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

盲·道,盲道,盲流,Blind Way

主演:李杨,杜函梦,于越,胡明,吴一含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盲·道》剧照

盲·道 剧照 NO.1盲·道 剧照 NO.2盲·道 剧照 NO.3盲·道 剧照 NO.4盲·道 剧照 NO.5盲·道 剧照 NO.6盲·道 剧照 NO.13盲·道 剧照 NO.14盲·道 剧照 NO.15盲·道 剧照 NO.16盲·道 剧照 NO.17盲·道 剧照 NO.18盲·道 剧照 NO.19盲·道 剧照 NO.20

《盲·道》剧情介绍

盲·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据民政部估计,全国流浪乞讨儿童数量在100万-150万左右。在一些地乡村地区,买卖儿童几近市场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下黑色利益链。盲人小女孩晶晶(杜函梦 饰)一直被以郭伟(胡明 饰)为头目的犯罪团伙控制下在街头乞讨赚钱。一天,她在地铁通道里遇到了赵亮(李杨 饰)。赵亮是一名落魄摇滚大叔,整天装扮成盲人进行坑蒙拐骗。为了逃脱郭伟残暴的毒打,她在赵亮的带领下到了派出所,但民警王莉莉(于越 饰)根本找不到晶晶的家,晶晶却说赵亮是她的爸爸,万般无奈之下,赵亮只好暂时收留她。最终犯罪团伙还是找到了他们,并以晶晶“监护人”的身份把她带走,晶晶和犯罪团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赵亮为了弄清楚这一切,踏上了一场未知的行程。而他和晶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阴阳路12:美容尸雷和莉兹我们都是好孩子狐妖传1聂小倩我的六次元男友废柴兄弟5:泰爽警之光第一季下水井冷案作弊查老铁大战丧尸街友预定婚期日落家园第六季竞女独身一人七日的王妃直言真相第一季大恋爱:与将我忘记的你鬼玩人崛起传家蒸发密令:重生甜心老爸毒枭第三季目击者罗宾森一家来自过去的女孩囧妈救生员再见,阿贝托爱恨一线牵

《盲·道》长篇影评

 1 ) 拍了盲三部曲的李导!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你可是底层人们的希望!

你是我第一个在豆瓣给写影评的导演!

不管盲道拍的怎样,起码你这么做,是给了老百姓的一丝希望!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挺挺有良心的导演!

起码让老百姓看点身边的事,能记住的事,能认识上去的事!

张艺谋冯小刚姜文陈凯歌不能跟你比!

其他太知名的导演我真不知道了,不太知名的我倒是知道不少,但也不能乱讲!

起码你不是为了娱乐我们!

有时候当导演的也不能光为了票房和掏老百姓兜里的钱!

老百姓的钱来的不容易,要让底层人民认为值!

在老百姓心理你才是给劳苦大众拍片的英雄!

兴许你的道路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可爱的人民不傻,能看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2 ) 李杨不应该被遗忘

#盲井##盲山##盲道# 人性有多黑暗,看完这三部电影就知道了、看完李杨的简介,想起了三峡好人在票房上惨败给黄金甲时 贾樟柯哭着说:我倒要看看这个充斥着黄金的年代 谁还关心好人~从黄渤的上车走吧、到贾樟柯的小武 天注定,再到最近刚流出资源的最牛毕业作品:犯罪分子,这种专注于小人物、甚至有些反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真的没有价值吗?

我恰恰觉得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电影了,导演在拍之前就知道这种电影不挣钱,可是如果社会只有一种声音那么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现在我不清楚,至少在拍电影的那个年代,我相信电影中的剧情是可以找到原型的。

导演只是负责把它理解的事件翻译成电影语言和镜头。

至于合不合理 剧情有多少漏洞就看观众认不认可这种表达了,就像没人会质疑阿甘小时候被同学追着追着就能甩掉绑在膝盖上的支架。

大概李杨和贾樟柯是同类人吧

 3 ) 社会现象需要有人记录,不然将会被遗忘

这三部曲我从盲山盲井盲道的顺序看了一遍,对比起前面的两部,这部显然逊色很多,要不是有“三部曲”的关联,我想这部不会有很多人专门去挖来看。

《盲道》的故事以拐卖儿童行乞这个社会现象为原型,整体是温情的,故事也流畅,反正就体现两个陌生人相互救赎彼此产生新的亲情。

最后男主挂掉也算了不吐槽(但这个我是觉得导演为了三部曲悲剧调性硬写死的)其实完全可以不死,暖洋洋的结尾不是挺好的麽。

从盲山盲井过来,作为观众,我其实挺期待在盲道上看到同样的手法去描写人贩子的,但第三部并没有太大的篇幅去描写人贩子集团是如何运作,如何残忍让人揪心,总体温情,当然并不是说温情不好,我喜欢温情所以一直看着看着祈祷着男主跟小女孩能有重新组建新的家。

相比起在盲山当中设计的妇女多次出逃失败,买主村民们与女主间故事设计,导演在描述沉重苦难方面的技术都朴实出彩得多。

另外,我去查找了一下关于拐卖儿童的旧资料,当中中央电视台的一套《天网》就记录了当时侦破拐卖集团的故事。

最后想感谢这类反应社会黑现象的导演,感谢他们能用这种题材去拍片子,我觉得吧,我生在90年代那个从农村变城市的那个时间段里,会有很多奇怪的现象,握手楼,黑车,走鬼,乞丐,飞抢,等等还有一些野蛮狼性的事情,就如导演想表现的拐卖妇女,儿童。

有很多事情都会被遗忘,因为那些是黑暗的,是违反道德不想被重新提起的,有导演愿意记录下来,加艺术改编,由衷佩服。

 4 ) 盲系列收官后,不会再有第二个李杨了吧?

电影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虽然李杨并没有把盲道拍的像盲山和盲井一样一针见血,但也能看的出来李杨为了上映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让步,也看得出来李杨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已经很大程度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李杨这次自导自演,如果用演员的标准看待李杨的这次表演我个人觉得只能算是普普通通吧,有很多人物情绪的表达李杨并没有很好的演出来,很平。

比如晶晶的继父当着赵亮的面前打晶晶,剧中赵亮拿出刀子把他推到墙角说 你再碰她一下我弄死你,说这句台词时没有让我感觉到人物的愤怒。

从电影开始有伏笔,晶晶特别抵触和害怕异性对她身体的接触,后面赵亮得知她是因为长期遭到继父的性侵,我依旧没有看到该有的情绪表达。

小演员杜函梦很有灵气,路还长。

三盲系列收官一别后,不知是否还能再遇到李杨。

李杨自己已经决定投身商业片的制作了,中国电影便更不会再出现第二个李杨了。

感谢李杨在中国这种“制度”下还能愿意砸锅卖铁坚持了15年!

以后不管您拍什么作品,我都愿意去支持您。

 5 ) 让悲剧少些吧!

《盲道》《盲道》是李扬盲道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可能是由于我们对他三部曲中最后一部的期望值太高了,所以让我们觉得特失望。

当然了,片子肯定是有好多的不足。

不过对于这样一部现实主义影片也是给了我们很多警醒和思考。

《盲道》讲的是一个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手在醉酒的情况下和妻子吵完架之后载着女儿驾车发生事故,结果女儿在事故中离世,妻子离开了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也结束了,之后他以盲人的身份卖佛珠维持生计。

有一天他遇到了被迫乞讨的晶晶,晶晶是被父母卖给以逼迫儿童乞讨为生意的人贩子。

其实介绍完人物身份,我们已经大致可以猜出故事的情节了。

看片子时首先是觉得演员的表演有些生硬,特别是主演李扬,不知道李扬为什么会自己当主演可能是没钱请演员吧!

(我猜的哈)。

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扬的三部片子其实不是很受欢迎,像这种受众不多的现实主义影片在票房上肯定是不能和商业大片进行比较的,所以……但片中扮演小女孩的演员还说得过去。

故事情节虽然不是多么新奇,但是放在现实中来说倒也合理。

也许,演员的表演再更加有感染力一些,至少能够打动我们,那我们还不至于这么失望。

但是我觉得片中反映的逼迫儿童乞讨、性侵、虐待、这些老话题依然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关注。

说到被迫乞讨,我想起了一件事,在我老家每年会有“二月会”(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庙会)。

记得前几年我去的时候,会看到有好多未成年的“残疾人”,他们跪到地上或者躺在(不知道哪来的)车子上也有看起来正常坐在那乞讨的人。

我觉得特别可怜,但同时我又特别好奇吃惊他们的数量。

现在想想也许他们真的是没有维持生计能力的残疾人,但会不会是被迫的呢?

我想应该是有的,我就亲眼看到一个表面上的残疾人飞快地从桥上跑到广场,当时我知道他是装的,那么一个小孩儿为什么不是在校园里而是在那乞讨呢?

(不过插一句哈,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些重度残疾是怎么弄的,看起来就像是真的一样。

)会不会就像片子里的女主角一样,父亲离世了,母亲改嫁了,继父还做出畜生行为,关键是还家徒四壁,别说上学,连饭也吃不饱,在家里不是多双筷子而是多张嘴的存在。

虽然现实中没有这么戏剧,但会有这样的情况吧!

况且有时候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更让人没有办法。

性侵,其实这样的问题很多,媒体也以多种形式报道过但还是普遍存在。

从艺人张紫妍到素媛案。

片中的女主是被继父性侵,在现实中也是有这种现象存在的。

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觉得这样的事情离我们很远或者说跟我们根本扯不上关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就在去年暑假七八月份(2018年)我们学校英语专业的一位学姐,我们老家也在同一个省份,在遭到性侵之后她跳楼自杀而且还被当事人用车反复碾压。

我也一直以为这样的事情离我很远,可事实上呢?

虽然李扬的这部影片有些让人失望,但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6 ) 《盲·道》――感谢你成为我最亮的星星

今天看完了《盲·道》,又看了下豆瓣评价,心真是凉了半截:4.4分。

可我觉得这是部好电影,真实,温暖。

先来说故事。

好多短评写剧情极不真实,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差劲。

我完全不同意。

电影是顺序展开的,插叙也只是夹杂着极少数主人公赵亮回忆的部分,所以整部电影情节上可能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但我认为这种连贯的拍摄方式有两个明显的好处:完整且细腻。

我们可以从一件件接连发生的小事中揣摩出越来越真实的赵亮。

刚开始,他是一个只顾自己的骗子,装瞎混个温饱而已,面对街边乞讨的盲女晶晶,他是拒绝的,甚至耍赖抢走了晶晶的钱,活脱脱一个街边无赖的形象。

赵亮对晶晶的怜悯,应该开始于“吃饭”。

晶晶听到有吃的时候、无光的脸上才会闪现出本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欢快。

赵亮可能觉得,如果吃饱饭就能让一个孩子开心起来,那么这个孩子可能真的太需要人疼了,太可怜了。

电影每次切到小姑娘开心吃饭的场面,都能明显地能看出,赵亮的眼神愈发柔软。

我以为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刻画细节。

在这样不紧不慢的情节推动的过程中,人物形象一步步立体化。

晶晶偷偷买烟给赵亮反而被骂后委屈又倔强,赵亮赶紧乐呵呵赔罪道歉,送给小妮子一串糖葫芦,小妮子吃了一颗红彤彤的糖葫芦,笑得比太阳还温暖。

赵亮为了从团伙中救出晶晶,一个人在暗处从白天等到黑夜后,抓紧时机屏住呼吸悄悄把门推开,抱走他一直牵挂的的晶晶。

回家的路上,晶晶抱着赵亮的胳膊睡得很安稳,多温馨的场面啊。

赵亮和晶晶越来越亲昵,但是赵亮有太多无奈,他无法真正一直守护晶晶。

他为了救赎被父母“卖掉”的晶晶,花光了所有的钱,分文未剩,还是不够。

他又再一次费尽千辛万苦将晶晶救出后,用母亲传下来的老玉换了两万,打算用这最后的钱去带晶晶念盲人学校……这是赵亮深思熟虑的结果,她希望晶晶能够真正在学校得到庇护,逃离人贩子的控制,学习知识,过正常姑娘的生活…… 可惜啊,赵亮终究没等到那天。

他为了保护晶晶,献上了最珍贵的生命。

如果搁在现实生活中,赵亮的后半生就是无人问津、独自腐化的过程,他曾经解酒消愁,他装瞎讨生活,他为了“生意”欺负瘦弱的小姑娘,没有人在意他有多坏,也没有人在意他有多好,漂泊无依索性得过且过。

好在晶晶出现了。

晶晶撬动了赵亮的善,作为回馈,赵亮也给予了自己的所有,甚至性命去保护晶晶。

如果赵亮在天上知道晶晶如他愿去了学校念书,又被好心人收养,会很开心吧。

时间仿佛又回到他们相遇之初,小姑娘相信遇到了可以依靠的好人,一脸灿烂地自我介绍:“我叫晶晶,亮晶晶的晶晶。

”赵亮莞尔:“巧了,我名字也有亮晶晶,亮晶晶的亮。

” PS.写在最后的话:整部片子没有用很多篇幅写人贩子使用的酷刑,但寥寥几个镜头――摔砖砸断男孩腿、夜里拽女孩被子、不给吃饭、女孩的伤痕、孩子们惊恐的眼神等,就已让人触目惊心了。

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高明。

最后,个人觉得,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教育是一切希望的开始。

 7 ) 虽然是烂片,但是我还是想打5星

关于这部烂片和李杨导演,看到以骂杨幂、杨天宝、刘镇伟(2010年后)的 恶毒言语来抹黑这部电影和导演,真心替导演感到憋屈和不公。

虽然烂片, 但是这部片是我唯一想打5星的烂片。

这里转发几篇文章,大家也许会更加了解这个拍了一部烂片的导演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拍一部烂片。

中国新闻周刊:《盲井》导演李杨,我希望更多人听到我的声音,哪怕声音支离破碎毒舌电影:又一个中国良心导演坠落了,我骂不出口===================================================上面两篇文章都比较长,建议大家至少看一下第一篇新闻周刊的文章,写出了李杨导演拍这部片的不易。

如果觉得新闻周刊的文章太长,也可先跳过,先看一下我以下的结论,再去看上面的两篇文章。

虽是烂片,但是这部烂片能拍出来实属不易,不颂赞歌来写现实题材就是戴镣铐跳舞,不拍灯红酒绿只拍底层就不是主流商业片和资本过不去,没钱又想拍电影就是和那些被商业大片搞臭品味(讲特效、讲道具、讲服装、讲台词)的文艺青年过不去。

这种电影拍得太现实不妥协,龙标都拿不到,而资本追逐利润的不会投资这种有风险的现实题材多,太多妥协观众不满意啊,多边不讨好,导演是和自己过不去啊。

在新中国,对近现代文学大家有一个排名是:鲁郭茅巴老曹,鲁迅的文学才能应该不及郭沫若、老舍等,为什么鲁迅是排第一位呢?

而且国人对鲁迅的评价是远远高于后面几位文学大师的。

因为鲁迅对国民性的洞察力和批判是 最深刻的,是最具有启蒙意义和开启民智的。

鲁迅曾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现在的中国电影,烂片横行,除了古装片就是家庭伦理剧,或者就是所谓的唱赞歌的主旋律电影,关注现实题材的的电影是极少极少的,官方不待见,资本不欢迎,观众还不买单,但是有这样一个人,叫李杨,第一部国内电影(盲井)是底层现实题材,不能上映;第二部(盲山)也是底层现实题材妥协改了结局票房惨淡;本片是他的第三部电影,又是底层的现实题材电影,确实妥协了,确实不像前两部的风格了,确实也拍烂了,但是为什么吃了前两部电影的亏后,不找投资拍主流的商业片呢?

在这个消费主义横行,自媒体、大V随手就能带起热点,流行轰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时代,导演能保持一种不屈的怀疑精神和关心底层人民的善良,这意味着对这个极度喧嚣的世界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

这个时代,假的太多,假情假意,婀娜奉承,高唱赞歌的很多很多。

而敢说真话,敢说不足,敢背对主流说不的人是很少很少。

导演只想透过电影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更加真实的记录和思考,说到底,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导演啊。

虽然本片是烂片,但是我还是想打5星,值得支持。

有人说,本片表演、配音、台词、配乐、剧情统统不合格,是的,我也认同,所以说是烂片。

但是, 一部电影除了表演、配音、台词、配乐、剧情这些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精神内涵,导演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我想导演想表达的是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切,希望通过电影来唤醒、呼吁大众对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关注,所以从这个层面就有别于其他圈钱的烂片,有些烂片是烂到底子里了。

我们总是在赞颂韩国电影怎么了不起,《熔炉》《素媛》《辩护人》等被观众津津乐道,说韩国有改变国家的电影。

现实是,中国社会的现实题材应该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拐卖妇女儿童、留守儿童、校园欺霸、幼儿园虐童(红黄蓝事件)、拆迁、城管、医闹、无理的判刑(气枪摆摊大妈被判刑)、政商权益不清(共青城赛龙事件)、蒲系医院、台海关系、香港占中、中国企业出海等等,这个社会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巨变。

随便一条中国的社会现实能被如实的拍出来(而不是被各种阉割),就是一部部伟大的电影啊。

在目前创作环境下,敢于拍这种现实电影我们就应该给他们点赞,每部这样的电影出来都及其不容易。

《嘉年华》《二十二》虽然豆瓣很高分,老实说从表演、配音、台词、配乐、剧情都算一般的,但对于这种题材电影能上映,我对于投资人和相关电影工作者都表示极大的敬佩!

要知道,在目前政策环境下,这种电影有可能意味着投资打水漂(龙标拿不到),有可能观众不买单,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没有极强都责任心和对底层群众的关怀心理,是拍不出这种电影的。

中国电影最可悲的是,不是没有现成丰富的题材,而是在这个风云聚会的大时代却拍出了大量小时代的电影。

监管者喜欢的是赞歌而不是批判,资本是追逐利润的而不会去思考人性和道德,观众喜欢开怀大笑不愿意看到冰冷的现实。

大量圈钱电影在哄骗观众,而观众好像也乐于被哄骗,这就是作为观众的悲哀。

电影更高的层次是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思人性,批评黑暗或者歌颂光明,讲故事仅仅是一个基本的功能而已。

而现在烂片横行,都想通过讲一个故事来圈钱,丧失了电影应有的高尚灵魂。

所以中国再要想诞生伟大的电影,很难,很难(个人表示悲观,但及其希望被打脸),因为缺少伟大电影诞生的那种土壤,难能可贵的是,还可以看到像李杨等不被困难所吓到,没有被金钱蒙蔽双眼的电影创作者,他们都是值得十分敬佩的。

最后,送上一句鲁迅先生的话: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加油!

李杨们!

 8 ) 《盲·道》:人之初,性本善,然后呢?

一人之初,性本善。

二《盲·道》的最后一幕,让我联想到了鲁迅的那句话:“一个中国人被砍头,周围围观的中国人面目麻木没有感情,甚至有的中国人拍手叫好,没有丝毫觉得被杀之人是自己的同胞,很是麻木不仁。

”在晶晶撕心裂肺的呼喊中,一群人没有一个人上去阻拦,只是默默地拿出手机,拍摄着赵亮人生的最后几分钟。

或许这些视频最后会成为指认凶手的证据,但鲜活的生命再也回不来。

吃瓜群众。

三最近黑龙江的汤文文事件,如果不是被曝光,谁都不会想到在现代社会,还会有这样泯灭人性的事情!

但是,看过李杨导演的《盲山》、《盲井》两部电影后,我却丝毫不惊讶。

许多大家感觉只有在电影中出现的情节故事,此时此刻正在或者已经发生,只是在这信息及其发达的年代,还有很多网络触及不到的地方,媒体也没有照射到的角落。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评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失贞的女人不是人,面临的不止是荡妇羞辱。

所以,很多失贞的女人选择去死,不是多看重那个膜,是对未来非人生活的恐惧。

汤案没什么不可思议的。

在封闭的农村,破鞋不是人。

所以谁都可以欺凌她,也不违背乡村道德。

反而,法律还把她当人,才让村民感到恐惧、憋屈和冤枉。

这段话中,如果将失贞改为残疾,正好可以用来形容《盲·道》中晶晶的遭遇。

残疾的孩子在许多封闭的农村,不是人,而是物品。

当晶晶的妈妈拉着赵亮的手说如果喜欢,三万块就可以抚养带走的时候,晶晶已然成为了一件物品,而晶晶的继父又将这件物品的价格翻倍了。

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农村,别说残疾的女孩,正常的女孩都是被……四人贩子,这个词不用多说什么了。

但还不能用这个词用来形容电影中郭伟那一伙人。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一个想卖孩子,顺带赚点钱,一个想买孩子,多一个赚钱的工具。

四个孩子,四个赚钱的工具,也许就12万,也许12万都不要。

而且,有了村委会的证明,警察也无可奈何,法律的空子,钻的真好。

五抚顺的一个朋友由于影院的排期没有看成《盲·道》,看过“盲系列”前两部的她说希望李杨导演能将汤文文的事件也拍成电影。

我想,如果她看过了《盲·道》,就不会说这话了。

7岁起被十余人性侵的汤与电影中晶晶的遭遇是那么的相似,差的可能只有那把防身的刀了吧?

为了拿到“龙标”,电影很多地方点到为止,很多地方也应该最后被剪了。

所以,晶晶被性侵的事实也只有从那段噩梦和她警惕性极高的行为来暗示。

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随身带着刀,不管是睡觉、吃饭,还是洗澡……只要有男性近身,都会极快地亮出刀刃,可以想象她曾经经历了什么。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晶晶再长大一些,她也不是不会被逼迫走上失足妇女的道路,毕竟她在郭伟那伙人眼中,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

六电影中还是有许多人性的亮点:晶晶乞讨时给钱的路人、山村中的农户,搭顺风车的司机……所以,还是回到开头的那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最后,提醒大家:下车的时候,不管是临时停车还是啥,一定要把车钥匙拔了!!!

 9 ) 我觉得可以啊

小女孩的演技很棒啊,只是整部片子色调灰暗不讨喜,虐心程度不够,如果是美国人拍的会不会觉得高级,是我水平太差了吗?

及格以上怎么都有吧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小女孩难道不是小萝莉和猴神大叔吗?

李杨的演技的确只能是中规中矩,他本来就不是阿米尔汗,你们批判的是什么?

故事逻辑不够,还是演员不够漂亮

 10 ) 盲系列之三《盲·道》

2017年2月2日,北方的沿海四线小城,包括区县的十几个电影院,只有一家影院的下午放映一场《盲·道》。

诺大的影厅空荡荡的,加上我一共才两个人,也体验了一下包场的感觉。

李杨盲系列三部曲之三《盲·道》确实算不上一部佳作,比起李杨的前两部作品《盲井》《盲山》,《盲·道》更像是一部不太成熟的处女作。

《盲·道》这部电影有点像国产电影《血蝉》,两部电影都是现实题材,类型也几乎一样。

两部影片的导演也确实想拍一部佳作,可惜最终拍出来的作品质量一般,作品有很多瑕疵。

电影《盲道》的不足:一、导演李杨在影片中饰演的主人公赵亮,是最大的败笔。

也许是李扬没有过拍戏的经验,在影片中的表演令人失望,而且口音特别差。

二、电影开始的时候,主人公赵亮在街上坑蒙拐骗,脏话连篇,驱逐并且拿过女主角晶晶的钱。

试问这种品行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晶晶。

三、主人公赵亮和一个不明女子激情的部分,应该删除。

电影没有说女子的身份,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对剧情的推进没有任何意义。

四、赵亮被叫去派出所问话,趾高气昂。

试问一个流浪汉,现实中谁敢这么跟警察说话?

五、赵亮在街上偷开别人的车,正常逻辑下车主当时肯定找车追,并且报警,影片对丢车的车主没有下文。

六、主人公赵亮开车出车祸,把自己女儿害死的部分,拍的太假。

七、晶晶开始的时候认赵亮当爸爸,后来又说长大了,做赵亮的老婆,这就不切实际了,应该删除这几句对话。

虽然《盲道》并非佳作,但是在国产电影里面也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豆瓣这个评分不近乎人情。

对于经常拍烂片的导演,偶尔拍了一部及格的影片,不应该赞扬。

对于一个拍过优秀电影的导演,因为各种原因,拍了一部及格的影片,应该给予宽容。

《盲·道》短评

我觉得挺生活化很现实的一片儿,挺粗粝的。小乞丐的性格心理塑造挺不错的。不知道给低星的人都怎么想的,反正我是支持李扬导演的。

8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电影资料馆。看到一半大家纷纷开始玩手机。看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晚节不保说的就是这个吧。宝强哥出道要是演这个电影怕是不会红了。。。。

12分钟前
  • 艾弗砷
  • 很差

这可能是我在大银幕上看过的最烂的电影。

13分钟前
  • 小李嘛批
  • 很差

小女孩,董子健演的?

17分钟前
  • 把噗
  • 很差

通篇胡扯,毫无可信度,北京那么大,犯罪分子和主角总能各种撞见,另外你大街上强行“借”别人的车去救人,事后把车扔山里,还说“偷车会被警察抓的”,真特么想喷导演一脸屎!《盲井》《盲山》真实得触目惊心,《盲道》虚假得无法入戏,建议导演把这格格不入的第三部改名,踢出盲系列,重拍一部猛的。

18分钟前
  • 瓦力
  • 很差

不知道为什么口碑这么低,明明拍的还行,现实中的独立电影很少有人关注了,揭露现实的黑暗,不这么拍?还得咋弄?不得提现我党的英明神武啊。现实中的盲童可能更可怜,作者的一些镜头只是惊鸿一别而已。

23分钟前
  • 子夜
  • 力荐

我不知道导演是谁,也没看过盲井盲山,但我看完了这部,中途不想离场,知道导演想讲什么。我知道这样的男主角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遇到过。在到处都是商业烂片,伪文艺做片的时代,这样的题材,这样的表演就该给五星。

24分钟前
  • L
  • 力荐

重温了《盲山》《盲井》《盲道》,十年,看出一条社会题材影片的衰落线。导演试图留下什么,奈何个体的努力无法抵抗整体的浮躁,经济的盲目进步并不能带动文明的提升,以至于整体制作呈现下降势态,评分自然一路划滑坡。

25分钟前
  • 半杯咖啡
  • 还行

什么鬼?公安部普法教育片吗?为了进电影院,李导也是够拼的~果然是改变导演风格的国家啊!

30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很差

虽然讲的有点吃力,演员也有些出戏,但依然能够感受背后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虽然那个故事没法直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哪怕是为了那些流浪的孩子,我们也可以去影院里坐一会。

35分钟前
  • 飞羽
  • 推荐

比前两部少了灵魂

38分钟前
  • 收拾快乐
  • 还行

做人就应该彻底点 盲山盲井的高评分不是因为妥协得来的 要不然就不拍 要拍就拍的像样点 现在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给盲系列收官 谁能满意呢?不说片子本身好坏 但是和盲山盲井一比那绝对是狗屎 零几年的时候能拍出来高品质的片子 到了现在反而拍不出来了 那我们到底是进步了么?

43分钟前
  • 训福建犬大师
  • 很差

还好还行可以不错没事可以去看看的,没事可以看看

44分钟前
  • 651564165cz
  • 还行

贫穷是万恶之源。教育是为善根本。片尾最后一句不要多管闲事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恶到处在,善得不到伸张

45分钟前
  • 幸福的生活
  • 还行

那些恶意评分的盲蛆们,你们良心不会痛么

46分钟前
  • 优美的低于生活
  • 力荐

#BJIFF#可怕。。。本来还期望是不是只有前面这么温吞,没想到后面更糟糕,在最后尴尬的高潮结尾。真心希望像导演说的是资金问题造成的,建议先赚好钱,再安心做电影,这样钱也没了,牌子也坏了就很麻烦,很心疼李杨。

51分钟前
  • 正月初
  • 较差

很喜欢李导,一个坚持自我的导演

52分钟前
  • 风小子
  • 推荐

观感尚可。仍是写实风格,但时代和题材背景的变化,注定《盲道》不可能复现李杨之前作品的生猛糙砺。另外剧本也还是有问题,像是给个命题随写随拍,很多处没意义的脱节

55分钟前
  • 光影一路同行
  • 还行

这也许与剧情和人物演技都有关系,一个落魄摇滚大叔与流浪失明女童的冒险与救赎的故事,挖到了与之相关的盲人乞讨者和流浪儿童,社会对盲人儿童,来温暖、激励这个越来越好的时代。

60分钟前
  • 小傻瓜De萍萍
  • 推荐

本来一个很好的故事,却拍得如此尴尬。在当今的大背景下,把警察黑成这样至于吗!在帝都偷车还能开这么久你也是牛。

1小时前
  • 南岸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