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英国真人动画片《帕丁顿熊2》,全球累计票房2.9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8.0,时光网评分7.9,猫眼评分9.1,IMDb评分,于2017年12月8日引进国内上映。
善良呆萌的小熊继续爆笑闹伦敦,原班人马悉数回归。
整体来说续集和前作差不多,都有一个源于前辈的大反派,继续强化合家欢的家庭温情主题。
笑点更多,强化了小熊对人类社会的不熟悉而带来的啼笑皆非的囧事,“监狱风云”的桥段非常精彩。
本片强化了正邪冲突,大反派贯穿始终、戏份很重。
增强了动作戏比重,比前作更热闹。
利用伦敦著名景点寻宝的情节设置,展示了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制片商很精明地给伦敦做了次旅游广告。
前作是好莱坞女神妮可·基德曼饰演大反派,本片则由英伦男神休·格兰特担任大反派, 休·格兰特在本片中有出色的搞笑演绎。
没有更多要说的影评,这种返璞归真、轻松搞笑的全年龄段喜剧片,融入电影尽情欢笑就是了。
2024年,第三部《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上映。
善良呆萌的小熊继续爆笑闹伦敦,原班人马悉数回归。
整体来说续集和前作差不多,都有一个源于前辈的大反派,继续强化合家欢的家庭温情主题。
笑点更多,强化了小熊对人类社会的不熟悉而带来的啼笑皆非的囧事,“监狱风云”的桥段非常精彩。
本片强化了正邪冲突,大反派贯穿始终、戏份很重。
增强了动作戏比重,比前作更热闹。
利用伦敦著名景点寻宝的情节设置,展示了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制片商很精明地给伦敦做了次旅游广告。
前作是好莱坞女神妮可·基德曼饰演大反派,本片则由英伦男神休·格兰特担任大反派, 休·格兰特在本片中有出色的搞笑演绎。
没有更多要说的影评,这种返璞归真、轻松搞笑的全年龄段喜剧片,融入电影尽情欢笑就是了。
2024年,第三部《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上映。
严格说来,这算是第一次完整地看真人动画。
记得某次影展时,《泰迪熊》的黄暴致使母亲带着当年尚为年少的我早早离场,于是对真人动画的初体验并不愉快。
然而眼见评分如此之高,最终还是下了决心,暂时摒弃刻板印象,来大银幕一睹萌熊风采。
于昨晚上补了前作,只能说,文化差异带来截然不同的英美两种风格;人有各自的偏好,而这部动画喜剧,拥有浓厚的英伦气息,对于迷恋腐国文化的我来说,可谓甘之如饴了。
我最喜欢小熊的地方,自然是小红帽和他时刻保持着的英国绅士式的形象,无论对方是何种身份和态度,他总是滑稽而毕恭毕敬地脱帽致敬,尽管他的帽子里总会藏着一片果酱面包,有时会飞出鸽子,有时会出现玩具黄鸭。
伦敦异乡客的形象,也同样有着英伦绅士的礼仪风度。
至于渴望被朋友记得、被家人重视,害怕被遗忘,对归属感的强烈需求,其实,我们都和小熊一样。
片中两段可谓奇观的戏,插入的方法和运镜很出色,一如前作在古董店里格鲁伯先生的咖啡蛋糕小火车段落。
在古董店的伦敦立体书里带着姨妈穿梭,尽管生活幸福,他仍然心系家人,想实现姨妈的梦想;在童话般的监狱中因担心被布朗一家遗忘而黯然落泪,泪滴浇灌出思乡的青苗,梦归葳蕤蓊郁的秘鲁丛林,原来漂泊孤寂并非古代文豪的独有感受。
粉粉的监狱戏和逃狱戏恍若韦斯·安德森附体,高饱和暖色的色彩调配,定格的正面镜头,平衡对称的构图美学,轻易构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和浓烈夸张的喜剧色彩。
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
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
《帕丁顿熊2》海报评论里看到很多觉得这部影片情节幼稚可笑、“看不下去”的友邻,我想他们或多或少,都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曾几何时,打量周围的人和世界开始怀着提防的心思,对他人的一句言语都细细琢磨;核心家庭占据绝大多数的今天,居住在高档社区的精英们,家庭貌似和睦,工作貌似得意,兴趣爱好貌似高雅,谈吐貌似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一具具西装革履光彩照人的躯壳背后是生活的真相:形同陌路的街坊邻里,虚假冷漠的婚姻,充满隔阂的父母子女;商业互吹,附庸风雅,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下,诚然,凭借小熊般的单纯、真诚和善良何以立足?
“孩子们理直气壮地相信童话和梦想,而我们微笑着质疑,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沧桑。
”不知道几年后的我会不会成为“看不下去”的一员,但保持童心是给予理想主义者生活下去的勇气的根源。
影片的前后细节呼应和与前作的应和继承了一贯的风格。
有礼貌的鸽子,酒樽式的茶壶,突如其来而恰到好处的乐队,热衷于“性感女士”的管理员;以及与前作类似的手法,介绍家庭成员的现状的同时为后戏铺垫,英国导演的严谨趣味可见一斑。
休叔的服装数不清换了几套,作为反派来讲,可谓光彩熠熠了。
小王子里这样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我已不再是曾经的青葱少年,但我想,我会一直记得,因为无论生活赐予了多少磨砺,我们都应该记得。
这是一部暖心 暖肺 冬日合家片 笑点泪点并存的好电影没有烧脑的剧情, 峰回路转般的反转 故事的开始 是小熊希望给养育自己的姨妈熊买一个礼物 弥补姨妈熊没来过伦敦的遗憾。
它笨拙的打工 努力的挣钱 但是同时不忘帮助那些弱势的 固执的 身边的人 always see the good in people. 即使身处监狱之中 也没有改变自己 依旧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
完全没有judge任何一个罪犯。
每一个关键时刻 都有人向他伸出援手。
这可能就是大智如愚 没有勾心斗角 Paddington 也会担心 家人是否会遗忘自己 是否会厌恶和梳理自己。
也会拼进全力 让姨妈熊为自己骄傲。
家人是最坚定的后盾 和最包容的港湾 无条件支持和信任着你Paddington 笨拙的,有礼貌, 有原则的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希望你我 也能被温柔对待和给别人带去温暖 即使在见识过世界黑暗之后 也能不该初衷 热爱生活 look for the good in people。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拒绝胡萝卜,如需转载可微信或豆油联系。
进入12月,2017年就不知不觉走到了尾声。
每逢年底的时候,都会有大量影片扎堆上映,打响贺岁档的大战。
不知道今年的贺岁片是不是好看,但在这之前,番茄小姐姐想为大家推荐一部本周上映的好电影——《帕丁顿熊2》
时隔三年,这只绅士彬彬、讨人喜欢的小熊又回来了。
11月10日本片在英国上映,斩获了首周末票房冠军,并且超越前作在Metacritics上取得了90分的高分。
不少看过的网友都说这部电影比第1部还好看
帕丁顿熊可谓是一只纯正英伦血统的熊。
他的标志性装扮,蓝色牛角扣大衣、红色帽子正是英国国旗的主色调,而这个角色也是由英国作家创作的。
迈克尔·邦德于1958年创造了帕丁顿熊,灵感来源于玩具店货架上一只孤独的玩具熊。
邦德先后创作了14本以帕丁顿熊为主角的书,并且发行绘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故事中的小熊在帕丁顿站迷路了,坐在失物招领处门口等待被领回家;而现实生活中,在英国伦敦的帕丁顿车站,也确实有一只小熊坐在箱子上等着你。
他的身上挂着个牌子——“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如果有机会见到他,番茄小姐姐也很想把小熊带回家
《帕丁顿熊2》中,小熊继续与布朗一家一起生活。
为了庆祝露西婶婶的100岁生日,帕丁顿熊决定打工赚钱给婶婶买生日礼物。
可惜,这个打工仔的工作水平,实在有点糟糕擦玻璃工的灾难现场↓↓↓
理发店客人的发型,分分钟变成了这样
尽管一直出糗,小熊还是努力攒钱,打算买一本伦敦的立体古董书作为礼物。
可是书突然被偷走了,而帕丁顿熊也被误当成小偷抓进了监狱。
电影里的这间监狱看起来并不可怕,粉嫩嫩的配色让人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
第一部电影中,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反派标本师让人印象深刻
这一部中的反派则变成了秋葵小哥哥的“银幕初恋”——休·格兰特
(秋葵小哥哥坚持要发这张图表白休叔)休叔在《帕丁顿熊2》中饰演一个熊也会欺骗的过气演员,为了完成自己的寻宝计划使尽手段,同时也造型百变↓
(你们猜猜最后那张图的狗是怎么一个情况😳)本片延续了《帕丁顿熊》诙谐幽默的风格,反派也不是绝对的恶,有着独特的怪癖和有趣的地方。
上一部中,小熊从一个“外来者”慢慢融入了布朗一家的生活,给这家人带来了许多快乐。
这部的故事中,帕丁顿熊和布朗一家已经成为了亲密的一家人。
小熊突然冤枉入狱,布朗一家也没有放弃他。
他们前后奔波,帮忙抓小偷还帕丁顿熊的清白
小熊被关进监狱,一度心灰意冷,但他最终还是用自己的善良感动了身边的罪犯。
冷冰冰的监狱变成了粉红色的集体宿舍,他在监狱中认识了新朋友,带着大家做起了橘子酱食堂变成了高级甜品站
相信小熊和他的朋友们联手,会很快揭开小偷的真实面目,安全回家。
英伦血统的帕丁顿熊,电影的主创团队也是清一色的英国人。
导演保罗·金继续执导这一部《帕丁顿熊2》,“小本”则继续为帕丁顿熊配音。
中文版的配音是今年在《爸爸去哪儿5》中很火的霍思燕的老公,嗯哼的爸爸杜江。
第1部电影中布朗一家的演员也全部回归这部续作,曾获奥斯卡提名的莎莉·霍金斯和《唐顿庄园》的主演休·博内威利继续饰演爸爸妈妈。
另外,本片中的以下四位演员,都曾都出演过《哈利·波特》,乌姆里奇、疯眼汉穆迪、斯拉格霍恩、韦斯莱夫人,你都认出他们了吗?
(↑哈迷番茄小姐姐强行科普↑)为了配合电影的上映,游戏公司推出了帕丁顿熊主题的跑酷游戏Paddington Run,目标是收集小熊最爱的橘子酱
并且,前几天小熊还跑来了北京,在什刹海、五道营溜达了一圈
这个周末,帕丁顿熊就在电影院等你约啦 番茄小姐姐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部非常欢快、温馨的电影,真的比第1部还好看!
每个人物都很可爱,像童话故事一般。
立体书中的伦敦,Wes Anderaon式复古的场景,还有马卡龙色的配色,都特别讨人喜欢。
最最重要的是,这只英伦小熊让人相信,善良造就美好,真心可以换来真心。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温暖的熊抱ヘ(^_^ヘ)
-END-
大概谁也没想到,一部儿童文学角色真人版合家欢电影的续集能名留影史,一度成为烂番茄百分百新鲜度投票数目最高的影片(目前变成99%了)。
它的秘诀在哪里?
充满奇思妙想,CGI恰到好处,韦斯·安德森式的童话配色,卡司全员在线(因为角色增多,每个配角的戏份更少,但每个人仍有自己的小故事线),影帝影后级反派(休·格兰特的独角戏很抢戏,他也提名了BAFTA最佳男配角),献给伦敦的情书(这次的城市立体书堪称经典,但我一直搜不到片中提到的伦敦十二景是哪十二个地方),永不过时的主题(以善良友好待人),很好哭(片尾与婶婶露西重逢),很好笑(被一只袜子染色的粉红囚衣)……其实很多亮点在上一部也都有了(上一部的烂番茄也有97%新鲜度),只不过这一次加量不加价,什么景点寻宝(类似《国家宝藏》)、火车追逐、热气球越狱、百老汇歌舞应有尽有。
《帕2》的影史地位当然不能跟《公民凯恩》相提并论,但就像我们总能被cute kitten的照片所萌到,我们也永远都需要这种治愈系的电影温暖人心。
我们固然被那只身世坎坷但始终对世界保持善意的小熊所打动,但更令我们动容的,是在帕丁顿的感召下众人表现出的人性美:布朗一家的信任和营救,邻居们大半夜合力推车,就连作恶多端的囚犯们也放下私心回头是岸。
恶会传染,爱亦能传播。
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与上集一样,Paul King继续担任导演兼编剧(如果说上次还有车站收养的经典桥段,这次整个故事都是原创了),Ben Whishaw的配音还是那么诚恳动人,橘子酱依然迷倒众生,熊瞪再次灵魂拷问(对那些忘记礼貌的人)。
也与上集一样,本片获得了BAFTA最佳英国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也都没得),但奇怪是的票房不升反降,导致早就许诺的第三集姗姗来迟。
当然,Michael Bond老爷爷是永远看不到了;他在本片杀青的那一天去世,本片也献给他。
他的骨灰埋在帕丁顿老公墓里,其墓碑上写着:“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 Thank you.”
说来惭愧,周日下午看“帕丁顿熊2”的前晚,我才刚刚补完第一部“帕丁顿熊”的影片。
然后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只可爱的英伦范的小熊。
2008年10月13日,Google Doodle纪念帕丁1958年10月13日帕丁顿·布朗首次出现在英国作家迈克尔·邦德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只叫 '帕丁顿' 的熊”里,从此这只天秤座的小熊成为了英伦文化中最经典的卡通形象之一,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
明年,它将迎来自己的六十岁生日。
迈克尔·邦德和帕丁顿熊的合影然而帕丁顿熊的原型却来自帕丁顿火车站附近的塞尔福里奇百货(Selfriges)的玩具柜台。
1956年的平安夜,迈克尔·邦德在牛津街的这家百货公司的柜台看到货架上最后一只泰迪小熊,怕它孤单,就买回家送给了太太,也由此激发了他自己的创作灵感。
塞尔福里奇百货(Selfriges)帕丁顿熊的第一本小说原稿被迈克尔·邦德送给了他的经纪人哈维·乌纳,书中写道“这是来自最黑暗的非洲的一只友善的熊”。
但是他的经纪人告诉他:虽然曾经在北非生活过一种叫“阿特拉斯”的棕熊,但于19世纪70年代在摩洛哥最后一只阿特拉斯棕熊被猎杀之后,熊这种生物就从非洲绝迹了。
阿特拉斯棕熊没有照片存世所以,后来正式出版物中,帕丁顿熊就变成了从秘鲁来的了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
秘鲁只有一种熊,就是被称为“眼镜熊”的安第斯熊然而很明显,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帕丁顿并不是“眼镜熊”。
眼镜熊(安第斯熊)不过,迈克尔·邦德作为作者却不是第一只帕丁顿熊玩偶的拥有者。
Shirley Charles1972年,Shirley和Eddie夫妇经营着一家叫“Gabrielle Designs”的小型设计公司,母亲Shirley亲手制作了第一只帕丁顿熊送给了儿子Jeremy和女儿Joanna。
Jeremy Charles这位幸运的小男孩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电视人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harles),如果你正好看过“Top Gear”,你一定知道他。
让我们回到电影里来,帕丁顿熊名字的来历,看过第一部的童鞋一定知道,没有看过的大概也猜到了,不过我还是啰嗦讲两句。
布朗一家初初遇见小熊的时候,就是在帕丁顿火车站,所以他们用这个火车站的名字给小熊起了这个名字。
第二部影片里也出现过这个火车站的场景,帕丁顿和布朗一家追着反派来到火车站时,有着清楚的场景标识性识别物 - 大钟。
不过开着环卫车的清洁工把帕丁顿送到火车站外的场景却不是在帕丁顿火车站外拍的,而是马里波恩车站在梅尔科姆广场的入口。
影片中,帕丁顿和布朗一家住在温莎花园街32号。
现实生活中,位于诺丁山的温莎花园街是真实存在的,但你找不到32号,而且建筑也和影片中不一样。
因为这个温莎花园街是作者迈克尔·邦德把他父母在雷丁的住址(Winser Drive)和他自己的住址(Arundel Gardens)各取一半创造出来的虚拟社区温莎花园街(Windsor Gardens)。
那么影片中的温莎花园街是搭建的场景还是确有其处呢答案是:这片社区真实存在的。
这片建筑位于摄政公园北面樱草山的一处街区。
另外一个大家可能感兴趣的地标也许是第二部电影里最重要的场景之一 - 诺丁山的格鲁伯古董店。
现实中这家店位于波多贝罗街86号的爱丽丝古董店,比这条街更为出名的就是波多贝罗市集了,但市集仅有每周六营业。
这栋建筑也在另一部影片“意大利任务”中出现过。
除了案发的古董店,第二部帕丁顿熊电影里的游乐园也是一大亮点,这个又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哪里呢?
好吧......这个应该是虚构出来的场景,不过也不排除以海德公园的“冬季仙境”为雏形。
其实,在“帕丁顿熊2”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那本伦敦12景的立体书。
可惜,影片只透露给我们的12景有限,除了明确的伦敦塔桥、圣保罗大教堂,还有的只是帕丁顿想象中露西婶婶来到伦敦看到的一些街景。
电影看完,我也没有找齐这12个伦敦景点。
不过,片方为了电影的宣发,在伦敦的5处公共空间设置了5个立体书的场景。
帕丁顿火车站内展示的是白金汉宫
圣保罗大教堂附近的彼得山展示的是皮卡迪利广场
泰特美术馆附近展示的是伦敦塔桥[img=30:C]伦敦塔桥和市政厅附近展示的是议会大厦和大本钟为代表的威斯[/img]
格林威治半岛广场上展示的是特拉法加广场的国家美术馆就先介绍到这里吧,剧情好像我也没透露什么,感兴趣的就自己去电影院看吧,反正我是挺喜欢这只小熊的。
作者:Jun如果你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关注微信与微博:
微信号:artvoi,名称:艺术星球微博:artplanet艺术星球
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帕丁顿。
因为一些原因,从偏远的小城来到人人羡慕的国际都市,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和脑子寻求生存的机会。
如同帕丁顿熊一样,我们带着幼稚和“愚蠢”,在城市里横冲直撞,屡屡碰壁,没有退路,默默承受所有的讥讽和打击。
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爬起来的过程中,我们练就了一身抗击打能力,也渐渐关上了自己心门,变得越来越“聪明”。
我们不再轻易被人欺负,也可以能轻易识破别人的花招,甚至拥有了欺负别人的能力,而且,我们真的这么做了。
我们成了布朗先生周围那些世故又狭隘的邻居,成了监狱里无人敢惹的“铁拳”,成了深陷欲望却毫不自知的布坎南。
唯独没有成为帕丁顿。
帕丁顿笨拙、守旧,甚至有点固执,看似与“国际化的城市”格格不入。
但它有原则,用温柔、真诚和善良去对待身边每件事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热爱生活。
哪怕过程中,会受到伤害。
反观我们自己,一路走来,丢掉了多少善良和纯真?
跟最近大热的《寻梦环游记》里“被人遗忘就是终极死亡”的主题类似,帕丁顿熊也怕被人遗忘,尤其是待它如亲人一般的布朗先生一家。
不想被抛弃的帕丁顿熊,不惜打破了自己的原则,与其他狱友一起冒险越狱。
不知道多少人从这一点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为了留在重要的人身边,我们做了很多傻事,甚至失去理智铤而走险。
动画电影有个其他影片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能够利用夸张的动作和形式制造笑料。
帕丁顿熊的耿直憨厚为观众们带来很多笑点,笑完之后又让人深思。
帕丁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社会现象,乍看让人发笑,仔细一琢磨,发现自己也是那些荒谬者之一。
在越来越浮躁的时代,“信任”成了所有人避而远之的问题。
信任一个人,意味着你同时要承担可能发生的背叛所带来的伤害,如同帕丁顿越狱后被狱友抛弃。
然而无论受到什么样的伤害,帕丁顿总是相信人性本善,在真正的背叛发生之前,它选择无条件去相信别人。
电影借用布朗先生之口夸赞帕丁顿,同时也点出了影片主题:它总能发现别人身上的善良,所以它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交到那么多好朋友。
内心善良的人,才能唤醒他人内心沉睡的善良。
《身份的焦虑》里提到一点:财富并不仅仅指大量的金钱。
在历史上,金钱甚至都算不上财富的首要组成部分。
财富内涵极为丰富,从蝴蝶到书本再到微笑,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财富。
英国一个经济上很富有的人也认为:财富应该属于独特的类型,他希望在拥有“友好、好奇、敏感、谦逊、虔诚和智慧”等方面变得很富有,他为这些素质冠了一个简单的名字——“生活”。
评判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占有多少资源和物质财富,而是这个人是否一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以这个标准看,帕丁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熊(也包括人)之一。
《帕丁顿熊》是成人的童话,送给丢失了童心的我们。
刚看完《帕丁顿熊2》的我正露出痴汉式笑容,按捺不住要安利的心情兴奋码字。
刷了这部给治愈系合家欢电影做满分示范的童话片,才算是get到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嘛。
2014年的系列首部虽然可爱但剧情稍显简单低幼,三年过去完成了低开高走的升级重装,凭着家庭冒险喜剧+景点观光片的圣诞档特供风情,《帕丁顿熊》大概将成为我们时代的“小熊当家”系列。
曾编剧《小鬼当家》《我家有个贝多芬》的约翰·休斯可算是后继有人,而《布达佩斯大饭店》《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导演韦斯·安德森则要暗中紧张了吧。
在极具视听观赏娱乐性的同时,这只萌熊还会分分钟教你学做人:爱家人、朋友、工作,乐观勇敢、积极向上,就不会被生活亏待。
《帕丁顿熊1》讲述的是一只来自神秘秘鲁的小熊来到伦敦的经历见闻和冒险过程。
伦敦作为白月光式的旅行目的地,是多年前由某位探险家深植于心、作为传统保留的愿望。
他来到伦敦后被布朗一家收养,其中虽有摩擦、窘迫和危机,但帕丁顿还是凭着正直善良赢得了新家人的认可并化险为夷。
到了《帕2》,已经适应人类生活的小熊在给家人街坊带来正能量的同时,却因遭诬陷而落入困境,全家总动员上演了一出追逃大戏,最终以“生活多美好”的方式圆满收场。
从1到2,帕丁顿完成了闯入式自然熊到做任务社会熊的转变。
首作里,帕丁顿就像是乡下傻小子进城见世面,反派为一雪父耻誓要抓到小熊做标本,帕丁顿被绑票后只得等待他人救援。
续集则让这位“新移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为了实现愿望去打工攒钱,被诬陷入狱就主动打开局面,与反派斗争也是正面硬刚,让人直观地看到小熊的成长。
在此过程中,合家欢系列强调的“Home,sweet home”的价值观也是一以贯之的。
1里熊仔从家乡来到城市,穿越放映白幕的奇幻场景令人惊艳;在2里则有监牢一滴泪,幻化一片林,故乡永远是最柔软的想象归宿。
1里古董店老板也有思乡之苦,同为移民的他说“身体来了,心还没来”。
到了2,礼貌又懂事的帕丁顿和新家庭互相接纳,和邻居们也其乐融融,可称得上“此心安处是吾乡”了。
即使身处监狱,小熊也凭着敢想敢做的精神能量把牢房改造成宜居之所,把狱友变成重新发掘自身价值的有尊严的人,失去了家就重建一个,乃至监狱后来都挂上了“Prison,sweet prison”的横幅。
两部的反派则都有家族宿怨积憾,为名为利大打出手,不过相比自然博物馆馆长妮可·基德曼的菜弱,休·格兰特的过气男星反派简直能让他焕发事业第二春。
常年被拿来和“脸叔”科林·弗斯作对比的格兰特,在年轻时尚有高颜值可以一战,但随着年岁渐长,脸叔的魅力越发醇厚,奥斯卡影帝在手又有《王牌特工》此类商业大制作加持,相比之下被言情小生角色限制住的休叔真的只能称得上是过气中年人了,所以出演此角色可算是一次与现实身份呼应的辛酸互文。
不过也正因为偶像包袱不再,反倒能耍得嗨,休叔的反派就被笑称为“戏精本精”“英国蔡国庆”(参见《绝世高手》)。
继《K歌情人》里的过气歌手和《真爱至上》里的乱舞首相后,休叔再次发挥了唱跳技能,外加变装、独角戏大礼包,虽然美貌不再一脸褶(电影里还是有一扫而过的帅照摆台的),但这独一份的自恋、明骚和骄矜还是相当吸粉了!
说完正邪双方人物,再来看为何说《帕2》品质过硬。
有些电影看完不会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原因可能就是闲笔过多,前后呼应不上。
而《帕丁顿熊》系列剧本圆整之处就在于能像玩悠悠球一样,把设定抛出去,再把所有前段铺开的点悉数收回。
比如2里女儿的自印报纸和儿子的蒸汽火车两个爱好都在后程用上,能选入影史最搞笑劈叉的桥段也是爸爸在中年危机时参与瑜伽课程的紧急应用。
比较可信的现实气息得到加强也是升级要点:前作里次要人物很少,编剧刚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似乎不敢做太大,就尽量减少和帕丁顿直接接触的人数,集中地戏剧化处理冲突;到了2则完全铺开了街坊的人物群像,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受到帕丁顿安危消息的影响,人情味就更浓厚了。
片子的美术服化道的讲究良心程度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值得一提的是打开立体绘本后徜徉在伦敦街头的场景,在纸片人物、建筑背景间畅游的动画镜头与1976—1987年间的定格动画剧集《帕丁顿熊》非常相似,但技术的纯熟使镜头运动更加流畅灵动。
这是一个解锁观影新体验的魔幻调度、高光时刻,仅次于1里的娃娃屋截面平移介绍人物。
电影的颜色非常鲜亮饱满,监狱的部分更是粉粉甜甜惹人爱,《布达佩斯大饭店》即视感非常明显。
除了配色、甜点和越狱,影片会让人想到韦斯·安德森的原因可能还有大量正面、平铺、对称的镜头,这种“拿来主义”的熟悉美学加上不那么安德森式boyish的故事,不赢不行啊!
观影过程中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还有:《欢乐好声音》的考拉拿自己的身体擦车窗与帕丁顿湿身干擦窗工的活儿、《猎人之夜》的手指纹字母与监狱里铁拳手上的昵称、《摩登时代》的挤身过齿轮、《天下无贼》和《将军号》的火车戏等等。
这些电影梗恰到好处地散布在全片中,眼熟却不套路,反而饶有趣味。
说《帕丁顿熊2》是一部院线观影体验极佳的片子,相信没有人会反驳。
除了萌点暴击外,还有密集的笑料,在影院很容易就会和周围的观众笑声同步了。
与某些贫嘴电影用语言段子搞笑的手段不同,《帕》是走熨帖情境笑点路线的。
笑料不是靠硬讲出来,而是在人物互动的情景中自然生发。
比如面对讨人嫌的邻居禁止帕丁顿回社区,爸爸提出严正抗议后上车,引擎声超大让人以为会一骑绝尘了,马上给你整熄火,瞬间气势全消,喜剧效果就在这种动态进程的反差中产生。
另外片子对于某些玩砸的时刻也是顺着尴尬而摊手认蠢,人物们在拼命找补反倒显得自然。
比如休叔回家撞上布朗夫妻在他家找证据,没躲好被发现了那就放弃假装,胡说一通反而成了笑点。
作为一部续集,《帕2》对于没看过前作的观众还是相当友好的。
但在这里还是可以顺便一提延续1的细节部分。
人物上:有死板惹人厌的邻居克里先生,他对于帕丁顿的不爽丝毫未减、变本加厉;还有那位痴迷女色的安保员工,前后被男扮女装的爸爸和休叔吸引,审美 也是很迷。
帕丁顿的设计上:非常讲究英式礼仪的绅士也有被气炸时的熊瞪,“咱也不是好惹的”在两部中都有小火花噼啪;上部有胶带缠身,这部有电线绕体,总之和这类东西不对付;靠吸力强的东西完成飞檐走壁,1的手持吸尘器和2的苹果太妃糖球等等。
总而言之,《帕丁顿熊2》是那种看完从影院出来会感到心情畅快的作品。
它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仅仅是一只小熊和他的家人朋友童话般的的生活和冒险,就能让人愿意重新相信做一个善良正直的好人,从而被世界温柔相待的踏实和快乐。
那些美好的品质,是幼儿园时就学过的,成长的过程纵然会打磨我们的棱角,但希望自己的内里仍会是闪闪发亮的。
原来你是这样的电影。
最近看了两部动画片,看到了大家都喜欢的地方,也意外的,独辟了蹊径,看到了不一样的烟火。
寻梦胜在故事情节起伏,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画面精致,也讲得一手动人的道理。
帕丁顿看完没觉得什么,但拿来和寻梦一比较,突然觉得内涵完全不同。
两者深一层次的内容,挖出来咀嚼一番,真的兴奋的欲罢不能。
米骨一家人对待音乐的厌恶程度让我怀疑,曾曾曾曾曾祖父究竟做了什么啊!
非要让他们禁锢几代家人的思想,甚至连陌生人弹个琴都不让从家门口过。
后来米骨去偷曾曾曾曾曾祖父的吉他,我真的是坐不住了。
你还是个孩子啊,借不到的话,还不至于去偷。
并且自己还没意识到偷窃的错误,觉得自己是曾曾曾曾曾曾孙嘛,拿自己祖辈的东西最多也是“借”而已。
对自己跨越界线的行为举止太过随意,导致由着性子肆意妄为;对自己错误行为的掩饰和原谅太过随意,导致听不进劝,一意孤行。
几乎片子里的所有人都是这样,歌神德拉库斯,为了出名甚至可以杀人,并解释为成功必要的代价。
奶奶,扼杀米骨的音乐梦想,因为这是守护家族传统。
埃克托为了过桥竭尽所“能”,米骨为了得到埃克托的帮助骗他自己只有德拉斯酷一个亲戚,然后两人未经允许很“自然”的拿走了灰飞烟灭老爷爷的吉他。
等等,等等,看得我非常心痛。
一切起于随意,不顾及他人,不谦逊,对内没有自我要求,却极易原谅。
还有贯穿全片的概念,不要被人遗忘。
我就不明白,一个人是为他人作出了什么贡献,才能期许自己被别人记住一辈子?
为啥只希望“我”被记住,却从来不要求“我”去奉献。
令我崩溃的是另外一边,对自己随意的同时,对他人却要求极高。
那个即将仙逝的老爷爷,当被问到借一把吉他,他居然说,你要靠自己的本事来获得。
我本来以为他可以慷慨答应,没想到他在最后宝贵的几分钟里却向他人提了个前提条件。
还有米骨第一次问路人借吉他,也是无人关心,直接导致米骨产生了去偷的想法。
对别人施一点援手真是难啊!
对自己随意,对他人吝啬,此为自私。
作为一部动画片,通篇没有感受到她展示善良。
作为一部美国电影,我甚至觉得这是对墨西哥及南美国家文化的嘲讽。
然后再来看帕丁顿。
虽然刚刚进入人类世界的他依然粗心大意如故,搞了不少笑话,但总得来说,帕丁顿熊所展现的状态是暖心的彬彬有礼,相信别人以及乐于助人。
更可贵的是,这是三种经常是面对陌生人展现出来的风度。
很好的呼应了本片作为一部英国喜剧,时常念叨着的manner manner,这样的场景遍布贯穿全片,举不胜举。
特别是当陷入困境,才是真正考验坚持人生操守的时候。
当他无家可归,礼貌的请求帮助,即便是被拒绝,也不曾心存怨恨。
当身陷囹圄,他的状态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依然大大咧咧,真诚而善良。
这种不切换,难能可贵:被冤枉而进大牢,一般人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应该先是发疯般的面对无关的狱友狱警极力证明清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望,再到自怨自艾,落入无限的悔恨中去吧。
而帕丁顿呢,他说证明清白的事就交给布朗一家好啦,自己只要保持耐心就好。
所以我们看到他秉持着一贯的萌蠢和唯一,也是擅长的手艺--制作果酱,在监狱这个看起来有些特别的地方,展现出一个和平常一样快乐的小熊。
拜于自身的不切换,他居然能把监狱和自由世界的差别降到了最低。
帕丁顿向内如此这般的自我要求,已经远甩寻梦几条街了。
不切换理论的进阶解读:经常听到类似,我到xxx的时候再努力,或者我到xxx的时候再回来娶你这样的话。
难道真有一个开关,到了某种特定的时候出现,你就可以拧一下,然后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
所以才有了这句金句,你以为坐头等舱的人素质才好,其实人家是素质好才坐上了头等舱。
未来的你就是现在的你,没有任何区别。
类似的金句其实有很多,贫贱不能移,三岁看到老,明星也是老百姓,work hard play hard等,都是在说差不多的道理。
就work hard play hard多说几句,还人为变成play harder,俨然变成放纵的借口了。
其实人家的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认真(hard ),没有工作和娱乐之分。
不切换理论还有高阶的应用,解决拖延症问题,解决梦想与现实的问题,甚至解决缘分天注定的问题。
写到这里,帕丁顿已经甩开寻梦十八条街了。
后面还有两个内涵。
世间可贵的品质很多,却很少见的我在帕丁顿身上同时看见两种互相制约又依赖的品质,快乐和善良。
如果没有善良的制约,一味追求快乐,人可能会跑偏成自私吧。
然而没有自身感受到这份快乐,善良可能会被压抑被利用吧。
就是因为两者互相制约,才有各自做到极致的可能吧。
好像没有红灯的制约就没有绿灯的通畅一样的道理。
但红绿灯不互相依赖。
人可以因为快乐而更善良,因为善良而进一步快乐,两条腿走路,越走越稳,越走越高。
人总是贪心的,最好全部的优秀品质我都要有。
好像一箩筐都框进来了,最后发现什么也没剩下。
国家口号经常就是这样,四个现代化这种的,这几个目标之间其实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只是大而全的企图心罢了。
换一借领导,变着花样再喊一次。
帕丁顿告诉我,无论我是谁,无论在哪里,左手快乐,右手善良,足矣。
对帕丁顿的评价中有一句,he looks for the good in all of us. 这句其实不简单。
他发掘了我们内心向善的一面,我觉得这样的翻译传达的意思比较准确。
作为一个宠物,真实的动物也好,玩偶也好,一种符号也罢,对人类的作用如此最好。
只是我觉得这个good 可以再挖掘挖掘。
比如,可以指一个人所擅长的东西。
天生我才必有用嘛,人都有自己天才的那部分,只不过不是人人都自知嘛。
帕丁顿制作果酱的本事,不说全国第三,起码也是人见人爱吧。
如果他进了监狱就主动找到铁拳呢,或者他完全可以出狱在温莎花园开个果酱铺子嘛。
如果有一只熊能告诉你自己一招鲜吃遍天的本事在哪里,你心不心动。
这不就可以开拍帕丁顿熊3了嘛,哈哈哈。
影片中通过动画和实景展现了伦敦几个著名景点,无论日景还是夜景都非常美丽。
但这还不是影片的内核,温暖的温莎街区,善良热心的邻居们,温暖的伦敦城,这正是帕丁顿熊和其他以大城市为背景的电影的最大不同之一。
片子的笑点非常密集,整个影厅快笑疯了,直到片尾曲全部看完观众才开始退场。
泪点也相当感人。
布朗夫人和帕丁顿四目相对那一刻,没有台词,只有眼神,却让人瞬间飙泪。
最后心疼一下布朗先森,你家熊熊都用上欧乐b了,你怎么还要手动刷牙呀23333
除了熊,没别的可看
3.5 伦敦宣传片。人物形象生硬了一些,休·格兰特的这个反派并不比上一部的妮可那个精彩多少。
太完美了吧,一个喜剧动画片,看出了mission impossible 的感脚,运动镜头行云流水,各种动画技法交织运用得浑然天成,英式幽默贯穿其中,让人大笑开怀。两把电动牙刷,先掏耳朵再捅鼻孔,最后还刷牙的桥段简直喷了!
这是什么啊
监狱的那一段算是对细节控的彩蛋嘛,对《布达佩斯大酒店》的致敬。立体书的桥段点个赞。其他的都是满满的套路啊!幽默搞笑的点在哪?光弘扬正能量来着。
我是有多寂寞,来看这个电影。不好笑,反倒有点嘲讽
典型的优秀大英帝国电影工业产物。
Ben的声音实在太可爱了,Hugh Grant在结尾的音乐剧表演很好。他家里摆满了年轻时的照片啧啧啧。英伦范什么的其实开始令我抵触了。监狱戏抄GBH也太明显了,这么明显真的不犯法吗?
剧情低幼得简直令人发指!只合适幼儿园小班的去看,大班看都会觉得是在侮辱智商,真不知豆瓣这个8.5分是如何打出来的?
近年来合家欢冒险片的巅峰,老派英式家庭喜剧再现江湖,风格上有点像70 %当年的克里斯哥伦布+30%韦斯安德森,精彩片段频出,基本无槽点,有情怀有欢笑,摄影调度也毫不含糊,结尾彩蛋更是无懈可击。
见影评:教科书级别的合家欢电影
有一个肮脏熊的电影
工整流畅、思想正确
小熊遇上了很好的一家人
enjoyable。。很cliché但最後還是淚目。。。//我要給Hugh Grant一百顆星!!
充满圣诞气息的一部电影,帕丁顿熊以及温莎花园是一个温暖的存在,影片中爱与互帮互助的主题和第一部很像,但是依旧搞笑,依旧温暖。
好久不看这么单纯暖心的片子,一屋子粉红色囚服,一个果酱三明治就能拯救世界。看完好想买那本立体书,英国人真安利大手。
英伦合家欢,粉红监狱萌萌哒,休格兰特的反派加分
染色的红袜子,带出粉红色的韦斯安德森,简直是天大的梗。
太好看啦!!!韦斯·安德森看完后都忍不住起立鼓掌...精致可爱,还有哭点,好想给帕丁顿熊买件大衣,只有一件衣服淋湿了也一直穿在身上好可怜!#恭喜HughGrant找回演艺生涯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