首领来到全州旅阁,面对宋子仁的震惊一脸无所谓的笑容,我当时硬忍住才没有跟女主一起流下泪来。
开篇善良聪慧有抱负的矜骄公子,是怎样走到了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境地,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是父亲的野心害了他吗,送他去日本学习才有了百发百中的枪法,妄想娶两班闺秀胁迫了黄进士才有了与黄小姐的婚事。
是黄进士的私心害了他吗,为了破坏婚约烧了他的儒生名册将他送上战场,回来之后又扯破脸强行退婚。
是因为东匪与官军的战争吗,你不死我就活不了的人间炼狱。
或者怪勒婚黄小姐的义兵混子?
拿他隐瞒的罪行要挟他,将他逼得举枪大开杀戒。
还是干脆怪万恶的日本人,再归罪于阶级鸿沟不能逾越的社会制度。
思考这些似是而非的因由的过程中,我忽然震惊地意识到白利贤其实与白老爷极其相似。
他嘴上不屑于白老爷的处事哲学,行动上却很诚实地实践着白老爷的教导。
他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更糟,他是有责任感、有良心、懂是非、重感情版本的白老爷。
每一次的生关死劫,看似没有选择地方其实都有退路,可他偏偏一次都没有怂。
每一次的抉择,被逼也好无奈也罢,他都选择了牺牲掉不利自己的对立面,他在压力下是绝对利己的人。
被黄进士陷害了,反过来拉他上一回战场;为了在军营有一席之地,杀掉一堆东匪无所谓;只要能去汉阳,全琫准的性命不值一提;为同伴复仇的人居然是为了钱,不可以屈服于这种人;不能做逃犯就此沉沦,要投靠日本人成就事业。
在他眼里,事情没有是非对错,只有利害关系。
他以为牛禁坡万人鲜血能换来朝鲜开化的明天,梦想中有自己一席之地的明天,那万人尸身却真的变成了他父亲口中要一直踩上去才能向上走的阶梯。
他的抱负确实广大,是人生理想是奋斗目标,我几乎像白老爷一样期待着他的成功,可是谁来决定谁是可以被这所谓的大义而牺牲掉的人呢。
就像白老爷,凭什么决定大儿子就得连名字都不配有地隐身背后,凭什么要求大儿子自我了断只为别给自己弟弟添堵。
只因为对方没有力量吗。
通过欺凌弱小湮没人命得来上位,真的是梦寐以求的新世界该有的模样吗。
都承旨为了不暴露主上请全琫准勤王抗日的旨意,在白利贤的逼供下自己抢刀抹了脖子。
白利贤说自己弄不懂为什么都承旨会这么做,因为他从来没有为谁牺牲过,他始终认为只有自己的正义至关重要。
可正义有时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无辜之人所受的牵连。
白利贤的信念,是出仕为官、安民强国的抱负。
在执纲所的短暂时光,大概是他最心满意足的日子。
在百废待兴的忙乱和各方质疑中,亲手写下执纲所的门牌,不顾非议任命身为奴婢的流月做执事。
在两班们的反抗下,让流月亲手烧了自己的奴婢文书,大声质问着,你见过会流泪的财产吗。
那是他整部剧最理直气壮、毫无纠结,最光辉伟岸的时刻。
多想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
他的人生真正可悲的地方在于他若生为贵族,施展满腔抱负只是水到渠成。
可生为小吏的儿子,这抱负便成了一生求而不得的镜花水月。
即使施展手段强求到手,化身鬼怪的他业已自认配不上自己的初心大志。
比起白利贤的人设和层次,哥哥白利康的相对来说简单很多,经过古阜动乱的夜晚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他善良正直、机敏果敢、有情有义,是个基本上完全正面的角色,也能没有偏差地预测他的行为路线,所以若没有与宋子仁的感情线不免会有些单调。
不过他这条线是正经的主线,也见证了全琫准与东学党在历史当中的起承转合,高潮与结局。
全篇的女性人物都刻画得极好,没有菟丝子也没有解语花,简直让人泪流满面。
宋子仁不必说,聪慧刚毅,大方干练,不卑不亢,永远是笔直的腰板,凛然的气质。
撒娇耍赖时又十分娇蛮可爱。
分配给她的剧情发展就算把主人公性别换为男性也并不违和,这个角色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
善良隐忍、坚强宽容的流月,作为家里的奴婢年幼时被白老爷强行收房,不被当人看待受尽了委屈,却告诉自己儿子不能做没有名字的那家伙,要堂堂正正做个人。
自己什么难听话都能忍受,却会在人诋毁儿子的时候勇敢地争辩。
尽管难过不舍还是理解支持儿子的事业,在白家艰难的时候宽恕了白家不曾善待他的人。
还有明心小姐,她对爱情的坚守和最后的决绝,许多举动在那个时代都需要非凡的勇气,我怕她自裁实在是我看低了她。
纵观全剧,我最感慨的还是剧中人面对命运的态度。
即使是我认知最复杂的白老爷,面对命运的大开大阖也没有过丝毫的退缩。
每个人都按着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奋不顾身地或蝇营狗苟或揭竿勇进。
即使是让人痛心疾首的白利贤,最后拿起手枪说这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自己主动的选择。
每个人在命运的关口,都在认真地思考抉择,没有人自暴自弃随波逐流。
不论活成什么样,不论人生在历史的洪流中多么微渺,他们都曾经拼尽全力地活过,足以慰藉人心。
感谢编剧给了每个人恰如其分甚至是求仁得仁的结局。
剧中白老爷劝做上使道的小儿子说,过去做的事不必在意,记忆无法战胜岁月。
个人的记忆在时间面前也许不值一提,漫开遍野的的绿豆花却是万世如一。
它们是岁月的注解,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不逊于牡丹的美丽。
照片一节也是巧妙地将剧和现实联系了起来。
白利贤倒下的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但愿黄泉白花能照映出那个纯白的少年,和那一句轻声的“哥”。
白利贤真是“我运即国运”,从接触新兴思想学成归来却囿于封建固化;从维护贵族利益中被底层人民的反抗意识所震撼;从改革这个腐朽国家必须不破不立中被扭转;从对“义和团”般眼界短浅的东学党的鄙视转而欣赏“明治维新”后的日帝改革中被蛊惑……最终带着别人家的坚船利炮敲开了自家大门,以为对方会带来现代文明的新思潮,其实对方带来了远古野蛮的大屠杀。
蓦回首,阶级还是那个阶级只是更腐化了,百姓还是那个百姓只是更麻木了…警醒的人活在乱世,一次又一次的做选择,一次又一次的被历史愚弄,活像个笑话,不如归去…有人说白利贤有的选,只是每次都选错,我赞同;有人说白利贤没得选,他被大势裹挟,我也赞同。
还有人说他不够圆滑,实现理想的手段要软些,恕我不能赞同,毕竟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光荣革命也只存在于英国。
手段软些的洋务运动,没能撼动旧贵族前清遗老,只剩下同治中兴的镜花水月;隔靴搔痒的工农改革,没能撼动旧官僚政治体制,只剩下对玉米晓夫的嘲笑与遗憾。
历史可鉴,更旗异帜非流血与牺牲不可。
以白利贤个人来看:屠村屠人后遇到哥哥,他渴望哥哥能救他,哥哥宠他爱他,没能杀他救他;投靠日本人后遇到老师,他渴望老师能救他,老师讥他讽他,没能杀他救他;化身朝奸做官后遇到初恋,他渴望初恋能救他,初恋怜他恨他,没能杀他救他。
期间,还有宠溺他过甚的爸爸、妈妈、姐姐、姐夫等人。
他的灵魂在呼号、精神在呐喊,没人能听见、没人真在意。
最后,他一席华服走在街头,他遇到复仇路人,他渴望被救,路人也杀不了。
他只能打死路人、打死一切、他回不了头了。
一声枪响,唯有自救……
我觉着前面有点枯燥无聊 抱着了解历史的心情看的 后面来到高潮 才意识到这部剧的好看 配乐也很好听 特别加分 哀而不伤 能衬托人物命运与情节氛围 以及和我们国家比起来 朝鲜果然不是一个量级的 不过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拍出来这样的史剧呀😭这部剧不同于六龙飞天是从乱世里面的大英雄的视角带开,这部剧是从乱世里面的小人物来划开历史背景的。
我觉着这一点就很棒,你我都是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单独的我们如同沙粒不值一提,但是正是我们这些小人物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我们就是历史本身,所以我们才如此珍贵。
剧名原本叫牛禁峙,义兵战士们战败的地方,取这个名字,感觉这部剧在22集的时候就完结了,悲剧的结局,悲剧的命运。
后来改名为绿豆花,我觉着还挺好的,全琫准自封为绿豆将军,据说是因为其身型矮小,但其实我个人感觉绿豆有其象征意义。
绿豆小且卑微,一粒一粒不会被人在意,但绿豆花却非常好看,花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也象征着美丽。
希望绿豆花能开遍朝鲜大地,绿豆花何尝不是义兵,他们虽然出身卑微,连像样的名字都没有,但是他们心灵美丽,他们有自己的坚守,他们生命实在努力绽放,绿豆花开遍朝鲜大地,也许就是人即天世道的那一天。
再说剧中的两个男主,大白和小白。
大白原本在父亲的教导下做一些丧尽天良烧杀抢掠的事情,在经历过民乱后,听到弟弟鼓励说做白利康而不是那谁的时候,在接触过东学人人平等的教化后,大白迎来了觉醒。
到后面的独当一面,传承绿豆将军的精神等等,我觉着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主人公成长道路。
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我们老曹的演技倒是可圈可点。
再说客主,我觉着宋子仁真的是我作为女生的wannabe,临危不惧,不卑不亢,有勇有谋,独当一面,心中还有家国情怀,有最基本的羞耻心。
从收留大白,官兵来找的时候与其斡旋,并凛然打开门的时候开始,到父亲和叔叔被东学徒所抓,自己独自一人与全琫准谈判,救出父亲与叔叔时,到做间谍,帮助中殿娘娘从日本人那里获取情报时,到愿意为了东学徒提供物资和弹药的时候(虽然失败了,也正是因为这个才导致义兵的惨败),她所展露出来的一切,我觉着能够明白利康为其动情。
在战争年代的爱情永远都是那么凄凉那么令人感动,在这部史剧里面感谢宋客主和白利康的爱情,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点人间的希望和人间的温情。
宋客主对白利康也很重要,她一直站在白利康这边,不离不弃,一直支持白利康,对其给予精神上的支援,我觉着这与后期两兄弟作出的不同选择有很大关系。
因为宋客主是坚强的,她给的爱也是有力的。
再说最令我心疼的角色,小白,白利贤,是白家的嫡子,父亲从小对其给予厚望,与调教成毫无人性烧杀抢掠被古埠人人得而诛之的大白不一样,小白温文尔雅,饱读诗书,从小接受贵族教育和两班的小孩一起上学堂并且还去日本留学,接受最先进的教育,仕途家人已经为其铺好。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台词就是白公子对明心小姐说的,“我比我的外表看上去更坚强”,不,实际上他很脆弱,他从小过的太顺,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虽然不齿父亲和哥哥的所作所为,但也没有作出任何行动,说明小白就不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行动派,但是他有一颗善良而又柔软的心,被全家人所唾弃的庶出哥哥和小娘,他还是以礼待之。
不过他没能摆脱的就是书生的懦弱。
从第一次斩杀逃兵开始,他的心中就种下了老鬼的种子,到最后发现自己一直信为天的师傅是一个如此的伪君子,自己不管怎么努力还是打不破门第的束缚,之前的信仰崩塌,此时激发出来了已经埋藏在内心的老鬼。
在经过哥哥的劝诲之后,短暂的战胜了老鬼之后,因为逃兵金敬天再一次的激发出来了内心的老鬼。
此时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打不破门第偏见,也看清了满嘴仁义道德的两班的虚伪,再加上被日本人蛊惑人心的一番演讲,选择成为了卖国奴,出卖自己的灵魂。
到这一步能怪小白么,我觉着不能,我觉着软弱不能成为他的罪,走到这一步,整个由内而外腐败的大环境,满嘴仁义道德的两班,门第的偏见,家族的厚望,信仰的崩塌,他的选择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被原谅,2万义兵的血,国家的尊严,都在说他不能被原谅。
他知不知道日本只是披着文明的皮的野蛮人,为的就是烧杀抢掠呢,我觉着小白知道,他那么聪明,他一再宣扬日本是文明国,他这么做是想开化朝鲜,只不过是想给自己一个借口。
他其实内心深处一直没变,还是那个白弱书生白利贤,只不过老鬼出来,完全吞噬了他,他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太远,回不来了,他最后在亲人面前自尽,我觉着是他最好的结局,也是白家的报应。
只能说他生错了家,生错了时代,也没遇见良人,没有人给过他温情,最爱的人也没有一直站在他这一边。
小白最后还是那个善良的白利贤。
这里其实想要吐槽一下全琫准,农民起义最容易失败的点其实就在于难以打破阶级的束缚,全琫准起义其实还是把希望寄托于统治者阶层,但是他没有认清统治者的真实面貌,懦弱,满嘴仁义道德,自私自利(跟两班思想没什么不同),而不是自救,跟我们国家的戊戌变法一样,但是统治者阶层只想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后东学起义被当作我们国家的义兵团,英勇失败了。
再就是满嘴仁义道德虚伪的黄进士,感觉就是那个时代两班的缩影,嘴上说着仁,可实际上做的都是些什么事,迂腐之极。
还有白家,出身寒酸,最后想以县丞的爹离世,像极了现世的望子成龙的父母,自以为洞悉了人情世故,了解了这个世上游戏法则,可惜却忘了交给子女怎样成为一个高贵的人。
还有很多人物值得一提,见风使舵狐假虎威的洪家,对同胞义兵战士惨下杀手的官兵(不记得那个人的名字了),村口的狗接长,狗接长的儿子成桂、芳远,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六月大婶,义勇参军的老南、懦弱的王、只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王后等等,不想拉长篇幅了。
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大白在牛禁峙第一次战败的地方说的那一番话,哪怕一瞬,我们也要作为人活着,也要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战斗,虽然义兵们失败了,但是他们站起来战斗就是践行了人即天的东学精神,已经充分让我们后人感动了。
精神代代相传。
历史是普通人创造的,世界是普通人创造的。
意外的喜欢兄弟情 但感觉有一些转折还是突兀了
还是太粗糙 京军的服装也太不考究 故事明显太拖拉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高的分数
冲演员看的,但弟弟有点点出戏
白利贤倒下的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但愿黄泉白花能照映出那个纯白的少年,和那一句轻声的“哥”
韩迷字幕组垃圾!
卡司梦回六龙飞天全埲准英雄大义 为民开路 东学道人人平等的宣言 百姓安乐的理想 那么近又那么远
看不下去了 存档
中间人物的转变比较生硬,大的历史背景下,有时候人物的设置不好把控。
六龙飞天导演,曹政si,韩艺璃,以及一大票六龙演员,这样的剧如何能不看,看了四集,果然,好看!曹演员的演技在韩国电视剧演员中独树一帜,对比那个男二号的花美男流量小生非常鲜明,他是反一般韩国偶像剧演员的表演方式,更接近欧美,甚至国内好演员,总之,看着就是舒服。韩艺璃虽然相貌清奇,但气质独特,六龙飞天的杀手给人印象深刻,青春时代演的那个孤独的大龄女子令人难忘,非常独特的演技派。这位导演的风格也让人惊艳,打斗戏拍得精彩,BGM依旧是高亢激昂华丽的摇滚。总之,虽然是韩国古装剧,民乱什么的也没啥意思,但导,演,俱佳,还有一众演技戏骨,看着真是赏心悦目。吉太昧如今老了,不妖了,好怀念娇媚的吉太昧,居然还有隔壁大坏蛋本部长,哈,好演员大集合(目前看到10集,唉,有点不给力啊,曹和朴的戏太少,男二戏太多)
只能看cut 没想到看见甲午年的事
拍得很好。我觉得弟弟的命运好残酷。
还可以。
剧中段精彩,弟弟更出彩
全场方言对话实在太爽了哈哈哈,我超级喜欢听方言的。/虽然总是听说东学起义,但是一直都不明白具体是什么,这次正好借电视剧了解下。韩艺璃一直在我心中是文艺女神的形象,曹政奭演什么都那么好。
“虽然土地贫瘠,但确定能生芽,把贫瘠的土地变肥沃”,生于白家这片贫瘠的土地,却开出了绿豆花。(我爱曹叔!
如今韩国拍抗日影片真的用心。农民起义缺乏正规军训练和民心不齐太容易失败。韩国拍清朝官兵就和我们抗日剧拍日本兵一样。。曹政奭是个不错的男演员,小可爱的搞笑角色也演的好,阴霾残暴内敛的角色也演得好。韩艺璃的脸还是欣赏不来,但是没有反感。尹施允演的病娇反转黑化二公子也不错,虽然剧中走线有些迷,希望尹施允事业也可以起飞。
后面四集真的突然戳到我了,崔行首的死看着女主哭我也忍不住了。不过白利贤的自杀依旧不能洗白他的罪行,我只恨他没把万恶之源的他爸也一起带带走。全员演技在线,韩艺璃真的很适合这样独立的女子形象。
中朝都经历过的甲午年巨变,十分羡慕他们关注平民在巨变下的遭遇和选择,这种视角可贵。士大夫、中人、商人、平民、贱民每个阶层的人都被展现,有话语权。赞美。男2最后自尽的选择还是意料之内的。女2塑造欠佳,但最后很有立场。女1一直都是坚定强大温情的。
信念的种子,就像漫山遍野的绿豆花。(白利康看久了感觉还蛮可爱的哈哈哈哈哈
在那個階級分明的時代,以平民出身的兩兄弟故事為中心,帶出1894、1895年間朝鮮在內憂外患的劇變下人民與家、國的命運!竹槍對砲彈,悲壯的東學起義!多加半顆心致敬一眾演技派演員、優秀的製作班底一同訴說這非市場主流的題材!全劇特別喜歡曹、韓男女主角的演繹,後半觀影勿忘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