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看完之后能让人思考或回味,就已经全是上乘制作了。
但本片过于极端的剧情设置,尤其在结尾时,还能让恶徒在众目睽睽之下,捡起短剑重创保护他的男主,其中说教的意味太重,为一大败笔。
历史上有这么慈悲胸怀的可都是圣人级别的。
也许男主是耶稣下凡吧。
电影一直在试图表现出主人公的超越人类普遍感情的高尚情操,为了追求法律的尊严,职业的荣誉,男人的忠义精神,却反而落入受虐狂的嫌疑:男女警察的精神内核是实际上就是武士道的忍字诛心。
个人认为如果人类社会真发展到这么高的水平,人类就和机器人一样,人类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稻草之盾》很具启示意义的电影,拍摄方面一般。
但是必须说下,这个电影的选材很好,极具现实启发。
很多人说的是法律的虚伪,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法律当中掺杂了太多个人感情的原因。
现实中往往也是这样,法律恰恰因为其道德和善良,在处理中往往倾向于罪犯的权益,而没有过多考虑的受害者和家属。
原因是,很多警察和法官会这样认为——应该以活着的人为优先。
不管罪犯犯下何罪,但毕竟人还活着,他的生活还要继续,要给他机会,让他继续走下去。
而受害人和其家属呢?
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已经那样儿了,即便再怎么过多的追究犯人也无法挽回,于事无补。
再怎么惩罚也没用了。
往往就是这种心理。
当然这可能是一种善良的心理。
导致了一种伪公平。
这是法律不能轻易讲情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因为法律是正义的,它讲道德,讲正义,有很多考量。
而犯罪者则是邪恶的,他没有那么多顾忌。
其实,我倒是觉得,影片中唯一做得对的是那个女警察。
首先,在罪犯性命遭受重大威胁的时候,保护和押解他是正确的。
因为法律要维护它的权威,不能随便容许滥用私刑。
只有这样,法律之盾才能更好的保护其他人。
其实这个决定其实没问题的。
其次,虽然要维护法律的权威,但是,也要顾及实际方面的问题。
法律不是万能的,他只能做一个大面上的规定。
不能顾忌到发生的任何一种具体情况。
像影片中,牺牲那么多人去保护一个罪犯,最后这个罪犯还是判了死刑,公正吗?
合适吗?
不合适。
这时候需要人去主动的调节。
比如,那个女警提出来,在路上让受害人的家属杀死犯人,拿到10亿补偿。
然后对外说是押解失败了。
表面上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暗地里由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可能是更好更正确的做法。
但是这样的做法存在风险,如果泛滥,也可能会毁掉法律这个盾牌。
所以现实是有风险的。
三池崇史這回真沖 死/屎 里去了, 這個10億懸賞追殺令估計有原著的, 但不知改編了多少, 為了嘲笑那些所謂的正義, 硬弄出10億個無聊, 編得追擊和保護的都 低B/傻B/低能/弱智/傻冒 到極點, 兇手在電影編劇掩護下大開殺戒, 三池生想來不欲給這些雷同年輕人反省機會, 力主以暴易暴去之而後快的, 歪牙狂兇(近鏡看到一只牙歪了-無怪老做奸角)到死都沒悔意, 跟毒戰有得拼, 三導才把一幫人等全變白癡.看竊聽風雲即知, 查手機信號已可知持機人在哪里, 原著寫在沒手機年代? 還用發報器之類, 編劇不會把這改改?? 算了, 這根本不重要了, 暴力大導把它拍得文皺皺的, 拖來拖去, 最後更是慢得蝸牛似的, 他要人性擰到最極端, 受<<一命>>入侵宿主太久, 沒抽離, 導演也會入戲太深? 但一命拍的不錯啊-雖我是看電視的.唯一好玩的是火車戲在臺灣拍的, 一路看一路想找蛛絲馬跡, 竟毫無破綻!
好久没有看日本电影了,一直以来,感觉最近以来 日本电影不如韩国电影的势头梦,但是,看了这部电影,感觉眼前一亮,剧情很简单,但是,节奏很紧凑,让人忍不住一口气看完,说真的,我是只知道松岛菜菜子的,好久也不见她了,这次的短发警察形象很是精神,赞一个!
不过,几位主演的演技都还不错!
值得看,推荐一下!
不过,纳闷儿了,为什么豆瓣评分怎么就连7分也没给上呢?
一个杀害弱小,杀害保护她的人,最后也没有悔改的人渣,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编剧是想告诉大家正义的宣判才是正确的,一切带有自己感性情感的复仇都是错误的,换个角度,我觉得中国共产党绝对是男猪脚,把人渣都放回去了,影评跑偏了!
回来!
.........放下仇恨,承受痛苦是人一生所必须经历的命运。
同志们还是把10亿分了吧!
不知道大家为啥评这么低的分儿?
先排除我是菜菜子的脑残粉。
然后,我觉得情节很紧张啊!
到后来有点儿慢了,可是也ok哦。
逻辑不明?
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逻辑问题呀。
大爷有钱,为了报仇,把全国人民都卷进来了,这分明是不对的。
警察叔叔阿姨们,就要拼死了保护嫌疑人呀。
唯一的逻辑问题,就是,为什么非得押送到东京送检。
我也不太懂日本的法律,反正没解释清楚。
我觉得表达的挺好,一是罪犯“恶”到极端的表现;另外一个是十亿元的赏金,这两样东西加起来就会令一些人作出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而这里面更重要的就是十亿元的因素。
就像男主对芯片男说的,你一说钱怎么就觉得其他的话特别苍白呢。
其实罪犯的恶只不过是众人的贪的接口罢了。
戏剧冲突就是为啥好人要为了恶人牺牲生命。
很straight forward。
难道我要求太低了?
这个问题我是在知乎上看到的,因为对电影了解不多,所以当时的回答是:“不在乎要保护的人该不该死,而在乎于其他人杀这个人的理由是什么”在那之后,我就去下载了这部电影,认真的看了下看完之后,除了上面那句话之外,我还有一些话想说。
(以下较多剧透,慎入)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要奋不顾身、甚至牺牲自己,去保护一个死不足惜的人渣?
其实要理解这个问题很简单:“不顾一切要保护的不是一个犯人,而是法律的威严,更是人类的良知。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有两把标尺规范着人类的行为——法律与道德。
而这两者根本的区别就是,前者是成文的,而后者是不成文的,由人类社会发展自然形成的。
很明显,道德先于法律形成。
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会进化出法律呢?
因为大家都发现道德约束的特点就是它的缺点——不成文,也就是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说到底,就是人治。
对于一个犯罪的人,如果是罪大恶极,大家都觉得他该死那还好说,但万一他犯罪的程度难以界定,A觉得他要死,B觉得他罪不至死,而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去判定的,似乎都无可厚非,那要怎么判决呢?
于是就有了法律的诞生。
法律的作用,也就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最基本的准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于西元前350年写道:“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
”也就道出了法制优于人治的事实。
回到电影。
毫无疑问,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个看电影的观众,都认为清丸该死,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1、如何判定一个人该死?
2、是否一个该死的人就可以随意被杀掉?
其实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指向同一个东西——法律。
只有成文的法律才能判处一个人是否该死;只有法律才能依法剥夺一个人的性命。
举个栗子,我非常喜欢猫,有一天我的猫不见了,第二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系列虐猫的图片,而那就是我心爱的猫,凶手残忍至极,我非常气愤伤心,我认为这样的人渣就应该被抹杀掉。
正好我是个不差钱的土豪,于是我悬赏一亿人民币,如果谁杀了这个虐猫的人,就可以得到奖励,杀人未遂的人也可以得到一千万。
有人肯定会说,就是为了一只猫,不至于吧?
那么我问你:至不至于该由谁说了算?
你?
我?
都不行,只有法律才有这样的权力。
电影中的受害人祖父其实就是动用了私刑,只不过清丸是个极端的例子,他的罪行严重违背了人性,所以人人都觉得他该死。
如果大家还是觉得难以信服,那么我想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要是电影中,没有了10亿元的奖励,会怎么样?
人们还会这么积极要杀掉清丸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不难发现,挟持小女孩的走投无路的男人(我最鄙视这个人,严格说他跟清丸没什么区别)、妻子住院的拘留所人员、丈夫被解雇的护士、赌博欠债的机动队队员、身体植入GPS芯片的警员,等等等等,这些叫嚣着这样的人渣为什么还要保护他的人,难道他们都是为了清丸太可恶才杀掉他的?
导演通过出租车的女司机道出了真相:“到最后大家都是为了金钱而困扰啊。
”影片至始至终,真心想要杀死清丸的只有3个人:负责押运清丸的男主人公、女主角白岩警员,以及清丸杀害的第一个女孩的父亲。
第一个女孩的父亲当然不用说,而其他的人,只不过是冠冕堂皇打着正义的旗号,实则是为了自己的贪欲罢了。
女主角白岩,有一次拿枪指着清丸,男主人公说,你不会开枪的,因为那会损害你的尊严。
白岩随即放下了枪,说:“要是没有那十亿元就好了。
”而男主人公,他的妻子在怀孕的时候被一个酒驾的司机撞死,而这个司机就是曾经酒驾撞死人刑满被放出来的(跟清丸有奸杀小女孩的前科类似),而他自己也在白岩被清丸杀害后,对清丸咆哮:5个人(押送清丸的警员)之中其实最想杀掉你的是我啊!
然而,就是这两个真正想杀掉清丸的警员,在面对工作(也就是正义)与个人情感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前者,并且为了正义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正是他们伟大的地方,他们的行为才真正是无私,所以说他们保护的是人类的良知。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影片中小丑犯下种种恶行,还杀掉了蝙蝠侠和检察官Dent共同的爱人瑞秋。
Dent在听了小丑的话后被腐化堕落,认为是蝙蝠侠和戈登选择救他自己而不是瑞秋才是害死他女朋友的真正原因,因此开始了报复,说到底他不过也是打着光明正大的旗号的自私的人。
而蝙蝠侠在失去心爱的人,甚至一次次被小丑的恶行刺激的情况下,本有机会(Dent说自己是蝙蝠侠后在押送Dent的路上)撞死小丑,小丑只是站在原地说着:来吧来吧来吧让我看看你有多大能耐——因为小丑知道,一旦蝙蝠侠选择撞向他,就意味着蝙蝠侠抛弃了道义,放弃了对法律的坚持,那么小丑就赢了。
但是蝙蝠侠没有这么做,他在最后选择了倒地,这也是小丑没被撞死还暴跳如雷的原因。
这也是蝙蝠侠之所以伟大的地方。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ian.要么舍生取义,要么坐等与恶人为伍。
送给每一个愿意放弃一切,只为坚守道义、捍卫正义的人。
首先,很喜欢这个背景设定!
很佩服想出故事的作者用巨额赏金去引诱群众杀人,然后警察要保护犯人转移。
一、关于杀人和保护人的立场。
杀人群众的立场:很多想要杀犯人的群众,口口声声都是说“怎能让这种人渣活着”之类的。
但绝大多数都是为了钱(电影后期有交代各自的财政问题)如果真的是因为不屑人渣,那就算没有赏金也会主动杀吖但是呢,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解决自身金融问题而抢着杀犯人。
这种是我超级鄙视的,嘴上说得好听,心里面又是另外一套。
为了钱就直接说啊,装什么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警察的立场,最容易想到的是身为警察对于工作的尽责。
而我觉得最终极的是对于法律系统和制度的信任。
相信法律,相信犯人一定会受到公正的制裁。
而且保证犯人安全转移,对维护警察的形象非常重要,如果失败,警察就只能被人认为无能了。
所以就算是铁定会判死刑的犯人,也一定要保护。
二、讨论下转移方法。
在这个设定之下,如果要保证他审理前不死,有什么方法?
大概只有两个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1.就地关押,派人保护。
然后就在该辖区进行审理。
2.派人给他化妆易容再转移。
不用以上两个方法,至少也用个笼子关着他来运送(当他熊猫就可以了),起码没人能用刀子伤到他一般群众就完全攻击不到了看到豆瓣短评有人说“为啥不用直升飞机送罪犯?
”只能说,这已经不能算是不用脑看电影,简直是没带眼睛去看。
因为剧情有说。
民航机不能用,因为被修理员做了手脚。
为什么不能用直升机?
在运送车上面就有提到,奥村说了句“至少也该用直升机吧”,铭苅就说了,那也是不可能的,比起平民,最大的威胁是经过训练的持枪警察。
虽然铭苅答非所问,但大概也说明了为什么不能用。
其实简单想一下都知道直升机不能用,如果飞行员要杀犯人,你能阻止吗?
杀了飞行员还是绑住飞行员?
三、犯人最容易被杀掉的地方毫无疑问,当然是目的地……简直不用推测你移送的路线,直接蹲点就可以,无论警察,黑社会都很方便。
在移交到目的地的时候,总觉得应该犯人一下车就有全体警察拿枪指着他,然后扫射成马蜂窝……就算安全送到检察院、法庭,那法官、陪审团、庭警都有可能争相要杀掉他……有人的地方就不安全……四、讨论下谁最容易拿到10亿那最有可能性杀他的人呢?
首位当然是警察,其次应该就是黑社会了。
警察最容易接近犯人,赏金也足够吸引(日本警察算比较低福利的公务员了),但仅限普通警察啦,有声望有地位的警察才不会毁掉自己一世英名呢。
而黑社会则有火力对付警察犯人受伤的话,还有医护人员最容易下手。
不过我没想到,群众也可以通过挟持人质的方式叫警察交出犯人……不错。
五、死掉的警察值不值得用那么多人的命去换一个人的命值不值得?
(《雷霆救兵》也有这样的思考讨论)而且牺牲的都是警方的精英,而保护的还是个人渣。
如果最后是安全送到,我认为死多少都是值得。
只有看明白上面第一点讨论的立场,站在宏观的高度看,才能理解这个“值得”。
六、吐槽点1.保护过程殉职的警察,都是蠢死的。
我就不懂了,避弹衣很贵么?
为什么只有一个人穿了。
其他人中枪就直接身亡……最后,由于一个警察没看牢犯人,而且另一个在认真接电话完全不照看犯人那边,这样又死一个……如此缺乏警惕性跟没接受过训练的平民一样……警察这样死实在是白痴吖……2.老爷子那么虚弱,拐杖藏剑也刺不中啊,为啥不改装成枪呢,你有的是钱啊……七、犯人的立场犯人被逼到走投无路,去警局自首,这个很合理。
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犯人是怎样都要死了,区别就是存活时间(能否活久一点)、死亡方式(被人杀还是判死刑)。
所以,比较合理的思考方式有两个1.反正是要死,那死之前再蹂躏一些女孩子。
2.比起有可能被群众抓起来折磨,当然是要速死——抢枪或者求警察枪杀自己。
中途逃走是合理的,但乱杀警察就有点不合理了,那样就算能被枪杀,也免不了受一顿皮肉之苦。
何必呢……
清丸国秀最后说他很后悔,在反省。
早知道还是判死刑的话,不如再多杀几个人了。
这是一个正常的,对社会极度仇恨或者绝望的人渣的正常反应。
我也不明白,似乎这有点像大逃杀里面出来的人啊。
最后心里就扭曲了,反社会了。
但是还是正常的。
片子里面最不正常的应该是铭苅,其他好像白岩之类的都是打份工而已,他们是正常人。
而铭苅就是扭曲的,非常有自毁倾向的偏执狂。
说句不好听,国秀执着于他的恶,铭苅执着于他的善而且他们都是不顾一切地去执着比如白岩最后给国秀枪杀了,正常的警察在刚接完那个电话后,都会拔枪毙了国秀最后铭苅还是揍了国秀一顿,然后又继续带他上路了我觉得,人,是不能承受这样的痛苦的他是在享受这个过程吧。
纯善,或者纯恶,都是一样可怕啊而其他为钱而来到国民,还有尽忠职守的白岩。
他们,是正常人吧....
值得一看的是此片令观众不爽的能力——让人从在心中默念“一群装逼货,草泥马”,之后大叫“真他妈不值,草泥马!
”,再到砸桌子怒吼“快打死他啊!!
草泥马!!
”,最后无力地嘟囔“活该吧,草泥马……”至于秩序伦理什么的玩意,拜托,此片还没上升到那个高端好吗?
设置和剧情过于傻逼和混乱,无法自圆其说,冲突点极端不平衡,人物塑造生硬,想表现男主角的忠于职责却活生生演成了一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择手段的装逼犯,给人一种“喂,男主角,你才是反派吧”的感觉。
所以整片看似高端但实为荒唐,真是太浮夸……想看好看的,还得移步《战略特勤组》、《彷徨之刃》啊
三池还是三池 藤原龙也还是变态 菜菜子和大泽桑也就这样 总之就是大家都很本分 所以也不出彩嘛 原著么 又是日本人一贯的思维呀 特别是我坐的位子不大好(……影响心情= =木有满足我的期待 预告片就是电影的全部
故事的设置很好,就是受不了塑造人物的方式 ★★★
分数太低,我来拉一下,实际4分左右
搞那么大阵仗表现人性现实,不那么商业不会死。真的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很不错,有场面有内容有反思,法律和道德的冲撞
主题大赞,没想到三池崇史也能拍价值观那么复杂的社会题材,我开始觉得他这些年应该想得很深。藤原龙也临终遗言真是让人惊艳,这片到最后都hold得不错,不如说是太好了!莫讲什么正邪善恶,B极片思路看主流就没错,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模版了。唯一的遗憾是,就不该让大泽隆夫活下来好么?
又见大爱的三池崇史
10億像是個保護罩一樣,警察要尊嚴反而不能殺他了……憋屈
三池崇史你依然好残暴啊,没有血花满天,这回是心理上的残暴……
人物脑残至极
7.2分,有时候看韩国6、7分的电影往往大失所望,看日本6、7分的电影却经常有小惊喜。在我心目中,日本电影6、7分含金量是比韩国电影6、7分高的。对比一下韩版的《彷徨之刃》,我觉得刃还是戳不穿盾的。难得三观混乱的三池崇史拍出如此一部正能量的电影。
这是一只披着商业外衣的内涵小羊,结尾有点问题。3.5星
#稻草之盾#在10亿元面前,你的人性还剩下什么?故事的极端化设定将戏剧冲突最大化,这点跟《大逃杀》很像,每个角色之间都充满了冲突,张力十足,金钱诱惑下的人性以及正义与职责的冲突深化了影片的思考空间,但不合理的情节模糊了影片主题,一个伟大的故事创意最终与经典电影擦肩而过。#子凯微影评#
這部電影知道就好,一輩子都不要看。如果沒有那麼自制的道德情操的話。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警察正義」等於活該、等於愚蠢的故事。的確值得引發思考議題。但我不見得能夠同理也不想要理解。/唉唷山崎努的氣場真的太強了。短髮的松嶋菜菜子完全沒有歲月殘留的痕跡欸!大澤隆夫長得好像韓國人喔。XD
三池崇史以往都是自HIGH的同时也让喜欢他的那部分恶趣味影迷也跟着爽,这次就只剩下他一个人爽了。失败的类型杂糅,拿一个商业类型片套路的惊悚剧本,还想着拍出文艺片的人性纠结,结果各种拖泥带水的拧巴文戏让人很难找到情感释放的出口,但这个类似黑暗骑士的故事倒是很值得人深思。★★☆
闹剧!
我觉得很好看啊,有些地方些许的脱节,整体依然很强大,三池在血腥程度上收敛更着重于故事,凶手的愈加变态使押送的使命感大于正义感,显得愚蠢又信服
好荒唐的设定,杀手们都义正言辞的问保护这样的人值得吗,但又有哪个是出于正义而非金钱的诱惑,护送是为了判刑就算定罪也是死刑土豪扔钱也是要他死目的相同,老头这是不帮忙反添乱啊,简单事情复杂化~日本犯罪题材的影片还停留在漫画和小说的阶段,已经被善于从现实案件中取材的韩影甩远了~
也算是日本电影的突破吧,原来以为是商业片,没想到是部伦理剧
三星半。大泽隆夫这种俗套圣母设定超无趣啊。。一直在等他黑化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