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部打动我的动作片。
他告诉我们,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距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它不过是一体两面。
好人也会做坏事,警察们追杀别人,逼着案犯跳楼的时候,和王宝一伙有什么区别?
而王宝,这样一个恶贯满盈的人,不管是陌生的小孩,还是自己的妻儿家人,对待他们却都是异常的温柔和包容。
善与恶就是这样交缠在一起的。
我们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无常的世界,它无时不在变化,没有什么是我们真正可以掌控的,患了恶性脑瘤以为很快就要死的人,结果命最长。
最年轻的阿乐反倒是头一个就送了命。
历经波折终于有了儿子的,以为后继有人,结果母子俩意外死在自己手里。
父母双亡的,以为再也没人疼爱的,结果却有一群人愿意照顾她。
以为还在医院苟延残喘的,恨不得早点断绝关系的,其实在没有察觉的时候早已悄悄离去,而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轻松,反倒是生出很多怀恋和伤感。
终于想明白,想要去表达关心的,却早已没有机会。
日思夜想的女儿终于盼回来了,以为可以重新开始的,却连亲手打开礼物的时间都没有了。
以为自己掌控了命运,命运不能奈何得了自己的,结果下一秒预言就实现,踏上了黄泉路。
自己发誓要照顾好的人,没有一个被照顾好。
叫阿乐的,永远也抓不住想要抓的人,死得也最惨。
做错了事就要付出代价,没有人能逃过命运的安排。
只是这个代价往往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谁来承担的,王宝的妻儿何错之有,却要接受别人做恶的果。
浓浓的宿命感虽然有点太过刻意,但是仍然给了我惊讶,没想到一个动作片导演能有这样的认识和思考,当然,也许是因为同类型的片子我看得太少,见识太少吧。
这样的剧情设计平衡掉了武打部分的硬和单调,让整个电影都变得柔和复杂起来。
不得不说一下阿乐之死,张智尧优秀的演技让这段戏不管是在剧情方面还是情绪方面,都成为一个亮点。
看着这样年轻帅气的生命,被一刀又一刀的凌虐,所造成的冲击力很大。
尤其是最后被割喉前的那个镜头,这样一个血腥残忍的镜头,竟然被导演拍出了一种美感。
所谓的悲剧之美,大概就是这样的吧,一种破碎的美。
《殺破狼》,聽名字還以為是日本片,其實是指戲內的三位主角所代表的命格--七殺、破軍和貪狼。
以中國命理學來說,3顆星能主宰每個人的性格。
故事由黑社會大哥王寶殺證人滅口脫罪開始,陳sir不理癌魔纏身,多年來和他帶領的小隊誓要輯拿王寶歸案。
在武術高手馬sir接任的前夕,警匪雙方的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陳sir和馬sir為輯拿王寶,在對與錯之間作出了正義和公義的取捨。
電影公司的宣傳,以回復昔日港產片黃金時期動作片主打,未上映先被外商爭相洽購為輔,會否太誇張了?
如果以票房來看,首3天收200多萬,以3級片加上非最受歡迎演員和導演的電影來說,這樣的宣傳算是有效了。
《殺破狼》的賣點是武打場面,既然有膽向80、90年代的港產動作片挑戰,動作當然不賴。
以小弟的愚眼,認為是近年本地最好動作設計。
甄子丹是近年留守香港的武打動作設計的佼佼者,也是兼備了得身手的演員;加上年逾50但身手依舊靈活的洪金寶,絕對沒有負誇張的宣傳。
除了極有看頭的最後一幕洪甄硬併,其餘各幕動作場面也打得精采;吳京的瘋狂殺人技巧,華麗花巧得來又好看。
我最喜歡的,是洪金寶在大堂以1打5的一幕,自然得來又打得乾淨俐落,精采得不像最後那幕的刻意舖排,令人觀賞得比較舒暢。
昔日港產動作片最大的缺點是一味靠打,沒有甚麼劇情,有的也只是不合理求其無厘頭亂炒作的所謂劇情。
《殺破狼》卻沒有這缺點,故事雖然簡單,但也帶出令人思考的問題:當警察面對無法無天的壞人時,應否以非常手段對付?
就算有天大的正義理由,警察可以濫用特權嗎?
電影到最後一刻,還有出人意表的變化,可見編劇和導演沒有忽視劇情。
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不能從劇情看出3人所代表的命格。
最諷刺的,是10多年沒有超班港產武打動作片後,影視處竟把此片列為3級。
說實在的,除了血漿用得比較多,也不至於暴力至要列為3級吧?
相比起《黑社會》那種滲透式暴力,沒用多少血漿也令人心寒的技巧,實在不算甚麼。
而且舊日的港產武打動作片,全都是打得焦頭爛額也沒被列為3級。
這樣的做法是代表我們的社會進步了,還是保守了?
http://www.yiklung.net/blog/archives/2005/11/22/395/
加一点冷雨自己对SPL的感觉。
现在不看电视剧,也很少有兴致看电影了——因为“徒有佳句却无美章”的情况几乎磨光了我所有的耐心。
与其看片子,还不如等过些日子看“专业粉丝”们剪辑上传的视频来得爽——他们挺专业的,一度让我产生“新一代导演即将从tudou诞生”的错觉。
动作、黑帮、警察、贼、死亡……香港作坊真的越来越没有搞头了,什么都敢拿来拍,就不敢把现实拍一拍,TNND。
建议没看过的朋友,不用看整部电影,直接搜索甄子丹在其中的打斗视频来看就OK,比看电影爽,哈。
-有网友提问《杀破狼》电影中甄子丹在后巷灭吴京的武器,特此评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没有看一些文章,我也不知道在甄子丹饰演的马军和吴京饰演的阿杰(Jet?
阿杰?
故意的吧?
),以及马军和王宝(洪金宝饰)的两段打斗中,竟然包容了数种流派。
从展示功夫和取悦观众的角度讲,甄子丹的武术设计是很成功的。
先说此前的一段,就是吴京停车场屠戮警察的一段,这一段是长拳拳法加单刀刀法,虽然有少量用刀锋刺敌人的动作,但基本上是单刀,这一段虽然吴京打得残忍诡异,但确实堂堂正正的传统武术功夫。
相比之下,窄巷中甄吴二人的搏击就更快捷迅猛,也更让人心惊肉跳。
从武器上讲,甄子丹用的是警棍,即ASP(战术伸缩警棍),又称甩棍,所谓甩棍是因为如电影中展示的一样,警棍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需要用力甩出来并自动锁死的,ASP具有柔韧性、强度和刚度,是美国警用主要防身冷武器。
而吴京用的是介于短刀和匕首之间的刀具,严格的说,这把刀作为短刀,刀身太像匕首,但作为匕首又太重,太长,具体实物是否存在还不清楚,但就电影而言,吴京却用它展示了三种功夫。
除去上面说过的单刀长拳之外,第二段近身搏打,吴京是反手拿刀,其实是用拳法带刀,在ASP劈打受制约后,甄子丹的应对方法是以长制短,所谓一寸长一寸强,ASP后发先至戳中吴京肋下是一大亮点。
虽然两个人的动作都趋近搏击,但关键动作所表达的中国传统武学观点却同样清晰。
中招之后的吴京采取真正的匕首打法,相对于反手持刃的划(靠外侧刀锋)和刺(靠下戳动作),正手用匕首可以砍、刺、撩、划,只是戳和刺的力量要弱于反手,但变化更多,而做为手臂的延伸,正手使用匕首也扩大的攻击范围。
而对应的,甄子丹采用贴身猱击的策略,利用ASP的刚度和柔韧性近距离搏打,而相对的,吴京由于正手用刀,太近的距离使得刀的刺、砍动作无法发挥,只能近距离格挡,虽然看起来两人胜负只在一线间,但实际上从人体力学的角度上讲,吴京更难杀伤甄子丹,而ASP的攻击力不足在雨点一样的连续击打之后,加上钝器最致命的直击颅骨,此时胜负已定。
而最后的杀招,则回归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套路,让人惊叹其精妙和简洁。
(冷雨补充:吴京同学在这一战中堪比小强啊,挨了那么多下,浑身是血——居然还有战斗力……真让人无语。
现实当中使用ASP,是万不能击打对手头、颈、脊椎的,会出人命。
)甄子丹和洪金宝的打斗,完全是规规矩矩的一招一式。
两人从咏春拳开始,然后是柔道的摔法和空手道的摔法,接下来的对峙,是蒙古摔跤和古典摔跤,从我个人的角度讲,这些实在有些过于花哨,尤其是古典摔跤,放在这里有点不伦不类的味道。
而两人的擒拿格斗,以及最后的错骨分筋,又重新回归中国功夫,而毫无疑问,甄子丹的一字踢腿和连环腿则作为全片动作的点睛之笔。
从展示的功效和目的上讲,甄子丹和洪金宝的打斗无疑更有效果,但甄子丹和吴京的打斗却让人印象更深。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甄子丹在窄巷格斗中展示出来的,是独一无二的甄氏风格。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从性质上讲,ASP对匕首或军刀,其实是军事格斗项目,不拘于形,正是甄子丹动作风格的真实写照。
作者:路人甲
老实说,这样一部硬汉云集的电影,任何一个男人都会看得血脉贲张。
反正我原本已经昏昏欲睡,结果忽然精神就振奋了,甚至放弃了原来较舒适的看姿,改为正襟危坐,严阵以待。
情节在连贯流畅方面是存在问题,但不足以影响观看。
不过影片的气氛和节奏是值得激赏的,剑拔弩张之余,也会来那么一下小温情。
影片开头对“杀破狼”所作的解释使得全剧充满了浓浓的宿命味道,一群激于义的警察不惜违反法律、抛弃理智来捍卫正义,本身就带有荆轲刺秦般一去不返的悲壮。
重案组和王宝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居然是个父亲节。
这是个巧妙的设置,于是敌对双方都展现了人性的至真至善,虽然这一切最终归于毁灭。
甄子丹指导的武打的确至刚至猛,极尽暴力血腥,看得人心惊胆颤。
和吴京的那场窄巷贴身短打,实在是过瘾之极,虽然吴京的扮相有点差强人意,而且完全是没有性格的杀人机器,但就是好看得不行,紧张得不行。
洪金宝日益发福臃肿的身体完全没有限制他的一招一式,依然精彩。
廖启智的演技真的很好,也许这样说很多人未必知道我在夸谁。
在警局向甄子丹问到父亲,甄子丹不动声色地说:早死了。
他接口,我也当他早死了,却掩饰不住眼神中地落寞;等他看到别人父女重逢后,禁不住打电话回家,貌似轻松地问起那个“早死了”的人,结果却意外得知这个人真的在一个月前死了,错愕之余,唯有泪千行。
他弥留之极,眼神的渐渐迷离,混沌,散乱,实在演得太逼真了。
叶伟信的确是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导演,纵观最近这段时间的动作片,我认为无出其右者,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電影開始時,就用大量的鏡頭剪輯顯示,這支警隊是隻菁英警隊,另外警察隊長還對主角表示:我這夥人可是人人都很會辦事的干探唷.然而之後,警隊全員的人物行為邏輯突然間就與人物設定完全脫離和崩塌,讓前面的人物設定成了大笑話.人物邏輯崩壞主要在三場戲裡,這三場戲的份量還不小.首先就是青年警員在地下通道裡的那場戲,通道裡的人突然分批不約而同的逐漸離開,青年警員也覺察到了不對勁,跟過去看的時候發現自己被鎖在地下通道裡了.這時候,警察該警覺了吧?
回過頭發現不明人物接近自己,警察已經警覺,準備掏槍,並且出言喝止,殺手明顯沒有聽從,說真的,這會兒警察就已經可以掏槍,開不開槍無所謂,先持槍成警戒姿態,注意觀察,待發現對方有攻擊意圖就可以隨時開槍了,但是被評價為能 辦事 的青年探員是怎麼做的?
又叫了別動,然後死活不掏槍,等著對面明顯跑起來了,仍然不掏槍,更不後退拉開距離,還要略微等上片刻,這時候殺手都快跑到跟前了??????
你這是等著殺手過來拿刀捅你吧?
你這警覺性,反應速度,好意思說 自己是會辦事的菁英警員?
第二場戲更搞笑,根據劇情,這夥小隊已經跟最大的黑幫老大徹底撕破臉了,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警察也意識到,留在警局才會安全,外面太危險,隨時有殺手會出來做掉他們.而且長髮警員表示:我女兒要走了,我今晚上明知道有危險,我還是想要去見他.平頭警員表示:你出去太危險,我跟著去,好有個照應.照應?
excuse me?
照應在哪?
在之後的劇情裡,這兩名警員的做法完全違背了自己的行為邏輯,短髮打電話,長髮沈浸於對女兒感情的感想中,雙方隔了不遠不近的距離,還互相背對著對方,沒有人照應對方,沒有人警戒周圍,結果分批被殺手接近刺殺?
我看到這段的時候是真難受,反而不是為角色的死而難受,是因為角色的行為邏輯突然崩壞而難受,因為角色純粹是被自己蠢死的,我只覺得好笑,沒覺得有多傷感.兩個能辦事的,經驗豐富的老油條探員,出警局之前明確表示自己清楚周圍的危險,表示要互相照應,結果出了門,就好像完全沒這回事了,各自失憶般的放棄所有警覺性,等著小混混來殺?
第三場戲也編排得非常人才.警察頭子要為兄弟報仇,開始就打算去殺了黑幫老大,沒有準備談判,甚至連槍都帶進去了.裡面6,7個人完全沒槍,打起來的時候,外面也沒人衝進來.等於就是說,警察頭子掌握了全場最強大的火力,裡面的人除了冷兵器沒有任何足夠抗衡的東西.結果這位能辦事的警察頭子,沒有選擇掏槍進門直接對老大開槍,也沒有選擇進門保持距離,憑藉自己的槍逐步清理場內的反派,而是選擇近身,開槍打雜魚,然後被人玩肉搏?
what fuck?
明明自己掌握主動,掌握優勢,還是個經驗老到的能辦事的警探,結果沒有正常人的行為邏輯,想方設法的自己把自己的主動和優勢白白送掉?
這種崩壞的行為邏輯算怎麼回事?
最後,怪不得,這隻菁英警探抓了這麼久還拿不下boss,屢遭失敗,這日常愚蠢的行為邏輯,如果要被這些人拿下,那反派的行為邏輯不得更蠢?
這愚蠢的行為邏輯,能抓的著人才怪好吧.違反牛頓定律,我還能以這就是電影不要太在意牛頓定律來解釋,但是蠢爆了的違反正常人的邏輯的行為,簡直讓觀影的帶入感消失的絲毫不剩.面對警隊全員的死亡,我沒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因為人物完全是被自己的行為給蠢死的.讓人哭笑不得.後面的高潮再怎麼爆發,前面的鋪墊讓人無法入戲,沒有情感上的認同,也就味同嚼蠟了.
昨晚看了这部影片,看的过程中和看后是两种感觉。
看的时候,觉得武打很精彩,场面很血腥,影片节奏紧凑,结局出乎意料(两种版本的结局我都看了,这里指港版),所以看的时候觉得还不错。
看完之后,我却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我最近看完港片总有这种感觉,让人看了之后有种说不出的不满足。
为什么?
从上中学起,我不知都看了多少港片了,对港片的套路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
对了,现在我知道了,我看完港片后的不满足感就是因为港片的套路没什么创新,虽然港片在许多方面都进步了,但是在另外的许多方面她还是老一套,让人看了缺乏新鲜感,慢慢就失去了兴趣。
这可能也是港片逐渐走下坡路的原因吧。
总之,我觉得当看电影不到一分钟就能判断是香港电影,而不是大陆,韩国,日本等其他的方的片子,这就是因为人们太熟悉了,试问谁会反复看自己已经烂熟的东西,喜欢看新鲜的东西是人的天性。
香港电影要想复兴,必须创新,单靠明星港片一定死。
玩得太熟的东西总不想放弃,创新是痛苦的,但要活得好只有如此。
看了影片,觉得很过瘾,可算香港商业片的时光倒流。
既像八九十年代的动作片经典,又有现在港产黑帮片的残酷。
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别扭?
是。
因为影片就别扭。
换句话评论:导演和编剧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想当婊子:1)超绚的动作设计,爽啊,同志们。
好久没这么爽了。
2)甄子丹同志一怒辞职,把警枪和警徽摔在汽车的顶棚上,八十年代和美国警匪片的标志。
3)情节简单,看了一会儿,结局在脑中了,就剩下欣赏场面和导演的表现技巧了。
4)希区柯克式的悬念,杀手一出现,明知道及个人都得死,还是为他们捏把汗。
想立牌坊:1)名称。
什么七杀、破军、贪狼?
甄子丹破军?
洪金宝或者是贪污钱的警官贪狼?
死了七个人?
不明白。
无非是想学习无间道和无极。
其实不如改名叫《黑白龙虎斗》《一个刑警分队的诞生》。
2)气氛和环境。
有肚脐疯的舞台剧场景式的设计。
3)动作的戏份偏低。
4)就是三岁就很胖同志说的什么大海里的红球、在海边等死之类的镜头吧。
不过现在看到这样一部动作片我还是挺喜欢的。
比同样大腕云集的《阿嫂传奇》和《猛龙》强一百倍了吧。
整部电影各个情节和镜头里都充斥着人情和生活的味道,港片一向擅长用短小精悍节奏快的笔墨描绘角色的。
相对自然的光影,比贪狼那一部极度冷色调舒服多了。
阿乐没得好惨啊,尧哥那时候还嫩,阿乐真看得人好心痛。
这几个警察领盒饭都好惨。
但是他们前面也做了一些事,只能说应了这部电影里的因果了。
阿华和总舵主(不记得里面的角色名了)领盒饭之前还各自和家人有情节。
总舵主一直没能拆开女儿送的礼物,太催泪了。
阿华还说了拿钱想给忠哥养女儿的事。
这帮人各自的戏份不多,但都很饱满,很让人记得住。
娃娃脸吴京一身白衣演反派很带感。
狠辣绝情,干脆利落,纯正的反派杀手了。
王宝就更立体了,坏事做尽,但对妻儿就温柔关切,做事绝情凌厉,又可以抱着巨大的粉红豹去给儿子庆祝满月,威胁完警察,转眼就可以温声软语跟妻子通电话。
洪金宝真的灵活,拳脚很厉害。
跑个题就是他眉眼真的也生得漂亮!
王宝配个那么漂亮的老婆和baby完全不惊讶。
他和阿军决斗时,电话响了,这里设置得太残忍也太妙了,被阿军勒住脖子还要故作轻松跟电话那边讲,没事,这边处理点事情,千万不要上楼。
然而他最后却间接导致妻儿惨死。
角色的因果设置很完整。
“破军坐命,为兵必劫。
”其实也道出整部电影的基调了。
甄子丹和吴京那段巷战,很经典了,衣服的黑白对比就很带感,色彩上就很对立。
动作武打自不必说,很棒。
不止这里,整部戏里大大小小的武戏都很棒,有很强烈的真实感,包括动作和化妆。
这一点做得比二和贪狼好,后面两部有些角色的光环过强了,感觉血条打不完的,虽然看着爽,但是真实感也下降了。
“你不应该来,我们都该死。
”忠哥这句话也是,道出这部电影的精髓了。
患脑瘤的他反而活得最久,相对于他的兄弟们,虽然也没多活几天。
阿军被王宝反杀是我没想到的。
但他摔下楼刚好砸在王太太车上,这里的因果表现得太强烈了。
而且这里,王太本来是在拨电话的,电话后来也拨通了。
这个情节设置实在太妙了。
看到短评里有人说:无论正邪都极度恋家而不可得。
总结得精辟。
可以说角色个个出彩,其中相对较弱的是甄子丹的阿军,他的故事性不强。
电影称得上是佳作,其因果讲述,实在妙哉。
叶伟信是香港目前非常活跃的一位导演,虽然不属于高产量型选手,但是他的每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关注度。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拍过《叶问》这样的比较正统的电影,也拍过《夜半一点钟》这样的鬼片,还拍过喜剧、爱情戏等等(ps:竟然还执导过《春光灿烂猪八戒》)。
他一直是香港电影一个标签。
在05年和07 年,他先后拍了两部风格上相互延续的动作片《杀破狼》与《导火线》。
这两部电影在如今人们讨论的较少,又或是称赞其动作风格,或是诟病于文戏的衰弱。
但这两部电影有很多导演特属的黑色因素,不被人熟知,但偏偏使这些元素,让这两部电影优秀之处更凸显出来。
甄子丹与叶伟信
一、暴力能打的坏警察两部影片的主角都是警察,这是一个在人们心中形象很好的职业,特别是小孩子心中。
但是导演赋予他们更多负面的因素,造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也突出了影片的主题。
首先看《杀破狼》首先正义一方是两位男主,可任达华扮演的刘国忠为了捉拿黑社会头目王宝,派遣卧底,保护证人,可这些都被王宝找人消灭了,虽然知道但是没有证据。
刘国忠私自去撞王宝的车,杀掉王宝手下马仔嫁祸于他。
这时警察与贼的恩怨似乎成了个人的恩怨,而警察也不择手段,即使目的是对的,可手段却也和罪犯没有区别。
再看《导火线》,主角是一名破案率很高的警察,可办案过程存在大量暴力因素,甚至把犯人打成终身残疾;最暴力的一段是与犯罪团伙的老三(释延能扮演的反派)打斗,在本可以缉拿他的情况下,直接把犯人打死,而且还是一拳一拳这种慢性暴力武器打死。
导演在两部影片中突出了这个正义之下的邪恶,没有脸谱化,同时也给我们以社会思考。
治理犯罪该不该用暴力的因素,暴力的度如何掌握,当正义出于正义做了邪恶的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都是导演赋予我们的一层思考。
刘国忠暴力执法
马军挟持犯罪头目大哥只身前往
甄子丹暴揍释延能
刘国忠一伙杀害王宝手下二、重亲情的好反派导演在赋予警察黑色因素的同时,也赋予了反派足够的人情味。
《杀破狼》里王宝对于他妻子的情感,一直保护妻儿,在警察第一次抓他的时候,你甚至会很同情他,会觉得警察逼得太狠,影片最后也因为妻儿的死,留下痛心的眼泪,迷途知返。
《导火线》里以皱兆龙饰演的汤尼为首三兄弟,对于母亲的孝顺,万事以母亲伟大,在最后对决时,汤尼的眼泪与一声“妈”都赋予他们很多温情因素。
导演巧妙地双向设置在大设定对于传统戏剧的正反角色冲突下,赋予角色与自身相反的元素,这是一个很突出的设计。
这样的设计在之后和之前都有电影运用过,但很多不如这两部突出,特别是《杀破狼》,其中有一场反派摔酒瓶的戏份,你很难分清到谁好谁坏。
可能是迫于审查,在《导火线》里面这样的设计已经淡化很多了。
这种设计,更能突出人性,把戏剧人物更多的突出人的因素,观众会有更好的代入感,同时也会更多思考,思考这样的人物为何会有如此的行为,思考换作自己有着什么样的选择,影片很好的带动观众节奏。
三、宿命论的无命题《杀破狼》的结尾是一个点睛之笔,没有传统的正义战胜邪恶,男主被偷袭摔死,正好摔在反派老婆停的车上,这是一个很戏剧性,也很黑色的结尾。
有一种银河映像的宿命感在里面。
是一个不容思考的无主题结局,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天道有常,命运轮回。
正义的警察赴死,坏警察最后被救下,救人的死了,被救的活到最后。
影片安排了一系列的反差与相反的戏剧冲突,为本片的结尾画上了一个惊叹号。
也正是这个结尾,本片的境界一下子高了许多。
有一个细节,片中大部分布景构图都是用的暗色调,大量灰暗、蓝色的暗色调,加上诡异的配乐,整个影片呈现昏暗的基调,只有在开头和片尾的构图的很光亮的,阳光、沙滩、小女孩,似乎预示着以正义之名开始,过程是昏暗的,结果又回到了正义,宿命之后还是晴天。
马军被王宝推下楼摔死同时砸死王宝妻儿
被砸死的王宝妻儿
得知妻儿死亡痛苦的王宝四、邪不压正的半命题《导火线》的命题只剩下一个,正义的方式暴力多少度合适。
影片主角不是一个运用情商智商什么卖弄的,解决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以暴制暴。
影片开始没几分钟,我们对于主角的性格有很清醒的认识,捉拿犯人时的对决,警察局的审讯,都能看出,甄子丹扮演的马军是一个认死理的人,捉拿犯人。
而在影片中间,他打死犯人时,影片的主旨被发挥到最高潮,犯人很可恨,伤害小孩,手段残忍,可是我们有自己的程序,要去判刑等等一些处理的方式,马军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殴打致死,残忍度堪比罪犯。
面对穷凶极恶,用正义还是用暴力。
这是本片导演想探讨的一个最深刻的命题。
而影片最后,似乎告诉了答案,又似乎没有,马军开车行驶城市间,“我只知道,警察抓贼”
《导火线》开头,马军单挑罪犯
打死犯人后,洗不净的血手
《导火线》更柔和的结尾五、风格主题的延续两部影片相似性很高,首先男主都是甄子丹,名字都一样,都很能打,也都很嫉恶如仇。
且两位马军都存在执法过程中的暴力,《杀破狼》是把犯人打傻,《导火线》直接打死。
两部影片在警察的设定上都有邪恶的因素,《杀破狼》捏造证据,《导火线》暴力执法。
而在反派上,《杀》里有与老婆的情深意切,《导》里有三兄弟对母亲的孝顺。
两部影片都在探讨正义下的邪恶这一宏观主题, 在黑暗的风格上相互延续,《杀破狼》突出的是非常规手段和宿命论,而《导火线》突出的是暴力,把《杀》中的主角的一个点放大了。
可能是为了在内地上映,《导火线》淡化了太多黑色元素,变得很正规,把《杀》中双主角变成了一个,只突出一个主旨,对于宿命论完全抛弃。
但是还是能看的到导演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杀》的很好继承。
殊途同归,两片最后都走上了以暴制暴的方式,只是一个结局很灰色,一个很光明。
《导》中甄子丹放下了快被他勒死的汤尼,这可能也是导演观念的转变,在《杀》中对于以暴制暴的些许偏认可,变成了如今的警察抓贼的常规。
对了,两部影片都有卧底,只不过《导火线》中的古天乐命好一点,活了下来。
还都有一个被甄子丹打死的牛叉反派。
不同于之前的暴力,马军最后还是松了手
《杀破狼》结尾两人的宿命对决
吴京对比《导火线》中的释延能,出彩很多
不同于《杀破狼》中的卧底,古天乐最后活了下来两部电影还有很多优秀之处,比如凌厉的动作风格,融入柔术、地面技巧、锁技等现代格斗技巧,很多场面已经成为教科书的对战。
吴京和甄子丹的巷战对决,有多经典,不用我赘述了。
影片的黑色因素一直被忽视,我觉得这是两部影片最突出的地方,不光涉及到人性道德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思考问题上。
当然,每个人看完都有自己的选择,都有自己的思索。
这样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越累越突出,我们的制度也不断完善,我们的人文观也逐渐变得文明开化。
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启示对于我们。
正如《导火线》片尾说的,或有天命,或有人为,我们还是一样要“我只知道,警察抓贼”。
具有开创意义的格斗风格
经典的吴京、甄子丹巷战
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管用的
我看电影喜欢先看介绍,这是这个介绍给我的第一感觉只是一部一般的警匪片,只是想看它来混混时间,看到三十分钟的时候,甚至有看不下去的冲动。
这是警察么,为了惩治王宝这么个黑道大哥,甚至想到了卑劣的做假证,对一个傻子下手,打的那么残忍,摔他的店,人家一傻子容易么,这么做,就算是小混混也不该,何况你还是个吃皇家饭的警察。
对待杀死自己兄弟的那个混混,几个人围攻,甚至到了最后,还有眼睛都不眨的逼他跳楼,怎么看都是土匪的行径。
我有不想看的想法,但是中途放弃又不是我的作风,好吧,那就继续看。
慢慢的线路清晰了,吴京也出来了,或者说,是阿杰出来了,出场很简单,一身白衣,一把短刀。
出手就是解决阿乐。
阿乐是死的最惨的一个,一刀一刀,直到血流尽,甄子丹站在铁栏外无能为力。
也许阿乐他们心里清楚,对付王宝这么个厉害角色,他们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就好像之前派出去的那位卧底警察一样,他们其实都怕王宝这么个心狠手辣的主,但是,作为警察,他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他绳之以法,只是到了最后,他们没有办法了,只好选择了这么一个说来卑鄙的方法,造假。
他们知道这不对,华哥也说了,他们对不起警队。
他们拿了王宝的钱,想用这笔钱来抚养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他们可以很平淡的在听到任达华说得了脑癌的时候说“那就是没事咯”事后却狠狠的砸碎茶杯,他们都是真兄弟,把兄弟看的比什么都重的铁汉子。
而阿琛,也是那个重感情的男人,妻子女儿离开自己,或许自己不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但是,他的心里是珍惜他们的,只是没办法做到最好而已。
女儿要在父亲节见他,他感动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明知道出去有可能有危险,他问华哥,我这个时候出去会不会有事,其实,问了不管答案是什么他都会去,因为他知道,如果这次不见,就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女儿了。
华哥说,去,做父女也要看缘分的。
华哥说,“他们拿刀你有枪,他们有枪,你有我,我们两把枪”。
不管危险与否,阿琛都是会去的,不管危险与否,华哥都会陪他去的。
在阿杰了结阿乐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了。
阿杰出手之快,甚至让他们都来不及看清他的面孔,甚至让阿琛都来不及打开女儿送给自己的礼物。
甄子丹永远只能看到这帮即将成为自己手下的弟兄一个一个离去。
最后他也愤怒了,顾不上法理,顾不上作为一个警察该有的纪律,干脆,交出枪支和警徽,这样,他就只是一个单纯为兄弟报仇的汉子,他已经被王宝的行为激怒了。
在那个王宝集中营的楼下,一身黑衣的甄子丹与一身白衣的阿杰,我都在想,是不是有点讽刺呢,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手,穿着代表纯洁的白色,一个为了兄弟为了正义的警察,着一袭黑衣。
两个都是能打的角,看到甄子丹拿出短棍的时候,阿杰露出了嗜血的笑。
真正的敌逢对手,也许冷兵器更能代表他们骨子里的那种气。
阿杰最后也只是死在了自己的刀下,相信他会有很多的不甘,也许他也一直是那么一个自认为天下无敌的杀手,才会对王宝自信的说,“我去楼下等他”他也许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永远的下去了就上不来。
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王宝再冷酷,每次面对妻儿,都是那么的慈爱,甚至让甄子丹在有机会直接把他勒死的时候都松了手劲。
可以说,在他们与王宝斗智斗勇那么多年之后,他们早就已经做了鱼死网破的想法,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不算是警察了,只是一群为了兄弟,为了所谓的正义,替天行道的不称职的“警察”。
故事的结尾,任达华寿命也到了终了的时候,没有了那帮兄弟,谁来替他照顾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呢。
那帮甚至都没有把照顾这个女孩的想法告诉他的兄弟,这个一直维护着这几个弟兄的上司。
甄子丹只是一个即将接任他的长官,一个还来不及融入他们这个团体的长官,却因为王宝这么个狠角迅速的体会到了他们的兄弟情谊。
在他解决完王宝的时候,先是只给自己到了那杯酒,是的,他一直都是一个人,破军的命,带孤煞。
杀破狼,真正的杀破狼
这片真心给五星,为了浸淫全片的黑暗、无奈的压抑以及宿命感。在司法无法捅破黑暗哪怕最表面的一层皮囊,这些人以暴制暴以杀止杀在此刻就是非常规但合常理的选择。刘国忠说“你不应该来,我们都该死”,他认为马军不该死,但马军的死恰恰是对王宝“老天很公平,做错事一定会有后果”的最彻底的反讽。
四星半,叶伟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导演,如果说《叶问》用统一的剧作和完整的人物性承载了主题,那么《杀破狼》则以从一而终的肃杀氛围和消极沉郁的情绪保持了某种更为内化的连贯性,仔细回想其实巷战之前几乎都没有大的动作戏,但就是一直憋着一股一触即发的戾气直到结尾动作高潮,这依托于叶伟信对类型的熟稔和场面的调控,而那几场打戏,确实也只能在港片里看到。
最早小时候看的DVD录影带,那会儿所看的不计其数的电影中,《杀破狼》(2005)是其一印象较为深刻的;【甄子丹】和【吴京】的巷道近身搏斗,动作利落,尤为精彩!———— 📀 2005·中国·香港【不详【➊】】【2020年 8月【➋】】【《杀破狼》·系列 第1部 作品】【≈ 93分钟】【国语 ★ 中文字幕】【⭐】◀▶【⭐⭐⭐】
只在追求暴力没有看到美学
这导演功底太烂了,漏洞百出,为了打斗戏舍弃逻辑性,顾此失彼——我实在是搞不懂,既然都是黑帮斗警察,为什么非得打,这不是有枪吗?剧情简直是侮辱警察——为了抓人而伪造证据,还达成共识。打斗戏是唯一的看点。
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片,剧情单调,节奏拖沓,全篇都在为最后的格斗做情感铺垫,显得既滥情又没有动作片的诚意,虽然最后动作戏确实精彩,但真实感不足,人物过分扮酷,整体和细节都不合格。对比导火线观影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看到吴京那么狠狠地把几个警察解决掉,其实心里很不爽啊。
动作设计全是套路,像他妈看武侠片。华而不实,没有视觉冲击力。
甄子丹 江湖中的真男人 不仅仅是能打的武夫 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用情又专一 鲜见绯闻 真的是娱乐圈中男人中的极品啊 吴京 长着一张娃娃脸 近年来 在香港似乎比在大陆脸熟 真真具备了武术精神的男人 ---- 尼玛他和赵文卓的事儿爆出来后,我怎么举得自己当年的评价那么傻逼呢。。。
甄子丹和吴京的刀棍对决纯属搞笑。短棍欠缺格挡能力,遇到持短刀的对手大概率会倒霉。
叶伟信的导演,司徒锦源的剧本,甄子丹做武指,洪金宝、吴京接对手戏,文戏由任达华牵引,港片之所以强大,一则从业者上进,二则圈子小,相互吸收起来总有火花,这里面藏匿了太多香港电影行业里个体的风格化缩影,把卡司拆散了,就能看到端倪。
8.5/10 分。2023.05.05,重看,德版蓝光。让人眼前一亮的动作片。打出了气势,打出了风格!洪金宝那硬桥硬马的打斗风格,再配上他“壮硕”的身材,确实够硬!难怪他和周星驰合作不了功夫,功夫的风格明显是那种杂耍好看的款式,袁和平明显更适应些,这一点周星星同学估计是合作后看出来了,我支持周星星同学。不过,洪金宝的演技非常好,演出了功夫大佬的气势。剧情和人物确实是有点癫狂,黑社会没这么大的胆和警察对着干的。这片在IMDb上只有6.9,无语。二十年前的吴京真的好娇嫩。。。
什么!他吗的!叫!打戏!这!他吗的!才叫!打戏!球场和巷战的两场打戏简直可以载入史册,为此我完全可以忽略俗套傻屌的剧情👍🏻👍🏻👍🏻好看的b级片请认准杀破狼系列
喜欢甄子丹才看的,都说很暴力,但我就觉得不如导火线精彩
前半部分的戏真无聊,最大看点就是甄子丹和吴京、洪金宝的两场对打吧,正宗武打演员的动作戏还是到位啊,吴京这个造型太精神小伙了笑死。
华语动作片的一座里程碑,影片由叶伟信导演,甄子丹、洪金宝、吴京等一众动作演员出演,影片的剧情质量一般,部分情节逻辑硬伤明显,故事没头没尾,编剧虽然极力的强调马军和王宝的恩怨,但建立的不够有说服力,观众的代入感也很弱。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动作场面,颠覆了传统功夫片的套路,从生硬的武术套招进化为现代综合格斗,十字固、三角锁等招式让打戏更加现代化,其中吴京的表现非常亮眼,刚过而立之年的吴京满脸都是胶原蛋白,其一身白衣手持利刃的经典造型搭配利索的动作设计将冷血杀手jack塑造的入木三分,虽然没有台词但足够让人印证深刻。影片上映后的票房成绩并不好但作为甄子丹演艺生涯的里程碑之作不仅打响了他在华语动作电影中的名号也开创了新式动作片的先河。
事实证明有些演员做绿叶时的存在感是明显强于担当主角时的,吴京短短几分球场虐杀戏和短刀巷战简直秒杀了他在系列续集里作为主角的存在感(反之续作张晋饰演的反派更为出彩)。洪金宝宝刀未老,甄子丹风采依旧,大家打得都蛮拼的,就是这系列的故事实在没啥看头,基本都是为动作戏服务而忽略剧情逻辑。
动作戏很棒。。其他一般。。
一看洪金宝甄子丹吴京就知道动作片无疑 然而 廖启智老师的演技却深深吸引着我。。。。甄子丹不知道为什么 出场感觉像陪跑 和其他人的戏不融合 是演技问题吗
甄子丹等于一星。